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通用5篇)
法院按照最高法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全院深入推进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审判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开展审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作用。现将我院开展信息化及审判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组织保障,确保审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审判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审判管理工作的落实。
(一)层层动员,提高对审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召开审判管理专题会议,推动审判管理全面开展。通过召开党组会议、中心组会议、庭务会,层层传达审判管理工作精神,明确审判管理职责。召开民商事审判庭审判管理培训会,提高审判人员的审判管理能力。
(二)成立机构,加强审判管理专门队伍建设。经区委同意,我院增设审判管理办公室,设中层干部一名。现有审判管理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18人。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审判质量、效率、流程、绩效管理考核制度体系,推进审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行;负责审判运行态势分析、网上办案、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裁判文书评查、庭审评查、案例工作、审判管理工作经验总结;负责本院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积极推进1审判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审判指导;其它与审判管理相关的工作。
(三)制度建设,保障审判管理工作落实。根据审判管理的需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判、执行管理工作的规定》、《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试行)》、《关于下达20xx年度部门目标任务的通知》等规范,确定了案件层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审委会、合议庭、独任审判员以及院庭长、审判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同时针对网上办公办公出现的问题、情况,出台了《案件上网存在问题的说明》、《关于案件结案效率相关概念的通知》、《如何区别实际超审限和网上超审限》等相关通知、说明,对相关概念的解释统一了标准。
(四)物质保障,确保审判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加大对审判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与物质保障,现我院共配臵小型机31台,pc机111台,高速扫描仪8台,一般扫描仪10台。
二、夯实信息化基础,狠抓网上同步办案工作
(一)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网络系统逐步完善。我院已联通三、四级网络,能准确稳定的传输数据信息;建成了法院内网网站、互联网,并且运用于办公办案及信息公开;视频会议系统和固定视频会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网上办公系统全面运用。网上办公系统已顺利应用于网络办公办案及公文的拟定、审签、上传、下发。三是网络安全得到保障。制定并下发了规章制度,规范干警网上办公办案、网上公文流转行为,严格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涉密或敏感信息不上网的制度;配备专门网管人员对网络设备、视频设备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
(二)严格规范案卷材料同步录入
一是规范电子档案录入情况。要求除特殊案件外所有案件全部网上运行,按照诉讼程序进程,规范、准确、清晰地录入案件材料。二是强化案件同步录入。严格要求案件材料同步录入,做到纸质材料与电子材料同步生产。要求裁判文书、合议庭笔录、审委会讨论笔录做到通过系统同步生成,有条件的庭室,做到庭审笔录网上同步生成。三是提高材料录入的完整性。严格要求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材料、内容保持一致,严禁错录、漏录情况发生。
我院通过每月对案件上网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同时将案件上网情况纳入质效考核,加强全院案卷材料同步、清晰、完整上网录入。到20xx年7月,我院已经进行案件上网抽查通报6期,抽查案件229件。
(三)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办案
一是做好案件上网流转。今年以来,我院新收案件2328件,已实现全部上网。除20xx年8月(系统开始使用日)之前的案件是补录进系统外,之后所有案件都已进入网上办案系统。已开始使用上诉系统对上诉案件案件进行网上流转,到7月12日,通过系统传输上诉案件共160件。二是做好公文网上传输。法律文书、公文已全部实现网上生成及送签。
(四)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本院档案室现有库存诉讼档案共计件,多余卷,保管3年代从1950年至20xx年。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到借阅、传阅等各个环节予以规范,保证了档案的安全和利用。自20xx年8月启用网上办案系统以来,凡案号为20xx年的案件都严格按照《四川省法院系统诉讼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完成电子档案,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一致。截止20xx年6月30日,档案室在网上接收归档电子档案3894件,其中20xx年3176件,20xx年718件案件,20xx年的纸质档案全部整理归档上架。
(五)着力抓好科技法庭的建设与应用
今年我院科技法庭建设已纳入议事日程,科技法庭建设方案已上报上级法院,设备配备已列入采购计划。
三、围绕“案件质量工程”,落实审判管理工作
(一)加强案件流程管理。一是将所有案件纳入流程管理。全院所有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均已纳入流程管理。二是案件分案由庭长统一进行。目前我院尚未实行随机分案。三是节点管理得到加强。我院设臵20个监控节点,其中4个冻结节点,分别是立案、分案、结案、归档。审管办按月对重点节点管理情况进行通报。建立审限通报制度,对网上超审限和实际超审限进行及时通报。20xx年以来发出审限通报13期。尚无实际超审限案件。严格控制延长审限及中止、扣减审限的审批,审限审批权限实行庭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两级审批。四是规范流程管理系统修改程序。严格设臵层级管理权限,流程系统的修改程序需两级审批。
(二)完善审判质效评估。制定并下发了《工作目标管理办4法(试行)》、《关于下达20xx年度部门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审判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原则,建立了工作目标管理、运行和考评等机制。将审判业务部门的审判质效作为业绩考核的依据。
(三)深入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一是进行常规性网上案件质量评查。及时对已结案件进行网上质量评查,今年以来,已在网上评查案件3549件。二是按月进行裁判文书评查。结合审判管理实际,修订了《裁判文书评查办法》等规范,按月评查裁判文书,并作出通报。今年以来共评查裁判文书610份。三是抓好重点评查和专项评查。对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的案件进行适时评查,今年以来共评查发改案件24件。认真开展重点案件评查、“百万案件评查”等专项评查工作,抽调包括审委会委员在内的9人组成3个案件评查小组,对包括5件重点案件在内的55件案件进行了逐案评查,写出评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四)增强审判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审判管理按月通报制度。建立审判管理、审限管理、裁判文书评查、电子卷宗评查、节点管理等5个审判管理通报制度,定期对审判管理、超审限、裁判文书及电子卷宗评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通报。20xx年共作出各类通报28期。二是建立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制度。审管办按季度对审判态势进行分析,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发现审判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院庭长决策管理提供服务,共计发布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分析2期。
(五)其他工作。加强与上级法院的联系,积极争取尽快开发、启用审委会软件;加强网上预约立案、裁判文书上网的论证5和调研,争取在条件成熟后实现预约立案和裁判文书上网。积极开展审判管理的调研,撰写审判管理调研论文2篇。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在审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案件同步录入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录入案卷材料的规范性(清晰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针对审判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迈微网上办案系统的案由亟需升级更新。20xx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案由进行了修订,导致新案由与迈微系统上的案由不一致。二是迈微系统与新的电脑操作系统不兼容。迈微系统只适用于windosXP,在其他电脑操作软件中,无法正常使用。三是在文书评查功能中,无法对评查情况进行直接评分。四是庭审笔录在系统上同步录入后,“案件状态”中对此无显示。
(一)资源建设
1.基础配置
锦洲小学依托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在政府不断增加专项投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建成了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充分保障了全校师生的正常使用。
目前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有1个电脑房、1个多媒体专用教室、12个班级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学校完成整体改造期间,学校添置了交换器,为所有班级和办公室增设了网点,确保教学、办公所需的电脑都能上网,也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创设了必备的条件。
2.信息资源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完备,符合教育部“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要求。学校已建成了的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楼,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
3.人力资源
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
目前学校有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以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职的网管员,他们负责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并负责各专用教室及教育信息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如遇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借助与网络专业维护机构签定的协议,及时得到处理。
(二)管理机制
1.组织规划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信息技术组组长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及各班信息员组成的学校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制度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对发表相关的论文、案例或推进信息化工作有突出成绩的老师给予奖励。
3.投入经费
学校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满足教育教学日益发展的需要。校园网电教设备设施逐步升级改造,近几年年为相关为中层干部配置了U盘。
近三年来已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投入经费,这些经费的投入,使用合理,用到点上,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信息建设中经费使用的需要,确保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4.维护情况
为了及时排除网络故障、维修信息技术设备,我校设有“电脑故障记录本”、接报后能及时到场检修,一般性的故障都能做到当场修复或当天修复,不超过24小时。为了保证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我校联网计算机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能及时更新。为了维护网络控制室、教室等设备的安全,我校有安全使用措施,有防火防盗设施,能够及时维修和保养。。目前,我校信息技术设备能正常使用,确保了网络安全畅通,有效防御了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
学校严格执行信息科技课程计划,在预备年级开设每班每周1课时的信息科技课。全面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在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收集、管理和使用百范文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教学手段。
2.管理服务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学校所有课表采用电脑软件排课,合理安排课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料采用电子文档。对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安排,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学期进行考核,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积极应用校园网络发布信息,确保及时更新学校网站信息,使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校园网更方便地实现实效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能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及时准确的记载,保证落实得有序。我校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学生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不仅在各种学生活动中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且强调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渗透,将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3.应用特色
我校立足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突出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重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参与、教师引领、教学互动、沟通交流、学习评价、资源建设与共享等课题,初步形成以开源系统建立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的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
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力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性课程,引导学生将信息化平台作为学习工具、资料来源,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加强校本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进行信心花培训。
辛集小学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营造严谨、扎实、生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规范组织与管理
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由吕连忠校长全面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全校共有兼职信息教师3人。
2、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在《吴桥县教育信息化20xx-20xx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三年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
1、学校投资购买了路由器、投影仪、漏电保护器等设备,保障了网络设备正常使用。我校的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远程室均设置了专人管理。管理员随时检查维修设备,清扫教室卫生,保障了设备使用率。
2、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技能的老师,不断尝试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因此经常使用各种设备设施,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专用教室使用率较高。其中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平均周使用时数占平
均周时数的40%以上,多媒体教室平均周使用时数占平均周时数的20%以上。平均每天每个教室的设备都能使用。
三、提升队伍素养
1、加大培训力度
为迅速提高教师们的信息素养,学校精心确定自办培训的`内容,逐步扩大培训的范围,对校领导、学科教师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2、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上的公开课、研究课受到广泛好评。教师自制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经使用实施,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效果是显著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共享价值。
四、存在问题
1、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做到责任到人,重点加强对专用教室的各项管理,进一步提高专用教室的利用率,真正让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
2、我校大部分教师还不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将继续加强培训,做到与时俱进。
东宋门小学
20xx.11
20xx年,我局根据x市审计局关于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局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目标和任务,以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为目的,把扎实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取得良好成效。现对照《x市审计机关信息化工作考核表》,就我局今年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得分100分,报告如下:
一、计算机审计推广应用情况
(一)计算机审计成果。(20分)
20xx年,我局共撰写并提交计算机审计成果5篇。其中:《财政决算审计AO实例》、《x市石化项目卫生防护区居民搬迁安置事项补偿、奖励标准不统一审计AO实例》、《x市x镇20xx年度财政决算审计AO实例》、《政府投资项目财务决算审计AO实例》等审计实例4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专项资金计算机审计方法》1篇。通过计算机审计查出了有人同时申报国家奖扶资金和特别扶助资金、特别扶助资金申报人员不符合文件规定的基本条件、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账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未及时解缴、某镇对54户多次拆迁的农户,奖励和搬家费发放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二)OA运用情况。(10分)
20xx年,我局充分运用OA系统的公文起草、公文收取、公文阅办等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纸张浪费。除固定资产投资竣工结算审计项目外,其余项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运用了OA系统建立项目、分解项目、上传审计工作底稿等审计现场资料、数据回传及与AO的交互等功能。
(三)审计会商运用情况。(10分)
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局今年成功安装了审计会商系统。在系统的运用过程中,根据要求,在每次会前联调都做到了及时上线,没有发生迟滞开机或离岗等情况,在开会时也没有出现因故障影响会议效果的情况。
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情况
(一)AO认证通过率(10分)
截止20xx年底,我局共有24人通过AO认证考试,达到了单位总人数的80%。
(二)计算机审计中级人员通过率。(10分)
今年,我局有一名同志参加省厅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年度通过率增加超过了2%。截止目前,我局共有2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5人通过x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
(三)信息化专业人员。(5分)
我局现在计算机专业背景2人从事计算机技术保障工作(其中聘用1人),人员占比超过了全局人员的4%。
三、信息化安全(15分)
20xx年,我局未发生失泄密和违反安全保密规定事件,未受到市局通报批评,未受到上级保密部门通报批评的,按要求进行安全自查,有信息安全制度。
四、其他
(一)审计专网运行状况(10分)
20xx年,我局充分保障了审计专网的通畅运行,对出现的临时故障及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没有发生因故障影响工作开展的情况。
(二)信息化工作(10分)
20xx年我局共撰写上报市局《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计算机审计技术助推审计显成效》、《计算机审计在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运用》、《x市审计局采取三项措施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等有关计算机审计信息化的文章、简报共4篇。完成了全年审计信息化工作动态目标任务的200%。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全校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结合我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的,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因此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现对照松滋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细则自查,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
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王家桥中学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乔冰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务室雷政乾主任任付组长,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由部门主任及备课组长任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还配有一名兼职网管员,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王家桥中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远程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3、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学校在20xx就研究制定了切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20xx至20xx三年总体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4、经费投入
我校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建有电子备课室,配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学生每周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到达规定要求.3我校按标准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每班教室配有一套“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上课,提高了课时效率,效果很好。
4、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10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实现了互联互通。
5、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6、我校有独立的网站设计合理,功能完善,为教师研修和学习探究提供了平台。
7、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三、应用水平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统一管理、交换和共享。建立和开发校本资源,进行了许多课题研究。
2、学校利用学生管理平台,家校沟通平台进行家校学生互动。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等。通过活动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三、教育教学运用
1、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
2、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2)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
3、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存在问题与措施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措施: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措施: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问题三: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和城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学生家庭有电脑很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