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评课稿集锦(通用34篇)
我对高中地理视频“新兴工业区”一节观摩后的体会与评价
我认为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比较来讲是一节优质课: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味很浓,表现为自主学习的程度比较高、合作的效度比较好、问题探究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
这节课教师受用的是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假想考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8个组,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高新工业区各四个组:政府官员组、企业家组、经济学家组、媒体记者组并进行角色分配和确认,各组人员任务明确。从视频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教师也给学生有较充足的自学时间,学生的自学程度比较高;同时教师的分组是比较合理,学生互赖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好,从学生代表的发言和“记者”的提问看学生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做”、“考察”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很多,说明学生的探究的深度不够。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课堂上学生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结合实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课程也坚持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个人亲身经历,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个性化(选择性)。还有就是这节课教学的结尾是开放的,课在结束时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学生基本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
我认为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课堂上学生不仅进行了阅读,而且是围绕目标阅读,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也自主的'、积极地提出了问题并回答了问题。因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作为“记者”的提问,有一个学生提问了两次,而且时间比较长,其它同学很少发言,“记者”的任务完成的不好。再就是老师提供的材料,学生的运用也不够,没能展示运用结果。同时我也担心部分同学没有真正参与,意大利或美国两部分同学只顾自己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向对方学习。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课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刻的探究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教材资料,看到存在的农民工现象,认识该支队伍对常熟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该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采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汇报总结、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能力。
德育目标:增加学生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分析农民工现象对迁出地以及迁入地经济的影响,提出解决的方案。
教学难点:运用教材案例,对农民工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
【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整章知识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学生可以在课前做好适当的调查工作,用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其次,在课上,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得到真知;最后,在课后,可以在教师的知道下,完成调查学习的报告,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视频:农民工大量涌入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引出对农民工现象的探究。
2.学习新课:
a.通过对资料一的分析,来认识农民工这一现象——发现问题。该过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讨论发炎为主,让学生发现问题。
b.基于对农民工现象的认识以及资料2 的分析,请同学辨证的分析出这一现象的利弊——分析问题,当然,这一部分内容还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但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c.最后,请同学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局限于书本,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现象,了解了农民工生存的环境,以及体会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合作探讨,得出了一些列解决的方案。着重培养大家对于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大家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1.现状
2.影响
a.对农村:
b.对城市建设:
3.解决措施
本次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区域地理——中亚”部分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的课程设计,并选取了金山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现场教学。有幸参与旁听后,我发现两位老师在内容的选取,教材的处理,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学生的引导等方面都存在着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
一、内容选取与教材处理。
在内容选择与教材处理方面,两位老师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课堂知识点安排的方面又有共同点,可以很清楚两位老师都基于全国卷的问题组织形式进行课程知识的处理,注重围绕一个核心要素多方面设置问题并着重探究地理规律与地理特征成因。
林老师主要选取“中亚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两个知识点,结合常见的`区域地理考察方式,包括气候类型与地理位置,降水分布与水汽来源,地形特征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描述,盐度等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将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在课程设计中,选取自然环境三个重要组成因素——地形、气候、河湖,重点针对中亚地区典型地理事物——内陆湖进行深挖,由表及里,从特征到成因再到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拓展。注重区域地理整体性分析,尤其重视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表象特征的成因分析,着重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郭老师主要选取“地理位置特征和范围”和“地形”两个知识点,主干知识不多,但是每一个点的处理很细致。通过学案式的安排,将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行细化和建构,给学生提供了详细且富含条理性的思维模板。在课程设计中,重点强调全面化,细致化。以中亚为背景将每一个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结合图像、题目进行细化理解。并以中亚区域定位为切入点,回顾了三种常见的区域定位方法。而对于地形更是从特征描述,细致到结合特殊地形成因,比如沙漠(丘)地貌成因,细致到微观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如沙漠对气候的影响等。着重学生知识的建构与思维模板的建立。
二、课堂组织形式在于引导
总体上,两位老师在课堂组织上都很重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与启发式教学,但具体落实又有所差异。
林老师没有采用学案,但是问题设计着重承接性以及引导性,层层递进,逐步深挖,往往上一个问题就引出下一个探究活动的背景。而在引导的时候点到即止,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思考空间,思维量充足,而在答题训练的时候非常重视答题思路的引导,并细致地纠正学生存在的思维误区。总体上达到了新课标理念里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一要求。
郭老师采用学案,将课程里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罗列、挖空,结合相关的题目,图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成答题模板的建构,结合相关的题目与背景资料,将思维模板进行活用,引导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
总结两节课,获益良多,林老师将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整体性以及区域特征成因分析糅合在问题探究的处理形式很值得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而郭老师对于思维模板的建构对于复习课的知识点整合很有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学生的主体不同,该次同课异构主要是面向金山中学的学生,与面上的学生学情不同,所以在具体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调整,增加更多背景材料,延长思维时间,细化引导问题的设置,由更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能初步运用于实际,进行简单的互动探究。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引导新颖、效果显著。
课一开始,教师展示黄川草莓图片和相关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展示出本节学习目标,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利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过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步步为营。
整节课,共设置了三个教学内容,内容链接上有序、紧实而无杂乱,显示了教师较为扎实的“基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多媒体没用上,但学生表现较为突出,表现能力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三、教师语言与承转合情合理合时。
整节课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链接上教师运用的言语较为合情合理合时,拿捏的尺寸恰当而又不罗嗦,这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基本功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值得肯定。
四、阅读课本知识是必须的。
整节课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知识的部分较多,一利于学生进行识记和理解知识点,二是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3分钟速记,起到对重难点的掌握和识记,是好的。
五、讲解透彻,有的放矢。
本节课一大特色是教师讲解得清晰明了、透彻,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步步推进,层层解剖。
总之,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董老师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很强,用语简洁、准确、清晰、规范,制作的课件生动、形象,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说教材
《中国地形》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形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识记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和按走向分为五种类型的山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说教法
本堂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的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充分运用新建构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神,开展讨论、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的课程教育理念。
三、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创设讨论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和获得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进行学习。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综合和小组的意见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说远教资源的分析和采用
中央电化教育管资源中人教课标版中初二地理第三章《中国地形》中的媒体展示中的中国地形及中国地形剖面图的flah动画及中国地形山脉等十几幅图片形象生动,典型例题中的例子有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理解。其中flah制作的动画<古诗欣赏>更是生动有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利用以上资源进行组合、链接、补充制成PPT课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形、声及动画效果,图文并茂,声形并茂展示给学生。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说教学过程
我将以下四个环节穿插在本节课的三部分(1、中国的地势特征 2、山脉纵横交错 3、中国的名山)内容中。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 建构体系,拓展创新
四 课堂活动,观点讨论
我首先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我国是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国家, 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
1、中国的地势特征
我给学生展示FLAH动画〈古诗欣赏〉,通过欣赏古诗《虞美人》,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大江,大河会向东流?引出对中国地势特征的学习。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中国地形概况图、中国三梯阶梯示意图、中国地势剖面图,让学自主观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这样的地势会对我国的河流、气候与交通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出示远教资源中的拓展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山脉纵横交错
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展示幻灯片:中国主要山脉图,分析各种走向的山脉,将其归纳为三横、三竖、三撇、两捺、一弧形。之后,我及时展示远教资源中的拓展训练: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一、“你能写出这些主要山脉的名称吗?试试看,你能行的!”二、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学习中国地形,重要的是掌握山脉的分布。读图2-2和2-9,请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3、中国名山
我给学生展示中华五岳、天山、昆仑山、雪峰山等十多幅景观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展示课前收集的名山大川图片、诗歌、散文等。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的板书主要体现目标教学模式,做到本课的知识脉络简明扼要,精炼概括。直观醒目,图文并茂。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
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章老师比较法在这堂课中用的恰到好处。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北方三大地形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
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
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
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
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这个星期二听了唐老师高三(3)班第二轮复习课《正午太阳高度》,让我在当中学习到许多知识技巧,由此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上的各种感悟。
1、注重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
作为高三的第二轮复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重复强化,而是注重总结规律,从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实例上,分析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靠近我增大,远离我变小,最近最大,最远最小。用通俗的语言清楚的阐述了重要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重视拓展引伸,提高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唐教师又给出了某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同时还讨论了日影的变化过程,日出日落的方位,还有太阳的视运动过程,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
3、关注地理教学技术,增加教学效果
现在的地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多媒体教学能力,普遍具有信息技术能力。扩充了地理资源,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地理事实的空间性、时间性比以往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使地理思维的综合性、比较性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4、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唐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视。例如在读图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帮助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就这堂课而言,我还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要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注重学生的课堂反馈,提高课堂的应变技巧。
2、要注意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能为了课堂教学进度而减少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总的来说,唐深深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考纲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在45分钟里面,教学容量适当、顺利完成预定目标;学生的集体反映,思维积极、气氛活跃。是一堂成功的课。
听了李老师一堂地理课,教学主要内容是了解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听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总结以来,主要亮点如下:
一、 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先李老师就用南、北方景观差异很大的两组图片,问学生是否是同一时间拍摄的,学生争论激烈,这样通过悬念导入新课,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大大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 结构设计,层次清晰
在知识结构安排上李老师主要从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入手,然后气温又分我国气温特点、温度带、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及作物熟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影响冬季气温特点又从纬度因素、冬季风因素、地形因素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让学生看的明白,学的轻松。
三、图文并茂、讲解生动
李老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我数了一下,整节课共设计15张演示图片,设计了两张表格,两个综合连线题,结合他一贯从容不迫的教态、诙谐幽默而精辟的语言真是相得益彰,教学的难点,就这样云淡风轻又如菩提灌顶般的恍然大悟。
四、教材领悟,独辟蹊径
在讲述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时候,李老师认为教材的讲解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没有按课本的内容,而是自行设计了相关教学内容,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与教材“形散而神不散”,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五、学为主体、师为主导
在整个学习中,老师始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方法的培养和如何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上。正如他本人说的一句话,有时知识本身并没多大的价值,更重要的乐趣是,我们在学习中获得的探究能力,这才是终身受益的。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将按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这六个环节去来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共有三个知识点: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发展趋势。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辩证认识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能够正确分析归纳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探究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2.学情分析
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学习,学生对城市的结构与成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学生对此节内容的学习会体现出特别明显的主动性。而这正是本节课内容能够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但部分学生由于生长在农村对城市环境缺少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教学设计。
(根据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一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状况,结合《指导意见》,我把本节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3.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城市生活的特点,熟悉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2.关注我国城市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
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教学难点
联系案例,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那么在一个课时中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 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二、教法分析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述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辅助多媒体课件。
(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三、学法分析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学会观察,让生活体验与地理基本原理和理论相结合。
(3)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 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四、教学程序
本节共包括5部分:
(1)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兴奋点。
(2)教授新课,引发知识生长点。
(3)活动探究,开启发散性思维。
(4)课外探索,将理论联系实践
(5)总结反思与课堂练习。
(1)创设情境(通过板书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入教材,创设情境)
用四幅漫画导入,这四幅漫画分别表示的城市扩张,城市交通拥挤,城市污染,城市住房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几幅漫画都反映了城市化对哪些方面的影响?产生了哪些问题?
创设情境目的在于,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教授新课
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三部分的学习。
3.活动探究
结合教材第45页活动部分——“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提出“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与山、河、湖泊、植被等自然景观协调。良好的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调整演替的保障。 进而提出我国的城市化该如何发展的问题。
最后总结现代化城市要具备的两个属性,即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自然背景和社会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特色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4.课外探索
设计问题(在最后给出一则材料,关于某市的自然条件以及几点城市规划建议,基于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此问题和学生平时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知道,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学生应用意识的薄弱,以这些应用问题为背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觉到,地理是源于实践,也作用于实践的学科。
5.总结反思及课堂练习
在完成教授新课和活动探究后,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理解,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我将和学生一起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布置适当课堂练习,更加深入的突出“城市化”这一重点,并着重突破“城市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在体现了简洁明快的同时,让学生看到知识形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强化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体验。并且整个课堂中我还将根据教学设备的情况适当运用多媒体与投影仪等工具,使知识生动化趣味化。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化过程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作用,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失业、贫民窟、侵占耕地等。因此城市化过程既对自然地理环境也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学习研究这些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教材以“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为案例,具体展开讲述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同学们要理解掌握。
今天有幸听了X老师执教的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一课受益匪浅,X老师的这节课围绕“地球仪”、“纬线和经线”两方面内容进行教学。其中“纬线和经线”作为初一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X老师共安排了三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整节课,X老师在认识“地球仪”;“纬线和经线”的概念界定;经、纬线的异同;度的划分;字母标识等几个知识点作了清晰的讲授。教学思路、条理很清楚。课前准备充分。教具使用得当。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纬线、经线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正确读经、纬度的方法。教学中,X老师能结合生活实际,以创设带有趣味性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图例、手势突破难点,加深记忆。
不足之处:课堂上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少,知识点的讲解多由教师导出,如观察地球仪时,师问:是这种颜色(指蓝色海洋区)多还是那种颜色(指陆地)多?因为答案很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地球仪,谈自己的发现。再如经线、纬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由学生畅谈,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梳理,效果会更好,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浓。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四个字母,学生初学有一定困难,在练习时错误较多,教师如果请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找寻记忆的好方法,收效会更大。
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多月了,我又参照地理课程标准重新回顾了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了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地理课的开展紧扣“学议导练”模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就如何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讲”的有效性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课堂上能发挥地理学科的联系生活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十分的多。如“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啊”、“为何冬季白天时间短”、“潍坊夏季为什么吹东南风”等等,我们能够适时引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增进他们对于某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学到温带季风气候的时候,学生不明白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的区别,适时引用生活中他们对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感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地理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能够关注差异,善待错误
讲究教学的实效性,不能不提到数学课堂中两个非常有价值的要素:学生间的差异和学生的错误。
我们常常把某些学生看成是“差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不捣乱就好。其实有些时候,适时的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差学生”去解答,再给以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起码会将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认真的巩固。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别,注重整体,提升能力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要善待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错误是有共性的,学生也许会因这些错误而增进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学习欧洲气候,在问到欧洲气候海洋性明显的原因时,七班姜永琪回答时将北大西洋暖流划分到了“海陆因素”,其他同学补充时能够指出错误但解释不了原因。碰到这这种出了初中教学范围的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合理把握形象解释。如果就此放过,会让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知识点留下猜疑。不利于整体知识的掌控。
区中小学衔接活动,听了周xx老师执教的《地球的自转》一课,精彩分呈,收获颇丰,感触很大。下面我将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分析这节课。
教师的教
1、教学目标明确,向学生讲解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通过多媒体、地球仪和手电筒等教学媒体的运用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老师对整节课的调控得当。例如本节课的开始,老师以问题:古代人如何计时的,引出日晷,又问日晷的指针一天中为何会变,点出太阳的东升西落,引到地球的自转。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本节课教学的内容——地球的自转,恰到好处。当讲到昼夜交替现象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不立即讲解,而是先让同学们自己讨论,把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3、教学流程的设计很流畅,老师讲解新知识点并不断的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对于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白的问题先讨论然后再做讲解,发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整节课就是在老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讨论→老师点评→讲解新知识点并提出问题中度过的,目标明确且整个过程十分流畅。
4、课程的.最后,老师给出了游戏,模拟太阳与地球,通过活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加强了学生的记忆。
学生的学
1、本次课堂学生都很积极,思维很活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其中。
2、课堂氛围比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交流沟通,促进了知识向每个学生的流动。当需要动手演示的时候,同组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提高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
3,在老师反复的讲解和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产生适度的紧张感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编排是以人口—环境—资源为主线,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学习本课内容是学习本章其它部分知识的基础,也是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基本国策;通过读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情况等。
技能培养: 学会计算人口密度;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我国人口,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及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理由是计划生育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同时也为初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上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认识的内容。)
难点: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或影响。(理由是根据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学生大多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本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质疑,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诱导法、分组讨论法。
三、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
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四、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我国在1995年抽样调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是多少,分布情况如何,过多的人口带来哪些问题或影响,该如何控制?(理由: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对我国人口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同时可对本课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略的认识。)
探究新知,师生互动:
[课件]播放一组人口众多的照片和录像?
[提问]这些照片和录像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小结。(能使学生感性认识我国人口众多)
接着展示[课件]我国人口增长图,师指出1995年、20__年世界人口总数,并让学生计算一下,当时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启发学生从图中发现“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及引导学生分析研究840年-1949年百年多时间与1949年-20__年50多年时间人口增长情况,并讨论分析其原因。
[课件]显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1999)”图
[提问]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学生读图回答)(通过这些数据,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人口数量多的特点,各省数量相差大,为学习下一知识点作基础)
接着师也联系一下本地实际(加强乡土教育)针对前面得出的结论,师分组让学生思考讨论: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或影响(设计意图:可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利于加强我国国情教育,可培养学生识图和解题能力及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接着设问:针对我国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应用什么方法解决?(前后衔接,通过学生思考、回答,突破重点)
关于人口密度教学:可以这样转入,我国人口众多,这么多的人口分布在哪里?从地图上怎么阅读?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状况用什么表示,怎样计算?为了理解人口密度启发学生计算江苏、山东、新疆、西藏四省的人口密度(作业本),并根据结果思考:我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充分理解人口密度,并为学习接下来的内容作准备,同时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课件]显示“中国人口密度图” [读图提示]
1.A、B两点的人口密度各在什么范围?
2.我国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大,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小?
3.我国人口界线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
4.在图中找出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和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自治区。师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小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突破重点奠定了基础)
[课件]闪烁“黑河、腾冲”的名称和之间的人口界线 ?
[提问]人口界线东南、西北两部分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层层设问推进,实现重点的突破)
归纳小结:
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和特点,对照地图采取概括式小结方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对所学的知识运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反馈练习:
为了真正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引入练习。
板书设计:
人口总数:1995年 20__年
人口最多的省区 和最少的省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影响
人口增长快
最大的省区
人口密度 人口国策
人口分布 界线 最小的省区
董老师这节课是她参加“第六届教学百花奖”的一节参赛课。精心准备了好长时间,备课量很大,非常辛苦,但也很锻炼人。通过这次赛课,董老师的教学也变得更加成熟了。
就这一节课来讲,我认为有如下4点值得肯定:
1、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的课改理念
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分析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来展开的。从素材和案例的选择来看,运用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和动画。课堂上也能把时间和空间大胆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交流,教师基本上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学生在讨论后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性生成。
2、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核心理念
在准备这节课时,董老师一定首先从网上查询、查找了家乡的有关农业的新闻、图片、视频,也研究了家乡的农业区域规划的地图,从对家乡的农业种类的认识方面的师生互动,到对各地域农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围绕学生身边熟悉的农业地理事象展开的,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不断地探究求知中度过了整整的一节课。
3、很好地践行了可视化地理的理念
由于目前高中教学中应试教育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就地理教学而言,主要存在着两个重大问题:
①学生整天忙于书本学习,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
②是学生学到的大多是书本上的知识,到了实际生活中,学生没有地理意识,也不能用地理眼光来看待、观察地理现象。
然而,董老师却将地理教学更加直观的、尽可能多的运用了有声的视频、无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可视化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生活中地理的直接经验。
4、巧妙的阐释了“建模”与“破模”的概念
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从自然的、社会经济的、技术的、政策等因素进行“建模”分析地理原理的一般规律,显得自然也水到渠成。后来董老师又带领学生针对具体的农业发展来强调:自然条件抑或是社会经济条件抑或政策抑或技术等等的“破模”。进而突出主要条件、主要因素,让分析与生成更有针对性,更有“干支分明”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尽完美的地方。
一是预设还不够充分。探究之前的资料呈现、视频播放之前,应给与更多的发问预设进而安排一些悬念,让学生在阅读与观看视频时能带着问题,让讨论的方向更加明确,这样对老师的组织教学往往会事半功倍的。
二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把握的不够好,有点担心“风筝断线”的感觉。例如,等同学在列举家乡农业种类的时候,老师显得有些急促,同时也缺少对同学的总体的总结与概况等。
其实,课堂可以生成的资源很多,但我们要在生成的资源里有选择的抓取、放大哪些我们真正想要的也是围绕本课教学目标的资源。
最后,想说一句,假以时日,今天的小董老师必将成就明天的完美课堂。
胡老师执教的初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课,属第二章第1节,教师由复习导入,引出新课;由观图册入手,导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由教师板画,说明中国地形阶梯状特点。整节课环环相扣,教师条分缕析,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另一个特点就是讲练结合,胡老师注重学生知识的反馈,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如看图例,填图,填充图。新授课前讲评上次作业,点评、简要讲解答案;课中布置学生在图册三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交界处的山脉名称;新授课后思考活动课,指答并要求学生予以记录答题要点,教学过程较为严谨。
略感不足的是:课的最后,完成思考练习一环节,要有学生的互动交流就好,如让学生猜全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国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在指名回答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理由),不要全是“一言堂”。另读图部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出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图,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看地色)练习说出不同的地形特点,再出现国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读图能力,还学到了一点课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李老师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状况与区域开发》的中考复习课,将导学案与课件相结合,12个字概括整体效果:智者多谋,声色并茂,妙语连珠。我作为听课人,这个过程中心里是愉悦的,轻松的,被牵引着的,这足以说明课堂的魅力。
谋略一、声色并举轻松入题。阳春三月,是踏青赏景的好季节,李老师开篇利用《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曲的MV,让我们边听歌边赏景坐在室内感受了五彩的世界,轻松导入课题。
谋略二、提前预习分享成果。提前分配任务给一个小组,小组长自主分配预习的内容给组员,组员在课堂上将预习成果与全部同学分享,这样不会占用全体同学的太多其它科目的复习时间。
谋略三、方法技巧归纳巧妙。这是李老师智慧最集中的体现,无处不体现方法的引导,解题技巧的'归纳。例如:关于气温和降水量的复习,根据图示的曲线和柱状图判断技巧归纳为两句话:“以线定半球”、“以雨定型”,关于山脉和盆地的复习,利用“疆”字右边的三横代表三座山脉,两个田子代表利于耕种的两个盆地,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讲到新疆特色产业时,利用名人语录方便学生记忆:“抓住黑白两不放”,白指的是棉花,黑指的是煤矿。
谋略四、深度挖掘广度拓展。贯穿于每个知识点复习之后,符合“浅入深挖”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迁移和整合能力,恰恰在这一环节也看出了学生见多识广,生活实践丰富。例如:关于新疆地理位置的思维拓展: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优势?其中一个同学回答到贸易,因为前不久AOI活动中他们班去到三一重工考查,了解到在新疆也设有三一重工的生产基地,进而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是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开发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再如,补充讲解新疆的“坎儿井”,并与南方的水渠对比理解。
谋略五:先学后教环环相扣。整堂课的逻辑性很强,知识板块划分很明确,符合中考备考复习的高效率、大容量的模式。
一、转变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
二、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我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那本来就不多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
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近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做到四个基本点:
设情景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
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
能力目标: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此外,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以及农村教育的特点,我将采用地理教具、地图册辅助教学,直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的掌握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2)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现代地理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
(3)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地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4)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5)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重点式的板书将教材内容中最关键的知识加以概况、归纳、列成条文按一定的顺序板书,这种板书,条理清晰,重点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谢谢各位老师。
今天听了钱老师的一节《地球表明的地形》,钱老师这节课难度很大,能上到这个效果是很不简单的。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个教育家真实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统一。让我们走进了真实的课堂,给了我很多实际教学中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
1、老师采用先研后教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看书,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述,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笔,动口,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出的结论肯定记得更牢固。
2、研学方案很好,体现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这样便于老师及时的纠正。
3 、钱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看书的环节就连时间也是学生自己定的,老师只是做了适当的引导,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安排时间。
本周四在我校赛课教师,举行了新一轮的高二教师示范课比赛。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听了黄元玉老师的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收获颇多。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再加上我校的基本学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尤重要。黄老师是我校地理老师中的佼佼者,曾获得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以设计独特,语言精练,气氛活跃,成果显著而深受学生喜欢,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今天的这节优质课就是他的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因班而异。通过听课看得出,黄老师也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重难点的把握,到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到导学案的设计编排,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节课以二战故事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然后老师揭开谜底,讲述故事,并设疑“日本为什么要设计氢气球***让它漂洋过海去轰炸美国?”“同学们猜一下,这些氢气球***真的能飘到美国吗?”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教学循序渐进,环节设计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层层深入,并作板画细致讲解。每个环节讲解完,都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配上动画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配套导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本节课的感想
在整节课堂中,黄老师的讲解,语言精练,很少重复,也没有口头禅。板书设计工整,板画精美。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重课堂的氛围和节奏的把握,合理设计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把握教材处理和精炼语言上狠下功夫,争取当一名业务精深,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一.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没有水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的存在,水资源是相当的重要。而当今世界,水资源的问题却十分严重,缺水、水污染和浪费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城市面临的问题,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水资源,认识水问题,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②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难点:
①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②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法运用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点: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
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法指导:
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以关于水的谜语导入本节课。
(设计意图: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与水有关的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提问)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多媒体动画显示地球上水体的比例)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对水资源的紧缺有了深刻的认识。) (承转)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话,讨论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树立水资源危机意识。) (承转)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课件展示)资料1:图片“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不足”
资料2: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状况。水资源总量大小居世界前几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中国。从人均水资源状况来看,中国人均水资源是巴西的1/16 ,俄罗斯的1/10,加拿大的1/50,美国的1/5,印度尼西亚的1/7。
(提问)资料反映我国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地理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引导)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除了我国水资源人均量不足外,还有哪些?
(课件显示)漫画就地取“材”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
(播放视频)“水资源污染”
(提问)结合漫画和录像,请你说出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情境中受到熏陶。)
(教师承转)除此以外,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课件展示)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这幅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树立节约意识)
(提问)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对此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答)
(活动)请结合我们身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也画一幅漫画。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承转)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投影展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提问)你从图上读出了什么信息?我国的降水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对河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降水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之间的联系。)
(提问)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会造成什么影响?
(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投影: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功能。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加深水利设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承转)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在空间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课件展示)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能读出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状况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投影)“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介绍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
(设计意图:从工程的决策、投资、功能、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承转)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展示)“节水标志”(问题)请同学们说说它的含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师总结)面对如此宝贵而又紧缺的水资源,我们只有像爱惜掌上明珠一样爱惜它,人类才可能继续生存发展。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以节水惜水为立意,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提醒大家珍惜水资源。
(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本课小节。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面对如此宝贵而又紧缺的
资源,我们只有做到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四)、作业: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
第三节 水资源
水是宝贵的资源
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上:南多北少。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设计意图:板书是课文最精彩的概括,又能体现文章的灵魂。“水是宝贵的资源”用彩色表现出来,是想体现水的宝贵。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用红色表现出来,意在树立学生节约水资源和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行动前目标越明确,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越高,效果也就越明确。
首先,本节堂课首先目标很清晰。其次在目标的内容实施上,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第三,目标的生成性强。老师能够按着课前设计好的目标,不断牵引着学生接近它。整个课堂目标的完成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二、教学方式的评价
现阶段学校明确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关于本节课我主要谈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两个方面。
2.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我认为其主要因素包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和独立学习的`习惯。
首先,本节公开课课堂问题的价值体现在:问题的存在不仅有必要,而且有一定的梯度性,特别是对于区内初中班民语学生来说,本节的自主学习的答案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技能方法。
其次,自主贯穿于学习活动始终。
其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其四,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获得真知,享受快乐。尤其是小组展示环节。
2.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本节课在互动方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体现着教与学的互动,特别是师生方面,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三、教学手段的评价
新课程下的地理课很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本节课涉及到国家多,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等信息,建议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的评价
因为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都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如果在课堂结束时能提纲挈领式总结一下,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与课堂所学的巩固。
关于作业的布置我认为是可以考虑的,但要注意:
①问题的梯度观,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问题的质量观,要有针对性,
③问题的数量观,切忌题海战术
④自主学习下节课的目标与内容。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是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反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改理念、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意义,了解引起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②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③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课的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可通过读图分析、图文转化、案例呈现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搜集城区的各种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各种课程资源互相补充,协调统一。
二、学法指导
心理特征及调节
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以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上本校生源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生活的阅历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偏面,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有目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基础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
知识建构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读图绘图实施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本课的城市化的加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开始的,主要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联系)。
针对上面两个实际,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及依据:依据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理论和瑞士思想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本课城市化定义教学中联系本地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创设情景。
案例分析法:通过安溪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启发学生得出城市化的概念;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案例让学生讨论得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地区差异。
资料分析法:通过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演绎归纳出地理特征,是学生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高考要考查一项重要内容,本课资料丰富,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好素材。
自主探究法:读图2.20和图2.21填表,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上归纳出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
(1)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我们学校教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有利条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制的八十年代的安溪城区地图和今天的安溪城区地图
(3)学具:地图册、课本等,事先印发的学案(略),包括学生上课要完成的图表、课堂练习、学生学习目标评估和自我分析题目。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疆域》这一节的第二课时“行政区划”。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中的第二课时,这节课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中的核心内容。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分布,是今后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将贯穿于中国地理学习的始终;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因此,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本节教材分别从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各省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行政中心等进行阐述。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教材更加精练,正文字数减少,更多的内容则是以活动教材的形式出现,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接下来说一说我对学情的认识。
二、说学情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该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认识,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
2.能够说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3.能够识别一些重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
4.在我国空白政区图上准确填出34个省级行政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识图、拼图等活动,初步形成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能都说出和找出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为: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及空间分布
为了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贯穿直观性、趣味性、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体现乐学乐教的教学思想。在教法上,我会多方面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歌谣、诵三字经、小组竞赛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体现乐学乐教的教学思想。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作为主人的地位,在学习指导中,我会用问题、游戏竞赛、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他们探究新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任务。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和布置作业这四个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在新课导入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复习导入的方法。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在课堂的开始我会先进行一个复习,温故前面所学的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幅员辽阔的大国,并且利用上节课留的课后延伸题目“思考我国疆域辽阔会有什么不足”来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即为了方便管理、为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而实行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中国的行政区划。
接着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活动讨论,新课教学
首先我会用一个投递包裹的实例来展示行政区划的意义和作用。这个实例是这样的:一位同学在网上买了个东西,地址如下三种写法,哪个能成功投递?(1)回龙观新村小区2号楼1202室;(2)龙域西一路回龙观新村小区2号楼1202室;(3)北京市昌平区龙域西一路回龙观新村小区2号楼1202室。显然只有第三个地址可以投递到。接着以感受行政区划的意义和级别为过渡进行承转。
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我国三级行政区划及其意义所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接着我会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的正文部分。问题如下:
(1)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分为哪几种?各有多少个?
(2)“自治区”是怎样的的省级行政单位?看图说出我国共有哪几个自治区?
(3)“直辖市”是什么含义?看图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直辖市。
(4)“特别行政区”是怎样的省级行政区?看图说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有哪几个。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且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得出的答案为: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单位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四种。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自治区”以及其下辖的“自治州”及下辖的“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共有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直辖市,即中央直接管辖的市,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我国现在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在了解这些后,我接着用学习目标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作为承转过渡,即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名称及在图上的位置。
在这里我采用的是活动探究的方式。
首先是利用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福吉安,四市两特藏二岛,陕甘青蒙云贵川。分别找同学说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省级行政单位。以此来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及其全称。
其次是分片法。让同学们根据课本第7页图1.7“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表格的左栏是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7个片区:分别为东北三省、北部边疆的自治区、黄河中下游的四省二市、长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南部沿海的四省二特别行政区及一个自治区、西南的三省一自治区及一市、西北三省二自治区,需要学生完成的是将这些片区里包含的省级行政单位填写出来。以此来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大致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三是分类法。
首先是沿线分布。即以竞赛的方式,分别让学生在图上按照逆时针方向,找出沿陆上疆界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然后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找出沿大陆海岸线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其次是轮廓想象。即给出我国某些省区的轮廓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其像什么? 比如:黑龙江像展翅高飞的丹顶鹤、云南像一只美丽的孔雀、内蒙古像一只翱翔于天空中的雄鹰,这些与该省区的动物有关;中国台湾岛像香蕉、海南岛像菠萝,这些与该省区盛产的水果有关;陕西省像蹲着的兵马俑,这与该省区的历史文化有关。还有一些仅仅是轮廓形状有特点的情况。比如:广东省像小象的头,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山东省像骆驼等。让同学们进行大胆想象,看看还有哪些省区像什么,从而帮助记忆。
第四是三字经法——黑吉辽,内蒙古,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晋冀鲁,豫苏皖,湘鄂渝,琼粤桂,浙闽赣,京津沪,港澳台。并且结合教材第8页表1.2“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此来掌握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然后让学生在表中找出其简称不只一个的省级行政单位,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和甘肃省,并且记住其简称。
以上这些用这种活动探究、小组竞赛等的方式进行新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学生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地理相关地理图片,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此外还注重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原则及挑战性原则,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在巩固提高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拼图游戏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最快实现将打乱的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拼完整的组为胜利者。利用儿时常玩的游戏形式,突破难点,让学生灵活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能乐学,还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会学地理,爱学地理。
在课堂的最后,我以让学生课下完成教材第9页“活动”中的第3小题作为作业,即在图中填入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以此结束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这样的作业可以考查到学生在这一节课所学的所有知识,起到一个检测、巩固的作用。
在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第一部分教学者说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
一、关于三维目标。从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
2、通过阅读教材和学习活动,能够解释和绘制地理过程示意图;
3、能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理教学,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的重难点。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完成以下课堂教学任务。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水循环
2、岩石圈物质循环
3、生物循环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平衡功能
教学者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有限,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
3、教师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全面的体现出来;
4、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略显拘谨;
5、讲练结合不够,练习的针对性不强等等。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部分听课教师的听课评价
优点评价: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之处: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3、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基本情绪的把握不准,使得这种过分的制造“愉快”,反而减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4、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也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的呈现,帮助学生将问题变得简单化,但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依赖和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得多媒体的作用过度地代替了教师的作用,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5、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体现师生合作和交流,但是教师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其实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如“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等教学难点和重点,就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那么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6、虽然教师的讲解还较全面、很细致,但是对教材中的“非重点、难点”也进行面面俱到的的讲解,因而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的效率不够高。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夏x老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x梅老师: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xx老师: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今天听了刘老师的《地形多样》一课,许多环节令人印象深刻。本节课总体来说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地理课,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接下来我结合课堂观察量表来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颇多:
第一,全班学生都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长。整堂课过渡自然、教态自然大方、板书重难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
第二,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教师能够主动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点拨。
第三,针对课堂提问,学生反应灵敏,有针对性得指向目标达成,问题设置有梯度,开放有度,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
第四,注重学生的动手发展,师生互动科学有效。其中对五种地形“画一画”剖面图活动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在作品展示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教育是一门遗憾艺术,对于本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接下来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一,有部分学生没能够及时做好笔记,只专注于课件内容。教师没能及时提醒,也说明了平日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还没真正养成。
第二,不是能很充分的关注到每个同学。在展示作品时,有几个没有展示的同学,作品非常出色,作为老师应该关注表扬他们,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都没有提及,这是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的。
第三,口头表达欠成熟,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都还要斟酌。对学生的提问不够科学,喜欢用“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引导式的提问方式,没有设计更佳的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这种提问方式,只会增加学生思考的惰性,对本该学生思考回答的问题间接由老师来解决,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虽说这堂课有不少不足,但是能够在45分钟中把更多的时间和舞台留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积累,张扬独特个性,让青春的思维真正的活跃起来,是这节课的亮点。本节课教学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寓教于乐,是对课程的改革得以深入发展的展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课,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丁老师这节课经过了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观课老师普遍认为这是一节扎实的高三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效率高、效益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强,课堂气氛严肃而又不失活泼,学生的体验是愉悦的!
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综合运用力学和电学知识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变力、恒力作用下可以做直线运动,也可以做曲线运动,在等效场、交变电场中的运动这几类问题的解题思路,课堂上都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清晰、易掌握。从学生对学案的完成情况看,目标达成的很好,效果很好!
2、学案编写比较实用,以题组的形式,从易到难,质优量适,不搞花架子,以实用为主,值得借鉴。建议学案最好让学生课下完成第一部分,可节省课上时间。
3、从教学过程看,整个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教师讲解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展示了该老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学生活动充分,真正做了主角,关注到了大部分学生。注重学法指导,很多环节,老师点拨精准、恰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内容丰富充实,说明授课教师对高三复习课的把握能力强,熟悉考纲、教材。一节课的时间,效率很高。
4、教学设计以问题为主线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节课就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有梯度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几种运动模型,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高了思维能力、概括能力。避免了灌输,让学生有愉悦的身心体验,提高了教学效益。不足之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高三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是每个老师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5、教学策略主要采用建构模型和归纳总结,几种运动模型都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总结知识的成就感,提高了教学效益。
6、本节课的亮点是,作为一位女教师,丁老师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的思考,踊跃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课堂全面的育人功能。听课老师普遍觉得这是我们所有老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有幸听了王老师执教的七年级地理课,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学习目标的出示
1、地形图的出示不是文字描述,而是以图形的方式出示,直观形象。
2、最后的检测也是回到地形图上,整节课的各个环节紧扣地形图,目标明确,中心突出。
在学习讨论各种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图时,上方都同时出示相对应的地形图。
让学生能结合形象的地形特征,来深刻认识抽象的等高线图,使其更容易辨认。但在区别山脊、山谷的等高线图的特点时,上面的图是不是反而干扰了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地形特点,而没有仔细研究等高线图的特点,在比较时,是否可以不出示地形图,仅出示等高线图。
在教学课件PPT上有多个地方,“景观图”和“地形图”相对应出现。“学习目标”中的一张更是在两张图中间出示“你能把这两张图联系起来吗?”。
“你能把这两张图联系起来吗?”,景观图与抽象的地形图的强烈对比,引入学习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景观图和地形图对应出示,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把形象的实物(具体地形)内化为抽象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无形中帮助学生破解了难点。
昨天参加了区EEPO同课异构活动,听了2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作为评课团队,点评了第一节课。
EEPO是有效教育的英文单词缩写,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来实现有效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节课是采用要素组合方式上的。要素组合方式采用5J+5F的学习方式,5J就是5项基础:约定、表达呈现、板卡、单元组、团队;5F即5个防范:防空讲、防花架子、防泡沫、防与学生为敌、防形式单一。
评课我们采用的是经典性评价。经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动、主动、能动即”三级联动“这六个方面评。由于评课团队中地理老师只有我和经发中学的'曾宪培老师,所以我俩负责从3性的角度评课,我从知识性评。
知识性是基础,对知识本身的传授是我们教育(中国)教育的强项,也就是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做得最多最扎实的的部分。这有历史传统,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私塾的学生一般并不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本身,他们推崇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准确地向学生讲解和呈现知识是必要的。有效教育也不例外。如何评价一节课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一看关键知识点(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二看练习的设计是否有梯度,是否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三看是否运用有效教育手段促进强化次数达到基本量,关键知识点是否落实。我在评课时偏重于评不足,指出了该节课的探究问题一难度略大,如果用图片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用箭头和文字,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探究二的3个问题难度梯度设计较好;同时指出了该节课的知识点落实不到位,学完之后学生知道了自然环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牵一发而动本地、他地则需要老师总结。
评完之后,不由地懊悔不已。懊悔自己怎么不多说说本课的亮点。评课时我沉浸在课中,完全忘记了人情世故,这么直截了当地指出授课老师的不足,授课老师心里该多不舒服。我听别的老师在评时主要说优点。想想自己也是,越认真越愚蠢。有老师说评课时一般说4点,前3点是优点,最后指出1点缺憾或者建议,这样被评者心里上可以接受。唉,总结教训吧。
今天,金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以学为中心的创新常态课,给我们的常态课带来了视觉和想象的冲击,令我受益匪浅。
本堂课从学生的视频观察中对地形的感性认识到从学生的图片或照片的直观认识碰撞出学生对地形的初体验,在这个环节中,同时暴露出学生的前概念。这是调动学生求知的一个契机。
课堂的第二个环节进行了图片地形的探究,进行了地形之间的碰撞,如“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些地形似同而异的特点,引发了学生的疑惑,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是调动学生求知的另一个契机。
在对地形由远而近“中国地形图”、“瑞安地形”、“学校地形”的应用之后,金老师用谷歌地图让学生从立体地球上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带学生去全球旅行,给孩子们的视觉和想象带来很大的冲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课堂求知的浓厚兴趣,并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更为后面地形变化做了很好的空间想象的铺垫。
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了小组陶泥模型的制作,既落实并检测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更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让学生感悟到学以致用的实处,也使得课堂更加轻松、愉悦。
当然,对于这堂课,本人也有一些建议值得与执教者金老师商榷:金老师没有及时抓住以上提到的两个契机,使得本堂课的前面环节比较枯燥,学生没有求知主动性,老师引导得累,讲得过多,体现不出学为中心的主旨;课堂环节过多,调动学生更直观体验地形,并激发他们兴趣的环节置后,时机不对;课堂问题设计不够系统而有效,导致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方式;陶泥材料的选取不得当,浪费了课堂的动手操作时间;板书的设计不够直观简要等。
但纵观全课,整堂课总体上生动而富有情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根据课的特点去突破,从而去挖掘更多的新鲜的教学方式。
今天下午听了我们高一地理学科组郭老师在252班所授的课-----《河流地貌的发育》,让我获益匪浅,也引起我的一些感想。现就几点感受略为阐述。
一、从教学设计来看
首先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方面来把握制定教学目标,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重难点设计准确,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和新课标的要求是相符的。
其次能科学合理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质疑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每一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目标,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第三、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熟悉的长江视频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同时注重地理模型、景观图片的运用设计,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二、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
我认为郭老师这一节课有这么几个亮点:
1、注重落实。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很重要。郭老师能够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及时批阅导学案,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困惑,从而很好的了解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使得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通过对自主学习知识的订正和学生的质疑点拨,使每位学生都能对本节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地理模型、图片、演示视频等多种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从而使学生对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有了明确的认识;最后又通过思维导图和巩固练习,进行归纳提高,从而使本节内容得到进一步落实。
2、学科味浓。这节课一方面体现了直观性强的特点,河流地貌本身就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教学中郭老师能够充分运用地理模型、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演示视频、相关图片,设计了“身临其境”栏目,把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还体现了联系实际强的特点,本节课不仅从导入时就引用了大家熟悉的长江视频吗,而且选取的图片也是学生能够熟知的地理事物,如长江三峡、黄河三角洲等,这样不仅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导图,既科学合理,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富有启发性。
当然,对这一节课我也提出我的一些建议:
(1)教师虽然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从总教学效果来说
郭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是一节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课改理论相结合的优秀课例。
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了许多资料,为学生的课堂讨论做了准备。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书本以外的许多信息,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或所谓的引导为主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导演,搭建各种平台,还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表演,全员参加,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麻老师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各个方面上的差距。这比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效果来的好,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充分体现了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差距,教师以图表为载体,让学生读图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的学生的读图能力。人文特点、自然景观、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距的探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觉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并结合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人物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常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意图,把主要精力放在查看学生对常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起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讲堂教育中很留意创设民主、相等、自在、调和的教育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思状态,来活跃思维与幻想。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恰当答应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维的火花;讲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以为呢?""你的观念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舞学生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观念。
对学生答复问题的点评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口气来及时赞扬鼓舞。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得有天在初一(16)班上课时,一位男同学突然举手问:"教师,你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其他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现已上完,这个学生却在几天后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仔细听、仔细学,也仔细想了,可总是解不开。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常识,或许有的学生会去想,也或许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与书本无关,就算了。我很快在其他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舞同学们质疑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