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汇总三篇)

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1

20__年春节一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改变了无数生活轨迹。教育局发表的“停课不停学”,让同学们在家里上网课。

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挑战老师们的认真,挑战同学们的自律。这是史无前例,在家上网课。突如其来的上课方式肯定会有人感到不适,我也是,上课不方便发言。但是现在系统完备了,在家学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在家上网课老师看不见你,这样的话,可能有些同学就不会像在学校里那样被“束缚”地坐着,也不必遵守各种规矩。在家里上网课也不会因为时间短而不能好好休息,可以写完作业放松心情。也不用在去学校的路上浪费时间,省时省力。老师录的视频,听不懂的还可以重新看,直播可以回放,这样一来,一能听懂,二能温习知识。还有的老师开直播讲课。他们讲得都很细,只怕自己漏一点没讲。每个老师都让记笔记,看到自己写的满满的,心里会很舒服,也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们起到了榜样的样子,他们也很用功,为学生们备足了课,准备好了材料。

自从上了网课,我的生活也改变了。从寒假彻底苏醒了过来,每天不再起晚,上课的时候和学校一样,认真记笔记。我感觉在学校和在家里学习的效率有很大差距,一个人在家里看视频总没在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好,但直播就不一样了,直播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和同学们互动,老师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学生只是掌握情况。总而言之,只要学生够自律,在哪学都可以。但是控制力差的同学,没了老师的监督就会变得很“放肆”。还存在不上课的情况,老师们辛辛苦苦的付出他们没看到,只顾着眼前的“利益”。

我很感谢学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和网课的推出。他们让我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满满的安排,养成好习惯,和在学校一样每天都有紧迫感。当然,疫情肯定会过,学校肯定会去。在假期里养成的习惯我肯定会把它们带到学校里去。

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2

在清明时节,学校组织我们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当我站在烈士墓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与感慨之情。

这些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们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行动,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楷模和榜样。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他们为了理想而斗争,为了信仰而献身,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

通过这次祭扫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学生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3

里约热内卢9月8日体育专手握2.4环的巨大优势,董超屏住呼吸,在全场观众注视下沉着击出最后一发子弹。10。5环!冠军稳稳收入囊中。

8日举行的里约残奥会R1—SH1级男子10米***站姿决赛中,伦敦残奥会冠军董超以205。8环的优异成绩成功卫冕,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里约残奥会首金。

中午的资格赛上,状态一般的董超仅列第五,与另一名中国选手苟定超磕磕绊绊闯进决赛。董超赛后告诉记者,来到里约后,训练中还算正常,但真到打比赛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压力。

决赛开始前,教练针对他的心态变化进行指导。“教练鼓励我放开去打,一发一发去拼,别去想成绩,打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他说。

决赛中,及时调整后的董超很快进入状态,第一枪便打出10.9环的满分成绩,比赛前半段一度在所有选手中领跑。第9枪,董浩只打出9.7环,而打出10.7环的塞尔维亚选手趁机反超0.4环暂列第一;第11枪,董浩又打出10环以下成绩,作为夺冠最大竞争对手的塞尔维亚选手命中10.8环,双方的差距在拉大。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塞尔维亚选手的第13枪发生重大失误,仅命中3.3环,而这轮董超打出10.6环。凭借这一枪,董浩重回榜首,原本有望冲金的塞尔维亚运动员排名第6提前出局。

“正常发挥的话,他至少能得到一块奖牌,但射击比赛就是这样,没有稳拿的金牌。”谈及对手出现的罕见失误,董浩也感到意外。

接下来的比赛,掌握主动的董浩牢牢控制住比赛。还剩最后一枪的时候,手握2.4环巨大优势的董浩沉稳击发,成功卫冕该项目的同时,为中国残疾人代表团收获里约残奥首金。

另一名中国选手苟定超最终排名第八。

董浩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是卫冕冠军,但没想到能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射击比赛变数太大,选手之间的差距很小,相差0.1环就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天夺冠多少还是有些幸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