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主任个人事迹汇总3篇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精选3篇)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篇1

邬国和同志,196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昌市政协委员。现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西医学院副教授,1995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为九三学社南昌市医疗卫生系统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委常委。XX年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

20多年前,一部在全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使当年正在医学院读书的邬国和选择了血液内科专业。1993年9月邬国和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可以施展才华的留校机会、放弃了分配到风景优美的大连医学院的机会、也放弃了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位于承德市的一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来到了南昌市第一医院。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邬国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加点。XX年2月他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回院,担任了血液科科主任,组建了骨髓移植病房,XX年5月他成功完成南昌市首例骨髓移植手术,填补了南昌市骨髓移植手术的空白。后又完成了5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XX年5月,邬国和同志开始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准备,XX年6月实施了我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南昌市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XX年以来,邬国和领导的血液科平均年门诊量为36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XX年,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邬国和以此为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科研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严格

训练,科学化管理,艰苦的磨炼,血液科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先进科室,被市第一医院评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最佳科室、业务量增长最快科室,邬国和也被评为医院、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病人眼中,邬国和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在同事眼中,邬国和更是一名淡泊名利、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师长。农村长大的邬国和,忘不了养育他的红土地,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看到农村来的病人,他都感到特别亲切,总有一种尽快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冲动。当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有困难时,他常常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于红包,邬国和更是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做第一例全相合骨髓移植前,病人家属硬塞给邬国和一个1000元的红包,邬国和怕病人家属会有误会而产生思想负担,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是在手术后他悄悄将钱交到了病人的帐上。在名利面前,邬国和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泊。

XX年,邬国和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7000元奖金,这本来是奖给他个人的奖金,但是他没有拿回家,而是拿到了科里,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发给了全科医护人员,XX年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院里奖给他10000元奖金,他也同样分给了大家,而且两次分奖金都有惊人的相似,邬国和自己得的都是最少的,只有300元。《光华时报》、《江西民主与科学》、《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邬国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邬国和同志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外,还经常参加国内、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知识。他还努力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医院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省部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课题“trh光奋试验”获江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昌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XX年,他的自选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通过南昌市科技局鉴定。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篇2

李,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xx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20xx年又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跟随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路志正、薛伯寿、冯兴华等老师学习,得到其亲自教诲。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于20xx年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痛苦异常,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从此与李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李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并不富裕,但在20xx年崔召小学改建时,积极捐款一千元,后又到张舍镇看望养老院老人捐款400元,救助贫困学生捐款500元,带领中医儿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为崔家集镇贫困学子荆某捐款……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20xx年被评为平度市十佳服务明星,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篇3

肛肠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江苏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全国中医肛肠专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市名中医、市优秀专家、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围绕在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身上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光环。

浏览xx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网页,你也会看到一段段感激又温情的患者留言:

“痔疮5年了,一直未就诊,这次越来越厉害,经主任诊治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走路。主任人漂亮,态度和蔼,其他医生也都尽心尽责,从主任到医生到护士,不怕脏不怕累,绝对是行业的楷模。给白衣天使们点赞。”

“出口疽疮十几年,无人知晓堪难言。适逢名医,天使呵护每一天,康复逆速病痛减。万分感激除病人,即日回家去过年。”

然而这些,对于主任而言,不过是“在平凡岗位上尽一位医生该尽的职责而已。”她说,既然选择干这一行,就要尽最大努力解除患者的病痛。

疑难病症的“救火队员”

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天之骄子,自1982年从南京中医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中医院,在医院工作了36年。已近退休之年的她身上依然保持着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话还未走入寻常人家,遇到患者紧急情况是最考验医生的时候。清楚记得,她28岁那年在医院值班,晚上一位患者大出血,面对喷涌的鲜血,周围人吓得不知所措。主治医生家里没有电话,硬是撑着,在护士的帮助下给患者成功地深度止血。她说,虽然自己心里也害怕,但不能表露出来,从事医疗工作,遇事胆大、心细、有担当是必备的素质,医生的镇定就是对患者的安慰。

通过自身努力,很快在肛肠病学科界脱颖而出,她先后被医院派往英国伦敦圣马克医院、日本熊本病院等地进修,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在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在业界广博好评,也成为许多疑难病症繁忙的“救火队员”。

从医几十年,半夜被电话叫醒救急的'手术不知有过多少。曾有一位交警为了不耽误工作,听信了某私人医院做痔疮随做随走的宣传,结果手术当晚大出血,被急送到中医院做了补救手术。这位患者后来对主任说,您没来的时候,我遗嘱都写好了,听说您亲自来给我做手术,我就知道我有希望了。

说,医生没有节假日,上下班没有规律,这些她早就习以为常,家人生病时遇到有手术和急诊,都是委托同事和朋友帮忙照看,“做医生需要全身心地为患者奉献,不计报酬、忘我地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断精进的“学科带头人”

市中医院肛肠科是淮海经济区集信息资料采集、医疗、科研、教学及硬件设备为一体,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肛肠病防治中心,肛肠科从最初的寂寂无名到如今在苏鲁豫皖广有美誉,离不开科室带头人创新进取、孜孜不倦。

去年初,市中医院肛肠科成功通过了江苏重点学科的评审。说到成绩的取得,主任说:“我经常教育自己的研究生,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更多幸福感,工作才有更大动力,学术水平才能不断精进。”

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率先在徐州引进盆底肌生物反馈检查治疗仪、固态腔内压测定仪等国内外先进诊疗方法,满足了便秘患者的需求,该项目获得二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她还在中医院建立“江苏省城乡适宜卫生技术项目培训基地——痔疮自动套扎术”,推动了我市肛肠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根据肛肠病的多发性、普遍性的特点,主任积极采用中医药物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肛肠科各种疑难疾病,开发研制了“熏洗一号”“灭虫止痒洗剂”“止脱洗剂”“和通汤”等中药合剂,既解决了患者肛部的痛苦,又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对于早期肛周脓肿的保守治疗,她准确辨证,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方法“祛痈汤”,使早期肛周脓肿的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

根据医疗需要,xx主编了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诊断与治疗》,获国家优秀视听教材二等奖,主持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彩色多谱勒诊断临床研究”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她还承担着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工作,xx名医工作室也获得了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

毫无保留的“技术传承者”

主任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不但要从事肛肠病专科的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经常到基层医院交流,参与国家重点学科验收、评审。平时工作中,主任总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他人。

市中医院肛肠科是医院的支柱科室,6间设施良好的手术室每天可以开展20余台手术,四个病区年接诊患者近2万人次,年均5000余患者在住院部得到科学的诊治。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建设方面,肛肠科多措并举,以人为本,经过多年努力,已然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龙头学科。

在阿主任的主持下,肛肠科坚持传统中医特色,注重中西医结合,善于吸收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多项中药配合手术、理疗治疗便秘的技术领先淮海经济区。自20xx年市卫计委启动日间手术工作以来,肛肠科成功申报了“血栓性外痔”和“内痔”两个日间手术病种,并拟定了诊疗流程,作为标准在全市肛肠科推广应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