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优秀7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唐诗三首【优秀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唐诗三首 篇1

【单元篇目】

十。    唐诗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琵琶行》

十一。宋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十二。宋词两首:  《雨霖铃》  《扬州慢》

十三。元曲一首:  《哨遍·高祖还乡》

【考点导释】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欣赏古代诗歌,课文作品选的是唐诗宋词元曲的名作名篇。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重点是风格、意境、用典的赏析理解。风格是作家在立意和语言运用中的各自特色,就唐诗而言,主要有李白的清新飘逸浪漫主义、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以及田园诗、边塞诗等不同风格;就宋词而言主要有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风格的欣赏一定要注意作者的生活经历和作品的语言特色。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往往形象鲜明, 情景结合,物我交融,读者如临其境,很有感染力。意境的欣赏一定要能在表面的景物描写中领会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用典是指在作品中运用人们熟知易解的典故,用得好,往往能产生言简意赅的效果。用典的欣赏,一定要弄懂典故的内在含义。

此外,还应掌握有关的诗词的格律知识,如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平仄、压韵、对偶、调阕等的有关基本概念和格律知识;还应能欣赏作品表达技巧,如赋、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衬托、对比、炼字等。

十          唐     诗      三      首

导标显示屏幕

1. 重点理解唐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2. 重点注意 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产生的原因和表达途径及技巧;

3. 熟读课文,背诵名篇、名段、名句。

4. 了解唐代七言古诗的特点: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先根据课本上的预习提示和注音注解,疏通字词句,并反复诵读几遍,弄清大意。然后再逐项思考两个问题: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从作者当时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身世遭遇中体会梦幻中的仙境与现实人生的对立差异及作者的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应特别注意当时的国家形式和作者的个人处境,去理解他推己及人甘于牺牲的思想境界及作者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白居易的《琵琶行》应注意从作者的处境来理解作者的心情和诗中描写弹奏琵琶的高超技巧。

【思路结构】

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当时身在山东而心向吴越,只能以梦游的方式来表达他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情怀。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写入梦之由,极言天姥山之高大雄伟;第二段梦中奇景,描绘出一幅神仙乐土;第三段写惊梦长叹,揭示主题。结构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平实叙事以显生活之艰难困苦,再推己及人抒发议论。诗分四段,层层深入,最后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结构图:

秋风破屋:天灾

长夜难眠:忧劳家国            关心寒士显境界

群童抱茅:人祸

《琵琶行》一诗作者触景伤情,同病相怜,引发了沦落天涯、谪居卧病的伤感情怀。以音乐的描写和歌女身世的叙述为明线,以诗人今昔对比的感受为暗线,一虚一实,最后又巧妙地汇合聚结。全诗结构,图示如下:

秋江夜送客

月夜听琵琶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凄凉话身世

我闻琵琶已叹惜                                              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为君翻作琵琶行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掩泣

【疑难指津】

·《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什么详写神仙世界?第二段运用赋的表现手法极力铺叙出一个自由快乐,五彩缤纷的神仙世界,意在与丑恶的现实世界对比,表达出诗人美好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的现实的鞭笞。李白本来对政治是有兴趣和有信心的,但在长安几年仅仅只是陪唐玄宗和扬贵妃饮酒赋诗编词配曲,还得罪不少权贵,此时被玄宗赐金放还,十分愤懑,因而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并在该诗中借以表达出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细致地描写茅飞渡江、群童抱茅、娇儿恶卧等情景有何用意?不仅再现了当局时的生活真实,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当时所遭受到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能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在怎样情景下产生的,更感染力和说服力。

···《琵琶行》第二段精彩而细腻地描写琵琶乐曲有何特点?该段是全诗的重点。应注意欣赏①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技艺之高超;②旋律的变化:嘈嘈 、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急或舒,张弛有度;③听众的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界;④比喻的贴切:把粗重之声喻作“急雨”,轻细之声喻作“私语”,流利之声喻作“间关莺语”,凝滞竹声喻作“泉流冰下”等等;⑤环境的点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描写,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语言揣摩】

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评析:这是典型的李白式的浪漫主义的手法。运用夸张和对比描写天姥山的雄姿。以显现诗人的向往和入梦 之由。这种手法在李白诗作中常见,如“白发三千丈”“尔来四万八千岁”“会须一饮三百杯”“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均表现出李白的雄奇奔放的才情与豪气。

运用:用夸张和对比刻划人物—那个人脸上的横肉比康大叔还要多,只不过康大叔精的多肥的少,他却肥的多精的少,要切下来准能榨出十二斤油来。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评析:这一句精练而又凝重。语意递进,表明在国破家亡的时局中,诗人因忧劳家国早已夜不能寐,更何况“长夜沾湿”雪上加霜呢?家国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何时才是尽头?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运用:自从经历战乱以后就很少睡过好觉,像今晚这样屋破雨淋的漫漫 长夜又如何捱到天亮呢?(翻译)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评析:这一句在文中承上启下,沟通了诗人和艺人的感情渠道。抒情中寓哲理,道出了一种较普遍的人生感受,颇具抒情深度和思想境界。

运用:用“同是……相逢……”句式造句— 同是高三忙碌人,相逢苦笑有心知。

【名题讲析】

一。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6-18题(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6.甲、乙两首诗的体载均属于近体诗中的绝句(或七绝)。

17.甲乙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

季      节 景                        物

甲 黄梅时节(或初夏) 家家雨、处处蛙

乙  春      天 蜂蝶(或叶)

18.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甲: 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用色。

讲析:此三题题型较新且有变化。16题考作品体裁,可根据两诗的字句和压韵等格律知识答出。17题形式很新,考诗歌内容的理解,原诗所写之季节较明显且又提供了样本形式,实际上还是填空题,从原诗中选词回答即可。18题是简答题,有一定难度,第一首是主人枯灯苦等的种种无谓动作以打发时间;第二首是写雨过之后自家香消玉陨,蜂蝶纷纷投向邻家,使人迷惑不解。

二。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宋诗即上述的《约客》,此处略)

a.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候,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后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讲析:本题主要考对该诗内容和意境的把握。c项错误。因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全诗表现的是枯灯等客的冷清寂静与无聊,而不是表现闲适恬淡的心情。分析诗歌蕴含的感情,要注意结合主旨和整首诗的意境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猜测。

【风景剪辑】

剪辑1

安史之乱后,杜甫辗转到了成都,投靠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蜀州刺史高适。他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茅草屋,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曾作《江村》诗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颇有知足之乐。这就是有名的成都“杜甫草堂”。现为成都文物名胜,游人必至。门前有对联一幅,云“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足见后人对杜甫的尊敬景仰。

剪辑2

白居易曾把自己的诗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琵琶行》属于“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白居易《与元九书》)的感伤诗。在文学上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有感而发。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然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吊白居易》),白居易笔端竟能开出两朵并蒂奇葩,实属难得。

能力演练题库

【跟踪试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相信

②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刚才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渐近

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突兀:突然

⑤命曰《琵琶行》                    命:标题

⑥冰泉冷涩弦凝绝                    绝:断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2. 下面关于“七言诗”和“七律”的正确解释是:

a. 七言诗是指有七个章节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每句七字的古体诗。

b. 七言诗是指每句诗有七个音节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押韵有定规的律诗。

c. 七言诗和七律是同一概念,即按七种规格写成的格律诗。

d. 七言诗是指每首诗有七个诗句的古典诗歌;七律是指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七种标准。

3.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下面几位唐代诗人的分期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骆宾王/杜甫、白居易/王勃、刘禹锡/李商隐、杜牧

b. 骆宾王、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

c. 王勃、李白/刘禹锡、李商隐/白居易、杜甫/骆宾王、杜牧

d. 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骆宾王、杜牧/刘禹锡、李商隐

4. 下列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表现了诗人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消极的一面。

b.“五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观众的反映,用简练的笔墨,突出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美酒美景,诗人借以及时行乐,自我陶醉。

二。填空题:

5. 下列诗句的作者分别是:

a.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6.李白和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论想象丰富_____不如_________,比思想深刻,_________不如__________。

【提高试题】

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7题。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

7. 对上面李益的《汴河曲》诗,下面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这是一首别离诗 ,古人临别折柳相送,因此写杨柳暗寓离别,诗中以春光无限美好反衬别离之情难堪。

b. 这是一首怀古诗,以春光无限、隋堤柳色依旧与隋宫成土、豪华不再形成对比,抒写兴亡之感,暗寓殷鉴不远之意 。

c.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春光中的隋堤柳色,但美景无法消去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反却使它格外强烈起来。

d. 这是一首宦游诗,“行人”即在外做官谋生的作者。诗歌写眼前大好春光,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按要求完成7-10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风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十二门:长安城共十二座门,这里代指长安;紫皇是传说中的天帝。

8. 下面对李贺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山玉碎凤凰叫”是写乐曲的激越清脆和婉转柔美,着重表现乐曲的曲调旋律的变化。

b.“芙蓉泣露香兰笑”用荷花兰花的表情,通过视觉、嗅觉来表达,着重表现乐曲感情的变化。

c.“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乐曲使世间的凡人和天上的大帝都感受到了。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写月中仙人吴刚因听音乐而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任凭晨露沾湿。

9. 下面对李贺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结尾戛然而止,好象完曲未完,具有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b. 诗人的想象、比喻和夸张大胆奇特,出人意表,有一定的怪诞色彩。

c. 本诗运用了许多典故,并赋予了新的意义,老鱼、瘦蛟更给人以新奇阴森之感。

d. 本诗意境天真自然,思路清晰明快,意象完整和谐。

10. 后人论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诗言“……皆摹 写声音至文。……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试从创作风格的角度,说明两诗泣鬼、移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1-14题。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时到临洮?

11. 解释加点的词语:

a.良人:      b.絮;     c.那堪:        d.裁缝:

12. 两首诗都是思念征人的,两诗中主人公有无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秋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冬夜》写法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思念征人是两首诗的共同主旨,但思妇的思念之情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试题】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15-16题。

唐 诗 一 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

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 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降级走上破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可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

15. 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王勃

6.杜甫不如李白      李白不如杜甫

7.b   8.a(婉转柔美)    9.d(本诗意象奇险,并不天真自然)

10.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他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来比喻、描写,如实反映音乐的美妙,所以能“移 人”。李贺诗用了夸张、想象来形容音乐,且比较怪诞、幽僻,境界清冷,所以说“泣鬼”。

11.a.丈夫     b.铺棉絮     c.怎能够        d.制成衣服

12.两诗的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的妻子。所不同的是《秋歌》是群体形象,《冬歌》是个体典型。

13. 《秋歌》是正面写思念之情,而《冬歌》却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划、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相结合,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具有情节性和戏剧味。

14. 《秋歌》的思念之情是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冬歌 》的思念之情是为丈夫赶制寒衣,且具体到关心丈夫的冷暖。

15. 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是又是严格工整的七律。

16. (此题实为仿写题。可根据杜甫的风格和原文的对李白的分析来写)从形式来说,杜诗李白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从而不再是一种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种人工美、世俗美,为后世提供了可以学到的范本;从内容来说,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远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与走下破路。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种盛唐了。

唐诗三首 篇2

十、唐 诗 三 首1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李  白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课文分析:

海        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  求;(2)

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越人(3) 语  天姥,    云霞明  灭(4) 或  可  睹。

越地人  谈到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  有时能够目睹。

天姥见注(1)

分析: 一难求,一可见,梦游有现实基础。

天姥  连天    向天横(5), 势  拔  五岳  掩    赤城。(6)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 (山 西)、南岳衡山(河南)

天台一万八千丈,(7)       对此欲倒      东南倾。(8)

那高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它象要拜倒,向东南方向倾斜。

分析: 以附近极高的天台山相比,更见天姥山的气势不凡。

第一自然段: 写天姥山的位置和地势。

我欲因  之(9)       梦吴越,    一夜      飞度镜湖(10)月。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  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

分析: 开始梦游。

湖  月  照  我  影,  送我至剡溪。(11)

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

谢公(12)宿处      今  尚在,渌(13)水  荡漾  清(14)猿啼。

谢灵运  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分析: 山间水,山中猿。

脚    著  谢公          屐(1), 身  登  青云梯(2)。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

半壁          见    海        日,(3)空中闻    天鸡(4)。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

分析: 半山见闻。

千岩万转  路不定,          迷花        倚石      忽已暝。(5)

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千岩: 重叠的山岩。万转: 山路弯曲不断。不定: 没有定向。

分析: 山花迷人。

熊咆      龙吟                      殷岩泉,(6)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

殷:(yǐn) 雷声,此处用作动词,作“震动”讲。

栗深林兮惊层巅。(7)

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栗:(lì)颤抖,使动用法。惊: 震惊,使动用法。层巅: 重叠的山顶。

分析: 巨兽怒吼。

云青青(8)兮欲 雨,  水  澹澹兮生  烟。

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澹澹: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分析: 水天情景。

列缺(9)霹雳,丘峦崩摧。

电内雷鸣,   山峦崩塌。

丘峦: 山峦。崩: 倒塌。摧: 断裂。

分析: 雷电逞威。

洞天  石扉,訇然    中开。(10)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分析: 别有洞天。

青冥(11)  浩荡    不见底,  日月照耀  金银台(12)。

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

分析: 山中楼台。

霓为        衣兮风为马,云之君(13)兮纷纷而来下。

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

霓: 虹的一种,主虹外边的虹,内红外紫,称霓。

分析: 天空降下仙人。

虎  鼓瑟兮鸾回车(14),仙之人  兮列如麻。

老虎鼓瑟啊鸾鸟驾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分析: 仙人众多。

忽魂悸以魄动,              恍(15)惊起而  长嗟。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

悸: 心惊。嗟(jiā): 叹词。

分析: 梦醒惊叹。

惟觉时(16)之  枕席,      失向来之        烟霞。

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分析: 醒来时一切消失。

第二自然段: 详写所游梦境。

世间  行乐    亦如此,      古来万事            东流水(1)。

人世间行欢作乐也象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此: 指诗人梦游天姥的奇遇。

分析: 慨叹人生如梦。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

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君: 指东鲁的朋友。且: 将。青崖:青山。

分析: 要过神仙日子,去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3)事 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

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开颜。

开心颜: 开心开颜,心情愉快,露出笑容。

分析: 游名山胜境,其意在此。

第三自然段: 梦醒后的感想。

艺术特点:

一、想象丰富。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吸取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特点,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比,以光明与黑暗比对比。写天姥的高而且大“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连用五岳、赤城、天台,又一起用来衬托了天姥的高大衬托。

二、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让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七言古诗)

三、消极因素:

流露的“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之类的情绪,是当时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四、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第 二 课 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解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课文分析:

八月秋高(5)风 怒  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6)。

仲秋八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三重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

怒号: 大声吼叫。三: 表多数。

分析: 天气突变,用比拟。“怒号”状风势之猛;“卷”“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茅飞渡江洒(7)江郊,     高者挂(8)长(9)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10)。

茅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  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洒: 散落。江郊: 江边。者: ……的。

分析:“飞渡”、“洒”、“挂”、“飘转”、“沉”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

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一、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      为盗贼(11)。

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好忍心啊,当着我的面作强盗。

忍: 狠心。能: 如此。为: 作。

分析: “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

公然抱茅入竹(12)去,唇焦口燥呼不得,(13)      归来倚杖    自叹息。

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制止不住,叫得我唇干舌燥,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    竹: 竹林。

分析: 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是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二、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俄顷(14)风定    云墨色,  秋天漠漠(15)向昏黑(16)。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秋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定: 止、住。

分析: 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了,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 何处去? 哪里躲?

布衾(17)多年  冷  似铁,娇儿  恶卧      踏里裂。(1)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恶卧: 睡态恶劣。

分析: 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床头屋    漏  无  干    处,  雨脚(2)如麻   未  断绝。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象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分析: “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

自经丧乱(3)   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

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湿糟糟地,长夜漫漫何时明!

何: 如何。由: 到。

分析: 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 (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三、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安得(5)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6)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7)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什么时候眼前高耸地出现这些高楼大厦,我的茅屋破烂,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呜呼: 呵。突兀: 高耸。见: 通现,现出。足: 心足,心甘情愿。

分析: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表示: 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当然,诗人所想到的主要是“寒士”,因此,不能与今天革命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提并论。

“安得”二字语气贯至“……动安如山”为止,这种形似疑问实属慨叹的句式,往往放在结尾处,或抨击现实,或寄托理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种句式要注意一直管到哪里为止。

四、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小结: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挂”、“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束缚,作者思想更加无拘无束倾泻出来,加强感染力。

唐诗三首 篇3

第 五 课 时

我闻琵琶  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唧唧(14)。

早            这话更加叹息不已

分析: 这一句用了互文的手法,是过渡句,承第二、第三诗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同  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

样  漂泊       的     见      经

分析: 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 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第一层: 写作者的感慨。

我从去岁辞  帝京,谪居卧病    浔阳城。

辞别京城  被贬抱病住在

浔阳地  僻  无音乐,终岁不  闻  丝竹声。

地方偏僻          年  能听到音乐

住  近  湓江地  低湿,黄芦苦竹绕  宅  生。

住地附近    地势              环绕住宅丛生

其间旦暮  闻  何  物?   杜鹃啼血(1)猿  哀鸣。

这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声音             猿猴

春江      花朝      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  倾(2)。

春江流水,花开早晨,月照秋夜  常常拿  就独自酌饮

岂        无山歌与村笛,呕哑(3)嘲哳(4)难为听(5)。

难道(此地)                         叫人听不下去

分析: 着重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揭示作者发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这一层运用反衬的手法:(1)、先说无音乐;(2)、听惯了伤感的啼鸣;(3)、山歌与村笛之难听。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

第二层: 诗人自述。

今夜闻君      琵琶语(6),如听仙乐耳暂(7)明。

(弹奏)    曲调             暂时清明

莫辞更坐弹  一曲,为君翻作(8)《琵琶行》。

再  弹奏          写  (一首)

第三层: 对琵琶女的颂扬与请求。

第四诗段: 写作者的感慨。

感我此言    良久立,  却        坐(9)促弦(10)弦  转(11)急。

被        (她)很久站立  退回(原处)坐下 紧      弦声更加  急促

分析: 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长期受人玩弄、侮辱后,竟然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凄凄不似向前  声,  满座        重闻  皆掩  泣(12)。

(弦音)    象刚才的乐声  所有在座的人又听后都掩面哭泣

分析: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座中泣  下  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        湿(13)。

眼泪流下                    (被泪水)打湿

分析: 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第五诗段: 写琵琶女重新弹奏,诗人为之泪下。

写作特点:

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

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这样比喻,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

唐诗三首 篇4

七 唐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

了解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了解绝句、律诗和乐府诗的一般特点。

掌握“辗、蓟、敕、绫、绡”等5个字。

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赏析古诗凝练的语言。

初步学会用现代汉语八古代叙事诗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

思想情感教育:

感受诗人李白悲寂愤满、杜甫向往和平、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李白、杜甫。

2.掌握:饮、迁、鹤、蓟等字。

3.了解绝句和律诗的一般特点。

4.讲析第一、二首诗。

5.初步学会诵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木兰诗》的学习,我们初步体会了古典诗歌语言

凝练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唐诗三首》,进一步领略古典

诗歌的语言的凝练美。(教师板书第一首诗诗题)

2.释题。指名读注释①并解释题目:

明确:与史郎中一起在黄鹤楼上饮酒,听人吹笛。

3.简介作者。

问:在初一年级时,我们学过唐诗《夜宿山寺》、《望天门山》,这

两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

让学生介绍李白,然后教师初充归纳:

李白(公元701~762年),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新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隋朝末年,李白先世因罪流徙

西域(苏联境内)。幼时随父迁居锦州够明县(今四川江油公)青莲乡。

青少年时期在目中广涉“百家”“奇书“击剑任快,历览名胜。25

岁只身出蜀,游踪遍及半个中国。天宝元年,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屡遭谗毁,不到3年便离开长安再度漫游。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用豪放笔法打发自己的理想,表示对世俗的皮夷,强烈抨击黑暗腐朽政治,汇歌爱国英雄主义,描绘雄伟壮丽奇险的祖国山川,内容十分广泛。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风格雄奇奔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以上介绍内容,教师可根据需要,择要介绍)

4.检查预习情况。

5.听录音后学生齐读。

6.讲析这首诗。

(1)分析“一为迁客去长沙”一句,先让学生读注解,接着补充解释“迁客”、“迁”,古时调动官职叫“迁”;“迁客”:流迁或被贬滴到外地的官。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是“迁客”?

(因为他是被流放到夜耶夫的。“去长沙”,这儿诗人用了一个西汉贾谊的典故。)

指名口译这句诗。

诗人以贾谊自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政治上茫然失落,遭遇不幸的悲苦忧愤之情)

(2)分析“西望长安不见家”一句。

先让学生读注释,然后分析:诗人像当时的知识分子多把长安作为归宿之地那样,也把长安比作自己的家,说明诗人有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就在写这首诗的第三年,他已61岁,出于爱国热情,还由安徽当涂北上,请缨征讨史朝义。一个“望”字,也表达了他这种期望、抱负,而如今不是“家”,在那里已没有我的“家”了,为什么?因为自己是个被流放的“迁客”。第一句道出了“不见家”的原因。

指名口译这一句。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苦闷。)

(3)分析“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两句。让学生读注解后,教师补充注解:“玉衡”,用玉制成的苗。李白在《春夜洛城笛》中有“谁家玉衡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的诗句。“黄鹤楼”:传说三国时费文在此楼采黄鹤壁仙而去。据说李白在写这首诗前,唐诗人崔崔颢,曾在楼壁上题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等八句诗,文人墨客在此写下了不少抒发感伤之情的诗句。

诗人在这黄鹤楼中听人吹玉笛,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听着“落梅花”的笛曲声,五月的江城,就像是梅花纷纷坠落的冬天。诗人以此来表达空寂、愁闷的心情。作者用这反常的天气现象来表达自己受不白之冤的愤满之情。)

(4)归纳主题: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在流放途中于黄鹤楼上听人吹笛的情景的描述,抒发了诗人流放后悲寂的心情。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凝练、形象。)

如:第二句中的“望”字,意味深长。“望长安”中包含着对国家的关注和期望,而“不见家”时又包含着失望。又如:诗人把《梅花落》改为“落梅花”,这一改,既使第四句与一、二句押了韵,又显示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梅花纷纷坠落的冬天,与当时自己的心境融合得  多么自然、贴切,真是水乳交融。这个“落”的改动,真可谓精妙之笔!

(5)讲述“绝句”知识:“绝句”也称“绝诗”、“截句”、“断句”。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每句为五个字)、七百  (每句为七个字)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一般一、二、四句押韵,平仄较自由。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诵本诗,当堂背诵。

(7)转入第二首诗,揭示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简介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唐代诗人,字号美,河南巩县人。出生小官僚家庭。少时好学,早年曾度过漫游的生活。后来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了,到长安求官,处处碰壁。经受了许多饥寒辛酸,这才对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逐渐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安史之乱”后,他在陕北与人民一起逃难,当过敌军的俘虏。后来做过一些小官。后漂落到成都。他漂泊西南12年,先后在成都樟州住了6年多,其间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他“杜工部”。后沿江东下,流浪3年。公元770年冬天,他由长沙北上岳阳,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活了59岁。杜甫留给后人一千四百多首诗。这些诗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由繁荣、安定、统一到萧条、动乱、分裂割据

的时代。40多岁以后,诗歌的中心主题是写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他的诗不仅内容丰富,忧愤深广,在艺术上也有书已高的成就,不愧“诗圣”的称号。

(9)解释“律诗”的一般特点。(讲解时与上面讲过的“绝句”比较进行,利用幻灯。)

“律诗”是旧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即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即三、四句和五、六旬必须对仗。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每首几句分四联,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10)集体诵读课文,然后请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诵,要求读出欣喜若狂的感情来。

(11)讲析这首诗。

分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两句诗。先指名解释第一句诗:在遥远的异乡剑外,突然传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

一个“忽”字写出了什么情况?

(喜讯来得突然,出乎意料。    报名解释第二句诗。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涕:即泪。古今异义)就湿透了衣裳。

一个“满”字,表露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露了诗人“初闻”就高兴得眼泪如泉涌而出的状貌。战乱七八年,诗人忍受千辛万苦,又目击人民遭受灾难,多少泪水往肚子里吞下。终于盼到这大快人心的喜讯,吞下的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把衣袋都浸湿了。喜讯引出热泪,热泪表现狂喜。

2.分析“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音欲狂”两句诗。

这两句诗揭示诗人全家人怎样的情态?

(欣喜若狂的情态。妻子:妻子儿女,古今异义)。

诗人为什么会“喜”到“狂”的程度?

(这里的“狂”与上文的“满”相照应,这里的“狂”进一步从动作上表现出来。平时连逃难也舍不得丢下的宝贝——“诗书”,现在觉得无心读下去了,只是手忙脚乱地把它收卷起来。心情动作都一反常态,真是有点“狂”。

3.分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句诗。

“白日放歌须纵酒”一句诗写出诗人怎样的情态?与上句的“狂”有什联系?

(这里写出了诗人因喜极而放声高歌来表达心声,又开怀畅饮来助喜兴,这是诗人“狂”喜的又一具体表现。)

“青春作伴好还乡l句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自己在“狂”喜之时急于还  乡的心情。(青春:古义,明媚春光;今义,指青年人的青春期。古今  异义。)

4.分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诗。这两句  诗承上而来,出了诗人“还乡”的具体打算和急切心情。“还乡”的路  线考虑如此具体,说明思乡之深,还乡之切。

5.教师小结:这首诗只第一句述事,其余都是写情。贯穿全诗的情以“喜”为主线。诗中对诗人“喜若狂”的原因,“喜若狂”的情态,“喜若狂”的“想象”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以十分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如首联中的“忽”字,表现诗人突然听到这一喜讯而喜出望外的情态。

6.集体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也可先听课文录音)

(12)布置作业。

(1)诵读、背诵两首诗。

(2)预习《卖炭翁人要求看熟课文注释,并试着翻译。

(3)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按要求摘录诗句。

表现诗人喜极而流泪的句子:

表现家人和诗人狂喜之态的句子;

表现诗人喜极而歌的句子:。

表现诗人喜极而归的句子:。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哪几个字押韵?押什么韵?诗的

体裁是什么?第一首呢?

(13)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闻喜讯       忽

流喜泪       满

现喜态       漫卷

喜       唱喜歌       放歌

喝喜酒       纵酒

思喜归      下、穿、向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白居易。

2.复习巩固乐府诗的一般特点。

3.掌握辙、辗、敕、绕、结等字。

4.初步学会赏析这首古诗。

5初步学会用现代汉语把这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

6背诵这首古诗。

7.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前两首诗。

2揭示课题《卖炭翁》,联系《木兰诗》复习补充乐府诗体知识。

乐府诗是指可以入乐的诗体,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府。后来自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凡可人乐的,或仿效乐府古题的诗歌,都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3.简介白居易(利用幻灯片)。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唐著名诗人。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现陕西渭南县东北),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29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rt年,他得了翰林学士的职位,3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元和十年,因进谏而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直到升任刑部尚书。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写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这些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模征暴敛的罪行,体现了他主张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晚年意志逐渐消沉,自号香山居上,讲道学你,饮酒论诗,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于846年8月病逝,时年75岁。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

4播放课文录音。

5.串讲课文(讨论式)。

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让学生看注释①回答)什么叫“宫市”呢?

(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首诗揭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6.指名读诗的前一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也为下文作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怎样写卖炭翁的外貌?为什么要这样写?

(对卖炭翁的外貌描写,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脸上的颜色,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十个指头的颜色。“苍苍”说明年老“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的悲苦形象,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化谈践愿天寒”一句用了什么描写?

(心理描写。用设问句,自问自答,说出老人的心理。)

老人什么样的心理?(矛盾的心理状态。)

作者是怎样刻画的呢?

(老人卖炭是为了实现自己最低的愿望——衣和食,可现在身上的“衣正草”。“衣单”照理愿天暖和,老人此刻却“愿天寒”,因为老人知道,天暖则炭*,天冷炭价才会高些,为了多卖点钱宁愿自己受冻。)

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刻画,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齐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歌。”

“一尺雪”说明什么?(雪大,路必难走。)

“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 而行呢?

(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表现急切的心理。)

“辗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卖炭翁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达“市南门外”,这与上文哪些地方相照应?

(上文交代卖淡地点“终南山”,说明路远,“一尺雪” “辗冰辙”说明雪大,冰冻难行。由于上述原因,自然是“日已高”时才到“市南门外”。)

这样描写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这车发来之不易呀!为下文作铺垫。)

朗读第一部分。

7.教师小结:以上三层作者分别从外貌、心理、行为三个方面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同时也表现持人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8.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再看注释。

9.提问:

来了几人?来者何人?共两人。“黄衣”(它使)和“白核儿”(爪牙)。

“翩翩”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趾高气扬的情态)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动词有“把”、“称”、“叱”、“牵”等。从这些描述中,揭露了他们狐假虎威,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借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千余斤”的炭被“它使”抢走,卖炭翁“借不得”,无可奈何,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无力反抗的地位。)

用“千余斤”跟“半匹”、“一丈”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说明什么?

(这样对比着写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这样写深刻揭露了官市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教师小结(主题思想,先让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卖炭翁》是一首新乐府体的叙事诗。叙述一位烧炭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揭示唐代宫市的掠夺行径,反映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2.布置作业。

(1)书面完成练习二、五。

(2)练习三按要求写在作文本上。(教师作改写指导,读改写范

文一篇。)

(3)默写这首诗。

(4)补充练习。

①辨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率义。

初闻涕泪满衣裳古义今义

代薪烧炭市山中古义今义

却看妻子愁何在古义今义

③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系向中头充炭直却看妻子愁何在

晓驾炭车辗冰辙漫卷诗书喜欲狂

手把文书口称敕它使驱将借不得

三、板书设计

卖炭翁                           宫使

悲苦形象       苦宫市也        趾高气扬

矛盾心理                         蛮横无理

运炭艰辛        对比             强盗行经

【课后摘记】:加强思想情感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到诗人所流露的情感中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第三课时

校对作业本、《语文教研》上的练习。

默写。

唐诗三首 篇5

第 三 课 时

琵 琶 行(并序)

白居易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

字词正音:

湓pé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  嘈cáo(声音粗重)

舫fǎng(船)   虾蟆hámó    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元和十年(9),予左迁(10)九江郡(11)司马(1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13),

降职为                        秋天(我)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14)。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15),

邻船        的人   那琴声    地发出京城乐曲的声调    原来是 歌女

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16),年长      色衰,    委身(1)为贾人(2)妇。  遂

过   向      乐师      年龄增长,容颜衰老   嫁    给   作妻子(我)就

命        酒(3),使快(4)弹  数  曲。曲罢          悯然(5), 自叙  少小

叫(手下人)摆酒     畅快 弹奏几支曲子  弹完(她现出)忧郁的样子  述说年轻

时欢乐事,今漂  沦(6)憔悴,            转  徙  于江湖间。予出官(7)二年,

事情  漂泊沦落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辗转迁徙  各地    京官外调(已有)

恬然(8)自安,    感(于)斯人言,   是夕始觉  有迁谪  意。     因  为

自己觉得安然 (却)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才觉得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因此写了

长句(9),歌(10)以赠    之,凡六百一十六言(11),命(12)曰《琵琶行》。

(这首)七言诗  作歌   并送(给)他  共          字      命名  叫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浔阳江头(13)夜送客,枫叶荻(14)花秋瑟瑟。

晚上,在      边           秋风下,       响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主人(16)下马客在船,举酒  欲饮   无          管弦(17)。

白居易     陪 走上    酒杯   (却)没有(助兴的)音乐

醉不成欢  惨(18)将别,  别时          茫茫江浸月。

(酒)      欢乐悲伤    分别      (看到江面)    月影映在江里

分析: “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

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象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忽  闻  水  上      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    不发。

然听到  面  (飘来)   琴声       回去  (也)  出发

分析: 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寻  声暗(19)问  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            迟(20)。

顺着  轻声  询问                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移船    相  近邀相见,添  酒    回灯(20)重  开宴。

把船移近那船    她      上  菜拿回  盏    新

千  呼万  唤    始    出来,    犹抱  琵琶半遮面。

声    声  (她)才(走)      (却)还  着    遮住半边脸

分析: “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

转    轴拨    弦(22)  三  两声,未成  曲调    先  有  情。

动琴    动琴  (调音)三声两声  没弹奏    (就)  含  深

弦弦掩  抑(23)          声声思(24),似  诉平生不  得志。

(一)    低沉抑郁(的乐声)(一)    愁思  好  倾  一    能

低  眉信手(25)续续(26)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着头随      连续      拨              伤心的事情

分析: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27)                   初为《霓裳(1)》后《六么(2)》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先弹奏           弹奏

分析: 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3)嘈嘈(4)如          急雨,小弦(5)切切(6)如私语。

粗            如同(降临的)急雨  细              在低声私语

分析: 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嘈嘈、切切,象声词,采用对比手法。

嘈嘈切切错  杂  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7)

交错间杂弹奏(好象)         在   里

分析: 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8),           幽咽(9)泉流冰下难(10)。

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宛转流利  像冰下泉水幽幽咽咽冷涩艰难

分析: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幽咽”,见杜甫《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是诗人想象中听到的声音。其特点: 如泣如咽,似断似续。

冰泉冷涩弦凝绝(11),                    凝绝不通声暂歇。

像冰下的泉流寒冷滞涩,弦声渐缓似要断绝  凝结不通弦声暂时停歇

分析: 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    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  声胜有声。

另  一种        产生  这时  琴

分析: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

银瓶乍  破  水浆迸,  铁骑突  出刀枪鸣。(12)

突然破裂    溅射      爆发      齐鸣

分析: 形容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板书提纲:

音乐描写:

嘈嘈粗重

切切细轻

急雨急骤、紧张

错  私语舒缓、松弛

杂  滑  流利、畅通

弹  难  滞涩、阻塞

有声

无声

迸、鸣激越、雄壮、强烈、高亢、昂扬、刚健

凝绝、幽咽、私语微弱、低沉、抑郁、柔和

曲  终  收拨  当        心  画,(13)四  弦  一声(14)如裂  帛。

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一下  四根琴弦    响  象撕裂绸帛

画通划

分析: 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第二层: 弹奏琵琶的过程。(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东船西舫悄    无言,  唯见  江心秋月白。

船静悄悄  话声  只看见    一轮秋月淡白

分析: 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 听众的反映。

为什么演奏完毕,要添上这两句?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

“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

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

露的幽愁暗恨。

第 四 课 时

沉吟(15)放拨插    弦  中,  整顿衣裳起  敛容(16)。

片刻把拨子放插琴弦之中    理    现出正容

第一层: 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    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17)下住。

说(她)          子                居住

十三学得    琵琶成,名  属教坊(1)第一部。

成弹奏        名字列在     最前一部

曲  罢  曾教善才    服,  妆成  每  被秋娘(2) 妒。

一曲弹完  使琵琶名手叹服  上妆后常常  美貌歌伎嫉妒

五陵年少(3) 争  缠头(4),      一曲      红绡不知数。(5)

京城富贵子弟  送         (弹完)    (所得)    不计其数

钿头银篦(6)           击节  碎(7),血色罗裙    翻酒污(8)。

镶着金花的银钗(给音乐)打拍子敲碎了 红      (被)泼翻了的酒沾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又    (欢笑)          白白消度

弟走  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9)。

离开                    容貌衰老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10)嫁作商人妇。

车马  少  年纪大了  给商人作妻子

商人重利  轻  别离,前  月  浮梁(11)买茶去。

营利轻视        个  到            离去

去来(12)          江口守  空船,绕  船月  明江水寒。

(他)走了以后(我在)    独守      围绕  月光      清寒

去来: 偏义复词,来: 助词无义。

夜深忽  梦  少年事,      梦  啼  妆泪    红阑干。(13)

忽然梦见年轻时的往事  梦中啼哭泪洗脂粉红痕满面

分析: 前半部分描写早年色艺超群时的奢华惬意的歌伎生活,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作铺垫,后半部分表现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转变的三个原因: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

第二层: 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话,叙说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

分析: 本段运用对比、反衬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后来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纨绔子弟争相追逐,门庭若市,反衬后来的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后来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只有明月寒水作伴的孤寂生活和伤感情怀。

这一段里,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典型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诗人也仅仅把她的遭遇看成是个人的悲剧,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社会的悲剧,更没有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作者的阶级局限,他还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认识和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琵琶女一生遭遇,可用“漂沦憔悴”来概括。她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

第三诗段: 写琵琶女的身世。

唐诗三首 篇6

【设计说明】

包括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这三首诗都极好地体现了作者的风格,像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隐喻难懂。诗言情,我们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确定诗歌的感情基调,定了基调也就找到了“披文入情”的门径。诗歌是含蓄的,讲究用形象说话。我们可以抓住意象来解读它。诗歌追求一定的境界,我们就要品一品它的意蕴。因此我将从“情语—基调、意象—意境、主题—意蕴”三个维度设计这三首诗的教学。《蜀道难》主要析结构品全诗,后两首重在赏析意象。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2.扣住诗歌特点及内容赏析诗歌。

【教学时间】

2课时。《蜀道难》1课时,后两首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前段时间我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破坏,而且还给该地的地容地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所幸的是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地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四川又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早的时候四川的风光又是怎样的呢?

(展示幻灯片——古蜀地山川风貌)

师:看完此图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大家用一些词语准确概括这里的山川风貌特点。

生:雄伟壮观。

生:道路崎岖险峻。

生:我想用巍峨来表达我的看法。

师:好,看来大家还是观察比较到位的。我用“雄奇险峻”做一小结,那么就是这样的蜀地,“诗仙”李白是如何来描绘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用乐府旧题写的《蜀道难》。好先来集体朗诵一遍全诗,初步感受一下诗人对蜀道的感情。

(生齐读全诗)

师:读完后大家有没有发现蜀道在诗人眼中是什么样子?

生:它的路难走!

师:你怎么知道它的路难走呢?有哪些词语句子能证明你的看法?

生:诗中有三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且还有“凋朱颜”“长咨嗟”“噫吁戏”这些直接表达感情的词。

师:太好了,本诗基调基本可以定出来了,那就是“难”。可见抓住一些直接表情感的词是非常好的确定诗歌基调的方法。那么到底蜀道有多难呢?让我们细细分析一下。下面大家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1这诗中有三次重复了表达主旨的句子,那么如何来划分一下诗歌的结构?2每一个部分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好,下面讨论。

(生分组讨论并做好记录准备发言)

生(一组):我们组通过讨论决定将本诗分为三部分。正好以三个主旨句分开,本诗的内容组织是以从秦地到蜀地沿途所经历的情景为线索来叙述的。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以手抚膺坐长叹”。写的是蜀道之高。(板书叹高)第二部分从“问君西游何时还”到“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写的是蜀道之险。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最后,写的是战祸连连。

师:一组同学分析的较透彻,主要从三个主旨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切分出了三大部分,那么每一部分又是如何描绘蜀道的呢,请大家分别谈谈看法。

生:(三组)我们组来谈谈第一部分作者的写法。一开始作者用“危乎高哉”来突出蜀道之高,然后作者从蜀道的来历和他的险峻来写其高不可攀(板书来历和险峻)其中来历用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和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的险阻,又以虚写来映衬其高。黄鹤不能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最后从人物神情动作方面来突出其高,这既增加了蜀道的神秘色彩,又极好的突出了他的高峻,有力说明了蜀道自古难行。

师:很好,准确抓住了主旨句中的“危乎高哉”,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行文手法及思路。那么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哪个组分析一下。

生(五组):我们组认为这一部分主要是写蜀道的险,用原话说是“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部分又从环境角度来描摹其险,先说的是周边的悲鸟和子规,这两种鸟叫声都非常凄苦。(板书环境凄清)接着说了这里的山水险恶(板书山水险恶)去天不盈尺,倒挂倚绝壁,瀑流争相撞击,江水轰然雷鸣,这是一幅多么惊险的画面啊,难怪作者发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感叹呢。此情此景让人想到蜀道自古可畏。

生(六组)我们组很赞同五组的分析。看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战祸连连的蜀道。一方面作者抓住剑阁写其险要,(板书剑阁险要)一方面惨象环生(板书惨象环生)猛虎长蛇杀人如麻的环境,难怪作者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呢”,这一部分告诫有人早还家。

师:好,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看一下本诗的结构

1蜀道的来历

叹高                       蜀道自古难行

2蜀道的险峻

1蜀道环境凄清

叹险                       蜀道自古可畏

2蜀道山水险恶

1剑阁险要

叹战祸连连                 早还家

2惨象环生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里来有不同看法,大家通过课下查资料来讨论一下本诗的主题吧

生:我看的资料是李白为杜甫等人担忧而作。李白担心他们将遭危险故作此诗。

生:我看到一种说法是为规劝唐明皇而作。安史乱起,明皇逃避入蜀。李白认为蜀地不可久居,故作此诗

生:有人认为是歌颂蜀地山川而作。

师:我们认为第三种更接近主旨,下面带着我们的理解来齐读一下全诗。(生齐读全诗)我们这节课大家要领会从词语定基调,从结构理诗意,从主题探意蕴的方法,多在诗歌鉴赏中加以运用。下课。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分析的一般方法,这节课我们将以“基调——意象——意蕴”为主线来把握杜甫的《登高》和李商隐的《锦瑟》。下面讨论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学生讨论)

生(一组)我们认为登高的基调为“悲”,锦瑟的为“伤”。

师:那么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杜诗中“猿啸哀”、“悲秋”、“常做客”、“多病”、“艰难苦恨”等足以说明他的悲。李诗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足见其怅惘的心情。

师:好,分析的有道理。他还是抓住了诗歌的意向来分析的

谁来结合诗歌谈谈对意向的理解呢?

生:意向我觉得就是形象。比如杜诗中的风、天、猿、鸟、落木、长江等等这些意向组合起来构成了诗歌的意境。比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锦瑟》中的意向不很明显,看出是用的典故,但总体感觉其意境挺迷离的。

师:你的感觉不错,意向是形象不错,那么你思考一下杜诗中为什么写“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写“风柔天蓝猿欢唱”呢?为什么选“落木”不选“新叶”呢?

生:我明白了,这里还有作者的感情在里边,因为作者的悲情所以才选择这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很好的吻合了作者心情,可见,意象是主管情感和客观形象相融合的产物。

师:这回理解的很到位了,锦瑟也是一个完整的意象,在这里它代表的是美好的年华,作者沉浸在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当中,用了一些典故,谁来分析一下这些典故的用意呢?

生:开头五十弦,是联想自己年过半百,颔联用庄生梦蝶的故事,表现浮生若梦,变幻莫测的感觉。下句用望帝化杜鹃的故事表达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颈联用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极感伤的意味,下句用蓝田日暖玉生烟表达的是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总体来看感觉作者既有不懈追求之累,又有有终无果之苦。既有岁月蹉跎之感,又有人生如梦之慨。大有一种“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

师:很好,锦瑟的主题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锦瑟是一个人名,有人认为是悼亡诗,有人认为是自伤生平,这一个还有待大家以后学习再研究,那么 登高是一个什么主题呢?

生:杜诗中诗人有一种忧郁但不沉沦的感情,失意中还透出一种进取之情,总之是“哀而不伤,哀中有愤”的。

师: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做一个小结。基调、意象、意蕴是分析诗歌的三个维度,希望大家领会并运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诗歌。下课。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更讲究个性化解读,但是并不是没有基本的解读方法。教学唐诗三首我打算从基调意象意蕴三个维度解读诗歌,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这种分析诗歌的方法。本课教学一下几点我感悟很深。

1. 注重思路。诗歌解读也讲究整体性理解,我们抓住诗歌的结

构去分析他的内容,抓住诗歌的意象去分析诗歌特色,抓住主题

挖掘其意蕴,这样很好的把握住了诗歌的本质内容。

2.注重板书。教学中虽有图片展示,我还是精心构思了板书,清

晰的板书就是清晰的思路。

3.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老师引导出来的,本诗教学大胆

放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教学中要坚持这一点。

唐诗三首 篇7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李  白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课文分析:

海        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  求;(2)

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越人(3) 语  天姥,    云霞明  灭(4) 或  可  睹。

越地人  谈到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  有时能够目睹。

天姥见注(1)

分析: 一难求,一可见,梦游有现实基础。

天姥  连天    向天横(5), 势  拔  五岳  掩    赤城。(6)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 (山 西)、南岳衡山(河南)

天台一万八千丈,(7)       对此欲倒      东南倾。(8)

那高达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对它象要拜倒,向东南方向倾斜。

分析: 以附近极高的天台山相比,更见天姥山的气势不凡。

第一自然段: 写天姥山的位置和地势。

我欲因  之(9)       梦吴越,    一夜      飞度镜湖(10)月。

我想依据越人的介绍,梦游吴越,  一夜之间就飞过洒满月光的镜湖。

分析: 开始梦游。

湖  月  照  我  影,  送我至剡溪。(11)

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美丽的剡溪。

谢公(12)宿处      今  尚在,渌(13)水  荡漾  清(14)猿啼。

谢灵运  住过的地方现今还在,清清的溪水荡漾,猿猴的啼声凄清。

分析: 山间水,山中猿。

脚    著  谢公          屐(1), 身  登  青云梯(2)。

我脚上穿着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身子登上直入云霄的山路。

半壁          见    海        日,(3)空中闻    天鸡(4)。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还听到空中天鸡的鸣啼。

分析: 半山见闻。

千岩万转  路不定,          迷花        倚石      忽已暝。(5)

山岩重叠,不知道拐了多少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千岩: 重叠的山岩。万转: 山路弯曲不断。不定: 没有定向。

分析: 山花迷人。

熊咆      龙吟                      殷岩泉,(6)

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中间。

殷:(yǐn) 雷声,此处用作动词,作“震动”讲。

栗深林兮惊层巅。(7)

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栗:(lì)颤抖,使动用法。惊: 震惊,使动用法。层巅: 重叠的山顶。

分析: 巨兽怒吼。

云青青(8)兮欲 雨,  水  澹澹兮生  烟。

黑云沉沉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澹澹: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分析: 水天情景。

列缺(9)霹雳,丘峦崩摧。

电内雷鸣,   山峦崩塌。

丘峦: 山峦。崩: 倒塌。摧: 断裂。

分析: 雷电逞威。

洞天  石扉,訇然    中开。(10)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分析: 别有洞天。

青冥(11)  浩荡    不见底,  日月照耀  金银台(12)。

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

分析: 山中楼台。

霓为        衣兮风为马,云之君(13)兮纷纷而来下。

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纷纷降下。

霓: 虹的一种,主虹外边的虹,内红外紫,称霓。

分析: 天空降下仙人。

虎  鼓瑟兮鸾回车(14),仙之人  兮列如麻。

老虎鼓瑟啊鸾鸟驾车,排列的仙人啊象麻一样难以数清。

分析: 仙人众多。

忽魂悸以魄动,              恍(15)惊起而  长嗟。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

悸: 心惊。嗟(jiā): 叹词。

分析: 梦醒惊叹。

惟觉时(16)之  枕席,      失向来之        烟霞。

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分析: 醒来时一切消失。

第二自然段: 详写所游梦境。

世间  行乐    亦如此,      古来万事            东流水(1)。

人世间行欢作乐也象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此: 指诗人梦游天姥的奇遇。

分析: 慨叹人生如梦。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

告别你们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想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君: 指东鲁的朋友。且: 将。青崖:青山。

分析: 要过神仙日子,去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3)事 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

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开颜。

开心颜: 开心开颜,心情愉快,露出笑容。

分析: 游名山胜境,其意在此。

第三自然段: 梦醒后的感想。

艺术特点:

一、想象丰富。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吸取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特点,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比,以光明与黑暗比对比。写天姥的高而且大“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连用五岳、赤城、天台,又一起用来衬托了天姥的高大衬托。

二、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让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七言古诗)

三、消极因素:

流露的“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之类的情绪,是当时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四、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第 二 课 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精选材料,平易质朴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本篇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卷十。

解题:

“……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

课文分析:

八月秋高(5)风 怒  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6)。

仲秋八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三重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

怒号: 大声吼叫。三: 表多数。

分析: 天气突变,用比拟。“怒号”状风势之猛;“卷”“三重”表受害的严重程度。

茅飞渡江洒(7)江郊,     高者挂(8)长(9)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10)。

茅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  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洒: 散落。江郊: 江边。者: ……的。

分析:“飞渡”、“洒”、“挂”、“飘转”、“沉”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

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一、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      为盗贼(11)。

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好忍心啊,当着我的面作强盗。

忍: 狠心。能: 如此。为: 作。

分析: “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

公然抱茅入竹(12)去,唇焦口燥呼不得,(13)      归来倚杖    自叹息。

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制止不住,叫得我唇干舌燥,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    竹: 竹林。

分析: 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是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二、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俄顷(14)风定    云墨色,  秋天漠漠(15)向昏黑(16)。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秋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定: 止、住。

分析: 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了,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 何处去? 哪里躲?

布衾(17)多年  冷  似铁,娇儿  恶卧      踏里裂。(1)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恶卧: 睡态恶劣。

分析: 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床头屋    漏  无  干    处,  雨脚(2)如麻   未  断绝。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象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分析: “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

自经丧乱(3)   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

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湿糟糟地,长夜漫漫何时明!

何: 如何。由: 到。

分析: 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 (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三、屋漏衾裂,彻夜难眠。

安得(5)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6)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7)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什么时候眼前高耸地出现这些高楼大厦,我的茅屋破烂,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

呜呼: 呵。突兀: 高耸。见: 通现,现出。足: 心足,心甘情愿。

分析: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作者进一步表示: 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当然,诗人所想到的主要是“寒士”,因此,不能与今天革命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提并论。

“安得”二字语气贯至“……动安如山”为止,这种形似疑问实属慨叹的句式,往往放在结尾处,或抨击现实,或寄托理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如《病梅馆记》“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种句式要注意一直管到哪里为止。

四、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小结:

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

描叙每一个中心时,选用精当材料,不枝不蔓,问题集中,主旨鲜明。

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怒号”反映风的威力;“飞渡”、“洒”、

“挂”、“飘转”、“沉”描写茅草被卷走的各种姿态,活灵活现。

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束缚,作者思想更加无拘无束倾泻出来,加强感染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