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对于师德学习,可以选择书写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师德正行风心得体会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通往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是专注地奋斗,而专注,体现着专业的精神。
在七年级刚接手班级的时候,班级有一位女生,数学的学习一向有些困难,上课听不懂,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太好,导致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越来越不足。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只是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太对,在没有很好的理解题意前就已经着急开始写步骤,于是我高度关注,和她一对一问答式交流,要她能够讲明白题目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很困难,她讲不明白也很头痛,可在我耐心的持续跟进后,她渐渐的学会了一些阅读和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信心倍增,也不惧怕数学,开始乐于与我的这种沟通,越来越明朗,数学方面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与我建立了很好的信任。我想我作为孩子们的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尽我所能把正向效应发挥到极致。专注,不仅仅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更是一种生活的姿态,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一天与孩子们待在一齐的时间很久,自然会潜移默化给学生很多的影响,不光是学科教师给予的学科学习方面的指导,更会从自我的一言一行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到读书学习的日常习惯,小到班级门口的一次弯腰捡纸,所以,始终对自我高要求的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们树立一种认真的班风和学风。
始终跟随国家和学校的脚步,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才能更好的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我校一向贯彻以生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践行“爱心、耐心、理智、宽容”的教育情怀和“精细实干、静心育人”的工作作风。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进学生多样化学习,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构成,也针对学生的不一样情景,抓住点滴的闪光之处,赏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在表现自我时不知不觉树立自信心,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所以,教育是一项美的事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唯如此,才会让学生欢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
最终,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也应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奋斗在教师岗位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全力以赴!
谈起师德,在我的印象中总认为能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真心热爱学生,同时用自己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这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但通过这次师德规范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以前对于师德的看法过于片面和狭隘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又是人才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的教育也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教师必须以此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站在新科技革命的高度,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培养对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而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于教师的终身学习。以下谈谈对于教师终身学习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学会学习。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工作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课改时刻要求我们把课改中提出的新要求、新观念贯穿于课堂的实践教学中。面对这一特殊性,我们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教师也必须学会学习。除了平时常常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参考书、学习专家的教育教学专著外,我们还要善于多方面进行积累、提高。如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汲取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向任何人进行学习。如在教研活动、备课组等活动时主动参与交流,和同事平时进行的相关谈话交流中。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向同行请教、探讨等。
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我们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时代的发展让他们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或者仅靠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我们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样才能走进学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讲:“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现在,上级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这引发了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套句时髦的话说,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绝非教师个体加强修养、加强约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师德,简言之,即教师个体的职业道德;师风,简言之,即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风尚。师德师风包括教师的做人操守、敬业精神、科研态度、团队意识,等等。
从一个较小的视角看,师德师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个体的良好师德是形成教师群体良好师风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群体的良好师风对教师个体良好师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缺乏良好师风的环境里,优秀的教师会变成一般的教师;在具有良好师风的环境里,一般的教师会变成优秀的教师。所以,学校管理者要注意环境育人,要培育良好环境,要营造良好氛围。在学校这个小环境里,学校领导还需廉洁从政,正派为官。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从一个较大的视角看,师德师风建设还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涉及社会是否和谐,风气是否清正,分配是否合理等因素。良好的师德师风还需社会关系和谐、社会风气清正、报酬分配合理等支撑。报酬分配合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清正风气(自然包括师德师风)的必要因素。关于社会和谐,古人早就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不难想象:如果社会关系不和谐,社会风气不清正(如贪腐成风、拜金盛行……),报酬分配不合理,良好的师德师风将难以形成,即便形成也难以持久。
这些,本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及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常识。根据这些常识容易知道:要建设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需要教师个体严于律己、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更需要社会关系和谐、社会风气清正、报酬分配合理,等等。
在我看来,教师多为良民顺民,一般都能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目前,特别需要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法》第二十五条),在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和津补贴的同时,也对教师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一视同仁。如此,方能避免赵鹏悲剧的重演,方能避免各地教师为要求兑现绩效工资和落实《教师法》而停课罢课的不愉快事件出现,方能建设良好长效的师德师风。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作出努力。
常言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立足本职,以身作则,脚踏实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自己成为一名让学生信服、让家长放心的好教师。自认为从教十多年以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首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作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在本职岗位上,我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学原则,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育人宗旨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为自己定下了明确的工作原则和奋斗目标,并努力去为之不懈追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我注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我坚信“以爱才能唤起爱”,不断激励自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其次,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我坚决做到诚信立教,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成为一名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人民教师。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地实施。通过县教育局组织“知荣明耻师为范”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我对师德师风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育部长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
我是眼含泪花阅读了跪着教课36年的陆永康老师和年仅30岁郑青老师在身患绝症下,坚持给44名孩子写了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信等事迹的,我们被这些优秀教师群体关爱学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所感动。就是这些教师在办学经费严重紧缺,师资队伍缺乏的地方坚守岗位,勤奋工作,扎实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注意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队伍,是一支敬业和乐于奉献的队伍。我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乐教敬业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热爱教师职业、享受着教书育人的乐趣,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育人的乐趣,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来追求。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陆永康老师那样三十多年跪着给学生上课,乡村小学教师郑青,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病魔缠身、生命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不但坚持着把生命的最后时光留给学生,而且还心态平静地总结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并分别给每个孩子写了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信等等,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荣榜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榜样,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辛勤耕耘,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中谱写“爱的教育”新篇章。
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性格固执、屡教不改的同学。记得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陈俊利,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可他却以调皮和恶作剧出名,在校一天没有几个孩子来报告他的不是,那绝对算是天下太平,我也有几次下定决心想好好教训他一顿,可听教过他的老师和他的家长的反映,收获甚微。于是我放弃了这种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明查暗访,我发现他很爱看书,尤其是漫画书,在课外时,我主动接近他,跟他讲他手中的漫画书,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进行谈心交流,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的点滴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他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期末参加写话比赛还获得二等奖呢!
三、读书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总之,没有较为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之“惑”,传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业务钻研能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深深感到,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一要义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仅仅是精神礼貌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良好的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一、在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严格要求自我。认真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于人民的教师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和本事,严格执行品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职责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不态度粗暴和恶劣的当面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构成教育合力。注意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品德教育。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让化学教学具有特色,在日常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认真备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注意创新精神和全作本事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技术发展很快,我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本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密切关注课改的相关信息。认真学习,增强自身的适应本事,与时俱进。
三、在师德方面
本人严格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学习师德材料,礼貌礼仪知识,对学生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不准学生做的,自我也不能做。在多年教学中,我从没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我,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理论、教育法律的学习,提高自我的政治素养,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虚心求教,经常反思自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格要求自我,端正自我的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