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餐桌礼仪【推荐五篇】

西方餐桌礼仪(通用5篇)

西方餐桌礼仪 篇1

1 .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观看来, 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 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 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 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 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 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 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 ) ) 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 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 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 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 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 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 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 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 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 都毫无变化。

4.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就是鱼,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这体现了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

例证。

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 不吸烟不喝酒0 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 陋习0,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5.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家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 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比研究过程中, 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西方餐桌礼仪 篇2

一、吃饭着装

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着套装和高跟鞋,如果指定穿着正式服装的话,男士还需打领带。

二、入座方式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西餐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为:开胃菜,汤,副菜,主菜,沙拉,甜品,咖啡和茶。不用全部都点,点的太多吃不完也是非常失礼的。一般前菜,主菜加甜品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的前菜和汤。

三、开饭前

西餐不像中餐,每个人都是单独一盘食物,从最开始的沙拉到最后的甜点,并不是自由取食,而是由服务员一轮一轮得给各位上菜,英文中称食物为“course”,主食为“main course“. 开始吃时,一定要等到大家面前都有食物摆放好,如果别人邀请到家吃,等主人先吃。为了表示礼貌,最好所有人都能够同步用餐,大家一起吃沙拉,吃完服务员收走,再一起吃主食,像这样,接下来会详细介绍~

【基本餐饮礼节(The “Do Nots“)】

不要打包。

尽量不要用手吃。

不要抽烟或饮酒(此类西餐不是商务应酬,所以酒精不会参与)。

不要边说话边咀嚼食物。(太不雅了)

不要在咀嚼食物时张着嘴巴。

不要在没有品尝食物之前就开始加佐料。

除非紧急情况,不然尽量不要离桌。

不要在公共场合剔牙。

不要伸手去够物品,让别人递给你。

不要手抓高脚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着它的杯柱。

尽量不要挑食。

【和服务员交流时】

很多情况下,用餐人左手边属于上餐方向,而右手边属于移除已用餐盘方向。但这同时也取决于用餐人左右手边的空间大小。

饮品一定是从用餐人右手边上。

如果你需要什么,让服务员知道。

吃完后,将刀叉水平平行放置,置于餐盘之上。或者交叉放置,手柄置于右侧。

如果不需要某种饮品(如咖啡),简洁明了得说“No, thank you”.

传递食物时,逆时针方向传递。但如果你左手边人需要什么时,直接递给他即可,不需要大费周章的绕一圈递给他。

尊贵的客人(主人右侧)是第一个上餐的,之后是主人,最后是剩下各位。

记得要感谢你的服务员。

四、器皿的使用

第一点,主人的摆放是对的!不要评论太多,就算真出错了,按照主人的摆放方式合理使用餐具即可。

【 叉子】

置于餐盘左侧。

沙拉叉:更加厚重。

闲置于餐盘上时,叉子向下放置。

【 勺子】

置于餐盘右侧,刀外侧。

汤勺大多数时候是和汤一起上来的,它的位置是在汤盘之上,汤碗之下。

同样,咖啡勺和咖啡一起端上来,甜品勺和甜品也同时出现。

【 刀】

按照使用顺序置于餐盘右侧。

刀面朝里。

切牛排的刀相对于涂黄油的刀离餐盘更近。

【玻璃杯】

高的杯子应置于餐桌较里,水杯置于餐盘右侧。

咖啡杯置于其他器皿右侧,和餐盘中心共成一线。

【 其他】

装黄油的盘子和刀置于左上方。

甜点置于餐盘之上,即靠近餐桌中心。可能在用餐前就摆放好,或者到甜点时间再端上来。

【若有不幸事故发生】

如果银质餐具掉落在地,及时通知服务员。

如果食物打翻在地,用餐具将其拾起置于餐盘角落。

五、各种东西的使用方法

红酒杯:喝酒时应拿着杯脚,而非杯身,避免手温破坏酒的味道;

水杯:喝饮品前最好先抹嘴,以免在杯上留下油渍;

餐巾:大餐巾可对摺成三角形放在膝盖上,抹嘴时,宜用餐巾角落的位置;离开座位时,可把餐巾摺好放在椅上或桌上;用餐后,应把餐巾摺好,放在餐盘的右边;

汤匙:喝汤时忌发出声音,喝汤后,汤匙不应放在碗中,应把汤匙拿起放在汤碟上。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汤:喝汤时要用汤匙,而不是将整个碗端起来喝,用汤匙喝汤时,汤匙应该由自己这边向外舀,切忌任意搅和热汤或用嘴吹凉。喝汤时避免出声是最起码的礼貌,当汤快喝完时,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倾斜以便取汤。喝完汤之后,汤匙应该放在汤盘或汤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时,餐厅一定会附上一支小汤匙,它的用途在于搅散糖和奶精,所以尽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汤匙来搅拌自己的饮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来尝甜度,不然保证你一定会得到全桌的注目礼。喝咖啡或茶时,应该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来了。喝完之后,小汤匙要放在碟子上。

饮品

只要倒半满即可。

将饮品置于餐盘边上。

如果平时不喝咖啡,不用勉强自己。

餐巾(Napkin)

这个和国内的用法有很大差异,国内的餐巾是垫于餐盘底下。防止弄脏,而美国的餐巾几乎完全替代了纸巾,擦嘴巴什么的都靠它。

一旦入座,第一件事就是铺开餐巾置于大腿上(不要抖开)。

不要摩擦它。

不要用它擦鼻子或者存放你不能吞下去的食物(即不要吐杂物在上面),餐巾就是餐巾,擦擦嘴巴就好了,不要干别的事。

当你离座时,将餐巾置于餐盘右侧(不要折叠或扭捏它)。

“请把盐递给我”

一定要记住:salt & pepper永不分离,别人让你递什么,一定要两个一起递过去。

不要手对手递盐和胡椒,把它们放在对方够得着的地方。

【刀叉摆放的含义】

1.我尚未用完餐:盘子没空,如你还想继续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大约呈三角形,那么服务员就不会把你的盘收走。

2.我已经用完餐:可以将刀叉平行放在餐盘的同一侧。这时,即便你盘里还有东西,服务员也会明白你已经用完餐了,会在适当时候把盘子收走。

3.请再给我添加饭菜:盘子已空,但你还想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大约呈八字形,那么服务员会再给你添加饭菜。

注意:只有在准许添加饭菜的宴会上或在食用有可能添加的那道菜时才适用。如果每道菜只有一盘的话,你没有必要把餐具放成这个样子。

【如何使用刀叉】

1.进餐时,餐盘在中间,那么刀子和勺子放置在盘子的右边,叉子放在左边。一般右手写字的人,饮用西餐时,很自然地用右手拿刀或勺,左手拿叉,杯子也用右手来端。

2.在桌子上摆放刀叉,一般最多不能超过三副。三道菜以上的套餐,必须在摆放的刀叉用完后随上菜再放置新的刀叉。

3.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也就是说事先按使用顺序由外向里依次摆放)。

4.进餐时,一般都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即一刀一叉成双成对使用的。有些例外,喝汤时,则只是把勺子放在右边——用右手持勺。食用生牡蛎一般也是用右手拿牡蛎叉食用。

5.刀叉有不同规格,按照用途不同而决定其尺寸的大小也有区别。吃肉时,不管是否要用刀切,都要使用大号的刀。吃沙拉、甜食或一些开胃小菜时,要用中号刀。叉或勺一般随刀的大小而变。喝汤时,要用大号勺,而喝咖啡和吃冰激凌时,则用小号为宜。

6.忌讳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来布菜。

7.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当然现在这个规则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的严格。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

8.如食用某道菜不需要用刀,也可用右手握叉,例如意大利人在吃面条时,只使用一把叉,不需要其他餐具,那么用右手来握叉倒是简易方便的。没有大块的肉要切的话,例如素食盘,只是不用切的蔬菜和副食,那么,按理也可用右手握叉来进餐。

9.为了安全起见,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这也是对旁边的人的一种尊重。

10.叉子和勺子可入口,但刀子不能放入口中,不管它上面是否有食物。除了礼节上的要求,刀子入口也是危险的。

西方餐桌礼仪 篇3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则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

1. 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 餐桌举止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人们在出席各种正式的会餐时也是比较讲究的, 但是在现代风俗变迁和发展中, 有进步的一面, 也有落后的一面, 有对传统的观看来, 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 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 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 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 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3. 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 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 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 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 而这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 ) ) 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 肯定是不会有人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另外, 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确, 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 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 使其毫无创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 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 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国烹调中, 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 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 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 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 都毫无变化。

4.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 鱼就是鱼, 牛排就是牛排, 纵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 这体现了继承, 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违背。比如就餐时的衣着, 要远比过去随意多了, 可着中山装、夹克或西服等, 这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汇, 相互发生正迁移作用最好的。

例证。

当今许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国人不喜欢吸烟或喝酒, 许多人也不喜欢别人在他们的住处吸烟喝酒。而在当今的中国, 许多人既吸烟又喝酒, 有一种社会怪现象似乎是不吸烟不喝酒就无以社交。所以在中国的餐桌上依旧存在吞云吐雾、烂醉如泥的/ 陋习0, 尽管他们知道这有伤风范, 但依旧不能禁绝之。想必这就是文化迁移和发展的不完全性、不彻底性的表现, 我们有必要在正确理解和认识文化现象的基础上, 不断推动人文文化的发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质。

5.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坐次安排。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 男女主人分坐两端, 然后在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对于餐桌的规矩,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中国人用筷子。当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规矩。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比较, 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 还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 家庭结构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 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 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对比研究过程中, 各自的优、缺点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以/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西方餐桌礼仪 篇4

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1]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2]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从中西方上菜顺序方面差异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

中餐的出菜顺序:首先是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4]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少,质量较高。汤,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

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6]。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

西方餐桌礼仪 篇5

1、入座的位置。

中国一般是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有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在西方,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2、上菜的顺序。

在中国第一道菜是汤,紧接着是主食辟如干饭,再则是餐酒最后一道菜是水果用来促进消化。

在西方国家里上菜顺序一般是菜和汤、水果、餐酒、主食最后是甜点和咖啡。

3、餐具上的不同。

在中国餐具较简单一般只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

而西方分有刀叉匙杯盘等,刀叉又会细分成很多种。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有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4、表示停餐方法的不同。

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

在西方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不同意思不同,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意味着要略作休息;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除了以上四点酒店餐桌礼仪的基本差别外当然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比如:在衣着方面,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方穿得隆重一些。但在西方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