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通用3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通用3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

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

背诵古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导学案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 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

(二)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本诗。

1. 诗人简介

刘长卿 (709~约780)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玄宗天宝进士。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五绝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

2.解题

你能说说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么意思吗?

解析: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赏析

(1)你能写出这些诗句的意思吗?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传来了狗的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相信通过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呢?

(2)简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写出你的分析吧: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小结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练习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在山路上,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傍晚,心里很焦急。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

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

3、想象一下,主人为什么很晚才归来呢?

主人很贫穷,他可能是出去打柴卖柴,也可能是出去借债,为生活在奔波劳作。

4、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对“归”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理由。

解析:(1)“归”是诗人的来到,因为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

(2)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

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鹿柴》教案2(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诗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诗句的意思。三、 准备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1、 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

2、 会写4个字。

3、 初步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材分析

《鹿柴》是长春出版社教材三年级上第七版块的第一篇课文,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个别词语古今的不同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是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鹿柴》这首诗的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了很多教案作参考,对诗中的“柴”与“景”进行了正音,并知道了王维的诗竟是这样的富有深意。是一首情、景、画高度融合的佳作。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诗句,才能看到诗作后面那幅别致的画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更深层次领会这首诗。

四、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篇诗作,短短二十字便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幽暗静谧的山林。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发挥想象,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因此,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唯有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齐读,师生合作读,赛读、默读等,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教学难点的突破,我准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先自己品味,再进行诗文意境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山林之美与幽静,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古诗,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练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我们每个人都会吟诵很多,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几首呢?谁再能展示几首关于王维的诗呢?

2、 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教师板书课题。指出“寨”在本课中读“zhài” 与“寨”相通,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百度百科】#2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百度搜索】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3、指名朗读。

4、学习生字“但、返、景、复”

三、指导朗读,理解每名诗的意思。

1、指导朗读古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齐读古诗的第一、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但——只 闻——听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3、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复——又

(3)理解诗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4、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教师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径上。

(3)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1、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2、借助影像视频进一步的去体会。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给这首诗再配一幅画。

六、拓展

本诗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川集》共有诗二十首,这只是其中的一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与特点。

【百度贴吧】

附教学板书:

鹿 柴

【唐】王 维

空 山 不 见 人 ,

但 闻 人 语 响 。

返 景 入 深 林 ,

复 照 青 苔 上 。

六、教学反思

《鹿柴》这首诗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诗篇佳作。通过诗人对幽静山林的描绘,再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融为一体的感觉。学习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之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品出了诗境的一些味道。但我发现,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有不少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能主动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因此,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之中,我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人支亦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吉林 学校:洮南市万宝乡中心校 姓名:朱有贵

职称:小教一级

《过故人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导学学案

《过故人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品味诗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1、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 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走进文本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 ,

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

2、学生背诵《春晓》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4、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二、学文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交流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过故人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导学学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4(优秀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 初读古诗。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 给古诗做批注,找出不懂的词语。

二、 教学课题

1、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的意思。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4、会正确进行网页浏览,并能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5、能乐意与小组成员在学学习过程中分工合作,互相交流。

三、 教材分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25课。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诗人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就是他当时心境的写照。。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声音、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作者的背景,让学生能够把握好整首诗的基调,更有助于我后面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搜集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在百度中搜索本课相关的教学材料,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四、 教学方法

抓住诗眼“贫”“寒”,理解诗意。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的感受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第一层次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第二层次的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读中感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层次的朗读:通过语言的渲染,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情感升华,熟读成诵。

最后,拓展训练,比较《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首诗的不同,让

学生了解,因为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从而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

五、 教学过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

、导入:

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面,竖起小耳朵听听——(是什么声音?)

风呼呼地刮着,天上飘着鹅毛般的大雪,这时一条铺满白雪的山路上走着一个人,显得十分疲惫,此时夜幕已经降临,他望望四周,隐隐约约看见离他不远处有一户人家,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 诗的题目叫:------ 全班齐读课题。

1、 理解课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说:“那谁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例:哪个词是遇到的意思?

(对,从诗的题目中我们知道,诗人出门遇到下雪投宿在芙蓉山下主人的家里。)

师:这首诗是谁写? ( 唐 刘长卿 )

过渡:同学们预习得真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刘长卿。

2、(出示课件)介绍作者背景

刘长卿生平坎坷,不被皇帝重用,两次被皇帝发放到又贫穷又偏远的地方,还曾经被人诬陷而进了监狱。他所写的诗往往和他自己不被重用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因一生不得志,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首诗就是他当时心境的写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了,咱们对诗人刘长卿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从他的诗中你们一定也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请欣赏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听的时候,注意诗中生字的读音。

1、听范读。

师:同学们刚才听得可认真啦,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119页,大声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巡视。(课件出示古诗)

3、同学们的读书声真好听,看看大屏幕,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看看放在古诗当中,大家是否还认得的它,谁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指名读,评议(主要是字音)

预设1 师:(点评:读得字正腔圆,真好!)谁还想来读?这两位同学表现得真不错,现在请全班像他们那样读一读,能做得到吗?齐读古诗

预设2 师:谁来读?(点评:读得非常认真,但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她有一个字读错了,谁来帮他读正确。)真不愧是个小老师。指名读:谁再来读一读?

师:全班齐读(参照预设1)

【第一层次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抓住诗眼“贫”“寒”,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图)同学们读得非常流利。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幅图,想一想,你从这幅图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 生:我觉得很冷—“寒” (诗中的哪个句子或哪个字表达了这个意思呢?)

(师板书:寒 请同学们看老师怎么写“寒”字的)

师:除了寒冷,你还从这幅图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导:看看这屋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2 生:我觉得这户人家很穷。—“贫(师:诗中的哪个字表达了这个意思)

(师板书:贫 ) 从哪儿看出这户人家很贫穷?

(学生可能回答:从“白屋、柴门、风雪夜归人”看出贫穷。)

预设3:学生结合“白屋”“柴门”谈自己的理解。

① 师:为什么从白屋、柴门看出这户人家很贫穷?(引导想象:在我们的想象中“白屋”是什么样的呢?用什么搭建成的?)

生:因为白屋是简陋的屋子,柴门是用木头做的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不好。

② 师:没错,在古时候白屋指的就是茅草屋,再看看插图,贫苦人家的门都是用树枝做的门。 (看图理解“柴门”。树枝做的门。)

③ 指名读,齐读“天寒白屋贫”。

师:可想而知,由于天气的寒冷这间茅草屋显得更加的贫穷,谁来读读这句诗?

生…..师点评:嗯,我感觉到了一些寒冷,谁再来?(师:我是真的太冷了。全班一起感受这种刺骨的寒冷,读…….) 或: 你真了解诗人的内心。

师:全班齐读,带上你的理解,读出寒冷、贫穷的感觉。

2、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第一句“日暮苍山远”

过渡:再看看插图,诗人是什么时间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学生回答后接着问:“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你能读读这句吗?

生:……

师:真好,我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这苍山的遥远,谁能向他一样读。(个别读)

师: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夜幕已经降临,山路上只有诗人一个人,同学们,想想诗人刘长卿会觉得自己······(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孤独的情感再读“日暮苍山远” (齐读)

过渡: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诗人终于找到了住的地方。慢慢地,夜已经深了,周围静极了。突然,一声接一声的狗叫声从柴门边传来,怎么回事?请同学们从诗中找找答案。

3:结合第四句“风雪夜归人”理解贫穷。“夜归人”是指谁?投宿的旅人,还是屋子的主人?

师引导:谁找到答案了?请你来告诉大家。(诗中哪句话提到了?)

① “夜归人” 这是指谁回来了?

生:屋子的主人回来了。

师: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生:打猎、砍柴卖柴,也可能是出去借、赚生活费/ 养家糊口,为生活奔波。

师:(为什么那么急着赶回来?家里还有谁在等着他?)

生:他的孩子,妻子、年岁以高的父母。

师: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诗人,当你遇到这样的下雪天,当你看到这些贫苦的人民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贫苦人民生活的同情,这样的情感也正是诗人刘长卿当时的情感,谁能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最后两句。

②指名读“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点评:读得多好啊!谁还想再来读读?

③(全班读)师:同学们,此时的你们就诗人刘长卿,现在请你们带着诗人的情感,带着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第二层次的朗读】

、情感升华 熟读成诵

1、师范读,学生想象是的画面。

师:听着同学们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诗的画面。师范读。(课件出示)

师: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

2、分男女读(课件出示古诗)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当诗人出远门,遇到这样的下雪天时;当他一个人走在这上路上时,难道他的内心就不孤独寂寞吗? ( 老师指着屏幕说,请男生齐读古诗。)

师;当诗人一次又一次的被贬,当他被诬陷时,难道只是身体上的寒冷吗?不,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寒”。 (老师指着屏幕说, 女生读)

师:当诗人看到这简陋的茅屋,当他看到所有贫苦人民为生活而奔波时,难道不为他们而感到悲伤与同情吗? 全班读

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知道,我们和诗人的心已经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重点围绕“寒”“贫’ 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贫苦人们生活的同情。】

3、配乐背诵古诗

师:请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不能背诵的,没关系,你可以看看投影,带着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带着你的情感,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古诗。

【情感升华,进行第三次层次的朗读】

、拓展

导言:何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有雪的诗,看看诗里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1、出示《绝句》,齐读一遍。讨论:作者是什么心情?(高兴、开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3、同是一片白雪皑皑,诗人抒发的心情为什么不一样?

(师:因为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心境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写下的诗所表达的感情自然就不同。)

、课后探讨

师: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人们对“夜归人”一直都有很多争议,到底“夜归人”指的是投宿的诗人还是屋子的主人,大家可以课后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寒 孤独

贫 同情贫苦人民

六、 教学反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声音、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介绍作者的背景,让学生能够把握好整首诗的基调,更有助于我后面的教学。

其次,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诗眼“贫”“寒”,理解诗意。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的感受诗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日暮苍山远”这句古诗时,我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教给学生学习理解古诗的一般方法——【“拆、释、理、补、连” 】这样,学生才能够学有所获。“拆”即先把古诗拆分成字或词语进行理解;“释”就是书中的注释, “理”指理解 ,“补”是因为古诗词当中,往往会缺少一些成分,或是主语或是宾语、谓语,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把它补上,才能使整句话通顺;“连”就是把所解释的诗句串联起来,就是对整首古诗的理解。

再次,我在古诗朗读这一块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第二层次的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读中感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层次的朗读:通过语言的渲染,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情感升华,熟读成诵。

最后,拓展训练,比较《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首诗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因为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从而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

课外探讨,围绕“夜归人”是谁展开讨论。(探究的结果并不重要,只是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广西 学校: 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姓名: 何丹

职称: 小教一级

通讯地址:广西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我从教以来来,一直奋斗在农村教育事业的第一线。曾经多次获全国级、广西省级教学奖。在接触到互联网后,“百度”一直陪伴着我,为我的教学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使我的工作更加轻松,生活更加愉快。让我们永远相伴,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瀑布》《古诗三首》(赠汪伦、江上渔者、题西林壁)教学案

《瀑布》

1. 作者简介: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2.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能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范读全诗。

4. 考虑:全诗分为几节?写作顺序是什么?

(分为3节。本诗是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5. 自己读第一节,读完回答第一节写的是什么?

(本节写的是瀑布的声音。作者在山的那一边,还没有看到瀑布,就先听到了声音,是通过声音来写瀑布的气势。)

6. 想象“浪涌上岸滩”和“风吹过松林”是什么声?

闭上眼睛默背本节,体会瀑布的声音。

7. 自己读第二节,考虑:本节写的是什么?

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意思。

(本节描绘了转过身来从远处观看瀑布的全貌。“啊”字,表达作者刚看到瀑布时惊喜的心情。因为瀑布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所以一时想不出用什么样的语句来形容。“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作者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从整体上写出了瀑布雄伟的气势,这里有壮观的美,也有色彩的美。

8. 自己读第三节,考虑:本节内容是什么?体会“如烟,如雾,如尘。”的意境。

(本节是在瀑布脚下看到瀑布的感受。本节有比喻,也有想象。银白色的瀑布挡住了千丈青山,晶莹闪亮的珍珠组成了巨大的屏风,这壮丽的自然景观,引出作者“好伟大呀!”的赞叹。“如烟、如雾、如尘”,写出了水珠被风吹拂时那种迷迷茫茫的景象,且越来越小,显出作者观察的细腻。)

9. 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古诗三首》

《赠汪伦》

作者:李白

背景:李白游玩时结交汪伦,成为朋友。李白临走时,汪伦来送行。

1. 自己读本诗。

2. 全诗意思:李白乘船将要离去,忽然听见岸上有人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一边唱歌(为他送行)。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如汪伦送我的一片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赞颂汪伦对他深厚的情意的感情。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1. 自己读,体会

2. 全诗意思: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味道鲜美。可你们看一看,江上那像落叶一样的小船,为了捕鱼,在风浪中颠簸。

3. 《江上渔者》一诗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感情。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背景:苏轼初游庐山,写庐山云雾缭绕,千姿百态,很有感触。

全诗意思:从正面看庐山它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成了巍然耸立的险峰。成岭时,庐山显得远而低一些;成峰时,庐山显得近而高,形象各不相同。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中。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 比一比,组词。

因( ) 勇( ) 喻( )

烟( ) 涌( ) 愉( )

二. 填空。

“瀑布”的“瀑”字部首是( ),余笔是( )笔。

“涌上岸滩”的“涌”部首是( ),余笔是( ),意思是( )。

三. 写出带横线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

君看一叶舟

君:

四. 写出诗的题目意思。

赠汪伦:

题西林壁:

江上渔者:

五. 按课文的意思填空。

1. 瀑布的声音像( ),像( )。

2. 从远处望瀑布,这景象好像( )。

3. 站在近处仰望瀑布,它又如同( )。

4. 一阵风吹来,把瀑布吹得像( )像( )像( )。

【试题答案】

一. 比一比,组词。

因(因为) 勇(勇敢) 喻(比喻)

烟(云烟) 涌(涌出) 愉(愉快)

二. 填空。

“瀑布”的“瀑”字部首是(氵),余笔是(15)笔。

“涌上岸滩”的“涌”部首是(氵),余笔是(7笔),意思是(水或云气由下向上冒或流)。

三. 写出带横线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一边唱歌。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不如,比不上。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就是

君看一叶舟

君:你

四. 写出诗的题目意思。

赠汪伦:送给汪伦的诗

题西林壁: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江上渔者:江上打鱼的人

五. 按课文的意思填空。

1.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 从远处望瀑布,这景象好像(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3. 站在近处仰望瀑布,它又如同(一座珍珠的屏)。

4. 一阵风吹来,把瀑布吹得像(烟)像(雾)像(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3

本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已临近期末考试,期末复习工作也随之相继展开。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已成为老师们探讨的话题。期末复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期末的总成绩,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这是学生学习后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全面的搞好期末综合复习,意义非常重大。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课程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听、说、认、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英语单词,并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进行对话。三年级所学的知识是一些最基础的内容,对于一些有上进心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但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复习期间,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其他同学。

二、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地复习,让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所学的单词、句型,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2、通过总复习,让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全面提高班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复习内容

1、每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和本学期所学的歌曲。

2、常考的试题题型,包括听力部分的题型和笔试部分的题型。

四、具体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准确认读出所学重点单词。

2、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

5、开展“一对一”的互助活动,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五、复习内容具体安排:

周次星期复习内容

第17周周一复习unit1、讲解试卷unit1

周二复习unit2、讲解试卷unit2

周四复习unit3、讲解试卷unit3

周六复习unit4、讲解试卷unit4

第18周周一复习unit5、讲解试卷unit5

周二复习unit6、讲解试卷unit6

周四期末综合测验1

周六期末综合测验试卷讲评

第19周周四期末综合测验2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4

五年级和六年级由于教材一样,因此,我对他们提出的复习计划一样,虽然五年级相对于六年级来说,学习气氛不如六年级,但是,在复习方面,我像要求六年级一样要求五年级,希望两个年级都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

一、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地复习,让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所学的单词、句型,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2、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句型,运用翻译补充所学句子。

3、能够认读教材中的短文,能独立完成一些较容易阅读题。

4、通过总复习,让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全面提高班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复习内容

1、单词,词组的复习

A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B按所含元音及字母组合归类复习单词。

C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2.句子的复习

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使复习课同样生动有趣。

3、课文的复习。

(1)学生能够正确拼写let’s learn课后单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认读let’s talk课文

(3)Read and Write中的重点句学生能够达到四会(即听、说、读、写)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4、音标的复习。

学生能够认读所学字母组合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并掌握其规律。

例如:ea,ee,bl,br,ow,ou,cl,or……

5、指导学生阅读短文,并培养其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具体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准确认读出所学重点单词。

2、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

5、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中下生的成绩尽可能地提高。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7、及时做好检测和小结工作,以便及时地调整复习计划。

总之,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求从实际出发,让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5

作息计划:

寒假伊始,我们整个身心都放松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不见了,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损失哦!所以,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很重要。最好全家人一起参与、商量、制订,再把它贴在自己的房间里,严格执行,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哦!

具体计划包括:起床和睡觉的时间、锻炼和活动的时间、阅读和学习的时间、娱乐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语文计划: 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务必做到书写认真。

2、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左右,多看一些国内外童话、《论语》或《三字经》(少儿版)。每天摘抄2---5个好句子并加以背诵。(自备摘录本)

3、摘录春联三副以上,背诵。(写在摘录本上)

4、字迹较差的同学尽量购买有三年级生字的字帖,每天坚持用钢笔练字20分钟。

5、长长的寒假,肯定会发生许多有趣、难忘的事,你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心情,开心、难过、惊讶、懊恼、感动……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那就是你童年生活最真实、生动的写照了。(5篇)

6、影视欣赏:CCTV少儿、《动物世界》、《人与自然》、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及其它音乐类曲艺类节目等。(麻烦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收看电视节目。)

科技计划:

1. 画一幅画。纸张尺寸﹑绘画形式﹑题材内容均不限。要求图画能体现出科学创新的理念,并能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2. 完成一份小制作。力求有创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三、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2.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

⑴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

⑵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⑶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师出示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斑纹图片)

4.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较强的记叙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人类拯救白鲸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热爱和帮助,反映了人类和动物和谐共处、互相帮助的主题。

教育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1 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续编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识字重点:学习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简单了解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恐龙,也知道了聪明、可爱的海豚能为人类服务,那么今天我们要再认识人类的朋友,它是迄今为止,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猜猜是什么? (鲸)

二、检查预习

1、字词(重点关注“召、克、拼”的读音)

2、检查读文: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学习前三自然段

1、指读前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到第几自然段,教师随机学习“够、召、克、望”。“够”字,学生往往把字写颠倒,可以这样记:一句话说多了就是“够”。)

2、具体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要读出那种顽皮、高兴、自由的劲儿。通过多种朗读方式体会。

3、练习有感情朗读前3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选择前3自然段喜欢的句段读一读

二、学习4、5、6、7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话“白鲸着了慌,拼命用脊背撞冰块,但是冰块太大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反复朗读。(这句话中关键是拼命、撞、绝望这三个词语,只有准确理解了,才能体会出白鲸身陷绝境那种无奈和绝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现出来,以便加深感悟。学习慌和拼,完成书写

2、第四自然段要读出遇到寒流后很绝望,很无助的感情。与前两段的读法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

3、默读5、6、7自然段,边读边想白鲸是怎样获救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抓住“马上—立刻一动不动挤成群结队一边一边”等词语理解)

4、指导朗读:

5、6自然段要读出紧张的气氛。7自然段要读出白鲸得救后,人们轻松、愉悦的心情。

5、感情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能想象一下白鲸得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吗?(续编故事)

2、让学生汇报关于鲸的资料。

四、作业

读课后读一读中词语

五、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绘画纸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演示,变变图形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学们注意观察经过我任意的剪割后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进行教学演示。

3、还有哪位同学有更新颖的摆法?(1—2名学生)

三、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2、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进行拆分造型。

四、发现问题,质疑释疑

1、在造型的时,你们觉得纸片剪成几块造型?(3—5)

2、在造型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五、学生活动

1、强调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2、强调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3、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六、欣赏评析

1、在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别组同学拼摆的图形,评选出你认为最新颖的造型。

3、展示作品:把学生推荐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1

转眼,三年级的孩子们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畅游的一个学期近尾声了,一个学期很长、很充实,我也跟随孩子们的脚步一同进步着、努力着、探索着,潜心研究着教材,细心设计着课件,用心辅导着孩子们的作业,到了一起接受大家考验的时候了,为了更好地巩固新知,使孩子们的所学知识更系统、更有条理,为此我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上:

通过复习,学生能达成以下的学习目标:

A、巩固12组会话,能进行较流利、顺畅的交流、诵读。

B、能够准确记住文具、人体部位、颜色、动物、食品、数字等73个重点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

C、巩固日常交际用语、四会句型,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如:ood morning / afternoon.. This is ______. (somebody) Touch your_______. This is my ________. --- Where is your_______? --- Here it is.等等 2、态度上:

通过有针对性,较为系统地复习巩固,继续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树立和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方法上:

以教师辅导学生为主,结合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具体步骤

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把学过的单词归类,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习惯, 本学期的单词可分类如下:

学习用品,身体部位,颜色,动物,食物,数字等;创设情境复习每单元的单词、句子,每节课均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操练,争取人人会说、会用。

3、课堂上的工作:

(1)立足教材,培养兴趣。认真钻研教材,寻找更加切实有效的,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2)归纳每单元的重点单词和句子:把平时上课讲过的重点句子都整理出来;

(3)听力训练:在总复习时,要保持每天训练听力的频度;

(4)口语练习:围绕本单元的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编对话,坚持利用情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学习活动,在生动的活泼的气氛中,完成复习和巩固的任务。

(5)重视过程,培养能力。结果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争取人人参与,人人会说英语,敢于说英语,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扎扎实实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

(6)加强基础,强化习惯。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抓好平时的听读、认读、单词、日常用语的考核,针对学习弱势群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抓反复,反复抓,从听、说、认、读抓起,并注意辅导的经常性和连续性,运用好优等生的资源,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一优补差。

(7)针对本学期英语试卷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系统地罗列,整合,训练学生应试上一定的技能,能培训和心理建设,让他们能减少非知识性错误,以轻松的心态考出好的成绩。

(8)加强联系,共同进步。外语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认、读,这在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需要学生回去多巩固、多复习,因此多与家长联系,以求得家长最大限度上的配合,要与家、校通力合作,提高教学效率,多感情投资,少批评指责。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2

一、 教材分析:

1.辑指导思想

⑴本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大人国与小人国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人国与小人国》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⑵在学习方法上应当偏重与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可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路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进行想象,也可以从他们的嗜好入手。如:喜欢的童话故事、科学幻想等入手。这需要教师对学生非常了解。

2.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应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矮的区别。

⑶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新的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表现大小、高矮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难点:敢于大胆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

水彩笔、油画棒、16开彩纸、16开白纸、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

二、 教学设计:

1、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教学意图

一、认识大小

二、启发想象

三、表现技巧

四、造型表现

1.出示一张半开白纸。

谁会用线条画一棵简单的树?

谁能用线条简单的画出一棵巨大的树?

请画在这张纸上。

2.选一名学生用线条简单画树。

谁能在旁边画一棵更大的树?

比第一棵树大吗?

你们怎么看出第二棵树比第一棵大的?

通过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我可以让这些树显得更高大!

4.你们猜猜什么地方会有很多这么大的树?

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他是谁?

5.今天我们就去大人国和小人国游览一下吧!

1.我们来到大人国和小人国时会遇到什么事呢?例如我们怎么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我们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2.我们每个人到了大人国和小人国都会遇到不同的事,十节课也说不完,谁没有机会说都会失望,这样好了我们先把自己遇到的故事在小组中讲一讲吧。

巡视小组,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准备代表发言。(注意选择大人国和小人国不同地点的故事。)

4.选代表发言并适时给以肯 积极举手表示。

举手

用线画一棵简单的树。

一名学生画更大的树。

比它大!

比一比高矮

比一比谁占的地方大。

感受大小的反差。

大人国的树。

小人国的使者、探险家

积极举手。

一名学生发言。

四人一组。

互相说一说自己想到的故事;a。

选一幅最喜欢的作品讲给身边的同学听。

举出各种处理方法。

(画出大人的一小部分局部,上面有很多做活动的小人……)

单色彩笔

演示纸

范画,y

彩笔

彩纸

引导学生将表现重点放在大小上。

了解学生对表现大小认识角度。

指导学生认识大小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来。

渗透表现大小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构思,抓住有情趣的内容进行想象。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丰富构思。

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材、构思、确定表现角度。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创作_。

2、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树入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高矮的相互对比性知识。

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路,展开大胆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故事内容。

③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表现_。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对比关系,丰富表现角度,打破画面的单一性

三、 教学评价:

.评价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辅以是适当的自评。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性评价,对特别精彩、独到的见解要给予特别的表扬、鼓励。

2.评价点

①学生是否认识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们的相对性。

②学生能否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大小高矮。

③学生作品表现内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达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④在交流与绘画过程中是否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重点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板书设计:

各式各样的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4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 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 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 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_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 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20日——12月23日

活动一:

做好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活动二: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_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活动三: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札记: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居然还有针对老师的“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当老师吗?”可见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了。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27日——12月29日

活动一: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活动二:

学生整理,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 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札记:在分组下去采访时,有一个组三位同学推来搡去的迟迟不见行动,我问他们怎么不行动?他们说:“我们三个都很害羞,不知道该由谁去说。”我鼓励他们设计好问话稿,然后一人问一句,每个人都要锻炼自己。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红着脸说:“张张嘴也没有多难嘛!”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5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

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美术小记者

2、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美术小记者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

教学准备: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美术小记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

二、 组织采访活动:

1、 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 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 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1、 用文字形式表达。

2、 照片(待冲洗)。美术小记者

3、 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 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 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 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6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重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及手段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四、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五、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六、作业设计

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

二、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三、讲授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

2、好在哪里?

六、收拾与整理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自行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8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3、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19

期末考试在即,期末复习工作相继展开,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成了老师们议论的重点话题。期末复习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学期学生所学知识能否形成系统、能否上升到一个较高层面,同时也会影响今后学生的继续学习。这不仅是我担忧的一件事,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认真、全面的搞好期末综合复习,势在必行、意义非常重大。下面是我对三年级学生情况的分析和具体目标、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它关系到学生后面三年的英语学习效果,而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习的关注点多在兴趣方面,三年级的课程任务主要是让学生能听说认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的英语单词,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说日常交际用语。三年级所学的知识是一些最基础的内容,要让学生在运用中复习,效果会好一些。

二、复习目标

通过系统地复习,让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所学的单词、句型和其他与课本所学的知识技能,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总复习,让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生能扎实地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全面提高班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同时提高全校三年级英语成绩,避免两级分化现象的出现。

三、复习内容

1、每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和本学期所学的歌曲。

2、元音字母a/e/i/o/u在闭音节中的发音。

3、以wh—开头的各种特殊疑问句。

4、常考的试题题型,包括听力部分的题型和笔试部分的题型。

四、具体措施

1、把好全体学生的单词关,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背诵单词(要求掌握的单词)。

2、设计练习,把每单元的句型重点复习并巩固。

3、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辅导中下生,坚持做好课后的个别辅导。

5、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中下生成绩尽可能地提高。

6、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

7、 及时做好检测和小结工作,以便做及时地复习调整。

8、多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

五、关注“学困生”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

2、坚持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及时做好检测工作。

3、在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后进生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

4、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这个学期时间比较短,所以尽可能用能够利用的时间来抓复习,要想考的好,就必须准备好、计划好、实施好,来迎接本次期末考试,使得本此考试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0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活动准备

⒈课前请学生观赏过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观察过鱼缸里各种观赏鱼的外部特征。

⒉本班学生已初步掌握画鱼的技能。

⒊大幅挂图--《美丽的水底世界》。

学生美术工具:水彩笔、彩纸、剪刀、固体胶等。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各种鱼的图片、光碟等。

一、导入 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关于鱼的知识了,认识了很多鱼,也学会了鱼的各种画法。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光盘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来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有趣的东西。

放光碟:学生欣赏

二、引导学生想象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并观察图片。

⒈教师:小朋友在刚才的画面里都看到了哪些鱼?他们长的怎么样?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鱼的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的。

2、出示海洋图片

看,我们班也有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学生想办法。我们一起来为小鱼找朋友吧。

3、学生进行制作

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鱼,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学生将剪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请学生把制作好的小鱼贴到海底世界去。

5、活动点评:学生将鱼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请学生上来讲讲哪条鱼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鱼?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剪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三、 总结: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其他的小朋友一定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海底世界。我们一起把这幅画带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欣赏吧!

四、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1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2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画五颜六色的花,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培养学生对画画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如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画五颜六色的花,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美丽的花朵。

2、授新课:

(1)教师拿出两幅图片,提出问题: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样子?怎样表现你最喜欢的花?

(2)学生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回答

(3)教师小结:花儿的颜色各有不同,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五、课后拓展:

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美丽的花

板书设计:

美丽的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4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2、师小结。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二)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1、复习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谳诗句,悟诗意。

2、分级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材与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可以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3、学生汇报所得所感所疑。

4、师边小结边板书。指导朗读。

三、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四、扩展思维

我们被诗人带到如此迷人的西湖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5

(一)引导阶段

展示学生上节课的优秀作业。总结:花卉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也能为我们的美术创作带来灵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任何花卉都有独特的外形特征,根据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2.展示利用综合材料制成的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学生探究:作品美在哪里,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教师根据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材料,演示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三)创作实践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

2.教师指导,提示学生安全使用工具。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1.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组代表作简要介绍。

2.学生和教师点评。

(五)拓展

展示“花卉”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实例。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

评价建议:

第一课时

1.学生能否做到对盆栽花卉进行仔细观察,能否表现出花和叶子的形态特征及枝杈的穿插变化关系。学生能否运用线条对花的结构特点进行大胆概括。

2.学生能否在描绘的过程中做到用线干净、流畅。

第二课时

1.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2.学生能否与小组同学协作完成作品。

3.学生能否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

1.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

2.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3.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用课件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并引导学生欣赏。

2、在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二、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优秀作品要及时的表扬。

三、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板书设计:

包团纸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7

对于英语的学习,我们总是在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英语复习也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三年级英语该如何复习,我产生了如下想法:

一、分模块复习

1、字母复习

学生们已经接触了一个学期的26个英文字母,相信基本上已经能够从前到后的朗读出来,但这并非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听、说、读、写26个英文字母.因此我对26个英文字母复习有如下要求:

1)认读

学生能够背诵26个英文字母并且认读。力求做到教师,随便指出一个字母,学生就能够快速的认读出来。

2)书写

在从头至尾板书26个英文字母,并要去学生跟写,大小写连写。要求学生经过长期的书写后,能够正确的区分印刷体和书写体;能够将分开的大小写连起来;能够听写,准确的占好书写格式。

2、单词复习

单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单词,就不能在遇到新句子时准确的翻译句子。因此,单词复习较为重要。对于复习单词,我产生如下的想法:

1)、分类复习

即请学生将单词进行归类,如身体器官:bodyeye(s)mouthear(s);如水果(fruits)类:apple(s)orange(s)watermelonbanana还可以分出职业、颜色、文具、动物、食物等。

2)、整体复习

把几个字母看做一个整体来记忆,如:“ow”再加上不同的字母可以组成how,cow,now,know…

3)、抄写

抄写单词,即抄写单词外加翻译,这样不仅有助于单词的记忆还能帮助学生规范书写。

4)、游戏复习

常见的游戏为单词接龙,这样可以充分扩展学生的单词量,随即复习。想到哪说哪,较之前的复习有些难度。

3、词组复习

词组是由几个单词扩展组成的新的短语,并且有了新的意思。因此,词组复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读、领悟词组的正确含义。我产生的想法如下:

1)、英汉练习

在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认读之后,进行汉译英练习。例如,goodafternoon____________goodmorning___________

Noproblem___________等。

2)、看图猜词组

出式图片,让学生看图翻译短语,如,学生在看书。请学生说出lookatbooks。如,学生从凳子上站起来,学生能说出来Standup加上向下的箭头,学生就能说出,sitdown.

4、句子复习

1)自由会话

因为是复习课,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会话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复习句子,可以在复习的时候检查学生背诵对话的情况,也可以练习其他学生的听力。

2)扩展句子

每节课开始,在黑板上随意的写出一个句子(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根据这个句子,进行对话的扩展练习。这样也可以练习句子,强调,认知。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开动脑子。

3)英汉练习

对于汉译英,可以两种办法。a,以口述的形式,即教师随意的说一句英语,学生随即翻译。b,在试卷中练习。前者练习听力,后者练习认读。

5、对话复习

1)小组检查对话的背诵。在考试中,对话都是以情景搭配,选择答语,补全对话等形式进行考察。因此,背诵对话非常的重要。

2)抄写对话,并且进行翻译。

二系统复习

系统复习,就是在进行了上述板块是复习之后,将重点转移到书上。将本册书分为六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复习(重点句子,单词,对话。)再将一到三单元穿在一起,最后将一到六单元穿起来进行复习。让学生多熟悉书上的句子,多读、多念,形成语感。

三题海战术

三年级的考试没有写作,卷面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听力部分,二是笔试部分。笔试部分一、二题主要是以检测单词为主,其他题为句子和对话的检测。因此教师就要让学生多做题,各种各样的题型都要接触,教师要辛苦些要将练习题归类。分类题,选择题,排序题,连线题,等等。以防学生在考试时出现新的题型不能作答。

四听力练习

听力在每堂课上课时都要练习,可以通过听写单词,对话,les’sdolet’ssing等部分进行。每个单元结束都要听练习册。到了期末,若想提高成绩,应在考试前一周时间主抓练习听力。

以上是我对三年级英语该如何复习所产生的想法,希望写生能够在我的带领下很好的掌握本学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并且能够取得好成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教师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3、学生观察,并分小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四、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化平凡为神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29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图片作引入—摄影基础知识介绍—了解图片的筛选分类方式—结合主题进行课外摄影(采集图片)—展评范例并了解小报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制作采访小报—布置展览并展示评价。

本课作为“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内容,可采用多个课时完成,清晰划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逐步解决“图”与“文字”的问题,再解决“图文结合”的问题。既有美术学科“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有确立主题、采访、写稿、筛选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最后的小报展示与评价涉及“欣赏与评述”,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完成。

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小报制作的难度和内容深度的合理把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校园生活与家庭生活,并作为小报的制作素材。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从日常拍摄的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引入。

教师:这些照片是我们的美术小记者们拍摄的,你们觉得怎样?感受摄影记录生活的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课题:美术小记者)

教师:你们也想成为美术小记者吗?

作为一名美术小记者,要记录下这些有意思的瞬间,离不开一种工具。它是什么?(照相机)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的发展情况,强调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已经越来越便携,容易操作了。

用过相机拍照的同学请举手。你们觉得拍照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发展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摄影要点。

出示相机,让学生认识相机构造,教师简要介绍操作要领。

摄影讲究技巧,它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呢?这离不开摄影的构图。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最基本的构图方法。(结合摄影图片分析“三分法”。总结三分法的目的是在突出主体物的同时,让摄影表达的主题更鲜明。)

(三)学生作业

教学竞赛:

1. 评一评这几组作品,哪些好,为什么?(结合构图知识进行点评。)

2. 选一选,以“科学月”“运动会”“我们的节日”为主题,说说你觉得可以选择哪些照片来说明报道主题,理由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在刚才选照片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组选择了不同的照片。这也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个活动,我们在报道的时候也要有独特、鲜明的主题,并据此组织照片内容。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合理地组织照片和文字,制作采访小报报道新闻事件。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出示采访小报范作,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上节课我们看过一组运动会的照片,内容很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分类。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小记者是怎样利用照片制作出采访小报的?欣赏、小组讨论后,教师:你比较喜欢哪一张小报,谁来帮我们这位小记者介绍一下?一张内容比较杂乱,一张表现的是运动员,另一张表现的是为运动会服务的人。内容不同,主题不同。一张体现了运动员的激情和拼搏精神,一张表达了我们对那些帮助我们办好运动会的人们的感激。说说为什么第一张大家不很喜欢呢。你还能根据这些照片,确立什么主题呢?(如,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体现了一家人的温馨与和睦;我们的接力赛,体现了班级的团结与协作。)在小报的设计上,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去强化主题呢?

(三)探究分享

从刚才的分析得知,我们怎样才能做好采访小报呢?(主题鲜明,简洁)刚才我们是从已有的照片中去选材,但是如果我们要去采访一个活动,通过摄影,最后制作成这样的小报,你们觉得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师生讨论,结合教材上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如果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准备怎样合理分工?(小组讨论,填写采访分工表。)教师提供一些与校园生活有关的主题,如“我们的一天”“我的老师”“美丽的校园”“垃圾桶的事”“课间十分钟”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分工表的安排,积极做好准备。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采访小报的制作。第三课时

学生利用准备的资料和材料,制作采访小报。教师辅导。课堂小结中,提示学生,我们将要举办采访小报展览,可以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在展览区,还设有互动空间,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点评写在小纸条上,贴在互动空间中。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30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过程与方法: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描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线描外形。

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三、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_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六、师与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作画步骤,师小结点拨:

引自伯特·多德森的《素描的诀窍》:

1、作画时,要用线条语言和形状语言与自己对话。

2、把你所希望画的轮廓特征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3、在改正错误或是修正歪曲部分时,只要在原先的线条边上画上新的线条——不要抹擦原先的线条。

4、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象上,而不是画上。

5、要观察到什么画什么,要能够画独特的事物,而不是画象征性的普遍事物。

6、简化形状。

7、寻找形状。学会把对象看做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形状。先画主要的形状,再画次要的、装饰性的形状。要注意连在一起的形状和圈围形状。

8、把对象中最重要的部分分离出来重点作画,对其他部分则简单画之。

七、出示竞技游戏规则:

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

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

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

八、作业互评,交流心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3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教师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3、学生观察,并分小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四、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32

一、复习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分布很不平衡。学生两头尖,且中下生的自觉性比较差,因此在他们身上要多花点时间及心思。四年级的同学则相对来说比较乖、自觉,除了一小部分同学之外,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老师的安排完成复习计划,班干部也比较得力,可以发挥他们的团体合作精神,共同进步。五年级的同学尖子生很少,但是,整个班级成绩较为平均,大部分都能达到中等程度。个别同学很调皮,爱偷懒,经常不做作业,会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六年级的尖子生相对于五年级来说则较多,成绩相对于五年级来说较好些,在学习气氛上明显比五年级好。虽然也有懒惰的同学,但是,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二、关于复习

在经过了一学期的英语学习,为了使新授课期间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强化和发展,学生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加深理解掌握,从而使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后的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我分别对不同年级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三年级:

(一)复习内容与目标

通过复习,期望学生能达成以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母:能熟练掌握26个字母的听(听辨出字母读音)、读(字母准确读音)、写(字母大、小写);字母排列顺序、元辅音字母以及能记住一些常见的字母缩写词等。

2.词汇:能准确记住本学期课本要求的四会词及词组;对课本中的三会词汇能听、说、读理解,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记住尽量多的词汇。

3.对话:能流利朗读、鼓励背诵课文里的dialogues,并能准确理解对话的情景和主题功能。

4.句型结构:熟练理解每个单元的主要句型结构,并能在情境中准确运用。

5.能在语言情境中准确理解本学期有关语法项目的内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兴趣与态度

继续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能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对一学期英语知识的系统归纳学习,使英语知识较好地得到巩固与适当的发展。

方法与过程

复习期间,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归纳、观察、逻辑思维、合作、倾听等各方面的智力和策略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二)复习课时要注意:

1.教学内容以学过的语言材料为主(总结、归纳、应用训练)

2.重温已学内容(回忆、强化)

3.弥补不足(教与学的不足)

4.归纳总结,发展技能(整理、归纳、概括、运用、发展)

5.课堂教学形式以训练活动为主(学生语言训练活动,有层次性的活动安排)

(三)复习方法

1)、注意复习的全面性;

2)、要特别关注学困生;

3)、按系统复习;

4)、注意重、难点;

5)、注意密度、合理分配时间;

6)、以练为主、综合练习为主;

7)、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

(四)复习时间及复习过程的一些工作:

1.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把学过的单词归类

本学期的单词可分类如下:

数字、人物、问候语、食物、动物、词组其他

2.课前的步骤:(早读前的十分钟)

基础知识的梳理:

a)听写单词,每次10个单词

b)提问重点句子

c)背诵重点对话

d)创设情境复习每单元的单词,句子。

3.课堂上的必做项目:

A.归纳每课的重点句子

把平时上课讲过的重点句子都整理出来,抄在一个本子上,每天读三次,并背诵部分句子。

B.听力训练

在总复习时,要保持每天训练听力的频度。我除了每天都听写单词外,我也会读一篇短文让学生做听力。

C.做专项练习

例如,字母类,单词类,数字类等分类练习,对话的问与答练习,听音涂色等专项练习。尽量通过图片、语言的介绍或上下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年级:

(一)、复习目标

1、认读四会单词,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单词量,并且按照要求背诵四会单词。

2、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句型。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和复习的重点。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2)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2、句子。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这样的复习课也不缺趣味性。

4、阅读。阅读虽然对学生来说很困难,可是教材中已经出现了比较复杂的英语短文。

三、复习方法及原则

1、加强单词的朗读与书写,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使他们也能尽自己最大能力过好单词关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对话,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把单词、句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复习过程中将它们紧密联系起来,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学生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

2、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多读,在复习中培养学生郎读英语的习惯,在学生多读多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听和写的能力。听说读要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学生基础差,见过的英语习题比较少,教师要从习题入手,让学生尽可能的做出比较多的习题,这样在考试中不至于束手无策。

3、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层分类教育,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学生两极分化想象严重,那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复习重点放在单词,句型等基础知识上。

4、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不会和背错的单词,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查找生的含义,并独立完成课文的翻译。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方案 篇33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

二、教学目标:

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 望。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作业要求: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