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7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
当前,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同时,国家反诈中心统计,80后和90后的网民较易遭受电信诈骗。为此,我校提醒您和孩子们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
01.“培训费”“补课费”诈骗
骗子伪造子女微信或QQ,以报培训班为由要父母转账,并假装正在上课不方便接电话,并提供“老师”联系方式,同时制造报名最后期限等紧急情况阻止父母核实。
02.刷单诈骗
利用“赚钱快”“门槛低”等心理,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小利骗取信任,然后逐步增加刷单量及金额,骗取当事人逐步转账。
03.冒充公检法诈骗
自称警察、检察官等,以涉嫌洗钱犯罪犯进行恐吓,声称只有通过“资金清查”才能自证清白,诱骗当事人。
04.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谎称可以提供贷款,声称“低息高额易下款”,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在提现时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解冻费”、“保证金”等理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05.网络购物诈骗
发布低价商品信息,以各种理由诱骗当事人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渠道交易,“点对点”骗取货款。
06.冒充客服诈骗
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商品有瑕疵要办理退款为由,诱骗当事人进入虚假退款通道,套取银行账户信息和网站。
07.买卖游戏账号诈骗
声称高价收购玩家游戏账号,诱使当事人登录指定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盗取当事人银行卡信息转走卡内资金,或以各种理由让当事人支付相关费用。
08.冒充老师诈骗
骗子混入家长群中,仿冒老师身份,以交学费、班费、疫苗费、核酸检测费等为借口,诱骗家长扫码支付或者转账。
09.冒充领导诈骗
骗子冒充党政领导,添加下属或企业老板社交账号,伪造转账凭证,要求帮忙转账;或者冒充企业老板,骗财务人员转账。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回报项目作诱饵,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提供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与涉诈违法犯罪的学生,将面临信用惩戒措施,影响个人征信,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相当于未来五年都不能用手机银行转账、不能用网银、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快捷支付,不能用ATM机取款,在生活上寸步难行。
请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加强对孩子们的正面引导和实时监督,提高自身和孩子们自防意识和甄别能力,在避免遭受电信诈骗的同时,更不要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谢谢各位家长,祝生活愉快!
漳县武阳中学
20xx年9月20日
尊敬的家长们:
当前,电信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2、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3、冒充单位、消防、武警、警察给受害人打电话,以购买帐篷、床等物品的方式诈骗定金。
4、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5、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盗取银行账号、密码进行诈骗。
6、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短信进行诈骗。
7、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事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8、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
9、开设虚假站、上钓鱼诈骗。通过开设址与真实站极为相似的虚假上银行、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址等进行诈骗。
10、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房退税等进行诈骗。
11、以打电话谎称孩子被绑架或在外受意外伤害、突发急病要求汇款为名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孩子上学或工作离家较远等时机,直接拨打家长电话,谎称其孩子被绑架,索要大量赎金;或称孩子在外出车祸等受到意外伤害和突发重特大急病,要求汇款。许多家长救子心切,未经核实,便把钱汇到嫌疑人指定的银行帐户上从而上当受骗。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
1、保持清醒头脑,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不盲动,以免财物损失。
2、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随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电话号码。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为家人、亲友寄钱、寄物的短信或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证实是否属实,以防受骗。
4、目前上商务环境复杂,以及上安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犯罪分子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各种络违法犯罪活动。为财物安全计,建议尽量不要到上订机票、火车票等,特别是需预先付款的购物,一定要特别谨慎,三思而行。
5、不贪。要坚信:“没有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无论诱惑多大,都不会为其所动。
6、如遇类似诈骗嫌疑的情况或电话,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7、请相互转告防诈骗知识,如遇身边人员遭遇相关诈骗迹象,请务必提醒,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家长同志、同学们: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一般是不法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理由,要求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防骗提醒: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已涉案或要求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二、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
嫌疑人以无抵押、放款及时等理由诱使事主上钩,然后以提升信用度、贷款需要事主做流水、验资、交保险费、保证金、激活账号等各种理由让事主转到骗子提供的账户
防骗提醒:以缴纳手续费“解冻费”“做流水”等借口让先交钱的,都是诈骗。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
三、兼职刷单类诈骗
在各种QQ群、微信群或者短信息中发布兼职信息,第一次往往会兑现佣金,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大时,就会以系统卡单、系统错误、激活账户为由,要求事主继续刷单或汇保证金,骗取金额。
防骗提醒:一是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者兼职时,不要被高额报酬盲目吸引,不要有“贪小便宜”和“轻松赚钱”的心态,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刷单本就属于违法行为、严重失信行为,应珍惜个人信用。
四、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对方自称是淘宝等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者点击钓鱼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手段,将钱卷入自己账户。
防骗提醒:网购出现质量问题、订单错误,要求退款退货时,请在官方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银行卡号、验证码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五、QQ(微信)冒充老板(亲友)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领导,要求财务人员加其微信,随后,财务人员被拉进所谓“公司高管群”,下达转账指示,财务人员信以为真将钱款打入其指定的账户。或者不法分子盗窃学生的QQ、微信号码,或者假冒学生加家长微信,以各种名义向其家长要钱。
防骗提醒:QQ、微信被盗,马上通知亲友防止被骗。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六、虚假购物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假网站、社交媒体发布虚假信息,以低价为诱饵,吸引受害者上钩完成付款。
防骗提醒:一是选择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交易。二是要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在购物过程中,不要将钱款直接转账给对方。收到货物确认无误后,再将钱款转给对方。三是切莫贪图便宜。特别是在网络购物中发现一些货物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防止上当受骗。
七、投资理财诈骗
1、骗子罗列虚假投资项目,以各种收费借口要求转账;
2、以提升额度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信息,缴纳手续费;
3、谎称受害人贷款未偿还影响征信,要求受害人转账。
防骗提醒:投资有风险,谨慎对待各类电话,遇到此类电话,请拔打官方电话或拨打110咨询。
八、机票改签诈骗
受害人收到“飞机故障或天气原因航班取消,与客服电话联系”的短信,当受害人与短信中的“客服”电话联系后,“客服”会引导受害人在支付宝或微信钱包进行操作,在“转账平台”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和验证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转到骗子账户里。
防骗提醒: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应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向机场工作人员核实。
九、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诈骗
在各位网站结识陌生人;一旦两人发展成为恋人关系;便诱惑被害人参与网络赌博、网上买彩票、网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防骗提醒:网络交友要谨慎,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切莫起贪念,不要随意转账或者汇款,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财物时,要提高警惕。
20xx年xx月xx日
各位家长、学生:
公安机关10条,让您和家人远离电信络诈骗:
1.刷单就是诈骗(上兼职,购物充值返利等活动都是诈骗)。
2.上投资理财就是一场空,最终血本无归。
3上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包装费,流水费,手续费),100%的都是诈骗。
4.上购物,客服打电话说要退款的`都是诈骗。
5.亲朋好友用QQ或微信等通讯软件发信息要求汇款一定要电话或是视频核实。
6.用微信、QQ等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见面核实。
7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交资料费,二维码,或者向您借钱的都是诈骗。
8.非买卖游戏装备或者游戏币的都是诈骗。
9.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您入群,让您下载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的都是诈骗。
10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或者让您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不贪、不信、不转账,
转账汇款、透露个人信息前,
请拨打反诈骗热线“96110”进行咨询。
象山县西周镇下沈幼儿园
年6月2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当前,电信(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络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邻居,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
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家长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一)电话诈骗
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5、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话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有的不法分子慌称钱物被偷,无法生活或返乡,先骗取大学生的同情,然后以朋友、亲人要汇钱过来为由,借用大学生的银行卡使用,套取密码,骗取钱财。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络诈骗
1、以股票资讯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受害人上时会显示QQ中奖或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要特别注意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和宣传教育
(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坚持不轻信,不理睬,不回复,不泄露个人银行存储信息,更不要转帐或汇款。
(二)要有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不要向陌生人透漏个人身份、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帐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尤其要注意提醒。
三、发现虚假信息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
如果不慎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上当受骗,切莫自作聪明贻误时机,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公安机关及早破案,挽回损失。
我们希望通过这封信,能够赢得广大家庭的支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和幼儿园开展好安全防范宣传,把学习到的安全防范知识多向家里或邻里的老人宣传,拓展社会宣传的覆盖面,让虚假信息诈骗无机可乘,大幅降低此类案件的发生。
最后,祝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祝家长们幸福平安、工作顺利!
20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当前,电信络新型犯罪活动猖獗,我县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受害人被骗案值较大。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和亲友,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上当受骗,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冒充通讯公司、税务、社保、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形式,谎称当事人目前已经涉嫌犯罪,要求转账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谎称正在医院或者有急事,急需用钱,要求转账,实施诈骗。
2、冒充子女或者学校老师,要求家长缴纳学习费用到指定账户,实施诈骗。
3、微信、QQ中谎称有红包返利或刷单活动,诱使当事人先付钱,实施诈骗!
4、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当事人点击盗取银行账号、密码,实施诈骗。
5、络游戏中通过信息推送,介绍低价充值装备和高价收购账号的,并要求通过中介平台进行交易,实施诈骗。
6、络购物后,骗子会冒充淘宝客服或产品商家,谎称产品有质量问题,承诺以一赔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实施诈骗。
7、平台投资中,谎称自己有内幕消息或自己掌握系统漏洞,诱使当事人大量投入资金,实施诈骗。
8、通过建群发布有送SVIP、名片赞、苹果手机等多种福利领取消息诱使群成员拉人进群获取群成员个人信息。后期对方会登录账号借助学生的身份向其同学、朋友、家人骗取钱财。为获取各项福利而透露个人微信、QQ号账号、密码和银行卡,造成他人损失,为协助他人犯罪。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和各位小朋友们要保持清醒头脑,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不盲动,以免财物损失。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随便泄露自己和家中的电话号码,同时建议各位家长合力管控和分配孩子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长,避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天上不会掉馅饼”,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遇类似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全国反诈热线96110报警。最后,祝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春节快乐!
x幼儿园
20xx年1月25日
尊敬的家长:
近年来电信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一人受骗,全家受损。为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有效预防此类案件发生,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识骗、防骗,仔细阅读该信,让家庭的每位成员、让自己身边的每位亲朋好友都得到分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上当受骗。
为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10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1、刷单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事主在上寻找兼职,以高额返利、佣金为诱饵,使用微信、QQ、支付宝为载体,发送“上刷单”信息,骗取事主刷单本金,实施诈骗。
2、络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借助络、短信、邮件、微信等媒介发送理财信息,有专门的导师引导,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陆理财站将钱财划至理财帐户,购买股票、炒黄金、贵金属等实施诈骗。
3、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办理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以可提高信用卡额度等由,以进行验资、刷流水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4、客服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买的货品缺货或者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或者给予事主补偿,引诱购买者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5、注销贷款账户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客服,套取事主贷款信息,以注销贷款账户为由,诱使事主转账,实施诈骗。
6、冒充熟人、单位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熟人、同学、朋友、单位等,通过借钱、充话费、生病住院、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7、家长群收费诈骗:在学生家长群里面,以老师名义群发交资料费、二维码或者向家长借钱等都是诈骗,利用新冠肺炎,以销售口罩、新冠肺炎疫苗、特效药都是诈骗。
8、游戏装备买卖诈骗:假期当中买卖游戏装备交易频繁,诈骗分子收到购买装备钱款或者收到游戏装备后将事主拉黑,实施诈骗,非、线下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的都是诈骗。
9、赌博投资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等通联工具,将事主拉入群,以导师、投资人等各种身份,让事主下载安装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从而实施诈骗。
10、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诈骗方式:购买游戏装备诈骗;刷单兼职诈骗(以刷单可以挣钱,唆使学生绑定家长银行卡,诱导转账,实施诈骗);盗取微信、QQ、抖音等通联工具账号冒充好友诈骗(以生病住院等各种紧急事项借钱、盗取账号内资金、索要账号和密码及发送转账截图要求转款诈骗等)。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在转账前请及时拨打号码进行咨询,以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