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心得体会(通用22篇)
20xx年11月22到24日,我有幸地参加了由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承办的“千课万人”新课程下全国小学音乐成长课堂研讨观摩会,领略了杭州千课万人的气势宏大和全国特级教师领军人物的教学风采。虽然只有短短2天,但是收获满满。
名师和专家的精彩演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建的徐欣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充分利用了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象力,他的课朴实而不失可爱风趣、幽默;平缓而又不失激情,大气自然的教态、创新的教学让人震撼!他上的《桔梗谣》这一课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创新的读歌词,游戏中学唱歌谱以及他针对性的肢体语言设计,为学生掌握作品风格,提供了理解和帮助,学生很乐于参加到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中,他的课最大的.特点是用生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音乐。再一位是来自北京的储百春老师,《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节欣赏课,他擅长引导,学生对欣赏乐曲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储老师能够在中间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化难为易,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语言教态或大气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高昂或智慧灵动或朴实无华或平静,学生通过引导慢慢地都长了一双音乐的耳朵,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能用打击乐器准确而自信地伴奏乐曲。他的课让我明白:不是孩子们漠视音乐,是因为没有人引导他们去关注;不是孩子们不热爱音乐,是因为没有人引导他们去体味音乐的美和魅力;不是孩子们不喜欢表现音乐,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方法太少了,从而没有自信去表现。
音乐课堂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给孩子最美的、最有文化品位的音乐。江苏省黄美华老师的课正是如此,《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神奇的音乐文化之旅,还把莫扎特的古典音乐和现代的流行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想象。
万人老师们的阵阵喝彩和掌声弥漫在整个会场,这种热情与名师的风采是我从没有感受过的。每一节课都能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课堂,名师在上课,我们下面的老师都在情不自禁的歌唱和节拍。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震撼着现场的每一个人。老师们高密度的聆听,一天的课和讲座,累并快乐着。我们聆听着,思考着,默默地吮吸着全国特级教师、名师们的教学营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深刻含义。
观摩了名师们的风采,受益匪浅,接下来就得学以致用,一步一个脚印,平时善于思考,注重积累,勤于笔耕,敢尝试、勤实践,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使音乐学习充满生机。不管教育理念如何更新交替、教学手段如何日新月异,我认为:坚持音乐为本,突出学生主体,追求教学实效,少些花哨,是我们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共同目标!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20xx年临沂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年会。这是我步入音乐教师生涯参加的第一次学术性会议,此次活动我听了三节课和几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综合这次会议,我有如下感受。
第一点就是课堂气氛调动问题。我是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大家都知道,处在生理和心理双向发育的非常时期。叛逆,自尊心强,有自我意识但是又不原意像小学生一样那么爱自我表现。所以就连平时最活跃的音乐课有时候都会上的没有生气。学生提不起兴趣,我也觉的很没劲,这一点应该是让很多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听了来花老师一节课后,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虽说来老师讲授的是小学教学,但是我觉得她那些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是完全可以运用到初中学生身上来的。我能感受到来老师在“背学生”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大功夫。课一开始来老师就教学生用方言向大家问好,非常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情绪,接着随着音乐自己跳了一段优美的新疆舞蹈《达坂城的姑娘》。就像一块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就连我也深受感染,跟着学生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讲课中,来老师不断的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舞蹈来引导学生,整节课都有条不紊。问题的提出起伏不大,知识的衔接也恰到好处,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易于学生接受。课堂上学生活动思考的也多,积极响应老师,互动性强,学生们学的很轻松,愉快,乐在其中。而且课中,来老师不断的对学生鼓励和赞扬,也许在我们心里都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评价。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肯定在心里却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些这些做法都对调动课堂气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点是教师自身良好的专业素养。听这几节课,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基本功是多么的重要,上好一堂好课,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不论是来花老师的舞蹈,臧子佳老师的弹琴范唱还是张海英老师的戏曲展示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过硬的基本功,学生们才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跟随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配合老师出色的完成好一堂课。老师们还注重了新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教唱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聆听、感受。重视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通过欣赏音乐剧《猫》,臧老师让学生自己上台重新演绎,来体验感受《猫》剧中的感情色彩,从而达到课堂目的。而张老师在教《走进京剧》时,则把乐器带进课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节奏,来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更简单的掌握了这节课。
第三点就是多媒体教学。这次听课的几位老师全部都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做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可见他们在此是花足了功夫,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对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歌曲的多媒体欣赏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更有动力,不再像过去单凭想像那么空洞乏味。极大的帮助了音乐教学,这在调动课堂气氛上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一点也不容易。几位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消化吸收。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从中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活动,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素养。
国培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国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
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国培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今天,很幸运聆听到了吴松华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讲解,通过此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结合两次新课标的学习,得出的心得体会。
新课标呈现出来的核心理念是以育人为本,我们教育学生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综合性人才。新课标在强调育人功能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以此告诉我们,要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音乐素养的同时,还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理念。新版课标将音乐学科素养凝练为五个方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估计音乐创作、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把之前的学科本位转化为了学生本位,因为所有的学习只有真正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才算有效。我们之前关注的是老师教什么,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以后我们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怎么学会主动学习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重点怎么突破,教学难点怎么解决都需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新课标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音乐教学内容涵盖乐谱识读、器乐演奏、聆听欣赏、演唱表演等,不再是以歌唱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多元化,有利于提升整体音乐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按新的理念和标准进行教学,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竖笛虽貌不惊人,但适合引入音乐课堂教学,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使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走进发挥才能的天地和尽情表现的舞台,更能让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合作意识得以充分地发展,在意志品质的培养上确实起到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为教学方式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一种有效载体的途径。我们期待这些探索和做法,会在音乐教育工作者手中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的体会如下:
一、凝聚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上,由于教法单一,很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为注意力不够持久,学生只是在被动的重复进行老师“我唱一句,你唱一句”或者是“我弹一句,你唱一句”等枯燥乏味的活动。而没有真正的自己去尝试,去想应该怎么唱,节奏该如何,音准又该如何?教者苦恼,学生也很迷茫,没有丝毫的兴趣可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将竖笛带入课堂。
上好第一堂竖笛课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竖笛,对竖笛的构造、声音等相关信息都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因而,在起始课中设计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看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竖笛,如它的形状、特征、分几个部分及各部分名称,以及音色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来发现竖笛的构造、各部分名称等相关信息,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我再简介竖笛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听听:欣赏竖笛演奏,是起始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们了解了竖笛的知识后,应及时进行竖笛演奏,以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此时,我选择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作为范奏-----《友谊地久天长》,学生顿时陶醉在老师优美的笛声之中,我的演奏,起到了最直观的作用。掌声中体现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对这件乐器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不少学生都惊讶这一小小的'乐器竟然可以产生如此美妙的音乐,课堂的主体被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油然而生。借此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八孔竖笛的起源及其它优点。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同学们盼望着第二节、第三节,只要吹奏竖笛,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几周以后,一支支练习曲也逐渐吹奏得轻松自如了。而且,在课堂上再也不是老师的满堂灌了,学生变得越发的好学,经常主动地和老师交流,沟通学习竖笛的心得体会。在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下课之后,两个一组,三个一伙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连平时课间老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认真起来了,一没事就拿出笛子来练习。
二、优化教学过程,上好每一课
乐器的演奏技巧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掌握扎实的吹奏技巧也是竖笛教学的重要目的。我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演奏者的形象、演奏质量的优劣,还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如:呼吸的运用、发音的正确、音色音量的控制、运舌的技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抬头挺胸脚放平,手指放松轻轻吹”,纠正学生低头、坐立不直、踮脚或跷起二郎腿演奏、吸气浅和吹奏时用气过量、挤冲等不良习惯。教师也可以结合不同乐曲来训练各种呼吸方法。如:用《雪绒花》等优美抒情的乐曲,来训练急吸缓呼法,用断音奏法演奏《划小船》等欢快活泼的乐曲,来训练急吸急呼法,有意识地选择教材,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各种呼吸方法。
(二)注重学生口风训练
俗话说:“千日弦子万日弓,唢呐笛子靠口风”,意思是说:“吹奏乐器的学习,关键是解决口风的问题。”因此,要想学好竖笛,口舌上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首先教学生在吹奏二个八度(以G调为例)5—5—5,告诉学生吹奏低音时,口腔是圆的,舌尖要向里收,吹出的气流要缓慢。在训练中音时,要讲明吹中音时舌尖要稍向前,气息略急些。吹奏高音时,口腔呈扁狭形,唇部肌肉收缩,口风力度适当加强,舌尖位于上、下牙齿之间,气流更急些。对于一时找不到感觉的学生,我及时指导,直到学生吹准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练习。
(三)扎实练好单吐法
单吐法又称基本吐音法,是竖笛演奏中最常用的一种技能。教师如果指导不当,容易出现只呼不吐、用力过猛等乱吹毛病,对竖笛的发音、音色和气、指的配合有着直接的影响。
训练吐音时,可以采用游戏法、示范法、讲授法、朗读法等方法或综合运用,使学生养成演奏吐音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采用“tu”这个音节来训练吐音,让学生在正前方挂一张薄薄的纸条,对着纸条下角朗读“Tu Tu Tu Tu |Tu ---||”,吐音时节奏的变化使纸条时而跳动时而飘起。学生们玩玩学学,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领。教师再通过准确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吐音时运舌的动作和力度。待学生们掌握了吐音的基本方法后,再到竖笛上吹奏,就能较快掌握吐音的基本技巧。这种先读后吹的方法,避免了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盲目吹奏,教室里出现一片乱哄哄的局面。
三、扎实音乐基础,培养良好技能
(一)读谱技能
1.在音准方面
对于我校部分学生而言,由于接触音乐的机会少,只是通过一些传媒,如:电视、收音机等等,课外也很少有较整块的时间去系统的学习。因此,有很多学生,尽管上课也很认真,学得也很仔细,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条件的不足,往往在唱一首歌曲时,连基本的调性都很难把握。而自从引入竖笛之后,大部分学生通过经常训练,吹奏一些练习曲和小的乐曲之后,已能很好的感觉音乐的音准,培养了良好的调性感。甚至有些学生经过自己的训练,能很好的感受到音乐的发展,培养了良好的乐感。如下面一首视唱曲:
1=C3/4
5 6 3 ︱5 – – ︱5 6 4 ︱3 – – ︱5 6 2︱7 – – ︱5 6 7 ︱5 – – ‖
5 6 5 ︱3– – ︱5 6 4 ︱2 – – ︱5 6 3 ︱5 – – ︱5 6 4 ︱1 – – ‖
这首曲子较简单,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竖笛自学。这样教师就能摆脱钢琴,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了。
2.在节奏方面
如同音准一般,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大部分学生虽然跟着老师能够把节奏打准,但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打,如果将节奏重新组合一下,往往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通过竖笛练习,巩固了一条条的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节奏型和节奏组合,具备了较好的节奏感,如:以下三种节奏型:
1. × ∣ × ×‖ × :
2. × × ∣ × -:‖
3. × × × -∣× × × 0 :‖
以往我们都是叫学生拍出或划拍念出,但现在我们可叫学生在竖笛上用“sol”吹出。这样不但改变了一贯的传统做法,使他们有了新鲜感,而且也练了吹笛的气息和吐音。另外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如“× × ×”等。舌头总比手灵活,用竖笛吹的话更容易整齐、准确。
(二)歌唱技能
唱歌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感受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其作用将大打折扣。通过教学,竖笛在发挥唱歌教学的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受唱歌教学中旧的学习方法和家庭环境的制约,很多同学在唱歌时怕别人笑话跑调,就干脆闭口不唱。而越不唱就越唱不准,越唱不准,就越不敢唱。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为解决学生的这一心理障碍,树立起他们敢唱的信心,学生手中的竖笛帮了我的大忙。
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旋律段落进行节奏读谱,读熟后,教师把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旋律学唱。每个小组采取二人竖笛吹奏,二人视唱旋律的方法,在唱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交换角色进行练习,并互相检查、教唱,教师巡回指导。在练唱中,由于有竖笛的帮助,学生慢慢树立起了音准的概念,练唱时易跑调的现象逐渐消失,敢唱的信心也就随之树立。
方法2:以唱带吹——即用歌唱的状态、感觉去吹奏竖笛,就是要求学生像歌唱一样富有感情地演奏。以唱带吹,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音色,把握音乐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很好地解决音乐的情感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趣。
(三)合作技能
生活中离不开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器乐演奏中,不但演奏者之间讲究配合,乐器的组合也是讲究搭配的。由此,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伴奏曲目,让学生在演奏中对比有伴奏的丰满效果和无伴奏的单调,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没有大家的配合协作,就没有如此丰满的演奏的效果。我还选择了一些合奏曲,引导学生对比竖笛合奏的整体气势和独奏的冷清效果,在鲜明的对比中,在我的及时点拔下,大家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就更深切、更感性了。
20xx年11月23日,我有幸来到了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在浙大华家池校园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音乐成长课堂研讨观摩会。两天的观摩活动,展示了10节优质示范课、两场报告和四堂深层到位的课堂点评。一节节弥漫着浓郁音乐气息的观摩课让我感触、感叹、感想颇多。撷取几处精彩掠影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最快乐的课——《雷鸣电闪波尔卡》储百春
这是赢得学生与听课者笑声和掌声最多的一节课,也是我最喜欢最欣赏的一堂课。储老师的欣赏课,乐曲结构分析细致,准确,引导学生每次有针对性的听赏。在欣赏第一主题时,让学生在渐强时举手,出示声势谱学生拍手,拍腿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实践,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受。在第三主题中,加入了鼓和镲的节奏,并让学生用乐器示范演奏,随乐曲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欣赏的方法,改变了如今欣赏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音乐的现状,创造了一堂和谐的音乐课堂。
我思考:欣赏课往往被我们一线老师忽略或忽视,我们常常让孩子们简单聆听一遍或几遍算完成学习,孩子们因此学了几年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欣赏音乐,很多优秀经典的音乐因此都只能遗憾地与孩子们失之交臂,遗憾的同时,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们都应该深思。储老师的课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只要老师有心,欣赏课完全可以让孩子们接受并喜爱!就像储老师说的,不是孩子漠视音乐,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引导!
(二)扎实细腻的课——《一把雨伞圆溜溜》谢晓梅
谢老师的声音甜美圆润,她用自己动听的范唱征服了学生和全场的'老师。她的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态度和蔼和亲,她用自己特有的魅力一下子让孩子们就喜爱上了她。谢老师一开始就利用三人一起的座位暗示了今天所学歌曲的意义。同时请学生随音乐一起玩一玩,撑撑伞,感受音乐的旋律,然后出示难点旋律,通过让学生反复听、小组练、自己琢磨,逐步解难。谢老师的课最值得我学习的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难点处点明其难但不包办,让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并介绍自己解决的窍门和大家分享。学生体验到成就感的同时,能力不知觉提高了,真是所谓的“不仅教孩子唱,还教他们会唱”,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最实用的课——《桔梗谣》徐欣
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课件展示,没有复杂的导入步骤,但是徐老师用自己风趣、幽默的个人风格、简单有效的歌谱教学结合生活,运用生活化的语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直观的来学习音乐,上出了常态课的精彩。徐老师的课是朴实的、是扎实的,充分发挥了男性教师个人风采。真是简朴中透着大智慧。
(四)感悟能力提升的课——《莫扎特的小步舞曲》黄美华
从黄老师的课堂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她对音乐欣赏课的热爱和关注,她是实实在在在做这门课。在黄老师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音乐欣赏绝对要比音乐歌唱重要。可以这样说,歌唱教学是技能的训练,而欣赏则是气质的培养。
乐曲欣赏的主题是学生欣赏中的难点,黄老师分别用不同的欣赏手段来让学生感受、体验,共同参与音乐中:用多种打击乐器合作演奏第一主题;用手画小圈圈在第二主题作出标记;第三主题处结尾用行礼仪动作来提示;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掌握了三个主题的旋律,并学会了优雅有礼的社交礼仪。音乐气质的培养就在这一点一滴的欣赏课之中慢慢形成了。
杭州两天的观摩活动中的收获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我也深知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地磨练与提高。这里面蕴含的音乐内涵与理念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名师们超棒的教学设计也深深震撼了我,值得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自己,超越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非常难得有机会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
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自豪、温柔、高兴、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强化下来,那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首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和艺术学科独特的功能,同时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这将可以极大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用民族民间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审美的陶冶达到思想的升华。
其次教师应该是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审美教育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兼有其他辅助知识。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可能把握住作品精髓之所在,做到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同时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领略韵味,理解作品丰富的表现力,把握住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教师对授课的内容有个通盘设计,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所学音乐的内容美,同时也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韵律美。
最后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审美的主体,运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加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综合审美的目的。
总之,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不仅是个美学问题,同时也是个教育问题。教师只有充分的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打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宝库,从中吸取营养,才能激起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才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我将不懈努力实现我的目标使我的音乐课堂熠熠生辉。
我有幸于12月8日至12月10日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的观摩活动,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有很大的收获。
三天的激烈赛课,深圳大学体育馆内场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21节课着实让我又过了一把瘾!每一节课都汇聚了各省市无数音乐专家的智慧。每节课的课型特色分明,都注重了音乐性,用审美体验贯穿着始终。听课中,场内时时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都是为台上上课的孩子们和老师精彩的表现喝彩!
此次的赛课关于班级合唱方面的题材较多由此可以发现一个趋势,未来班级合唱教学急待我们进入实施。其中《花蛤蟆》《牧场上的家》《晚风》等都是很好的合唱课。通过观摩这些课,我对班级合唱教学有信心。原来,班级合唱课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只要我们有方法,用心去做,是能够完成的。
还有这样几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一、《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由广东省珠海市解翔老师带来的一堂唱歌综合课。老师身穿农场工作人员一样的衣服,非常抓人眼球;其次她开场用吉他伴奏来了一首自创歌曲,立刻把全场老师的注意力全转移到她身上。课上,她紧紧的抓住了二年级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用农场和魔法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抓住歌曲中的典型旋律做文章,听辨、演唱、创作,小题大做,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也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学会歌曲上,也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景表现中,在与老师的合作表现中学会歌曲。同时解老师上课非常放得开,也善于表演,最让人佩服的是她非常个性的钢琴伴奏,看得出她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并且她幽默诙谐的语言引发了在场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最让我敬佩的是她是短短的几分钟能让孩子吹出动听的乐音,并且能够给歌曲伴奏。很遗憾,在最关键的时候跑去了洗手间。希望光盘能快快到达我的手上,让我再次好好学习一下。
二、《打枣儿》
《打枣儿》是重庆市巴蜀小学的马红磊老师上的一堂欣赏课。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乐老师,唢呐、功底了得,还会咔腔和口弦子。老师在开头以展示自己的特长乐器演奏开始,深深的吸引抓住了学生和观众。然后分别介绍不同的`乐器,让学生体验乐器。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也很强,教学时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语言准确生动,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句话都有明确的指向,整堂课都在学生的体验,发现和表演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和学生都充满热情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瓷偶女皇》
《瓷偶女皇》是北京的丁XX老师上的已经音乐欣赏课。这位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内涵及相关文化,将基本的音乐技能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式的、多层次的表现形式,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体验中扎实有效的进行音乐学习。
她的特点是语言规范,提问具体有效,指向性明确。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对比聆听的方法,从音乐要素力度、节奏、音色等方面进行聆听和分析。
四、《赶圩归来阿哩哩》
这是XX省济南市的王晓老师上的一节第二课时创编题材的唱歌课,也是这21节课里最吸引我的一节课。这是节紧紧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有效创作教学的课例。刚开始,老师朴实的开头,让我对这节课没有多大的兴趣,渐渐的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和孩子们渐入佳境,也越来也吸引我了。王老师声情并茂,引导贴切自然又不失风趣幽默,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巨大热忱。学生在老师情境性的引导下将歌曲进行改编演唱表现。歌曲的改编力求表现歌曲的彝族音乐风格特色和歌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特点,改变歌词、改变速度、改变节奏。歌曲改编时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加入了学生较为喜欢的爵士摇滚风,激发了学生的创编和表现激情。同时,改编时还特别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热情,在师生的合作中高效完成了歌曲改编。另外,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演奏演唱基本功也非常了得,在师生激情演唱中完美结束,获得观摩老师们的热烈掌声。这堂课给了我们唱歌课的不同思路,这样的创编是学生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和有益于激发学生创编热情的,是高效的。这堂课也为我们的唱歌教学和编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在听课过程中,很有幸的一直坐在陈老师的身旁,听她给我们做及时的解释和课堂点评,帮助我理清音乐教学思路,让我了解到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音乐的完整性,注意语言精确要有明确的指向,要以学生为主体等等。教学活动结束后的专家点评,是理解音乐教学本质的指路明灯。在小学组的点评环节中,评委们分别针对唱歌课、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资源的选择、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如:欣赏课中不注重音乐主题的演唱,欣赏要以短句为单位,不要划分的过于零碎,要完整的聆听。在教学设计方面,首先要吃透教材,研究教材;要遵循音乐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规律、艺术规律;要根据音乐特点,有效地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中千万不要“过度设计” 等等。专家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建议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
20xx年1月4日,我们在三亚进行短暂的集中后便于次日晚飞抵神往已久的武汉,来到美丽怡人的华中师范大学,开始了我们的“国培”学习、生活。“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这几天里我们有幸上到许多全国优秀的专家教授的课,受益匪浅。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汪海燕、林能杰,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刘竟业,音乐学博士------陈永,舞蹈教授------匡冰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郑秋梅等,在这几天中我们与专家、教授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克服生活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经过这十几天的学习,有两点让我感触颇深。一是新课改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另一个是文艺晚会的策划与组织。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为主体更换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来设想一下,例如:上一节欣赏课,如果教师先将曲名,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等介绍给学生,这时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已经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和联想。所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意境,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探索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那么,积极地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对症好药。学生博得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有积极性,与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愿意去表现,思维开拓了,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动起来了,好展开了,音乐课效果也就随之有所体现。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
㈠有些学生时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学科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因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自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关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喜欢崇敬这样的老教师,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带的课目。如果反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没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用此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作为教师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精湛的技艺进行教学,是所教的内容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三.从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身边的MP3中满装了最流行的歌曲,周杰伦、蔡依林等等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闲下来时张口闭口也都在讨论某某明星是否出了新专辑。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慢慢的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红歌”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甚至非常排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面对呢?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是持抵制态度的,认为流行音乐有勃于高雅艺术。因此在教材中流行歌曲是很少见的。我们不少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唱课本歌曲时如同嚼蜡,而唱流行歌曲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走进课堂呢?我认为,学生如此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不该、也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我们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索性尝试采集部分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把它引用到音乐课教学之中。例如:利用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找来学生熟悉,会场的流行歌曲的曲谱,让他们来视唱,大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都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引用流行歌曲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们定安县音乐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国培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国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
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国培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对音乐的欣赏体会
我从小喜欢听音乐,每当自己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拿起MP3或者手机带起耳机听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沉浸在放松的气氛里,自己的心情机会慢慢变得平缓放松,心中的郁结能在音乐中消散。我喜欢音乐,喜欢一个人伴随着轻轻的音乐静静的躺着的感觉,音乐是个奇妙的殿堂。在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选修课中,我选择了大学音乐,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因为我喜欢音乐。在音乐中,我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忘却一切烦恼与忧愁。在一个学期的课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欣赏了众多乐曲。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音乐欣赏》课前,我对音乐的认识更多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是因为它的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比如周华健的《朋友》讲述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筷子兄弟的《父亲》描述的是父子的感情,流行音乐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民族音乐风格上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这学期的大学音乐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的角色像是一个导游,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歌剧、舞剧等等......
自从第一次上了音乐鉴赏课,我就对这门课很感兴趣。无论是老师的授课方式还是音乐本身,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我都觉得受益匪浅。经过一学期的相处和学习,在音乐方面我也略有所知,了解不同音乐的发展史。无论是古代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以及中外艺术歌曲,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也了解了很多。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
音乐鉴赏课,一堂可以让自己完全放松的课,很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喜欢老师的平易近人以及温柔,对我们的理解和愉悦的生活态度。3节课120分钟的课,老师总能带动大家的听课兴趣,每堂课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这也是唯一一门可以让我聚精会神连续听三节的课。第一次听课时,就喜欢老师上课,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欣赏了很多著名曲目。
在课上,看到老师展示的我们这学期要欣赏的多到数不清的音乐曲目,我顿时产生了一股满足感,欣赏这么多曲目,不怕音乐素养提不高。可当我真正开始学习如何欣赏音乐,并慢慢体会到音乐欣赏的精髓时,我发现最初的我,真的是个庸俗的人。在老师介绍的民族歌曲里我印象最深的要数《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著名的傣族乐曲,以葫芦丝演奏的版本最为常见;后燕妮、关牧村等也演唱过该曲目的歌唱版本,其他乐器也有过演奏。此歌曲比较容易演唱,只有一小段是比较难唱的。且有许多舞者将其改编成优美的舞蹈,尤其是优雅恬静的傣族舞,风韵十足。你听,竹林中传来了阵阵葫芦丝声,淡淡悠扬。美丽的姑娘轻倚在凤尾竹旁,清澈的双眸中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月光斜洒在她的衣裙上,把她曼妙的身影一直拖到金色的水面上。乐声渐渐轻灵飘逸起来,姑娘起身来到水池旁,在月下忘情的轻舞着、旋转着,波光中叠映着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摆也轻轻飘扬落寞的斜倚在凤尾竹旁吹奏起情歌,眼前生出心上人飘逸轻灵的舞姿,着一缕花衣,似一个精灵,在月光下泻一地旋转的身影,竹林的小径上。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竹楼里美丽的阿妹正深情的凝望窗外,竹楼外痴情的阿哥爱慕的葫芦丝声,在静谧的夜晚愈加缠绵,彼此正倾诉着心中的爱恋。《月光下的凤尾竹》描绘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让人沉迷其中!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在于通过欣赏古今中外名曲名段,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音乐这片无边的海洋,决定让大家分组并选择主题进行ppt展示,我们小组合力一起收集资料,在收集过程中我进一步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辽阔, 渐渐地,在那一首首音乐片段中我越发爱上了音乐。音乐真的可以说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福音。她既可以借助歌曲的词表达出人类情感,也能够单纯用旋律的琳琅之音缔造天籁。
音乐课已经快要结束了,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肤浅的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转变。通过大学音乐这门课,我学习到了有关音乐的基本常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懂得了如何去欣赏,如何去鉴赏,并深深的感悟了音乐不仅能歌颂人物,描绘景色,还能对人的喜怒哀乐进行描述,激发我们的激情,对人或物的讽刺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音乐完美展现出来。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鉴赏欣赏音乐,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在音乐的音符中过得更加多姿多彩 我相信,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音乐是世界是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无味,生活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学习了这门课我明白了音乐的魅力,或许是这样:我们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但是要懂得怎么样去欣赏也音乐!总而言之,大学音乐这门课程提高了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并且对音乐欣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新课程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课程繁、难、偏、旧的现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现实感受。传统的音乐教育以教师不停地教,学生不停地唱为方法,早已为学生所厌烦,更不可能感兴趣。而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又被止进课堂,使课堂更加无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能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如何让音乐课成为快乐的课堂,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美育的课堂呢?下面是我的思考。
一、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反思:音乐美育的目标
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让儿童发现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解放,解放儿童的身心,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才能唤起儿童对学习的那种缘自心底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不竭的动力。也只有快乐,才能催发儿童对学习的激情,催生出生命的智慧和创造。
二、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一是指身体的运动,二是指思维的启动。要用各种方法把学生从旧的观念中根本上解放出来,让他们在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音乐活动中,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加上视觉、触觉上的活动去把握,去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探索,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带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欢乐天使",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倘若,他们的"欢乐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现不健康因素,并由此影响到教学行为中,这势必会对孩子们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情感的互动。让学生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让他们每天都能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我们教师情感上的最大满足。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修养,注意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把握自己情绪,着力提高调节和控制整个课堂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音乐"生活化"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模拟马蹄、闹钟、火车、青蛙等等的节奏;给高年级的学生欣赏flash作品,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面的音乐音效,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去亲身体验到音乐和生活不可分隔的关系,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让音乐课堂成为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天地
(1)、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根据歌词的意思让学生自编手语操,更能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新人教版音乐第九册中有一首歌曲《雨花石》,这首歌曲的音区比较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对变声中的男同学。在唱歌之前先通过朗诵歌词让他们领悟歌词中所赞美的雨花石的精神所在,小声学会歌曲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按照歌词编手语操,选择学生自编动作中最优美最合适的作为大家的统一动作,在唱歌的过程中,并不强调学生的歌唱要多到位,但是在做手语操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理解雨花石那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语言美
音符、乐句组成的旋律所表达的感情即音乐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听、唱、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乐语言。即一首乐曲,不需老师讲解分析,只听一遍或几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能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低年级的小朋友词汇较贫乏,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其情感,可通过形体表演来表现其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如:弹奏一段节奏较快有跳跃感的乐曲,让学生听后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向讲台走来。再弹一段进行曲,让学生表演,他也学着解放军的样子走起正步来了。
三、结论与启示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带领着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培养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特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更深层的去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记得刚毕业时学校组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觉得这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在书中,我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还了解了音乐课程所包括的四个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课程标准》这本书给了我教学上很多理论依据。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__年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和组内老师的学习与探讨我觉得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好的创新和改变,更加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给予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更多的理论依据。
首先音乐课堂的音乐特点更加突出: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矗这区别于其他的艺术课,不是单一的舞蹈课,器乐课之类,通过聆听,演唱,综合性的艺术表演,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上体验音乐的内涵美与感染力。
再者音乐课的内容标准更加具体: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感受与欣赏"替换了原标准中的"感受与鉴赏",其中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就让不同学段的音乐教师在实际课堂实施中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同年级的学生什么学段该学什么节拍,乐器就学习什么节拍乐器,按照学生的接受特点进行教学,避免了在课堂中出现教师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也让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有了明确的方向。
新课标还在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音乐课堂中有相关的渗透式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新课标在识读乐谱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四、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新课标新课改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当然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我想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不要盲目的去模仿与跟风,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相信我们会伴随着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
这星期,感谢学校给我们音乐组这次机会,到沈阳市音乐优质课比赛现场进行学习,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听到了“不同风格”、“不同版本”的省级音乐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
十多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区的先进教学水平,设计精巧,语言精练,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精致”的艺术,必须具备丰厚文化底蕴。
朴实无华的魏会平老师、声乐王子邱伟老师、温柔俊美的李会清老师等等,都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令我们意犹未尽……
作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要以乐育人,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提高专业素质,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好!
上一次我谈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学习音乐的热情。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教后感。
我带了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从以往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的课堂反应一直让我忧心重重,曾一直迷惘,到底该如何上好低年级的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发挥自己活泼好动的天性。把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到及至,这么说当然有点夸张。
从本周开始,在上二年级的音乐课时,我主要观察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发现孩子们对于新鲜事物格外的感兴趣。特别是课本上的图片,通过我对图片的解释,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看懂图片所描述的内容。
因此,在本周的音乐课教学课上,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歌曲《两只懒乌鸦》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学歌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现这样来施教,是一种舆教与乐的最佳方式。特别是今天这节课,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跟你配合,甚至不去理会你说什么做什么。面对这样的境况,做为老师的你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
我是这样处理的。先反复的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只有反复的听,才能刺激他的活跃脑细胞,先让他对音乐产生足够的兴趣,然后告诉他把歌曲唱会了之后,老师会带着大家做游戏,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劲头马上大增,不仅仅是与你配合,而且是拼命的想要表现自己,想让老师发现他,让他来做游戏。经过分句教唱之后,让孩子们跟原唱再唱几遍,然后播放歌曲伴奏,请会唱的孩子主动尝试自己跟伴奏演唱,教师用游戏来激励孩子们的表现热情,孩子们的积极性可想而之了。
总上所述,最后具体的将演唱歌曲与游戏相结合,感兴趣的孩子们踊跃举手。这样的课堂效果显而易见。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再次温习了小学新课程教学法,掌握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课外活动的一般方法,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了解国内外各种教学模式案例,观摩了一些视频课例,开拓了我的视野,进而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通过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做到了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编写教案,改进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我任三、四、五年级的音乐科教学,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在逐步增强。为了使他们的音乐兴趣保持长久,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我让学生们来到操场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并敢于对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
每堂课我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答及练习,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学生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学生的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
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为此,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相应的符号,以形象、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们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试唱、视唱、哼唱,然后进行歌曲的教学,教学时要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我把感受美、孕育美、享受美和创造美融入到教学中,在课堂中搭建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并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
暑假期间,我荣幸的参加了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
从7月10日起,我们在武汉音乐学院进行了一周的学习,听了多位专家报告。《关于音乐课程标准解析》的专题报告,发人深醒。音乐教育家的报告《认真落实年段目标,努力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又在理论的高度上,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再一次明确了方向。23位音乐教师的课堂,更是异彩纷呈,对比反思之中,给我们有效的指导和深深的启示,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国各省出类拔萃的音乐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全”,自身受益多:
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内容全,此次优质课评选内容包括: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别情、亲情,在喜庆的日子里——春节序曲,步伐之歌——进行曲,走进西部——山西,民族音乐花环——新疆,乘着歌声的翅膀——意大利名曲,舞蹈音乐天地——玛祖卡舞曲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更好的学习了不同知识内容教学的新思想。通过听课,我对自己所教课本的优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使我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课上展示“亮”,课下 体会多: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县市的优秀青年教师,因为年轻,所以有很多新理念;因为是代表,所以有很多特色。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音乐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首先,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课题是《民族音乐花环——新疆》的一节课,老师首先说带来几个舞蹈片段,然后分别表演蒙古舞、傣族舞、新疆舞片段。问学生想不想学,直接明了,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
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教师素养也同样重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艺体类教育更是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任教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演、唱、弹、跳可以说是每位音乐老师必不可缺的能力。此次参加示范课的老师们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节音乐游戏课《两只老虎》。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教师也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激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这节课把孩子们已知的、未知的可爱的动物乐曲采集在一起,通过对比,去模拟和表现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去体验音乐的诸要素。此为本课的特点之一。教师还采用音画结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课的一开始,教师以故事和简笔画吸引学生倾听音乐,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是一种很好的情绪体验方式。通过表现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此为特点之二。第三个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的流动,调动学生听觉的动,视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交动、全身动。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
20xx年8月15日,怀着对奥尔夫音乐的好奇心,自主报名参加了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外奥尔夫音乐教育大会培训活动。之前一直有听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却从没有深入认真的去学校了解过,对奥尔夫的了解也只局限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有关奥尔夫教学的讲解,现场亲身体验活动还从未参与过,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带给自己对音乐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在这次培训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美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克丽斯老师一天半的学习体验课,克丽斯老师用她的语言、身体、动作等,带领和引导来全国各地的音乐进行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克丽斯老师采用轻松愉快的节奏游戏,或是音乐小乐器(例如节奏棒、音筒、小钟琴、非洲鼓)等,采用节奏变换、身体律动、分组活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参与其中的老师都深深地感受到奥尔夫教学的趣味性,情不自禁的就会让参与其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捕捉到音乐所传递的音乐元素,不需要用很多语言去接受,而是让我们的身体自由的随音乐就律动起来,无论是“seven”还是“la lala ”等节奏游戏,无不让参与其中的老师看到了针对中小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多形式的去设计我们的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方式,真的是如获至宝,收获颇丰!
非常感谢此次主办方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希望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培训中去,不断开拓创新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在上海学习了两个月,深刻体会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从、经济、教育教学理念、课堂实践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最前言,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色,甚至许多方面还引领着中国的课改走向。
一, 学习篇
我这次作为唯一一名音乐学科的教师,被分配到了复旦实验中学。复旦实验是一所区重点中学。学校给我配备的指导教师是位年轻的、但非常富有才华和专业功底深厚的高级教师易雪莲老师。在她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我在上海的学习成果斐然,每天非常忙碌充实。
我们不仅平时跟上海老师一起按学校要求正常作息,而且每天都安排了听指导老师的课。在听课之前,指导教师提前跟我一起备课,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然后她再上课实践。课后我们一起总结反思上课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优缺点,总结反思后她再上课,完后我们再一起总结反思。直到每节课都达到几乎完美程度,充分体现出了上海老师的敬业精神。
因为我们学科的特殊性,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和引荐下,我还听了多节美术课,了解上海美术课堂教学课改走向和方法。我每周还跟随老师一起参加她们的音乐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了解杨浦区音乐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方向,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和知识点。
不仅如此,为了整体把握上海在新课改中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先进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还跨区到别的学校去感受、体验、学习别的区学校艺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尤其是聆听了在上海比较有名的好学校的听课,对自己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不仅如此,我还利用周六周天去听专家们的现场授课(专家们的授课都是要钱的,一次250元),每节课都近三四个小时,收获非常大,对自己的专业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使自己在艺术学科上又有了新的飞跃。
利用周六周天的休息日,我听了有上海著名的指挥家曹通一教授的“合唱指挥现场授课”多节,有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杨巧云教授的“钢琴即兴伴奏现场授课”多节,有杨蒲区特级音乐教师陆亚芳专家的“中小学生合唱训练课”多节,听了有杨蒲区特级音乐教师曹建辉老师的“民乐合奏现场排练课”多节,还有杨蒲区少年宫多位老师的排练课,有舞蹈、有声乐、有器乐多节课等等。利用各种渠道,现场观摩了多节市级别的公开课或研究课,使我受益非浅,不仅长了很多见识,而且从专业角度来说,提升很大,对今后克拉玛依的艺术实践也有了自己比较清楚的认识与想法。
艺术学科,有其特殊的教育规律和发展成长性。为了更加深入学习、了解、研究上海二期课改中小学艺术学科的教学先进经验,我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现场考察,虚心请教,尤其是在上海市在落实国家新课改 “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理念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法和经验,如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在二期课改中建立三类主干课程结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在具体做法中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如艺术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在拓展型课程中把合唱、舞蹈、器乐、戏剧、歌唱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从而创设艺术教育的特色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方面,尤其是给我感悟深刻,启发很大。
二, 认识理解篇
通过我自己的认识,总体上说上海中小学艺术教育可以归纳成两个层面来体现:
1, 把握一个重心:基础型(学校的课堂教学重心)。
1).教学目标――看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音乐艺术教育的要求
2).教学内容――能正确地吃透教材,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格和不同程度的学生,按照自己的风格,合理的、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不要一味的依附于课标与相关的教学辅导用书和现成的教案,去象卡拉ok式的套用模仿和照本宣科,而是要将教学内容进行艺术性的二度创作;教学内容安排应针对教学目标,合理恰当。
3).教学策略与方法――主要是研究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和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过程。采取激励性教学策略,使学生主动学习;采取自主性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采取探究性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的大胆提问与发表个人观点,并重视他们的疑问与观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团。
4).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新型音乐教育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要求更加完备、全面,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其基本素养主要有:音乐基础知识、演奏、演唱、创作、作品鉴赏分析以及音乐美学、音乐批评、艺术史等基本功与一定的文艺理论水平和人文修养;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如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等;具有现代教师的观念,如高尚的人格魅力、关爱与尊重学生,民主平等的作风和在实践中善于思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地收集信息,分析和做出反思性思考,包括音乐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及时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教学结果――是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反映,是衡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终极目的与标准。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得到及时反馈,以矫正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达到教学目的。也就是说“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过程”。通过教学评价,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全面地、系统地学习音乐教育教学知识、理念、方法,提升教学和评价能力,为音乐教育教学总结经验、改进措施、规范管理、科学决策和提高、改进教学提供有效依据,使音乐艺术教学有目标的、规范、科学、良性的发展。
2, 拓展型课程(兴趣活动组,社团以及大型的学校的艺术团队)
1)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学生:时间的保证;教师:工作量的纳入)
2)课外的训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需求进行能力的培养)
3)社会艺术实践活动(展示和发展)
教学指导性建议
1.以学生发展为本 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听、动、玩、赏、创
2.加强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在音乐课堂上要让学生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学会创造。
3.加强教学科学研究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深化音乐学科科学研究、加强音乐教学模式研究、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4.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构建平台,突出音乐学科特征;整合资源,促进音乐教学最优化。
5.学习训练
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基本方法:开启训练思路――创设训练模式;探索训练途径――倡导学习训练方式
基本要求:在感知、表现、鉴赏、创造四个主题中,按年段分别提出要求。
三, 总结反思篇:
1,克拉玛依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克拉玛依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堂课外状况分析
3,有哪些好的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与整合利用
1)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下功夫,在汲取别的地方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经验上,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学习,大胆探究,使我们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 潜心钻研业务利用所学知识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教研
3)利用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成长方向
四, 目前自己要去做的一些构思与想法
(一)合唱教学的拓展型课程探究
拓展型课程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拓展知识范围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交叉,在深度、广度上加以拓展。它体现了对学生知识发展的拓展、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拓展,对学生兴趣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范围和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能力的重要载体。拓展型课程在功能上,着眼于对学生基础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兼顾学生创造性学力的方面的培养是种非常好的成长方式。
通过拓展和探究型的课程实施,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学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拓展课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学习基本过程,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探究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器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探究
乐器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开发具有本土化的音乐校本课程
新疆是个多民族省份,有着丰富的资源,但纵观全疆,开发本土(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个领域还是个空白,有非常大的挖掘潜力。
1、一堂音乐课应该做到基本美与辅助美的相结合。
要使课堂活跃,首先情境创设要有新意,这样一开始就可以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回忆所听的几堂课,使我印象较深的是曲老师的那堂铃声叮叮当。她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节奏的对比﹑以及小钟和钟爸爸两个角色的巧妙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2、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地活水。”所以只有自身有了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师掌握的不仅仅是歌唱上的一些技能,还应具备各种乐器的演奏:于老师悦耳动听地嗓音,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刘老师的古筝演示,李老师的小提琴伴奏使爱尔兰的踢踏舞更具节奏感,更有感染力,以及叶老师对于简单乐器制作的简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
3、音乐课堂又不同于其它课堂。
一堂音乐课既要体现出同学们的活跃,又要做到动而不乱,这切切实实就要抓好常规。这六堂课下来,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这点,使我很佩服,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的一举一动,一堂课下来老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不能让学生空下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告诉学生该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并不是只要照本宣科,歌会唱就可以了,而是要教会学生更多的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要准备一些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动画再加上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更加有兴趣,使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有些方法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实践。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