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所著的一篇杂文,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紧迫,本学期要复习初中六册课本。
2、学生方面:两个班共有96人,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上课气氛不够活跃,许多同学甚至学习程度好的同学也不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总的来说基础较差。
二、教学设想
这学期我本着“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的教学思路,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所谓“宏观上要活”,就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所谓“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力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上好每一节复习课,用好复习导学案,力争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采用“整体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作业训练法”、“边教边复习法”等进行教学。本学期要按时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3、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能逐渐得以提高。
4、选好、用好有关资料,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
5、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四、教学总结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问题,认真用好导学案,并且及时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要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五、教学进度
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进行三轮复习。
总之,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何提高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我认为既是一项教学技术,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教师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平时中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我相信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今年的中考中成为最后的赢家,我有信心,更有决心,加油!
学习要点〔一〕
一、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习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2、思考: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 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红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要点〔二〕
关于驳论文:
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作者,是同学们熟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的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小说集有《呐喊》、《仿徨》等。
关于本文题目: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以此为题作文章,指出: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学习作者准确抓住批驳的“突破口”的方法。另外还应明确,作者不论是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其目的都是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站不住脚,论点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学习课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玄虚 渺茫 诓骗 慨叹
诬蔑 脂粉 倘若 抹杀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仆┍________( ) 省┍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舍┍________( ) 为┍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区分形似字
┍梁________( ) ┍慨________( )
┕粱________( ) ┕概________( )
┍诓________( ) ┍抹________( )
┕框________( ) ┕沫________( )
二、词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自 夸:自己夸耀自己。
自 欺:自己欺骗自己。
自 信:自己相信自己。
玄 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慨 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 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 骗:说谎话骗人。
摧 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掌权的人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的性命。也指替老百姓说话。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值得当作根据。
2、积累
地大物博 自欺欺人 前仆后继
慨叹 渺茫 诬蔑
学习本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本篇驳论的“突破口”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批驳的?
驳论性的文章,是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本文开头部分树好了靶子,而且是先摆谬论论据,后摆谬论观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在反驳谬论时使敌论的薄弱之(批驳的突破口)更明显。
接着作者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反驳了论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再以强有力的事实论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我们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他们,他们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相反失掉自信力的恰恰是那些卖国求荣、善于伪装的民族败类。
2、作者针对有人感慨什么的错误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的“脊梁”们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3、文中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一部分人”又指的是什么人?
“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
“一部分人”指那些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人。”
4、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谈的“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针对什么而言。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句话 中的“他信力”是针对丧失自信心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外界的力量。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中的“自欺力”是针对连外界的力量都指不上了,就只好 “自欺欺人”了。
5、“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一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
“公开的文字”指国民党官方或半官方报纸及书刊上的言论。
“两年以前”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三省,“一二•八”事变日军打进了上海。
“有人感叹”的“有人”,指国民党御用文人,如《大公报》的编辑,也包括一些认识不清的人。
在线测试
1、下列词语,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散(sàn)布:分散到各处。
b、深切(qiè):深刻而切实。
c、一味(wèi):单纯地。
d、诓(kuàng)骗:说谎话骗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我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a、“自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b、“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只是现在成为社会的主流了。
c、“自欺”的行为是早就有的,原是少数人所具有,只是现在成了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下面的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d、借代
4、对下面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a、“诬蔑”的意思是“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b、这是个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关系,第二层是假设关系。
c、这是个假设关系的一重复句。
d、“那简直是诬蔑”充分说明了鲁迅肯定中国还是存在着有自信力的人。
5、文中“地底下”的含义是( )
a、指秘密活动的人 b、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民众
c、社会底层 d、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劳苦民众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诓”应该读一声。
2、b
解析:“自欺欺人”的行为并非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没有成为现在所有中国人的行为。
3、b
解析:注意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
4、c
解析:本句的第一层应该是并列关系。
5、b
解析:b项概括更为全面、具体。
中考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折打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账。
1、划分此文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出本段的中心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层次划分和中心思想的归纳。阅读此段可知:作者通过掌柜和酒客的对话,侧写孔乙己没有能来酒店的原因。据此,可将文段分为两层:“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前一层写“果”——孔乙己没有来酒店,后一层写“因”——孔乙己为什么不能来。透过这一段对话,我们可看出:丁举人残忍,孔乙己悲惨,掌柜、酒客冷漠。据此,归纳此段中心思想就不难了。联系全文分析:造成这一切的,不就是那个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吗?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却好喝懒做,自命清高,受人欺侮。从这一点说,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课外拓展
挽鲁迅联撷萃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噩耗传出,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撰联以寄托哀思。蔡元培的挽联为:“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联语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上联用鲁迅名作《中国小说史略》,下联是鲁迅的遗嘱。
郭沫若有三幅挽联,其中一联曰:“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饮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此联含义颇深,当时鲁迅被誉为“中国的高尔基”,而这两位文坛巨星仅隔四个月先后殒落,下联是说自己虽系鲁迅知音,却无一面之缘。
鲁迅当时和孙伏园接触频繁,二人交往甚密,《阿q正传》当时就连载于孙伏园任编辑的《晨报》副刊上。鲁迅逝世,孙伏园深为悲痛,因以鲁迅所著书中及所主编的刊名缀为一联。联云:“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此联功力颇厚,堪称嵌名联之绝唱。
正当姚克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鲁迅的指导下,精心编译《活的中国》一书时,惊悉鲁迅逝世噩耗,二人悲痛万分,合撰挽联一幅以寄托哀思:“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右,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联语贴切生动,既有名著嵌入,又能赞叹结合,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1950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的茶话会上,陈毅即席撰挽联一幅,其联为:“要打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这副幅挽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之儒风,实乃联中之佳作。
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先生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甚是悲痛,亦撰联以寄托哀思,联语曰:“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此联以排比手法,“三有”对“三无”,歌颂了鲁迅的伟大功绩和高尚情操,切人切事,要言不烦。
在悼念鲁迅的挽联中,最长的一幅要算是先生的弟子唐弢的了,联语凡70言:“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成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年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世肩。”上联是说高尔基、鲁迅先后四个月逝世,作者悲痛难当,下联是对鲁迅战斗精神的热情沤歌。此联虽长,长而不烦,而又贴切自然。在挽鲁迅联中,感情最为复杂的要算是徐懋庸了。鲁迅生前曾和徐懋庸进行过论战,虽说鲁迅曾对徐产生过误会,亦撰文严厉的批评过他,而徐还是深敬鲁迅的,因此鲁迅逝世,徐的挽联实在不好写,其联为:“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联连续发问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亦把自己从尴尬的处境中解脱了出来。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切,次次振臂呐喊,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篇驳论文。这种文体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预习《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设题意图: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巩固已有的议论文知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准备。
3.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见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
1.词语解释。(见多媒体课件)
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
(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
(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4)议论文有哪几类?
(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1.作者简介。
(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总结。)
2.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总结: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
①环境太平凡;
②生活太单调;
③年纪太小;
④太无能;
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总结: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具体事例。)
(3)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
(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或事例就行。学生作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要人物或事例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自信,感悟创造。)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同学更好地明确,在驳论文中,除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之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张。)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以上五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四、第一课时小结
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
五、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求能举例说明。
2.思考本文运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并能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3.寻找当代或身边现实生活中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实例。
第二课时
说明: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及语言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信,感悟自信,从而在生活中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一、品读课文,体会特色
1.思考: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总结: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在学生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其中的一两点加以展开即可。教师则在学生分析后,对答案进行整合。)
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以下提供的例句是文章中出现的运用修辞手法的主要例句。学生不一定都能涉及,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学生的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教师总结:
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感悟自信
(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张海迪的资料。)
教师导入:这里是有关当代保尔张海迪的介绍,她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找的资料,对比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为了让学生勇于发言,也为了让个别无准备的学生有话可说,故先引入了张海迪的事例。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一方面替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感受,让学生树立自信。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再作简单的总结。)
三、总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
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2.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的五种借口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五、课后练习
1.请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望洋兴叹 哑口无言 遁辞 自暴自弃 众叛亲离
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用“——”划出错误观点并说明其使用的是( )表达方式。
(2)用“[ ]”标出反驳过程的语句,并说明其使用的是( )表达方式。
(3)用“~~”划出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使用的是( )表达方式。
(4)用“( )”标出理论论据并说明其使用的是( )表达方式。
3.“感悟自信”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话。可以运用上课使用过的事例,也可以另外找类似的题材。
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唐诗鉴赏:
《过贾谊宅》又题《长沙过贾谊宅》唐肃宗至德年间,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身份,到湖南任转运使判官,又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遭鄂岳观察使吴仲孺所诬谄,被贬为潘州南巴尉。赴潘州途中,路过长沙贾谊故宅,想到贾谊的遭遇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很是感慨,因此写下了这首凭吊贾谊的七言律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一开始,诗人就以无限感慨,述及贾谊的不幸遭遇。
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的政治家,二十岁任博士,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的主张,受文帝刘恒的赏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多后,任梁怀王太傅。梁王坠马死,他自伤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不久郁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志,引起诗人无限感慨。这两句既寄托了诗人对贾谊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愤懑心情。
接着三、四两句写贾谊故宅的萧瑟、寂寞景象。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意思是说,贾谊已经逝去很久,他所留下的故宅,也只剩下秋草、寒林和斜日残照这样的一些萧瑟、寂寞景象,只能让后人凭吊而已。
贾谊在长沙时,作有《鵩鸟赋》,赋中有“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等句子。这里的“人去后”、“日斜时”,是借用其字面,兼抒怀古之意。这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秋草、寒林、斜日残照,体现出诗人清冷的心情,并且很自然地开启下文的感慨。
五、六两句,叹惜贾谊怀才不遇。
“汉文有道恩犹薄”,意思是说,汉文帝本是一个有道之君,贾谊生逢明君,可是却不被重用,远谪长沙,竟赍志以没,所以诗人不禁有“恩犹薄”之叹。
“湘水无情吊岂知”,这句意思是说,贾谊在被谪往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赋中尖锐批判了那个是非不分、贤佞不辨、忠贞之士受制于群小的黑暗社会现实,为屈原鸣不平。但“湘水无情”,哪里会把这吊念之意寄语屈原呢?这句语言委婉曲折,既为贾谊吊屈原而感叹,同时也为自己吊贾谊而生悲,抑郁不平之情倾注其中。
最后两句,感叹贾谊远逐天涯。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江山寂寥,天涯飘零,究因何事呢?“摇落”二字,是宋玉《九辩》中描写秋天草木凋零之词。杜甫曾有“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第二首)之句。
作者这里借用此二字,既用以悲叹贾谊之被逐,亦悲叹自己之飘零。“君”,指贾谊,也用以自比。诗人明知贾谊因遭谗被贬谪到长沙,末句却故作设问,这种曲折的手法,更能抒发逝者和诗人自己飘零天涯的伤感。
这首诗将对贾谊谪居长沙的凭吊和诗人自己受贬谪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进行表现,借古喻今,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同情,同时又从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以及对当时昏暗现实的不满情绪。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去虚:
②渺茫:
③诓骗:
④怀古伤今:
2.填空。
①议论有两种方式,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是________,后者是________。
②驳论文章围绕批判对方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论点,常采用三种方法,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作者所批驳的敌论点是________。作者所采取的批驳方法是 ________。
3.将下面的复句改成一个单句并回答问题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①单句:
②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将可有可无的字删去,为什么这里不用单句这种更简练的句式?
4.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中的:
①“脂粉”是指:
②“筋骨和脊梁”是指:
③“状元宰相”是指:
④“中国人”是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阅读全篇,用最简明扼要的话归纳第一段话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6.第一段的两个分号可否改成句号?请说明理由。
( )
7.“用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第三句为什么加一个“却”字?
( )
8.“于是”的意思是
[ ]
①因此
②接着
③就
9.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是
[ ]
①第一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二段归纳敌论论点提供依据。
②第一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二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
③第一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二段从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④第一段是敌论论据,第二段是敌论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强盗的自供
现在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错误地说中国的贫穷落后,都是人民起来闹革命闹的。照他们看来,似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不抵抗,当顺民,把中国归入帝国主义国家的版图,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也就会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这种错误的观点,简直是白日做梦,说胡话。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难道是来帮助中国富强的?当然不是。他们来,是为了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当时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于1900年10月23日给德国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这个强盗头子的自供状。看一看这个自供状,对于认识这些帝国主义者的面目,是大有好处的。
瓦德西先说了一个总的印象:“所有市区,多被毁坏。”他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瓦德西在这里写了一个旁注:“正式特许抢劫3日,系自8月16日至18日为止。”抢劫而至于“公开,”而且又是“正式”“特许”的抢劫,听起来好像是奇闻,但又确是事实。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
10.文中“强盗”指的是
[ ]
a.瓦德西 b.德国人
c.德国皇帝 d.八国联军
11.把“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________
12.瓦德西对抢劫总的印象是________。
1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________。
14.文中“这种错误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多项选择)
[ ]
a.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b.这是白日做梦,说胡话。
c.在抵抗外来侵略这个问题上,奉行不抵抗政策,甘当“亡国奴。”
d.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和强盗本性。
15.文段采用揭露和批判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表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错误本质,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c.把帝国主义的丑态描写得更加逼真,生动形象。
d.把瓦德西的所见所闻叙写得更加具体、细致。
参考答案
1.①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②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③说谎话骗人。④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2.①立论;驳论,正面提出自己的主张,用事实和道理加以论证,说明它是正确的;驳斥对方错误的论点,在驳斥中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②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先驳论据,后驳论点。 3.①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②把并列成分拆开,由句中一个相同成分分开叙述,将“有”、“人”重复了四次,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 4.①公开的文字以及御用文人和达官贵人们的所作所为。②指前面作者歌颂的四种人。③是借代用法,代指达官贵人和御用文人。④整个的中华民族。 5.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 6.不能。开头有冒号提挈,改成句号,意思相对独立了,语气连贯性差了。 7.不仅改变了语气,而且表达了微妙的讽刺的意味。 8.① 9.④ 10.d 11.这样的军队,只能叫它们强盗,不能叫别的 12.所有的市区,多被破坏 13.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14.a c d 15.d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审美欣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3.通过学习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性格。
教学重点:
认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孤独”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
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片,点名学生唱这两句)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让学生畅谈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又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1.本文以一篇小说,因此根据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学习?
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方面着手去学习。
人物: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后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设计说明:本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强化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即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着手阅读。
2.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杜小康的这一段成长历程中,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呢?
明确:孤独,缺乏与人的交流使杜小康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3.请看看杜小康对孤独的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第一篇章 与孤独相遇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导入:孤独最初是由自然环境带给度小康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分析,是芦苇荡。就让我们今天的阅读发现从这里开始吧!
大屏幕出示: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感觉。
请分析杜小康初到芦荡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小组合组后展示交流。
导入:同时在这个篇章,还有这样的芦苇荡,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抛出问题:你作为读者,阅读到此,给你一种什么什么样的直观感受?
预设:温馨宁静安谧
抛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芦荡,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作何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意识到孤独对人的影响,审美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并且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的成长足迹比较了解。
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第二篇章与孤独相伴
教师补充删减掉的内容
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
父子俩一起出发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居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落;杜小康用芦苇编了几十只小笼子,又捉了几十只只有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鸣叫。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孤独是可以克服的,他只是一段旅途。孤独之旅,孤独不是主旋律。
第三篇章 在孤独中升华 学生自己研读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
在这个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明确: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个环节,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文要素,是否能够独立的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三、拓展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孤独的经历和感受,请补充。
同学们,有时,孤独是一根针,刺痛着我们脆弱的心;
有时,孤独又是一朵花,灿烂着我们的灵魂。
学生补充
让我们感谢孤独,
并享受孤独吧!
因为经历孤独
即经历了成长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四、布置作业: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孤独,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情感的延伸,可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情感上的共鸣,才刚刚开始。
五、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好读书。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一篇议论文。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文章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本文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是值得中学生一读的,也值得师生共同探究。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较好的范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品味本文中精辟的论断和格言式的语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并学习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学习本文举例论证时举例加分析的具体论证思路。
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赏品味法:在教学中,要借助于学生世界观刚要形成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并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学生的言行。
学法:对比阅读鉴赏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许多前后对比之处,如先列举无教养的例子,再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样引导学生对比阅读,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 导入法一:(主题导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她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法二:(背景导入)
曾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作家。首先,让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些“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这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旨在告诉他们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道路。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其才华在于循循善诱,擅长跟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论教养》就选自利哈乔夫的《善与美书简》。 引述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引出课题,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学习环节,有助于学生精力的尽快集中。
通过简介《善与美书简》,让学生大致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了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倾向和读者群体,为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约15分钟) (一)检查预习,了解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处留白,重点词语的意思处留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解决。教师最后点拨,明确。)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贸然(mào)尴尬(gān)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风雅(yōng)
大发雷霆(tíng)彬彬有礼(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4)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7)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11)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组内交流搜集的相关作者的情况,教师补充。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二)整体感知,初识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围绕着如下问题,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
2、第5—10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第5—10段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有教养。
3、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这个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即“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检查预习的环节是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成效,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约20分钟)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组内合作完成,教师巡视点拨,交流后明确。)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二)研读文本,深层探究。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如下问题展开讨论,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对比起来写,有利于突显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尤其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让读者在对比中了解了“有教养”是一个怎样的表现。
2、文中作者由论述“教养”转向论述“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教养是风度的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3、作者在论述“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批驳错误的观点。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列举有风度的现象,论述养成优雅风度应遵循的准则。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举止。
(三)赏析语句,重点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下面的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后语句的关系理解重点词语或语句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品味亮点词语:
(1)品味“切记不要互相妨碍”中加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切记”是务必牢记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也恰当地论述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3)“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此环节的三个步骤是层层深入的,即由整体到局部认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补,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课堂、独立思考、表达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对照梳理,积累运用。(约7分钟) (一)探究主旨
1. 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明确:(1)举例论证。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5—10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前两层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指导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小组内交流,讲时需结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学生讲完后,其他学生再评价、补充。)
(三)师生总结
(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补充。)
本文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既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从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与别人的交往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有教养”的认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怎样做才算是有教养。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8、论教养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述什么是“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