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5篇《皇帝的新装》教案,欢迎借鉴。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二、教学重点:

1、熟悉把握本文故事情节。

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

3、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同学们,“游行”大家听得多了吧?近段时间既有香港学生游行反对赌球合法化,也有纽约举行波多黎各日庆祝游行。而现在却有这样一场奇特的游行,主角是一个皇帝,他不穿上衣,光着身子在老百姓面前游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皇帝的新装》,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应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呀?(明确:童话。)

2、 作者简介: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童话。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3、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音及注意加粗字的字形: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炫耀(xuàn)   勋章(xùn)

称职(chèn)     钦差大臣(qīnchāi)     随声附和(hè)    骇人听闻(hài)

请一生读一遍,明确读音后全班齐读两遍。

差:差chā别   差chà不多   参差cī   钦差chāi

和:和hé平    附和hè    和huó面   和huò药   和hú牌   暖和huo

称:称chèn职   称chēng呼   称chèng东西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②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③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④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已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4、明确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

第二课时:通过细节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续写故事。

5、 请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这篇童话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个线索有几个情节?

明确:线索:新装。

情节:(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请生在线索前面填入一个动词,来概括每个情节的大意。)

(2) 这篇童话有哪些人物?以谁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明确:人 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

中心人物:皇 帝

(3) 看图片复述故事。复述时要注意:

a、按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复述,主要情节不能遗漏。

b、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请生用七分钟默读课文及思考问题,用三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论问题及互相练习复述。)

6、 课本剧表演:这篇童话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故事情节的印象,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现在请一些同学来,以这个故事为剧本,表演一个戏剧。(表演从老大臣看布到结尾,附剧本在文末。)

7、看完这个戏剧,你对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等人物,或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请各抒己见。

8、 课堂小结:

(1)体裁,作者,生字词。

(2)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填写表格:

真假话 原因 性格

皇 帝 假 怕被人说他愚蠢,

怕丢掉王位 愚蠢、昏庸无能、

自欺欺人、虚伪

老大臣

官 员 假 怕被人说他愚蠢,

怕丢掉官位 愚蠢、虚伪、狡诈、

阿谀奉承

百 姓 假-真 怕被人看不起,

怕惹来杀身之祸 愚蠢、怕事

小 孩 真 天真,无私无畏,

童言无忌 天真单纯

(2) 思考、讨论“研讨与练习”第一、二题。

①后来,一个小孩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么理解的?

讨论并明确:封建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的,虽然皇帝意识到自己出了丑,但为了维护王位,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硬撑下去。而他的内臣也是私心重重。这帮统治者是决不会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

②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讨论并明确: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③“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讨论并明确: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

(3)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通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想象,展开大胆夸张,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4)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讽刺了封建统治阶段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口头作文:想像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试给故事编一个续篇,想像和夸张色彩越浓越好。

(附《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剧本):

第一场

(两骗子上场,来到织机前,做织布的动作。老大臣上场)

大臣:啊?(吃惊地,用手扶眼镜)我怎么什么也没看见?

骗子甲:哎呀,老大臣来了!请进!请请请!请走近一点,仔细地看。

骗子乙:这花纹美丽不美丽?这色漂亮不漂亮?

大臣: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愚蠢吗?难道我不称职吗?我可决不能让人知道这一点!

骗子甲:喛!您还满意吗?

大臣:满意满意,非常的满意!

骗子乙:您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吗?

大臣:没有没有,我一定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实在太满意了。(大臣下)

骗子甲乙:我们非常高兴!您老慢走!(官员上)

官员:咦?(吃惊,张嘴,揉眼)我并不愚蠢呀,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的!我决不能让人看出这一点!

骗子甲:你看这布料美不美?

骗子乙:您还满意吗?

官员:满意!满意!太满意了!我一定如实向皇上呈报。

骗子甲乙:多谢你啦!(官员下,两骗子继续作出织、剪、缝的动作)

第二场

侍从:老大臣、官员求见!

皇帝:(从更衣室走出,回到椅上)宣!

大臣、官员:参见陛下!

皇帝:新衣服做得怎么样啦?

大臣:很快就完工了!

官员:美丽得很,漂亮得很啦!

大臣:陛下要能穿上它去参加游行典,让所有的百姓都开开眼界,那可再好不过了!

官员:天下的人都要赞不绝口啊!

皇帝:嗯,好,太好了!

侍从:裁缝求见!

皇帝:宣!(两骗子作手托衣物状,上)

骗子甲乙:参见陛下!衣服做好了,请陛下过目。

骗子甲:这是裤子。

骗子乙:这是袍子。

骗子甲:这是外衣。

骗子乙:这些衣服轻柔极了,像蜘蛛网一样。

骗子甲:穿上的人会觉得什么也没穿似的。

骗子乙: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皇帝:怎么回事?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难道我愚蠢吗?我不够资格做一个皇帝吗?这可太骇人听闻了!

大臣:陛下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

官员:瞧瞧,多美的花纹!多美的色彩!

皇帝:我十二分的满意。我要封你们为御聘织师,我要重重地奖赏你们!

骗子甲乙:谢陛下。(退场)

大臣:皇上赶快更衣吧!

皇帝:好!好!(众人来到镜前为皇帝脱下外套,穿上“新衣”)

侍从:游行大典现在开始!

(官员持刀在前,大臣举华盖在后侧,侍从托“后裙”在后,绕场慢行)

(观众甲、乙、小孩上场)

观众甲: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呀!

观众乙:看!他的后裙多美呀!

小孩:咦!他什么也没有穿呀!

观众甲:上帝哟!你听听这个天真的声音,有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观众乙:他确实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皇帝:(惊恐,颤抖)我一定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更骄傲的神气,下场)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重难点:

1.梳理故事情节,领会童话的内涵。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围绕“新装”共写了五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清文章的大意。

明确:

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更衣(ɡēnɡ)随声附和(hè)

自称(chēnɡ)称职(chèn)

2.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3.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新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情,他为了穿新衣上当受骗到什么都没穿就去游行的地步!竟然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二、梳理思路——探究文意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第1段):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第二部分(2~4段):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第三部分(5~22段):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23~32段):游行穿新装。(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33~37段):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分析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部分用夸张手法表明了皇帝整个心思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他爱慕虚荣,奢侈无度,昏庸懒惰,荒废朝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了伏笔。他还喜欢“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埋下了伏笔。

2.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

明确: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爱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揭露了皇帝愚蠢、虚荣心十足的特点。

3.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

明确: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但一想起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就看不见布时,心里未免害怕,所以决定先派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他认为,这样比较稳妥。表现出他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布的心理。这是由于“不称职”和“愚蠢”而产生的心虚。

4.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

明确: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一想到这一点,他十分恐慌,不知所措,只得说道:“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地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自欺欺人。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还封他们为爵士,进一步揭露了皇帝崇尚虚荣、愚蠢无知、口是心非的懦弱本质。

5.分析对皇帝换上新装时的动作细节的描写。

明确: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做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在向人证明他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表现了皇帝自欺欺人、装模作样的丑态。

6.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以后有何反应?他为什么在被揭穿真相后“有点儿发抖”,却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骗了,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心中却又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只好故作姿态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中结束。表现了他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7.总结皇帝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3

皇帝的新装

龙王中学语文组廖学全

一、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            事件的脉络。

2、              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

二、     教学重、难点:

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三、     教学方法

1、              自主性学习

2、              合作性学习

3、              研究性学习

四、     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     教学课时: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

㈠、导入  

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  《皇帝的新装》。

㈡、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皇帝”。

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

㈢、局部分析,细致品味。

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

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㈣、拓展延伸。

1、   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   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

3、   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4、   教师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教学重点、难点和突破方法: 篇4

重点:

1、掌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示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同学独立考虑、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皇帝的新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童话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学习本文精妙的描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3、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童话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吧,它的作者是谁,哪国人,你还读过他的哪些童话故事?你知道吗?一个一眼就可看穿的骗局,竟然畅行无阻,最终演出一场荒唐的闹剧,今天再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的另一篇著名的童话世界──《皇帝的新装》。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的故居、遗物都是丹麦国宝,因为他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是丹麦的骄傲。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是世界级的童话大师。他的作品让世界各国的无数少年儿童着迷,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著名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著名作品,这些童话故事,有的揭露社会的黑暗、罪恶,批判教会僧侣的丑行,有的讽刺皇帝的昏庸,大臣们吹牛拍马的丑态,有的满含心酸血泪描绘了鞋匠、洗衣妇等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等。

三、写作背景

《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四、整体感知

1、本文是什么体裁?

介绍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3、本文围绕“新装”写了哪些情节?

故事情节是: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新装”被戳穿。

第一部分(第1段)爱新装:写皇帝酷爱新装成癖。夸张的描写了皇帝的恋装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作了铺垫,设下了伏笔,这是故事的序幕。

第二部分(第2~3段)做新装:皇帝决定让骗子们做新装。骗子是十分狡诈的,他们利用皇帝爱穿新装的癖好,诱他上钩。这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直接起因,是故事的开端。

第三部分(第4~22段)看新装:写大臣、官员、皇帝看骗子做新装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大臣、官员、皇帝虽然都看不到新装,但是,都自欺欺人的说看到了,怕别人说他们愚蠢或者不称职。

第四部分(第23段至篇末)展新装:写皇帝穿上新装举行游行大典,并以一个小孩子戳穿新装的骗局结束全文。这是全文的高潮和结局。

4、本文有一句关键的话推动着后面情节的发展,后面的所有的荒唐事,都源于它。请找出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5、角色朗读: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⑴ 注意字音:

滑稽 jī 陛下 bì 头衔 xián 骇人听闻 hài

钦差 qīn 更衣 gēng 随声附和 hè 自称 chēng

称职 chèn 炫耀 xuàn 愚蠢 yú 赐 cì 给

御 yù 聘 pìn 爵 jué 士 系 jì

⑵ 注意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① 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② 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③ 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④ 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⑤ 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⑥ 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⑦ 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⑧ 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⑨ 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的说法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⑩ 小孩的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要由角色朗读,但声音可以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

6、抢答以下问题:

⑴ 皇帝有何嗜好?

⑵ 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⑶ 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⑷ 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⑸ 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⑹ 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⑺ 最后结果如何?

五、课堂小结

读完这篇童话,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的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3、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答案〗

1、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

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第二课时

一、通过分析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

1、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

⑴ 老大臣说假话:“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⑵ 一位诚实的官员说假话:“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⑶ 两位诚实的官员一起说假话:“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⑷ 皇帝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⑸ 皇帝的全体随员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⑹ 皇帝的所有骑士说假话:“一点也不错。”

⑺ 皇帝身边的所有人说假话:“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⑻ 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说假话:“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2、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⑴ 皇帝说假话: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⑵ 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

⑶ 市民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3、在安徒生的笔下皇帝、大臣、百姓是一伙什么样的人,作者对封建统治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

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封建社会: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态度: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4、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谁说出了真话?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5、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

符合孩子的身份,增强了童话的神话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如果改成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

6、归纳童话所揭示的主题:

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鞭挞了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二、分析童话的现实意义

1、课文中,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是荒唐可笑的,并非生活中实有,但又能令人信服,为什么?

这篇童话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安徒生有句名言:“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当时社会是没有民主、皇权至上的社会,在权力没有监督,没有制约的情况下,什么荒唐可笑的事情都可能出现。

2、这篇童话有没有现实意义?

有。

⑴ 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并启示我们:真话实话随时有,最重要的是有敢说的人。作为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如果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诚实,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⑵ 生活中也类似情况对我们有现实意义:

安徒生的伟大不受时代局限,现实社会中虽然没有皇帝了,但“皇帝的新装”却还依然存在,为保官升官而作假和祸国殃民的现象大量存在,各种经济骗子、政治骗子依然很多,我们应该受这个童话的启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声讨一切反人民的骗子,坚决声援正义之声,坚决同一切腐败分子做斗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被欺骗,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三、扩展想象

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他第一件事可能会做什么?

按照课文中所表现的皇帝的性格特点,皇帝回到宫里,依然会厚待骗子,并惩治说真话的大臣和百姓。“具体行动”可由你推求、想像。

四、教师总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场闹剧,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了。通过学习研讨我们了解到,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经,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过以后,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我们又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我们已经明白,在生活中我们该做怎样的人。

五、课堂练习:课后题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姓名),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想像 夸张 丹麦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海的女儿》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将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答:D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布料

B、他们装做从织布机上取面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答:B

4、两个骗子进宫之前的谋划情况文中没有交代,请写一段文字,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交代事情的前因。

(略)

5、这一文章反映出皇帝的性格是________

答:昏庸、狡诈、虚伪、愚蠢。

6、这篇文章反映生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答:想像和夸张。

7、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答: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

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8、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 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9、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10、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