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于海云。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质量[J].财会月刊,2006.07:56
[2]白洁。上市公司高管特征与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10:53-55
[3]刘绍娓,陈超凡。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
[4]李晶晶。非审计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7.2:34-35
[5]刘耀,张宏程。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业务探析[J].财会通讯。2009.3:35-37
[6]杨艳艳。非审计服务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7]杨扬。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2.
[8]李江涛,梁耀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与非审计服务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08:78-81
[9]张伟。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07.
[10]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3(9):29-34
[11]陈丽蓉,李红。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06
[12]Murphy.K.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
[1] 王棣华。 我国管理会计的前瞻与反思[J]. 中国农业会计 , 1997,(10)
[2] 吴福林。 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 灿烂 [J]. 辽宁财税 , 2003,(12)
[3] 林琤。 浅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途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4,(04)
[4] 贺德文。 企业需要管理会计[J]. 交通财会 , 1988,(06)
[5] 张宗强, 杨素华。 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04)
[6] 陈巧媚。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4)
[7] 陈春红, 冯民修, 王剑青。 管理会计发展的策略[J]. 林业财务与会计 , 2000,(03)
[8] 郑玉革。 管理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4,(10)
[9] 罗魏冰。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J]. 广东审计 , 2002,(10)
[10] 李寿文, 徐光华。 对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建议[J]. 商业会计 , 1998,(07)
[11]崔澜,物流管理会计与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J]. 物流科技,2008,(4).
[12]吴凤山,何光裕。 科技进步与降低成本是现代会计研究的核心[J]. 财会通讯,1994,(1).
[1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探求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第三次全国成本理论讨论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湖北省会计学会一九八二年理论讨论会同时举行[J]. 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5).
[14]朱先乔,. 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全国第三次成本理论讨论会和湖北省会计学会年会学术观点简介[J]. 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6).
[15]瓦依斯巴尔德,马之駉,. 车间经济核算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杠杆 原文载于苏联会计杂志一九五四年第七期[J]. 钢铁,1954,(5).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会计电算化在具体应用中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信息安全风险、没有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口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认识、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健全保密措施、规范各软件数据接口技术等完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
(二)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快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障碍,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实现从满足手工会计的需要到适应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渡。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不多,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当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时,计算机维护人员又大多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又不甚了解,所以不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等财务知识融合在一起。
高小珣。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及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普通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论文集、会议录:[序号]著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 [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7)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
(8)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参考文献一
[1]徐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企业导报。20xx(15) :22-25.
[2]张明霞。李云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xx(20):40-43.
[3] 路秀平。任会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实选择 [J]。 会计之友 (上旬刊)。20xx(12):89-92.
[4]马海波。英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特色比较研究[J]。财会学习。20xx(10):18-22.
[5]陈长宏。陈环。张科。论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J]。现代农业科技。20xx(12):112-114.
[6]黎勇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J]。 南华大学20xx:33-34.
[7]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 20xx.
[8]周新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 20xx.
[9]刘尚林。公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xx(36):68-71.
[10]金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xx.
[11]陈锡江。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xx.
参考文献二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xx(5):2-8.
[2]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宄,20xx (10): 53-60.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宄新视野[J]。会计研宄,20xx(07): 49-54+97.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一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xx (2): 45-52.
[5]刘志梧,许良虎。内部控制概念口径分析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xx (04): 52-53.
[6]池国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J]。管理世界,20xx(06):172-173.
[7]李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xx(22): 176-178.
[8]孙志梅,李秀莲,王昕。基于AHP法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xx (19): 23-25.
[9]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宄,20xx(02):85-8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xx: 13.
[11]黄新銮,梁步腾,姚杰。中美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的比较与借鉴[J]。会计研宄,20xx(9): 88-91.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00(5):2-8.
[2]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宄,2007 (10): 53-60.
[3]杨雄胜。内部控制会计理论研宄新视野[J].会计研宄,2005(07): 49-54+97.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一基于信号传递会计理论的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09 (2): 45-52.
[5]刘志梧,许良虎。内部控制概念口径分析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12 (04): 52-53.
[6]池国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J].管理世界,2011(06):172-173.
[7]李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2): 176-178.
[8]孙志梅,李秀莲,王昕。基于AHP法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2 (19): 23-25.
[9]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宄,2005(02):85-8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 13.
[11]黄新銮,梁步腾,姚杰。中美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的比较与借鉴[J].会计研宄,2008(9): 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