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7月,夏日很热很闷,而我的暑假却因为与二十多位来自吉大不同院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到乡村支教,变得充实又清澈,艰苦却甘甜。
在校园中生活了三年,学习了很多知识,也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可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我们离社会太远。所以应当尽可能地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终于,由胡庆婉师姐的发起和组织,在校研究生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吉林大学赴延边汪清支教实践队得以成立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的队伍是在6月末开始召集的,短短一周就有数十志愿者报名应征,这大大超出预计,我们不得不筛了又筛。7月初,所有成员的授课方向、课时都已定妥,而计算机学院一位老师捐赠的价值八百多元的新书也已送给我们,支教队伍整装待发!
7月10日早,我们甫到鸡冠乡就受到当地老乡的热烈欢迎,乡亲们早就得知一群从国家重点大学来的学生要来到山沟助学,纷纷邀请队员到自己家住,把炕打扫的干干净净,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食物款待我们,仔细看我们的模样,拉着我们问大学是啥样的。就这样,由陌生到适应到熟悉,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中,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感动着,来自老乡、来自学生、来自队员。
我们分出几支分队到鸡冠乡中学、鸡冠乡中心小学、腰营小学、大北小学、影壁小学等。鸡冠乡中心小学算是条件最好的,但桌椅已磨得缺角还凸凹不平。大北小学就依山而建,拥有六个教室的平房里挤着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偏僻人口稀少那里隔年招生,三个年级加起来不到三十人。算上校长总共只有三位老师。然而每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勤奋聪慧的光芒,他们的眼神中充满求知欲和不服输,坚韧、朴实,仿佛任何客观条件都不会成为阻挡他们上路的绊脚石。当问及他们的理想,大山里的孩子和山外的孩子没有任何不同,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警察见义勇为,当科学家、教师、运动员奉献社会、建设家乡。衷心地祝愿他们都会成为山坳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为栋梁之材!
这些孩子有时也会很顽皮,上课时为分数争吵不休,男孩和女孩之间有着那个年龄才有的可爱的敌意,边维持纪律边讲课真令我头痛不已,嗓子喊哑了还得变着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当差点被气哭时,男孩子们跑到樱桃林摘来大捧樱桃递到我手上,又会顿时感动得要掉眼泪。现在,看着当时拍下的照片,我仿佛依然听到那清脆的童音“老师你吃!”,不禁回想起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其实老师是最容易满足的。我的欢喜小冤家们,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们呢?
除了学生们,我们天天打交道的就是所住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了。大叔会拉着你一起下农田犁地、去小河捞鱼,晚饭时硬要喝两盅,再在院子里摇着扇子纳凉。农民的生活不容易,我们这次也切身体会到了,挣来每分钱都要靠双手,生活省吃俭用都为了供孩子上学成家。我们从心底期盼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早日解决,每个农民家庭不再为生计担忧!
再来说说我们的队员吧,本科大二大三,研一研二,理科工科文科的成员都有,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校园却未曾谋面,这次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爱心走到了一起。在这个团队中,我时刻感受着每个人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常被一些细节而感动而折服。如大家所住的老乡家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家庭没有热水,更别提洗澡,队员们都是用冰凉的地下水洗漱洗衣服;有位研二的师姐所住家还是茅草盖的房顶、土坯墙,暴雨过后仿佛有些倾斜,她还打趣安慰大家说住的是比萨斜塔,别看危险其实结实着呢!乡下交通不方便,两个大二的男生等不到客车就步行40多分钟去学校上课。他们的身影成为我记忆中永恒的片段。
短暂的一周转瞬即逝,分离的日子到了,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不舍,孩子们抱着我们大哭,老乡都围在车边沉默不语,大家红着眼睛合最后一张影。虽然已离开,但我们的心早己和鸡冠乡、影壁村,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紧紧连在一起,情谊像山一样长在长青!
后记:队员们回到学校后常收到孩子的来信,说非常想念我们,要我们一定要再去,家长在电话中说孩子明显学得比以前有劲了,我想这些家长也真正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吧,只要坚持下去,农村的教育质量一定会走入良性循环。这些变化都是我们所期待的,希望能够有持久的效果。这是我们第一次搞支教活动,经验尚不足,也遇到过问题,如经费不足等,愿我们的经历能够帮助今后此类活动的开展!
我来到开始才正正确确的了解支教,以前从许多许多的故事中了解到了支教这个词,也许只有在电视上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孩子对上学滴渴望,他们渴望得到知识,他们渴望得到爱。也许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是感觉不到那样的情感。但是有这么一群人,有一群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好老师,他们带着希望和爱来到了那些贫困的山区中,来到了那些渴望知识滴孩子身边。这就是大学生支教活动。支教是一个值得尊敬和关注的群体,大学生支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意义重大的活动,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支援的群体,他们年复一年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以最真实的行动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将汗水挥洒在三尺讲台,用知识打开孩子们心灵的天空。
要说我最敬佩的职业也许就算是老师了,更让人敬佩的应该要数支教了吧,看到那些支援贫困山区的老师们,光是夸他们精神可嘉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至少他们做到了,我们没做到,我们也只能给他们一些支持,支持大学生支教而已。每每目及灾区儿童艰苦生活的照片时,记忆就不自觉的选择了这句话。为人者,不能忘其本。也许你我今天的生活早已脱离贫困而奔了小康,甚至堪称“奢华”,然则,我们却不能忘却那最最本源的,对于弱势群体的爱。虽然没能下去支教,但是我一定会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支教就是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孩子,为了那些山里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支援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很多人也许都想去支教,现在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支教里来。即使我不能参与进去,我们也要给那些正要前往的支教学生们鼓励信心,他们不是去游山玩水,他们不是去极地探险,他们不仅仅是在教育别人,同样对自己也是磨练,这样的大学生支教活动给了人们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天地之大,有多少人需要我们去关爱,大学生支教,他们将我们的爱心传递给了山区的孩子们。面对这些可爱的支教,这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支教,我们是否也应该做些什么。也许只是鼠标的轻轻一点,也许只是默默的一个点头,也许只是竖起拇指的一个夸赞,这么多也许的也许,只需要我们将这些鼓励传达给前线的支教们。支教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你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越过破旧的教室窗口,穿透贫瘠的土地,让人揪心,这时你会觉得支教活动很有必要,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知识。尽管农村义务教育迎来了曙光,但依然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它没有好的硬件设施,却有着全市的学风;它没有较好的生源,却有着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写更需要老师们含辛茹苦、孜孜不倦的教诲。在学生们的生命里,你就像那瞬间疾驰而过的流星,还来不及让我们看清你的样子,就消失在中学生活的尽头,留下一道让我们永远温暖的光亮。
为了可爱的祖国的花朵,让我们为这些支教和山区的孩子祝福吧。人间有爱,有爱,才有希望!
七月,在我们大学生眼中,一切都如此地充满活力。我们的激情在燃烧,伴随着这份激情,带上回报家乡的热情,我们怀集人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
我们这支队伍的实践活动从策划、进行到完满结束都凸显了人力资源优化分配。在四月份开始策划,确定组长、队长,活动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策划人员都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很好地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我们在撰写方案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队员们都积极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互相帮助,为保证方案的通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从零星的几个人到近二十人的下乡队伍,在这个过程中是充满挫折与辛酸的。在这其中有人加入也有人中途退出,这难免会动摇我们的决心,在此,我们难免会发现团结与诚信的问题。一个不团结的团队就如一盘散沙,即使有一个好的机会在面前也会抓不住,同时,如果队员之间缺乏应有的诚信也会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在队伍面临解散的时刻,还好有不少核心策划人员坚持了下来,并大力宣传本次的下乡活动才再次使得我们的队伍重新壮大。
本次下乡实践活动为期七天,在这七天的日子里,我们的下乡队伍以支教,开展第二课堂,培养爱国情怀为主线,配合特色调研。丰富的支教课程受到了冷坑当地学生的热烈欢迎。在这七天中,他们不仅学到了课堂以外的有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我们老师身上学到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我们老师的报恩和感恩的情怀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们。
总的看来,我们这次“怀岭归燕”下乡活动是成功的,所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但是,我们本次下乡的实践活动范围还是比较小,还是仅限于学校之内,对学校之外的社会情况关注较少,如在关注农村社会卫生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情况等存在空白,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实在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有待于我们的大学生继续解决。
当然,考虑到我们下乡队伍人员的组成情况和策划时间比较急,我们所遇到的这种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由于我们下乡队伍队员组成大多数是大一学生,无论在社会经验还是在专业知识掌握方面都比较浅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已经算是做到力所能及的事了。无论如何,七天的支教实践活动中,我们教师带给当地学生很多有用的知识,同时,我们队员也从当地的学生中学到了很多珍贵的精神,同时我们也深入了解了农村孩子的学习状况,发现了更多问题。有幸参与这次活动,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努力拼搏,回报家乡也许是对我们故土感恩的最佳方式。
从XX年7月4号到7月19号,我们15名队员在xx市xx县xx小学进行了15天的支教活动。这次活动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团队队员管理角度来说,通过15天的朝夕相处,一起生活、上课、家访,大家的认识及感情进一步加深,成为了更好的合作伙伴们。但是这次的队员管理也有两点不足:一是除了日常工作/生活之外,缺少了一些团队集体的放松的活动或游戏来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团队的凝聚力;二是有些队员的严格的管理条例或制度,没有从始至终大力严格执行,而是碍于一些特殊情况延缓或放松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每晚的开会制度实行为要事会议制度————即有必要事情才开会;教室办公室的一些严格的约束放松了,没有做到让所有队员下课都到各自的班上或操场陪孩子一起,出现少部分队员下课在办公室扎堆现象。
其次,从教学角度来说,从第一天开营仪式后的正副班主任的见面认识与副科(趣味科目:音乐、美术、手工等)老师上课及交流,班主任、副班主任与学生的设置以及各年级主科科目(语文、数学)试上课与了解、调整以后上课难易度及进程到学校卫生的管理再到放学后的专门队员负责校门开放及留滞学生处理等,这些方面比较成功,2、3天便进入正轨。但不足之处有两点:1、有些班主任到后期对这个班级的关注度有所降低;2、下课办公室学生借阅学习体育用品特别是图书没有掌控好。虽然要求学生排队进行借阅,但由于有时人员众多、学生使用体育用品不够爱惜、后期有些队员的倦怠感的这些原因,有时会出现借记混乱的情况。
再次,对当地老师、村民交流方面也存在优劣。对当地老师,从开营到期中活动到闭营仪式,以及中途和老师关于教学及生活方面的交流及改进是做到位的。但是对当地村民,由于大多村民都不会汉话,言语不通,平时我们队员的活动半径也主要是在学校及住宿的工厂里,以及未能找到合适的公共活动和一些对队员安全问题的考虑,因而沟通较少。和村民的主要沟通、认识方式就是平时必要时的几次生活物资购买(主要是食物方面)和家访,其中家访的走访和沟通是比较好的方式,有较好的效果,这跟这次家访的主旨定义也有关————单纯从关心了解孩子学习角度出发和家长了解、交流、沟通孩子的学习及继续上学情况出发,不进行贫困生及家庭敏感问题和家庭情况资料照相采集。
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最重要的是会协调处理事情,即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变更和调整。有些制度规定很严厉,有时有反弹,也必须想办法坚持强调、贯彻直至成为习惯。还有就是必须有时间把队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这次支教,我们一同带去了一些物资,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并收到了学校的感谢信。
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学习。从20xx年3月18日开始,我在忻州师范学院办公室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实习工作。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大学四年中很充实、也很难忘的一段时间。难忘是因为刚踏上工作岗位,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快适应;而充实则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实习也给了我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我将来谋求一份好职业打下了基础。
办公室的工作是非常细致与杂乱的,尽管我在来办公室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进入办公室后,了解和感触就更深了。的确,这里的工作很零碎,很杂乱,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实习生活,我发现办公室也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为有了在办公室实习的机会,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了这份工作,更具体而详细的了解了这个岗位。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学院办公室老师做好办公室的材料整理工作,虽然量不是很大,但是却很繁琐。我每天按时上班,会做好当天计划,并开始认真执行。实习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字,因为实习就意味着是真正的工作,而不再是在学校的纯理论,或者单单会在电脑上敲敲word或excel那么简单了。在实习中学到的很多技能,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以下几点是我实习的收获总结:
一、努力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
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所以在这几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所以,参加工作我们也要不断地学习,这也是弥补自己不足的有效方式。社会在变化,人类在进步,只有我们不放弃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做事要积极主动
刚步入工作岗位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心中的那份热情、认真做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我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我认为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端正态度,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愿不愿意去做。同时我相信,在工作中,我们的主动积极也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只要去做,去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三、与人相处,创造和谐工作环境
与同事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助于工作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人,这时,我们就必须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在办公室中,我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其中。懂得合作,有了团体的力量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不会陷入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境地。大家有话好说,有事好商量,在和谐的办公环境中,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从实践所取得的收获上看。使我曾强了自信与锻炼了胆量,这次支教中除了被分到的教的班级外,我还做了代课老师给其他班上了几节课。只有六班没有我的课外,其他一至五班都有课。各个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上起课来感觉不一样,其中有三个班是初一的,二个班是初二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我所准备的教案也不相同,其中有,诗歌、新闻、古文、小说、等。通过真刀的`切入,真情明了的演讲。我的信心曾强了,胆子也大了。上每一节课。都能够镇静和自然地上课。理清思路讲课,觉得特别的快乐。通过教学,我熟悉了上课的各个环节,把握了一些教学技巧。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写教案设计。请教老师,说课,试讲等环节。我熟悉了教学的的基本步骤,而从课后和老师、教员们的交流,以及自我的反思。我懂得了备课不仅仅要备自己的课,还要备学生的课,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这样上课能否使学生感兴趣,学生能否明白接不接受得了”。通过这次的上课经验,让我认识到,要想上课上得下去,首先: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障,要让学生们认真听你的课,那么老师必须把课上的完美出色,要有激情和活力。第一,课堂准备很重要,熟悉课文,熟悉教学设计。上课思路要清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第二,上课老师要精神饱满充沛,以这样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们因为你而上课有激情的投入学习,
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紧张心情,还有那群可爱孩子嘴里“新老师,新老师……”的声声欢呼。一种要当好老师的责任感猛然从心底升起,我想做好我的职责!
初来乍到明德小学已经两个月了,从繁华都市、百年学府一头扎进黄土、大山,耐住寂寞、适应落差、走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中间,是经历,是勇敢,更是挑战。我的支教地是明德小学,在忻州市神池县,一个叫贺职的小镇上。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日,经常刮大风,刚来时这里的老师就告诉我们,这风每年6月份才会停,此刻我深有体会。就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
关于“支教”这件事情的责任感和体验感我是从到当地第二天开始的,我们站在楼下站在教室等待每一个来上课的小孩。从她们每一句羞涩的问好,每一双求知的眼睛里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在肩上在心头逐渐加重。之后是对ppt的一次次修改,是对课堂节奏的一步步调整
这里的孩子普遍纯朴,干净的不含任何杂质。初见他们时个个乖巧,都特别的'听话,见到我们的喜悦大概是不亚于我们见到他们。课间小孩子们都围着我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围着我唱着他们独特有趣的歌谣……我教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他们会给我很多惊喜,一束束小花,一个折纸,一封手写信…上课都听得特别认真,我以为山里的孩子会内敛,羞涩,但是也没有,他们上课活跃专注!我觉得初识美好大概说的就是这样。
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四个多月支教生活已经过半,在这期间所见所闻,一些经历,都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和追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自豪地说,支教是无悔的选择。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的付出之后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认识到一次的支教仅仅是责任感的体现并非责任感的实现,要真正的实现我们的社会责任,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需要更多的人前赴后继来到这里,将支教事业传递下去,将爱心留存下去,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他们。刚开始实习,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听指导老师讲课,再回顾我的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校园里,听到学生一声声“老师好”的感觉真好!
我深深感觉到实习期间我所学到的东西是在大学里永远学不到的,我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享受学生叫的每一句“老师好”,在那时我是真正的一名人民教师,是阳光下最最崇高的职业!
实习支教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提供了就业前一次宝贵的热身。也很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还有那些孩子们,谢谢你们!
一直以来,教师被视为勤劳的园丁,默默奉献的的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并不否认这种说法,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确是勤劳而又默默奉献的。然而,似乎大多数人,忽略了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忽略了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忽略了学生带给教师的一些东西。而此次支教,最大的心得就是——教学相长是最佳的教育状态。
在最初来到中心小学之时,我惊讶于这的硬件设备,倒也不在于它有多么大的规模,而是在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后,对学生慢慢了解,学生们的多才多艺更令我折服——腰鼓的气势、口风琴的悠扬、街舞的动感、相声小品的幽默。这儿,我想是我学到的更多,要多方面地发展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乐器、才艺是多方面发展的基础。在参与小朋友们的排练中,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份专注与执着,纵使骄阳似火,汗如雨下,也不像大人们那么功利,为的只是自己能好好展示。他们身上有纯洁,有梦想,有简单,有容易满足,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等优秀品质。似乎,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上早已寻不见,即便,我们才20岁。我想,这是这些孩子交给我最珍贵的东西,我想让这些东西以文字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沉淀下来,再慢慢内化为我的品质。无疑,这将是最最珍贵的宝藏。
我在此次支教活动中负责科普的教学。体会较深刻的是,小学的课程设置过于单调,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体,其它课程为辅助。所以,孩子们接触科学方面的知识比较少,因而对科普的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然,科普包括了许多方面,诸如地理、物理、生物、化学之类的,但我们能教给小朋友的很少很少,而努力做到的就是贯穿一种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是否能使小学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呢?是否能使老师们改变刻板的面孔而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呢?希望如此吧。
不久前看见了一段话,老师不应该成为园丁,把祖国的花朵修剪成他们想要的样子,而应该是阳光,指引花儿们向上恣意生长成自己的模样。我想,这个概念应该被老师们所接受,并在教学实际中积极实践。这样出来的才是万花齐绽的花园,而非朵朵花儿一模一样。
教学相长,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是教育的最佳状态。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支教的十天时间转瞬即逝,脑海中还是一张铺满报纸的架子床,一个小小的办公桌,和四十三个孩子的笑脸,而他们将是我始终的“朋友”。
此次支教的意义也许并不是我们给孩子们带去多少知识,而更多的也许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想法,多少感动。起初呢作为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样可以和更多的孩子们更好地接触,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但是接下来的结果却超乎我的所料,也许在他们的世界中朋友就只是朋友,所以他们一度没有把我放在眼里。但是我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这种天性才是他们的个性。就是在玩中他们才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所以我认为做一个朋友比做一个老师能从他们身上了解得更多。
我惊讶他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力,或许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天赋。我渴望他们勇敢果断的行动力,但或许在生活中不断的压力让我们越来越懒惰。我羡慕仅仅一个笑脸的感染力,就是那种天真和纯真、还有那份无所谓、没有心事、没有烦恼,在他们的世界里也许笑是最普通的。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许多自己丢掉的东西,甚至他们就是曾经的我们,他们比我们有着更加丰富的生活。这次去支教他们才是老师,而我们是一个没有好好听课的学生。
生活中总有发生不完的惊喜烂漫和无可奈何,我们一点一点成长着,一点一点找回自己丢掉的东西,再一点一点学习新的东西。这便是最大的道理吧。就像有些事做一次会记一辈子。
转眼间,怀着对教育一种神圣的情节,开始了我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支教前的我还只是一名不太懂事的大学生,是一个被传授的知识者,而支教时的我就将转化身份成为一名传授知识的老师了,说实话挺有压力的呢!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紧张心情,还有那群可爱孩子嘴里“新老师,新老师……”的声声欢呼。一种要当好老师的责任感猛然从心底升起,我想做好我的职责!初来乍到明德小学已经两个月了,从繁华都市、百年学府一头扎进黄土、大山,耐住寂寞、适应落差、走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中间,是经历,是勇敢,更是挑战。我的支教地是明德小学,在忻州市神池县,一个叫贺职的小镇上。这里昼夜温差较大日,经常刮大风,刚来时这里的老师就告诉我们,这风每年6月份才会停,此刻我深有体会。就在这里,我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
关于“支教”这件事情的.责任感和体验感我是从到当地第二天开始的,我们站在楼下站在教室等待每一个来上课的小孩。从她们每一句羞涩的问好,每一双求知的眼睛里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在肩上在心头逐渐加重。之后是对ppt的一次次修改,是对课堂节奏的一步步调整.这里的孩子普遍纯朴,干净的不含任何杂质。初见他们时个个乖巧,都特别的听话,见到我们的喜悦大概是不亚于我们见到他们。课间小孩子们都围着我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围着我唱着他们独特有趣的歌谣……我教的四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他们会给我很多惊喜,一束束小花,一个折纸,一封手写信…上课都听得特别认真,我以为山里的孩子会内敛,羞涩,但是也没有,他们上课活跃专注!我觉得初识美好大概说的就是这样。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四个多月支教生活已经过半,在这期间所见所闻,一些经历,都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和追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自豪地说,支教是无悔的选择。在实习过程中,真正的付出之后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认识到一次的支教仅仅是责任感的体现并非责任感的实现,要真正的实现我们的社会责任,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需要更多的人前赴后继来到这里,将支教事业传递下去,将爱心留存下去,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他们。刚开始实习,我的主要任务是听课,听指导老师讲课,再回顾我的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校园里,听到学生一声声“老师好”的感觉真好!
我深深感觉到实习期间我所学到的东西是在大学里永远学不到的,我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享受学生叫的每一句“老师好”,在那时我是真正的一名人民教师,是阳光下最最崇高的职业!
实习支教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提供了就业前一次宝贵的热身。也很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还有那些孩子们,谢谢你们!
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而初为人师,对于师范生的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如何将我们所学的教育理论很好地运用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答案。还记得初到实习学校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慌乱与紧张。起初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不流畅、自然,教态不合宜,无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和掌握好我所要教授的内容。究其根本就是备课不够充分,没有对学生进行充分地了解与分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讲课的考验,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在一开始的选择授课内容上就历尽周折,而在确定好教学内容后就开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将这些教学环节串起来以完成PPT的制作。因为第一次经历公开课,缺乏教学经验及能力,在每一步的教学设计中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我第一次把制作好的PPT拿给指导老师看时,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及内容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一开始我直接呈现了教学目标,老师建议加一个自由讨论环节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也巩固了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也不够准确。在结尾升华主题的部分可以放一个相关内容的视频来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紧张,前一天晚上在教室把教学流程熟悉了很多遍,确保PPT中的内容都能顺利播放。等到上公开课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很紧张,但是当进入到教学状态中后就会流畅很多,紧张感也有所缓解。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以及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堂课下来还算完整流程,课后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通过这节公开课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公开课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经历的,并且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其快速成长起来,虽然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麻烦,在等待的过程中会很煎熬和痛苦。但是在经历过后会受益匪浅。而在这之后我也会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逐渐掌握了一些经验与技巧。会多去听指导老师讲课,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听老师上课的语言,看学生听课的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在课下老师会与我及时交流,提出了很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宝贵意见。之后,我认真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这些在第二次公开课上都有所体现,第二次公开课教学过程流畅完整,教态也改进很多,做到了自然大方。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各方面的显著提高。
回顾整个实习过程,我挥洒了汗水,也收获了甘果。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但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我仍需积累更多经验来进一步完善自己。身为师范生的我会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断奋斗。
如果没有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只有走过最灰暗无光的日子,生活才会慢慢地好转,世界才会更加温暖地靠近自己。
实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我们在校时间所学的大多为课本上的知识,实操课也是在特定的专业练习课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上才会进行学习。但是在公司,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每天对于我来说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在学习新东西的过程。“江河不拒细流,方能成其大”所有的成长学习都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待工作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可慢怠,不可松懈马虎,尤其要细心。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时刻牢记这些,尽量避免因为粗心出错。时间不会倒流,实习的时光,来不及回首,就伴随着光阴结束了。回看在公司实习的两个多月,经历了春季的鲜活,夏季的开端,同时,也经历了从工作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胸有成竹,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却也收获了新的朋友,积累了新的经历和见识。实习是我们初步踏入社会的开始,也是我们真正踏上工作岗位的基础,只有这一步走稳了,以后才会更顺利。曾经我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但是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最终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同时也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的开始适应、开始独立的完成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敢于实践,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实习生!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同时也是一个实践伴随着丰收的实习。从这次的实习中学到的东西都意义重大,这些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我有很大的帮助与启示。作为一名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向他人虚心求教,不懂就要问,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这是始终要坚持的学习态度。实习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这更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十分感谢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也愈发认识到在学习中,更需要的是自学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我也越发深刻体会到了自学的重要性,我们务必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去解决,实在不行就虚心向他人请教,同时,一定要学会沟通,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实习上,善于沟通都是一门技巧,有很多事情如果不及时沟通会导致事倍功半,并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合理利用沟通技巧可以让自己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不仅如此,我认为实习很重要的是体会这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认识这个过程。其实刚开始实习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抗拒,因为是第一次正式的离开校园,接触社会,对身边的同事公司的环境,对自己的工作我都是陌生的,但经过一段时间我好像明白了自己在这的原因,生活不就是不断向前的过程吗?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停的努力,不停的走。
经过这次实习,我也认识到了,其实很多工作,它看似是简单的一份工作,其实有着大学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多多探究。回顾实习期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实习不仅仅只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经历才知其中滋味。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是如今的基础,但是社会是实干家的天下,重点在于实践于理论结合,不是空有理论,或是空有实践。我知道了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如何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注重点滴的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点滴的小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总会将有用的知识吸收为自己所用,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对知识怀着感激的态度,将犯过的错误的都总结起来,才能够将有用的知识吸收到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时间荏苒、岁月如流,转眼,支教生活已过半。想到这里,还是有诸多不舍。由刚开始的好奇、新鲜,到现在的责任与不舍。回顾在张吴中心小学的种种,皆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这些日子里有开心、有酸楚;有坚持、有抱怨;也有过怀疑但始终坚定!
还记得20xx年下半学期始在学校隔离的日子,每天都在期待要去支教的那一天,心里是又开心又忐忑。期待的是人生的一段新旅途的开始,但又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一份工作,承担得起这一份责任?终于,在经历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和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五个人的小团队终于见到了张吴小学的“真面目”——张吴小学是方圆十里的一个中心校,学生数量多,全校上下将近四百人。它位置偏僻,背靠吕梁山,学校有半块草坪、篮球场和塑胶跑道,校园环境整洁,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学校了。这里的风总是与沙相伴而来、漫天席卷,但是生活条件还算得上差强人意。由于张吴小学缺少英语老师且整体工作较量大,本次支教,我承担的是行政人员和助教的角色。主要负责安排上级下发的活动与通知,并且担任惠晓丽惠老师的助教。惠老师是三年级一班和四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由于学生数量将近一百人,老师精力有限与英语课时少等原因,难免照顾不周全。因此成为了惠老师的英语小帮手。惠老师给我的初印象是很有年轻活力,在踏进教室看到四二班的孩子们的那一刻,我是有些紧张与羞怯的。经过简单的介绍之后我便很快地投入到了课堂中。在课上我负责检查学生对单词的准确发音与对知识的落实情况;在课下负责批改学生的英语作业和语文作文。可能是由于刚开始的新鲜感便很快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惠老师跟我说了很多关于学校学生的情况,使我能很快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也会在我工作时对我说辛苦,在此对惠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随后第二天便迎来了学校的第一次月考,大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有目的性的辅导学生查缺补漏。
后来,为了更好的落实辅导计划,开始主要负责四一班的英语早读。我清楚这是一次独立面对学生的机会,刚开始会很紧张,害怕不能胜任、管不住学生或者学生问我单词的发音而我却读的不标准等各种问题。然而经过惠老师的帮助与鼓励、团队的伙伴们提供的建议与方法以及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努力,这些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但是毕竟初出茅庐,在学生的管理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难度,这更是需要继续向其他老师学习,自己摸索了。
四二班的阅读课与日记时间也是由我负责,这也需要独立面对学生。经过早读日复一日积累出来的经验,与学生打交道我已得心应手。在阅读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变换日记主题,既可增添学生写日记的乐趣又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及时给上激励性的批语以示鼓励。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这繁忙的教学任务中,不忘参与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跟着学生一起学习“书法操”;参与“书香阅读”相关的手抄报版面设计;夜晚与同事一起跑步、锻炼身体等,趣味无穷。
总之,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支教老师,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深入地了解到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也深刻地意识到支教的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是老师给予孩子的知识影响,另一方面是孩子带给老师的成长经历。于支教,我最想说感谢二字!但是经历下来发现支教着实并不是一件易事:繁重的工作、管理的无奈、学业上的有心无力等。
支教不是一次心旷神怡的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付出,是耕耘,是收获。感谢支教让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相遇,感谢每个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感谢忻州师范学院给我们提供支教的平台,感谢张吴小学能给我们提供成长的机会。感谢团队的小伙伴们给予我的陪伴与帮助,感谢蔡民雪校长以及张吴小学所有师生、后勤人员给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此次支教,是来之不易,是矢志不渝,是短短一生里的无与伦比!
公元20__年七月二十日清早,我与本队其他队员踏上了去往穆寨乡杨南湾村的班车,开始了我为期两个星期的“奇幻旅程”。一路上风景清新亮丽而且不失浓郁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骊山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尽收眼中,可是我却无心观赏这些美景,我的内心在勾勒另一番景象:黑暗简陋的教室里学生们明亮求知的双眸;蜿蜒泥泞的乡间小道上孩子们欢畅的歌声,青青的操场上师生尽情嬉戏的欢乐身影。
颠簸的'班车将我们载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低矮破旧的土房霎时映入眼帘,黝黑淳朴的乡民带着些许的拘束招呼我们,而那一帮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孩童一下子跑开了好远,羞涩稚气的脸颊上还着几分好奇,远远地观望我们这一群“不速之客”。
第二天,我们迎来了二十来名学生(后来是三四十人)。孩子们仍还很羞涩,都不愿打开话匣子,我们老师们便一一与他们耐心交谈,询问了他们基本的学习、生活状况。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与我们大胆聊起来,从他们的话中,我们惊讶地了解到这些年龄还很小的孩子平时要做很多家务活、农活,他们的父母大都打工在外,家中的老人还体弱多病,需要人照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帮学生在第一天就给我们所有老师上了深刻的一课!
以后数天的生活便步入了正轨。从赏心悦目的山野风光到苦不堪言的食宿条件,从热情豁达的当地乡民到令人哭笑不得的学生,从激情洋溢的课堂到无话不谈的“夜总会”,从淡淡离愁的分别到归来后情意绵绵的手机通话,那段生活的点点滴滴汇成了记忆中的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水,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
一、山野风景
下雨的山野,风景尤其迷人。杨南湾小学被青翠的山野环抱着,在夏雨中,活像一幅风姿隽永的山水画:远处、近处,雾气腾腾;房檐、屋梁,雨滴哒哒。周围十分安静,我和队员余巧玲唱着儿歌,在雨声中感受自然的悄无声息的力量,仿佛自己变得纯真了很多。
我们很幸运,5xx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日食被我们遇到了。但是,我们也是最不幸运的,日食当天天空阴郁,到处云雾缭绕,我们只能轻微地感受到天色逐渐暗淡了下来。趁着这一天文奇观的出现,我给学生们详细地讲解了日食和月食,甚至讲到了神州飞船和外太空,原以为学生们听不懂或是不感兴趣,没想到他们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聆听,眼睛里泛着亮光,我真恨不得把所有的天文知识都将给他们听!
看不到日食没关系,山村的夜晚给我们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皎洁的月亮,点点的繁星,鸣叫的昆虫。城市的夜晚是看不到、听不到这些的。我们坐在院子的长凳上,议论北斗七星和其他繁星,感觉那些星星很远,又很近。
支教期间,我有幸出去郊游了一次。我和余巧玲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去小溪边玩耍。与其说是我们带着他们,倒不如说是孩子们领着我们,这一条条山路,他们早已走得熟透了。一路上,绿绿的山坡看起来非常柔软,非常平滑,我恨不得从这绿毯似的山坡顶上一口气滚到山下。小溪的水没有想象的那样清,可孩子们玩的十分洒脱,大家弄得满身是水,满身是泥。回去的路上,女孩子们采了山间的野花,男孩子们则打打闹闹,十分活跃。在与几个五六年级的女生交谈的时候,我感受到山里的孩子十分会体贴理解他人,同时也感知到她们对外面的五彩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
二、我的学生们
说到那一帮孩子,他们的玩意可多着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性格迥异,对他们要采取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感,而且对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歪门邪道”的知识充满自豪感。当你给他们讲任何“稀奇古怪”的知识时,他们会瞪大水汪汪的眼睛,露出惊讶的表情,认真地聆听。也经常会有个别学生露出自豪的、“不屑”的神情,高举小手,大声叫喊:“老师,老师!我知道,我知道!”然后不管是否经过老师的同意,他们便毫无忌惮地站起来喋喋不休地发表起自己的观点来。接着会传来另一个自豪的声音“老师,这我也知道!”这时整个教室会叽叽喳喳吵成一团,活像开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不过一会儿,你要讲的话题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天使,他们自己会发掘很多快乐的元素,还会将快乐的一点一滴传达给每位老师。可是,我总感觉到快乐中的些许忧伤。课堂上他们知道毛主席,但没听说过毛泽东、周恩来;当被问到“你们是什么族?”他们稍有迟疑,然后自豪地、异口同声地回答“中国族!”课间,他们会津津有味地吃方便面,有些还露出羞涩的笑容慷慨地招呼老师吃。晚饭后,他们又一股脑全涌到学校来玩游戏,其中数“圈老师”这个游戏最热门,这群孩子的娱乐方式真是少的可怜,要不然怎么不吃饭就跑到学校来疯玩。
三四年级的学生是最乖巧的。我有幸当上他们的班主任,近距离去感知他们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课堂上,学生们比较积极、勇敢地配合老师:他们能举一反三,但不像一二年级的学生们那样讲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话,他们往往能引用前面课堂的知识深化所讲课程的深度,拓宽其广度;他们有着严谨的求学态度,一个字的发音,一个不清晰的笔画,甚至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他们都要一一确认。课余、放学回家的路上,三四年级的姐姐们大都非常体贴照顾自己一二年级的弟弟妹妹,而且她们回家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
最触动我的一点是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表达谢意的方式很简单,不经任何雕琢。一堂课后,一个女生跑过来羞涩地递给我一封信,打开一看,一句句纯真的话语感动得我说不出话:老师,谢谢你,你不要走!相信仅这一句话就会拨动每一个支教老师的心弦。到快要离别的时候,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叠起了手工制品:纸鹤、纸船、百合花、玫瑰花、花篮、钱包、照相机、飞机、裤子、兔子、公鸡,还有各种橡皮泥做成的作品,一下课,学生们便将这些小玩意一股脑塞给老师,我们每个老师的房间都积累了一大堆礼物。还有一个平时调皮的女孩子在“给老师的一封信”中给我说说:感谢我在第一天来校时帮她系裙子的纽扣,这让她感受到受人关怀的温暖。这么一件小事她还铭记在心头!
五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一二年级学生那样活跃,三四年级学生那样认真,但他们很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独到的判断力,也很有责任心。与其说和他们是师生关系,倒不如说是好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象棋,甚至夜晚一起去逮蝎子。
三、食宿条件
说到了蝎子,我便忍不住想讲一讲支教期间的食宿状况。虽然有幸没有受到蝎子、毒蛇的进攻,但各种不知名的昆虫把我们害得苦不堪言。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地人,蚊虫们毫不留情。我每晚被盯得体无完肤,另一个队友更惨:脚背和嘴肿了起来。男生们发扬“女士优先”的美德,集体住在一间比较简陋的教室里,打着通铺的他们应该也不好受。
打道回府的前一晚,我们所有人一起在那间教室打通铺,聊到很晚。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我被一股浓烈的烧焦味熏了起来,原来是一个男生的被褥着了火。我和队长赶紧处理了一下,而其他人仍在沉睡,看来十几天的工作真是把大家累坏了。
支教期间,做饭是一项艰巨、挑战的工作。本队队员都不是烹饪高手,不少队员(包括我)甚至几乎从没下过厨房。但做饭问题从来未难倒我们,而且,每天的做饭时刻是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的轻松时刻。虽然我们的厨具、厨艺、厨料都很“简陋”,但“厨师”们明确分工,认真操作,团结合作,虚心进取,使饭菜一天比一天可口,一天比一天丰盛,从起初的家常便饭到后来的“花样小吃”,“厨师”们忙的不亦乐乎。做饭这段经历是我支教生活中很宝贵的记忆,很珍贵的财富,我将永远珍藏着它们。
四、属于我的课堂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这回终于可以过过当老师的瘾了。为人师表,才真切地感受到当一位老师的不容易。前面已经说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一二年级的学生很活跃,想象力相当丰富。作为老师,课堂上不仅要启发的想象力,还要树立威信,这样才能使课堂秩序井然,又张有驰。
三四年级的学生相对比较羞涩,老师一定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发言。也不乏有积极的学生,这时,怎样使一个人的积极扩大成全班的积极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思维也相对比较成熟,作为老师要充分备课,使所讲课程有一定广度和深度。平时要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知晓自己与外界学生的差距,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我主要教三四年级的语文和音乐,授课情况总体较好。语文方面,我为每位学生打印了配有插图的课文,并在必要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在课堂上夹杂幽默元素,这些都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音乐课主要以练习为主,适当讲一些与所选歌曲相关的知识,以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但无论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教给学生们一些普通的生活常理是最重要的。讲《麻雀》是在传达亲情,讲《一夜的工作》是培养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讲《金色的鱼钩》是让他们感知革命先烈高尚的人格,树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态度,讲《桂林山水》是让学生徜徉在祖国秀丽风景的画卷中,培养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有很多励志的课文、歌曲,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十几天的时间,我给学生们讲的专科知识他们能记住的并不多,但这些生活常理将使他们获益匪浅。
五、“夜总会”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和学生们待在一起的,所以队员们自己齐聚在一起的时光就显得弥足珍贵,而黑夜总结大会(简称“夜总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它通常在一间光线昏暗的教室举行,所讲内容涉及教学情况、课程安排、家访情况、伙食安排、队员评价、齐唱队歌和闲聊。最有意思的是课程安排,队长像一个兜售课程的小商小贩,大声叫卖:“五六年级的语文课,谁要?”“一二年级的体育课,谁要?”队员们则像购物的顾客,提着篮子慢慢挑选。
“队员评价”也是我们队很有特色的项目,每次会议针对一个队员,大家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别人对我的评价比较高,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队友眼中的我和我自己认识到的自我有不小错差,从他人口中,我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自身,感觉获益不小。
每次谈完常规事情,大家都要聊一聊其他话题。比如各自专业、男女朋友、明星大腕、未来设想、等等。这时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其中的快乐可能只有经历的人才能感受到。
六、当地乡民
支教期间开心的时候很多,可有些时候也会有莫大的伤感。这些伤感的一份子来源于家访的经历。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当地很多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差:父母大都外出打工,体弱多病的老人留守在家,孩子的生活、学习仍有相当大的困难。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太重视,有些甚至不支持孩子继续念书。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耐心地劝说家长们不要放弃供孩子读书,还教导学生自己要坚定求学的信念。
虽然当地乡民生活不宽裕,但他们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分热情。每次家访,家长们都执意留我们吃饭,平时还托孩子送来自家的蔬菜。最要感谢的是村长和校长,他们给我们最基本的食宿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补充一下,那个失火的被子和一口用坏的锅是校长的,我们本来要赔偿,但校长执意不要。
七、尾声
公元20__年八月一日早上,我们准备踏上回程的班车。孩子们一直笑着和我们在村头玩耍,直到我们上了车,他们才好像意识到什么似的小声哭了起来。没有发生我想象中的“惊天动地”的场面,我们队员们也是笑着离开的。我不禁感到些许的伤感,异样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