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孟子》二章教案示例(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导读课,一课时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战争结果如何?
③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②环而攻之③池非不深也④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⑤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论据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翻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翻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翻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翻译】: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翻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3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翻译】:有个名获的市官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就是越往下腿踩就越明白。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每下愈况”从宋代就有人误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同样用错,遭到鲁迅的奚落。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翻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翻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翻译】: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35.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36.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3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翻译】: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3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翻译】: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
3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翻译】: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0.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41.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翻译】:骷髅说:“死人,没有君在上面,没有臣在下面,也没有一年四季的操劳之事,放纵自如与天地同在,即使南面为王的乐趣,不能超过呵。”)
42.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翻译】: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
4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翻译】:志士有道德不得施行,是疲困;衣服破烂,鞋子磨穿,是贫穷,不是疲困,这是所谓没遭遇好世道。)
44.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翻译】: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
4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翻译】: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4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翻译】:天地有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47.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翻译】: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48.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翻译】: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遗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就遗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1,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离娄上》
1,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告子上》
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众也!
5,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6,孟子的名言警句
7,以五十步笑百步
8,永言思,思孝惟则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14,长幼有序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2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3,尽信出自——《书》,则不如无出自——《书》
2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30,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2,人皆可以为尧舜
33,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3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1,彼一时,此一时也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4,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7,尽信书,不如无书
4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50,人不可以无耻
51,仁人无敌于天下
52,仁者荣,不仁者辱
53,仁者无敌于天下
5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5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5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6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雄辩”或“诡辩”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yes”or“no”,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仁政”思想,他从“好乐”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为王言乐”,引导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意即: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王道”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亚圣”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尴尬”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多媒体
1课时
一、导语设计
播放视频《雍正王朝》的主题曲,歌曲的主题即得民心者得天下。2000多年前的孟子也曾经提出过相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活动。是儒家经典之一,共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南宋的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并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在学习《孟子》二章时,可以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孟子二章》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孟子二章》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反思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