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课堂》心得

读《高效课堂》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高效课堂》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高效课堂》心得(精品8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1

高效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核心的课堂,是在宽松、民主、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生用心活跃,40分钟内知识得到充分内化,潜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响应校园打造高效课堂号召所做的工作,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我坚信,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心理上的关注,精神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帮忙,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交流教与学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竞争的教学氛围,以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这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1、科学分组。这学期开学,我把学生按好中差相结合,3人一小组,前后两排6人一大组,每一小组中间一人,成绩优秀的担任组长,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简单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确定的同一大组内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再请教老师共同解决,课堂灵活安排大小组的活动。

2、加强小组管理。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群众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必须的权力和职责,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潜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有效帮忙。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带给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忙。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2、及时性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用心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学生终生受益,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

但是,我们要明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平时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组织合作学习之前,老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只有透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的构建带给心理与物质的准备,才能培养不盲从,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

2、表达交流的习惯。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若一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27次后,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将这个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哪个更高”,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有折纸的,有测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见!最后,将小组意见汇总,大部分无法想象一张纸对折后的总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时,老师抛砖引玉,顺势导入《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新课。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用心投入新课,在自学、讨论、练习的基础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最后自行解决上述问题,在组内、组间交流看法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乘方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善于倾听的习惯。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4、动手实践的习惯。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师绝不占有,能让学生实践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善于动手的习惯。如《多姿多彩的图形》章节,必须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规律,从而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选取适宜的学习形式

1、讨论自学。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资料,上课一开始就布置给各小组,并将学习目标告诉他们,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而且根据小组合作的不同状况,可选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如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两两组合式、接力循环式、自由发言式、分工合作式。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必要时进行讲解,随时对自学进展好的小组给予表扬,给进展较慢的小组予以鼓励。确保真正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用心性,构成群众的智慧。

2、测试竞赛。当学完某个单元后,由各小组自己进行相互检测。各小组成员按知识点共命一份测试题,抄写几份,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换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对方批改。老师根据每组试题的质量、互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出示课前准备的竞赛,评出名次,最后按名次给出该小组课堂活动成绩。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声像直观、省时间大容量的特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教学,我们选取3DS三维动画制作,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用心性和好奇心,使他们自愿地去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自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总结,不断改善,争取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工作中,做得更加出色。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3

学校在8月25日到27日之间进行了暑期校本培训,此次培训主要是学习山东省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的理念及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此次校本培训让我收益匪浅,下面结合对培训的学习和理解谈一下“271”模式的重点。

一、调动学生全面参与。

说实话,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参与意识不高,如何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我费了好大的劲。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逐渐有了一些眉目。小组学习学生成了主体,这时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学生学习时,老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这样老师就能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如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能够顺利参与到学习中。

在巡视中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或示范表述,或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还要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认真补充、修改学案,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随时极好笔记,这样学生在展示时有底气,积极参与,大胆发言。

二、培训好小组长,让其发挥领导作用。

“271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质疑问难,这种情况下老师什么事都面面俱到,事必躬亲,是不可能的,这样,小组成员的管理与监督就落到了小组长身上。如何培训好小组长,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定时的召开小组长会议,交代小组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各个组长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事情组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同时交代组长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不但要认真完成我交给的任务,同时要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带动每位组员,促使本组每个组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小组长主持小组内的活动,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记笔记。当然这样课堂看起来可能显得有点乱,但这正是锻炼学生自主管理必经的一个过程,学生由乱到静,再到静中有乱,静中求学生的创意,乱中求学生的互动,和谐发展,实践证明,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每个同学的导学案都由组长首先检查,再交给科代表。这样层层把关,好的同学会得到及时的表扬鼓励,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也会得到适当的提示和警告,随时改正。否则,我就会打出A、B、C、D等级来评价小组,这样,同学们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作业成为班级中不合格的作业被我批阅,所以完成作业的时候,同学们尽量书写工整,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适时鼓励,帮助小组长监督管理小组的C级成员,每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哪个小组的C级成员首先完成,对前5名甚至前10名,我都给他加分,或者得星,这不仅激励了C级成员,还激发了小组的凝聚力,其他同学必须帮助他们,才能赢得集体荣誉。这样,那些成绩稍差一些的同学,以自己为小组得了分而自豪,时间久了,学习热情也就有了。

三、编制好导学案,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现在实行导学案,我们在杨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反复研究,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一课时一个导学案,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留有疑难问题征集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梯度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使特优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 有挑战性,优秀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待优生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时间的划分也有层次性,比如自主学习20分钟,这个时间是根据全班80%的同学定的,我就鼓励优秀生迅速完成目标的基础上,挤出5--8分钟超前学习,或者回扣巩固。这是自己赚的时间,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利用这赚得的时间,干别人不能干的事情,仿佛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小组讨论也是这样,哪个小组讨论得快,哪个小组就能挤出时间巩固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加了课堂容量。

分组讨论时,让学生交流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各小组推选一个代 表归纳讨论结果、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期间巡回指导,掌握各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交全班集中解决。这时老师要抓住问题要害,适当补充点拨。

四、老师的责任心。

“271 高效课堂”的实施最终离不开老师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打造“271 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一切准备,这其中可能有挫折、有打击,可能付出很多,临时得不到好效果。但是只要有付出,凭着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使我们的“271 高效课堂”越来越好,走向极致。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4

当今的教学需要高效,而高效课堂就是要达到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的完成教与学的过程。然而,高效课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只要备好课就可以了,讲好可以了。而现在必须从学生的自主和积极意识出发,不仅要学会而且要高效讲究方法。暑期通过学习《打造高效课堂》一书,我有以下的体会:

打造高效的课堂不单要用心去对待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吃课本。这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要靠教师钻研教材,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的把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对整一册书结构的整合。要对结构做良好的整合就必须建立好知识树,因为他是知识结构的一种形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个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知识树是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凭借。个年级的教师相互之间不了解教材,降低了课堂效率。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只要肯下功夫读课本并吃透课本,做到心中有课本,目标在心中,自然会在课堂上收到得心应手的高效效果。

要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有一种独特的教学境界,可以不带课本,没有书面教案,这种境界对教师本身而言,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是抽象的,没有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后进生,老师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就能在最大可能上使他们取得进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对待和了解我们的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商;了解他们的情商;了解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家庭......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辅导。必要可以作家访。从学生入手,而不是单单的从知识入手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5

学习了内蒙古紫蒙中学三位老师写的文章《开展高效阅读,做成功的语文教师》,我震惊了。没想到高效阅读会带来如此大的效益,更没想到他们的高校阅读实验如此成功。

一位教育家说过:“课堂不是磁,但是他能吸引学生;课堂不是蜜,但是他能粘住学生。”其实,高效阅读胜过磁,甜过蜜。说起紫蒙中学的高效阅读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说起高效阅读带来的变化,没有一个学生不开颜;说起高效阅读训练,没有一个学生不投入;说起高效阅读课堂上的展示,没有一个学生不愿表现。一种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一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打开了智慧之门,这便是高效阅读,充满魅力的语文。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很自然地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我想他们的教育一定是超前的、可喜的。温总理说过:“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样看来,高效阅读担当着重大的使命,它的推广对国民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于是,我迫切的希望它能迅速传播,它也能在我们学校进行推广。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要与传统课堂区分开:

一 、不布置预习

教学一般都有“预习”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看,却存在着以下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缺乏实效的预习使学生养成了浪费时间、缺乏责任意识等不良学习品质;三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课堂学习缺少兴趣与动力。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尝试取消“预习”,将“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探究、实践、自主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指导下的统一行动,又是独立自主的学习,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的真问题,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发现真问题,从而在让学生“先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高度信任,相信学生能学、会学,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自觉性就会提高,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不课始复习

传统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始复习,其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课堂同时也要考虑效率的问题,要尽量在既定时间内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事实上,一般而言,每一节课末都有复习环节,是新授课的最后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对新授课内容的提升与发展,再辅以适当的课后作业,足以使学生掌握与巩固知识。

于是,我们尝试取消课始复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成新的学习目标。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能为本节课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为全面达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提供保证。

三、不课始解题

许多语文教师,一上课就从题目,尤其是高考考题入手,讲题目的结构,讲题目的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讲题目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只是教师自己的解读,并不是学生的解读,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上采用直接导入法上课,将解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解题。不解题,即不介绍文章内容,不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题目含义,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导入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就变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地看书、思考,就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认识,这是学生学习的权利。不解题,并不是说教师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是在学生确实需要讲解时才讲,即所讲内容是教师非讲不可时才讲。这种讲解,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都要有所选择,因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因内容而定,决不可由教师随心所欲地讲。

四、不轻意范读

传统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范读,以给学生影响,给学生熏陶。教师的范读确实有上述作用,但反过来想想,教师的范读多了,学生自主品读的实践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读书从学生读书开始”,而不是从教师读书开始。学生出现错误,教师才引导学生去正确解读文本。教师的范读要像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另外,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通过轮读、比读、表演读等方式,在读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如错误的生字词、句读、情感表达,由学生间相互讨论解决,最终把字音弄清,把句读弄明,使感情到位。教师不范读课文,实际上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相互解决问题,是把读书权真正还给学生。

五、不允许查阅

有些课堂教师一抛出问题,学生就开始忙起来,忙什么?忙着查阅资料。如学习文言文,学生似乎在比谁翻资料翻得快、翻得多。而教师则认为这是在扩大学习资源,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搜寻、检索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这样的做法与理解是错误的。课堂上这样的翻阅,其实不是学习,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抄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表及里地理解知识、形成能力。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很多学生做了,并且做对了,但学生真正懂了吗?尽管所答全对,但这是资料上的,不是学生自己的解读,以资料解答岂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再者,放手让学生翻查资料,就不能准确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六、不轻意开讲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其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以培养。但在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成了讲演者、表演者、卖弄者。只要学生一有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讲、说、写、演,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我们认为,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教师在课上不要轻易讲解,而是要还权给学生。不讲解,是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的期待,学生就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但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完全不讲解,而要看时机、看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解、讲什么,决定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讲解时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愤”、“悱”时讲。讲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讲。这种讲解,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导”字上做文章,导出方法、导出规律、导出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把握实质、形成能力、熏陶思想。一句话,教师要做到“无事不出场”,“非出场时才出场”。

七、不布置课后机械作业

现在,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问题。为什么厌学?因为课后有大量的机械作业,学生非常不感兴趣。由于课堂效率低下,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设立基本目标,不拔高,不降低。这样,课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为课后解放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们认为,课后不应在知识的识记上纠缠,而应着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让学生读书、观察、实践、活动;课后时间应是学生的,一定要把课后的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使课后时间更有效的运用,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学生毕竟是学生,自制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限,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投身到有益的事情中去,提升认识,提高水平,让学生想做、能做、做好,在做中求乐、求趣。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从而实现乐学、爱学、好学,充满兴趣、高效地学。

从以上分析可见,教学策略的实质应是: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读书权、选择权、活动权、思考权、实践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读《高效课堂》心得篇8

9月4日,在秀珠学校听了李胜利老师的几节课,我感受很深。对高效阅读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开课伊始,李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眼脑机能训练,接下来的训练课也让我耳目一新。这是我从教以来,从未听过、也未见过的一种教学模式,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学期,我们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高效阅读训练的尝试。在学校领导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由于对高效阅读了解有限,并不知道如何开展。只是客观上认为就应该是像李老师的那节快速记忆课那样进行。然后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最初,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我查找原因,发现班上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很差。于是,我开始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每天利用眼脑机能训练的.课件,对学生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注意力真的提高了。接下来,我带着孩子们开始进行快速记忆训练,我把连锁记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方法去记忆词语,虽然最初大多数孩子只能十个词语记住五六个甚至更少,但是我每节课都让他们和上节课进行对比,进步的我就不断地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孩子们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兴趣,现在学生记忆词语的能力在一步步提高。

学校还给我们统一购买了阅读训练材料。可是训练几次后,我发现这些材料相对于我们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吃力,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些更通俗易懂的材料对孩子们进行训练,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之后,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此,我利用了语文书中的课文。每次新课前,我都计时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合上书提出一些问题。最初,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有个别孩子能够回答出来,慢慢的孩子们知道了每次读书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知道提炼出书中有用的内容去记忆。这样,不但使课堂教学轻松下来,而且孩子们理解课文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在高效阅读的道路上,我们刚刚迈出了一小步。前方的路还有很长,前方的路会更坎坷、更曲折、更艰辛。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