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图心得体会范文【汇编三篇】

鱼骨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鱼骨图心得体会范文 篇1

我是一名年轻的护士,刚参加工作不久便参加了品管圈的活动,当时品管圈这一词语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和遥远,但是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让自己各方面都受益不少。现在我们科室正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的确保急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持续改进。

鱼骨图是QCC的手法之一。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磬先生发明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它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他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成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鱼骨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引起问题潜在的根本原因。它可以使我们问自己问题为什么会发生……配药是我们每天的工作,为什么护士在配药时没有核对注射单与药?为什么我们总不能把查对制度很好的落实?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绿环圈的全体人员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鱼骨图是我和另外一位圈员负责的。首先把鱼骨图的骨架画好,把问题写在鱼头上。针对问题点我们圈员们都进行头脑风暴,分别对人、环境、事物、方法四个方面尽可能找出所有的原因,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分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分析选取重要因素。然后从鱼头到主分支到末分支来问“为什么?”符合情理吗?是否完全?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品管圈,对于鱼骨图也非常陌生。于是我上网搜集了很多资料,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刚开始画鱼骨架的时候,因为电脑知识比较缺乏,没有经验画了很久,小骨的箭头是否与主骨成45度角了,颜色、字体是否协调了,箭头的方向是否正确了,主因与次因是否是从属关系了……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去处理好,初稿完成后圈员姐姐们还帮我做了一些修正,感谢她们对我的帮助。

总之工作不会总是一翻风顺的,我们不可能一做就成功。有句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但是我们有信心努力把它做好,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没有比脚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希望在大家的`团结与“头脑风暴”下可以做得越来越好,提出来的问题得到解决,解决得有效果,我们的活动会越来越精彩。

鱼骨图心得体会范文 篇2

鱼骨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Ishikawa”或者“因果图”。

它看上去有些象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鱼骨图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它也能表现出各个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随时间而依次出现的。这有助于着手解决。

鱼骨图通常的三种类型:

1、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2、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3、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1)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等)。

(2)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3)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4)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5)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分析要点:

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d、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e、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f、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且应标识在最末端原因;

鱼骨图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3、召集同事共同讨论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尽可能多地找出问题;

4、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

5、根据不同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总结出正确的原因;

6、拿出任何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7、针对问题的答案再问为什么?这样至少深入五个层次(连续问五个问题);

8、当深入到第五个层次后,认为无法继续进行时,列出这些问题的原因,而后列出至少20个解决方法。

鱼骨图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关于最近疫情多地散发的问题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从20__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1000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20__年的22例和20__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能超过300例。可以说,近期疫情输入的压力明显增加。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我们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大家都认为,全球本轮疫情是高位流行,而且近期不会结束。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可以说防控的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同时,流调溯源结果也显示,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导致输入来源更加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条,疫情来源也错综复杂,给溯源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轮疫情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机制,切实提高疫情的“早发现”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