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自查报告(精选3篇)
旗政务服务局:
为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转变行业职能,我局根据阿左旗政务服务局下达的《关于贯彻落实全旗“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精神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阿拉善盟净化整治生态三年行动方案20xx年度责任清单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开展工作进行自查,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
(一)简化办事程序。抓住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改善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服务。如何实现群众办理业务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跑,是城管局党委在新时期狠抓“放管服”改革追求的目标。1.对前来办理行政许可的经营业户(除即办件外)均能一次性告知所需资料,没有附加任何法律法规以外的证明材料。对于以前个别申请事项存在法律法规以外的证明材料全部取消,前期户外广告设置需提供各片区证明以及施工方的各项证明材料全部取消。全面实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方便企业和经营业户办事,让“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也不跑”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常态。2.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目前我局窗口户外广告设置以及渣土审批的时限由过去的十五个工作日压缩为三个工作日,对于企业和群众急需的抢修性挖掘道路等申请,实现急需急办、先办理后完善手续。同时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道路挖掘、杆线迁移申请,实行联合踏勘制,由过去的十个工作日压缩到2-3个工作日,更加方便了企业的生产建设进程。
(二)坚持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位制等制度,实行大厅一站式受理,一窗口对外,限时办结。落实工作“零缺位”措施,实施精准办公,规范业务工作流程,确保前来办事的经营业户得到满意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三)完善权利运行流程。认真落实权责清单梳理工作,梳理汇总我局共有614项行政权力。其中行政许可7项,行政处罚593项,行政强制措施2项,行政强制执行8项,行政监督检查3项,行政征收1项。对确认梳理的行政职权,按照“一职权类别一流程”的要求,制定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减少工作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承办科室,办理要求,办理时限等。
(四)做好执法权力下放和衔接工作。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制度改革,增强乡镇行政执法能力,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遵循合法合理、重心下移、高效便民、权责一致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执法效率,最大限度地向乡镇下放行政执法事权。
1.下放行政执法权力内容按照旗政府的要求,我局推行“能放则放”的原则。一是处罚权在局级,而大量工作由乡镇负责的权力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行政处罚事项下放给乡镇。二是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乡镇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采取委托的形式下放给乡镇。在对城市执法局行政处罚权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采取直接下放、委托执法的方式,将83项行政处罚权和7项行政审批下放至乡镇,赋予乡镇相对应的管理职权和责任及相对应的.执法区域。
2.认真做好衔接落实。
一是加强管理。对下放的处罚权力进行动态管理,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和操作规程,明确技术指标和管理规范。
二是加强指导。和乡镇综合执法中队主动做好承接工作,明确承接事项的审批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及相关事项,落实承接机构和人员。在旗法制办的领导下,城执局多次组织对乡镇综合执法中队的业务培训,发放学法执法手册1000余本。20xx年城执局结合乡镇执法特点组织编印《乡镇综合和执法手册》500册,上半年印发给各乡镇综合执法中队。
三是明确责任。对实行委托下放的行政处罚权,和乡镇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严格履行执法程序,明确权责义务。对下放的行政执法权,要求承接工作人员具有执法资格。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要求,乡镇承接下放的权利后,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取消收费标准的政策,认真落实收费情况,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收费环节的事中事后监管。所有行政许可,由窗口及时传至数管中心,由数管中心通过网站和APP等途径下传至各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对审批事项实行单项监管,同时执法大(中)队可以对审批事项全部内容实行全程监管,确保审批与监管无缝对接。探索实行承诺制,依据申请人承诺办理各类事项,事后进行随机抽查,一旦发现申请人承诺存在虚假,给予严厉处罚并纳入信用记录。
根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相关要求,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执法能力,截至目前我局企业双公示行政许可信息7条,个人双公示行政处罚信息58条,通过城管服务热线投诉举报功能,20xx年以来123城管服务热线一共受理1355条群众举报,办案率98%,有效的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教育引导群众修身律己、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六)跟进“一张网”建设,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我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中的每个事项与“一张网”对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到“三级四同”,即同一事项区盟旗三级名称、编码、类型、依据相同,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7个事项在系统中办理,以“外网申报、内网办理、网端推送、快递送达”为主要模式,真正实现“全程在线、一网办理”。
二、存在问题
目前实施“放管服”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局涉及的权力事项多,有些业务要求高,窗口工作人员和后台维护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太全面,存在不能及时向经营业户答复的问题,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许可事项可通过调整职能或事后监督等非行政审批方式予以规范,缺乏继续保留的必要。如城市垃圾准运证。在审批内容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主要审查车辆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城市管理部门主要审查车体密闭运输性能,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兼容性。然而在审批内容并不复杂的情况下,当前申请人获得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需要经过三个职能部门,而且每年至少得申请两次年审,程序相当繁琐。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项目可以调整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审批的事项。
(二)部分许可事项可通过调整职能或事中事后监督检
查非行政审批方式予以规范,同时,历史无办件,缺乏继续保留的必要。如从事生活垃圾(含粪便)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包括经过城市桥梁)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
(三)推行全流程网上审批与部分项目的实际审批流程产生冲突。因我局的审批业务有的涉及需要到现场勘查(如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及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审批)、有的需要专业部门现场核验(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包括经过城市桥梁)审批、关闭、闲置、拆除城市环卫设施许可、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因此只能接受网上咨询业务,无法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涉及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四办”在实践上尚有一定难度。
(四)行政审批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且更换频繁,审批业务缺泛关联性,增加了审批成本,降低了行政审批效率。
三、整改措施
为了优化政务服务、打造便利化公共环境,我们将改进工作方法。
(一)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了解不见面审批办理流程,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提高企业参与审批和监督审批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对标国内先进评价标准,建立完善企业和群众评判放管服改革成效的机制,促进我局审批行为更严谨、更规范、更阳光。
(二)提高网上服务效率。实现“上一个网服务全方位”,加快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推广“不见面审批”、“一次都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全面推广“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网上办事模式。
(三)加强培训,提升服务。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部门要根据实际做好窗口一线人员业务培训,并组织人员到推行效果好的部门现场观摩,杜绝“脸好看,门好进,但事难办”现象,避免“马上办”服务模式“新瓶装旧酒”,同时严禁以“系统升级”“设备故障”“集中学习”等理由拒绝收件和受理,否则要进行问责。
(四)进一步完善首问自任职和AB岗补位制度。一是首问责任人要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要求,按照城执局的工作职能及各科室工作职责,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能够立即解决的,应立即协调、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要说明理由;需要补充材料的,要一次性告知;前来办事人员不知道如何办理的,要告知如何办理,并耐心解答对方的询问;不能立即解决的,应向对方交代清楚解决问题的日期;决定不予办理的,应说明理由或出具不予办理的法律依据;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并做好相关材料登记工作。二是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的,但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首问责任人要主动告知或引导到有关科室,经办科室无人时,要告知经办科室的联系电话;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但具体承办人不在时,要按AB角补位制要求,由科室其他人员负责办理;当AB角都不在时,首问责任人应先接受下来,并记下相对人的联系电话,再交具体经办人办理。
特此报告。
卫生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我院根据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院领导对医疗质量安全非常重视,并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安全稽核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实施方案。每月定期对各科室部门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稽核,并召开稽核会议,对于在稽核过程中存在的'医疗隐患问题,给予整改通知,并要求存在的问题科室给予整改情况说明,且要求立即整改。
我院稽核领导小组于xx年2月底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医德医风建设,医疗安全应急处理,进行认真细致检查,对全体医务人员执行岗位职责,医疗核心制度,诊疗标准,病例书写质量及护理操作规范,工作责任心,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自查。检查中发现个别病例书写不完全规范,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淡薄。
二、我院在xx年3月2日下午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务医疗质量安全认识,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具体落实;严格自查,积极整改。
尊敬的XX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司内审小组(组长:,组员:)认真对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条款,从以下方面开展自查:
1.机构与人员
2.厂房与设施
3.设备
4.文件管理
5.产品设计开发
6.物料采购
7.产品生产管理
8.产品质量控制
9.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
10.不合格品控制
11.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
于20xx年XX月XX日完成体系自查,自查结果及不适用条款详见附件1。
经自查,我司已达到适用条款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盖章)
附件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查表
章节
条款
内容
自查结果
机构和人员
1.1.1
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质量手册》(编号:)包括组织机构图,明确了各部门关系。
1.1.2
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规定;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质量手册》(编号:)已对各部门职责权限作出规定;品管部能独立行使对产品质量的决策权力。
1.1.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查看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生产部负责人和品管部负责人分别履行各自授权职责。
生产负责人是:
质量负责人是:
1.2.1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是我司产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
1.2.2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程序详见《质量手册》(编号:)。质量方针、质量手册批准人为总经理。
1.2.3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目前公司配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足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2.4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正常情况下,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
最近一次:X月xx日进行管理评审。
1.2.5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确保企业一切生产活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执行。
1.3.1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查看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
1.3.2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查看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明确管理者代表职责,每年管代汇报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编号:)。
1.4.1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经过培训和考核评价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1
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对各部门负责人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公司人员均符合任职要求。
1.5.2
应当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职检验人员。
查看组织机构图、部门职责要求、岗位人员任命等文件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设置了专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有任命文件。目前检验人员为:、。
1.6.1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与其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训,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应当确定影响医疗器械质量的岗位,规定这些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学历要求)、工作技能、工作经验。查看培训内容、培训记录和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岗位说明书》(编号:)对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任职要求进行了规定。同时每年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保持记录。
1.7.1
应当对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影响人员的健康进行管理,建立健康档案。
相关人员均办理了健康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厂房与设施
2.1.1
厂房与设施应当符合产品的生产要求。
我司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要求。
2.1.2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生产、行政和辅助区布局合理,互不妨碍。
2.2.1
厂房与设施应当根据所生产产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的洁净级别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
我司医疗器械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厂房及设施符合产品生产特性要求。
2.2.2
生产环境应当整洁、符合产品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生产环境符合质量需要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2.2.3
产品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确保厂房的外部环境不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要时应当进行验证。
不适用。
产品无特殊要求,外部环境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2.3.1
厂房应当确保生产和贮存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确保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及存储质量,以及生产设备不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
2.3.2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厂房拥有适宜的照明、温湿度和通风控制条件。
2.4.1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进入。
现场查看是否配备了相关设施。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做好日常清洁工作。厂区有灭蚊灯、捕鼠笼。
2.4.2
对厂房与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不应影响产品质量。
厂房与设施的维护维修不影响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质量。
2.5.1
生产区应当有足够空间,并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相适应。
生产区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
2.6.1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中间品、产品等贮存条件和要求。
库房满足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成品的存储条件和要求。
2.6.2
仓储区应当按照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等进行有序、分区存放各类材料和产品,便于检查和监控。
现场查看是否设置了相关区域并进行了标识,对各类物料是否按规定区域存放,应当有各类物品的贮存记录。
对库房进行了三色五区划分,各材料产品实现分类有序存放。待检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
2.7.1
应当配备与产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场所和设施。
对照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和产品检验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条件。
已划分专门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检验的区域和检验设备。
设备
3.1.1
应当配备与所生产产品和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当确保有效运行。
对照生产工艺流程图,查看设备清单,所列设备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核查现场设备是否与设备清单相关内容一致;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
已配置适宜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生产设备。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生产设备已配备,操作简便,易于维护清洁。
3.2.2
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防止非预期使用。
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标识。
生产设备均有状态标识,排除非预期使用的可能。
3.2.3
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建立了生产设备管理规程,并保存相关维护、维修记录。
3.3.1
应当配备与产品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主要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当具有明确的操作规程。
对照产品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检测设备。主要检测设备是否制定了操作规程。
已配置用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检验的设备工具。
3.4.1
应当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括使用、校准、维护和维修等情况。
已建立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记录。
3.5.1
应当配备适当的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量程和精度应当满足使用要求,计量器具应当标明其校准有效期,保存相应记录。
查看计量器具的校准记录,确定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生产与检测过程的计量器具已配备齐全,且标明校准有效期,保留了相关记录。
文件管理
4.1.1
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
质量方针应当在企业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应当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质量目标应当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应当根据总的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建立各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应当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应当可测量、可评估;应当有具体的方法和程序来保障。
建立并逐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每年评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分解细化到各部门,实现可测量,可评估。
4.1.2
质量手册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规定。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企业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质量手册包括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责、质量体系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4.1.3
程序文件应当根据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各种工作程序而制定,包含本规范所规定的各项程序文件。
根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过程制定了??个程序文件,包含了本规范所规定的所有程序。
4.1.4
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安装和服务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技术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产品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安装手册等相关文件,详见产品主文档。
4.2.1
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系统地设计、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编号:)
4.2.2
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控制程序管理,并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撤销、复制和销毁记录。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记录。
4.2.3
文件更新或修订时应当按规定评审和批准,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
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文件的更新或修订是否经过评审和批准;其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能够得到识别。
文件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并保持相关记录——由新法规颁布引起的文件修改保持了更改记录。
4.2.4
分发和使用的文件应当为适宜的文本,已撤销或作废的文件应当进行标识,防止误用。
到工作现场抽查现场使用的文件,确认是否是有效版本。作废文件是否明确标识。
对已撤销和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章识别。
4.3.1
应当确定作废的技术文件等必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满足产品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等需要。
保存期限应当不少于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寿命期。
作废的技术文件保存期限为2年。
4.4.1
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包括记录的标识、保管、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要求等。
已建立《记录控制程序》(编号:)
4.4.2
记录应当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活动可追溯性。
记录可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活动的可追溯性。
4.4.3
记录应当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防止破损和丢失。
记录按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4.4.4
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销毁,更改记录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记录按照要求进行更改。
4.4.5
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
记录从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
设计开发
5.1.1
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
查看设计控制程序文件,应当清晰、可操作,能控制设计开发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人员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沟通;
4.风险管理要求。
建立了《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编号:),内容包括:
1.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的划分;
2.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各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对开发人员和部门的职责要求、权限设置等;
4.风险管理过程。
5.2.1
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
查看设计和开发策划资料,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计开发活动进行策划,并将策划结果形成文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目标和意义的描述,技术指标分析;
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应当识别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以及各阶段预期的输出结果;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应当按照策划实施设计和开发。当偏离计划而需要修改计划时,应当对计划重新评审和批准。
1.设计开发项目的技术指标分析;
2.确定了设计和开发各阶段,以及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3.明确各阶段的人员或组织的职责、评审人员的组成;
4.主要任务和阶段性任务的策划安排与整个项目的一致;
5.确定产品技术要求的制定、验证、确认和生产活动所需的测量装置;
6.风险管理活动。
5.3.1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体现了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要求的内容。
5.3.2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已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获批准。
5.4.1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包括采购、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相关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等。
查看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采购信息,如原材料、包装材料、组件和部件技术要求;
2.生产和服务所需的信息,如产品图纸(包括零部件图纸)、工艺配方、作业指导书、环境要求等;
3.产品技术要求;
4.产品检验规程或指导书;
5.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和标签要求等。产品使用说明书是否与注册申报和批准的一致;
6.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7.提交给注册审批部门的文件,如研究资料、产品技术要求、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如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等;
8.样机或样品;
9.生物学评价结果和记录,包括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根据产品特性明确设计开发输出信息:
1.原辅材料及包装物的采购要求;
2.产品工艺流程图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作业指导书
4.产品说明书、产品技术要求
5.产品检验内容及作业指导书
6.产品包装形式,标签内容
7.样品
8.生物学评价
9.注册申报文件
5.4.2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设计开发输出内容均得到总经理批准,并保持相关记录。
5.5.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
查看相关文件,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转换活动以解决可生产性、部件及材料的可获得性、所需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2.设计转换活动应当将产品的每一技术要求正确转化成与产品实现相关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3.设计转换活动的记录应当表明设计和开发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到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适于生产;
4.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转换进行确认,确保其结果适用于生产,并保留确认记录。
产品转化活动完成,并取得注册检验报告。
5.6.1
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设计开发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包括评审结果和评审所采取必要措施的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在设计开发各阶段有评审结果和内容。
5.7.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结合策划的结果,在适宜的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确保设计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2.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3.若设计和开发验证采用的是可供选择的计算方法或经证实的设计进行比较的方法,应当评审所用的方法的适宜性,确认方法是否科学和有效。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了验证,并保留了验证报告。
5.8.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者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在适宜阶段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求;
2.设计和开发确认活动应当在产品交付和实施之前进行;
3.应当保持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包括临床评价或临床试验的记录,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9.1
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者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
查看临床评价报告及其支持材料。若开展临床试验的,其临床试验应当符合法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于需要进行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的医疗器械,应当能够提供评价报告和(或)材料。
产品通过与已上市同类型产品进行临床评价对比进行确认。
5.10.1
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2
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查看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2.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
3.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所载明的内容时,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申请变更注册(备案),以满足法规的要求。
暂无设计开发变更
5.10.3
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进行了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分析报告》(编号:)
5.11.1
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风险管理文件和记录,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风险管理应当覆盖企业开发的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2.应当建立对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的文件,保持相关记录,以确定实施的证据;
3.应当将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实施风险管理活动,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并保持相关记录,将所有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采购
6.1.1
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
采购程序内容至少包括:采购流程、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规定、采购物品检验或验证的要求、采购记录的要求。
《采购控制程序》(编号:),程序内容包括:采购流程、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与管理、采购物品检验、对采购记录的要求。
6.1.2
应当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不低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相关要求。
采购物品符合我公司采购要求
6.2.1
应当根据采购物品对产品的影响,确定对采购物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
查看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方式和程度的规定,核实控制方式和程度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采购物品会影响产品质量我们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采购控制程序》(编号:)对采购物品实施控制。
6.3.1
应当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必要时,应当进行现场审核。
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供应商审核指南》的要求。
建立了《采购控制程序》(编号:)
6.3.2
应当保留供方评价的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
已保留供方评价结果及记录
6.4.1
应当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质量责任。
已与主要供应商签署质量协议。
6.5.1
采购时应当明确采购信息,清晰表述采购要求,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
从采购清单中抽查相关采购物品的采购要求,确认是否符合本条要求。
对采购物品均有明确的采购要求信息及验收准则。
6.5.2
应当建立采购记录,包括采购合同、原材料清单、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及验收标准等。
建立了包括采购合同、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检验标准及验收报告的采购记录。
6.5.3
采购记录应当满足可追溯要求。
记录可追溯。
6.6.1
应当对采购物品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满足生产要求。
查看采购物品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对采购的原材料有检验记录。
生产管理
7.1.1
应当按照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生产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
7.2.1
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查看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重要参数是否做验证或确认的规定。
特殊工序:热压复合(焊接),内包装封口。编制了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对应生产工艺的作业指导书。
7.3.1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中间品等进行清洁处理的,应当明确清洁方法和要求,并对清洁效果进行验证。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无清洁处理要求。
7.4.1
应当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对环境进行监测,并保存记录。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型)产品的生产环境为清洁环境。
7.5.1
应当对生产的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保存记录,包括确认方案,确认方法、操作人员、结果评价、再确认等内容。
已确认。
7.5.2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应当进行验证或确认。
不适用
7.6.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生产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通过生产批号实现可追溯。
7.6.2
生产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生产批号或产品编号、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产品生产及检验记录均体现在生产流程记录单中。
7.7.1
应当建立产品标识控制程序,用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
建立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编号:)
7.8.1
应当在生产过程中标识产品的检验状态,防止不合格中间产品流向下道工序。
查看是否对检验状态标识方法作出规定,现场查看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状态标识,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用胶框颜色区分,检验合格,进入下一道工序。
最终合格成品送至库房合格品区。不合格品送至库房不合格品区。
7.9.1
应当建立产品的可追溯性程序,规定产品追溯范围、程度、标识和必要的记录。
用生产流程记录单实现可追溯。
7.10.1
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产品说明书、标签的拟定与编制均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6号)》执行。
7.11.1
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规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防护要求,包括污染防护、静电防护、粉尘防护、腐蚀防护、运输防护等要求。防护应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
现场查看产品防护程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查看并抽查相关记录,确认产品防护符合要求。
建立了《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编号:),产品防护由存储防护和运输防护组成。
质量控制
8.1.1
应当建立质量控制程序,规定产品检验部门、人员、操作等要求。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产品的检验部门职责、人员资质、检验操作规程等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规定了所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部门、人员、方法等的要求。
8.1.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校准等要求,以及产品放行的程序。
查看质量控制程序,是否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校准作出规定。
建立了《质量控制程序》(编号:)、《产品放行控制程序》(编号:)。
8.2.1
应当定期对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并予以标识。
查看检验仪器和设备是否按规定实施了校准或检定,是否进行了标识。
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2
应当规定检验仪器和设备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的防护要求,防止检验结果失准。
已做好规定,校准或检定由第三方公司完成。
8.2.3
当发现检验仪器和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并保存验证记录。
查看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当检验仪器设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否对以往检测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并保存相关记录。
查看相关记录,暂无相关情况。
8.2.4
对用于检验的计算机软件,应当进行确认。
不适用
8.3.1
应当根据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检验规程,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查看产品检验规程是否涵盖强制性标准以及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性能指标;确认检验记录是否能够证实产品符合要求;查看是否根据检验规程及检验结果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证书。
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了对产品的检验方法,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来检验,产品检验结果为检验报告。
8.3.2
需要常规控制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项目原则上不得进行委托检验。对于检验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确需委托检验的项目,可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证明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和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自检;
8.4.1
每批(台)产品均应当有批检验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通过生产流程记录单,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8.4.2
检验记录应当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或证书等。
检验记录包括进货检验记录、过程检验、成品检验记录/报告
8.5.1
应当规定产品放行程序、条件和放行批准要求。
查看产品放行程序,是否明确了放行的条件和放行批准的要求。应当规定有权放行产品人员及其职责权限,并应当保持批准的记录。
建立了《产品出厂检验规程》(编号:),对产品检验和放行要求作出了规定。管代批准测试报告批准放行。
8.5.2
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
合格证明为出厂检测报告。
8.6.1
应当根据产品和工艺特点制定留样管理规定,按规定进行留样,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
产品已留样。
销售和售后服务
9.1.1
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
已建立了《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能实现产品可追溯。
9.1.2
销售记录至少应当包括: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销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建立了记录表格《产品销售记录表》(编号:),包括以上所有内容。
9.2.1
直接销售自产产品或者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
9.2.2
发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各法规要求直接销售或选择经营企业。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直接上报药监局。
9.3.1
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售后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
已建立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9.3.2
应当规定售后服务要求并建立售后服务记录,并满足可追溯的要求。
售后服务相关规定,满足可追溯要求。
9.4.1
需要由企业安装的医疗器械,应当确定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标准,建立安装和验收记录。
不适用
9.4.2
由使用单位或其他企业进行安装、维修的,应当提供安装要求、标准和维修零部件、资料、密码等,并进行指导。
不适用
9.5.1
应当建立顾客反馈处理程序,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分析。
查看程序文件是否对上述活动的实施作出了规定,并对顾客反馈信息进行了跟踪和分析。
建立了相关顾客反馈处理程序,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不合格品控制
10.1.1
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
10.2.1
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应当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现场查看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抽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是否按文件的规定进行评审。
已在库房设置不合格分区,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执行。
10.3.1
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召回、销毁等措施。现场查看在产品销售后发现不合格时的处置措施,是否召回和销毁等。
已有相关规定。
10.4.1
不合格品可以返工的,企业应当编制返工控制文件。返工控制文件应当包括作业指导书、重新检验和重新验证等内容。
查看返工控制文件,是否对可以返工的不合格品作出规定;抽查返工活动记录,确认是否符合返工控制文件的要求。
见《返工控制程序》(编号:)
10.4.2
不能返工的,应当建立相关处置制度。
建立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编号:)
不良事件监测
分析和改进
11.1.1
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有关职责权限的文件,确定是否对上述活动作出规定。
销售部门负责与顾客的所有联系,建立了《顾客反馈处理控制程序》(编号:),明确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11.2.1
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企业建立的不良事件的监测制度,是否规定了可疑不良事件管理人员的职责、报告原则、上报程序、上报时限,制定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再评价的程序和文件等,并符合法规要求。查看相关记录,确认是否存在不良事件,并按规定要求实施。
建立了《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控制程序》(编号:)及相关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各阶段报告的记录表。
11.3.1
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保持相关记录。
查看数据分析的实施记录,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是否应用了统计技术并保留了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
建立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编号:),时刻关注并搜集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顾客反馈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
11.4.1
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关问题再次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
11.4.2
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问题发生。
建立了《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
11.5.1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要求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建立了《忠告性通知、产品召回控制程序》(编号:)
11.6.1
应当建立产品信息告知程序,及时将产品变动、使用等补充信息通知使用单位、相关企业或消费者。
建立了信息告知流程。
11.7.1
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的评定等内容,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查看内部审核程序是否包括了上述内容。查看内审资料,实施内审的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内审的记录是否符合要求,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建立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编号:),并保持了每年的内审记录。
11.8.1
应当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审核,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查看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应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相关改进措施,管理评审报告中是否包括了对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管理评审,是否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落实具体职责和要求,是否按计划实施。
建立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编号:),并保持了每次的管理评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