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凄风冷雨亦成诗——浅论《听听那冷雨》的诗化特征【优秀8篇】,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淡淡的乡愁。
2、体会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式:
活动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从音乐《雨声》导入。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写雨的诗句,品味意境。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们用散文的语言可以表达吗?
二、课文分析: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2、品读嗅雨、观雨、听雨的相关文字,体会意境、情思。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四、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顺及:余光中散文的特点)
2、体验运用:听相关雨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口头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上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3
下一篇:《听听那冷雨》赏析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中国台湾,之后,就一直在中国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中国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中国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中国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中国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上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1
下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初中语文《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四模块“一花一世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中国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关注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的空间的开拓创新。而《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尤其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的鉴赏。
鉴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反复诵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
关于教学方法
一、 点拨法。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 “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引领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正如点拨教学法的倡导者蔡澄清先生所说:“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
二、 反复阅读,互动讨论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强调反复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默读和多形式朗读。
互动讨论则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通过倾听、理解、反思、交流的这个对话过程,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三、 活动体验
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品味赏析、体验描述等活动体验的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使学生充满兴趣地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
关于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二、 解题
当我们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的时候,会获得哪些信息,会有哪些想法,会有哪些问题?
1. 是谁在听?听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冷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冷”雨?是怎样来描写的?
3. 在冷雨中,听者听到了什么?
三、 进入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美。
1. 自由诵读。
2. 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
a再现情景b赏析手法c 品味语言d体味情感
3. 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体味意境美
a句式特点 b 修辞手法 c关键词句 d朗读吟诵(美读)
语音的轻重 语速的缓急 断句、停顿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口头描述“我心中的冷雨”。(提醒学生既要深刻感悟文本,又要紧扣活动要求中的关键词——“我心中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四、 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2、通过反复朗读,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一) 课前预习
1、 学生自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p78)
2、 熟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感到困惑的语句或语段。
(二) 第一课时
目标:了解余光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教学设计:
(一) 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1、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和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开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中国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中国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3、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中国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中国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三) 小组讨论交流。
(四) 明确
(一) 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1)
(二)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1、(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2、(5-10)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
3、(11-14)写台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
(三)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
(五)小结与作业
《听听那冷雨》作为一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中国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并以这种记忆和情韵去观察,去体会美国西部丹佛山难以体验到的中国韵味和意趣。落矶山的奇岩怪石,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均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在中国台湾溪头,他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听听那冷雨,只觉其凄迷,感觉不到在大陆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美感。暴雨摧残中,更思念“杏花、春雨、江南”。文章选材虽然很散,但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课下继续读课文,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家国之思。
第二课时
目标:品味文章丰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导入余光中散文语言的欣赏。
2、展示目标
品味文章丰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1、自学成果交流
要求学生将上节课作业对于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
2、同学代表发言
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在同学发言时教师板书其发言要点并做适当点拨)
3、共同欣赏文章第四段
a、学生齐读
b、学生自主赏析
c、教师讲解
三、提问:通过学习本文有何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本文语言特点: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3、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四、学习之后要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高速的联想,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交流写“雨”诗句。
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有学生自主完成。先让学生自己找,然后在班内交流。如果学生找的不全,教师可以补充。学生找出后也可适当讲解。
《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
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 《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相关诗作:
《虞美人 听雨》 蒋捷(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积累,学会搜集同题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2
下一篇:《听听那冷雨》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1、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欣赏独具魅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有一个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的话:
[幻灯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同学们,从这三句话当中,你能否猜测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同学来说说。
生1:中国人,怀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生2:诗人,浪漫的人(笑)
生3: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师:就是这样一位“东方赤子”却远离祖国怀抱43年,几十年,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中充满乡土观念,去国怀乡之感,思乡思亲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图片)[幻灯片]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情况
师:谁能谈谈你所了解的余光中?
生4:余光中,中国现代作家,评论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48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49年迁居中国台湾,之后,就一直在中国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92年,他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大陆。
生5:余光中自称“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当然这都是我翻阅资料查到的数字(笑)。
生6:我再补充一点,他的诗《乡愁》写得很好。
师:你能给大家朗诵一遍吗?
[生6:背诵《乡愁》其他同学也跟着背诵了起来。]
师:好,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游刃有余,相当了得,有人说余光中是中国最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雍容华贵,透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有一种中国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片]
三、进入文本
师:同学们,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你心中有什么样的疑问?
生7:他为什么要听雨?
生8:为什么 听到的是冷雨?
生9:他听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共同来一个个解决。其实对于雨的描写,文学作品当中比比皆是,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称雨为“喜雨”“好雨”;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称雨为“寒雨”,那么余光中为什么听到的是“冷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然后找同学来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全体学生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
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生10:应该是因为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了凄凉感,所以听到的便是“冷雨”了。大概是这样。
师:听你的语气好象对自己 的回答特别不自信,请相信自己的感觉,大胆张开口,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她一下。(掌声)
师:她说得有道理吗?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11:我觉得她说得很有理,文中多处有体现。第1段写道: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里面包含了作者内心无尽的忧思、感慨、乡愁。
第5段中写道: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落叶,听上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凄迷”中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所以作者听到的是“冷雨”。
生12:我认为“冷”还有另一层含义。文章入笔的雨是春寒料峭时的雨,所以,“冷”也是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来梳理一下。
[板书:冷 凄凉 乡思乡愁]
师:作者说: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那么走入霏霏冷雨他想到了什么?
生13:想到了“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生14:想到了“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生15:想到了: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
生16:想到了:“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师:是的,作者想了许多内容,老师也归纳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幻灯片]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那一块土地
江南的杏花春雨
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
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瓦屋听雨,回忆的音乐
公寓时代的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黑白的默片
师:这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7:乡思、乡愁
师:我们看作者在雨中还想到:
[幻灯片]中国美丽的方块字
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
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王禹偁的听雨竹楼《黄冈竹楼记》
这都是什么内容?
生18: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师:这表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什么感情?
生19:向往、热爱、眷恋、思慕
师:好极了,雨下得绵长,作者的感情也可谓绵长
[板书:雨 绵长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思慕]
师:我们看余光中先生的思乡与我们同学们一月回家一次的想家完全一样吗?
生(集体):不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余光中先生对乡愁的理解:
[幻灯片]
大概最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师:作者的情丝与绵长的雨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构成朦胧氤氲的雨境 ,而弥漫其中的那浓浓的乡思乡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与赞美,都随着冷雨流入了我们心灵深处,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愫,放开所有感官。
[幻灯片]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
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
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
大声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文段(3分钟)
师:现在,找同学来读你所喜欢的文段,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评价一下他读得如何?
生20:(举手)老师,我每一段都喜欢(笑)
师:噢,看来你真的喜欢上了余光中的作品,真进入了境界(笑),那就请你先读其中一段给大家听。
[生20读第10段]
师:我们找同学来评价一下,如果你愿意说出他朗读中的优点,那你是他的朋友,敢于说出他欠缺的地方,那你是他的诤友,如果二者兼有,那你就是他的知己了呀!(笑)
生21(举手):我觉得他读时感情很投入,只是调子太低沉了,作者说:“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所以我觉得读时应该是轻柔而欣喜才感觉更好,另外“舐舐”应该读“sh? sh?”而不读“ti?o ti?o”。
师:点评挺到位的,老师觉得读这样诗化的散文,尤其要注意语言特点,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长句,一定要注意断句,同时长句又一气呵成,语气不可断。你再来试试。
[生21读第10段]
师:好,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觉,我们再来听听央视著名主持人陈铎是如何读的?
[播放名家范读2、3自然段]
师:听了名家的朗读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受,找到了更好的感觉?我们再请同学来读读,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22读第5段]
师:谁愿意来点评一下,来,同桌吧,近水楼台(笑)
生23: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这里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在听人生?朗读时应舒缓些,这样才能把人生感悟醮满滋味地传达出来。
师:好,真是优秀的点评家,那请你再来试试。
[生23读第5段](掌声)
师:好,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解读了这篇美文,不仅读出了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语调的高低,更读出了情感。这篇散文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而这极当有表现力的文字把作者在雨中的丰富、丰腴、丰盛、丰满的感受沐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作者走了一路亦想了一路,那印在心际的挥之不去的乡愁,那漂泊在外的游子遥想暖家的感觉,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都投射在那一串串雨珠上,不管岁月漂泊带给人们多少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不会褪色,永远不会改变。也许你末曾离开过家,未曾体验过余光中先生的痛苦与辛酸,但我们却仍可以感受着他的感受,相思着他的相思,因为我们同根、同宗、同是炎黄子孙,那就让我们也常常听听那冷雨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一、基础演练(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荷(bó) 耀目(yào) 万籁(lài) 雷电霹雹(báo)
b.滂沱(tuó) 青霭(ǎi) 夜宿(xiǔ) 淅淅沥沥(lì)
c.氤氲(yūn) 羯鼓(jié) 潺潺(chán) 一峰半壑(hè)
d.寒濑(lài) 岑寂(cán) 惊蛰(zhé) 鸟声啾啾(jiū)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淋淋离离 宛然 窥见 乍现
b.千变万化 骇人 翁郁 嗅闻
c.惊心动魄 迷离 清爽 擎天
d.心寒眸酸 按磨 幽暗 晌午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 是不可能的。
②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 令人耳朵过敏吧。
③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 侵到他舌底,心底。
a.基本 进而 径直
b.基本 反而 一直
c.几乎 进而 径直
d.几乎 反而 一直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是一部让人们百看不厌的百科全书。
b.印度洋大海啸制造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剧。
c.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d.他把捡到的钱包送到办公室后,碰到人看他,脸上露出忐忐忑忑的神情。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
b.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许回来中国。
c.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d.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
a.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
b.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
c.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d.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
7.下列各句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以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连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b.这篇散文以听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纵的历史和纵横交错的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密集、描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意境。
c.作者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中国台湾,回到厦门街,虽然能够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但是,却给人一种凌乱无章的感觉。
d.作者凭栏听雨,由自我感觉中梳理出种种雨的意象,并将在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的美妙的神韵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如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
二、精段精练(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8-12题
三、拓展训练(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16题
精神的殿堂
人死了,便住进一个永久的地方——墓地。生前的亲朋好友,如果对他思之过切,便来到墓地,隔着一层冰冷的墓室的石板“看望”他。扫墓的全是亲人。
然而,世上还有一种墓地属于例外。去到那里的人,非亲非故,全是来自异国它乡的陌生人。有的相隔千山万水,有的相隔数代。就像我们,千里迢迢去到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等等一大串名字。
朋友笑着说:“好好,应该,应该!”
他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人,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有时走在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它颇似伦敦保罗教堂的石绿色的圆顶。我一直以为是一座教堂。其实,我猜想得并不错,它最初确是教堂。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用来安葬故去的伟人,因此它就有了荣誉性的纪念意义。到了1885年,它被正式确定为安葬已故伟人的处所。从而,这地方就由上帝的天国转变为人间的圣殿。人们再来到这里,便不是聆听神的旨意,而是重温先贤的思想精神来了。
重新改建的建筑的人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他和所有这里的伟人一样,都安放在地下。因为地下才意味着埋葬。但这里的地下是可以参观与瞻仰的。一条条走道,一间间石室。所有棺木全都摆在非常考究和精致的大理石台子上。雨果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两边。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
我注意到,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呜冤,因而被判徒刑。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大于形象。他们的巨大价值,是对法兰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在这里的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
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支花来。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卢梭了!再一想,他不是一直在把这样灿烂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从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远。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伯桑和缪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的杰出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徐志摩。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因此我还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特意要到这里来拜谒这些民族的先贤。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的原由,不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们全都是人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找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的。有的是一小支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它们总是新鲜的。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第一次世界大战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97名。我想,两次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是作家?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个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们的精神则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东尼·德·圣·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派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往非洲航邮的功臣。1943年他到英国参加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抵抗运动。在地中海的一次空战中不幸牺牲,尸骨落人大海,无处寻觅。但人们把他机上的螺旋桨找到了,放在这里,作为纪念。他生前不是伟人,死后却得到伟人般的待遇。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
对于巴黎,我是个外国人,但我认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爱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宫,而是先贤祠。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只有来到先贤祠,我们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
我还想,先贤祠的“祠”字一定是中国人翻译出来的。祠乃中国人祭拜祖先的地方。人入祠堂,为的是表达对祖先的一种敬意、崇拜、纪念、感谢,还有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精神。这一切意义,都与法国人这个“先贤祠”的本意极其契合。这译者真是十分的高明。想到这里,转而自问: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先贤、先烈、先祖的祠堂如今在哪里呢?
(选自 冯骥才《巴黎,艺术至上》)
13.作者在文中一再写到楣门上“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时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拜谒、“我被深深打动着”以及石馆上堆放着世界各地献上的鲜花有何作用?
14.为什么作者要说“巴黎真正的象征是先贤祠”呢?
上一篇:余秋雨《夜雨诗意》
下一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被称为“缪斯的延长”,这是指他散文有诗的气质,像诗一样优美,情深,富于形象性。我们读《听听那冷雨》(人教版读本第三册,苏教版第二册),可以发现通篇文字近乎奢华,将汉语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低声吟哦 ,细细咀嚼,如梦如幻,身心俱入氤氲雨气之中。
一。 凝敛生动的文字
《听听那冷雨》的文字凝练而隽永,是诗化的语言。“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雨……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等句子,被评论家公认为诗化之笔。 在日式的古屋听雨一段,连用 “挟”“掀”“压”“泻”“扑”“弹”“刷”“鞭”“打”等动词,用词富于变化,凝练而准确,生动的表现了七月台风台雨的狂野。
文字的生动多变还表现在修辞的多变。对偶如“天潮潮地湿湿”,拟人如“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排比如“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倒装如“窗外在喊谁”“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 比喻是天才的标志(亚里士多德),《听听那冷雨》更不例外,形象生动的比喻俯拾皆是。如“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 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形象的文字,多变的修辞让散文具有了诗般的灵动。
二。敲打乐式的音乐美感
细心吟哦《听听那冷雨》,可以发现散文极具音乐的美感。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写雨,如“淋淋漓漓”“点点滴滴”等,不仅使雨态表现得更加形象,也使散文具有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廿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同音异义字的使用,又给人以错综变化之感。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连成一气的双声词接着用也让语句错落有致,富有乐感。“雨来了,轻轻地敲打着这城市……远远近近……细细密密……滴滴点点滴滴……细细琐琐屑屑……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打,间间歇歇敲击着一个雨季……”“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象声词与叠词的联用,化抽象为具体,化干涩为潮润,化无声为有声。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类似长短句的大量运用,也造成了结构上的音乐美感。《听听那冷雨》的主旨易于把握,即表达作者难遣的家国愁思,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该文特殊之处正在于形式,诗人用作诗的方式解构文字,打破书写秩序,依靠句子的长短组织变化,造成极富敲打乐式的音乐美感。
三。 缠绵悠长的形象
句子的长短变化不仅可以形成强烈的节奏感,更可以表达无限的感叹。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雨淅淅沥沥的形象呼之欲出,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语言的密集运用,构成频繁可见的长句,在形式上,直接以缠绵悠长的形象示人,成功的营造出朦胧氤氲的语言雨气。
作者由眼前的雨联想到“雨”这一汉字,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听上去总有那么一点凄凉,一点凄清,甚有一点凄楚。淋漓不尽的雨线扯长了作者的家国愁思,思乡之情就与那冷冷的雨丝交融在一起,消散在烟雨苍茫之处。文章围绕作者听雨时迷离与惆怅的心绪来展现,那是一种印在心际的不懈的乡愁,那是一种漂泊在外的游子遥想自己暖家的感觉。这种思乡的愁绪投射到一串串的雨珠上,穿透于一层层的雨帘中,一丝丝的雾气飘浮其间,一切便会染上一缕缕灰蒙蒙的寒颤。季雨绵绵,乡愁悠悠!
四。朦胧迷幻的意境
意境是主观感情融于客观景物的审美空间,是诗歌的重要标志。围绕春雨,作者创造出了一种朦胧沉郁的诗的意境。诗人用极富表现力的文字构成朦胧氤氲的雨气背景,黑白片似的冷雨贯穿散文始终,将一种灰蒙蒙、潮湿湿的内涵叠加。而弥漫在这氤氲雨气中的是诗人绵延不绝的乡愁,是游子眷恋与赞美中国文化的赤子之心。
“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诗人余光中以其无碍的文才,以文为诗,化雨成泪,凄凄切切的诉说那乡愁难搁的苦楚。让人哀惋,让人叹息。
上一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下一篇:《听听那冷雨》教案1
二。 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长工chánɡ 魂牵梦萦yínɡ 熹微xī 慎思shèn 静谧mì 相和hè咆哮páo xiào 龌龊wò chuò 水门汀tīnɡ 瞥过piē 纂集zuǎn 蹒跚pán shān 魅力mèi 惆怅chóu chànɡ 羁绊jī bàn 蕴藉jiè 喧嚣xiāo 逼仄zè 炮制páo 涟漪lián yī 薄荷bò 滂沱tuó 青霭ǎi 夜宿sù 氤氲yūn 羯鼓jié 一峰半壑hè 寒濑lài 岑寂cén2. 词语启蒙:启发、开导儿童的智慧。蒙,蒙昧无知。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熹微:天光微弱的样子。慎思:谨慎思考。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静谧:安静。相和:相互应和。咆哮:人暴怒叫喊或江河水奔腾轰鸣。 龌龊:1. 器量局促;狭小。 2. 肮脏。 3. 卑鄙,丑恶。水门汀:1. 英语的译音。水泥,亦指混凝土。 2. 借指水门汀的路或地。厉害:很,凶猛,猛烈。瞥过:眼光掠过,匆匆一看。诗韵:诗词用韵所依据的韵书。宋以后通用《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共106韵。这里指有美好的意境。纂集:编撰汇集。炮制:①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方法将中草药原料加工成药物。②制造;编造斑斓:灿烂多彩。逼仄:(地方)狭窄。喧嚣:①叫嚷;喧闹。②声音嘈杂。蕴藉:含蓄而不显露。涟漪:细小的波纹。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惆怅:失意而伤感。魅力:极能吸引人的力量。蹒跚:行步摇晃跌撞貌。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氤氲:①古代指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的状态。②浓重;弥漫。岑寂:寂静;冷清。蓊郁:草木茂盛貌。寒濑:寒凉湍急的水。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淅沥:拟声词。形容雨、雪、风、落叶等的声音滂沱:形容泪或血等流得多。3. 作者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琦君的“妈妈”(大伯母)叶梦兰是其笔下永远的母亲典范。琦君的童年生活充满戏剧性,其改编为电视剧的著名的小说《橘子红了》的原型,即来自大伯母。从她的第一本散文小说合集《琴心》算起,先后出版的《烟愁》、《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琦君自选集》等二十多本。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别名仲方、明甫。茅盾是他的笔名。1896年7月4日诞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茅盾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中国最早成为共产党员的文学家。1927年9月,茅盾发表了处女作《毁灭》并第一次使用茅盾这个笔名。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于1981年辞世。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代表作:《笛声何处》、《一个王朝的背影》、《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二)阅读能力目标1. 同是关于雨的话题,却写得每篇趣味迥异,阅读时要加以体会。2. 在“比较•探究”中揣摩每位作者从雨中悟出的道理。 (三)写作能力目标理解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即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四)思想教育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表现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 三。 课文讲解《下雨天,真好》(一)文章主旨琦君老家是在江南水乡,那里时常下雨,借着下雨将作者的回忆引回到童年时候,下雨时,母亲就会在被窝中多待一会儿,给她讲故事;因为老师有脚气病,一到下雨天,脚肿的像大黄瓜般,不会逼她读书;父亲在雨中赏花,告诉她各种花名。雨天,无疑是琦君最快乐的童年时分。一转眼,时间跳到琦君长大,离家求学,每每遇到雨天,琦君就会想起江南的父母,借着下雨天,将自己带回父母身边,一温思念之心。 (二)叙述角度 本文是以孩童的口吻,所写出的一首怀旧作品。其中本文以“真好”为主线,贯串和雨相关的人与事。作者追忆儿时有关雨天的人与事藉一幅幅彩绘生动的图象,刻画美好难忘的童年,因为写的是小时候的故事,所以就用儿童的口吻。题作“下雨天,真好”。天真的稚子情怀、温馨的人情往来,以及文末因感伤童年不再,所流露的淡淡惆怅,都让人回味不尽。 (三)文章思路全文叙写她童年家乡生活的情趣,以童年、少年、青年为时间线索。开头便以设问法破题,道出自己喜欢下雨天,借着下雨引回到作者小时候下雨天的情形,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早起做饭,可以在被窝中多躺一会儿,琦君与母亲在被窝中,要母亲给她讲故事。因为老师有脚气病,一到下雨天,腿就肿得像大黄瓜般,走路不方便,老师就不会逼她上课。父亲可以在雨中赏花,家中又安排堂会。雨天,无疑是琦君尽情坦露儿童玩心的绝佳机会。一转眼,时间从孩提顽童跳到成了大学堂的女学生,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使对雨天的感受不同以往,反而是对家乡父母的思念,借着下雨天,将自己带回到父母身边。 (四)写作特点本文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由随意记叙旧时琐事,贯穿仁爱与温情的人文精神。以真善美的角度写童年时光,比如对父亲、母亲、阿荣伯的描写都写得亲切美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叙述平淡朴实、明朗率真,富有深情,流溢着淡淡的诗韵。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如文中对港诗的引用,风趣的语言的插入等。琦君的散文是“落花一片天上来”,“流不尽的菩萨泉”。是在平实朴素中具见人性之真切。温柔敦厚为琦君散文最大的特色。这种属于早年东方特有的气质,如今看来,更为难能可贵,因为都市兴起以及科学昌明和物资的丰富,反而让人和人变得更为疏离。 (五)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 内容大意:琦君老家是在江南水乡,那里时常下雨,借着下雨将作者的回忆引回到童年时候,下雨时,母亲就会在被窝中多待一会儿,给她讲故事;因为老师有脚气病,一到下雨天,脚肿得像大黄瓜般,不会逼她读书;父亲在雨中赏花,告诉她各种花名。雨天,无疑是琦君最快乐的童年时分。第二题 1. 因为下雨天长工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会儿。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眼睛,给我讲雨天的故事。2. 一打上牌,父亲和她都不再管我了。3. 下雨天真好,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家里人多,我就不寂寞了。第三题 1. 不会。因为雨天,无疑是琦君尽情坦露儿童玩心的绝佳机会。借着下雨引回到作者小时候下雨天的情形,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早起做饭,可以在被窝中多躺一会儿,琦君与母亲在被窝中,要母亲给她讲故事。2. 琦君老家是在江南水乡,那里时常下雨,借着下雨将作者的回忆引回到童年时候,下雨时,母亲就会在被窝中多待一会儿,给她讲故事;“下雨天真好,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家里人多,我就不寂寞了。”第四题 全文叙写她童年家乡生活的情趣,开头便以设问法破题,道出自己喜欢下雨天,借着下雨引回到作者小时候下雨天的情形,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早起做饭,可以在被窝中多躺一会儿,琦君与母亲在被窝中,要母亲给她讲故事。其中本文以“真好”为主线,贯串和雨相关的人与事。作者追忆儿时有关雨天的人与事藉一幅幅彩绘生动的图象,刻画美好难忘的童年,因为写的是小时候的故事,所以就用儿童的口吻。题作“下雨天,真好”。天真的稚子情怀、温馨的人情往来,以及文末因感伤童年不再,所流露的淡淡惆怅,都让人回味不尽。 《雷雨前》(一)文章主旨30年代的中国,社会极其黑暗,1934年,国民党政府加紧在军事上、政治上、文化上对革命力量大举围剿的一年,而此时荡涤一切污浊的风暴却正在酝酿,即将来临,黑夜即将过去。本文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人们常把它和高尔基的《海燕》相媲美。作品描写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寄寓着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对各种社会势力的嘴脸进行揭露之意,则是自然而明显的。 (二)文章思路《雷雨前》按时间的顺序,从清晨写起,选取几个不同的角度,勾画闷热、干旱和人们的苦闷难熬、怨声冲天的景象。“清晨,摸一摸桥面竟象还带点热”,河水早已干涸,河心“泥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硬得像“水门汀”,人热得要呕吐;天空,“张着个灰色的幔”。在这种背景下,雷电巨人已怒不可遏,在幔外发出“隆隆隆”的“愤怒的吼声”,但天空仍被封锁,空气反而“加倍闷”,幔“加倍厚”,天“加倍黑”。继而写巨人的大刀,终于挑破了灰色的幔,发出了震天的惊雷。巨人“揩着汗”,“歇口气”再发起新的进攻。作者也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戴红顶子、像大官模样的金头苍蝇”的蚊子,以及唱着“要死呀、要死呀”高调的蝉,用以反衬巨人的高大形象。最后写闪电雷鸣,巨人以势不可挡的威力发起了进攻,灰色的幔被劈碎,人民精神振奋,由衷地发出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急些,更响些吧!” (三)写作特点1. 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品都借助自然事物用以象征某种社会力量。《雷雨前》里,用闷热、干旱造成的灾害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以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以雷电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以巨人同闷热、灰幔的斗争过程象征革命与斗争进程,形象地反映了革命的规律。作品之所以运用象征手法,都有其相近的原因:一是为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一是作为一种 策略手段,防止敌人对作品的抹杀。2. 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作品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是明显的。《雷雨前》则把象征社会现实黑暗郁闷的自然现象极力渲染,把巨人的形象置于极端严峻的背景中,给予描绘刻画,衬托其伟大的力量;同时,又用在同样背景中的苍蝇、蚊子、蝉等的丑恶表演同巨人的英勇行为相对比,给予巨人更有力的讴歌。 (四)文中事物象征意义灰色的幔:(国民党统治和一切力量)苍蝇、蚊子、蝉儿:(反动官僚、帮闲文人。)天外巨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风雷闪电:(一切革命力量)大雷雨:(革命高潮,推翻统治的大决战) (五)课后练习答案第一题 1. 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2. 然而太阳的威力好像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3. 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像它们过了一夜功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4.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像要呕出什么来。5. 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6.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象接了一层壳。7.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8.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9.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10. 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第二题 文中不着一字,甚至连暗示性的词句也没有,一切都以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基础,抓住其特征用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作形象概括,并在其自身运动中和相互冲突中显现其象征寓意。如写“清早”的氛围:闷热、无风,灰色的幔。这都是从视觉、触觉得来的实际感受。幔外也许有风而幔纹丝不动所造成的“热辣辣的一股闷”,汗腻胶着皮肤像结成了一层壳,真实地再现了随时间推移,热闷增强、压抑郁闷的气氛也随之增浓的真切情景。文章选取几个不同的角度,勾画闷热、干旱和人们的苦闷难熬、怨声冲天的景象。第三题 灰色的幔:(国民党统治和一切力量)苍蝇、蚊子、蝉儿:(反动官僚、帮闲文人。)天外巨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风雷闪电:(一切革命力量)大雷雨:(革命高潮,推翻统治的大决战)第四题 都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专制统治者的黑暗统治,呼唤革命的到来,期待新世界的诞生。两者描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内容基本相近,都写出了时代的特点,刻画了革命的形象;在写革命者的同时,都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革命者之外的形形色色的丑类;且在文章的最后都有革命者对革命风雷的呼唤。 《夜雨诗意》(一)文章主旨 雨夜是让行走天涯的人更加想家,雨夜是让有着雄才伟略的人更加学会思考。说站在窗前看着雨,其实看不远,又似乎看见很远。玻璃上起了雾气,用手指去划,慢慢地写来写去,就写出了思念。雨夜,更加让人觉得在家里有多么的温暖。“哪怕是夜,哪怕是雨,也默默地在历史中占据着地位……”多么富有哲理与诗意的句子!《夜雨诗意》,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作者是一位具有良好的中西方文化素养的当代名作家,正是因为他那与题目一样富有诗意的文章,面世不久即风靡整个华人世界,历十年而不衰。《夜雨诗意》就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 (二)重点语句 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解析 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中用生命的诗意缠绵着夜雨的声响:“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专注的神情目睹着闪亮的雨点,而遥远的想象敲打着雨样的心灵,把一切黑夜里的寂寞和孤独碾碎,抛入深邃的夜空,任由时空吞并。雨,没有笑容,没有色彩,也没有张扬。所有的微笑,那只是生命的原色;所有的色彩,那只是生活的乐观;所有的张扬,那只是外物的肆掠。 (三)文章思路 作者在诗册中翻出“夜雨”这一题目而引出文章,而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而引出开篇话题。文章分为三小篇,每篇讲的话题不尽相同,但作者将它们连接得天衣无缝,使文章浑然一体。这篇文章讲的不是单纯的夜雨,也不是单纯的诗意,而是一种自然美。 (四)写作特点 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家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称其中典范”。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就其内容的涵盖来讲,大多是穿梭于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之间,而另一方面,当今受众对文坛上散文创作中暴露出的小家子气、小女人散文大行其道等现象越来越不满,故余的散文正好迎合了受众力图追求更高、更高雅的阅读品位的需求。 《听听那冷雨》(一)文章主旨作者身逢家国之变,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心情,并以雨声、雨景为引子,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文中屡引古人诗词,以衬托出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行文时空交错,句式多变,实验性极强。藉雨声雨景,回忆生平往事,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向慕之情。 (二)文章思路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中国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三)写作特点 作者在中间各段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中国台湾,回到厦门街,文理之错综,是作者企图以此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而其无碍的文才,足令读者的心情随作者的心灵转换而起落,却不会感到凌乱无章。细读之后发现主旨、内涵很简单,都在表达作者的中国意识、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该文特殊之处其实在于形式,解构文字,打破书写的秩序,以敲打乐的形式,依靠句子的长短组合变化,达成绝对的音乐感。大量运用中文的长短句,造成结构上的美感,又用同音异义的字造成错综变化。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是他形式上的特色,尤其在最后一句“清明这季雨”忽然收短,与之前的长句一同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无限的感叹,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这篇文章是那个充满着昔日家国忧愁之思年代的文字。时日久远,但今日读之,仍然觉得是所读过的音乐性韵律最强的一篇文字。诗人为文,文字特别凝敛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长工( ) 魂牵梦萦( ) 熹微( ) 慎思( ) 静谧( ) 相和( ) 二。 解释下列词语。魂牵梦萦: 熹微: 慎思: 流连忘返: 静谧: 三。 品味下列语句。 1. 下雨天真好,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家里人多,我就不寂寞了。 2. 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3. 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4. 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坐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慰贴;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学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夜雨诗意余秋雨渐渐,我对夜雨的诗意,有了一点新的思考。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谈不上多少诗意,只有一次在国外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替我驾车的女士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自然所给予的艰难。人类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一时还很难从这些事端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许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为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接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 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创造力的自然发展。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前不久听到有人对那些以黄土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作品提出批评,认为它们写得过土过野。这些批评家不愿意看到人类旅行上的永久性泥泞,只希望获得一点儿成果性的安慰。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狄德罗所说的诗意他们无法理解。(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1. 作者为什么说“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 2. 作者说“无论在生命意识还是在审美意识上,他们都是弱者”,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什么?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什么? 3. 通观全文,作者对“诗意”是如何看待的? 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认为当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时,就很难有诗意产生。b. 文中第三段说“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规整无比的园林一般”,是因为这类生活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与舒适感,没有了诗意。c.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排斥现代文明,但更看重人对自然的体验。d. 作者引用狄德罗的话“人类的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旨在劝告人们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而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e. 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对朴素生活的崇尚。 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雨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1.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2. 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1) (2) (3) 3.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答: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答: 4. 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答: 【试题答案】一。 chánɡ yínɡ xī shèn mì hè 二。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熹微:天光微弱的样子。慎思:谨慎思考。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静谧:安静。三。 1. 琦君老家是在江南水乡,那里时常下雨,借着下雨将作者的回忆引回到童年时候,下雨时,母亲就会在被窝中多待一会儿,给她讲故事;所以说“下雨天真好,有吃有玩,长工们个个疼我,家里人多,我就不寂寞了。”2.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雨天的感受。雨天,无疑是琦君尽情坦露儿童玩心的绝佳机会。借着下雨引回到作者小时候下雨天的情形,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早起做饭,可以在被窝中多躺一会儿,琦君与母亲在被窝中,要母亲给她讲故事。3. 专注的神情目睹着闪亮的雨点,而遥远的想象敲打着雨样的心灵,把一切黑夜里的寂寞和孤独碾碎,抛入深邃的夜空,任由时空吞并。4. 这段文字,使读者倍感亲切温暖,诗意融融。读者感知雨之微妙,因为在雨声里,灵感常如友人一般不期而至,令人惊喜。四。 1. 因为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战胜了自然,产生了轻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势均力敌,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美。而人类对自然束手无策时,是无从产生美感的。2. 在生命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考验了人类的生命力;在审美意识上,指的是人与自然较量,可产生愉悦的美或悲剧美。3. ①某种感人的震憾和深厚的诗意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②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诗意。③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4. d e五。 1. 大嫂、母亲,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慨,老妇人,阅尽沧桑、宽容、豁达。2. (1)梨花一枝春带雨 (2)杏花春雨江南 (3)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 (1)作者用肯定的语气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同时,也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4.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的慷慨、无私,孕育着万物,表达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上一篇:《雷雨前》说课稿2
下一篇:《雷雨前》课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