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监督检查自查报告(精选3篇)
按照《20xx年度XX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要求,现将我局20xx年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实施、协调服务灾后恢复重建、重点工作、日常管理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已完工项目基本情况
由防震减灾局负责组织实施的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项目——XX县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震害防御工程建设,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XX县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
1.XX县地震台
地震台建于XX县民建乡XX村,占地面积0.9亩,分土建和技术系统两部分。其中土建工程由瑞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项目于20xx年11月动工,20xx年2月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征地费用28500元,土建部分于20xx年2月提交审计材料,20xx年11月审计出报告,审定金额111055元。
技术系统由超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采购合同总价609000元,20xx年4月通过专家组竣工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2.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
防震减灾综合服务技术系统由超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合同总价1088000元,20xx年4月通过专家组竣工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二)XX县震害防御工程建设(县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项目由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合同总价68万元,20xx年5月,提交经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的成果报告。
二、项目的管理实施
(一)项目进度。以上建设项目在20xx年即已全部完工。20xx年按照(X重建委〔20xx〕5号)、(X重建办〔20xx〕11号)文件要求,主要抓好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归档和审查和开展竣工结算审计。
(二)手续完善。遵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成项目前期审批要件和手续,工程相关手续资料合法合规。
(三)项目档案。严格按照(X重建委〔20xx〕5号)、(X重建办〔20xx〕4号)文件要求,对已完工项目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和归档,目前,两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已完成,提交档案局审查。
(四)竣工验收和审计。两个项目已于20xx年4月、5月分别完成了竣工验收并投入使,其中地震台观测房土建于20xx年2月提交审计材料,20xx年11月出审计报告,审定金额111055元。
(五)日常管理。一是认真收集汇总和及时报送灾后恢复重建各类数据、信息,严把数据填报审核和管理关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逻辑严谨;二是按要求及时高效报送日常工作文稿材料。
三、“六位一体”执行情况
在重建项目安全、质量、稳定、廉洁、舆论引导、厉行节约六个方面严格按照(X重建委〔20xx〕5号)文件要求,始终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做好安全监管,严把项目质量关,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廉政教育工作,厉行节约,廉洁重建,确保项目质量合格,经得起历史检验。
按照三重建办20xx10号通知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组织对我乡20xx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20xx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机遇,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重建、艰苦重建,强力项目建设,强化质量、资金监管,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二、20xx年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除农房、场镇居民住房重建重建和加固维修、政府办公楼、政府公共住房、学校教学楼、司法所、卫生院加固维修、新建学生宿舍楼、派出所已在20xx年完成,20xx年尚有敬老院、村级活动室、劳动保障平台、综合文化站、周转房以及道路、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2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额1630万元。完成情况:截止20xx年12月20日,22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竣工21个,在建1个,完成投资额163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速推进恢复重建工作。
要切实加强织领导,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充实调整重建力量,确保重建工作机构、领导、人员、经费落实到位,做到一个项目一套领导班子、落实一名领导负责。继续实行灾后重建"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和重建合力,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责任落实,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我们对20xx年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详细分解目标任务,认真制定了年度计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明确了重建内容、重建重点,通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方式,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
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做到加速不违规,提速不越轨,强力推进重建速度,确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重建优质高效。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目程序,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资金物资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项目和重要物资的跟踪与管理,确保重建资金按照规定使用。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坚持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恢复重建质量,保证每一个工程和项目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严格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专帐、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四是制定和完善建成项目管理使用办法,努力使建成项目发挥最大作用和产生最大效益。
20xx年来,我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年初市农机局《关于下达20xx年各县(市、区)农机化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市农机[20xx]15号)文件要求,紧密联系本部门实际,积极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为“三农”服好务,积极推进我市农机系统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全市农机部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年终目标考核的通知》(委办[20xx]98号)文件要求,我局对20xx年市农机局下达目标任务进行了自查,自查得分100分。现将目标任务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快农机灾后重建
按照省、市灾后重建规划要求,加快农机灾后重建,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全年共落实农机项目资金12719.8万元。认真开展技术指导,抓好灾后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和机耕道路建设,基本完成本系统灾后重建任务,努力提高农机化生产能力。
二、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
认真做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全过程实行“阳光操作”,确保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年完成购机补贴总金额1923.8万元,带动农民投资2200万元,受益农户4100余户。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乡村道路建设:新建和硬化道路目标任务:2公里/65公里,实际完成82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26%。
(二)新增提灌机械目标任务0.01万台/0.117万千瓦,实际完成0.0102万台/0.1365万千瓦,完成目标任务的110%。
(三)提灌机具修复改造700台/7000千瓦,实际完成726台/7500千瓦,完成目标任务的104%/107%。
四、农机化安全生产
加强对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管,提高农业机械技术状况和驾驶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与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进行。认真开展农业机械的检验,确保机具优质、高效、安全地投入作业,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农业机械作业量
(一)机耕面积,目标任务95万作业亩,实际完成98万作业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3%。
(二)秸杆还田目标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4.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225%。
(三)机械抛秧目标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1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5%。
(四)机械收割目标任务26万亩,实际完成27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4%。
(五)机播目标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2.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5%。
六、农机化科技推广和教育培训
(一)认真实施部、省农机科技推广项目,全年新增各型联合收割机222台,拖拉机284台,水稻插秧机44台,耕整机326台,机动喷雾器3640台。
(二)认真组织秸秆气化站项目建设。秸秆气化站是国家农业部下达的投资计划项目,该项目建设地址在湔底镇桐林村。采用秸秆气化技术处理利用废菌包生产燃气,能够有效解决湔底镇木耳废渣处理难问题。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该站于4月动工,20xx年3月竣工并投入运行使用,项目总投资250万元。秸秆气化站建成后,能够满足300—500户农生活燃气使用,平均每天可产气~3000立方米,每天处理废菌包5000—6000袋左右,全年处理废菌包约200多万袋,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该项目受到省、市各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
(三)农机技术培训稳步发展。下达教育培训任务600人/次,实际完成1200人/次,促进了农机培训工作开展。
七、农机市场监管和技能鉴定
加强农机行业管理,监督农机产品质量。进一步规范了我市的农机市场。建立健全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制度,职业技能鉴定目标任务10人,实际完成11人,占目标任务的110%。
八、农机化信息和宣传工作
今年我们注重媒体宣传的作用,围绕重要农时季节,在春耕备耕时节,多形式、多途径地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及全市农机化工作的亮点和热点,大力宣传农机灾后重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今年我市共召开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现场会、各类培训会14次,电视台报道农机化工作10次,电视台报道1次,《报》报道20篇,在市、镇举办科技赶场6次,印发科技资料2100余份。今年我市农机化信息上报目标任务3条,通过网上发出各种信息48条,其中:上报省局、市局9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通过各种宣传,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农机化工作的认识。及时、认真、准确汇总上报农机化管理、人事劳动和行政执法统计信息,完成各项统计任务。
九、农机化服务建设
抓好对乡镇农机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今年,我局分别采取集中培训和会议等形式对我市基层农机人员进行了5次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农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今后基层农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壮大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今年新引进落户“大汉仓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我市禾丰镇建设1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基地,计划20__年1月竣工投入生产。
十、农机总动力
农机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农机站线干部职工一条心,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保证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xx年农机总动力下达任务达18万千瓦,实际达20.83万千瓦,新增农机总动力2.7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