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8-P72,完成以下练习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X日D.7月4日
10、世界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1、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2、爱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止 。
1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
15、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 ;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 。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爱惜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衣服的水再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②植树造林 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④不用含磷洗衣粉 ⑤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 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 。
三、知识要点一览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1)储水量: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短缺的淡水资源
(1)储水量: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
4、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概念: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课程结束指导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验指导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录像机 石墨、木炭、活性炭、二氧化氮气体、澄清石灰水、氧化铜、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镶钻石的饰品、普通乒乓球拍、普通羽毛球拍、普通网球拍;碳纤维乒乓球、羽毛球拍、特制的网球拍等、防毒面具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几种方法)
教师总结、讲解。引导学生看录像《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讲解】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阅读】p79-80《化学》全一册 初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要求:用列表的方式归纳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投影】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耐腐蚀,耐温度骤然变化的特性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因而用途也不相同。即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含杂质较多的叫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
介绍:炭与碳的区别。
【展示】木炭
【演示】木炭吸附气的实验
【演示】木炭与红或蓝墨水的吸附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木炭性质的结论)
【小结】木炭能吸附某些有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二 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4、用途:燃料,***、吸附剂制铅笔(某些)
三、 碳单质的新成员--C60:
1985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尔,理查得·斯莫利和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特在研究太空物质时,发现了一种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形成具有32个面的近似球体,包括20个等六边形和12个等五边形,这同英式足球正好相同,因此又叫足球烯。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探究活动
1、如何由石墨制得金刚石?
2、碳的研究目前有何新进展?
3、撰文介绍人类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人造金刚石过程》。
4、球碳(C60)又称 “富勒烯”。是借一位建筑师的姓名而命名的。这位建筑师就是巴克明斯特·富勒。富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万国博览会美国馆。请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写一份关于C60分子结构发现史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初三化学实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②了解常见气体制取的思路,明确所要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③了解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市质检考试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缺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②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试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联想、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与学生交流、讨论质检试卷有关实验部分题目的得失,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引入主题。
2、复习主题:①②③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3)净化与干燥
(二)常用仪器的使用
3、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尤其是要能够应用元素或根的化合价来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这是教学中的重点。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基本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透彻的基础之上,因此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是化学式及其涵义。教学时采取游戏加上讨论来完成该内容的教学,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涵义这个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是化合价与化学式。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竞赛记忆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突破记忆化合价的难点;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主要是反复多次训练便可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中主要采取讲练结合以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课后分小组到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并通过计算得出购买哪种氮肥最划算,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
二、教案设计
课 题 初三化学教案 篇5《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判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别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判断浓度大小。那如何判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下列实验判断。 【探究实验】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浮原理相同)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课后小结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互相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思考、回忆) 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溶液,请你们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