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优秀3篇)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篇1

第二十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资本主义萌芽。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思想教育目标: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却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比明朝中后期有所增长,但发展非常缓慢。腐朽的封建制度,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思考清朝前期闭关政策的影响,以提高辩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对比明清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探究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四、教学过程

回忆前面学过的内容,宋元经济的发展概况。经济在明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农业方面:引进了国外的大批农作物。比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手工业方面:南方的棉纺织业基地。苏州和南京的丝织业的发达。松江棉布的畅销。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特产清花瓷。

商业方面:著名的商贸城市:南京和北京。很多的富人从事商业活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比如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出名。

(二)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在苏州和松江的纺织业首先出现。有很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出现了所谓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局面。而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清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可以自供自给。这种封建的自然经济,是造成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2、从18世纪下半期起,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衰弊陵夷之际”,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

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朝统一中国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清朝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简介其含义)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闭关政策的影响:正面的,是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这里要注意“一定的”这个限制词,不可过分夸大。闭关政策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终究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因为中国能否抵挡住外国的侵略,决定于中国与外国的力量对比,实行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相反却妨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反面的,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其严重的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篇2

第20课

〖设计理念〗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培训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③运用实物展示激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15—17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但封建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这说明封建制度已无法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衰落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

②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重点

①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处理: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闭关锁国。处理:政策根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策略;基础: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结构;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原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表现:海禁;影响:弊大于利,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处理: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学准备〗

1、实物资源

①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②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等纺织品。

③清朝铜钱若干。

2、小黑板-----《预习提纲》

(1)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哪些高产农作物?你觉得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2)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手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②“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③它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这些地区、这个行业出现这种情况?

④假如你是明朝时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5)闭关锁国。

①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

②清朝“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你知道同一时期的欧洲政府最关注、热衷的是什么事情吗?

③从历史的角度看,清朝的“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闭关锁国”给你的最大感触是什么?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

----56----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3—124页的内容,思考、讨论第1、2、3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

师: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师: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师: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编著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纺织、陶瓷、采矿、冶金等18种手工业的发展,其中有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当时还未发明呢?(放映一段有关的录像资料。)

师: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

(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

师: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所谓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商品种类增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2)城市繁荣。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

师: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现请看课本第125页有关明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并思考、讨论第4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

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师: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机户出钱购买原料和织机,机工出卖力气为机户干活)

师:机工在什么地方为机户干活?(机房)

----57-----

师:那为什么明朝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的丝织业中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

(1)男耕女织本就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生活。

(2)明朝农业的发展使百姓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也使江南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转而专门从事棉纺织业。

(3)唐宋以来,江南已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像松江等地自元朝以来就是中国的纺织基地,有从事纺织生产的优良技艺,专门人员和销售市场。

假如你是明朝时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

现请思考一下,机户雇用机工替他生产,付他工资;机工们干了一天的活从机户哪儿领取工资,是否合理、公平?为什么?在学生回答是��� 教师引导:剩余价值是机户发家致富的奥秘,他们之间雇用与被雇用、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

师: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师:“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

(1)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

(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

(3)统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4)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

师: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不可能)

师: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师:联想一下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

------58------

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看不能及时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师:正是由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勇敢的加入了世界竞争的行列中,你们应该不忘过去,好好学习,面对未来。

三、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应运而生,但类似与闭关锁国这种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的封建国策却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进程。

四、自由空间

请学生就今天所学的知识谈谈感想,提提问题。

五、练习:材料“机房之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材料中“机房”、“机户”、“机工”实质上各指什么?

2)“机工”是怎样获取报酬的?

3)“机户”与“机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这种现象出现于何朝何地?

六、作业: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 意义。

附:板书设计

一、清朝对外交往采取闭关政策,理解其作用

a进步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

b消极方面:阻碍手工业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二、农作物引进新品种:

16世纪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

三、松江是棉纺织中心,杭州、湖州也是棉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四、明朝制瓷业以青花瓷为主。

五、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的成因及影响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重点】

“闭关锁国”政策的成因及影响

【难点】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自学指导】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从国外引进了哪几种粮食作物并推广种植?

3、�手工业: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制瓷中心是哪里?哪种瓷器畅销海外?

4、商业: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哪些?

5、资本主义萌芽:

何时何地出现机户?他们以生产什么为目的?

早期的资本家及雇佣工人是指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2、清初40年,在海外贸易方面实行什么政策?后又规定统一经营管理贸易的

机构是什么?

3、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讲透析

【思维拓展】

结合清朝的闭关政策说一说我国现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由。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