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篇1

1、钟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发新书的这一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引发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列出算式,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解决。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在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思考,合理整理出算法,在算法中理解算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体验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3、在练习设计中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巩固所学知识。效果较好。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篇2

听了冯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在课堂上的活力和*,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本节课的亮点有:

1、在导入时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刚开课时的拍手游戏,即让学生复习到了10的组成,又能让孩子们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广开思路。

在教学中,冯老师创设了摆圆片的情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摆的活动中去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图意,然后列算式,9+1=101+9=1010-1=910-9=1,并说说算式的含义是什么,很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然后教师板书,再重点强调加法指组成,减法指分成,强化了算式的含义。

3、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

这节课的练习量很大,而且形式很多,有开始的摆圆片,接着还有用手势表示得数的练习,闯关练习,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对本节课所学新知也有效的巩固了。

4、在整节课中,学生和老师交流的很热情,而且教师注重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对别人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数学课,能力得到了锻炼,很好的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篇3

钟老师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采用创设情景、观察、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识和创新意识。

1、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算理。钟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 2的结果,是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再让学生先讨论交流,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在交流中,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从而得出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根据图画所表示的应用题,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如:摘苹果,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小法官等都是同学们喜欢玩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若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如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就更好了。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篇4

4月12日,袁昌和主任执教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我跟袁主任同样都代一年级数学,这节课我是在自己上完后再听的,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袁主任把这节课作为公开课是很有意义的。

袁主任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这节课的处理遵循了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的特点,对于本节课的重点袁主任总是不断地在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算,让学生明白不只是计算几题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解说让孩子明白这一类题的计算,这样做不仅让孩子了解了计算思路,也领略了计算方法的趣味。

袁主任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明确,上课过程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这些孩子了不起的语言表达能力,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的素质是很令人吃惊的,这都能说明袁主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这是第一次真正完整的听完袁主任的课,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学习的还很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评课稿 篇5

在课堂上,教师很想尝试在教学中体现一些数学味,所以将课的重心放在了由数的组成这一角度去说说算理,但是情况不如人意。课前对于数的组成作一些练习性的回顾,然后由生活情境引入,学生列出算式:30+2。这一切都很顺利,这样的'算式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答案,所以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当老师问学生你怎么想的,学生却多半说: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或者诸如此类的,0+2=2,前面还有一个3,就是32等。显然这是受家庭提前辅导的影响,用了笔算的计算方法,所以没能达到教师所想要的,无奈之下教师作了这样的反诘:“小朋友刚才讲的是算的方法,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个位要和个位相加,而十位要和十位相加吗?”当然,仍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所以只能自己被动的通过数的组成作引导。30表示3个十,2表示2个一,由课前准备得出,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所以答案是32。而相应的减法32-2,也是如此“从3个十2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还有3个十就是30”。

讲授完了,学生也在这样的练习中学会了说,但具体操作时,仍然采用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方法,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这个方法更加简便!”想来,说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都有了,何必绕着弯,从遥远的“想法”再漫漫长路归结到“方法”呢?当然也有小朋友用了“想加算减”,初步有了逆运算的意识。但是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学完后,甚至有的学生反而不知所云,无从入手,而原来不懂的还是不懂。

我想,或许低段的教学还是应该以模仿教学为主,算理只需要有所了解,而不应当成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怎样算才是更为重要。如果要让学生能从组成这一算理的角度去说明,则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这样的课,不是一堂真诚的课,因为有了家长的一把单刀直入,反而使学生没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不会想尽办法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去挖掘,换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对于解决问题这一块内容的预设生成值等于零。

如何增加低段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值得去探索与尝试,但是,如何保护好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值得思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