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管理制度【实用24篇】

运行管理制度(精选24篇)

运行管理制度 篇1

1、宿舍管理

1.1保持宿舍内、外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杂物。

1.2每月1号或每周星期一由保安班长安排当月或一周内务轮值值班员,并张贴公布。

1.3内务值班员负责当天室内、门前责任区、卫生间的清洁卫生及公共物品的摆放。

1.4保持床面、墙面整洁,床上除了被子和枕头外,不能放置其他物品(枕头放于进门的一侧,被子放于另一侧),墙面不得乱涂乱画和张贴。

1.5鞋子按要求摆放成线,鞋跟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香皂、毛巾按要求置于规定位置摆放成线。

1.6保持室内、放物柜内的整洁,室内、柜内不能摆放其它没有定位的'物品。

1.7人员来访必须以不影响他人休息为前提,原则上接待时间不得超过二小时,来访人员必须21:00前离开宿舍;

来访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保安员集体宿舍;

未经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批准不准留宿外来人员。

1.8未经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批准任何人不得在外居住;

未经保安班长同意,保安员不得私自调换房间或床位。

1.9保安员外出必须请假,请假外出及非值勤队员21:00前必须返回宿舍休息。

1.10宿舍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及其它危险品。

1.11宿舍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麻将,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打扑克和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应注意他人休息,不允许带任何赌博性质的活动。

1.12宿舍内不得设置炉灶炒菜做饭。

1.13夜间休息时间任何人不得吵闹哼歌,交接班人员要做到轻手轻脚不得影响其他队员休息。

1.14宿舍内的电源插座只能用于对讲机充电及小功率电器。

1.15讲究公共卫生;

室内、外公用洗脸盆应保持干净,厕所内应冲洗干净,保持清洁无异味。

1.16所有保安员不得衣衫不整在宿舍外公共部位活动。

2、内务卫生标准

2.1宿舍地面干净,无痰迹、果皮、纸屑等垃圾。

墙面整洁无乱张贴、蜘蛛网等。

宿舍内玻璃干净无污渍。

2.2床上除了被子外不能放置其他物品,被子样式应统一并叠成方形,床单样式统一,床单表面整洁无异味;

床下鞋子应摆放成线,鞋跟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制服、便装应挂在指定位置。

放物铁柜摆放整齐表面无灰尘。

2.3口杯、牙具、香皂盒、水桶、毛巾按要求置于规定位置摆放成线。

2.4墙面、门窗、和其他区域无乱写、乱画、乱刻、乱张贴、乱悬挂现象。

2.5冲凉房和洗手间及时冲洗,无污垢、杂物和异味。

2.6宿舍内无易燃、易爆、剧毒及其他危险物品。

运行管理制度 篇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设备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新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地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一.设备设施选购

1.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设备设施选购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运行中,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的安全。

2.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二.设备设施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

3.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员工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经考验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三.设备设施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由公司主管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共同落定。

2.设备操作工人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3.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有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按照技术要求,由部门经理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实施。

4.预检预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状况和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设备质量保持在最好状态,确保设备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四.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设备运行与维护坚持“实行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2.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3)做好设备班前、班中、班后按照要求经常性的加注润滑油。防止过度磨损

4)设备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5)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

6)保持设备设施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

五.设备设施检查制度

1.生产部设备维修人员,每两周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一次。

2.每半年由使用部门会同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实际运转状况,制定设备大修计划,设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维修费用。

3.设备大修完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的验收。

4.每年年底由公司主管领导、设备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维修人员负责,按照事先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打分,评定出是否完好,能否继续使用,提出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等。

运行管理制度 篇3

1、配电室值班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规定的上岗证才能上岗。

2、值班电工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切实保证“安全运行和安全用电。

3、值班员按规定认真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并填写运行记录:《1#公建变电站运行记录》、《2#公建变电站运行记录》。

4、每月检查一次各高压安全用具,保证用具良好,符合安全要求,每半年送供电局进行耐压试验。高压用具应有固定存放地点,并标识清存放位置,做好编号防潮防损管理。

5、对室内照明设备应定期检查,随时保证全部完好,应急照明应每月进行一次关灯试验,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解决。

6、每月应对所有变配电设备做一次关灯检查,检查人员携带手电筒检查一、二次设备的接头连接处、引线及端子是否接触不良,有无打火、发热、发红等异常现象,对满负荷或超负荷的出线和设备要重点检查。

7、特殊情况要按特巡处理,增加巡视次数:

1)异常天气情况下,如雷电、大雨、大风、高温等;

2)设备处于高峰负荷或过负荷时;

3)设备一般缺陷有发展,但又不能消除,需要不断监视时;

4)新投入、检修试验后的设备;

5)重大活动、重大节日要求确保供电的情况下。

8、停电检修必须认真执行四措六制,即在高、低压设备上进行全部或部分停电检修时,使用《第一种工作票》和《倒闸操作票》,在配电室内进行非工作和其它不停电工作时,填写《第二种工作票》。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工作票制度、工作交底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和工作转移制度、工作终结和送电制度。

9、停电倒闸操作必须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并填写《倒闸操作票》。

10、配电室应定期检查防小动物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11、值班人员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反事故预案、演练等工作。

12、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要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爱到教育者没有爱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后由主管填写《事故分析调查报告》。

13、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修保养和定期预防性试验。

14、接上级供电部门调度令时,应立即做好记录,并进行录音,随后上报主值班、专业主管,并经再次确认后,立即上报上级。

运行管理制度 篇4

e花园x区配套设施游泳池拟准备投入使用,为加强游泳池管理,做好相关专业服务工作,方便业主使用泳池设施,决定以对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e花园x区游泳池经营管理企业。

一、项目基本情况

e花园x区位于xx区中央生活区路号,小区xx余户,游泳池位于e花园x区中心花园内,系露天标准游泳池,游泳池长30米,宽13米,儿童池长10米,宽8米。泳池配备室内男女淋浴室各一间,露天淋浴花洒3个,更衣柜24个,洗手间3间。

二、招标内容

经营单位以承包形式取得游泳池的经营权和所有设备设施等财产的使用权、保管权。承包期内,经营单位在泳池经营时间对小区业主提供经营服务,其经营收入归经营单位所有,经营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单位向xx市dd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招标单位,下称dd物业)支付一定额度的承包费用。

对经营单位所需承担的经营管理要求:

1、游泳池经营管理服务;

2、水质养护、游泳池设施设备保养、维修;

3、游泳池经营范围内秩序、卫生及人员安全保障;

4、游泳池经营时间的人身安全及非营业时间的安全防范工作;

5、购买泳池专项公众责任险,累计保额不得低于100万,人员伤亡不低于50万;

6、小区泳池属服务性设施,非商业性泳池,经营单位票价不得高于15元/人,儿童不得高于10元/人;经营时间为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泳池开放时间为:16:00--21:30(星期一至星期日);

7、经营单位向xx市dd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5000元/月泳池承包费用;

8、经营单位日常服务配备:管理人员,救生员(按4个救生员的标准)、水质专员、服务人员、清洁人员、教练等,相关人员持资格证书上岗;

9、经营单位定期向小区业主公告栏张贴由权威机构检测水质的合格报告;

10、经营单位不得对小区业主以外的人员开放。

三、投标单位资格要求

1、持有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持有税务部门核发的有效税务登记证照及相关的'年检标志。

2、具有三年以上及三个项目以上游泳池经营管理经验(投标单位须提供合同复印件)以及良好的商业信誉,经营中无重大违法及安全事故记录。

3、本项目不接受持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投标,不接受实际为个人的挂靠单位的投标。

四、投标地址

xx市xx区路号e花园栋x楼

联系人:z先生

欢迎有意向并符合投标资格的单位竞标。

运行管理制度 篇5

目录:

第一章:规章制度

第二章:变压器

第三章:开关

第四章:配电装置

第五章:直流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概况

变电站地处集镇,属35KV降压站,其拥有35KV母线、10KV母线各一回;20xxKVA、S9型主变一台;50KVA、S9型厂变一台;共有10KV出线六回,现用四回,分别为泗井线、集镇线、枫香淌线、鄢家墩线,其余两回10KV做备用间隙。

第二节规章制度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尊师爱徒,团结同志,礼貌待人,遵守值班纪律,爱护公物及设备设施,电话联系工作应先报姓名,使用文明专业用语。

第二条上班不准穿背心、裙子、短裤、拖鞋、高跟鞋等不利于工作的服饰,做到服装整齐。

第三条严格清洁卫生制度,强调执行:

1.不准在控制室或配电房吸烟、烧饭,以免引进老鼠或引起火灾事故;

2.残食杂物不准乱丢乱倒,需清除到指定地点或垃圾箱;

3.公共场所必须划分清洁区域,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打扫,并经常注意保持清洁;

4.控制室、配电室、办公室及所有控制(开关)盘、柜、箱应窗明几净、摆放整齐;

5.室内外无积水、无垃圾、无散失器材和杂物、无蜘蛛网;

6.各种图表具备,悬挂整齐,资料保管符合要求,方便使用;

7.电缆沟电缆排列整齐,无积水、泥沙垃圾、盖板完好平整;

第四条场地环境要求:

1.场地内外应平整无缺,道路成形或畅通,设备巡视有走道;

2.搞好站内外绿化,防止污染,净化空气;

3.设备完好率达到部颁标准的要求。设备、箱体、金属构架应定期刷油漆,保证无锈蚀、无渗漏、设备标示明显,名称编号正确,相色清楚,表面无灰尘;

4.生产厂房无漏水损坏,孔洞已堵塞,防火墙均做好,安全设施完好;

5.户室内设备有防鸟措施,杆头已封堵;

6.生产厂区有出入制度,值班期间值班人员不会客,生产厂区不作会客场所,孩童不得入内,并不得有家禽家畜进入。

值班制度

第一条本站值班方式,由所属主管单位根据其在电网中的地位等情况而确定,并编制值班轮流表,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调班。

第二条值班时间,值班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做与值班无关的工作。

第三条值班人员应穿戴整齐,不准穿奇装异服。

第四条在当班期间,值班人员切记要作好保卫、保密和运行维护工作。

第五条值班人员必须注意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上知晓,操作上规范熟练。

交接班制度

第一条值班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进行交接班,并提前15分钟作好交接班准备工作,接班人员未到齐,不准交接班。特殊情况须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交接班,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第二条在处理事故或进行倒闸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交接时发生事故,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进行处理,接班人员在交班班长指挥下协助工作。

第三条交接班应交清下列内容,一般应为:

1.系统或本站运行方式;

2.保护和自动装置运行及变更情况;

3.设备异常、事故处理、缺陷处理情况;

4.倒闸操作及未完的操作指令;

5.设备检修、试验情况,安全措施的布置,地线组编号及位置和使用中的工作票情况;

6.其它;

第四条交接时应做到全面交接、对口检查。

第五条交接完毕后,双方值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薄上签名。

巡回检查制度

第一条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地按时巡视设备,对设备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分析、正确处理、作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二条巡视应按本站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对全部设备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中班必须进行1次闭灯检查。

第三条值班人员进行巡视后,应将检查情况及巡视时间作好记录。

第四条遇有下列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

1.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时;

2.设备经过检修、改造和长期停用后重新投入系统运行;

3.设备缺陷近期有发展时;

4.恶劣气候、事故跳闸和设备运行中有可疑的现象时;

5.法定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

第五条单人巡视时,必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站(所)长、专责技术人员应定期巡视设备。

设备验收制度

第一条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的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手续完备,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第二条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的设备验收,均按部颁及有关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

第三条设备的安装或检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中间验收时,设备管理单位负责人应指定专人配合进行,其隐蔽部分,施工单位应作好记录;中间验收项目,应由设备管理单位负责人与施工检修单负责商定。

第四条大小修、预试、设备年校、仪表效验后,由有关修、试人员将情况记入记录薄中,并注明是否可以投入运行,无疑后方可办理完工手续。

第五条验收的设备个别项目未达到验收的标准,而系统急需投入运行时,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并由修试部门作好记录。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第一条运行中的设备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为设备缺陷,缺陷可分三大类:

(1)一类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即将发生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原设备损坏、通讯中断。

(2)二类缺陷:性质严重、情况严重,虽尚可继续运行,但已影响设备出力,不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或短期内将可能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行,应当列入月的

计划,作缺陷消除处理。

(3)三类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按去那运行影响不大,尚能坚持运行者。

第二条有关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无论消除与否均应由发现人员作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严重缺陷设备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消除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造成事故,需其他部门处理者,应及时上报并督促尽快办理,对一般缺陷可列入计划进行处理。

第三条设备所在单位领导应经常检查设备缺陷消除情况,对未消除者应尽快处理。

第四条检修人员消除缺陷后,应及时向有关人员交底,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作好记录,注明缺陷已消除。

两票管理办法

为加强两票管理,确保两票合格率100,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根据《安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守《安规》和《州电力总公司两票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不得无票或达票工作。

二、两票的'管理拟定专人负责任,统一管理和发放,定于每月20日收回并评价合格率。按其使用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对“不合格”的票,要指出问题或予以说明。

三、工作票和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填写,字迹清楚,票面整洁,切实做到所列组织措施严密,技术措施安全可靠。

四、“两票”按月分类进行汇总装订,各执行单位应按“两票”实施细则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其合格率。合格率计算方法为:

合格率=(当月使用的工作票-不合格份数)/当月使用的工作票份数x100

工作票和操作票应先统一编号,按其操作顺序使用。对已完工的工作票应盖“已终结”印章,作废的工作票应盖“作废”印章;对已操作的操作票应盖“已执行”印章,作废的操作盖“作废”印章。“两票”保存期均为一年。

五、工作票终结和操作票执行后,应分别在工作票和操作票登记薄上登记。

六、票面要求整洁,切实与现场实际相符。凡有弄虚作假或有意撕毁和丢失者,都定为不合格的票面数。

七、工作票应填写一式两份,一份由工作许可人收执,按值移交,另一份应保持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工作完毕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时,工作负责人应在3小时以前提出要求延长时间。操作票由操作人员填写,监护人审查为原则,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在操作时,每操作完一项,应立即对该项做一个并记下操作时间。

八、工作票应由工作负责人工作前一天认真填写,交工作许可人查阅签名,同时交工作签发人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发,并报调度审批同意。

九、“两票”有关责任人按《电业安规》规定履行职责。

1、工作票签发人:1)工作必要性;2)工作是否安全;3)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4)工作负责人和全休工作人员是否适当和充实。具备必要的条件:应由本单位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电业安规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公司批准的人员担任。

2、工作负责人:1)正确填写工作票;2)正确安全的组织工作;3)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4)检查工作许可人所做的现场安全措施是否与工作票所列的措施相符;5)工作前对全休人员交待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6)监护工作人员遵守本规程;7)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具备必要的条件:应从变电站主值班人员中挑选。

3、工作许可人:1)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2)正确完成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3)工作前向工作负责人交待所做的安全措施;4)正确发出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具备必要的条件:由组长或工作中熟悉现场设备情况,熟悉施工技术,熟悉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还必须从事本工种三年以上或本班组两年以上,学徒工、实习生不能担任工作负责人。

4、工作班成员:认真执行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监督规程和现场措施的实施。

十、对于全年“两票”合格率保持100的班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评级,是正确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切实做好设备的检查评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设备评级必须从实际出发,以运行考验为重要依据。结合预防性试验、更新改造、大小修后的有关数据和存在的问题,真实全面的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

第二条设备单元的划分,必须结合职责落实到人,实行设备专责制,设备运行责任人应经常掌握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对设备进行鉴定和评级,提出升级方案。

第三条评级工作按每季进行一次,组织运行及检修人员对所辖的设备进行评级,列出二、三类设备缺陷,建立台账,整改落实。

第四条单位的负责人参加设备评级鉴定工作,负责审查,汇总本单位的设备情况,制定设备升级的计划并报公司生产技术单位。

第五条设备按其完好程度分为一、二、三类,一、二类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与全部设备比例为“设备完好率”以百分数表示:

设备完好率=(一类设备、二类设备)/全部设备x100

第三节全站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站采用35KV输电线路上大网运行的方式,进行输变电运行。

一、1#主变高压侧通过金33开关与35母线连接运行;

二、1#主变低压侧通过金102开关与10母线连接运行;

三、10泗井线通过金101开关与10母线连接运行;

四、10集镇线通过金103开关与10母线连接运行;

五、10枫香淌线通过金104开关与10母线连接运行;

六、10鄢家墩线通过金105开关与10母线连接运行。

第四节正常运行方式下倒闸操作的原则及步骤

正常运行方式下倒闸操作的原则是严禁带负荷拉,合刀闸,必须使用开关来接通或断开负荷电流。因此在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开关,再拉开线路侧刀闸和母线侧刀闸,送电操作程序与此相反。

1、线路开关停(送)电操作:

线路停电时先断开线路开关,其次是先拉开线路侧刀闸,后拉开母线侧刀闸,送电时的操作程序与此相反。

结合我站实际,假若泗井线路需要停电时,应先断开金101开关,再拉开金1016刀闸和金1012刀闸,送电时应先检查金101开关确在开位,再推上金1012刀闸和金1016刀闸,最后合上金101开关。

2、主变开关停(送)电操作:

停电时先停负荷侧,后停电源侧,送电时先送电源侧,后送负荷侧。

结合我站实际,假若1#主变需停电,则应先断开金102开关,再断开金33开关,其后依次拉开金1022刀闸、金331刀闸;送电时先检查金33开关确在开位,再推上金331刀闸,合上金33开关,其次是检查金102开关确在开位,然后推上金1022刀闸,合上金102刀闸。

3、PT停(送)电操作:

停电操作时:1)停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所带的电测仪表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2)取下二次侧熔断器或拉开自动开关,以防反充电使高压侧带电;3)拉开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出口刀闸;4)在电压

互感器进线侧各相分别验电,验明确无电压后,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

送电操作时:1)拆出停电时所做的安全措施;2)装上熔断器或合上自动开关;3)合上出口刀闸,使电压互感器投入运行;4)投入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所带的电测仪表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4、厂用变停(送)电操作:

我站厂用变电源是通过一组跌落式熔断器与35KV母线连接,负荷侧由两只固在交流电控制屏内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TGM10-250/330型和DZ20Y-100/3300型)分别控制供电所综合大楼用电和厂用电。因此,在停电时,应先分别断开两只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再拉开跌落式熔断器(注:跌落式熔断器在拉闸时,应先拉开中相,再拉开下风侧边相,最后拉开上风侧边相);送电时,先推上跌落式断路器(注:跌落式断路器在合闸时,先推上上风侧边相,再推上下风侧边相,最后推上中相),再分别合上两只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5、母线停(送)电操作:

我站均采用单母线接线。当35KV母线停电时,应先断开金33开关,再拉开金331刀闸、金311刀闸、互01刀闸;送电操作程序与此相反。

10KV母线需停电时,应先分别断开金101开关、金103开关、金104开关、金105开关,再断开金102开关,其次依次拉开金1016刀闸、金1012刀闸、金1036刀闸、金1032刀闸、金1046刀闸、金1042刀闸、金1056刀闸、金1052刀闸、金1022刀闸、互02刀闸;送电操作程序与此相反。

第五节防误装置

我站采用机械闭锁装置,装有此装置的刀闸分别是:金311刀闸、金316刀闸、金319刀闸、金331刀闸、金334刀闸、互01刀闸、互015刀闸。其机械锁的钥匙有三套,一套存放于中控室,由运行值班人员收执,按值移交;另两套存放于资料室作备用。同时运行值班人员要经常检查机械锁的防雨塑料物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现象,锁是否有锈蚀现象等。

第六节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第一条、处理事故的主要任务:

1、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危险;

2、尽可能的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3、尽快对停电用户恢复供电;

4、调整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5、处理事故要注意本站用电的安全,确保本站直流用电电源。

第二条、如果在交接班时发生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而交接班的手续尚未完成时,交班人员应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由接班人员协助处理。

第三条、站长或车间主任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得到事故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在站、所负责人统一指挥下,快速、正确进行处理。

第四条、值班人员是本站电气事故处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处理事故时,本站运行人员必须根据分工,坚守岗位,集中注意力,保持设备的正确运行方式,迅速正确的执行站、所领导和县调的指令。

第五条、发生事故时,应仔细注视微机和保护屏的指示情况,当班人员必须记录各项操作执行时间和相关工作记录。

第六条、当跳闸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应先解除报警音响,检查保护动作情况类型及一、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认真作好记录,并将事故情况立即报告县调,根据县调的调度命令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方式。

第七条、如果调度值班员在下达调度命令时有疑问或有误时,当值人员应随即拒绝执行命令,并把拒绝执行命令的理由迅速报告县调和站所领导,同时作好记录以备待查,在得到正确无误的调度命令后再执行操作任务。

第八条、当值人员在事故处理工作中,必须坚决服从县调的命令,不得任意更改工作步骤和任务。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发生时,当值人员可以在没得到县调命令时,进行工作:

1、将直接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危害时的设备停电;

2、将已损坏的设备停电;

3、运行中的设备有受损坏的威胁时,应按事故处理规程规定加以隔离;

4、当母线电压消失时,将连接到该母线上的开关断开;

5、当站用电全部或部分停电时,恢复其电源,不待值班调度员的命令而进行的操作,操作完毕后应尽快报告值班调度员。

第二章变压器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一种主要的电气设备,依靠它升压后将大功率的电能合理的输送到很远的地方,并把不同电压的电网联络在一起,组成复杂的大电网,然后再降压把电能分送到各家用户。

我站的1#主变和厂变均使用的是S9型变压器。

第一节变压器的运行与监视

第一条变压器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可按铭牌规定连续运行。

第二条变压器可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的情况下运行。但全天满负荷运行的变压器,不宜采取过负荷运行,如遇事故过负荷,可以短时运行,但不得长时间过负荷运行。

第三条加强变压器的日常巡视检查,做到每天至少一次,每周至少一次夜间巡视。

第四条变压器一般巡视检查内容如下:

1)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度计应正常,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无渗油、漏油;

2)套管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及其它异常现象;

3)变压器声响正常;

4)冷却系统正常;

5)吸湿器完好,吸附剂干燥;

6)其它。

第五条对变压器进行定期检查,如有无异常发热现象,各种标志是否齐全明显,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好等,各种保护装置是否齐全良好等。

第二节主变压器的投运和停运

一、在投运变压器之前,值班人员应仔细检查,确认变压器及其保护装置在良好状态,具备带电运行条件,并注意外部有无异物,临时接地线是否已拆除,分接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二、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顺序:停电时,先停负荷侧,后停电源侧;送电时,先从电源侧充电,再负荷侧并列,这是因为:

1、变压器的保护一般均装设在电源侧;

2、先停负荷侧可以防止变压器反充电;

3、可以避免运行变压器过负荷;

4、便于确定事故范围,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5、利于仪表监视。

三、新装、大修、事故检修或换油后的变压器,在施加电压前静止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

第三节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一、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运,并向调度员汇报,同时报告站所领导:

(1)变压器声响明显增大,很不正常,内部有爆裂声;

(2)严重漏油或喷油,使油面下降到低于油位计的指示限度;

(3)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4)变压器冒烟着火。

(5)在正常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

(6)变压器油质劣化过甚,油内出现碳质等;

(7)储油柜或安全气道、防爆管喷油、喷烟。

二、当发生危及变压器安全的故障,而变压器的有关保护装置拒动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

三、当变压器附近的设备着火、爆炸或发生其它情况,对变压器构成严重威胁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

四、变压器油温升高超过有关规定,值班人员应按以下步骤检查和处理:

1)检查变压器的负载和冷却介质的温度;

2)核对温度的测量装置;

3)检查变压器的冷却装置。

若温度升高是由于冷却系统的故障,且在运行中无法修理者,应将变压器停运修理;若不能立即停运修理,则值班人员应调整变压器的负载至允许运行温度下的相应容量。

在正常负载和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并不断上升,且经检查证明温度指示正确,则认为变压器已发生内部故障,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

五、变压器油位因温度上升有可能高出油位指示极限,经查明不是假油位所致时,则应放油,使油位降至与当时油温相对应的高度,以免溢油。

第三章开关

开关,亦称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其在电网中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可以断开或接通电路电流,并根据电网需要将部分或全部电力设备或线路投入或退出运行,起控制作用;二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开关和保护及自动装置相配合,迅速自动地切断故障电流,将故障部分从电网中断开,保证电网除故障部分的安全运行,以减少停电范围,防止事故扩大,起到保护作用。

我站所用开关都是由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ZW型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它是以高真空度的介质来灭弧和绝缘的,其绝缘强度高、灭弧能力强,常被用在10-35KV需频繁开、合电路中。

第一节开关的运行、监视

一、开关的投运:

1、新装或大修后的开关,投运前必须验收合格才能施加运行电压。

2、新装开关的验收项目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大修后的验收项目按大修报告执行。

二、开关正常运行的巡视检查:

(一)、由值班人员负责巡视检查,每天不得少于一次;

(二)、巡视检查项目:

1、开关的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并与当时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2、绝缘子、瓷套无破损、无裂纹及放电痕迹;

3、各载流部分、出线端子无过热现象;

4、接地良好;

5、巡视开关必须在干燥、巡视现场无工作班组及施工人员、巡视线路保证附近无杂物。

(三)弹簧机构的巡视检查项目:

1、机构箱平整、开启灵活、关闭紧密;

2、开关在运行状态,储能电动机的电源闸刀或熔丝应在闭合位置;

3、检查储能电动机、行程开关接点无卡住和变形,分、合线圈无冒烟异味;

4、开关在分闸备用状态时,分闸连杆应复归,分闸锁扣到位,合闸弹簧应储能;

5、防凝露加热器完好。

(四)开关的特殊巡视检查:

1、新设备投运的巡视检查,周期应相对缩短。投运72小时以后转入正常巡视;

2、夜间闭灯巡视,至少每周一次;

3、天气突变,增加巡视;

4、雷雨季节雷击后应进行巡视检查;

5、高温季节高峰负荷期间应加强巡视。

第二节开关的不正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一、运行中不正常现象:

(一)、值班人员在开关运行中发现任何不正常现象时,诸如分合闸指示不正确等,应及时予以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报告上级领导并相应记入运行记录簿和设备缺陷记录簿内。

(二)、值班人员若发现设备有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且不停难以消除的缺陷时,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快速申请停电处理,并报告有关领导。

(三)、开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申请立即停电处理:

1、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

2、开关内部有异常声响;

3、开关外部有明显渗漏油现象。

(四)开关故障分闸时发生拒动,造成越级分闸,在恢复系统送电时,应将发生拒动的开关脱离系统保持原状,待查清拒动原因并消除缺陷后方可投入运行。

(五)操作机构常见的现象及原因:

(1)拒动

A、铁芯未启动:

情况一:线圈端子无电压(二次回路接触不良,连接螺丝松动;熔丝熔断;辅助开关接点接触不良或未切换);

情况二:线圈端子有电压(线圈断线或烧坏;铁芯卡住)。

B、铁芯已启动(线圈端子电压太低;铁芯运动受阻;铁芯撞杆变形、行程不足;连杆变形等)。

(2)误动

A、储能后自行合闸(合闸连杆受力过“死点”距离太小;合闸连杆未复归,可能复归弹簧变形或有蹩劲;扣入深度少或扣合面变形;马达电源未及时切换等);

B、无信号自分(二次回路有混线,分闸回路直流两点接地;分闸电磁铁最低动作电压太低;断路器接点因某原因误闭合);

C、合后即分(二次回路混线,合闸同时分闸回路有电;分闸锁钩不受力时复归间隙调的太大;分闸锁钩或分闸连杆未复归等)。

第四章配电装置

第一节隔离开关

一、隔离开关主要为设备停电检修时,使检修设备与带电设备隔开,使其有明显的断开点,其地刀为其主刀断开及检修设备无电后将其合上,使检修设备接地,防止检修过程中突然来电和产生静电感应电压。

二、隔离开关正常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和要求:

(1)、隔离开关合闸状况是否完好,有无合不到位或错位现象;

(2)、隔离开关的瓷绝缘应完好无裂纹和无放电现象及闪络痕迹;

(3)、触头检查:

a、检查触头接触面有无脏污、变形锈蚀,触头是否倾斜;

b、检查触头弹簧或弹簧片有无折断现象;

c、检查触头是否有由于接触不良引起发热、发红现象。

(4)、操作连杆及机构部分有无锈蚀、损坏,各机件是否坚固,有无松动、歪斜、脱落等不正常现象;

(5)、对于接地的隔离开关,应检查地刀是否严密,接地是否良好,接地体可见部分是否有断裂现象;

(6)、检查防误闭锁装置是否良好。

三、隔离开关的异常运行与处理:

1、隔离开关严重不同期或合不到位时,应拉开再次合闸,如确定三相无法同时合上,应停电进行检修;

2、隔离开关过热,应报告调度员设法转移负荷或减少通过的负荷电流,以减少发热。如发现隔离开关严重发热,应申请停电处理;

3、隔离开关瓷件在运行中发生破损或放电,应立即报告调度,申请停电更换处理;

4、隔离开关拒绝分合闸:

运行中的隔离开关,如果发生拉不开的情况,不可硬拉,应查明原因处理后再拉。

5、严禁用隔离开关拉、合负荷电流:

a、发生带负荷拉隔离开关时,如刀片刚离刀口(已起弧)应立即将隔离开关反方向操作合好。如已拉开,则禁止再重新合上;

b、若带负荷误合隔离开关,则不论任何情况,都不允许再拉开,如需拉开,则应用该回路断路器将负荷电流切断后,再拉开隔离开关。

第二节电压、电流互感器

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是实现仪表测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必不可少的电气保护设备,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电压互感器的巡视检查:

1、接线端子是否过热、变色,一、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牢固,各接头连接是否可靠;

2、电压互感器绝缘子是否清洁、完整,有无损坏及裂纹,有无放电现象;

3、电压互感器油位、油色是否正常,有无渗漏油现象,硅胶是否受潮变色;

4、互感器内部声音是否正常;

5、二次侧和设备外壳接地是否良好,二次出线的端子箱门是否关好。

二、电流互感器的巡视检查:

1、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应接触良好,无过热松动现象,二次侧无开路;

2、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有无异常声响;

3、互感器的油位、油色是否正常;

4、互感器的吸湿器是否完好,硅胶有无变色;

5、互感器的瓷质部分是否清洁、完整,有无损坏及裂纹,有无放电现象;

6、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地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无断裂;

7、注意三相电流表的平衡情况,有无过负荷运行。

三、电压互感器的异常及事故处理:

电压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有下列情况,应现场立即停用:

1、一次侧熔丝连续熔断几次;

2、发热温度过高,当电压互感器发生匝间或层间短路或接地时,熔断器可能不熔断,造成电压互感器过负荷发热,甚至冒烟起火;

3、电压互感器内部有噼啪声或其它声响;

4、电压互感器内部或引线出口处有严重喷油、漏油现象;

5、从电压互感器内部发出焦臭刺鼻气味;

6、瓷套管有严重破损和放电现象;

7、线圈与外壳之间或引线与外壳之间有明显火花放电,电压互感器本体有单相接地。

四、电流互感器的异常及事故处理:

1、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时,电流表计指示不正确,保护及自动装置回发出相应的异常信号。互感器本身发热、有电磁声,当其通过的一次电流越大时,其电磁声也越大;

2、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严禁开路,如遇开路应利用安全绝缘工具立即将其短路,若无法处理,应迅速报告调度,申请处理办法,以及时保护运行系统中的其它设备;

3、当发现互感器外部过热,内部有放电声及异常噪音,有恶臭刺鼻气味、冒烟、大量漏油、看不见油位情况时,应迅速将其停运;

4、当电流互感器着火时,应立即断开有效电源,值班人员并熟练运用干式灭火器、干燥的砂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第五章直流系统

第一节基本情况

本站直流系统采用智能模块化,它主要是利用微机监控变频开关整流模块和蓄电池组构成的成套装置。

一、充电柜:

充电柜由整流模块、微机监控器、配电监控盒、交直流样盒及显示仪表、交流输入空开及直流输出空开等组成。

二、馈线柜:

馈电屏包括微机绝缘监控、闪光装置、母线自动手动分合闸装置。

三、蓄电池柜:

本站采用PMB密封免维护蓄电池,它无游离电解液,充电时产生的氧气可自行复合,使用期间无酸雾遗留,无需补加蒸馏水,不污染环境,电流容量65AH,单体电压12V。蓄电池是指放电到终止电压时所释放的电量,它具有浮充电压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完全与直流系统配套使用。

第二节直流系统运行和退出的操作

一、直流系统运行操作:

1、检查全部接线是否正确,接装是否牢固,待检查完毕后,拆下电池短路器,监控器电源开关置“断开”位置。

2、接通交流电源,将输入空开合上,此时指示灯有指示,接通了模块输入电源,对应的模块上数据有显示,结果此时无负载。

3、将充电屏中直流输出空开合上,电池电压及控制母线均有显示。此时表明系统已经接通,能够正确的工作。手动调压时操作充电面板上万通报转换开关,观察控制母线电压值将开关打到控制母线所需要电压即可,顺时针电压增加,逆时针电压减少。

4、全部正常后,将监控面板上的开关置于“合”的位置,检查整流设备,在出厂前设置的参数是否符合工作需要,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操作。

5、断掉输入电源,将电池输出保险合上,将电池接入输出熔断开关下端,再合交流空开和直流空开,并将所需回路空开合上,系统即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6、当直流系统退出时,首先断开分段开关,再断开直流输出空开,最后断开交流输入空开。

7、蓄电池的充电一般用浮充,如主机发生故障时,可以用浮充以较小的电流长时间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的浮充电一般不用主充,因功率较大,轻负荷下运行不经济,如浮充发生故障时,也可用主充代替工作。

8、蓄电池深度放电后应立即充电,最好在12小时内充电。

二、直流系统维护检查:

1、检查电流的使用环境,保证设备不生锈,不结露。

2、检查系统各参数值是否与要求一致。

3、检查电源系统的工作状态,空开用熔丝状态。

4、检查防雷组件的工作状态。

5、检查模块的均流情况,模块均流不平衡度为0.3。

6、检查每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7、检查液晶显示屏情况是否正常。

8、按动键盘查询三相母线监控电压、电池电压、系统电流、监控模块状况等信息。

9、系统有故障时,检查监控器声音报警情况。

10、电池投入使用后,应至少每季度测量浮充电压和开路电压一次,保存完整的蓄电池记录。记录内容:每只电池的浮充电压、开路电压、蓄电池系统总电压、测量日期及记录人。

第三节事故照明

本站采用的是自动照明应急灯。自动照明应急灯的电源来自220V交流电,其平时一直处于充电状态,当本站厂用电源失压后,自动照明应急灯便自动工作,以备处理事故照明。

运行管理制度 篇6

汛期将至,恶劣的气候环境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有效避免和扼制洪水险情、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我乡八座小(二)型水库和近百口当家塘的安全度汛,本着防微杜渐、防患未燃的原则,现根据休防指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的安全度讯制度。

一、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

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十六字方针,认真作好塘库的汛前检查,查出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处理,不留隐患;严格按要求填写小型水库安全责任状,制定好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主要度汛措施,签定渭桥乡20xx年防汛目标责任书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组织保障

防汛工作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事关民生,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乡召开了两级防汛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布置防汛工作,细化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同时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防汛领导小组,成立以防汛小组成员为骨干的乡村两级抢险队伍,人数各为30人,并且积极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从而形成一整套从乡到村到组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加大宣传力度

水库是资产,水库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汛工作人人有责。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洪水灾害的了解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除险技能,全面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险情。

四、客观分析,综合规划,科学调度

汛前尽量腾空库容,及时清除行洪障碍,确保行洪安全。汛期严控汛限水位,主汛期过后加大灌溉蓄水。

做好汛期值班安排(见值班表)确保防汛期间塘库天天有人在岗,时时有人值班,及时掌握水库在汛前、汛中、汛后的运行动态,确保防汛期间通讯联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运行管理制度 篇7

一、为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不断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涉及生产管理控制的部门。

三、权责分工

1、财务部负责对全公司生产成本的预算及统筹核算工作。

2、生产部。

(1)负责对生产原材料及生产产品数量的统筹规划。

(2)负责生产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

(3)负责提交设备检修费用及设备更换费用。

(4)负责统计报送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生产月报表》、《生产计划》等。

3、仓储部。

(1)负责各种消耗材料的`采购及统计工作。

(2)负责对产品原材料及产品库存情况的统计工作。

4、生产车间。

(1)负责对生产现场的节能降耗工作。

(2)负责统计生产直接成本。

四、生产成本管理的要求。

1、各职能部门必须将生产成本控制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不懈的开展生产成本管理工作。

2、涉及生产成本管理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任何部门不得瞒报假报。

3、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并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五、生产成本的控制。

1、各部门必须制定生产成本控制办法及相关的奖罚标准。

2、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3、各部门必须将生产成本控制任务分解到各班组及相关人员,并明确权限及职责。

4、生产车间必须将节能降耗工作作为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工作来抓。

5、对影响生产成本的工艺环节,生产部及生产车间必须及时组织技改攻关。

6、对涉及到生产成本控制的各项费用,各部门必须得到公司领导签字审批。

7、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必须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执行情况、影响成本管理的各种因素坚持检查、监督。

运行管理制度 篇8

一、安全运行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的影响

1.1人的心理

1.1.1心理机理失调:心理疲劳、情绪失控。

1.1.2非理智的心理状态:侥幸心理、过分的自信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虚荣心理、有意违章心理、完全服从于生产的冒险违章心理。

1.1.3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技术状态不佳、配合不好、判断失误。

1.2人的失误

1.2.1随机失误

1.2.2系统失误:遗漏、遗忘、心理紧张。

1.3作业疲劳

视觉和听觉敏锐度降低、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降低、能动性积极性明显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2、设备因素的影响

2.1设备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的类型

2.1.1机械性伤害:碰撞、打击、夹击、跌落。

2.1.2火灾爆炸性:设备泄漏、爆炸而引发事故伤害。

2.1.3电气危害:电击、发生火灾爆炸。

2.1.4职业性危害:设备设施产生尘、毒。噪声、高温。

2.2压力容器、管道的潜在危害

2.2.1压力容器的分类

2.2.1.1按品种划分: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2.2.1.2按压力等级划分:低压(0.1≤p1000mpa)。

2.2.1.3按容器的重要性、压力、介质的危害程度划分:第一类容器(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或有毒介质的低压传热和分离容器)、第二类容器(任何介质的中压容器、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和储存容器)、第三类容器(高压、超高压容器)。注:①剧毒介质:进入体内的量20%的介质。

2.2.2压力容器的潜在危害

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发生泄漏或破裂爆炸不仅可造成中毒、烫伤、烧伤等人身事故,还能产生火灾、爆炸和环境的污染等事故。

2.2.3压力管道的分类

2.2.3.1按压力等级划分:低压(0.1≤p1000mpa)。

2.2.3.2按压力和介质危害等级划分:gc1: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火灾特性为甲、乙类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液体,并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0.0mpa的管道;gc2:火灾特性为甲、乙类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液体,并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输送可燃性、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0.0mpa的管道,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输送非可燃性、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4.0mpa,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0.0mpa,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gc3:输送可燃性、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0mpa的管道,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输送流体介质设计压力输送非可燃性、无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4.0mpa,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2.4压力管道的潜在危害

生产介质易燃易爆、有毒,发生泄漏或破裂爆炸不仅可造成中毒、烫伤、烧伤等人身事故,还能产生火灾、爆炸和环境的污染等事故。

2.3机泵设备的潜在危害

2.3.1机泵设备的主要损害形式及原因

机械振动;介质产生的腐蚀、冲蚀、汽蚀、磨蚀,操作不当引起的损伤;过大的接管安装应力引起壳体变形;基础受到的损伤。

2.3.2电动机着火的原因

电动机负荷运行;金属物或其他固体掉进电动机内,或检修时绝缘受损,使组受潮,以及遇到过高电压;电动机接线处各接点接触不良或松动时,会使接触电阻增大引起接点发热,接点氧化迅速,最后将电源接点烧毁,损坏周围绝缘导线,造成短路而烧毁电机;电机单线运行。

3、物料因素的影响

3.1火灾危险

3.1.1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3.1.2主要可燃物

甲苯、洗油、褐煤。

3.1.3火灾事故的特点

爆炸性火灾多;大面积流淌性火灾多;高温泄露着火多;火势发展速度快。

3.2爆炸危险

3.2.1爆炸形式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2.2爆炸的破坏作用

直接破坏,引起火灾、碎片冲击。

3.3毒害危险

3.3.1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分类

麻醉性毒物;刺激性毒物;全身性、窒息性毒物。

3.3.2常见的毒物及其危害

3.3.2.1甲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苯严重,吸入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粘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泡疹等。

3.3.2.2洗油: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3.4静电危险

3.4.1静电产生的原因

3.4.1.1内因:物质逸出功不同;物质的电阻率不同;物质介电常数不同。

3.4.1.2外因:紧密的接触和迅速的分离,附着带电;感应带电;极化带电;流动带电;喷出带电;飞沫带电;淌下、沉浮、冻结带电。

3.4.2静电的危害

带来燃烧性爆炸。

4、工艺因素的影响

4.1设计阶段工艺因素

选择物质危险性较小;工艺条件较缓;工艺技术成熟;设备承受超压性能好;设置可靠的p、t、f、l等参数的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设置必要的报警、监视、泄压装置。

4.2运行阶段工艺因素

控制阀故障(开关不到位、阀卡、阀失灵全开或全关);显示仪表失真。

4.3事故处理工艺因素

事故处理阶段的首要目的减少事故损失,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正确的工艺处理;要提高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设置eso紧急停车系统,保障把事故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

5、作业坏境因素的影响

5.1噪声

5.1.1噪声源

压缩机噪音95db(a)、泵噪音90~95db(a)、调节阀噪音、管道噪音、放空噪音。

5.1.2工业噪声卫生标准

每个工作日接触噪音时间

新建企业允许噪音

现有企业允许噪音

8h

85 db(a)

90 db(a)

4h

88 db(a)

93 db(a)

5.1.3噪声的危害

对听觉、心血管、神经、视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设备、仪表的损害、精度下降;掩盖报警声响信号。

5.2高温

5.2.1高温对人的危害

工作能力、协调性、反应速度、注意力降低;人的循环系统、消化泌尿系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大量出汗,严重会中暑。

5.3低温

5.3.1低温的危害

冻裂设备或管线;冻坏仪表,造成假显示,误操作;冻凝含水介质。

5.4采光照明

5.4.1不良照明对人的影响

视功能降低和产生不适感,从而使观察对象模糊不清,引起工作失误。

6、自然灾害的影响

6.1地震

6.1.1地震的危害

所用溶剂是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因此,发生地震时,一旦设备、管线、储罐等遭到破坏就可能带来泄露、燃烧、爆炸和有毒气体的蔓延等次生灾害,将会造成产生破坏人员伤亡的严重灾害。

6.2雷电

6.2.1雷电的危害

雷电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可损坏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的绝缘,烧断电线;劈裂电杆,造成大规模停电;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置换成大量的热量,产生高温造成易燃易爆介质的燃烧,爆炸;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位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雷电电流产生的强大磁场会使导电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并且还会在构成闭合路地金属物中感应出电流,若回路中有的地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发电;雷击的热效应,能使雷电通道中的空气剧烈膨胀,同时水分及其他物质分解为气体,在被雷击物体内部出现很大的压力,致使被击物遭受严重破坏电室,可造成配电装置,电气线路,金属官道上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沿线路、管道迅速传播,若进入操作室、仪表间、配电室,可造成配电装置、电气线路绝缘层被击穿,产生短路,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质燃烧或爆炸;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雷击电流通过人体,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心跳骤停,以致使脑组织及一些脏器受到严重损害,出现休克或突然死亡;雷击产生的火花、电弧,还可以使人遭到不同程度的烧伤。

二、安全运行的应对措施及管理

1、人为因素的应对措施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量;不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领导重视;以有效的手段约束、激励人。

2、设备因素的应对措施

2.1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

编制设备管理制度文件;培训操作员工;对设备进行试运转、调试,办理交接手续。

2.2设备使用初期安全管理

对安装、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调试、改进等有关记录提出分析意见,填写设备使用鉴定书作为以后参考;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2.3设备使用期安全管理

保养责任制;操作证制度;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培养设备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资料程案管理制度。

2.4设备使用原则

2.4.1三好

2.4.1.1管好。设备操作对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工具、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整无损。设备发生事故时,立即停工断电,保护现场,及时、真实地上报事故情况。

2.4.1.2用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心爱护设备,不准设备带病运转,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2.4.1.3养好。操作者必须按照保养规定,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紧固,保持设备性能良好。

2.4.2四会

2.4.2.1会使用。操作者要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会正确调整电流、温度、压力、流量,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操作熟练、动作正确规范。

2.4.2.2会维护。操作者要正确掌握设备的维护方法、维护要点,准确、及时地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润滑油质量,要做到润滑“五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人、做好设备润滑管理。

2.4.2.3会检查。操作者必须熟知设备启动前后的检查项目内容,正确检查设备各部位运转情况,通过感官(听、摸、看、闻)和仪表判断设备运转状况,分析并查明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

2.4.2.4会排除故障。操作者能正确分析判断一般常见的设备故障,并及时排除,保证设备安全,排除不了的凝难故障,应及时报检修。

2.4.3四项要求

2.4.3.1整齐。工具、工件摆放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4.3.2清洁。设备清洁,环境干净,无油污,无杂物,无碰伤。

2.4.3.3润滑。按时加、换润滑油。

2.4.3.4安全。合理使用,精化,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及一切危险有害因素,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

2.4.4四懂

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

2.5设备运行期的检查

外部裂缝、腐蚀的检查;保温及防火层(腐蚀、损坏)管线的检查(有无超压、超温、超负荷、有无异常振动、异常声音);有无发生液击、有无变形、腐蚀;转动设备的检查(听、摸、看)检查固定螺栓、结合件等有无松动等不正常情况,能处理的及时处理,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做出决策;换热器要定期壳体与头盖法兰连接,管路与壳体法兰连接,阀门与管路法兰连接,阀门大盖等密封出的泄漏情况,支座及支撑结构、基础情况;构建物的检查(厂房、塔器的柜架、管线支撑、设备的基础支座、梯子、平台、栏杆等构建物应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其腐蚀、脱落、断裂等不正常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整改好;对边所、配电室、仪表控制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查,防止电气设备、仪表控制设备进水短路;对房屋的防雷设施、避雷针等进行检查,防止其腐蚀、损害失效;消防设施的检查(消防栓、消防蒸汽、移动式灭火器、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等,都要进行定期检查,使其保持完好,一旦发生火警时,能够及时投用。

3、物料因素的应对措施

3.1可燃物大量泄漏的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当有可燃物大量泄漏时,首先应正确判断泄漏部位,及时切断泄漏物料来源,在一定范围内严禁动火及其他火源。

3.2报警

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在立即进行扑救的同时,要马上上报火警,以便消防部门能及时前来扑救,并使其他人员及时做好疏散准备。

3.3断绝可燃物

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关闭进料阀。

3.4排除爆炸危险

当发生火灾时,还需观察周围情况,排除爆炸危险,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3.5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3.6预防中毒的技术措施

以无毒或低毒的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改革工艺;生产过程的密封;隔离操作;通风排毒。

3.7个体防护措施

3.7.1呼吸防护:使用防护面具。

3.7.2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口罩、手套、眼镜等)。

3.7.3消化道防护:防止误用有毒液体。

3.8急性中毒的现场救护

3.8.1原则:救护者的个人防护(佩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在进行抢救);切断毒物来源;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中毒人体内;防止毒物继续浸入人体的措施:救护人到现场后,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解开中毒者的颈、胸部衣扣及腰带,保持呼吸畅通;清除毒物,防止毒物污染皮肤、粘膜;清除皮肤表面的化学刺激性毒物,冲洗时间要达到15~30min;毒物进入眼睛时,应尽快用大量流水缓慢冲洗眼睛15min以上,冲洗时把眼睑撑开,让伤员的眼睛向各个方向缓慢移动;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打开呼吸道;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以16~20次/min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心脏按压。

3.9静电应对措施

3.9.1消除设备静电技术措施

固体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直径大于或等于≥2.5m或容积≥50m3的设备,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沿设备外围均于布置,其间距≥30m;转动设备的接地,可采用导电润脂或用接地设施进行接地;设备内部各部件之间的活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等部位,应保持其接触电阻值在1000欧以下;所有金属装置设备、管道、储罐都必须接地;各生产装置系统的总泄露电阻应在1000000欧以下,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金属设备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如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可不另接跨接线,但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螺栓连接,螺栓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3.9.2作业人员防静电措施

工作中应尽量不做与人体带电有关的行动(接地、接触接电体、工作场合、穿脱衣服);在有静电危害的环境中,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钥匙、硬币、手表、戒指、项链)使用规定的静电防护用品。

3.9.2防静电安全检查

防静电安全检查以生产岗位人员自查为主,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车间安全技术人员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企业每年至少抽查两次;易燃易爆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有防静电的内容;定期对岗位人员进行防静电知识的安全教育;装置内各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和跨接点必须牢固好用。

4、工艺因素的应对措施

4.1操作阶段的工艺安全管理

4.1.1安全生产管理

各项工艺操作指标必须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各类动、静设备必须达到完好的标准,压力容器、管道及安全附件齐全好用;仪表管理符合制度要求,完好率和使用率达到95%以上;各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配备齐全,灵活好用,并定期检验,保持装置内消防通道畅通,机动车辆进入装置区中必须安装防火罩,并办理进车许可证;车间建立并执行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制,对设备、仪表和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暂不能整改而又要投入运行的,要制定包括隐患内容、危害、防范措施、监控手段、治理计划、负责人等内容的可靠安全防范措施;设备的处理、投用,工艺的调整需制定严密的操作方案和可行的安全措施,现场应设有专人监护,分工协作,层层把关;加强对关键危险点的监控力度。明确监控内容,制定合理的巡查路线,把巡查制度落到实处;对车间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考核,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完善各岗位的hse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装置内施工作业,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许可证,进行作业风险评价分析,制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部进行监护;定期进行事故模拟演练,定期对装置进行安全检查或安全评价,持续改进装置安全管理。

4.1.2安全生产操作

应定期检查或检测,以防不测;对运转机泵设备的卫生清扫,要防止抹布被卷进伤人,严禁用水冲洗电机,以防止触电或损坏电机蒸汽带需按正确方式绑扎牢固,使用时,开启要缓慢,固定带头,防止甩龙伤人;冷换设备的使用,应按程序操作,投用时,先开冷流,后开热流,而停用时,先停热流,后停冷流;备用机泵定期盘车,冷却水畅通,高温泵应处于预热状态;安全阀起跳后,必须按规定重新校验、铅封,安装后全开上下游阀,并加铅封以防误动。

4.2事故处理阶段的工艺应对措施

4.2.1事故处理的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单线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当事故发生时,要做到了解全面、分析正确,判断无误,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尤其是对事故发生蔓延及后果要有所预测,关键时刻要胆大心细,当机立断。其宗旨是避免人员伤害,减少对设备的影响,降低损失,并能尽快恢复生产。

4.2.1.1事故处理安全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首先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尽量避免人员受到伤害。

4.2.1.2事故处理设备原则

所有塔、罐不能满或空,严防跑满;高低压有关的设备严防串压,防止超压爆炸着火;各设备充压、泄压速度不能过快,以免损坏设备及造成泄漏。

4.2.1.3事故处理工艺原则

严禁超温及中毒,事故排除后应尽快恢复生产,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加强与上下游相关装置的联系,减少对其装置的影响。

4.2.2紧急停工

4.2.2.1原则

事故发生后,各岗位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听从指挥,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当事故发生时,首先通知生产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然后根据事故类型,允许时间、事故的蔓延或事故范围,果断采取两种措施:一,应对事故的必要措施,确保人身安全,设备及有关装置的安全;二,全面完成紧急停工转入正常停工或恢复正常操作的措施。发生事故时,根据现象和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操作参数变化,正确判断事故,迅速处理,避免事故扩大,重大事故立即汇报车间主管或值班人员和生产管理部门,装置紧急停工应向生产管理部门汇报同意。发生火灾立即报火警,并立即切断或减少流向着火的可燃介质。当发生中毒时,在报告气防部门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组织现场自救和急救。当出现有毒介质泄漏时,应视现场情况,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并通知其他可能危及到的人员。

4.2.2.2紧急停工的处理方案

4.2.2.3紧急停工的注意事项

装置一旦发生事故,班长要组织好人员,并尽快通知装置主管和相关人员,实统一指挥,确保装置顺利、安全、稳定、有序停工。装置停车时,应执行国家工业卫生标准,不允许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的物料。物火炬设施的带压易燃易爆气体排放要缓慢进行,采取逐渐减压措施,放空管线末端必须设有防火措施。进行紧急处理时,首先要作好个人的防护工作,防止出现人员烧伤、烫伤、中毒等人身事故。在发生泄露是故事,要沉着冷静,先按岗位操作法和事故处理预案组织初步的抢救和掩护。无论着火、爆炸过程必须首先保证人员的自身的安全,避免事故的扩大。无法切断危险源时,要用氮气、蒸汽或水进行掩护。

5、作业环境因素的应对措施

5.1噪音应对措施

降低噪音源;合理布局噪音源;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5.2高温应对措施

通过技术革新,改革工艺过程,改进生产设备,减弱高温、热辐射的影响;通风;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个人防护。

6、自燃灾害因素的应对措施

6.1地震应对措施

6.1.1震前预防准备工作

定期编制和组织抗震防灾规划;对生产设施进行审核检查凡不符合抗震防灾标准的,尽快完成抗震加固;工程建设要避开不利抗震地带;建立以现有生产体系为基础的综合抗震防灾体制,培养一支抗震防灾技术和管理队伍;要保持抗震救灾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电源、水源、通讯救护及抢修器材等,处于随时可备用应急状态;制定各生产岗位专业指挥系统的抗震应急对策、方案和措施;利用各形式、手段,普及地震、抗震、防震和救灾知识教育。

6.1.2震时应急救灾工作

建立有效的抗震应急救灾指挥系统,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系统;装置的主管和工艺、设备、安全技术人员,要立即到岗位,按照职责分开,组织实施本装置的指挥和救灾;按照生产装置应急对策方案,并结合震时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实施震时安全停工方案,以及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应及时组织防余震的紧急措施,对可能造成扩大灾情、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部位以及可能成为恢复通讯、供电、供水、供汽和交通故障的关键设施,要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险和抢修。

6.1.3震时可能发生的灾害

火灾爆炸、危险介质泄露、高压串低压事故、紧急停电、水、汽等原因,会使装置操作混乱,引发次生事故。

6.1.4地震时应急措施

地震时出现停电、水、汽等生产性事故;出现配电室、操作室倒塌;出现设备、管线破裂,泄露事故,应及时关闭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阀门和运转设备,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压力,进行局部或全面紧急停车。震后,大部分人员可撤离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留少部分人员监视现场,处理意外事故,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蔓延。

6.1.5职责任务

6.1.5.1日常职责

检查落实装置抗震、防震的设施情况,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组织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装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抗震措施,使设备和构筑物达到抗震能力;对装置操作人员进行抗震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生产人员进行抗震防灾演练,熟悉掌握抗震时的应急措施。

6.1.5.2震时职责

迅速启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指挥部成员迅速到位,全面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根据受灾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处理生产中的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迅速收集各岗位的震情,及时向上部门汇报;紧急组织抢修工作,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扩大;组织人力,物力,抢救伤员和中毒人员;服从上级指挥部门的指挥。

6.1.5.3震后职责

汇总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恢复生产;加强员工心理疏导,稳定员工情绪,做好生产人员的后勤供应供应工作,做好伤病员地安抚救护工作。

6.2雷电应对措施

6.2.1直击雷保护措施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6.2.2雷电感应保护措施

金属设备、管道、钢结构予以接地;

6.2.3雷电浸入波保护措施

在电气系统应安装阀形避雷器,保护间隙法、管型避雷器。

6.2.4防雷设施的安全管理

6.2.4.1定期检查

每年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对防雷设施进行专业检测,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10欧,并保存专业检测数据和报告。

6.2.4.2常性检查

对各种防雷设施应按规定、标准要求检查整体、器件情况(连接兰是否有裂纹,引下线有无闪络或烧损痕迹,是否腐蚀痕迹与临导体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6.2.4.3主要检查内容

检查遭受雷击区域的设备、设施是否采取了防雷措施;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应镀锌、涂漆;引下线应沿建筑物、构筑物的墙敷设,并经最短径接地;避雷针与引下线的接地应采用焊接;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有人通行的地方,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严禁在装有避雷线、针的构建物上架通讯线、低压线、广播线;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设施不相连时,与引下线之间的距离不少于5m。

运行管理制度 篇9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如下:

(一)岗位责任制

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专职/兼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3)特种设备相关使用部门及负责人员岗位职责:

在法人领导下,配合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确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电梯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

(一)特种设备安装

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电梯机房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但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9.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操作性强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及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

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10.本单位负责人,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使用部门。

11.本单位结合年终评比工作,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使用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其他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按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一)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二)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三)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

(四)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五)维修保养工作切忌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修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使维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案。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设备维修质量高低,取决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各部门应加大维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满足本单位硬件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它事故隐患。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

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七)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国家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和电梯管理部门应督促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维保人员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保养标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按时认真完成维保工作,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填写相应的维保记录,并经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运行管理制度 篇10

1、定员:校车不得超56人

幼儿校车的最大乘员数不超过45人;小学生校车和中小学生校车的最大乘员数应不超过56人。

其中,幼儿校车每个幼儿的体重按30公斤计算,小学生校车每个学生的体重按48公斤计算,中小学生校车的每个学生的体重按53公斤计算,每个照管人员的体重按68公斤计算,驾驶员的体重按75公斤计算。

2、外观:不得设置车外行李架

新国标将校车分为轻型校车和大中型校车,轻型校车车长大于5米且小于等于6米,大中型校车车长大于6米且小于等于12米。

校车车高不得大于3.7米,不得设置车外行李架,架铰接客车和双层客车不能作为专用校车使用。专用校车应安装前、后保险杠。

3、内饰:不得有凸起毛刺

车内外不得有容易卡住幼儿和小学生手指的孔洞,不应存在可能致人员受伤的凸起、凹陷、尖角等缺陷。校车乘客门处应安装高、低扶手,扶手上不应存在可能致伤的凸起、毛刺。

乘客区侧窗至少下部二分之一应封闭,所有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50%,且不得张贴不透明和带任何镜面反光材料的色纸或隔热纸。

幼儿专用校车乘客区应采用平地板结构,除轮罩、检修口盖等的局部结构凸起外,地板上不得有台阶。

乘坐区、过道区和引道区域的地板覆盖层应防滑、耐磨。

4、车外顶:安装校车标志灯

校车应在车外顶部前后各安装两个黄色校车标志灯,前标志灯与车顶前部最边缘的距离应不大于40厘米;后标志灯与车顶后部最边缘的距离应不大于40厘米。灯具应有一个圆形透明灯罩且绕其垂直轴线360°发光。校车标志灯安装后不应高出车顶蒙皮上表面20厘米。

5、车后:粘贴“请停车等候”

校车应在车后围板外表面、后方车辆接近时可以看到的区域,清晰标示“请停车等候”及“当停车指示牌伸出时”红色字样。“当停车指示牌伸出时”字样应在“请停车等候”字样的下方;“请停车等候”字样高度至少应为20厘米。“当停车指示牌伸出时”字样高度至少为13厘米。

6、空气质量:安装强制通风装置

如果不能自然通风则应安装强制通风装置。车内空气中的成分应符合规定。

允许采用具有杀菌、消除有害气体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达到空气质量的要求。

7、踏步:上车踏板不高于35厘米

在车辆整备质量状态下,从地面至乘客门的第一级踏步高度应不大于35厘米,其它各级踏步的高度应不大于25厘米。轻型专用校车的一级踏步深度应不小于23厘米,大中型专用校车应不小于30厘米。

8、座椅:需为非折叠软座椅

幼儿及学生座椅应前向布置。驾驶员座椅所处的横向垂直平面以前不得设置幼儿及学生座椅。幼儿及学生座椅在车辆横向上最多采用“2+3”布置。

幼儿及学生座椅不应是折叠座椅,每个幼儿及学生座椅应带有靠背,靠背宽不应小于座垫宽度。幼儿及学生座椅应软化。

单人幼儿及学生座椅的座垫宽度应不小于38厘米。若为长条幼儿及学生座椅,应符合每人坐垫宽至少33厘米,坐垫深至少30厘米,坐垫高大于22厘米,靠背厚度至少4厘米。

9、座间距:起码50厘米宽

《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幼儿校车座椅的座间距应不小于50厘米,小学生校车座椅的座间距应不小于55厘米,中小学生校车座椅的座间距应不小于65厘米,照管人员的座间距应不小于65厘米。

10、应急出口:左右至少各一个

专用校车应只有一个乘客门并位于右侧前后轮之间。为方便撤离和车外救助,车辆的左侧、右侧应至少各有一个出口。乘客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应至少各设一个出口。后围应至少有一个出口。出口包括应急门、应急窗和顶部撤离舱口。大中型校车还应装有顶部撤离舱口。

11、照明:应配两条照明线路

车内照明应覆盖全部乘客区、车组人员区。

至少应有两条内部照明线路,当一条线路出故障时不应影响另一条线路的照明。

12、行驶记录仪:具备卫星定位功能

新国标要求,校车应安装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行驶记录仪;行驶记录仪的显示部分应易于观察,数据接口应便于移动存储介质的插拔。

校车应安装车内和车外录像监控系统,应有倒车语音提示系统。

13、安保:配灭火器和急救箱

乘员舱内应配备灭火器,应保证至少一个照管人员座椅附近和驾驶员座椅附近各有一只至少2公斤重的干粉灭火器。校车内应设计至少一个急救箱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支架。急救箱安装位置处应清晰标示“急救箱”或国际通用符号。

针对现有校车规范及管理条例,国内厂家都对车型的配置及结构进行了升级。完全能符合国家最新校车国标标准。

运行管理制度 篇11

美居中心消防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一、消防中心监控员负责控制室内消防设备24小时运行的操作、监控、记录。显示火警信号后,应立即派人前往、查看,确认火情后,通过消防广播和警铃疏散人员,并启动相应灭火设备。

二、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消防中心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工程部进行维修处理。

三、当值班消防监控员要负责消防中心的清洁工作,保持地面、墙壁、设备无灰尘、水渍、油迹。

四、通知工程部弱电专业人员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五、工程部会同消防监控员每月定期对商场消防系统进行模拟检测,确保消防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六、消防系统如因维护或其他原因要暂时改变消防系统状态,应由工程部书面通知消防中心,并提出相应的临时措施,确保安全。

运行管理制度 篇12

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天然气生产运行部为甲级防爆单位。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保证生产安全运行,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防止各灾害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 生产运行部站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班组的负责人对本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每位职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

2、 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必须限期处理和整改,并做好记录。

3、 加强事故管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对重大未遂事故也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处理报告和复查记录。

4、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随意动用未经许可的设备和工具。

5、 严格执行进站管理规定。

6、 非本站人员未经批准,严禁进入危险区,在站内行走时严禁在管道容器及工艺装置附近逗留,严禁在危险源区域逗留。

7、 在禁火场所严禁吸烟,严禁带入各类火种,凡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专储仓库进行存放并有专人监护。

8、 每个岗位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要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及消防演习,保证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9、 除在固定动火区域内动火,其它区域一律需经上级领导批准方可动火。

10、各种安全装置、监测仪表、警戒标志、消防设施和器材等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拆除、改动、挪用,安全通道要随时保持通畅,安全装置要按规定进行校验。

11、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培训合格的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一律禁止私自维修工作,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线、严禁使用电炉及其他私人电器,仪表装置的修理工作应由培训合格的仪表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动用。

12、每年雨季前,要对避雷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测试和检修,确保性能良好可靠。

13、禁止在站区生产区域堆放易燃易爆物,站场保持清洁,废料垃圾必须及时清除。

14、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坚持交接班安全检查。

15、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全站职工应熟知作业场所及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防范措施,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

进站须知

1、站区内严禁一切烟火,不准携带火种进入站区。外来办事人员随身携带的火种(火柴、打火机、***等)入站时交门卫保管。

2、本站和外来办事人员一律不准穿化纤衣服和带钉子的鞋进入站区。

3、 工作人员进入气站应按规定着装。

4、凡进入站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处佩戴防火帽(阻火器),车速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拖拉机、电瓶车、蓄力车、放射性设备严禁进入站区。

5、不准在生产区内修车、擦车、放油水、扫车垃圾等。

6、外来学习、参观人员必须持单位行政介绍信,经本站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站,参观时必须有本站领导和安全员及有关人员陪同。

7、外来人员不准随意动用站内生产设备,更不准自行在贮罐区放残气。

8、对上述规定如有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对于造成事故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运行管理制度 篇13

一、接班内容:

1、运行系统,运行方式及操作记事;

2、设备缺陷,异常情况及注意事项;

3、设备检修、试验及工作票;

4、工具、备品、钥匙、记录及现场运行资料;

5、上级命令指示。

二、交接班注意事项:

1、交接班应在双方情况清楚,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办好交接班手续,准点签字交接。由交班者先签字,接班者后签字;

2、交班时若遇设备异常,事故或重大操作,待处理或操作告一段落后方可以交接,如交接班人员有争议,由交接班双方班长协商,协商不成有双方专业主管协调裁决,并经接班值长同意后方可交接。个别岗位未接班,交接人员应服从接班值长的统一指挥,该岗位接班人员应在交班人员的要求和指挥下进行操作;

3、交班前30分钟由交班者做好交班的一切准备工作;

4、交班后由交班班长组织召开班后会,总结当班工作;

5、一般情况下交班前30分钟和接班后15分钟不进行操作;

6、涉及指标考核的表记,如: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补水量等应在交接班整点前10分钟由接班人抄录,交班人监护。表记抄录错误,抄表和监护人各扣50元。

7、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交接班:

⑴、当班操作或事故处理,未告一段落;

⑵、交接记录不清,表纸不齐;

⑶、接班人酗酒,精神不正常;

⑷、工具不全且无记录。设备、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

三、在下列情况下可由各值长协商交接班。发生争议由站长负责裁决∶

1、机炉在启动(含滑升)过程中的交接班;

⑴、汽轮机未冲动,按正常交接班时间进行;

⑵、汽轮机已冲动全速后,符合空载运行工况;

⑶、汽轮机、电气、锅炉做重大试验已告一段落,可以分别交班;

⑷、锅炉、汽轮机单元启动,锅炉虽已启动,但汽轮机不在冲动时;

⑸、汽轮发电机具备并列条件,等待并列正常后交班;

2、机炉正在停用(含滑停)过程中的交接班:

⑴、锅炉、汽机单元滑停,只要发电机未解列,符合滑停工况,可以按正常交接班时间进行;

⑵、发电机解列操作已告一段落;

⑶、汽轮机停转投入盘车后;

⑷、锅炉停炉操作已告一段落,符合停用工况;

⑸、机炉滑停,发电机有功负荷到零。机、炉、电停用操作告一段落,方可交班。

3、系统启、停操作,符合当时运行工况要求;

4、安全生产、环境卫生不符合规定。

四、专业因某种原因,不能按时交接班时,值长及该专业人员留下处理,接班人员协助,由接班值长统一指挥,交班值长协助,此时,该专业发生事故由交班者负责。

五、交接班后,交班值长召开班后会,总结当班工作,评价班员工作情况,进行打分。

运行管理制度 篇14

第一条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保障电梯搭乘安全,更好地服务广大教职医护员工,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电梯单位主管部门为后勤管理处,具体维保单位为各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单位,电梯运行管理及保洁单位为各物业公司。

第三条后勤管理处教室与宿舍管理科负责学校所有电梯管理,按照一梯一档建立电梯档案资料,负责督促电梯维保单位按照合同对电梯进行维保,督促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和保洁。

第四条电梯每年经过国家专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学校至少应有一名经过培训合格的电梯安全管理员负责电梯管理。

第五条电梯机房除电梯工作人员、消防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机房内的设备非电梯工作人员不得操作。

第六条乘坐电梯时不得将身体倚靠轿门,不得长时间站在轿厢门中间阻止电梯运行以免发生危险,不得倚靠在暂不停靠的层站电梯门上或坐在电梯门套内。

第七条发生火警时,切勿搭乘电梯。电梯内人数过多时,应分批搭乘,以免超载发生危险。发现有水渗入电梯或电梯槽底有积水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触电。

第八条电梯运行中出现突然故障,厢内乘员应按动警铃或通过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在发出求救信号后安静等待,由专业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开启轿门。禁止乘员打开轿厢安全窗、敲打、撬动电梯轿门。

第九条禁止用电梯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及超长超宽超重或易污染轿厢的'物品。需要使用电梯运输货物或建筑材料,须征得电梯管理人员同意;装璜材料和建筑垃圾须包扎或包装后在规定时间装运,防止洒落或擦伤厢体。

第十条禁止在电梯轿厢内乱涂乱刻、张贴、抽烟,乘坐电梯禁止在轿厢内打闹、跳跃、嬉戏、玩耍。幼儿、儿童乘电梯须有成人陪同乘坐。

运行管理制度 篇15

一、目的

规范电梯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电梯良好运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处辖区内电梯的运行管理。

三、职责

1、机电维修部主管负责检查电梯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2、机电维修部班组长负责电梯运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3、电梯管理员具体负责电梯的运行管理。

四、程序要点

1.巡视监控

(1)电梯管理员每天应对小区内所有电梯的主要部位至少巡视一次。

(2)巡视监控的主要内容如下:

a、曳引电机有无异常噪音或气味,是否温度过高(烫手),曳引电机轴承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螺栓是否松动;

b、减速箱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油色、油位是否正常,联轴器是否牢固可靠,螺栓有无松坳;

c、指示仪表、指示灯是否正确,各继电器、接触动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d、变压器、电阻器、电抗器温度是否正常,有无过热现象;

e、制动器动作是否正常,制动线圈是否过热,制动轮上是否有油污;

f、曳引轮、曳引绳、限速器、机械选层器、测速机等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

g、通讯设施是否灵敏畅通,指示牌、标示牌是否完好,盘车手轮、开闸板手等救援工具是否已放置在指定位置;

h、轿厢照明是否正常,厅外轿内指层、指令及指示灯是否正常;

i、厅门及轿门踏板是否清洁干净;

j、轿厢和对得导靴油盅油量是否足够;

k、电梯运行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舒适感有无明显变化;

l、开关门有无异常(顺畅),轿厢内应急灯是否可靠;

m、底坑限速器、张紧装置、开关和碰铁距离是否异常;

n、补偿链是否有异响;

o、底坑有无积水或脏物。

2.巡视过程中如发现上述情况有不正常时,电梯管理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处理不了的总是应及时如实地汇报给机电维修部主管,在主管的`协同下加以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电梯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

(1)发生火灾的处置:

a、楼层发生火灾时,电梯管理员应立即击碎玻璃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电梯运行到基站后,应使乘客保持镇静,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

b、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电梯管理员应即刻停梯,疏导科客迅速离开轿厢,世断电源。用干粉和1211灭火器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2)电梯湿水的处置:

a、当底坑内出现少量进水或浸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断开电梯总电源;

b、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一层,断开电梯总电源;

c、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较多时,应立即停梯,断开电梯电源决开关;

d、发生湿水时,应迅速阻断漏水源;

e、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用干抹布擦拭、热风吹干(温度不能太高)、自然通风(用工厂用鼓风机)、更换管线等。确认湿水已消除,各绝缘电阻达到要求并且试梯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3)停电造成停梯或故障造成停梯时的因人救援按《电梯困人救援标准作业规程》处理。

3.电梯机房管理

(1)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要进入,须经机电维修部主管同意,并在值班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机房。

(2)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险物品,机房内应配足消防器材,禁止吸烟。

(3)每周打扫一次机房的卫生,做到地面、墙壁、天花、门窗、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锈蚀、无油渍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4)机房应当通风良好、光线足够、门窗开启灵活。

(5)机房应当做到随进上锁,钥匙由当值管理员保管,管理员不得私配钥匙。

4.交接班要求

(1)接班人员应准时来接班。

(2)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并查看《电梯运行日记》,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在《电梯运行日记》表上签名。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

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机房不干净;

d、接班人未到岗;

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接班时发生故障,应由交班人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协助进行。

5.对于电梯运行情况,应完整、规范地记录在《电梯运行日记》表内,于每月的3号前将上一个月的记录整理成册后交机电维修部存档,保存期为两年。

五、记录

《电梯运行日记》

六、相关支持文件

《电梯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

运行管理制度 篇16

1、坚持每月对低压线路和配电装置、接户线,进行一次巡视检查,遇有大风、大雨、大雪和用电高峰季节要增加巡视检查次数,并做好各种记录。

2、巡视检查设备时,要按照《安全用电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和要求进行。

3、设备维护检修必须坚持停电、验电、挂短路接地线和悬挂标示牌的规定,检修坚持检修负责制,检修要保证检修质量,修必修好。

4、架空线路附近和电缆沟上,不能盖房、栽树,堆放杂物,必须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

5、每年要对低压线路、配电室、接户线进行两次设备定级,定级标准按《农村安全用电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三类设备应制定更改大修计划。

6、在巡视检查中,如发现有威胁人身安全的缺陷应采取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其它临时性安全措施及时安排消缺。

7、在巡视检查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做好记录安排消缺计划。

8、增加恶劣天气(大风、雷、雨)过后,低压线路和设备的巡视次数。

9、每月按时上报运行月报。

运行管理制度 篇17

(1)目的

确保中控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保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厦的消防系统、保安闭路电视系统、防盗报警对讲电话系统、公共天线系统的运行

管理。

(3)职责

①中控室保安员负责中控室设备的清洁、操作、监控、记录。

②中控室维修工负责中控室设备维修保养。

③机电主管负责中控室设备的综合管理及对上述工作的检查监督。

④工作程序

(4)职责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

①中控室保安员

a、中控室保安员负责中控室消防设备24小时运行操作、监控、记录。显示火警信号后,应立即派人前往观察。确认火情后,通过广播和警铃疏散人员并启动相应灭火设备。

b、当故障发生时,及时通知中控室维修工进行维修。

c、将每班运行情况记录于《中控室交接班记录》、《中控室监控运行记录》。

d、在中控室维修工监控下,每月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一次功能检查并启动消防风机水泵一次,并将试验结果记录于《中控室交接班记录》中。

e、在中控室维修工的指导下,每周打扫机房一次,每月清洁设备一次,保持地面、墙壁、设备无积尘、水渍、油渍。

②中控室维修工

a、按《消防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公共天线检查保养计划表》、《保安闭路电视检查保养计划表》、《防盗报警对讲电话检查保养计划表》要求按时进行中控室设备的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

b、负责向机电主管申报备品、备件的采购计划。

c、每月按时对消防应急器材进行检查并填写《消防应急器材检查表》。

d、负责编制中控室设备台账、设备卡。

③机电主管

a、负责对大厦内中控室的综合管理,包括技术资料、档案的`收集、保管,负责零星设备配件、材料的采购计划的编制,外委修理的联系工作,对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指导及检查监督。

b、每年12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各项检查保养计划表,其中公共天线设备检查保养计划、保安闭路电视设保养、防盗报警对讲设备保养,每季进行一次,并按运行情况制定中修、大修计划。

④管理处经理

a、进行月检。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中控室机电设备进行一次红旗设备检评。

b、审核中控室各项保养计划表及维修保养记录表,中修、大修计划。

⑤中控室管理工作程序

a、中控室实行每日24小时有专人值班、监控,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值班记录。

b、非值班人员严禁操作。外来人员进入要经管理处或机电主管批准。

c、各控制柜、显示屏、信号灯、控制线路等的运作应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各类操作按钮手柄应在自动位置。

d、每班各检查一次各类信号是否正常,并认真记录,如有异常要立即查清原因。

e、中央控制室出现报警信号后,应立即核实。属误报,应消除信号并做好记录;属火灾报警,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管理处领导组织灭火。

f、中控室内的一切设备设施、元器件、线路不得随意更改。如有损坏,要查明原因,立即申报领导,经批准后及时更换。

g、室内保持干净卫生,设备无灰尘,不准堆放杂物。

h、消防器材应齐备良好,室内禁止吸烟。

常备应急手电筒及充电式应急照明设施。

(5)相关文件及记录

①《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②《管理处内部检查工作规程》

③《机电设备台账》

④《中控室交接班记录》

⑤《中控室监控运行记录》

⑥《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

⑦《消防应急器材检查表》

运行管理制度 篇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过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办法,实现对企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化现有资源,将人员、物料、设备等有效地组织和整合,形成有机整体,形成以磨为中心的均衡稳定的物流管理理念,实现生产产品优质、发运快捷准确,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生产运行有关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品质管理处是公司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安全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工作是在公司领导下,负责公司生产组织协调、计划统计、安全环保、品质管理、质量体系运行及公司各部门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指标的考核。

第四条水泥制造处是公司水泥制造、设备管理和工程管理、产品发运的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区域为原材料卸车、进料、水泥粉磨、水泥袋、散发货等。主要工作是:

(一)在公司领导下,按定员定编标准建立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二)负责所管区域的生产系统调试运行。

(三)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指标,负责水泥生产组织、产品发运等管理。

(四)负责所管区域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维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产能。

(五)负责销售业务管理、发货管理和产销协调。

第五条物资供应处是公司物资供应、仓储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工作是在公司领导下,负责各类物资计划的编制、申报、权限内的采购、催运、验收、保管、发放以及物资定额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第六条结合生产工艺实际情况,按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及淮海运营管理区相关要求,转化或制定以下文件:

(一)组织管理类制度

1、部门通用工作标准及职责范围: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二级机构,并通过界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责任主体。让二级部门知道什么事该做、应该做什么,减少彼此推诿的现象发生。

2、生产调度管理规程:对生产调度岗位上岗要求、生产调度的基本职责和权限进行规定,理清工作程序和生产调度信息的管理,明确生产调度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权。

(二)专业管理类制度

1、工艺管理规程实施细则:明确公司级、处室、工艺专业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四级机构的工艺管理职责,依据本部确定的工艺原则确定磨机的工艺管理方案,揭示工艺管理的要点。

2、球磨机工艺管理原则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确定合理的研磨体级配、最佳的装载量、磨内结构和能量传递方式。经常保持保仓能力的平衡和料、球、风(水)、选粉效率的相互适应,以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电力、耐磨材料等消耗,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根据管理要求,明确公司级、统计管理部门、处室三级机构的职责,对企业统计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并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统计方法,一般可分为依靠计量装置直接获取数据的方法、定期平衡数据的方法、根据国家或行业规定进行数据推算的方法。对于计划统计资料的管理、生产计划的编排方法、物料盘存的办法以及盘存盈亏的处理、统计技术方法的选用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4、中控操作规程和现场操作规程:结合设备性能和工艺运行要求,对每一工序、每一台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对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现场设备的规格、型号、能力进行介绍,明确开停机的顺序及注意事项,列示系统运转中参数操作范围、报警值、质量控制指标和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指导操作员、现场巡检人员如何发现工艺操作和设备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是进行日常生产、操作、巡检最基本的作业指导书。

(三)其他专业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类制度。

2、环保管理类制度。

3、质量管理类制度。

4、装备管理类制度。

5、物资管理类制度。

6、人力资源管理类制度。

7、行政综合管理类制度。

第七条生产例会制度

(一)主要生产例会

1、日生产早会。

2、周调度会(或工作例会)。

3、月度生产运行总结分析会。

4、阶段性生产形势研讨会。

5、技术研讨分析会。

(二)会议内容和形式

1、日生产早会

(1)会议时间:每天早上,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参加人员:会议由水泥制造处牵头,生产分管领导、调度、生产单位主要领导(或生产分管领导)、专业部门领导、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各专业技术主管参加。

(3)会议内容:检查前一天产质量、设备运转、产品发运、原燃材料库存、布置工作的落实等基本情况,发布重要信息,提出存在的问题,布署当天的生产组织工作重点,明确部门工作内容。

(4)会议要求:会议内容应有记录,需落实的工作事项要列入检查表,力求一目了然、便于验证。

2、周调度会(或工作例会)

(1)会议时间:每周一,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

(2)参加人员:会议一般由水泥制造处领导主持,公司领导、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专业领头人参加。

(3)会议内容:通报上周生产运营成果和生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影响公司生产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布置本周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参加人员签到,布置的工作要求按闭环原则抓落实。

3、月度生产运行总结分析会

(1)会议时间:每月初单独召开或与月初的周调度会一并召开。

(2)参加人员:会议一般由水泥制造处领导主持,基地领导、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专业领头人参加。

(3)会议内容:总结上月生产、发运作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系统运行质量和成本控制指标,调整和优化下步的管理思路和管理重点。

(4)会议要求:应印发相关书面材料。

4、阶段性生产形势研讨会

(1)会议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

(2)参加人员:一般由公司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人参加。

(3)会议内容:分析生产组织节奏的变化、外部市场形势的变化和内部生产条件的改变情况,制订应对措施,调整生产组织方案。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逐条落实。

5、技术研讨分析会

(1)会议时间:根据工艺设备和生产组织的运行情况,不定期召开。

(2)参加人员:由专业部门或生产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3)会议内容:针对生产组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逐条实施。

(三)会议落实要求

会议明确需要落实的内容,牵头部门应根据纪要,跟踪检查完成情况,早会内容第二天通报实施情况,其它会议安排的工作可以在周调度会上通报完成或进展情况。工作落实遵循定人优先的原则,不能明确责任人的也应指明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落实结果应做好记录,

形成闭环管理,并根据完成情况列入当期业绩考评。

第四章生产组织策划

第八条生产计划编制和目标分解

(一)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1、目的与要求:在全面总结上年度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的编制,明确年度经营目标,理清年度的管理思路,提出保证措施。

2、主要内容:

(1)产品销售计划。

(2)产品生产计划。

(3)质量管理计划。

(4)设备运转计划。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6)物资供应和消耗计划。

(7)设备修理计划。

(8)技术改造计划。

(9)土建维修计划。

(10)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11)美化绿化计划。

(12)财务预算计划。

(二)季度目标分解计划。

以年度计划为依据,结合季节性销售特点和设备运行规律,按季度对年度目标进行分解排定。

(三)月度生产作业计划

月度作业计划是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实施计划,是对年度计划根据客观条件和环境变化进行的具体安排。月度计划的编制步骤为:

1、全面了解当前设备运行状况和公司的检修安排,预测月度设备产能的发挥能力。

2、对当期市场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公司实际库存情况,排定需生产产品的数量。

3、对设备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量进行平衡,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数。

4、根据公司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计划产量,对公司的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

(四)为保证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兑现率,可以对作业计划进一步分解到周、到日、到班次。遵循年计划、季分解、月安排、周落实、日检查、班跟踪的计划执行管理原则。通过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月度生产小结会、周调度会、日早会、跟班运行控制等手段,对计划执行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指导,从而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第九条生产管理的系统物流原则

(一)目的

水泥熟料的生产和发运过程,实际是各种原燃材料在生产工艺线上实现有序流转的过程,系统物流策划是保证生产组织正常开展的关键。

(二)遵循的原则

1、产品生产服从于发运安排

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发运是实现需求的载体。在物流组织中,应该建立以产品发运(实现销售)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在库存衔接上、在品种安排上、在能力配置上都应充分考虑发运环节的不均衡性和快捷要求。

2、运行控制服从于磨机稳定

水泥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磨机的稳定高效长期运行是生产组织的中心任务,无论是装备整修、品质调控、工艺优化,还是人力资源调配、物力保障都应围绕磨机的运行目标展开工作。

3、工序开机服从于库存需求

熟料生产线是由各工序组成的,各工序间设立物料贮库(料仓)。工序库(仓)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产组织,为故障的处理、检修,提供了一定的可调控时间,也为适应外部条件和客观条件变化增强了主动,从而实现原材料工序非连续物流和烧成工序连续生产的统一。工序物流组织应以库存控制为原则,保持工序贮库的合理料位,从而满足质量控制和下道工序稳定运行的要求。

(三)生产管理的统一调度原则

1、目的

生产过程其实质就是建立信息流程,通过信息流的有序、有效传递,控制物料流的过程。

2、要求

信息流的运作是通过过建立健全生产调度机构和立体网络,形成强有力的生产调度系统来集中统一指挥生产,反馈处理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对全厂的资源、要素进行统一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调度网络的组织形式

调度网络是生产管理效率的组织保证,各生产基地应建立以生产主管部门领导为首,以生产部门为信息收集、生产策划和指挥协调机构,以生产调度和中控操作员为区域指挥的生产调度体系,公司视管理幅度和复杂性、多变性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调度人员,形成完整的调度网络,及时调节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有节奏、均衡地完成生产作业计划。

4、调度网络的表现形式

统一调度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信息沟通。

(1)纵向信息沟通是指自上而下的组织、指挥和监督,由生产主管部门、工段、班组三层构成。

(2)横向信息沟通是对平行的各职能部门、各工段之间、各班组之间协调、监督和组织工作,其中品质管理处协调部门间的工作,

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保证整体步调一致。

第五章生产组织的实施

第十条控制原材料库存

保持原材料的合理库存是生产连续进行和品质控制的基本需要。库存控制就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进货周期越长,存量应越多。

(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越差,存量应越多。

(三)利于质量搭配,成份波动大的原材料的库存应偏高控制。

(四)品质管理处牵头组织,物资供应处配合制定合理的原材料库存定额。

第十一条抓实原料进料工序的设备预检预修

(一)预检预修的目的:

1、提高工序设备完好率和运行效率。

2、充分利用维修力量。

3、提前对系统设备进行修整,减少停磨检修工作量,压缩检修时间,突出主线修理(原则上安排必须停磨进行和耗时较长的项目)。

(二)预检预修的时机选择

1、对工序设备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下道工序的物料需求进行预测。

2、跟踪堆场或工序库存的变化趋势,在提升库存量的同时,进行检修项目、方案、材料、人员和工器具的准备工作。

3、综合分析库存物料的使用时间和检修项目需用时间,尽可能利用高库位时机安排停机。

(三)预检预修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备必须充分,防止出现被动。

2、岗位人员应全过程参与检修,及时安排试机。

3、提前做好复产准备,尤其是备料准备。

4、在对与磨系统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严密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准确定位水泥磨系统的运行周期和检修安排

(一)规划水泥磨系统运行周期的目的

水泥磨的运行周期的准确定位是建立以水泥磨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理念的中心内容。运行周期既是主机设备运转的目标,衡量各辅助工序和库存控制是否适应主线需求的标准。制订生产线检查、维修计划和备件、材料选用的依据。同时更是反映生产管理综合水平,反映驾驭全局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水泥磨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的重要管理手段。

(二)水泥磨运行周期定位的依据

1、水泥磨内研磨体的使用情况。

2、粉磨系统设备的使用效果。

3、粉磨设备部件的使用周期。

4、其他主机设备的运行规律。

5、工艺操作员的综合技能水平。

6、熟料库存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

第十三条产品发运工序实行弹性管理

(一)在线生产和产品发运的特点

生产是连续、均衡的,流程复杂、技术密集,随外界的变化其反应比较迟缓,产能发挥波动不大。产品发运是间断、不均衡的,流程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随市场的形势变化、时间段的不同波动明显。为适应外界变化,要求发运设备多通道、多功能、大能力。

(二)产品发运组织的措施

1、信息传递快捷(发运计划信息、库存信息、质量信息、运输车辆的到位信息,发运设备状况信息,作业人员上岗信息、气象信息)。

2、成品库或中间库保持合理料位。

3、接到发运指令,即装即走。

4、充分利用停装时间,进行全面的设备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5、探索推行巡检、操作、维修一体化的劳动组合模式,以提高功效和应变能力,节省人力资源。

第十四条经济用电(充分利用谷电)的做法

(一)间歇运行的工序生产避开用电高峰时段(7:00—11:00,17:00—21:00)、平电时段(11:00—17:00,21:00—23:00),最好利用谷电开机。

(二)库满停机安排在峰电时段。

(三)预检预修安排在白天进行,峰段过后恢复生产,既提高了检修效率,又节省了电费支出。

第六章生产运行管理的检查和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月度分析

(一)月度分析的指导作用

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总结、查找问题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对原始数据、事例的搜集、处理,检查前期工作的成果,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及时的分析,可以查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下期如何更好的改进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二)如何做好生产月度分析工作

1、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搜集

月度生产分析必须有原始的产量、质量、设备运转数据做支撑,注重对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的捕获,为进行生产分析准备基本素材。

2、建立趋势模型,比较分析

将产量、质量、设备运转当期数据、上期和历史同期数据采用趋势图,进行比较。分析在同类条件、不同条件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提出整改建议和下期应注意的问题

(三)分析的重点

1、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产量完成进度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完成情况。

2、对影响和制约设备产能和稳定运行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和改进的办法。

第十六条物料平衡管理

(一)物料平衡管理的要求

1、通过计量器具、现场盘存、过程监控,保证全系统物料平衡,消耗合理。

2、建立合理的料耗比,为过程平衡提供依据。

3、通过实物盘存结果,及时处理物料盈亏,并分析工序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指导调整方向。

(二)物料盘存盈亏的处理

月末盘存数据尽量做到测量准确,减少误差,对于盈亏数量较大的进行及时处理。如单条生产线盈亏数量超过月生产量或消耗量的3%或产品库存盈亏在1500吨以上,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和整改措施,调整工序计量参数,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第十七条对工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一)工艺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工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主机停机,停机时间超过规定限额。停机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的定义为一般工艺事故,超过24小时以上,6天以内的定义为重大工艺事故(停机时间计算:主机从止料到重新喂料时间),造成人员伤亡的及造成设备爆炸、车间火灾、厂房倒塌的或造成生产工艺流程中主机停机6天以上的定义为特大工艺事故。

(二)工艺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1、工艺事故发生时必须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工艺事故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书面报告。

3、工艺处理方案的确定权限

(1)一般工艺事故由处室决定处理方法,报相关部门审定后组织力量进行处理。

(2)重大工艺事故,在水泥制造处和公司分管领导查看事故现场后,由水泥制造处和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处理办法并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

(3)特大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告知生产技术中心,由生产技术中心、公司相关人员成立工艺事故调查小组,进行处理。

4、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工艺事故进行分析及责任界定

(1)详细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2)认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3)根据事故管理办法,进行准确定性

(4)进行责任界定

(5)对有关责任人、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6)拟定防范措施,督促落实到位。

第七章生产组织中需重点关注的事项

第十八条统一操作思想

统一工序操作员的工艺操作思想,是提高设备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既使进行系统的再优化也要以班次间的统一操作为前提,在全面跟踪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十九条利用中间库的缓冲

水泥生产是连续的,但在较长的运行周期内,设备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工艺状况也需要做一些调整,充分利用好工序的贮库物料的缓冲调控时间,不失时机地安排故障抢修和工艺检查,是保障生产持续进行的有效手段。

第二十条雨季生产准备

即使堆场设有防雨棚也会面临长期多雨季节的生产组织困难问题。物料转运点的防堵控制,输送胶带的防漏,袋收尘器顶部的防积水,储气罐的及时放水,设备地坑的积水排除等必须要超前布置。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水泥制造处负责解释、修订。

运行管理制度 篇19

〈一〉电站运行管理

四方利水集团为加强各发电厂、站内部管理适应运行制度化管理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优质、务实、低耗、满发、高效”的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员工的运行检修能力和经济效益水平,认真学习运行技术和掌握电站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特制定运行制度。

1、严格组织纪律,遵守各项规程制度(运行规程、安全规程及两票、三规、四制)服从指挥,执行命令。

两票:工作票、操作票

三规:安全工作规程、检修规程、运行规程

四制: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止制度

2、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发现设备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判断,正确处理,并报告值班长,由值班长层层上报,做好设备缺陷记录。

3、因公使用电话,应记录拨接时间通话内容,双方所在地点和受话人姓名、电话号码,以便备查,私事不得使用值班电话。

为了保证人身和发电设备、电气设备安全,严禁站外闲人从厂区内通过。

〈二〉电站安全规程

为了贯彻电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的方针,保证电站正常运行,根据电站的设备技术要求,保证发电人员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如下规程

1、值班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结构,运行接线和设备运行方式,掌握操作技术。

2、新员工对设备的操作需要在熟悉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及检查设备时不小于二人(一人监护一人操作)由熟悉设备人员监护,严禁无监护情况下个人操作。

3、上班不准穿高跟鞋、拖鞋、裙子,不能散头发,扎辫子,当班前四小时不能喝酒,喝酒后严禁上班。

4、巡视检查时,必须保证安全距离(10kv—0。7米,35kv—1。5米),不能进高压地段,做到巡道畅通,坡道防滑。

5、进行开停机,电气设备检修时,必须填写操作票、工作票,履行工作审批手续,并按工作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6、雷雨天气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必须穿绝缘靴、雨衣,不得靠近避雷针、避雷器,操作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严禁在雷雨天气检修室外电气设备。

7、设备不管带点与否,操作时都应该当作带电体来对待,不得直接接触或超过安全距离(10kv—0。7米,35kv—1。5米)。

8、倒闸操作时,停电操作必须按照先油开关,后负荷侧刀闸,顺序依次操作,送电时,先负荷侧刀闸后油开关,严禁带负荷拉闸。

9、在设备上工作时,做好停电、验电、装接地线,悬挂标志和装设遮拦,所使用的安全工具,必须定期按规定实验合格才能使用。

10、严格遵守发电机、水轮机、变压器等主设备运行规程,调整各参数在额定参数下运行。

11、特别注意直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以防事故无跳闸电源。

12、学会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

13、对模范遵守本规程者,给予表扬;对违反本规程者,认真分析,批评教育,吸取教训,对造成事故者,应按其情节严重性予以经济或行政处分。

〈三〉运行管理职责

1、经理工作岗位职责

⑴要正确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集团公司的规定及公司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负责。

⑵对本电站水电厂、站部门职能、岗位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工作程序的有效执行负责。

⑶对本电站水电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度的落实责任。

⑷对本电站水电厂发生的障碍及以上的不安全事件负责。

⑸对本电站水电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负责。

⑹对本电站水电厂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完成负责。

⑺对本电站水电厂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负责。

⑻对所属下级的纪律行为、工作秩序、精神面貌负责。

⑼对本电站水电厂的外部形象负责。

⑽对本电站水电厂涉及的保密工作负责。

⑾对本电站水电厂草拟、审批、办理公文的准确性负责。

⑿对本电站水电厂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后果负责。

2、主管岗位责任

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公司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⑵向本电站水电厂、站长提出工作报告

⑶负责部门技术培训,编制事故演习及技术问答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

⑷掌握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并制定运行保安全的措施。

⑸负责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定期修编现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校和系统图和现场设备标志,拟订各种标准操作票。

⑹负责新设备的投入运行和设备大小修后的启动试验工作。

⑺负责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等在运行工作的贯彻执行。

⑻协助值长分析处理故障事故,定期进行运行分析,参与对设备的评级和安全性评价。

⑼负责部门的'安全监察工作,对安全生产负责。监督运行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指令。

⑽对事故障碍进行调查分析,并初步定性,向安监部书面报告。

⑾负责部门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写。

⑿组织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⒀监督审查“双票”的正确性,重大操作的现场监督与指导。

⒁组织参加班组的安全学习讨论。

⒂完成本电站水电厂、站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3、总值长岗位职责

⑴执行公司和本电站水电厂、站各项规章制度。

⑵主持运行值班工作,完成运行工作任务。

运行管理制度 篇20

1、地面中心站必须24h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的运行状态,接收上一级网络中心下达的指令并及时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安全监控日报表,报矿指挥中心负责人审阅。

2、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中心站值班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矿井安全指挥中心,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程序及时报上一级网络中心。处理结果应记录备案。

3、监控人员接到报警、断电信息后,应立即向矿安全指挥中心值班领导汇报,同时按规定指挥现场人员停止工作,断电时撤出人员,处理过程应记录备案。

4、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区域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中心站值班员应按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手动遥控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5、 网络中心必须24h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测控数据,核对煤矿上传的隐患处理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详细查询,按规定进行处理。填写运行日志,打印报警信息日报表,报指挥中心值班领导审阅。

6、联网网络中心值班人员发现煤矿瓦斯超限报警、馈电状态异常情况等必须通知煤矿核查情况,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人员接到网络中心发出的报警处理指令后,要立即处理落实,并将处理结果向网络中心反馈。

8、 网络中心值班人员发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讯中断或出现无记录情况,必须查明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下达处理意见,处理情况记录备案,上报值班领导。

网络中心每月应对瓦斯超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报当地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运行管理制度 篇21

学校人员集中,需要创造一个平安的环境。要求广大师生做到安全用水、用电、用气尤为重要。因此,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必须加强对水、电、气的安全管理工作,由后勤工作人员管理,经常检修学校的水、电的设施设备,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2、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安全用电、安全用气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减少和避免因水、电、气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3、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不在有水池、水塔的地方玩耍,不损坏自来水的供水设施,避免给集体、国家经济造成损失,给个人生命带来危险。严禁私自下河玩水和洗澡。上学或放学路上若遇洪水淹桥时,不能强行过河。

4、各班要重视供水设施设备的管理,纯净水装置应定期清洗,做好师生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工作,为他们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源。各班特别要保证每天为学生提供足量的饮用水,禁止学生喝不卫生水,杜绝肠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

5、有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学校用电安全工作,经常对学校电路和用电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特别是暴风雨后,要对全校用电线路和用电器要进行及时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确保师生用电安全。

6、各班主任是本班的电安全教育者和管理责任人。要加强安全用电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关闭所有用电器,不乱摸电源的线路、闸刀、开关及电杆拉线,发现有裸露的电源和线路异常,要立即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7、在操作有关电器的实验中,要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使用,不得违规随意操作,有问题请示教师解决。使学生知道人和大地都是导体,不得用湿手接触带电的线路和操作带电的电器。不在高压线下放风筝,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8、加强学校的燃气管理,教育学生不随便拨弄燃气设施设备,避免因燃气引发安全事故。

运行管理制度 篇22

1、校车司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

2、司机应爱惜学校车辆,平时要注意车辆的保养,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机件。

3、司机每天抽适当时间擦洗车辆,以保持车辆的清洁。

4、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常,发现不正常时,要立即加补或调查。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量,发现油量不足,应立即加油,不得将幼儿载入加油站加油。加油单据先由主管签名,然后由后勤处签名,方有效。

5、司机发现所驾驶的车辆有故障时要立即检修,不会检修的,应立即报告队长,队长报后勤处,并提出具体的`维修意见,未经批准不允许私自将车辆送修理厂维修。

6、当车回来,按指定地点停放车辆,锁好保险锁。

7、对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经常检查,整齐证件才出车。

8、司机要注意休息,不准开疲劳车,不准酒后驾车。

9、司机驾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开车,不准危险驾车。

10、司机故意违章或证件不全被罚款的费用不予以报销,违章造成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11、园内不准按喇叭,车内不准吸烟。

12、司机对师生应热情、礼貌,说话文明。

13、司机接送学生,要准时出车,不要误点。

14、未出车时,司机应在办公室,随时等候出车。

15、司机要服从主管的安排,不准借故拖延或拒不出车。

16、司机出车执行任务时,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应立即通知队长,并说明原因。

17、下班后,应将车辆停放指定地点,不准私自用车。

18、司机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把车辆交给他人驾驶或练习驾驶,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19、司机未经领导批准,非专职驾驶员不得驾驶园内任何车辆,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20、后勤处每学期负责对司机期考核、评级奖励。

运行管理制度 篇23

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生命。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以人为本,确保食品安全。

从源头抓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建立科学饮食文化。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学校门卫管理制度

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师生财产免受破坏和损失,切实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门卫管理制度:

1、学校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

2、门卫必须严守岗位,认真履行门卫职责,恪尽职守,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3、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和验证。来访人员进校园必须先征询被访者的同意,经验证登记后方可入内。未经允许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学校,更不准以任何借口无理取闹,影响教学,对那些不听劝告、寻衅滋事分子,应主动报警,破坏学校教学法秩序分子要依法严惩。

4、外来机动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应到规定位置停放。

5、严禁各种商贩进入校园或在校门上摆摊叫卖。

6、本校学生出校门须有请假条,否则不得随意出入校门。

7、早晚按时开关大门。

8、负责校内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发现各种不安全隐患,采取处理措施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学校门卫登记验证制度

1、门卫要严格执行门卫查验学生证、工作证、出入证、身份证的制度。避免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影响学校正常秩序。

2、本校学生凭学生证进入校园,进校后不得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校园的,必须有班主任的签字手续或家长陪伴,在门卫室登记后,方可出校门。

3、来校会客人员应当遵守会客时间并履行会客登记手续方可入校;来校办事人员应当向门卫说明情况,登记后或经门卫与校内业务部门电话联系核准后方可入校。

4、上课期间,任何车辆不得进入校园,其它时间经允许进入校园的车辆须按指定地点有序停放。接送学生车辆一律按规定地点停靠,不得在校门附近停放。

5、节假日和平日夜间,门卫对出入学校的'人员及所携带的物品要严格盘查,注意发现可疑情况,确保学校安全。

6、对没有证件,又无法核实其身份的,门卫有权禁止其入校。

7、严禁无关人员在值班室及周围逗留、闲聊。

8、凡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告知来访事由及对象,经查实征得对方同意,进行详细登记,留下有效证件后,方可进入校园;严禁商贩进入校园叫卖、推销、收购,不允许非本校或与本校无关人员(包括小孩)进校闲逛、打球。

9、对违反门卫制度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按有关规定其相关责任。

运行管理制度 篇24

一、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对废气的控制、监测及管理的办法。保护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废气的污染。

二、原则与引用标准

1、原则:

确保公司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废气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6297-1996)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三、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废气设备运行的管理与监控。

四、职责

1技术部负责监督各责任单位对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维修、保养状况进行检查情况,各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定期监测。

2责任单位

(1)、负责委托设计部门在设计中采用清洁工艺技术。防止二次污染产生。

(2)、负责本单位废气设施运行控制管理,并负责废气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维修与保养,并做好运行记录

五、工作流程及要求

1、空气污染的预防

(1)、一切产生和可能产生空气污染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安全“三同时”管理规定》执行,根据项目性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执行“三同时”原则。

(2)、责任单位在委托设计部门制定工艺方案时,应优先选用能耗小、处理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规范化废气处理的工艺方案。

(3)、设备选型的步骤:

设备型号由综合办公室及生产使用车间,筛选出可供选择的型号和生产公司家,报生总经理审核后,进行采购。

(4)、废气的监测按《环境监测规程》执行,监测报告由办公室保存。

(5)、技术部每年进行一次排污监测值与排污标准的符合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废气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加强日常检查,发现不符合,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2、设备及配件的采购

(1)、生产使用单位根据需要在每月25号前向综合办公室提交设备及配件购置计划表,综合办公室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表进行询价后,然后报请公司领导批准,进行采购。

(2)、生产急需设备及备件,由使用单位提报计划,经综合办公室同意,总经理批准后,可以先采购,后补办手续。

3、设备及配件的验收

设备及配件入公司时,由仓库管理员核对采购计划表和供货清单进行接收,然后由使用单位、综合办公室、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共同对来货进行现场验收,对不合格、错购设备配件不准办理入库手续和严禁领用,验收合格配件应共同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

4、设备的安装

(1)、设备的安装一般由使用单位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安装,综合办公室派人现场进行监督协调,安装调试情况记入设备档案中。

(2)、使用单位没有能力安装、较大设备设施或安装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项目,应由使用车间及时提出安装申请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安排有资质维修单位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后,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正式交给使用单位,特种设备须经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3)、设备在安装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制造、安装质量问题,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与制造单位和安装单位联系解决。

5、设备的使用管理

(1)、排入大气环境的废气污染物必须执行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2)、有组织排放废气应建立排放口档案,登记废气排放的基本情况,包括:排放口高度、内径、正常作业条件下废气的温度、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名称等。

(3)、现场生产过程中严禁管线接口、动火作业,防止风机管道等部位发生泄漏,导致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每天白天对相关废气管线进行巡检,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4)、废气处理设施应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步稳定运行,并保证运行控制指标,不得擅自闲置或停运废气处理设施。

(5)、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公司应定期外委相关环境监测部门依据监督计划对废气和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

(7)、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不符合标准时,可能造成大气污染时,按应急响应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6、设备的维护保养

(1)、精心维护好设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种类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引用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为此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开展“完好设备”及“设备无泄漏”活动,对各单位所有设备实行岗位双包机制度。做到所有设备、管道、阀门、法兰、考克、动静密封点等都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道、个个阀门、块块仪表都有专人管理。

(3)、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4)、操作人员对所有使用的设备,应做到“四懂”、“三会”和“四个过得硬”,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即:懂设备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5)、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

②、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③、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润滑油过滤制度;

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达到设备无杂音,仪表准确、灵敏;

⑤、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做到设备风本色,无油污,使设备运行正常。

(6)、各车间所有备用设备,由车间负责派专人管理,做到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转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7)、操作人员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即刻上报和通知值班长、有关岗位和保全维护工,不弄清楚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录在运行记录本上,并向下班交待清楚。

(8)、维修工(机、电、仪)应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①、定期按规范化考核要求上岗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②、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向班长或车间上报,车间应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③、操作工在完成检修任务后,必须在设备维修栏内如实、及时地填写检修记录(包括损坏部件、更换零部件名称、数量、检修人员及检修日期等项),并按要求报设备科;

④、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9)、综合办公室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

(10)、不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将配套设备、备用设备拆除或拆件使用。

(11)、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7、操作人员维护保养标准

操作人员做“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做好下列工作:

A、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启动、运行与停车;

B、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按规范化考核规定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C、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D、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E、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F、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逐级上报。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G、对备用转动设备每班进行一至二次检查、盘车。

8、设备的'更新

(1)、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保证生产安全和隐患整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和抓好设备的更新工作。

(2)、设备的更新计划由综合办公室根据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编制,在每年4、10月份制定出更新计划,报总经理,由公司研究确定。

(3)、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更新计划及具体情况,做好每年度大修更换准

备工作。

9、设备的闲置、封存、启用、拆除和报废管理

(1)、已经安装验收,投产使用,而生产上暂不用的设备均为闲置设备,应在设备台帐中注明为“闲置”,并在设备上悬挂“停用闲置设备”牌给予标识。

(2)、闲置三个月以上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对闲置设备进行就地封存,并做好防腐工作,对闲置设备要进行定期保养。对盛有危险化学品的闲置的设备或设施,在停用后进行清洗转换后格,经安全科验收后,方可进行封存。

(3)、封存设备启用时,由使用单位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压力容器在封存期间未定期检验的,在启用前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在进行全面检验确认没有影响生产安全的问题后,封存设备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4)、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按照《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执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