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精选29篇)
本人于20__年8月至20__年在本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20__年至今从事公卫老年人保健项目。转眼间,已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了9年。工作中不骄不躁、不厌不烦、不吹不俸,始终踏踏实实、积极乐观、服从安排、勤恳努力、任劳任怨、刻苦学习、团结协作、刻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我没有感人的事迹,只有平常的小事。
自从公卫项目启动,刚接触缺乏经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问题。为能够更好做好工作,对新项目,首先要熟悉掌握服务规范及相关知识。因此院领导高度重视公卫知识培训,让我负责组织培训,通过爱医网教视频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多次培训,督促同事学习,保证同事们熟悉掌握服务规范及相关知识。其次要有刻苦耐劳、勤劳协作、为人民服务思想精神。对一些思想上怕苦偷懒的同事,我常多做些,多累些、多关心、多开导、严把关,做好带头作用。我常和同事拉着磅秤、带着血压计等体检工具,不管下雨炎热,下乡走到每个自然村,对行动不便居民走家窜户,认真对他们踏实进行健康体检、健康指导教育、随访等,常和同事整理着琐碎的资料,常和同事加班去完成任务。遇困难时苦服,碰疑问时思索请教,积极总结经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我们团结协作、刻苦耐劳、不计较精神,共公卫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虽然每年重复做着平常的工作,但看到居民的健康,我们心里觉得很乐。
虽然我们努力了,但也存在不足。昨天,我们努力了,明天,我们将更加努力。
翁玉燕同志于20__年9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受组织委托,怀着对援疆事业的热心,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义无反顾地远赴祖国大西北,光荣成为福建第六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任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县医院妇产科医生。
翁玉燕同志来到新疆木垒后,首先是主动积极的适应这里的生活、工作环境,主动融入学习新疆的民族风俗习惯,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思想。在新疆工作期间,她认真学习和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参与“扶贫、帮困、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面对专业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凭着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敬畏执着,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在木垒县妇幼保健院工作期间,翁玉燕同志积极参与县医院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的抢救工作,只要接到县医院妇产科疑难危重病的抢救电话,她都义无反顾的帮忙,在她的参与和帮助下挽救了多名高危孕产妇的宝贵生命。作为妇产科的一名业务骨干,她以精湛的医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在援疆期间,她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医德医风良好,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她始终把救治各族患者、解除病人痛苦、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当作自己的天职,一到木垒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县城,其中哈萨克族人口占了2万多人,还有乌孜别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木垒妇幼保健院职工及患者大部分为少数民族,由于受民俗习惯的影响和医疗设施欠缺以及医疗技术薄弱的影响,木垒县多数孕妇在整个孕期都没有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位不正、瘢痕子宫等高危妊娠无法及时筛查出,加上地处偏远,导致孕产妇分娩风险增加。短短的几个月,翁玉燕医生就克服了语言上的沟通困难,了解了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跟各民族同事及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好朋友。在日常工作期间,她严格按照产前门诊工作常规,执行首诊负责制,指导下级医师规范填写母婴保健卡及手册,门诊登记册,认真详细核对、检查。督促化验室开展了肝功、肾功、血型、糖耐量等化验检查,完善了产前检查项目。指导下级医生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追踪、管理,按期进行高危评分。指导下级医生做好优生优育宣传,做好叶酸发放、登记工作。严格按照产前检查规范对产妇进行系统产前检查、高危妊娠追踪、筛查、管理,做好妇科门诊、产前门诊、婚前检查等日常诊疗工作,使高危妊娠的筛查率及管理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保障了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积极开展与建瓯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沟通、交流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解决少数民族同志在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困难,让她们安心学习,同时对在病情上遇到的疑问都进行毫无保留地详细讲解,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她们的诊治水平和专业技能。
翁玉燕同志在点滴的日常工作中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医术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守护着木垒人民妇幼健康,为木垒的卫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加深与各族人民的友谊,得到了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充分认可和一致好评。翁玉燕于20__年成为唯一一名获得昌吉州民族团结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援疆干部,并被评为20__年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
小刘,中心影像科主治医师。从医以来,她始终坚持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的健康与安危。
影像科医生不像外科大夫一样手到病除,也不像内科大夫心思缜密,药到病除。但她们是临床大夫的眼睛,临床治疗的导航者。每当有患者来检查,小刘医生都严阵以待,从登记到检查,到做出最后诊断报告,每一个细节都会用心做好。当遇到患者有疑问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遇到路途遥远或行走不便的病人,她也总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经常为了缩短患者等待诊断报告时间延迟下班。
作为一名医生,小刘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打铁自身硬,才是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于是在工作之余,她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掌握行业顶尖知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并把进修学习的.新知识给科室每一位同事普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有一颗善良、尽责和执着的心,小刘医生始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为守护百姓健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小伟来自大石山区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自1988年上岛从医后,他一直坚守海岛,20多年如一日地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
涠洲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物价比大陆高,生活条件艰苦,加上医疗条件差、医生待遇不高,优秀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留下来的医护人员屈指可数。
“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我。”一句朴实无华的话,饱含着小伟对岛上群众健康的牵挂。
然而,留下来的挑战不少。由于卫生院专科医生匮乏等实际情况,且海岛远离大陆,群众到外面医院看病就医不便,岛上医生需干全科医生(妇产科除外)的活,工作之艰辛以及对医生专业知识掌握要求之繁杂可想而知。
加上卫生院医疗条件落后,某些辅助检查无法开展,器械检查无法提供临床诊疗需要,在缺乏准确的诊疗依据,诊疗某些疑难疾病时,远比外面条件好的大医院困难得多,比专科医生的工作难得多。但他没有退缩,一直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同时,他虚心向上级医生学习,吸收他们的丰富经验,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常年的临床历练,小伟不仅精通内科、外科、儿科、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医术,而且掌握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治疗措施。此外,曾到市人民医院进修半年麻醉的他,能独立开展普通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各种手术的麻醉,深受患者信赖。
“找他看病10多年了。”年近80高龄的涠洲老人李文俊告诉记者,他身患痛风等疾病,几乎每次病情发作,他专找韦医生看病,原因是他态度热情,又认真负责,而且治疗效果明显。
小伟每年诊疗患者达3000多例,平均每年参与抢救各种急危重症病人10余例。经他诊疗的患者,至今没有一例投诉案。近年来,他屡获各类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20__年9月被评为海城区首届十大“医德模范”。
,男,43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北京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北京医院教育处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包括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肾脏部分切除、肾脏根治性切除、肾上腺切除、各种整形手术),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切除/剜除手术,膀胱肿瘤的微创治疗,输尿管软镜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每年组织大型泌尿外科交流会议10余场,相关专业学习班5个,国内外应邀讲座30余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便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而这一转瞬就是二十多年。
还记得从进入北京医院的第一天,我的老师,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王建业教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对我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
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核心。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保持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提供最佳的医疗技术,还给予良好的人文关系;秉承职业道德,就是要在医疗卫生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协同配合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具备高度的团队精神,努力用我们的真心、诚心、热心换取病人的放心、舒心和开心。
崇尚道德,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荣耀。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专家,从医终身,一辈子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病人有需要,即使深夜,就是下雨、下雪也会立即赶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心很容易变得浮躁浅薄,变得急功近利,能够做到淡泊名利,执着于事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做一个境界高尚的医者,实现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自我完善,是我们许多人的理想。只要我们一直努力,秉承职业道德崇尚职业精神,认真去做好本职工作,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二十余载坚守烧伤科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今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农工党员、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烧伤科主任吕国忠。
“医生”,是最崇高的称呼
教授、主任、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内唯一的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常委、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等一系列头衔,吕国忠总是看作身外之物,对那些光环和荣誉,他一直都保持着特有的淡然。他总说,他最喜欢、最看重的还是病人一声“吕医生”,“医生”在他心中是最高的称呼,有着最重的份量。
吕国忠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大夫,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他1984年大学毕业,辗转放射、胸外科等科室后,最终定位烧伤外科领域。“在那时候,烧伤病房的工作环境尤其差,整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惨不忍睹的场面。”当一切偏离了想象,他也曾感到迷惘。但没多久发生的一件事让吕国忠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当时有七八名消防队员被化学试剂灼伤后送来急救,他抢救的那名消防队员,烧伤面积超过80%,是伤情最重的一个。整整经历了1个多月、数十次手术后,终于转危为安。那一刻,他感到“医生”的份量,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一袋病人家属送来的自家种的5斤花生,他和同事们一起分享了,那种香味至今让他难忘。
90年代初伴随江南乡镇工业的发展,无锡化工、冶金、环保、造船等行业的发达,烧伤病人也成倍增长,吕国忠渐渐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长为科室骨干和专科领军人物,他感恩机遇、感恩病人、感恩前辈,医生这份职业让他有着无免费分享创新
穷的动力更新知识、总结教训、储备经验,可是在他心中医术可以前行,但医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成了他的口头禅,作为“医生”的坚守,他看得比什么都重。他说,至今病人一声真情的“吕医生”,依然会让他动容,因为那样的呼唤满含信任与理解,是最纯朴的东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专科,不懈追求的理想
20xx年,医院委派吕国忠赴加拿大留学一年,这一年对他的影响和促动非常大,尤其是国外的先进技术、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xx年,吕国忠回国担任科主任以后,立志从这三个方面学习和赶超,将专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技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赶超国际和国内一流技术,不断调整专科发展战略。20xx年重点攻关重症监护,提高危重烧伤患者抢救率;20xx年整合科室改建为烧伤整形科,同年跻身全国中西医结合烧伤协作组长单位,并正式挂牌成立“无锡市烧伤研究所”。从单纯烧烫伤诊治向修复疤痕整形、残余创面、难愈性皮肤溃疡诊治及功能康复护理扩展;20xx年国内首例率先开展国际领先的Meek技术,实现烧伤植皮微创化;致力自主研发具有活性的组织皮肤;深化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烧伤整形整治的应用等等,对他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个人先后荣获省、市级医学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和全国、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人性化管理,他思考最多,用心至深。他经常说,医院人性化管理不能停留在“一束鲜花”、“一次年夜饭”的层面,必须将“患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烧伤病人尤其是危重烧伤病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需求。
比如隐私需求,由于身体袒露面积较多,吕国忠很早就专门定制和启用病区围帘;比如根据护理难度的不同需求,进行病区分设,首创儿童和重症病区;比如室温需求,烧伤病人体温条件敏感,为尽量减少病患消耗,他努力实现了重症监护专门温控,即使三九天也保持33—35摄氏度;还有沟通需求,发现烧伤病人许多因为气管切开、手足受困,口头或体态语言均无,有些听力也受到影响,他授意做了各种“痛不痛”、“胸闷吗”、“要喝水吗”、“点点头或摇摇头”、“是就眨个眼”等牌子,轻易化解沟通难题。他说,这些还算小事,难度最大的是心理干预和取皮供区的选择,人性化意味着一个细节、一个语气都能决定成败,人性化意味着取皮供区是从患者角度作长远考虑,还是从医者便捷出发。吕国忠常常不厌其烦、反复说服患者从头皮、背部这些今后容易掩盖的部位取皮,有一位美女模特,因为无法接受取头皮戴假发,曾有过误会和责难,但吕医生依然坚持从手术难度、恢复速度和蔼劝说,直至做通工作。出院后半年,一头秀发的她专程赶回医院,感激不尽。“这就是人性化,多想患者需求,这样的人性化我会一直坚持!”
团队协作,是专科发展的关键。“烧伤治疗拼的就是
团队协作!救人于水火,救人于危急,生机转瞬即逝,必须团队协作!”20xx年11月8日,无锡城郊某炼钢厂送来28名病人,2人途中死亡,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多达18人,为了26个鲜活的生命,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开始生命大营救,吕国忠指挥烧伤科15名医生和25名护士分成8个小组,同时实施急救手术,术后很多病人开始出现并发症:胃出血、休克、呕吐、烦躁,吕国忠深知24小时内的有效抢救对病人成活率影响最大,必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后十多天里,他带领团队奋战一线,自己每天都住在医院,没有离开病房一步,创造出国内成批烧伤救治史上危重烧伤病人数最多、烧伤程度最重两项第一,华东地区烧伤救治史上成功救治烧伤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程度最重三项第一。“这些重大事故,考验的就是团队战斗力,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就得20余名医护力量扑上去。”他在致力于团队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博士硕士技术梯队建设的基础上,对塑造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合力高度重视,一位科室同仁援外两年,其父母生病无人照料,他及时派人进行陪护;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人员生病有难,他都进行看望、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让科室成员深深感到作为烧伤科一员的温暖。
在他的带领下,无锡市三院临床烧伤医治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对烧伤面积大于95%的危重病人成功抢救率居世界先进水平。20xx年成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无锡医疗界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20xx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现在,吕国忠又向着建成国家级“烧伤救治中心”的目标迈进。
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
在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吕国忠诊治了上万名病人。见惯了生离死别,但他始终保有爱心。“没有爱,就当不了一名好医生,烧伤病人的康复尤其需要关爱。”吕国忠说。
20xx年11月,当时年仅17岁的苏州某高校大一女生小周,在一场意外中全身70%严重烧伤,尤其是面部和双手严重畸形。“女儿两个多月没进食,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我们急得不得了。吕主任是她的主治医生。他不仅医术好,还经常安慰我们,让我们有事就去找他,并把他家里的电话留给我。”小周的母亲说。入院近一年后,小周终于出院了,但她拒绝术后锻炼,整天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更不愿意回到学校,甚至想到了死。焦急的父母再次找到吕国忠求助。吕国忠在工作之余,一次又一次赶赴宜兴市与小周谈心。“我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心里话,只愿意对叔叔说。我现在还记得,他说我是个奇迹,一定不能放弃,要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在吕叔叔的鼓励下,小周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自学电脑和英语。如今,她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小宝宝更是惹人疼爱,吕国忠也成了她最亲的良师益友。
吕国忠和爱人都是医生,都是农工党员,爱人是无锡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医师和行政领导,业务同样十分繁忙,夫妻两个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都特别强,问及吕国忠是否会因此忽视了小家,“这个对我们俩已经习惯,孩子被一个人关在免费分享创新
家里的时候太多了,也许因此孩子也从小懂事,比较优秀,没让我们多费心。”轻描淡写,不经意间,让我们深刻感受,“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就是吕国忠的信念。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对于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响曲,对于医者,同样是经历生与死考验的人生之歌、灵魂之曲,此曲只应天上有,愿吕国忠和他的团队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生命奇迹。
2月15日,是贾娜重回战场的第五天。从早上8点开始,她一刻不歇地为患者打针、上呼吸机、抽动静脉血、写护理文书,连吃饭的时间都很紧张……工作虽然忙碌,她却十分笃定。
贾娜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去年才刚入职。自1月以来,急诊科每天都要接诊大量发热病人,贾娜负责护理观察室里的患者。
1月23日,贾娜感到有点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结果让她有些紧张:肺部呈现磨毛玻璃样。大年三十这天,她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单——两个“+”号,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么感染的?”那一夜,她辗转难眠。
医生告诉她,病灶比较小,暂时回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态好。
刚居家隔离时,她内心十分煎熬,不断找同事、好友线上聊天,转移注意力。接下来,她调整心态,按时吃药,自己做饭保证营养。同时,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贾娜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她痊愈了。“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战胜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弃与病毒做斗争。”
2月11日,贾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战袍”。看着镜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气:病毒不可怕,一起战胜它!
范连合,54岁,中共党员,蓟州区卫生健康委公共卫生科长,预防医学专业毕业,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30年,区卫健委疫情监控组成员。在重大疫情来袭之际,他挺身而出,一往无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以身作则,勇挑重担。自1月23日蓟州区启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以来,范连合负责从事疫情监测和疫情处置的具体工作。带领团队负责外来人员的监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居家隔离观察管理和监测以及出现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判定、病例报告审核等项工作。前期是对武汉来蓟人员监控、先后又增加了宝坻和周边疫情地区的人员监测、去宝坻百货大楼的人员监测、25日后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相关联的人员监测。面对无限增加的监控范围,他迅速理清工作流程,勇挑重担,带领团队每天大量收集监控、监测人员身体状况数据,累计监测湖北来蓟返蓟人员950人,宝坻区来蓟人员3022人,去过重点地区宝坻区百货大楼1103人,与宝坻确诊病例相关人员815人,监管密切接触者204人。及时将监控、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准确地将疫情形势报告指挥部,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大量详实的数据。
任劳任怨,忘我工作。自年三十凌晨2点蓟州区出现第一例疑似病例以来,20多天来,范连合只回家三次,换洗完一身衣服,马上又回到单位,连续数日坚守在工作岗位,每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出现疑似病例,需要立即做流行病调查,由于流行病调查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段,等调查数据大部分汇总上来已经是深夜了。无论多晚,他都要在第二天早上将流行病调查报告审核上交指挥部,并提出专业的处置意见。还来不及休息,转移转运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任务又开始了。他们团队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以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和忘我的状态,为领导制定科学防控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和保障。
从医20余年,小东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兢兢业业,深得同事、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爱岗敬业。
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他分管公共卫生,又兼临床医师,参与值班;充分发挥退伍军人的`革命本色,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带头下乡为患者体检,提供医疗咨询,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服务,做好全镇的'卫生协管监督工作、扶贫工作。
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经历反复的临床实践,苦练基本功,掌握新技能,熟练基本操作,在皮肤科行业积累了一定经验。有一位南桥镇的皮肤病患者,被病情困扰了多年,多次在外治疗效果不佳,在他的`细心治疗后,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患者家属更向他赠送锦旗以表谢意。
热情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的服务理念。有一次走访,发现有一位群众头晕,呕吐,乏力3天,卧床不起,经过他初步检查,患眩晕症和低钾血症,于是,立马用私家车送他到卫生院就诊,为患者垫付资金,经过3小时的治疗和精心的照护下,患者病情转危为安,后又用送他回家。
成效显著。
近年来,他积极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扎实工作,合理用药,规范治疗,在短短的4年里,在留车镇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全县皮肤学科里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好评。
储,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省xx县xx镇xx村人。自19xx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20xx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20xx年5月9日,那是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现在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可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通过那该怎么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医生显得非常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直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终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终于得救了。
爱心是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xx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医生得知此情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起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要急,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助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后来通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汪光软,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医生通过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情况下,医生通过多方联系,县医院终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xx年9月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给自己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该引为自豪,以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李桓英放弃优渥的国外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洋溢着“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爱国热忱。回国后,不畏麻风病魔,克服艰难险阻,坚持一线调研,严谨细致开展临床试验,科学稳妥进行治疗,使疯狂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成为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防治经验在全球推广,为我国乃至世界麻风病防治做出巨大贡献。
赤诚报国,缘于信仰。
李桓英从1978年起与麻风病结缘,将毕生精力献给麻风病研究,李桓英说:“只要是我认准的事,就决不回头。”“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正是因为她表现出能够治愈的信心和决心,才能为麻风患者带去“新生”。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20xx年12月27日,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李桓英说:“入党和做研究一样,都是追求真理。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做工作、一次次赶赴、一次次与患者面对面,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医者仁心,护佑苍生。
麻风病过去是可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慌。李桓英说:“当医生不能怕!这就好像战士都知道子弹厉害,上了战场不照样往前冲?”李桓英不光这样说,更注重实际行动。为了推广短程联合化疗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辞劳苦,直面病魔,直接接触病人,见到老病人,她总是亲切地拍拍肩膀,甚至还主动拥抱,李桓英用人间大爱诠释了护佑苍生、勇于攀登的医者仁心,也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0xx年,李桓英获得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终身成就奖”。
本人于1993年10月至20__年在本院从事预防保健工作,20__年至今从事公卫服务管理工作。转眼间,已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工作了20年。工作中不骄不躁、不厌不烦、不吹不俸,始终踏踏实实、积极乐观、服从安排、勤恳努力、任劳任怨、刻苦学习、团结协作、刻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我没有感人的事迹,只有平常的小事。
自从公卫项目启动,刚接触缺乏经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问题。为能够更好做好工作,对新项目,首先要熟悉掌握服务规范及相关知识。因此院领导高度重视公卫知识培训,让我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并负责组织培训同事,通过爱医网教视频等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多次培训,督促同事学习,保证同事们熟悉掌握服务规范及相关知识。其次要有刻苦耐劳、勤劳协作、为人民服务思想精神。对一些思想上怕苦偷懒的同事,我常多做些,多累些、多关心、多开导、严把关,做好带头作用。我常和同事带着血压计等体检工具,不管下雨炎热,下乡走到每个自然村,对行动不便居民走家窜户,认真对他们踏实进行健康指导教育、随访等,常和同事整理着琐碎的资料,常和同事加班去完成任务。遇困难时苦服,碰疑问时思索请教,积极总结经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我们团结协作、刻苦耐劳、不计较精神,共公卫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虽然每年重复做着平常的工作,但看到居民的健康,我们心里觉得很乐。
虽然我们努力了,但也存在不足。昨天,我们努力了,明天,我们将更加努力。
我是一位乡村医生。为四周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我拖侧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务于社会,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出色。
19xx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得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清贫的家境,苦闷、旁皇、无助乃至失看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或许是命不当尽,上天固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发奋图强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庇护,不向苦难低头的`宝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励和开导,使我逐渐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别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遭到阳光的明亮和灿烂。
一九xx年的夏天,我开始尝试着自学。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往读。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以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始依照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始,从a o e开始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写起,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算起。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固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劳。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提供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进思考的营养,特别是我知道了很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处境也非常艰巨,但是他们没有由于身带残疾就失往对生活的勇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回避现实,而是英勇地直面人生,昂开端,挺起胸,自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震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固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发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张海迪不是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生活和克服困难的气力吗?那末小小的我就要为了本身站起、改变命运而刻苦学习。就这样,白天苦读,夜伴孤灯,七年辛劳自学,我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知识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信念赋予我攀登的勇气。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乡村,远赴千里之外的省会石家庄,自费在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
我想做一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疗伤,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石家庄学习了的三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环境变化和身体残疾给我带来了很多困难,作业的压力我要坚持顶住,迎头遇上。平常生活中,上楼下楼、打饭打水、洗衣服、上厕所等一些琐事,对一个健全人来讲是举手之劳,可是对我而言却是何等的艰巨。但我没有在困难眼前畏缩,依然以坚韧挺过每件难事,用微笑迎接每个拂晓。
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教授们对我的经历既感到惊奇又很是赞美。惊奇的是我的自学历程,赞美的是我虽是自学,但成绩却一点也不比正式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差。,xx年我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与优秀学生的荣誉。
,男、汉族,19xx年X月生,四川XX人,X年0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XX年9月考入XX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已满XX年,20xx年XX月XX日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年度考核优秀,XX年年度考核优秀,该同志在公共卫生管理科任科长,兼支部纪检员。
该同志在公共卫生管理科先后从事慢病管理、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卫生协管、预防接种、妇幼管理、传染病管理等项目管理,在工作中不骄不躁、不厌不凡、勇于挑重担,始终踏踏实实、积极乐观、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刻苦学习、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该同志在熟悉掌握基公卫规范相关知识后,及时手把手把相关知识传授给辖区内乡村医生,共同提高我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每年到各村卫生室认真做老年人体检,并根据老年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对于活动不便的老年人,下村入户,到老年人家中为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健康指导,受到到老年人贺家属的赞扬,使我镇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从XX年的1875人提高到XX年的2030人;每年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到各村、各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使我镇接受参与健康讲座与健康咨询人数从752人提高到1568人。为落实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到各个慢病管理乡村医生处一对一指导,通过开“小灶”把我镇的慢病健康管理率从61%提高到83%。
自1997年至今在xx市水集街道办事处沽河头村卫生室任职。20__年度xx市优秀医生、先进卫生室。20__年度xx市优秀医生、先进卫生室。20__年xx市第二届“健康杯”医生基本技能竞赛中获优秀奖。18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18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18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1998年元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二点多钟,本村村民吕杰英因剧烈腹痛、呕吐,情况十分危急,家人来敲门,我就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初步诊断为肠梗阻,那时交通不便,又没有120急救,所以先对病人保守治疗,经过输液、按摩、热敷等方法,使病人得以脱险,那时天已快亮。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还有本村五保户吕和美,因患偏瘫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我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还耐心向他讲解偏瘫的康复知识,还帮他做康复锻炼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开车或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20__年正当“非典”来袭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涌回,我作为一名医生,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环境消毒,特别有位从北京回来且发烧的病人,她的家人及接触过的人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沽河头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沽河头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实行微机操作,对于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则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言传身教给其他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并帮助他们尽快熟练。在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从20__年至今已为1447名村民建立了健康健康档案,为188例高血压病人、76名糖尿病人、3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每年四次随访服务。积极协助卫生院每年为199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并指导中医、低盐膳食等健康保健。同时保质保量完成省增补的各项服务内容。
作为一名医生,我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为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李有忠,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有忠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有忠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20xx年又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跟随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路志正、薛伯寿、冯兴华等老师学习,得到其亲自教诲。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有忠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有忠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于20xx年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有忠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痛苦异常,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有忠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有忠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有忠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有忠,从此与李有忠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有忠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有忠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有忠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李有忠属于一般的工薪阶层,并不富裕,但在20xx年崔召小学改建时,积极捐款一千元,后又到张舍镇看望养老院老人捐款400元,救助贫困学生捐款500元,带领中医儿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为崔家集镇贫困学子荆某捐款……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有忠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有忠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有忠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20xx年被评为平度市十佳服务明星,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有忠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他是一名急诊科大夫,肩负着‘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恪守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原则,行使着让患者满意的行为准则,坚守着准确及时诊断的职业追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地,对此付出坚信的`努力和汗水。
作为一名党员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原则,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着一个党员的铮铮誓言。在平日里,他爱岗敬业,恪守职业操守。从未收过病人红包,从不向病人索要卡要,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谨记职责要求,救死扶伤的形象。
20__年五月十五日又是在急救途中,救护车和一辆小轿车相撞,救护车摔出三十八米远,连打几个滚,当时他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遍体鳞伤,造成二次颅脑损伤,至今他还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失眠,健忘。他多么渴望回到工作岗位。
在繁忙的医疗前线,有这样一位医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他就是李医生。作为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医师,李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一、医术高超,救死扶伤
李医生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专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研究。他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救治了无数危在旦夕的患者。面对复杂病例,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分析病情,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他的努力下,许多被认为无法救治的患者重获新生,重拾生活的希望。
二、心系患者,温暖如春
在患者眼中,李医生不仅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他深知患者的痛苦与不安,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用温暖的话语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每当有患者住院,他都会亲自到病床前询问病情,了解患者的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的细心关怀和无私奉献,让无数患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李医生更是冲在了最前线。他主动请缨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支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当地患者提供救治服务。在抗疫期间,他几乎不眠不休地工作,只为多救治一位患者,多守护一个家庭。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最美医生”。
四、传承医道,教书育人
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外,李医生还承担着教学任务。他深知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于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总是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和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脱颖而出,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医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最美医生”。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在医疗事业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奉献爱心。
小艳,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从医以来,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工作上一丝不苟,严以律己,不断学习,精益求精,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服务每一位患者。
20__年初,作为青羊区医疗传帮带的一员,她带着领导的嘱托、父母的叮咛去到了得荣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积极投入妇产科的工作。小艳医生重视妇幼基础教学工作,用心培养本土人才,努力提升综合业务水平,为受援单位筹备20__年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等级复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她还全程指导参与了18-65岁的农村妇女的妇女病普查和宫颈癌筛查,为10余个乡镇,共计900余名适龄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让当地的妇女真正享受到了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此期间,她还兼顾得荣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会诊、疑难病例诊治工作,协助完成得荣县首例复杂型盆腔肿瘤切除。
面对得荣县妇计中心住院部已经关闭三年,电子病历系统从未启用的情况下,她带头学习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培训视频,指导该院医生使用住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各项流程,并收治住院患者5人。已经关闭三年多的产房需要当地孕妇来院分娩实属不易,为了取得当地孕妇的信任,她亲自为孕妇产检,并24小时开机,让孕妇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6月10日,关闭三年多的'产房之门重新推开,首例阴道分娩,便遭遇了产妇羊水粪染,胎儿面临急性宫内窘迫的突发情况。危机之际,专业本领是医务人员对抗突发情况的`武器,而“青羊区”三字也成了产妇最信任的力量。小艳医生和助产士完美配合,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让孕妇以最快的速度将胎儿娩出,并立即开始新生儿复苏。随着一声啼哭,这位藏族女婴安全地来到了这个世界。尽管她每天忙得像个陀螺,每天都很思念自己的家人,但她依旧满怀热忱,用精湛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治疗守护得荣县妇女的生命健康。
小娟,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一队团队长,副主任医师。
扎根社区14年,小娟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竭尽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用心、用情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截至目前,她签约的社区居民1700余人,她用精湛的医术和细心的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
为慢病患者创新治疗方法,做“全而有专”的家庭医生
赵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欠缺,依从性差,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有的已经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和健康指导,赵医生先后到大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在专家的'指导下开设糖尿病专病门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倾情守护,科学指导,做临终患者的“家庭”医生
恐慌和无助是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对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噩耗他们内心充满无助和恐慌,死亡的巨大阴影,是他们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面对病人的离世,家属的痛哭,赵医生意识到,家属更需要得到关怀与心理支持。每当这个时候,赵医生会及时跟家属沟通,耐心倾听家属的想法,探讨生命的意义,利用身心放松法解除患者家属心理上的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克服情绪上的波动。
小娟用所学知识,竭尽全力帮助患者及家属,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接受安宁疗护“重视生命,接纳死亡,维护病人尊严与权益,维持生活质量,协助病人安详离世”的理念。
小军自到卫生院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扎根基层,真心实意为辖区居民服务,用高尚的医德、朴实的情操带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营盘镇卫生院先进个人。
近年来和小军同志一起工作成10年的好几位同事相继调往市区,期间不少同学和以前同事劝说其“早走早好”,他总是那一句:“来这里时间长了,对这儿有感情了”。放弃了应聘到市区的好几次机会。多年来,小军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勤奋踏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基层临床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凭着对基层卫生工作的无比热爱和极大热情,持之以恒地为居民服务,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扎实的业务水平、朴素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得大家的信任,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记得有一次,下午下班后,接到一个农村卧床在家的癌症晚期腹水病人家属的电话,殷切希望能上门为其抽放腹水治疗,且不说其医疗风险,单是路程骑摩托车也要走上2个小时,但小军二话未说,拿着出诊箱带上助手走上了那条他再也熟悉不过的乡村小道。近10年来,他本人也记不清楚为多少中风偏瘫、癌症晚期和行走不便的患者上门服务过。
小军同志其实仅仅是上千上万默默无闻的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从事着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基层卫生工作服务,他们既没有大医院专家名医的光环,也没有获取任何荣誉,他们却筑高我国基层卫生事业的大桥。这正像他开始所说的那样: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真心付出,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他1976年11月出生,42岁,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后,在长春市第二医院一直从事心内科工作至今。20__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现任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分会委员、风湿病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至今发表到国家级及省级论文十余篇,在长春市卫生局举办的年轻医生宣誓大会上作为杰出的年轻医生代表讲话,被评为长春市卫生局“白求恩式务工作者”称号,在中国第一届医师节获得“优秀青年医师”称号。
总是见他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态度温和,不厌其烦。从不接受患者的宴请、红包及馈赠。遇到有特殊困难的患者,他经常在经济上、精神上对患者给予很大的支持。
一次有位病情较重的患者刚见好转就要求出院,详细交流得知患者经济拮据,他自掏腰包,给患者续交了住院费,经过精心治疗及细心呵护,患者明显好转后才出院。这样的事例很多,遇到真正困难的患者,他也经常把电话留给对方,他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感动了无数的患者、家属及和他有接触的人,赢得了真挚的爱戴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成为医院最受欢迎的医生之一,收到的表扬信、锦旗、口头表扬不计其数。
他刻苦钻硏,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怀着一颗救死扶伤的爱心,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在医疗第一线,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一次接到急诊科会诊请求,快速赶到后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立即组织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之后立即转运疗区,在往疗区的路上患者再次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他跪在移动病床上持续心脏胸外按压,到达疗区后组织科室继续积极抢救,患者苏醒后第一句话是:你是唐医生!那种场合有位年轻医生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恢复窦性心律后复查心电图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抗栓治疗,之后联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随访,患者恢复得很好。心内科的病人多,急危重症多发,经常看到他下班后疲倦的身躯,但是在患者面前展现出来的永远是精神抖擞。
他曾经是长春市第二医院最年经的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个人的勤奋、努力和艰辛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医生,他十分注重自我提高。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认真向医院的老前辈请教,悉心聆听他们的教诲,虚心学习他们的`技术。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有时间他就看相关书籍及杂志,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同吋,随时跟进本专业的新近研究进展,及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他的带动下科室的学习和上进氛围浓厚。
多年来表现优秀,一直是长春市卫生局的预备干部,院领导们也多次想让他到行政岗位上去,但是他却一直拒绝着,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为最底层的患者服务的路上。
储,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省xx县xx镇xx村人。自19xx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2019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xx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xx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接受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20xx年5月9日,那是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现在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可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地*米松、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通过那该怎么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医生显得非常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直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终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终于得救了。
爱心是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19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医生得知此情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起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要急,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助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后来通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汪光软,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医生通过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情况下,医生通过多方联系,县医院终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19年9月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给自己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该引为自豪,以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史怀清同志是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头镇史家圪崂村人。1979年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乡村医生工作,48岁的他,生命只会做一件事,也只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奋,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合格的乡医,终结了乡亲们“看病难、看病贵”的灰色历史。他走进了群众的心里,也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作为20__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三十多年来,史怀清把每一位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视群众的身体健康犹如自己的性命,一心扑在全村258户1300口人的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妇幼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些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上,坚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与管理知识,注重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使史家圪崂村卫生室成为全市较早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村级医疗机构,大大方便了全村及附近两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3000多名群众的卫生保健,医疗就诊。同时,在近年来发生的各种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上,他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他自己的人生途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激情投入真心奉献
从小生长在沟壑纵横的山乡,史怀清曾不知多少次看到庄稼人田间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不知听到多少次农家院里乡亲们身患疾病的无奈呻吟。这些深深的印记,使他在上中学时就萌发了将来学医回乡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缠绕的愿望。
高中刚一毕业,他如愿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当时,史家圪崂大队部只有一孔破窑洞,一付药箱,一只听诊器和为数不多的一般常用药,群众经济收入也很微薄。史怀清不等不靠,用自己家的油菜,烤烟收入,从县药材公司够置回治疗感冒、肠道感染等疾病的常用药品;之后,他与父亲商议忍痛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用所得的600多元钱重建了卫生室,购置了药柜和常用医疗器械。他一边向书本学,一边向乡卫生院的大夫请教,在很短的时刻内,不仅仅胜任了定期为儿童接种疫苗,实施妇幼保健等多项工作,而且能够上门为村里人诊治一般的头痛脑热等病症。为这些距乡卫生院较远的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掌握真才实学,史怀清与1986年至1988年自费在洛川卫生学校学习医士专业,其后又两次在县医院参加集中培训,多次到延安市,渭南市人民医院观摩学习,并订阅了《卫生报》、《健康报》、《中国医刊》、《实用内科学》、《陕西中医》、《社区医师》等专业书刊,通过“充电”使自己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不断得到提高。
为了乡村医生这个无悔的选取,史怀清放下了学生时代培养的其他特长爱好,常年与药箱,药柜做伴,在解救病人中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自己的事业,他让一个个简单赚钱的商机擦家而过,却情愿为家庭生活困难的村民垫付累计达2.5万多元的药费;苹果生产大忙时节,他不时穿梭在众乡亲的果园里,为防止发生中暑,感冒而操心忙碌,却惟独难得到自己的十亩果园去干活。
在20__年抗击“非典”的鏖战中,史怀清所在的村因其地处延安与渭南两市的交界处的交通要道位置,县上在路边专设了检查点,他一面坚持挨家挨户宣传,发放口罩,体温计,到各个角落消毒,一面逐一登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状况,及时查体温,留观,保证了全村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还冒着酷暑奔波于村里于检查站之间,为检查人员送水送饭,协助他们检查过往车辆,人员,保证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心系群众无愧医魂
1998年冬,村民史学礼抱着三岁抽风的孩子到他家求诊,在吃药打针仍退不下烧的状况下,他想只能靠物理方法降温,顿时心中涌动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摸黑到附近的河里,侵着刺骨的河水捞起冰块,跑回家中用毛巾冷敷,用酒精擦洗手足,最后在凌晨五点多使孩子的烧退了下来。20__年村民史虎全母亲成玲女老人因患脑血管疾病在西安大医院治疗,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她无法承受放下治疗,史怀清按时为老人上门输液治疗,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老人慢慢好转起来。村民史苍海在20__年春一场车祸使他瘫痪在床,史怀清定期为史苍海换药清理褥疮,也不收任何费用,输液药品都按进价开药,有钱无钱都按时治疗,史苍海病危时他联系镇医院救护车亲自送到县医院治疗。
多年来,村里有病人,他都随叫随到,免费为群众诊断,及时开方送药,近年来,他坚持每月按时督促每名适龄儿童到镇中心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从而杜绝了全村传染病的发生,同时与镇妇幼专干协同进行产后访视和降消项目的政策宣传。在计生对象家里,他时刻不忘宣传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政策,宣传生殖健康有关知识,使计生对象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全村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
20__年预防手足口病重要工作时期,史怀清用心配合食品卫生监管执法人员检查村完全小学,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细心指导学生灶,幼儿灶从业人员严格规范操作。同时,为300多名少年儿童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引到他们讲究卫生,杜绝手足口病病源,从而确保了校园食品饮食安全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20__年甲型H1N1流感更使史怀清寝食难安,他及时查阅网上资料,关注甲流动态,利用广播,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向广大村民宣传甲流的有关防控知识,注意事项并免费给村民带给消毒药品。
热情服务精心管理
近年来,国家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举措,使亿万农民群众享受到政府“大病统筹”,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实惠。而在试点工作期间,不少群众心存疑虑,作为全省试点之一的洛川县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引导作用,使这项工作起步良好,平稳推进,史怀清正是这宣传队伍中的一员。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史怀清把村卫生室宣传栏的板书与进户发放政策问答印单,向群众逐项解释结合在一起,宣传“每人只花十五元,大病医疗得保全”的道理,使村民知晓率达100%;同时利用最早参加投保的村民马红梅在进行剖腹产后报销住院费用3000元,村民李金成老人参加合疗后住院治疗脑血管病得到5000多元补助款这两个身边的事例,同时把自己积攒的20000余元给参加合疗的村民就诊免费供应药品,启发村民自觉参保,及早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引导说服工作,全村的参合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8.8%,几年来,全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的达390多人次。
在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上,史怀清建立建全了《卫生室工作制度》、《预防保健工作制度》、《药房管理制度》、《乡村医生职责》等多项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包括全县统一的正规处方,统一的发票和门诊日志,出诊记录,传染病登记等28种表册;坚持从省医药批发总公司,恒庆医药公司等正规渠道进购药品,使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严格执行规定的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明码标价,并为村民出具票据,以确保群众的医疗安全。由于他坚持认真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遵守职业道德,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农村患者,使得他从事的村级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到达了群众满意,卫生部门放心的良好效果。多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一起与患者在就诊,药品价格方面的纠纷,深得群众的信可。三十余年来,史怀清始终把“医者,仁爱之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追求,曾多次受到市、县、镇卫生部门的表彰奖励,荣获康复患者所赠锦旗40余面。靠着这种激情投入与真诚奉献,1999年取得《陕西省乡村医生中专水平证书》;20__年取得国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同年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__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荣誉称号。
注重创新不断发展
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给农村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史怀清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更大的满足农村人们日益增加的生活健康需求。于是他用自己辛苦积攒的60000多元建起四间平房,作为村卫生室,分别设置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和值班室。投资1万多元,添置了红远外治疗仪,周林频谱治疗仪和电脑,做到了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查阅最新的医药信息和农村卫生工作动态;通过选购,使药品种类增加到385种,总价值三万多元,此外,由省卫生厅配备的资料柜,检查床,高压锅,消毒柜,缝合包等,使史家圪崂村卫生室的设施更趋完善。每个季度,他都在100多平米的村卫生室为村民义务进行体检,村卫生室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在他为群众治疗多发病等发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使村民看小病不用再出村。
新农合是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的重要体现,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启动之后,史怀清更是彻夜难眠,他用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引导农民用心参加新农合,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和处方登记管理,加强审核督查,跟踪回访,免费为村民带给健康教育,康复服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
走过昨日,史怀清同志为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农生卫生工作的不懈付出感到欣慰。放眼明天,他更加笃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的信念,在这片播洒期望的金土地上坚实前行,迎接农村医疗事业的又一个明媚的春天。
急诊科是医院接诊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第一道关口。医务人员既要多面手,又要专业。在急诊岗位上坚守了多年的徐振东,已成为“急救老兵”。他常说:“愿意为病人一辈子守着这个关口。”这里没有固定休息日,患者的呼唤就是冲锋的'号角。无论何时,只要听到急救车的铃声一响,他就会立即来到抢救床旁,亲自指挥抢救;无论何时,只要患者需要,他就会飞快跑到患者身边。
对于百姓来说,家庭医生是他们医疗、预防、保健的保障,更是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徐振东扎根基层,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一干就是十余年。他从不嫌弃患者脏、问题多,无论是小孩的毛病,还是老人的疾病,他都会耐心解惑。他清楚地知道他管辖的群众中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服用什么药物,哪位老年人体检结果好不好。村里人人都知道徐医生,提起他个个都是点头夸赞“好医生”,有些老人甚至觉得他比亲儿子还亲。
十三年的从医生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生的天职,用自己拳拳爱心、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华章。
xx村的村民庄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医用知识,获得了相应的学历,主动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她的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了xx村的村民。
庄丈夫突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治愈丈夫的疾病、缓解繁重的医疗费用,她下决心自主学医为丈夫治病,购买了大量的医用书籍,不畏艰涩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针对丈夫出现的'各种病症,选用了合适的药品和治疗方式,争取改善丈夫的病况。其实,庄心里明白自己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对医用知识的灵活使用并不擅长,但她的心底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就是治好自己的丈夫,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点的痛苦也好,正是这种不放弃的决心支撑着她前进。虽然庄丈夫最终没有打败可怕的疾病,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生病的过程中,庄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得照顾、护理他,并承担了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其实,在庄丈夫生病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自强不息,不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所打败,不因艰涩的知识而退缩。在照顾丈夫之余,她学习了大量医用知识,同时她还主动去学校学习,获得专业的教育。天道酬勤,最终她不辜负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了中专、大专学历。而她的丈夫过世后,她更是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里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看诊、治病。xx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地势偏僻,交通极其不便,村里也仅有一个卫生
所,就医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庄选择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xx村行医的无私行为深受村里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村民,有力地倡导了无私奉献,勤劳致富的优秀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庄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的过程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她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老人,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而且xx村的独居老人相对较多,她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到门到户为他们看诊,记录下每位老人患有什么疾病。尤其对于那些病症比较危险老人,她会定期上门回访,确定他们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疾病。记得适逢夏秋季节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她试着给村民们看病,还向健康人群讲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起居饮食。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她既是怜悯又是同情,顿时觉得村民们太需要懂得医学知识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庄深刻认识到作为乡村医生,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她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庄由为夫治病自学成为一名服务农村的乡村医生,她为村民看病就诊的足迹勾画出了一个平凡的医生形象,而在这形象之后她付出的努力、不放弃是现在新农村人最需要学习的精神。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顽强品格,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畏、善良的光辉形象。
走进市镇新利村卫生室,一股淡淡的中药香便扑鼻而来,这里,很难见到一般诊所到处是输液架挂着盐水瓶的情景,反倒是一墙摆开的中药柜、配药台上搁的厚厚一沓中药处方、诊桌上的脉枕、火罐、银针等等,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从医四十多年的老肖医生一谈起中医便拉开话匣子:中医药老百姓认为实在,怎么实在呢?一是简便,不像到医院去看病,脑壳都转晕还看不出个道道来,用不着检查这化验那的;二是便宜,一般的一副药几块钱的事,在村卫生室像扎银针、拔火罐之类基本根本不收钱;现在稍贵的抗生素几块钱只能买一粒;三是有效,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西医搞不清原因的病疗效明显;四是副作用少,从医几十年来,很少有服中药出什么大事的;五是成本小,不需要添置什么特殊设备,特别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也难怪肖老医生感受如此之深,因为在他心里那都有一个个病例留下的印记。本村村民黄同志,因第一腰椎粉碎性骨折造成截瘫,术后两个月未见恢复,到卫生室就诊后,采用针灸治疗两月余,病人大小便恢复正常,病人居然可以自主行走,村民无不称奇。团罗村戴某,全身肌肉痿软无力,多方求医并在湘雅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都无明显效果。没抱什么希望到卫生室就诊,肖老医生指导儿子肖卓精心辩证,先用补中益气汤,再用健步虎潜丸加减,月余痊愈,总共才花药费三四百元。村民李金湘,患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辗转求医,效果不佳,到卫生室后,肖卓医生先给他消炎,再连服黄芪建中汤加味十副,病人痊愈,至今未复发。诸如这些病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由于传统医药技术的有效应用加上经济实惠,村民们都愿意到卫生室看病,在新利村卫生室,中药处方和中成药销售都在业务量的五成以上,这与大多诊所以西医为主,以输液为主的情形不同。肖老医生说:从生意角度考虑,中医药许多时候利润确实不如西药,特别是一些新特药,利润高,但价格也吓人。一方面村民承受不起,二是当医生的赚了点钱也内心不安。肖老医生感叹:都乡里乡亲的,心太狠,对自己都对不住啊!“但一算细帐,我们仍赚了人气。”说到这里,肖卓医生呵呵一笑。
肖老医生自小跟老中医学徒,师傅的言传身教和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使他对传统医学很有感情,儿子初中毕业,便送到卫校,当时没有单纯中医专业,便学中西结合专业,儿子肖卓毕业后一直与父亲一起承担卫生室的工作。在父亲影响下,他也认识到传统医学的优势所在,不断钻研中医药技术,有些难题,甚至到市级医院中医大夫那里去请教,去年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他认认真真地在那里学了三天,感觉提高了不少。他认为:只有学好了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才能促进卫生室的发展。
谈及中医药的前景,父子俩自信中透出希翼,肖卓医生说,在基层而言,对还不太富裕的村民,许多疾病还得用中医,比如脑血管病后遗症、小儿发热、胁间神经病、慢性胃病诸如此类,用中药又安全又有效,但是国家还得多重视扶持,要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员,要多让乡村医生有免费学技术的机会,要推广更符合基层需要的中医药技术,要给中医药技术应用得好的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只有这样,传统中医药才会更加发扬光大。
我是一位乡村医生。为四周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我拖侧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务于社会,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出色。
19xx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得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清贫的家境,苦闷、旁皇、无助乃至失看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或许是命不当尽,上天固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发奋图强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庇护,不向苦难低头的宝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励和开导,使我逐渐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别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遭到阳光的明亮和灿烂。
一九xx年的夏天,我开始尝试着自学。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往读。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以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始依照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始,从a o e开始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写起,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算起。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固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劳。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提供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进思考的营养,特别是我知道了很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处境也非常艰巨,但是他们没有由于身带残疾就失往对生活的勇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回避现实,而是英勇地直面人生,昂开端,挺起胸,自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震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固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发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张海迪不是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生活和克服困难的气力吗?那末小小的我就要为了本身站起、改变命运而刻苦学习。就这样,白天苦读,夜伴孤灯,七年辛劳自学,我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知识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信念赋予我攀登的勇气。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乡村,远赴千里之外的省会石家庄,自费在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
我想做一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疗伤,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石家庄学习了的三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环境变化和身体残疾给我带来了很多困难,作业的压力我要坚持顶住,迎头遇上。平常生活中,上楼下楼、打饭打水、洗衣服、上厕所等一些琐事,对一个健全人来讲是举手之劳,可是对我而言却是何等的艰巨。但我没有在困难眼前畏缩,依然以坚韧挺过每件难事,用微笑迎接每个拂晓。
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教授们对我的经历既感到惊奇又很是赞美。惊奇的是我的自学历程,赞美的是我虽是自学,但成绩却一点也不比正式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差。我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与优秀学生的荣誉。
,女,1978年1月出生,预备党员,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综合办主任。她从1995年8月卫生学校助产士专业毕业分配到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耐住寂寞、守住清贫,19年来一直扎根在武义县南部山区工作。
从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和其他基层医务工作者一样,积极投身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行列之中,成了一名社区责任医生。她坚持每月定期下乡到责任区,上门入户随访,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讲保健常识,建立健康档案,24小时接受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下乡体检;上门初步诊断疾病,指导病人科学用药。责任医生的工作是繁琐、辛苦的,没有规律的就餐时间,但她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只要是社区群众有需要,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都能做到随叫随到。
责任区内曾经有一名糖尿病老年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出现并发症,全身皮肤瘙痒,曾多次就诊用药疗效欠佳,患者苦不堪言。同志急病人所急,积极帮助查找专业知识,手把手指导用药。当看到老奶奶喜笑颜开的那瞬间,她也笑了,真正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也正是这平凡的工作,带给我们幸福的喜悦。
“医者父母心”,她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她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
起她主要分管中心公共卫生综合办工作,主要协助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接受并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收集、分析、上报各类公共卫生数据资料;每月定期对全镇18个社区责任医生组织学习、培训、交流,并布置工作;督查考核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等。
她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体会要领,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工作踏踏实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领导的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护士、金华市十佳社区护士、武义县十佳责任医生等殊荣。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时刻牢记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百姓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造福山区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