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管理制度(通用7篇)
1.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上岗,衣帽整齐,出入工作间要换鞋入室。
2.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物品与灭菌物品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采取单线行走,不可逆行。
4.回收物品与发放物品应分车、分人进行,凡有浓血的器械物品需由科室洗涤、清洁后交换。凡传染患者用过的物品必须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再与供应室对换。
5.每日更换消毒液,并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
6.严格执行工作人员手的消毒。
7.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消毒液、台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档。
8.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针头进行定期抽样热原检测。检测结果存档,符合监测标准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9.每日认真清点急救物品和检查基数物品储备量,做到供应及时。
10.定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11.做到按时下收下送,服务主动热情,深入临床第一线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1、在总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小组。
2、组织所属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法规及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3、组织所属工作人员对消毒知识的学习,人人必须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
4、消防设备应专人定期检查和管理,并保证消防设备的完好。
5、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并有记录,以防隐患。
6、定期对科室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供应室工作制度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和科室护士长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全院临床科室及部分业务科室所需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回收、处理及供应工作。
2、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实施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供应的物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确保患者安全。
3、本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类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洁、保养、消毒、灭菌方法,并严格执行各类物品处理流程。
4、本室人员应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差错事故。
5、经常检查医疗器材及物品质量,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
6、做好物资管理,物品发放、领取、使用等应有严格的手续定期清点建立账目;并认真做好统计上作,定期下科室清点基数。
7、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任何人不得随意在三区来回穿行。
8、工作人员应强化职业伤害防护意识,如发生皮肤感染或传染病者,应按规定调离或另行安排工作。
9、协调临床各科关系,定期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交换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
2、发放消毒或无菌物品时,交接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及包装用物的.清洁度、完整丝、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3、发放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时,双方查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检验合格证、灭菌日期、失效期、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4、科室代灭菌的物品,在收物时,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科室标记、包装用物的清洁度、完整性、化学指示胶带使用情况及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写灭菌日期是否符合要求;发放科室代灭菌包时,双方查对包的名称、数量、科室标记、包装物的清洁度、干燥度、化学指示胶带(标签)是否达到要求。确认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名。
5、包装物品或灭菌物品时,包装者及核对者查对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清浩度、完整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标记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灭菌员与质量监督员或护士长共同查对化学灭菌效果指示剂,及B-D试纸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登记本上双方签名。
7、配置消毒液、洗涤液时,经两人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欲配置浓度、配置方法,确认无误后,方可配置并在登记本上签名。
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全科人员要高度重视“安全第一”。各班在下班之前要检查水、电、汽、仪器等开关是否关闭,每人要掌握防火、防盜、防爆知识,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2、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一定要戴防护手套,做好自身防护。处理破损的玻璃器皿时,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外伤。
3、高压灭菌室工作人员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定期检查高压灭菌柜功能状态。
4、每台高压灭菌柜要有省压力容器使用证。
5、内室压力表、夹层压力表要有鉴定合格证,由计量测量鉴定所发给。
6、安全阀:由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测定,每年测1次。
7、烧制蒸馏水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日常保养,随时意自动报警,严防事故发生。
8、使用电机类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触电。
9、工作区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换鞋入室,戴口罩,勤洗手,必要时戴手套。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必须先洗手,更换未用工作服、工作鞋、戴口罩和工作帽,方可入室。
2、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有菌物品不得与无菌物品混淆。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柜内或架上。
3、设置污于染窗口和清洁窗口,通道要分清,不得交叉。
4、下收下送应配有专人负责收发,回收与发放人员应分别安排回来的车每次用消毒液消毒或蒸汽高压水枪冲洗,分开放置。
5、烧制蒸馏水的全套装备每日冲洗,每周彻底清洗1次。
6、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每日对各工作间进行空气消毒1次,并记录在案。
7、各种消毒液及清洁液定期更换,并监测浓度;每月对无菌间、包装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抽样进行细菌培养;使用中的灭菌剂、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做无菌实验;使用中消毒液或消毒物品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1次,结果存档备查。对高压灭菌柜、灭菌箱每锅进行工艺或化学检测,每个月进行生物检测;预真空高压灭菌柜每天做B-D试验1次。
8、回收可复用器材时,应保持密闭,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处理废弃物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执行。
供应室清洁卫生制度
1、各室每天要做好平面卫生,并经常保持室内、外整洁,下班前清洗脚垫并洒消毒液,每周大搞卫生1次。
2、卫生工具分区放置,并分开、分池清洗,不得混淆乱挂、乱拿。
3、无菌区每天要湿式打扫二次。
4、灭菌人员每天坚持灭菌柜内、外抹一遍,拖地一次。
5、每半月抹室内的所有门窗、玻璃、灯具、天花板及墙壁,做到无扬尘,无蜘蛛网,无死角。
6、污桶、纸篓使用避污袋,每日更换。
供应室高压灭菌器出现故障的处理方法
1、灭菌时停电:首先关掉总电源,然后用人工办法将汽阀门关掉,避免产生湿包。
2、抽真空时停电:关总电源,关汽。
3、电磁阀失灵、密封条损坏、门上的制锁皮碗损坏应及时更换。
4、安全阀:1年检测1次。 5、压力表:半年探测1次。
6、输水器:2-3个月清洗1次。
7、过滤网:每周清洗1次杂物。
供应室下收下送制度
1、服务态度热情、主动,使用文明语言,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挂牌上岗。
2、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各种无菌物品及次性医疗用品等。
3、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专车专用。坚持一人发送无物品,另一人收取污染物品。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各类记本账物相符。
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专车使用后必须用消毒液抹洗或用蒸气高压水冲洗,并定位放置。
供应室领物、借物制度
1、领物、借物者必须穿工作服,佩戴胸牌。
2、认真填写领物本、借物本,借领者签全名。
3、各种器材和无菌包,只限院内使用,不得外领外借。
4、所借用物值班者及时追回,一般不超过24小时,归还时注明日期,归还者签名
5、供应室到各病室送收物品时,病房应有专人接待,便于及时清点核对,并登记签名。
供应室物品交换制度
1、执室到供应室交换物品者,必须经过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2、污染物品、清洁物品用不同的容器盛装,污染物容器应密封。 3、接触污染物品时应戴手套,物品数目由交换双方当面核对,有疑问及时提出。
4、由回收间的工作人员告知无菌物品存放室人员发放物品的数量与领取科室。
5、领取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时应先洗手或手消毒。
供应室与相关部门沟通及交流制度
1、供应室物品流动大,仪器设备多,须得到相关科室的协助,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满足临床使用科室的需要,每月定期下科室征求意见1次。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交全科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到相关科室。
3、定期维护和检查科内设备、器材并做好记录,须总务科、设备科协助解决的有关事项,护士长或组长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协商,在商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4、定期清查科内所需物资,及时上报计划。急需品由护士长与物资供应部联系,再书面报告申请。
5、护士长与质控员应定期向医院感染科和护理部汇报全科工作情况,请他们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
儿保科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四轻”、“十不”、“十不交接”。
3、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任何治疗处置均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4、给婴儿做肌肉、皮下注射时,应采取进针快、推药快、拔针快的“三快”方法,警惕患儿两手和身体突然活动而发生折针等意外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检查、清理,不能遗留在病室内。
5、测体温时,对不能自理的患儿一定要用手扶持,取出体温表后方能离开。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原则。 7、每日下班前,工作人员检查门、窗、水、电、空调关闭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8、加强安全防范,防止摔伤、烫伤、呛咳及等各种意外事件发生。
1、执行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定期组织学习院感知识、召开小组会议,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内部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的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行。
3、对回收到消毒供应室的污染物品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洗包装,各类物品设有专用的浸泡容器,不得混用。
4、工作人员接触污染物品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及工作帽,及一次性隔离衣、鞋套。按触污染物品的手未经消毒处理,严禁接触清洁物品。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用完后应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干净备用,避免无菌物品被第二次污染。
6、无菌物品存放室应严格管理,进入无菌室的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定时开放,未经灭菌的物品一律不准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室,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去掉外包装后才能入无菌室存放。
7、严格执行各项监测制度,对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具必须进行热原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临床使用。对消毒剂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工作环境、清洗、组装、灭菌等环境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监测措施。
8、对高压蒸气灭菌柜按规定每柜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手术包必须进行中央的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并有详细记录。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每天灭菌前必须进行B-D试验;
9、保持室内清洁,回收室、包装室、无菌室设有空气消毒器,每日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环保型消毒剂消毒,消毒后再进行清洁。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洗净、消毒、晾干。
10、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2、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应避开放射性线源。
4、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5、夏季应防止暴晒。
6、严禁敲击、碰撞。
7、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
8、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9、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10、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11、不得将气瓶内的气体向其他气瓶倒装或直接由罐车对气瓶进行充装。
12、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清楚,区域间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三、各种物品车有“污”“洁”标记,专车专用,分区存放。发放无菌物品的车用后用1:200施康i号消毒液擦拭后,方能进入无菌区,收污染物品的`车,每次用后用1:200施康i号消毒液擦拭。
四、无菌物品储存柜,每日用含250-500mp/l施康i号消毒液擦拭一次。
五、各种包布(治疗包、器械包等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缺损。
六、严格检验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和外观质量,灭菌合格物品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人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发放。
七、无菌物品一律存放于无菌室,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霉季5天,其它10天)
八、用储槽或特制灭菌盘存放塑料和空针进行灭菌,放入压力蒸汽灭菌锅,先打开筛孔的药板。
九、每日一次做灭菌设备检查,每晨一次做b--d试验,将b--d试纸归档备查。
十、每批物品灭菌处理完成后,按流水号登记入册,记录灭菌物品包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将温度时间记录纸归档备查。
十一、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每月一次,对空气,无菌物品、物表、消毒液,手等进行细菌检测,资料归档备查,每周一次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测试。
十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质量检查,不得有包装破损、失效、霉变,不洁净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执行一对一发放回收制度。
十三、输液器注射器由使用科室毁形,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一、供应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
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物品、敷料的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
三、备齐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和敷料,保证周转和处于备用状态。
四、每日上午下收下送,重点科室每日下收下送2次。根据各科工作需要,提供消毒物品。
五、科室自备包装的各种敷料桶、换药等治疗器材应注明科别及消毒日期,按规定时间送供应室消毒。消毒后消毒员负责关闭贮槽侧孔并放在固定位置。
六、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
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须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期,须重新消毒保存。
八、所有一次性用品均应把好质量关,做好抽样检测,并定期下科了解使用情况,保证临床使用方便及确保安全。
九、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迁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
十、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账目登记、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
十一、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十二、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清扫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工作台面。每周五大扫除1次,保持工作间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十三、每日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次,每月空气培养1次。
(一)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1、回收物品时,认真查对用物的名称,数量,包装容器的完整性以及包内器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准确无误并登记。
2、配置各种消毒液,清洗液时,认真查对原液品名,规格,有效浓度,应配置的方法,应配置的浓度和注意事项等。
3、包装重要和特殊抢救物品时,必须双人核查包内器材和敷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性能,清洁度,包装材料的清洁度,完整性,使用的合理性及包外的名称标签,化学指示胶带(标签),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是否完善,正确,包的体积,重量,严密性是否符合要求。抢救包,手术器械包必须经过二人核对并签名后能封包。
4、消毒灭菌员与质量检测员共同查对,即装锅前:查数量,查规格,查装载方法,查灭菌方式。装锅后:查压力,查温度,查时间,查浓度。下锅时:检查有无湿包,破损包,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监测包中化学指示剂变色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灭菌记录本上双签名。
5、发放消毒或灭菌物品时,认真查对包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以及包装容器的`清洁度,完整性,严密性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缺认无误后,方可发放并登记。
(二)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暴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
2、各种消毒锅等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
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
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6、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三)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
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
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
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
7、去污区及手套室。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