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评课稿(通用11篇)
我是教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观看了黄冈市英山县温泉小学赵丽老师的视频案例《看雪》后,感触很深。现在我就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说说我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美好的情景才能使学生想读,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步入故事之中,站在文本主人翁的角度阅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思维,深入到情节中阅读。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和巧妙的问题等等都能为学生营造出美好的读书意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要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看雪》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课文的兴趣,主动去阅读文章,体验文章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
2、读思结合,培养阅读习惯。
读的层次有序,粗读明意,品读悟意,赏读升意。让学生读中有思,在思中读。阅读时要指导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边读边查,读思结合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读演结合,提高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语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而且富有童趣。可以通过表演来诠释和理解。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要低沉。这是教师就要充分指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充满有趣的表演来表现文章,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教师要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和尊重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听、读、思、说和写等相互关系相互渗透于教学中,要将点滴积累于平时,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打造高效课堂就一定成为现实。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
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曾经读过一篇文,文里有这样一句:在夏日里怀想冬天,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 老师的《湖心亭看雪》,却让我们实现了这个奢侈的梦。在她清新明快的语言节奏里,有幸与学生一起前往湖心亭,一览西湖冬雪之景。
本节课采取了四步阅读法,由浅入深,有序进行。
一、朗读。
应该说 老师纯正的普通话,营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氛围,她捕捉错落节奏间的生命呼吸,感受字节音韵中的文人性情,于此,学生阅读欲望被唤起,阅读兴致被激发,于字里行间去感知漫天白雪的空阔,深悟物我两忘的幽绝。
二、译读。
这篇文章是八下的课文,而学生才上七年级,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怎么办?结合注解逐字译。先是同桌结对自由译,后是句子接龙全班译,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通译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句,学生收效颇丰。
三、赏读。
悉数西湖文与诗,最让人叹服的莫过于苏轼的西子之喻,而最为别致的就是张岱的《湖心亭春雪》了。它的别致首先在于“白描”写景法。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白描”一定是不懂的, 老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文字的解析后,引出“白描”的定义,又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类比,用朱自清《春》中“春花图”中的“渲染”进
行对比,强化学生对于白描写景效果的感悟。这是在阅读基础上,再一次感受到西湖的苍茫与辽远。
四、析读。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作者的“痴”。学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了“行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又挖掘出文中的“景痴”,“人痴”,但“痴”之背后有深意。 老师不单停留在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的解读,归结之前的所有“痴”全在于“情痴”。什么情?那便是《陶庵忆梦》中一以贯之的“故国之思、兴亡之叹”。
总之, 老师的这堂课的诸多亮点,归纳为四句话:拟定目标明,字词疏解实,操作程序清、教学方法活。
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这学期我接手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这对我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习惯于教中段的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教,原先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用在低段孩子身上并不适用,于是,开始摸索,开始改变,但收效甚微。今天,听完师傅——X老师的《看雪》一课,无疑给在教学中迷失方向的我指了一条明路,让我清楚地知道二年级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现将感想分享如下:
1、有效设计和利用预习单。师傅在让孩子们直读课文时,有这么一个要求:回顾预习单,和同桌互读生字并交流预习单上的问题。当看到孩子们拿起一本本整齐地贴着每课预习单的“蓝蜗牛”时,我的内心是又惊又疑,惊的是原先只出现于公开课时的导学单师傅竟然每节新课都在用;疑的是二年级的预习单该怎么设计呢?带着问号,我借阅了一个孩子的预习单,上面清楚地规定了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并且设计了几个跟课文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当然效果也非常明显,上课时孩子们对重点字词已把握得较好,为课堂的识字教学节省了不少时间,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反观自己,虽然也明确了预习要求,但反馈时,往往是这个孩子忘记,那个孩子漏做,预习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以后我会尽量效仿师傅的做法。
2、多种方法巩固字词。巩固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孩子们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X老师抓住低年级孩子这一特点,在教学字词时采用多种方法,如拼读、齐读、组词、造句等,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众所周知,X老师的诵读底蕴非常深厚,往往让听的人竖起大拇指,而她的课堂也处处围绕着“朗读”展开。《看雪》的内容和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孩子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X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朗读中感悟中国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之情,在让孩子充分读的基础上,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课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师傅便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问话时的心情,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
总之,师傅精彩的教学课堂,教给孩子许多学习的习惯、方法,也教给了我许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想,近期我的课堂会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上的。谢谢师傅给予了我们一次这么好的学习的机会!
近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语文组全员参与了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的“同课异构”教学及教学研讨活动。经本组成员共同探讨评议后,就王苗老师《湖心亭看雪》这节课我们的看法大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教学基本功扎实:
普通话流利,简洁通俗;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设计精美有效,层次清楚,围绕“痴”字来设计:痴行、痴景、痴情;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
2、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系统有序。
3、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4、作为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5、教学不局限于文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如对“更定”的理解,介绍了古代一些计时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从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来看,其中一点就是“熟读成诵,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但王老师在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对字词落实欠火候,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其次,作为一篇富有诗意的小品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让课堂时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尽量做到课内 “熟读成诵”,但王老师只让学生匆匆读了两三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开散文文质兼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课文语言,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
1)、字、词、句教学耗时较长,近20分钟;
2)、读的时间太少,对课文仅读了两三次,而且老师未作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太少;
3)、对作者经历及处世态度的介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能力脱节,有些强加给学生的意思,这种痴谜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值得欣赏,但学生难以理解。
3、教学评价简单:
教学中不能够随时了解、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评价过于简单,如学生回答错误时,只简单评判而并未引导其深入思考就让其坐下。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鼓励性不强。
4、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需琢磨,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5、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稍欠火候。
6、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分析、学生的尊重还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本节课参与者是七年级学生,教师在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张岱的处世原则的处理上脱节;
②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高与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脱节; 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意识还需加强。 ④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一步了解。
以上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看法,希望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反思自己,从而有收获、有发展、有进步,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欢迎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谷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谷老师不单停留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谷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谷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谷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谷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谷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雪顿节上看赛牛》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主要围绕我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介绍。《雪顿节上看赛牛》就是介绍了藏族人民在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时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写出了浓郁的藏族风情。课文按“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描写了自己在雪顿节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藏族人民欢乐的心情。
李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单元训练重点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又能时时处处关注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如创设学生说话的情境,利用媒体创设利于学生学习和想象的情境。一节课,教师能始终抓住教学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而且教师还能围绕本学期小专题《优化作业设计》进行课堂练习设计。
本设计紧扣文本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后题,打破传统的串讲串问教学模式,先从整体入手,然后直奔教学重难点,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抓住重点词语“别开生面”,贯穿教学始终。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李老师重点是抓住比赛时场面的壮观、有趣、揪心进行课堂教学的。
本课内容长,但李老师能巧妙的进行设计。本课时把握住了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主要内容,可以指思想感情,可以指表达方式。内容,情感,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叶圣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圆球,组成文章的所有词句段都环绕于这个球心,缺了其中的某部分,就成不了圆球。所以教学一篇文章,要着眼于整体。
这节课成功的地方是:
1.虽然是第二课时,但教师能把握住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能巧妙引课后,直奔教学主题。
2.能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品读,借助媒体辅助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感悟课文。
3.能抓住重点段落来学习,品味。做到以点带面。
4.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各民族特别是藏族浓郁的民俗风情,尤其是牦牛比赛时的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场面的壮观,同时,把课文里一些重点语段提炼出来,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对一些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的字标记出来,加深理解,也有利于朗读指导。
5.重视了朗读训练,尤其几个重点段落和截取的片段。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除此之外,教师又能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加入了语文扩展练习、变换句式和仿写句子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6.教师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的内容。教师能引导学生抓重点的词句品读,体会赛牦牛的壮观场面、牦牛发怒奔跑的惊险和它与主人的亲近。
本节课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也有可探讨的地方,我仅代表个人意见。
1.教师从引课过渡到品读感悟时,问题设计的巧妙,但学生不能抓住重点,充分地进行学习,有点摸不着头绪,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
2.朗读形式有点单一,学生评读、议读较少,应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练习中,提高朗读水平。
3.在过渡到品读感悟时,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差,学生提的问题太多,过碎,学生不会抓住重点,充分地理解课文。
4.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进行展示这一环节安排的挺好,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太强,还是要依靠老师引导。其它形式学生想不到,还是要靠老师的层层点拨。个别学生还是没有参与其中,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课堂上个别学生的纪律还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
5.《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优美的词句。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读背背,再抄写下来,进行语言积累,希望以后注意。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希望李老师能从遗憾中找出问题,改进方法,提高自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x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1、课堂思路清晰、连贯。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2、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表现突出。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在《湖心亭看雪》这节课中,李一鹤老师以她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李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李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李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文章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李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李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李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课后反思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历来受人推崇,文字淡雅隽永,读后叫人回味无穷,但也就是在这淡雅隽永的文字背后,隐藏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寄情于山水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当个体生命面临不可抗争之命运时,便会把精神寄托于纷争喧闹以外的青山绿水家园,在山与水的调和中觅到一份安宁,以此再来寻求更高远的超脱,张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梦忆》的,里面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书中的精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读”、“译”、“究”、“品”四部分。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读背背和积累文言词汇为主要目标。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所用课时、师生所花时间都逐渐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词语的记忆上。在文言字词教学中,我采用借助课下注释和参考书、工具书理解课文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翻译和重点字词过关的方式进行反复记忆巩固,节省时间又注意高效。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主,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情”三个步骤悟“痴”。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及时问问题答疑惑进行赏析、品读、质疑,使学生能较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也力求简单有效。课件的背景欣赏营造了良好氛围。应该注意的是:重点词句解释的幻灯片应该给学生留出作笔记的时间。
下次注意的问题:
1、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而且课前的预设要充分。
2、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这样教学重点才会突出。
3、课堂上要把握住教学契机,尤其是对学生的讲评一定要到位。
晚明小品虽不及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执教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
(一)导入。无疑处设疑。执教老师以湖心亭的位置设疑,此问对于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即刻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负担,也消除了公开课非熟悉老师上课的紧张感与陌生感。由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引入对张岱西湖之梦的解析也是水到渠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痴情。
(二)整体感知。执教老师设问:“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痴”来解读张岱的“西湖之梦”。分这样几个角度进行:1、“行痴”。抓住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紧扣“冬雪三日”、“更定”这几个时间词语,结合资料《西湖梦寻》卷一头条引导学生理解张岱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是因为此时西湖最为寂寥、冷落,而张岱此行正是出于对西湖的关怀与钟情。2、“景痴”。在“行痴”的基础上自然引入“景痴”。“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执教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3、“人痴”。到亭上,偶遇金陵客。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
(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份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对于这一部分的教材处理,我也参阅了诸多设计方案,也拜读了吴战垒先生读张岱《湖心亭看雪》撰写的评论文《诗的小品小品的诗》,比较一致地认为:湖上遇知己,同是他乡游子,然而后约难期,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然而,执教老师在此处做了极为大胆个性化的处理,更浓烈了此时凄清的氛围。借助课外资料《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描写“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把“两金陵客”解读为“看雪而不见其看雪之态,亦不作看雪者看之。”他们不再是张岱孤独旅伴的知音,而是西湖之梦的不谐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的孤高情怀有谁知,他只能“独”与西湖相往来,此时再回顾前文张岱“独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展现了张岱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之情调,既不欲见人,也不欲人见的孤寂情怀与避世幽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张岱的西湖之梦实为他的家园之梦,因为只有西湖才能给他的家园的温情。听了执教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这堂课不仅思路清新,对语言中凝聚的情感分析更是精湛,这都依赖于执教者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如果说这堂课尚有不足的话,那就是学生的思维起点还开始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的话,堪称完美。浅薄之见,贻笑大方!
这堂由XX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着开阔的课堂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得语文教学之 “三味”: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下面我将从学科意识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一、能够把握语文学科的航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刘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视频中刘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或是应试化的极端倾向。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够较为精确设计教学程序。刘老师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两个要求。首先,她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环节,也没有必须有的被遗漏的环节。但是环节在前后设计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作家及简介,并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思想,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细读的时候再适时介绍作者,效果会更好。其次,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视频中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
四、能够较为精巧设计学习题目。教师在最后布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业,来展现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老师如果给学生再推荐一些张岱的小品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