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页是编辑给家人们整理的驿 路 梨 花【13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插叙及其作用。
(2)了解悬念的设置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速读和复述能力。
3.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教学建议
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景物穿插简洁恰当
透过“我”和老余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小小茅屋。茅屋是简陋的:草顶、竹蔑泥墙,门从外扣着,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请进”是主人无声的热情欢迎,表达出对投宿人的真诚的关心,尽管屋内的火塘只有冷灰,但是从那铺着厚厚稻草的大竹床、倚在墙边的大竹筒,竹筒里装满了清凉可口的水,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诚和周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路人所急需的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这具体而层次井然的环境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的诚挚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简笔勾勒,但是手法灵活,富于变化,由于调遣妥贴,所以景尽其用,恰到好处。
起笔描写哀牢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正是西南边陲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为情节的展开创设了环境,并且为盛开的梨花铺设了苍翠的底色。其后写到梨花,读者不难想象,有浓郁的青葱来衬托,她将是何等的亮丽,多么的眩人眼目!
文中三次写到梨花,开头写老余惊喜的叫声“看,梨花!”,引出第一次对梨花的描写:“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描写纯洁的颜色和盛开的姿态,并且点明梨树茂密成林。这是实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衬托。中间有虚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突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并且把梨花同哈尼小姑娘连在一起,衬托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心灵。结尾再实写:“我望着那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处处开’。”照应题目,点明中心,突出梨花的象征意义。对梨花的描写,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建议
课文比较长,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导速读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重点讨论插叙,找出插叙部分,体会插叙的作用。
做复述训练。请几个同学分别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记叙顺序的理解。
结构严谨,情节生动
作品是顺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组织材料。二人傍晚投宿至第二天清晨修屋,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的妹妹出现。虽然只有一晚一晨,但所叙小茅屋的建造及照管过程却达十几年。把十几年间的故事压缩在极短时间的见闻中,内容丰厚,表述简洁,结构精巧而紧凑。
情节波澜起伏,引人人胜,妙处在于善设悬念。记夕阳西下,“我”和老余为不知在哪里投宿而着急,却在淡淡的月光中发现了无人居住但柴米齐备的小茅屋。二人不免产生疑惑:主人是谁?这是悬念之一。情节在探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推进。“我”和老余有了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赶走了疲劳和饥饿,由衷地感激提供方便的主人。恰在此时,一位瑶族老人出现了,他必是主人无疑,然而老人却否认了。这是悬念之二。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问题有了答案。次日清晨,美丽纯洁的哈尼小姑娘在梨树林中出现,瑶族老人上前以大礼向心中的主人致谢,不料这又是一个误会,她既不是屋主,也并非梨花,作品在此三设悬念。及至小姑娘深情叙说了解放军建造小屋的过程和用心,作者谱就了歌颂发扬雷锋精神的人们的华彩乐章。陆游的诗句“处处开”,与小说的情节,与文中的人物,与美丽的景物,都恰切地融为一体,以此收束,使作品的意境更加优美动人。
思路
小说标题似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它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梨花姐妹,还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作者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对小茅屋诗情画意的描述,刻画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扬雷锋精神的一组人物群像,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巧妙地穿插了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曲折生动地叙述了小茅屋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群像。
主题
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第 1 2 3 页
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思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3.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4.培养学生修身正己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彭荆风的资料,雷锋精神的资料,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首先欣赏一首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南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首诗最后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表达了陆游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异常高兴的心情。作家彭荆风借用这首诗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写了篇散文《驿路梨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探究彭荆风要通过“驿路梨花处处开”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关于梨花的诗句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东坡)
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隐)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
2、雷锋精神
雷锋(1940-1962),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毛泽东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3、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着(zháo)急露(lù)宿喷(pèn)香菌(jùn)子
麂(jǐ)子撵(niǎn)走修葺(qì)花丛(cóng)
晶莹(yíng)避(bì)风驿(yì)路立即(jí)
竹篾(miè)火塘(táng)打扰(rǎo)香气四溢(yì)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折损: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
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四、速读故事,初步感受梨花美景
1、思考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
点拨:“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
2、这篇文章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点拨:本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我们”。
3、依据“我们”的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点拨: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五、略读课文,深入探究梨花精神
请同学们略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做批注,深入探究驿路梨花的含义。
略读方法指导: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文章开头1、2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点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对小屋进行细致描写的?这些描写使你对草屋“主人”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点拨:“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使我们可以想见小屋主人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细心体贴人。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这些描写都表明草屋的主人是那么热心,想得那么细致周到,应有尽有,让过路人“对小茅房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3、文章如何描写我们在小茅屋吃饭休息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这样写突出了在深山中小茅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帮助,和我们无比的感激之情。为猜想茅屋的主人做铺垫。
4、课文中的这些人为小茅屋作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目的 做好事的时间
我和老余 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现在
瑶族老人 送粮食,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尽力补上,方便,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现在
一群姑娘 照料小屋 向解放军和姐学习,接姐姐的班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解放军 砍树割草盖小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十多年前
梨花 照料小屋 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解放军盖小屋后
5、说一下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什么?
点拨:“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等小茅屋的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主人,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过贡献,使小茅屋长期为大家服务。
6、课文有几处描写梨花的语句?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点拨: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的美。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六、合作交流,探究文章写法
1、课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的问题写了哪两次误会和三个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
第一个悬念是,“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我们”发生了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个悬念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却说“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个悬念是,当“我们”要感谢哈尼族小姑娘时,她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第一次误会是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第二次误会是“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作用:这样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找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本文是什么记叙顺序?这种顺序有什么作用?
点拨:记叙的顺序有哪些?
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作用: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对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本文表示时间的词语:
暮色夕阳西下一弯新月这天夜里第二天早上上个月几年前十多年前
课文描写的顺序:“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事件发生的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一起修葺了小茅屋。
总结:从全文看,文章采用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而中间又巧妙的穿插了一些故事,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
3、课文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作标题?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为结尾?
点拨:“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作者在这里以花喻人,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照应题目和开头,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七、联系实际,发扬梨花精神
同学们,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班上的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点拨: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让人感动,偏远的山区,雷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人人为人民服务,就像那美丽的梨花处处开放,表现出我们社会良好的社会公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将雷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为人民服务。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因为他们身上闪耀着雷锋精神。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雷锋精神在祖国的边疆生根、开花,我们的人民群众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社会公德。相信,只有我们不忘初心,将雷锋精神谨记心头,我们的未来一定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九、布置作业
1、运用本文设置悬念、误会的手法写一件事。
2、课外背诵有关梨花的诗句。
(一)教学建议
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解读文本,以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叙述手法和主题思想为重点。
2.课前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理清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
3.教师要注重思维方法的指导和点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及表达效果。
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物形象分析;
2.难点:小说深厚的思想内蕴分析。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理清篇章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作者是彭荆风。(板书标题、作者)
二、问题探讨(一):结构分析
阅读小说,首先要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本文以“我们”的行止和见闻为主线。按照你的理解,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和老余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写“我们”遇到梨花妹妹,梨花妹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37自然段),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点名主题,收束全篇。
三、问题探讨(二):人物分析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他们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章在刻画这些人物是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要点】
①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顺序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
②表格
人物事件目的
“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方便过路人
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方便过路人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梨花)照料小茅屋方便过路人
③课文对“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的言行举止相貌进行了直接的描写,而解放军和梨花则是通过哈尼小姑娘(梨花妹妹)讲述出来的,属间接描写。
【提示】联系原文分析。
四、课时作业
1.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参考答案】略
2.将小说中哈尼族姑娘梨花妹妹讲述的“梨花姑娘”的故事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求:根据原文增加具体的细节和情景,更为生动形象地表现梨花姑娘的美好品格;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及表达效果。
多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入新课
阅读小说,自然要重视情节、人物、环境等三个要素,也要分析小说的主题和艺术手法。本节课的主要就是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叙述手法。
二、问题探讨(一):主题思想分析
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要点】本文通过记叙哀牢山顶密林深处一座小茅屋的故事,具体生动地表现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生根开花的美好情景,歌颂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1.本文的标题“驿路梨花”是由结尾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演化而来。“梨花”是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则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洁白如雪、不虚浮、不艳丽的梨花形象,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2.结尾的抒情具有点明主旨的作用。
3.本文所写的各个人物,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4.环境描写,(梨花)烘托或(偏远荒僻)反衬了“雷锋精神”的高尚。
5.“雷锋精神”的深厚内涵:不只是乐于助人或舍己为人,更重要的是:①见义勇为(行正义,行大义);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③一种纯朴善良的民风。
三、问题探讨(二):叙述手法分析
小说中,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课文是采用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要点】①按时间顺序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②课文以“我们”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其叙述顺序是:“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③好处:本文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
【提示】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能对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补叙也叫追叙,是补充交代,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课时作业
1.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参考答案】见教师用书。
2.有人认为,我们这个时代,“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你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分析,有例证;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一、说教材
《驿路梨花》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是彭荆风在打倒他们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这一短篇小说,以小茅屋为中心,讲述了以梨花姑娘为代表的一群人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独出心裁,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深度讴歌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的主题。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立意新而深 ;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标题譬喻深刻。
根据单元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本文学习重点是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看看围绕中心选择了哪些材料,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弄清记叙的顺序。同时,要结合上下文,把握语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第二点中关于阅读教学内容的其中一点要求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体会课文讴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的主题。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艺术性。
三、说学情
从1999年开始,我校开展了“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教改实验,这一届学生从2002年9月开始参与教改,经过近2年的努力探索,初步培养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阅读速度达每分钟500字以上,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说学法
叶老说得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务必启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动口、动脑、动手、动情、动心,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本课学习采用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
1、依据课改的新动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本课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法,朗读领悟法,迁移反馈法。
2、采用上述教法的理由:
(1)师生互动法: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间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学方式要开放互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探究,从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感受主动探索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叶老指出:“上课的活动,由学生与学生讨论或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待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别的事了。”
(2)朗读领悟法: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讨论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论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3)迁移反馈法:“五步三课型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实验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积极利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概括,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目的。钟德赣老师在《中学语文反刍式单元教学法》一书中指出:“根据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评价获得经验及行为变化的整个过程叫学习。反馈存在于反刍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在不断反刍中要注意进行不断的信息反馈,老师要在课堂注意及时发出前馈信息,进行正确的导向,并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部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说教学环节
(一)内容呈现,置身其中
多媒体课件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乐曲,投影与课文相关图片后。让学生伴随乐曲快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纯洁美好的心灵,让学生陶醉于美的氛围。
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创设情境,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快速阅读课文,逐步提高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速度。
(二)问题情境
小说是以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艺术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篇小说依次写了哪些人物?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行文里主要以哪一句话贯穿全文?(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投放三个问题)
这一环节,通过四人小组的讨论,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情节,理清线索。
(三)交流对话,问题探究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话题二:本文构思的巧妙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这一环节设计的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相机点拨。通过这一环节,基本解决了教学目标的第二点。
2、学生与教师对话
话题一:雷锋的名字在课文中只出现了一次,本文是用哪些内容或办法来表现雷锋的精神的?
这一环节设计由学生自主学习,向老师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也许学生提的并不一定是这一话题,教师可应用教学机智,相机而变。
3、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课文采用插叙有什么好处?
话题二: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有所不同,课文中描写梨花的四个句子中的“梨花”有哪些含义?
明确:1、自然界梨花;2、梨花姑娘;3、助人为乐的精神。
这一教学环节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与学生探究。设计符合新课改强调的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的理念,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把“一言堂”变成“群英会”,真正做到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所说的“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四)朗读感悟
录音机播放课文中描写梨花的四个句子给学生听(教师在课件中先剪辑好)。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散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问:“描写梨花的四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让自愿朗读的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子来朗读。读后学生互相评价。
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自愿起来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而不是由老师指名某某同学来读某一个句子,读后学生又互相评价,老师完全放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学生是主体的课改理念。使学生从感知到领悟,读其文,辨其言,析其理,知其法,动其情,达到教学真谛!解决教学目标二。
(五)迁移阅读,反馈检测
阅读《梨花满咸阳》,比较它们的异同。
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进一步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设计了此环节。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只要能从体裁、主题、选材、写法等几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与课文进行比较,都应该给予鼓励。
(六)、链接生活
你们班要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题板报,假如你是班里的一名小记者,请你去采访梨花奶奶,写一篇述评性的报道。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
一、本文歌颂的并非哈尼族姑娘梨花一个人,而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解放军战士是小茅屋的建造者;梨花姑娘和他的妹妹是小茅屋的照料者;瑶族老人、“我”、老余等人,既是小茅屋的投宿者,又是照料者。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本文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歌颂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
二、本文歌颂雷锋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没有写人们怎样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思想,而是写他们在雷锋精神影响下的先进行动。他们的行动从解放军开始,前面的人影响着后面的人,具有传递性。这就写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过程。
三、从“我”和老余的见闻来看,是顺叙;从小茅屋的产生和为路人服务的过程来看,是倒叙。这就是本文把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的巧妙构思。
四、“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这是贯穿全文的悬念。先是误以瑶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后是误以为那走在前面的哈尼族小姑娘就是梨花,直到最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正因为这个悬念一次次欲解而未解,再加以误会一次次出现,就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五、本文运用了以花喻人的写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为乐的人们的美好心灵。
教学设想
为了贯彻语文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为国家培养既有献身精神又有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四有”人才;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大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本文教学的总体设想是:
一、本文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甚多,但面面俱到,则会是蜻蜓点水,莫不如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反而效果更佳。从实际出发,拟重点学习写作顺序和悬念的设置。
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使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评析、议论、争辩等活动,领会课文,增长能力。因此,拟组织学生重点研究、讨论下列问题: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2.本文是顺叙还是倒叙?
3.本文的故事情节为什么引人入胜?
这三个问题研究解决了,本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就领会了。
三、阅读理解一篇作品的过程,应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初,应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而后教师有领导地指导学生解疑,最后由教师讲疑解难。
四、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重视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和学习运用本文的写法时,要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的阅读分析作业和其他作业。
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课前不安排学习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
本文的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首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在学生通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认真阅读课文,读后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给这篇课文拟一个揭示中心思想的标题。读毕,请几名学生拟题。
〈设计意图〉
1.通读全文,了解全貌,是阅读分析的基础。从整体到部分,是阅读的规律。这样安排,是为深入阅读作好准备。
2.安排学生拟标题,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课文。
3.通过拟标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拟出的标题,教师则进行了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度,以决定授课的起点。
二、安排学生速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时间要求)并提出下列要求:
1.出示学习本文应理解和应掌握的词语卡片及单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写lòu)②倚(背面写yǐ)③撵(背面写niǎn)④麂(背面写jǐ)⑤葺(背面写qì)⑥迷茫⑦简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长。提出:读课文时注意前五张卡片上面的字的读音,注意领会后五张卡片上面的词的意思。
2.通过读课文,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请提出来。
读毕,运用单字卡片正音(翻转卡片,诵读记忆),运用词语卡片提问“修葺”、“修长”二词的意思,而后请学生提问题。
〈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速读课文,一是为了进一步作好阅读分析的准备,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三是为了变换阅读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解决难字的读音和容易理解(无需结合课文领会的)且课本上又有注释的词语的解释。
3.通过学生质疑进行课堂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疑解难。
4.安排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即是阅读能力的训练。
三、教师提出:谁能够不按照原文的记叙顺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种比较合情合理顺序,作简要的复述?
学生复述后,通过不同记叙顺序的对比研究,使学生理解本文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巧妙构思。
〈设计意图〉
1.通过复述及其准备过程,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准备。
2.通过这样创造性复述,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完成领会本文巧妙安排记叙顺序的教学任务。
四、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经历了课文所述事情的全过程,你要写一篇题为《驿路茅屋的主人是谁》的简要的带有一点评论性质的报道,你怎么写呢?现在请你把这篇报道口述出来。
学生口述后,通过大家不同看法的述评,组织研究讨论,完成理解解放军战士、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本文赞颂的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这一教学任务。
在讨论研究过程中,抓住学生述评的恰当时机,顺势结合语言环境,完成“迷茫”、“简陋”、“恍惚”三个词的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1.采用口头述评形式,一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分析、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三是教师进行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种种理解;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述评、讨论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
3.与理解课文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词语,放在阅读课文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去解决,一是为了借助语言环境解词易于理解,二是为了借助词语理解课文便于领会。
五、运用字词卡片,把本节课学的字词复习一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20分钟后,仅能保持记忆的58.2%,1小时后则仅能保持44.2%,下课前用一两分钟复习,以达到使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运用字词卡片,复习第一课时学的字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1天之后,仅能保持记忆的33.7%,第2天上课再次复习以巩固知识。
二、教师提出:雷锋的名字在课文中只出现了一次,本文是用哪些内容或办法表现雷锋精神的?
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可根据需要作如下的启发:
1.课文对小茅屋的介绍,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2.有人说“文中不只一次提到梨花,标题中也有‘梨花’,这是因为文中有个哈尼族姑娘叫梨花”,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经讨论得出结论:方便过往旅客的深山中的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人们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动,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洁白、美丽的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设计意图
1.这样设计是为了一举完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象征作用,标题的含义,本文从多方面表现雷锋精神的写法这三项教学任务,“浓缩”教学过程,实现精讲。
2.启发提问避免暗示性,而且方式多样化。
三、教师提出:本文的标题以犁花象征雷锋精神,深刻、含蓄而且很美。如果抛开这一点,不去考虑,这篇课文要是以“学雷锋”为题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讨论研究明确:“学雷锋”三个字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特点。这篇课文写的是学雷锋,但是没有写学习的过程,而是写学习雷锋精神所做的事情,而且是你影响我,我影响他,一桩好事彼此传递,前后延续。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而且正在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
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判断一个假设标题的可否,这样做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为了使学生在争辩中领会本文内容的特色,及其深刻含义。
四、教师提出:假如“我”和同行的老余,住进茅屋后正好碰上了回娘家路经这里的梨花姑娘,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在不改变原文基本情节的情况下,简要谈谈你们的设想。
学生谈出种种设想后教师提出:这些设想本文的作者不一定没有考虑过,那么他为什么要选定我们读到的那种方案呢?
通过讨论明确:这样写,文章开始不久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即“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而这个问题后来又两次误测,直到文章结束才得到解答。这样,就紧紧地吸引着读者一口气把故事读完,想知道个究竟,取得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设计意图
1.学生面对课文这一种情况,分析思考相对的难度比较大。假设出另外几种情况,与课文对照,有了参照物,分析思考就比较容易了,以完成领会本文设悬念、造误会的写法这一教学任务。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教师简答学生质疑时已提到,而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又未能顺便解决的,且又并非离题或过于枝节的问题。
设计意图
1.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只让学生问,教师不解答,其积极性便会挫伤。
2.保证授课突出重点,有条不紊。若不分轻重缓急,学生问什么教师就答什么,势必造成点面不分、被动混乱的局面。
六、巩固知识与能力训练
1.用字词卡片提问第一节课学过的字词。
2.用“迷茫”、“简陋”、“恍惚”作口头造句。
3.口头作文
题目:《原来如此》
要求:学习运用本文的悬念法和误会法。
设计意图
1.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创造条件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在课堂上安排巩固知识和能力训练,是为了不布置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通过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小屋的帮助解决饥饿疲劳,悬念的步步深化,两个误会的穿插和最后彻底解开悬念,抒情结尾的作用。
教学过程:
1.由分析过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小屋助解饥饿疲劳)。
(1)“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周到(板书:屋主专诚热情 准备周到)。
(2)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助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人(板书:助解旅途饥疲 帮助路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我”和老余的对话有什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实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板书:猜测屋主职业 深化悬念)。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板书: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1)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我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板书:误认小屋主人 再深悬念)。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有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板书:说出屋主的名字 似解悬念)
(3)小说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写出“我”在梨树林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美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娘的无限美丽。情深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对她的衷心赞美(板书:梦见梨花姑娘 衷心赞美)。
3.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板书:梨花之妹说明小屋来历)。
(1)小说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写这些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发生了一个误会(板书:哈尼姑娘出现 再生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头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这就在讲出了盖房的是什么人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板书:讲出盖房之人 又生悬念)。
(2)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悬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为了方便过路人”,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经常照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彻底解开了悬念,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板书:姑娘说明原委 解开悬念)。
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问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之妹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这就表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4.引导学生分析第五部分(板书:热情赞美结束全篇)。
小说怎样结束全篇?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是从姑娘和梨花并提、引用诗句结束全篇的。“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洁白的梨花”并提,互相辉映,以梨花衬托小姑娘,赞美学习雷锋、照料小屋、帮助路人的小姑娘,宛如洁白的梨花,心灵纯真美好(板书:梨花衬托姑娘 心灵纯美)。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是这样美如梨花、助人为乐的小姑娘,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大大开拓了作品的境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板书:引句开拓境界 深化主题)。
5.引导学生分析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的特点和表现作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不是按事件发生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突出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板书: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结构形式回环递进 突出主题)。
6.引导学生分析本篇间接描写人物的效果。
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本篇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7.引导学生体会本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联系作品来体会,本篇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篇标题为“驿路梨花”;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路人。
8.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缓急轻重得当,读出感情色彩。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
3、 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3分钟)
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
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见"预习提示"和注释①。
三、快速阅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目标1)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2、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解答。
(备学生)分段分层不必拘泥于统一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行。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四、研读l-8自然段。
1.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圈点有关词语,并作好点评。)
2.另外,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目标2)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着意渲梁山的险峻。
3.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什么景象?
明确:梨花美景。
4、指定学生读描写梨花美景的3、4.5自然段。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再谈第1-8自然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
1 .抄写今天所学的字词。(A)
2.预习课文未学的内容。(B)
3、〈〈掌握语文〉〉(C)
七、说课精要: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题材不新,但文章写得巧妙。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通过速读课文把握全文的叙事线索及主要内容。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方法。
3、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3分钟)
1.听写上节课学过的字词,检查上节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
2.提问:文章在开头部分描写哀牢山的环境有何作用?(指名回答)
三、学习新课。(目标1、目标2实施过程)
1.学生默读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①小屋是什么样子?从小屋的陈设可以反映出茅屋主人的什么特点?
边分析边板书:
草顶竹蔑泥墙
漆黑没灯没人声
门从外扣白木门板黑炭字"请进"
火塘灰冷竹床简陋
装满水的大竹筒
墙上有几行粗大的字……
2、教师讲解:文章从外到内写了小屋的陈设,从侧面反映了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乐于助人。接着文中又用"温暖喷香滚热软软"写出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和对小屋主人的感激。刚才所有的疲劳、饥饿、焦急、烦躁都烟消云散了,这些都是小屋主人的功劳。 那么,小屋的主人是谁呢?
3.快速阅读13-27自然段。
我们猜测小屋的主人可能是守山护林的老人,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一位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来了,他手提明火枪,肩扛一袋米。"我"和老余都认为他就是茅屋的主人。于是"我"和老余同时抓住他的手,抢着说感激的话。
提问:这些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些加点的词语表达了我们对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
提问:瑶族老人是小屋的主人吗?他来干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明确:瑶族老人不是小屋主人。因为小屋主人在老人打猎又累又饿之时为他提供了帮助,所以老人送米来报答小屋主人,同时也给过路人提供方便。
一次的误会激起了小小的浪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提问: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瑶族老人从赶马人口中得知,小屋的主人是一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听到这里,"我"自然深受感动,情积于胸,自然要发之于外,那么,文中是怎样抒写这种感受的呢?
有感情地齐谈第27段。
提问:这样描写梨花美景有何作用?
明确:用梦境中的梨花美景来赞美梨花姑娘的人美心更美。
3."我们"和瑶族老人给屋顶加草,挖排水沟,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
提问:"我们"正劳动时,遇到了谁?她是小茅屋的主人吗?
指名朗读28----36自然段。
明确:一群活泼可爱的哈尼小姑娘。
"(年纪)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天真、活泼、美丽。
提问:"我们"和瑶族老人见到她后,产生了怎样的误会?
明确:都认为她是小屋的真正主人。于是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面前,深深弯下腰行了个大礼,这些描写表现了瑶族老人对小屋主人的深深感激和敬意。
但是哈尼小姑娘也不是小屋的主人,通过小姑娘的介绍,"我们"才了解原来是解放军战士修建了小屋(插叙盖房原因),解放军走后,哈尼小姑娘的姐姐--梨花经常来照料小茅屋,小姑娘在姐姐出嫁后接手照管这小茅屋。直到这里,关于"小茅屋主人是谁"的所有疑团都-一解开了,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
(见课后练习题二)
建造者及所有的照料者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都有着一颗为人民服务、方便过路人的雷锋精神,这正是文章所要赞美的。
4.齐读第37自然段。"
思考:文章结尾再写梨花美景,并引用陆游的诗句"处处开"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结尾再写梨花是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赞美。引用诗句结尾,照应题目,深化主题,喻意深刻。它喻指雷锋精神不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而且雷锋精神之花将开遍祖国大地,常开不败。
(备学生)以上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在纸上,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抽查或指名回答。
四、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现在也被人们提倡。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备学生)见仁见智,让学生畅所欲言。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1.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巧设悬念增加文章的波澜。
2.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解放军和梨花始终没有出场,但通过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从侧面表现出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目标3)
3.标题巧妙,富有诗意。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这节课所学的字词。(A)
2.熟读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并认真体会它们的作用。(B)
3、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段。(C)
七、说课精要:理解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抓住"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悬念,顺藤摸瓜,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
八、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插叙及其作用。
(2)了解悬念的设置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速读和复述能力。
3.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教学建议
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景物穿插简洁恰当
透过“我”和老余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小小茅屋。茅屋是简陋的:草顶、竹蔑泥墙,门从外扣着,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请进”是主人无声的热情欢迎,表达出对投宿人的真诚的关心,尽管屋内的火塘只有冷灰,但是从那铺着厚厚稻草的大竹床、倚在墙边的大竹筒,竹筒里装满了清凉可口的水,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诚和周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路人所急需的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这具体而层次井然的环境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的诚挚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简笔勾勒,但是手法灵活,富于变化,由于调遣妥贴,所以景尽其用,恰到好处。
起笔描写哀牢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正是西南边陲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为情节的展开创设了环境,并且为盛开的梨花铺设了苍翠的底色。其后写到梨花,读者不难想象,有浓郁的青葱来衬托,她将是何等的亮丽,多么的眩人眼目!
文中三次写到梨花,开头写老余惊喜的叫声“看,梨花!”,引出第一次对梨花的描写:“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描写纯洁的颜色和盛开的姿态,并且点明梨树茂密成林。这是实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衬托。中间有虚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突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并且把梨花同哈尼小姑娘连在一起,衬托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心灵。结尾再实写:“我望着那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处处开’。”照应题目,点明中心,突出梨花的象征意义。对梨花的描写,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建议
课文比较长,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导速读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重点讨论插叙,找出插叙部分,体会插叙的作用。
做复述训练。请几个同学分别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记叙顺序的理解。
结构严谨,情节生动
作品是顺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组织材料。二人傍晚投宿至第二天清晨修屋,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的妹妹出现。虽然只有一晚一晨,但所叙小茅屋的建造及照管过程却达十几年。把十几年间的故事压缩在极短时间的见闻中,内容丰厚,表述简洁,结构精巧而紧凑。
情节波澜起伏,引人人胜,妙处在于善设悬念。记夕阳西下,“我”和老余为不知在哪里投宿而着急,却在淡淡的月光中发现了无人居住但柴米齐备的小茅屋。二人不免产生疑惑:主人是谁?这是悬念之一。情节在探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推进。“我”和老余有了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赶走了疲劳和饥饿,由衷地感激提供方便的主人。恰在此时,一位瑶族老人出现了,他必是主人无疑,然而老人却否认了。这是悬念之二。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问题有了答案。次日清晨,美丽纯洁的哈尼小姑娘在梨树林中出现,瑶族老人上前以大礼向心中的主人致谢,不料这又是一个误会,她既不是屋主,也并非梨花,作品在此三设悬念。及至小姑娘深情叙说了解放军建造小屋的过程和用心,作者谱就了歌颂发扬雷锋精神的人们的华彩乐章。陆游的诗句“处处开”,与小说的情节,与文中的人物,与美丽的景物,都恰切地融为一体,以此收束,使作品的意境更加优美动人。
思路
小说标题似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它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梨花姐妹,还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作者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对小茅屋诗情画意的描述,刻画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扬雷锋精神的一组人物群像,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巧妙地穿插了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曲折生动地叙述了小茅屋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群像。
主题
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速读练习活动。
现在是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而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仍然是阅读。为此,出版物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增长。苏联阅读专家马克·沃伦斯基指出:全世界15世纪出版了各种图书3万种(50年内),16世纪出版了25万种,19世纪出版了700万种,20世纪出版了2500万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人口从1750年到1950年的200年间约增加了2倍,书籍却增加了800倍。
面对信息的汪洋和激增的书山,现代人必须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学生时代是练习和掌握速读方法的最好阶段。
活动目的:
1.练习速读,掌握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激发练习速读的兴趣。
活动步骤:
1.准备工作:
(1)选择速读材料。选文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可读性。
(2)命制阅读检测题。
(3)印制阅读材料、阅读检测题。
(4)印制速读记录表。
(6)把全班分为两个大组,邻近的两个同学结为小组。每小组分出先后次序,第一位同学为第一大组,第二位同学为第二大组。
(7)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块手表。
2.课堂速读练习:
(1)动员,讲清意义。
(2)提出要求。
①用学习时的速读方法阅读发下的文章。
②保持教室安静。
③认真填写记录表。
④由老师宣布,统一阅读开始的时间。
(3)活动步骤:
①发下阅读材料、速读记录表。
②由老师宣布开始,第一大组的同学先读,第二大组的同学负责记录阅读结束时间,认真填写记录表。
③第一大组同学全部读完之后,第二大组读。要求同上。
④下发阅读检测题,两组同学分别独立完成。
⑤老师收齐记录和试卷,课下评阅。
⑥老师另选时间讲评:
肯定成绩,表扬速度快、理解率比较高的同学。
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提出努力方向。
参考阅读材料:
错觉的妙用
1.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意思是说多闻不如目睹可靠。其实也有例外,例如,我们看到水平线上的月亮比头顶上的月亮大。照理,月亮在天空的任何位置大小是不变的,为什么人在地球固定的位置上看到的月亮不一样大?竟有如此之差?这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人的各种感觉中一般的说来,都有错觉现象。各种错觉中视觉最为明显。例如,两条等长而互相垂直的直线,在人们看来坚线要比横线长,诸如此类的错觉不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在人的生活中有许多妙用,人们有时根据特殊需要有意识地引起他人产生错觉。
2.错觉效应与登月飞行。
错觉是许多人都有的经验。例如,当火车停靠在车站,并排的火车开动了,我们会认为自己坐的火车开动了,这也是错觉。如果你访问美国休斯顿美国航天展览馆,有机会体验一下登月飞行是很有趣的。宇航员先让你穿上宇宙服,坐上登月飞船,开动机器后,你会从航窗外看见大地下降,大海迎面而来,景物不断缩小,往后倒退,白云在飞舞,以后天黑了,星光在闪烁,五分钟后看见月球的陆地、大山,飞船徐徐降落。宇航员说:“已经到达月球了。”登月旅行便告结束。这是工程技术人员、艺术家经过特殊设计,利用人们错觉的规律所产生的特殊效应。其实,人乘坐的飞机没有走动半步,只是利用窗外配景的下降、后退,使人产生错觉。
3.增强优点补救缺点,美化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起他人产生错觉,以增强事物的优点或补救不足。如在室内精心选择位置,在墙上、门背后和天花板镶上镜子,通过反射和引起错觉而获得额外的深度感。适当的装置可以增加室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
时装和美容更是可以利用错觉增强自己的优点或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把头发剪短一点就会产生面庞变胖了一点的错觉。人的穿着也大有讲究,别人穿着好看的,不见得你穿也合身,其中包括错觉的效果。人的体形千差万别,穿着又有颜色和布料质地等不同。身材高大的女青年,衣服不宜太长;体胖的人,最好选择深色紧身的衣料;体型过小的女青年,适宜用轻巧的衣料。身体太瘦的女青年,适宜穿稍为硬的布料与密褶的裙子,体型与穿着的关系应记住:浅色可把物体放大,深色可使物体缩小;竖直线可以把物体拉长,横平行线则会使物体增加横度。化妆也有同样的道理,利用脂粉化妆品在脸上适当涂抹,目的是强调面容的自然美部分,遮挡面容上的缺点,增强美的效果。
4.蒙骗敌人,保护自己。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秦王苻坚带兵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鸣叫,都以为晋军追击他们。这个例子说明败军中极易发生错觉,稍有点动静就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现代战争中,军事上也常用伪装引起对方的错觉。如大炮油漆上不规则的形状和颜色来掩饰,以达到保护的目的。战士戴上钢盔,插上一些树枝,敌人看来像是一株树,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
5.作为精神症状的错觉。
错觉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许多人都有错觉的经验。某些病人出现错觉时,属于一种精神症状。有一名患精神分裂症的小伙子,在医院里一次下跳棋时,他错把跳棋看成糖果,差一点要把棋子吃了。又有一次吃饭时,他把馒头看成墨水瓶,因此大发脾气。正常人的错觉和病人的错觉,都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反映,但仍有不同的特点。正常人可能由于偏见,感觉清晰度不全,以及强烈情绪所引起,但容易纠正。在病理状态下,错觉的出现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其他精神异常,多见于发热憺妄病人和症状性精神病人,也可见于精神分裂
症,因此错觉也是帮助医生了解病人和诊断疾病的朋友。
6.错觉之谜。
对于错觉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多数错觉的解释仍然不很清楚。有“眼球运动说”、“透视说”或“常性误用说”、“神经移位说”、“对比和同化说”以及“混淆和错误比较说”等。各种假说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错觉的一些现象,但都不完整,还有待于深人研究。错觉之谜的揭开,将会有助于消除错觉的消极影响和加强错觉的利用。
阅读测试题
1.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
(l)正确的知觉; (2)不正确的知觉; (3)不认识; (4)不正确的认识。
2.休斯顿美国航天展览馆的登月飞行体验,其实人是乘坐
(1)登月飞船飞向月球; (2)普通飞行的飞机; (3)没有走动的飞机;(4)飞得很快的飞机。
3.在墙上、门背后和天花板镶上镜子的主要目的是
(1)增强亮度;(2)缩小空间;(3)扩大空间;(4)通过反射,引起错觉,获得深度感。
4.时装和美容能增强优点,补救缺点,美化生活是由于
(1)错觉的妙用;(2)时装漂亮;(3)姑娘美貌; (4)生活需要。
5.头发剪短一点,面庞好像
(1)变瘦;(2)变胖;(3)不瘦不胖;(4)有时瘦有时胖。
6.体型与穿着的关系,应记住
(1)浅色把物体缩小;(2)深色使物体放大;(3)竖直线把物体拉长;(4)横平线把物体拉长。
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
(1)秦王苻坚打胜东晋军队;(2)东晋苻坚打败秦王;(3)秦王苻坚大败而逃;(4)东晋军队大败而逃。
8.错觉是一种
(I)正常的心理现象;(2)不正常的心理现象;(3)失常的生理现象;(4)精神病患者的特有表现。
9.对错觉最权威的解释有
(1)眼球运动说;(2)神经移位说;(3)混淆和错误比较说;(4)待于深入研究。
10.错觉之谜的揭露将
(1)毫无价值;(2)浪费时间;(3)加强错觉的利用;(4)消除错觉的积极影响。
检测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2
3
4
1
2
3
3
1
4
3
速读记录表
填表人:
姓 名
日期
阅读时间
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率
月 日
分 秒
字/分钟
%
教学目的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 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
3、 学习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步骤 :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3分钟)
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三、快速阅读课文,标好段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目标1)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划分层次。
2、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解答。
(备学生)分段分层不必拘泥于统一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行。
第一部分(1-8)写"我"和老余正在焦急地赶路之时发现了小茅屋。
第二部分(9--36)主要写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引发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猜想。
第三部分(37)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四、研读1-8自然段。
1、思考: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先齐读第一部分,然后指名回答。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圈点有关词语,并作好点评。)
2、另外,文章还描写了这里的环境。(目标2)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作铺垫。接着又用"陡峭""茂密"着意渲梁山的险峻。
3、正当"我们"处于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时,看到了什么景象?
明确:梨花美景。
4、指定学生读描写梨花美景的3、4.5自然段。品味写景的语言,体会写景的作用。
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不仅给以惊喜,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和安慰。我们焦急的心顿时平静下来了。
5、再谈第1-8自然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本节课,。
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开头部分,体会了写梨花美景的作用。这是一篇反映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那座小茅屋是怎样的呢?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教学目的:
通过学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可贵,发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人。
教学重点:
体会写景的作用,记叙与抒情相结合,插叙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讲读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生活中不能没有花朵,人世间不能没有真情。我相信同学们见过最美的花朵,也体验过最美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去欣赏那一片美丽的梨树林,去感悟那一群美好的心灵。请翻开课文《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
二、请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
②这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故事?(哀牢山)作者是样描写山景的?(由近及远)写出了山的那些特点?(高、大、多、险峻)
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高望远,妙不可言。风光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因为要赶路,我们却无暇去领略,正当我们焦急忧虑的时候,我和老余发现了什么?(梨花)那我和老余高不高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要高兴?(有梨花就有人家)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让我们一起读写梨花的段落,体会其意境。
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构建这样一幅图画:我们正在蜿蜒的山路中夜行,一弯新月挂在空中,洁白的梨花在微风中摇曳,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还有几只不知名的山鸟在轻轻的叫着。同学们感觉怎样?用一个字概括为(美)。
④家给予我们温馨的感觉,但简陋的小茅屋能否给我和老余这种感觉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讨论指出。
⑤作者围绕小茅屋写了哪些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因找主人发生了几次误会?这些误会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a.瑶族老人是主人吗?他来做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用书本一句作回答)。
b.哈尼族姑娘美吗?课文是怎样写?
c.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是谁讲出来的?我们把这种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姑娘叙述线索,插入与之有关的叙述,补充交待有关情况的记叙方法称为插叙。除这外,文中还在什么地方用了插叙的方法?(明确:瑶族老人打猎的回忆)
d.我和老余为小茅屋做了些什么?
e.人人都不是小茅屋的主人,但他们每个人都为小茅屋的存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没有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小茅屋的存在。因此他们又都是小茅屋的主人。哪些人是正面描写?哪些人是侧面描写?
三、梨花是洁白的,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思考:梨花除了指人指花,还是一种什么精神的象征?(雷锋精神)
四、请同学们带着美的情感,再读全文,找出反复出现的抒情句。
五、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回忆,有很多的人值得我们去怀念,请大家用心回忆一下,给我们讲一讲那些难忘的令人心动的往事。老师先荐文《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胶片)让学生感悟。
教学目的
1.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3.学习优秀人物的向雷锋学习。
教学过程:
一、《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兴趣学习
古诗三分钟学习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三、课文学习
(一)解题
1、看注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是一个什么词组?作者写的重心在哪一个词上?
3、找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
4、这篇文章真的是写自然界那开满枝头、洁白美丽的梨花吗?
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按照小说的写作特点,如果哈尼梨花是本文写的主人公的`话,那她出场了吗?
6、实际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可不可以称为梨花呢?
7、要解开这个谜,看来需要弄清楚文章究竟在写什么?
(二)阅读,熟悉课文,配合朗读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请大家以小屋为线索划分归纳文章段落
3、全文写作以什么为序
4、全文是否用了其它的写作顺序
5、哪些段落是插叙
(三)分层学习
1、学生朗读,复述“我们”是怎样发现小屋的?
2、小说又是怎样开头的?回忆原来我们学过的小说是否有同样的开头法?你认为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
3、景是静止不动的,但人有感情,我们可以赋予它生命,你认为作者彭荆风是否把这景写活了,何以见得?
4、“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是一个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四、作业
我们从预习中知道,有一个叫梨花的姑娘出嫁前照顾小屋,我们假设,如果这个梨花姑娘回娘家特意来照顾小屋,在第二天早晨与我们相遇了,这篇文章的情节又将怎样发展呢?请从第27自然段末尾开始用自已的想法续写完,300字以上。
1、知识目标
(1)理解插叙及其作用。
(2)了解悬念的设置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速读和复述能力。
3、情感目标
认真体会雷锋精神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继承发扬这种精神。
教学建议
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景物穿插简洁恰当
透过“我”和老余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小小茅屋。茅屋是简陋的:草顶、竹蔑泥墙,门从外扣着,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请进”是主人无声的热情欢迎,表达出对投宿人的真诚的关心,尽管屋内的火塘只有冷灰,但是从那铺着厚厚稻草的大竹床、倚在墙边的大竹筒,竹筒里装满了清凉可口的水,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诚和周到。墙上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路人所急需的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这具体而层次井然的环境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小茅屋主人的诚挚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简笔勾勒,但是手法灵活,富于变化,由于调遣妥贴,所以景尽其用,恰到好处。
起笔描写哀牢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正是西南边陲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为情节的展开创设了环境,并且为盛开的梨花铺设了苍翠的底色。其后写到梨花,读者不难想象,有浓郁的青葱来衬托,她将是何等的亮丽,多么的眩人眼目!
文中三次写到梨花,开头写老余惊喜的叫声“看,梨花!”,引出第一次对梨花的描写:“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描写纯洁的颜色和盛开的姿态,并且点明梨树茂密成林。这是实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衬托。中间有虚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突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并且把梨花同哈尼小姑娘连在一起,衬托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心灵。结尾再实写:“我望着那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照应题目,点明中心,突出梨花的象征意义。对梨花的描写,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建议
课文比较长,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导速读方法,提高速读能力。
重点讨论插叙,找出插叙部分,体会插叙的作用。
做复述训练。请几个同学分别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复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记叙顺序的理解。
结构严谨,情节生动
作品是顺叙,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组织材料。二人傍晚投宿至第二天清晨修屋,中间写到瑶族老人的到来,梨花的妹妹出现。虽然只有一晚一晨,但所叙小茅屋的建造及照管过程却达十几年。把十几年间的故事压缩在极短时间的见闻中,内容丰厚,表述简洁,结构精巧而紧凑。
情节波澜起伏,引人人胜,妙处在于善设悬念。记夕阳西下,“我”和老余为不知在哪里投宿而着急,却在淡淡的月光中发现了无人居住但柴米齐备的小茅屋。二人不免产生疑惑:主人是谁?这是悬念之一。情节在探寻小屋主人的过程中推进。“我”和老余有了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赶走了疲劳和饥饿,由衷地感激提供方便的主人。恰在此时,一位瑶族老人出现了,他必是主人无疑,然而老人却否认了。这是悬念之二。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问题有了答案。次日清晨,美丽纯洁的哈尼小姑娘在梨树林中出现,瑶族老人上前以大礼向心中的主人致谢,不料这又是一个误会,她既不是屋主,也并非梨花,作品在此三设悬念。及至小姑娘深情叙说了解放军建造小屋的过程和用心,作者谱就了歌颂发扬雷锋精神的人们的华彩乐章。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与小说的情节,与文中的人物,与美丽的景物,都恰切地融为一体,以此收束,使作品的意境更加优美动人。
思路
小说标题似乎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它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梨花姐妹,还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作者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对小茅屋诗情画意的描述,刻画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扬雷锋精神的一组人物群像,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精神风貌。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巧妙地穿插了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曲折生动地叙述了小茅屋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群像。
主题
小说通过记叙哀牢山树林中一个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
驿路梨花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