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技术自查报告(精选9篇)

2024技术自查报告(精选9篇)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1

我校自从xx年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实践工作以来,经历五年多的时间,总投资一百四十余万元,建成了全市第一家校园网络系统,2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起了13个多媒体演播室,1个语言实验室,目前全校共拥有各类电脑一百余台,其中办公及管理用27台,多媒体教学用13台,学生用79台。这四年来,我校坚持科研先行、课题推进的方式,从信息技术装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成为了攀枝花市首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现将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九九八年,我校在开始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时,就依据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的原则制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五年发展规划,建立起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机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活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在这个管理机构中,专职教师2人,高级教师5名,中级职称2名,所有人员的学历均达到了相应的学历。

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及研究的各项目均由校级领导直接管理,按照学校制定的远期规划,各工作小组在每个学年度均制出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提出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并落实到人头具体实施,因而工作卓有成效,每个学年度均达到或超出了预期的目标。

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管理工作,学校还针对信息技术工作的特点,制定了信息技术科研管理制度、网络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演播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办公电脑使用管理制度、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借用管理制度、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职责、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和职责,健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信息技术工作一直能有序地进行。

良好的管理机构、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完整的实施方案、健全的管理制度为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二、信息技术的环境建设。

我校自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工作以来,一直很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设。自1998年以来,我校共筹集资金一百四十余万元,用于改善信息技术的装备条件,为全校师生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校除配置了常规的信息技术装备以外,还购置了扫描仪、视频采集卡、刻录机等设备,为将来建立专用的多媒体备课室、音像电子阅览室创造有利的条件。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校的普及推广,为满足多媒体辅助教学经常性应用的需要,我校还筹集资金,共建起了13个多媒体演播室,已完全能够满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

我校还分别于xx年、xx年建设了二个多媒体网络教室,其中一个为50座,以清华同方赛扬600/64M/15G的电脑为主体,主要用于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等,另一个为25座,以GX166微机为主体,主要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二个网络教室已能够满足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每个微机室的使用率均为20课/周以上。另外,我校还建设了一个46座的语言实验室,用于语言学科课的教学,xx年我校再增一个50座高规格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用于语言学科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应用情况来看,除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的使用率较高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理化等学科也有较高的使用率。

我校还于xx年自筹资金建设起了攀枝花市第一家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远程访问、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并建立起了相应的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校园网络应用的各事宜。xx年底学校再度筹资升级改造校园网,增配了一个高性能、高容量的服务器(清华同方PIII/主频1G/内存1G/硬盘108G),一个专用邮件服务器,主干线全部换用光纤,通讯设备均使用高质量的交换机,主干线带宽能达到100M以上,10M到桌面,有效地实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信息交换、网上学习、视频点播、课件点播等功能,同时还为接入Internet网打下基础。

为使校园网的应用能起到实效,学校还投资近三万元购买了利利华校长办公管理系统,投资近万元,购买了K12教育资源库。并于xx年9月在四川省电教馆申报立项了“利用PHP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实验课题,致力于开发集成化的校园网络,实现办公信息管理、网上科研管理、班级管理、网上考试、学生心理分析、继续教育、信息交换等功能,以促进校园网络运用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课题研究任务已全部结束,由《办公管理系统》、《自助资源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科研管理系统》组成的《校园网》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xx年2月起,部分技术成果应用于攀钢基础教育网,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我校还安装了永新卡,接收攀钢电视台发布的教育及其它资讯,并成功将教育资源部分接入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和资源。20xx年我校再投建一个现代远程教育地面接收站,进一步了加强资源库的建设。

为使信息技术装备、功能教室、校园网能够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我们对信息技术常规装备、专用功能室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对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演播室、校园网等方面的使用都要作好计划,作好记录,并指定专人进行维护管理。同时,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各年级组都要定期开展好关于信息技术的教研科研活动,并作好相关的记录。因此,我校信息技术的各项设备完好率均接近100%,都能随时投入正常使用,并稳定地发挥它们的功能,使我校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作一直能得到稳定地发展。

三、利用购置自制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

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中,硬件的基础,制度是保障,软件则灵魂。因此,我校历来都非常重视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我们共投入了近10万元的资金购置各类电教软件,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储存、阅览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电教教材购置方面,我们积极选用全国、省级审定推荐的教材。,已购置了正版计算机软件35套,价值约8万余元,购置引进的其它计算机软件达一千余套,还购置了275张CD、180小时的录像带,520小时的录音带,基本满足了全校师生对软件的需求。

同时,我们制定了政策鼓励教师自制电教教材,,教师自制课件总数已达300余件,其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强实用性、创新的课件达200余件,在参加的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共获得获1项国家级奖,16项获省级奖,15项市级奖,45项获处级奖,其中物理组制作的“初中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系列”于20xx年获四川省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发行,使全省各中小学校受益。

为提高软件的使用率,学校对各类媒体资源均指定专人负责,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完整的目录,并对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介绍教材的性能特点,使绝大部分教师均能恰当地使用,各项软件的利用率均达到了100%,设备投施的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为加强信息搜集的范围,我校利用购置专用资源库,接入宽带信息网,接入Internet网的方式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用大量的大容量硬盘来进行存储,并设计完成了“自助资源管理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用网络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教育资源的使用率。

四、广泛开展研究活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利用课题推进的方式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使全校教师能规范地应用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按要求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在教案、活动设计中均要求有相应的记载。学校在每年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中均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研活动中要对信息技术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好相关的记录。这一手段有效地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短短几年内,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遍布全校各学科,并对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题推进一直是我校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宗旨。为此,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从事有关的研究和实验,并从时间安排、待遇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学校还制定了“信息技术科研管理制度”,对信息技术的科研选题、实施、报告的撰写、结题、推广作了一系列的规定,要求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成果必须具备一定的价值,方案要完整,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手段大大地鼓动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年教师申报的校级课题均在6项以上,其中,80%以上的课题涉及到了信息技术。

我校承担或参与主研的省级项目已达8项,其中《初中物理CAI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获1999年度四川省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攀钢教育处第三届科研表彰大会一等奖;《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获xx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第四届教育处科研表彰大会一等奖;《利用PHP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于xx年10月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被确认为全省领先水平;《初二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研究》于xx年11月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课题成果得到了好评;今年立项的省级课题《自助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将把我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及研究推向深入。此外,我校还主研的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处级课题9项,其中2项结题,《初中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获攀钢教育处第四届科研表彰大会三等奖。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2

我校兴建于1976年,是一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坐落在大关县高桥乡下街42号,占地面积17亩,学校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8人。农远项目工程在我校配备了模式三的所有设施。我校的农远设施正常运行也有3年了,并真正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农远工程在我校的各项工作中,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县电教室要求,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们认真对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三种模式应用考评细则》,对我校3年来的农远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明确任务,认真落实

我校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远程教育项目有关工作。

20xx年10月,我校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具体设备为接收天线、数字接收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并持续自行投入资金100000余元(具体投入:自行购买计算机12台,安装光纤每年付费30000余元,购买监控以及各种软件,购置多媒体教室桌椅30000余元等一系列设备),用于3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的建设。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的启动,为我校接收教育资源获得

1了大量资料,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我校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制度,明细管理

经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由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与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管理全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组名单如下:组长:廖怡春副组长:陈禄刚祁斌

成员:汪一川、张永红、杨兴举。

同时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高桥中学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高桥中学远程教育项目应用考评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把远程教育的应用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考核之中,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

三、认真整合,大胆运用

首先给予充分的时间做保证,每班除了每周一节的计算机课之外,另外为每班开辟了一节课时间,运用远程教育设备,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纳入到我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充分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研,发挥远程资源作用,学校能够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广大教师观看同步课堂,优秀课案例。广大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科教研组长的带动下,每位老师积极地学习电脑知识、多媒体知识,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教学模式,能够利用农远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电化教学的能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直接享受名师的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在运用远程资源上,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利用农远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每学期的公开研讨课要有效利用现有设备,开展课程整合,课程研究活动。且要求每次都要在相应的表格做好记录,资料存档。

在德育方面,远程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下载的资源当中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资料,还有一些历史资料,政教处能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国旗下讲话,到各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资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四、及时清理,定期维护

在运用设备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设备的清理与维护,我校的专职技术人员,每周对设备都进行一次维护,确保农远设备的完好。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表册,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五、结合实际,合理规划

我校在远程教育设备开始运行以来,学校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领导到教师,从培训到运用,从服务到维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了长进,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积极性有所增强,德育教育变得不在空洞了,教育科研的资料更加丰富了。

总之,在各级领导与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远程教育工作

3开展的扎实有效,取得一些成绩,能够真正的服务于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库和资源服务平台,使远程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3

华厦小学现有学生514人,14个教学班,学校在职教师57名,其中市级骨干教师5名,区级骨干教师6名,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全日制小学。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规范了信化建设工程,坚持从以课带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电子白板15套。(每个班级一套、多媒体大厅一套)计算机教室一间;生机比为:10:1:师机比为:2:1.多功能复印机1台,还建立了学校内部的QQ群,实现了学校内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交流。最大化地提高了网络的作用。

二、工作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制度,明确人员职责。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由教导处主任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刚刚结束的区级、市级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上,我校周旅游、王翘楚两名青年教师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2、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1)、重点加强班班通设备培训。

首先本着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小处着眼、实践积累的原则,把白板的使用作为教师本学年提高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强化培训重点,做好总体规划,制定了培训计划,确定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对白板应用的不同要求。其次强化培训提高。为了使培训确实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老师使用探索一段时间后,我们专门设计了电子白板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就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及技术上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汇总情况之后,我们由原来的每月培训1次。改为每月培训2-4次,利用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务实。做培训的教师均是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这样让老师们在不断的体验,不断地反思的过程中逐步熟练白板使用技术,并且与学科整合。

其次做好白板使用及维护工作,每班都发有白板使用记录表。网管员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及时进行培训指导。通过一年来的培训,教师们的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对教师运用电子白板上课要求制度化,要求信息技术应用的学科覆盖率达100%。电子教案率达80%以上,课时覆盖率达30%以上。使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3)、学校网管员及所有任课教师可以把收集的一些教育资源网和教师学习网,都可以发到校内公用QQ群上,以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和上网学习。云资源备课系统就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给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对于基本的维护,由王德君老师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出现问题不能使用上报管理员,由管理员负责进行维护维修;教师办公用机由教师自己管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由信息化管理员管理,实验室专用多媒体设备由实验员管理,要求做到设备无灰尘、工作正常化。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4、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设备的能力。开学初,要求每位教师在所上班级中建立自己学科的文件,把本学期所使用的课程资料存放于文件夹中,如:教师的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电子备课收集与管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让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教师能够利用电脑进行备课,根据教学实际上网查寻资料、制作课件等。

(2)、开立开足信息课,全校所有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保证每个班级每周一节信息技术科。并且数学、语文、科学、品德等学科教师还时常组织学生上网络课。

(3)、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兴趣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竞赛活动。

三、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学校网站需要完善,更新频率不够。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教师机数量不足,学生机陈旧,部分学生机已无法使用。还有信息技术科研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今后发展思路与措施。

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能力。

二是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软件建设方面,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库的管理(教案库、试题库等)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效地发挥优质资源作用,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的提高。承担信息技术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

四是建立多元化教育信息资金来源机制,有效改善教师机不足与学生机陈旧的现状。

总之,我们要不断捕捉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投入、注重教师培训、创建和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加大各学科的整合力度,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4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医院于20__年6月对我院的部分科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检查的`总结如下:

一、督查方式:

医院医务科组织医疗技术管理组和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到各个科室现场督促检查,并填写督查表

二、督查内容:

1、科室医疗技术管理组织(由科室主任及科室业务骨干3—5人组成)。

2、《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临床应用。

3、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

4、有无二类以上医疗技术申请书及批准文件。

5、是否开展未经审批的二、三类医疗技术。

6、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

三、督查结果:

本次督查结果总体感觉良好。医院开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未超出医院的执业许可证范围,无违规擅自开展的医疗技术。自医院下发医疗技术管理文件开始,科室积极组织人员学习,做到科室人员人人了解医疗技术的定义,熟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康桥医院医疗技术分级审批与管理制度》,知道本科室医疗技术开展的情况。

1、大部分科室均无本科室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2、部分科室无一、二、三类技术目录;

3、部分科室无审批表,能走正规的审批程序;

4、参与相关医疗技术的病人的病历里也有相应的患者知情同意记录。医院规定的每年要发表的论文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5、有部分科室无相关技术支撑材料记录;

6、没有定期进行新项目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及持续改进。

四、改进措施如下:

1、每个科室均要成立自己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2、要有科室一、二、三类技术目录;有审批表,能走正规的审批程序;

3、参与相关医疗技术的病人的病历里也能有相应的患者知情同意记录。

4、医院规定的每年要发表的论文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5、在医疗技术投入临床使用时要有相关技术支撑材料;

6、并能定期对新项目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5

学校教育的和谐,需要规范科学的管理来保障,需要学习工作一体化的育人氛围做支撑。**乡中心寄校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营造严谨、扎实、生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规范组织与管理

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由江永巴桑校长全面负责。按照要求,学校成立了信息中心,中心主任为贺平安。

2、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近年来学校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信息化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机制,加强管理和使用。

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

1、我校的计算机房设置了专人管理。管理员随时检查维修设备,清扫教室卫生,保障了设备使用率。

2、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技能的老师,不断尝试探

三、注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应用

1、建设学校网站,拓展信息空间

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学校建立了学校网站,以利于合理建构教育信息化环境。学校网站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对外宣传,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学校办学经验的传播等,并为教师提供了在校交流教案、课件、习题的平台。2、丰富校级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件的开发和积累,并投放于学校资源库,自从建立了电子备课制度之后,各学科各年级教学设计电子文档成为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参考资源。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使用的软件开发不够,造成学生使用的资源尚有些欠缺,也就带来了使用的不便。

3、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应用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因此70%以上的教师能够恰当适时地应用好信息设备。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优,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提升队伍素养

1、加大培训力度

为迅速提高教师们的信息素养,我们精心确定自办培训的内容,逐步扩大培训的范围,对校领导、学科教师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学校每学年都制定出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培训中采取了校内外结合的灵活的培训方式,提高了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在技能方面,学校提出了“四会”培训标准,即会文字处理;会发送电子邮件;会自制课件并运用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会熟练使用投影仪相关设备。

2、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利用现

代教育技术所上的公开课受到广泛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存在问题

1、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做到责任到人,重点加强对教室内各种信息设备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室内信息设备的利用率。

2、建设健全班班通设备,真正让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

**乡中心寄校

*年**月**日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6

我校现有教职工64人,学生720人,教学班18个,是省级电教实验学校,现就省信息技术及电教设备配置一类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照自查如下:

一、设备:

1、常规电教器材方面:

书写投影仪30台,幕布25块,手动幻灯机135型2台,无自动幻灯机,快速复录机1台,收录机53台,立体声收录机双卡4台,数码照相机1台,校园广播系统2套,摄像机1台,彩色电视机7台(其中有一51英寸背投)录像机3台,dvd一台。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0分)自评(9分)

2、校园网及计算机教室:

学校于20xx年11月入了XX市百范文网域网,实现了百兆进教室和办公室,全校共有计算机54台(其中有一台服务器一台笔记本电脑),教师用机24台,学生用机30台,全校共有78个网络点,形成了初步规模的校园网络,并建有中心机房,现有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和一个学生计算机机房,现在学校计算机配置与省计算机配置标准有很大欠缺,主要原因:因经济欠缺无能更新。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5分)自评为(10分)

3、语音室及其它设备:

学校有语音室、综合电教室、视频演示投影、和演播系统,无卫星地面接收系统。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0分),自评为(8分)

4、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

学校课件制作室有光盘刻录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台式扫描仪、视频采集卡以及多媒体制作软件,同时还有16座的电子阅览室。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5分)自评为(3分)

二、用房:

1、专用教室:

学校课件制作室24㎡、电子阅览室48㎡、多媒体教室80㎡、学生计算机室48㎡、语音室48㎡、校园网络总控室18㎡,其中学生计算机室、语音室未达标准72㎡。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0分)自评为(8分)

2、器材室:

学校器材资料室48㎡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5分)自评为(5分)

三、配套设施:

学校器材资料室有器材柜、架,并且通风遮光,有防尘、防潮、放火设施。器材入柜方面能基本满足。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5分)自评为(4分)

四、人员:

我校有专职网络管理员和计算机教师两人,并有一名兼职计算机教师,其中一人是计算机专业学校毕业,另外两人学历达大专学历。并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和实践操作,在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方面都胜任此项工作。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0分)自评为(9分)

五、管理:

1、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有领导结构,教学副校长全面负责,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有计划、有总结,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

2、建立了器材资料分户帐和借用记录薄,同时制定了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并做到器材资料存放有序,帐物相符。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3分)自评为(10)

六、效益:

1、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月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两次以上,每学期制做一个精品课件,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作为考核依据。同时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上学习,把学习的收获放到自己的文件夹,每位教师在网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克网站,把自己的教育叙事、工作日志、学习心得等放入到自己的博克网站相互交流学习。

2、我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和周围学校资源共享方面有待加强。

按照一类评分标准(17分)自评为(15分)

综上所述,我校参照省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设备评分标准细则,自评总分为81分。

20xx.11.9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7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教育部积极实施新战略,努力发展远程教育,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科技的成果,新的教学资源,接受新的学习方法,感受时代的新气息。我校积极配合上级指示,实施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政,并在县教育局、乡教管中心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第一、极学习其他学校的管理方式。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熟知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参观其余学校,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并在本校实施,大大改进了以前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成立领导小组共同管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第三、利用多媒体,开设计算机课程。学生没有计算机直接操作,但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清晰地学习。

第四、按时接收远程教育资源。每天按时开机,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接收,并随时进行删改、刻盘、编目录、保存,;同时,对一些优秀的课件进行整理、分类保存。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刻录了各科教学光盘30多张,充实了学校的资源库建设。

第五、建立了完整的借阅制度。借出和归还必须由本人签字确认,并且按时归还,确保资源的完好无损。

第六、组织教师学习计算机。传统教学的方法已不能够适应新的教学步伐,因此,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是硬件。每周组织教师学习一次,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培训教师签字。

第七、加强图书仪器的管理与借阅。管理员做好图书仪器的登记、编号、保存及借阅;借出与归还必须由借阅人签名登记,并保证图书与仪器的完好无损。

我校的远程教育,无论在设施和教育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设备的不完善、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使用过程的不娴熟、教育教育不扎实、不彻底等问题,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向新的目标进发,取得更好成绩。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8

自1998年开始教学和应用实践以来,我校经历了五年多,总投资140多万元。它在全市建成了第一个校园网络系统、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3个多媒体工作室和一个语言实验室。目前,全校拥有各类计算机100多台,其中办公管理用计算机27台,多媒体教学用计算机13台,学生用计算机79台。四年来,我校坚持科研先行、学科先行的道路,从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在学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攀枝花市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现将我校信息技术应用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健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发展。

1998年,我校开始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的原则,制定了信息技术应用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秘书为副组长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机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活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该管理机构中有专职教师2名,高级教师5名,中级职称2名,均取得相应学历。

我们学校所有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项目都是由学校领导直接管理的。各工作组根据学校制定的长远规划,在每个学年都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提出了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并付诸实施,因此工作卓有成效,每个学年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

为了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的管理,学校还针对信息技术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十多项管理制度和职责,如信息技术研究管理制度、网络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工作室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借阅管理制度、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职责、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得到了建立和完善,并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信息化工作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良好的管理组织、高素质的人员、完整的实施计划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为我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信息化环境建设。

我校自开展应用研究工作以来,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的建设。自1998年以来,我校已筹集140多万元,用于改善信息技术设备条件,为师生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到目前为止,我校除了常规的信息技术设备外,还购置了扫描仪、视频采集卡、录音机等设备,为今后建立专门的多媒体备课室和视听电子阅览室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校的普及,为了满足多媒体辅助教学频繁应用的需求,我校还筹集资金,建设了13个多媒体工作室,完全可以满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求。

1999年,我校还自筹资金建设了攀枝花市第一个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远程访问、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并成立了相应的网管中心,专门负责校园网应用的各项事宜。20xx年底,学校再次筹集资金升级改造校园网,新增高性能大容量服务器(清华同方PIII/主频1G/内存1G/硬盘108G),专用邮件服务器,主干线路全部更换光纤,通信设备使用优质交换机。主干线带宽可达100M以上,10M至桌面,有效实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信息交流和在线

为了使校园网的应用更加有效,学校还投资近3万元购买了李丽华校长办公管理系统,并投资近1万元购买了K12教育资源库。20xx年9月,该项目在四川电教馆申报“用PHP &rdquo构建校园网络信息平台:该实验项目致力于开发一个集成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办公信息管理、在线科研管理、班级管理、在线考试、学生心理分析、继续教育、信息交流等功能,以促进校园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研究任务已经完成。由办公管理系统、自助资源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和在线科研管理系统组成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20xx年2月以来,部分技术成果应用于攀钢基础教育网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我校还安装了永信卡接收攀钢电视台发布的教育等信息,并成功将部分教育资源接入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快的信息和资源。20xx年,我校将再建一个现代远程教育地面接收站,进一步加强资源库建设。

为了使信息技术设备、功能教室和校园网有效发挥作用,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技术常规设备和专用功能室使用管理体系。要求对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工作室、校园网的使用进行规划和记录,并指定专人维护和管理。同时,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和年级组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做好相关记录。因此,我校信息技术设备的完好率接近100%,可以随时投入正常使用,稳定发挥功能,使我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工作始终稳步发展。

三、采用购买与自控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中,硬件是基础,系统是保证,软件是灵魂。因此,我校一直非常重视信息技术领域的信息资源建设。近年来,我们投资近10万元购买各种电教软件,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和阅读,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视听教材采购方面,积极选择国家和省级审批推荐的教材。截至目前,购买正版计算机软件35套,价值约8万元,购买其他进口计算机软件1000多套,购买and 275张,180小时录像带,520小时录音带,基本满足全校师生对软件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制定了政策,鼓励教师制作自己的视听教材。到目前为止,教师制作的课件总数已经达到300多个,其中200多个课件在内容和表达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我校获得一项国家奖、16项省级奖、15项市级奖和45项部门奖,其中物理组获得“初中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系列”20xx年获四川省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全省广泛发行,惠及全省所有中小学。

为了提高软件的利用率,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各种媒体资源,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完整的目录,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介绍教材的性能特点,让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使用软件。各类软件利用率达到100%,设备应用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

为加强信息收集范围,我校通过购买专用资源库、接入宽带信息网和互联网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资源,并以大量大容量硬盘存储,已完成设计“自助资源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数据库对收集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全校师生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开展广泛的研究活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通过项目推广的手段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了使全校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规范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按照要求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在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中有相应的记录。学校每年都要求教师在公开课、研究班、示范班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信息技术专题研究,做好相关记录。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短短几年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遍及整个学校,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推进一直是我校发展信息技术的目标。为此,学校制定了鼓励教师从事相关研究和实验的政策,并在时间安排和待遇上给予了更大的优惠。学校还制定了“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系统现状;,对信息技术研究的选题、实施、报告撰写、结论和推广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要求选题要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成果要有一定的价值,方案要完整、可操作。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热情。教师每年申报6个以上的大学级课题,其中80%以上涉及信息技术。

截至目前,我校承担或参与了8个省级项目,其中“初中物理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获1999年四川省电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攀钢教育系第三届科研表彰大会一等奖;“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获20xx年四川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第四届教育科研表彰大会一等奖;《用PHP搭建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于20xx年10月通过省专家组鉴定,确认为省内领先水平;《二年级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研究》于20xx年11月通过省专家组鉴定,项目成果好评;今年的省级项目“自助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将把我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推向更深层次。此外,还有9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部门级课题,其中2个已经完成。“初中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获攀钢教育部第四届科研表彰大会三等奖

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撰写了30多篇信息技术论文,其中7篇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10篇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共开发教学课件300余部,其中1项获国家级奖项,11项获省级奖项,8项获市级奖项,30项获部门级奖项。此外,教师在学科实验中形成了大量的教材、教案、试卷等教学资源,目前正在被学校使用。自助资产管理系统”收集这些资源。就成果数量和质量而言,我校在校园网应用、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利用科学研究促进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是我们学校的特点之一。我们学校短短几年就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得益于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发展,我们将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保持当前的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五、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本保证。

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自从信息技术在我校的应用和研究以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培训工作,并将培训工作放在五年计划的非常重要的位置,确立了学校培训的长期目标。

信息技术管理中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各类人员制定了相关目标,针对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年度目标。教师接受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在各种培训中,校长、相关领导、电教人员都参加了培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派遣培训是我们学校培训教师的重要手段。自1998年以来,我校已派出15人赴成都、广西、广东、海南、山东、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还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校园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等项目的学习考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派遣人员增加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

校内培训是我校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信息技术管理中心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机操作基础、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学科开放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培训。学校大小团体培训次数达到100多次,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到目前为止,我校70%以上的教师可以开发多媒体课件,100%的教师可以操作计算机,30%的教师可以开发具有推广价值的精美课件,100%的办公室管理人员掌握了文档处理和电子报表技术,可以利用校园网交换信息,80%的教师掌握了网络操作的一般技术,基本满足了我校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六、培养信息技术教师成为信息技术应用骨干,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力军,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周围教师的积极性。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学校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深化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发展。因此,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使他们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愿望得到进一步激发,使得新技术在我们学校的应用一波又一波。

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从1998年开始,一直保证小学所有年级、初中一年级、二年级每周两课时,初三每周一课时。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由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领导小组直接负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做好教学日常工作。所有教案都要求编制成详细的计划,并制作成电子文档,以供日后参考。要求学生有不低于80%的机会;学校领导经常听、查信息技术课,同时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途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为新课程改革开好头。

七、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意见和建议

虽然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们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早,所以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使用,很多微机设备处于潮流的边缘。在校园网络技术的应用上,我们修建了宽敞的道路(通讯设备和线路),积累和生产了大量的商品(教学资源),但是汽车(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差,给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是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教育署在适当时候,为学校设备更新提供协助。

2.虽然我们学校进行了脱产培训,但仍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工作量大、观念转变慢,达不到我们学校制定的信息技术掌握标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3.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形成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成果,但这些成果只在学校得到了应用,并没有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建议教育部门在科研科的组织下,可以使我校的技术成果在全区推广应用。

八、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与应用规划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势头喜人,很多项目已经走在全市前列,但我们也清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基于我校的现有条件,我校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信息技术。

1.保持现有优势,继续深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校园网络应用的研究工作。我校是攀枝花市最早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校园网应用的学校。我校的一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攀枝花市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在这种优势下,我校将整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教学方法上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从优化校园网络应用体验上促进校园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结合新课改精神,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校拥有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和开发网络软件的技术骨干。在这种优势下,结合新课改精神,我们将认真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贯彻新课改精神。

3.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整合。经过前期的研究,我校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这些学科资源有效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资源的整合,也将是我校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2024技术自查报告 篇9

一、报名情况

20xx学年华埠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37人,本学期除退休1人(汪有顺),进入公务员队伍1人(郑凌),后勤3人(吴继英、邵云莲、汪志祥),近几年退休3人(程其顺、姜小平、徐怡全)未报名参训外,另有12位老师(沈高福、项传有、王琳、杨柄强、余华明、叶星星、曹娟、姚城、汪露强、周希莹、汪青山、许光锐)和7位新教师未报名参训,本次实际报名110人(包括借调开中的傅德良)。

二、组织管理情况

1、20xx年9月6日孙兵校长在学校行政会议作了本学期工作布置,要求教科室本学期做好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的各项工作。

2、省培训平台开通,确定报名期间,教科室连续向全校教师发出4个短信提醒教师培训报名。

3、9月28日教科室带领两位计算机教师到衢二中参加信息提升工程操作要求培训。12月10日安排28位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推进会。

4、提升工程各阶段开始前一天,通过短信通知教师明确各阶段任务,保证所有教师能及时完成各阶段的各项任务。

三、培训情况

1、教师培训积极性高。网络研修开始后,教师利用空余时间积极观看视频;很多教师感到收获颇丰,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满意度高。

2、阶段引领,指导研修方案。为了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培训,教科室及时发布阶段学习提示,学员的培训工作正常、有序。

3勤加督促,保障教师培训成绩。学校积极关注信息提升工程的培训动态,督促教师按照阶段完成学习,确保每一位老师都能通过考核。

4、积极参加线下研修活动,听取专家的活动指导。12月10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在衢州中专举行的线下活动,着力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