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开题报告(通用8篇)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虽然研究生们接受了研究方法的训练,不缺乏开题报告的相关知识,但是真正让人满意的开题报告并不多。开题报告不仅要显示研究者所要研究的问题,还要揭示这些问题得以提出的依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就不能满足于将开题报告(指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表格式开题报告)诸表格逐一填满,而是要研究各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其内在的逻辑路线去表达。
一、问题提出的逻辑
无论开题报告的第一部分要求陈述的具体内容有多大差异,它都内在地指向研究者要研究的问题。所谓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在理论或实践中存在但又还没有研究或没有得到彻底研究的问题,它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现有的研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或发现的新问题;
②已有的研究还没有运用或运用得不够成熟的视角和方法;
③研究者直觉地预感到可能成立的新观点(相当于研究假设)。
问题与问题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者可以从他人所提出的问题中生出新问题,因此研究者必须对相关文献加以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或文献述评,以下简称文献研究),找到其中所研究的问题。文献研究当然可以是对研究现状的把握,不过研究现状这一说法很容易给研究者以误导,似乎只要知道当前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就可以了,其实并不尽然,因为问题从来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如果不把握问题发展的历史,不仅难以理解当前正在研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无法觉察问题的发展趋势,如果不以问题的发展趋势为前提的话就不可能提出具有前沿意义的问题来。
强调对研究现状的把握,在很大意义上是因为当前的研究文献隐含着研究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事实上,许多研究文献在前言里或多或少地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历史作简要叙述,如果研究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可以追溯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史,这就为接近前沿创造了基础,当然对前沿的接近不能没有跨年度研究文献的支持。
如果研究者把前沿问题(或者自认为所提出的问题是新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就不能不把问题的形成历史纳入其视界之内,可见,历史意识对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强调研究现状,还有一个原因乃在于研究者不想把新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而是要谋求对已成共识的问题的解决,其重点已转移到了方法的研究上,这时长篇累犊地陈述问题的历史就不那么合适了。
方法与问题、方法与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就一般意义而言,如果不思考方法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分,也不可能创造出适合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来。问题确实可以是方法上的问题,当研究者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路径和策略去解决一个也许不能算是新的问题的时候,在做文献研究时可以侧重于对方法的形成史、各种方法被使用的条件、各种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这样一来,对研究现状的把握虽然重点在于分析当前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但也涉及到这些方法的历史,而方法的历史又与问题的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来讲,在方法上提出问题往往涉及到问题与方法两个方面,特别对那些还没有充分明确,或者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问题更是如此。简言之,只有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已明显成为该领域的研究者的共同问题时,才能把方法及其历史作为文献研究的重点。
把已有研究文献所呈现的观点(或结论)加以概述是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许多文献研究都把重点放在这个方面,但是,诸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与该文献所研究的问题、所运用的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梳理、没有对方法的分析,就不能对这些观点的正确性作出判断,可见,对研究文献所呈现的观点加以研究离不开对问题和方法的考察。
当然,研究者可以将其侧重点放在对各种观点及其联系的分析上,虽然不同的文献所呈现的观点十分分散,由于这些文献所研究的问题大致相同或相近,它们的观点必然有着某种一致性,如果这些观点不具有一致性,这足以说明对这些观点加以研究的必要性,当然,各种观点也可能是对问题的不同侧面的回答,这也可以说明将这些观点相互补充,形成更具有综合性的观点的必要性。
概言之,以诸文献所呈现的观点为基础去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可以表现在问题的澄清、方法的修正、新观点的生成上,当研究者把新观点的生成作为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相当于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问题的提出所依据的是问题、方法与观点各自的发展历史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内在逻辑。考虑到文献提要是围绕问题、方法与结论来陈述的,如果研究者能够认真研究文献提要的话,完成问题的提出这个任务是不那么困难的。
二、研究内容的展开逻辑
在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里,课题的价值、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课题的创新性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的,其实,这些要素都包含在研究内容里。
研究内容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通过问题的提出这一环节,研究者所提出的往往是一个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其分解的话,也就难以使问题得到明确,就难以生成论文的提纲。论文提纲是研究内容最具体的表现,但它也是问题是否明确的重要标志。论文提纲一般以层级性标题来显示,但是其内在的逻辑乃是问题的层级结构,只有明确了问题的层级结构,才能确定论文的纲目,因此,研究者最好能够以疑问句的形态来表现其研究构思。在开题报告会上,如何表达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解释这些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某种能够理解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研究生要重点思考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实已在问题的提出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了解决,这不仅是说,问题的提出要以一个问题作为其结果(不少开题报告都忽略了这一点,至少从形式上没有把这个问题以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它是研究内容(即论文所涉及的全部问题的根据,具有提纲掣领的作用。只是因为这个问题过于粗糙而易与其他研究相混同,需要对其加以具体化,正是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生成了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所显现的是论文的问题域。
关键问题其实是问题域中那些能够把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的关节,抓住了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实现问题域的突破,可见,关键问题是由问题域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而非人为选择的结果,也不是研究者主观上认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重点问题。关键问题是非常具体的,从关键问题的选择中很容易考察研究者对问题的洞察力和研究的创新性,如果关键问题与研究所涉及的论题基本一致的话,完全可以用关键问题作为整个研究的问题,这样就能避免史学家严中平所说的大题目,小文章的偏向。
客观地说,一篇论文不可能解决问题域里的所有问题,甚至不可能彻底解决一个问题,而只能在一定的范围、程度和水平上获得解决,而这正是陈述研究目标时所要考虑的。研究目标就是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解决该范围内的每个问题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加以限定。换言之,每个问题都应有相应的研究目标与之对应,以一两句话就能将研究目标交代清楚是不太可能的。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造成这种研究目标意识缺乏的原因首先在于表格式开题报告在设计上过于简单,研究目标经常置于问题的提出之后,这其实相当于启发研究生要从所提出的问题上去思考研究目标,从逻辑上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的设计很难把研究目标与具体的研究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研究生根本就不清楚研究目标是什么,不少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中将研究目标描述成教育目标了。
课题的创新性是对研究进行的价值判断,而这显然与课题的研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表格式开题报告将前者放在问题的提出里,而把后者放在研究内容里。本来,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面对课题的研究作价值判断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这种判断往往很容易泛化到没有边界的程度,因此而影响研究者对自身课题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的认识。其实,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能够为人类知识提供一点新的成分、为人类实践提供一点新的启示就足以显示其意义了,在这个意义上,课题的研究意义甚至课题的研究目的与课题的创新性根本就是一回事,它们都是通过研究者所提出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假设表现出来的。
三、研究方法的构思逻辑
与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相比,在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这个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对于许多研究生来说,似乎只要把各种研究方法罗列出来,至多对这些方法加一点解释就足够了。其实,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问题是直接对应的,如果没有对问题的认真分析,研究方法又从何谈起呢?虽然许多研究方法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路线、方式就不同,研究方法不仅仅与论文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由问题的提出来完成)相互对应,更重要的是要与研究内容中的具体问题基本对应(不一定一个问题对应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方法对应一个问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归类,然后根据各类问题设计适合的研究方法。如果无法做到如此精细的话,至少也应该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所需要的研究方法作出讨论。
由于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研究方法的构思就不能不涉及到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甚至研究工作计划等项目,把这项工作视为系统工程一点都不过分。但是,在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里,实施方案被简化为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分析、论文的写作,而可行性报告则被描述成资料充分、时间充裕、导师强大、个人努力等等,不难看出,这些描述其意义相当有限。
研究的可行性首先要求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只有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才有谈及可行性的需要,我们之所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把问题搞清楚,还找不到问题的突破点在哪里,还缺乏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成熟的主客观条件,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这样一来,研究的可行性应该从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力、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的选择、解决问题的视角和路径的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等方面去展开。特别需要指明的是,虽然研究生导师是专家,但是研究生也有自主选题的权利,如果研究生所选择的题目并不是导师的专攻领域的话,导师的强大未必就是决定研究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研究的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它们所要回答的问题都是怎样去研究问题,因此两者都不是按照时间来展开的,而是按照问题来展开的,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去解决作出交代,因此最好将研究内容里的问题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加以排列,然后再分配相应的时间,一般来说,容易的问题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应该先解决,然后再集中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可见,研究时间的分配不是平均化的,更不是笼统地按照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撰写论文来安排的。
四、结语
目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都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这种形式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表格内含的项目被分割符号分离开来,从表面看,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独立性,这样很容易忽略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对于许多研究生来说,似乎填好了表格所要求的项目,开题报告就算完成了;再加上研究生们以日常思维来理解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研究工作计划等,在他们看来,开题报告似乎就是他们的学习计划或工作计划,因此而失去了开题报告的科学意义;更为艰难的是虽然在开题报告会上,导师们老是抱怨学生没有问题意识、题目太大、问题不明,但是研究生自己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只要掌握了开题报告的内在逻辑,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概括地说,开题报告无非就是有依据地提出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谋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研究生们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就不难找到开题报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难写出真正能够指导自己研究的开题报告来。
一、本课题研究考察内容: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面: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地下室墙身、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子抗震,按照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其次,在体系的选择方面:
1、由于在发生地震时,框架柱首当其冲,一旦出现塑性铰,将危及该柱距范围内的上层建筑,并可能引起相邻柱距范围的上层建筑连续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形式;且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框架体系;
2、框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3、在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再次,在结构设计方面:
1、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的荷载代表值来进行承载力计算。
2、进行变形验算。
3、进行横向水平与纵向水平地震的作用计算。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1、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
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框架柱在压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下,纵筋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箍筋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此外为了使柱具有一定的.延性,要控制柱的轴压比。
2、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然后再根据构造要求统一调整和布置纵向钢筋和箍筋。
为了防止梁端,柱端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在设计中要求做到“强剪弱弯”亦即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要大于构件弯曲时实际达到的剪力。
3、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还要对节点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核心区不先于梁柱破坏。
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二、本课题需完成内容:
(一)建筑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施工图绘制
(二)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样板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及基础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三、本课题研究考察方案:
1、文献收集。
广泛收集与办公楼有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毕业实习。
通过对现场直观观察,对实际工程中各处的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些工程细节,以及理论跟实际工程的联系,更好的指导设计。
3、教师分阶段讲课。
建筑、结构和施工三个环节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进度分阶段讲课,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4、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自己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构计算以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法,施工图绘制要求既有手工绘制又有计算机绘制。
四、研究考察目标、工作进度: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子的设计和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类比同类建筑物,根据已给出的示意方案,结合南昌市的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计算以及单位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绘制出主要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部分
完成下列建筑施工图绘制:
(1)总平面设计,施工总说明,门窗表。
(2)平面图:底层、样板层,屋顶平面图。
(3)立面图:1~2个。
(4)剖面图:1~2个。
(5)根据需要完成3—5个典型节点详图。
建筑部分图量不少于2号图纸6张,原则上不多于2号图纸10张,其中1张手绘(至少包括一个主要建筑平面图)。施工图中均应有施工说明。
2、结构部分
本设计按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规定(03G101)绘制施工图,计算轴线梁柱配筋按手算结果确定,其余梁柱配筋根据软件计算结果确定,注意适当归并。图纸内容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结构施工总说明;
(2)基础平面布置及配筋图;
(3)底层柱平面整体配筋图(截面注解方式);
(4)底层、样板层和顶层的梁整体配筋图(平面注解方式);
(5)手算层的板整体配筋图(平面注解方式);
(6)一榀框架立体配筋图(非平法表示);
(7)手绘一张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配筋图(非平法表示);
(8)其它详图。
结构施工图不少于2号图纸8张,原则上不多于2号图纸12张,各张施工图中均应有施工说明。施工图中均应有施工说明。
本人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考察生毕业,现在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长期代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按照老师的要求通过率百分百,20xx~20xx我们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覆盖大部分省市的院校。(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为主)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图)、结构设计(结构施工图、手算计算书、PKPM模型等)、施工组织设计,另外长期代做本科生课程设计(楼盖、厂房等),质量保证、价格面议,联系方式:包过,辅导答辩,提供答辩主要资料。(老字号)(山寨小号同行勿模仿)(请自重)(非诚勿扰)(某些山寨同行通过制作网站、网店来进行糊弄学生的行为我们不予以揭穿)
五、工作进度:
1、建筑设计进度计划
第5—6周:建筑方案及建筑施工图
2、结构设计进度计划
第7周:结构选型与布置及布置图的绘制
第8周: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第9周—第10周上半周:框架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上机计算
第10周下半周—第11周上半周:框架梁、柱截面设计,上机计算
第11周下半周:现浇楼面板设计、上机计算
第12周上半周:楼梯结构设计计算、上机计算
第12周下半周:基础设计、上机计算
第13—14周:绘施工图、整理前述工作的计算书
第15周评阅、答辩,评定成绩
引言
溢洪道作为水库建筑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可以有效保证汛期内水库建筑及其周遭设施的安全。对于中小型水库工程而言,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未把溢洪道作为主要建筑体加以重视,导致建成的溢洪道不具备承受高速水流冲击的能力,再加上日常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以致汛期到来时临时调度无法高效运行等等,都会导致溢洪道面临水毁事故。除此之外在设计方面,因中小型水库的溢洪道在设计阶段标准要求不够高,再加上消能设施完善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配置,也极易导致水毁事故。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方案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后期整个水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更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造价管理工作质量高低。因此相关的设计单位与设计工程师在进行中小型水库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应当提高对于溢洪道结构合理性的重视程度。
一、中小型水库溢洪道方案确定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中小型水库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有限,出于工程造价方面的考虑,在进行水库溢洪道的设计时,所参考的地区汛期洪水相关数据常常偏小,根据的标准也不够高,如此一业,所设计出的溢洪道结构以及框架就会不甚合理,尺寸上面会有所偏差,再加上水库运营过程中溢洪道周围岩体长期的风化坍落,往往导致本身泄流能力有限的溢洪道功能能挥更受到限制,进面造成汛期泄洪的巨大安全压力。
(二)在中小型水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溢洪道的位置设置方面往往面临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比如溢洪道的进出口部分在设计方案中与水库坝体的距离太小,溢洪道和坝肩只隔着一层非常单薄山脊结构,再加上溢洪道进口部分如紧又缺乏有效的护砌措施,在汛期需要泄洪的时候,如果冲蚀现象发生,那么坝肩、坝体的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另外如果设计方案中的溢洪道陡槽末端和水库坝底紧密相贴,当面临横向水流的冲击时,坝脚安全根本无法受到保障,水库主坝的安全性将十分堪忧。
(三)在中小型水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进行溢洪道平面弯道的设计时,如果方案弯道的半径太大或者变度变化过于剧烈,汛期洪水泄流将面临非常大的麻烦。以溢洪道陡坡段为例,若有弯道设置,那么弯道本身水流状态以及流势变化特点会导致水道两边出现水面差,而且凹岸水面明显过高,到水流下游与平直段进行对接时就会形成比较大的折冲水流,直接影响到水库的泄流水平以及消能作用。此外,如果溢洪道无论哪个部分的弯度变化过于剧烈,都会导致壅水情况的发生,严重冲击砌护结构的,进而影响到溢洪道结构本身的安全性。
(四)在中小型水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在进行溢洪道平面结构布置和纵横剖面设计时可能面临到的问题以陡坡的幅度大于降过区。在实践中,因一些溢洪道需设置于非岩性山体之上,在道底没有做充分的反滤衬砌结构的情况下,汛期溢洪道渗水之后,山体极易出现滑坡现象,溢洪道的结构稳定性非常差;另外在进行溢洪道横断面设计时,部分工程施工人员对山体开挖坡度控制不到位,导致一些区段坡度过大,在衬砌结构厚度不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溢洪道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同时也易导致水体坍方;溢洪道平面设计时如果存在水库上下游断面连接不顺畅就极易影响到水库的排水泄洪能力;还有如果溢洪道与河道对接的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甚至出现末端远远高于河床高度,最终会影响到整个水库建筑结构的质量。
二、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设计技巧
在中小型水库的设计也建设过程中,溢洪道部分的设计布局应当做到最大程度与建设地的地理特点相结合,在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约资金,控制工程造价。如果水库主坝周围有天然山体,可其上直接设置溢洪道结构;如果水库主坝入口过窄,无法从正面布设溢洪道,那就需要考虑侧槽式布局方案。在设计实践中,溢洪道规划的最高原则是结构线路短、弯道尽量少出现或不出现、结构基础稳定性强、泄洪口远离水库主坝体。
(一)溢洪道水流入口段的设计技巧
在进行溢洪道水流入口段的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好水流入口设计为喇叭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水流进入的平缓顺畅;而且为了减少能量损耗,入口段长度最好不要太长;在进行设计时,如果由于建设地点地理特点的限制不可避免需要加设弯道,那么首先必须最大程度保证弯道段的平缓度,同时还应注意弯道段与水流下部分的衔接部分以及水流出口部分要与坝脚保持远离,防止溢洪道运营过程中水对于坝脚的冲刷度过大。最后,溢洪道水流入口段的截面最好选用梯形或者矩形,如果水库水流速度的话,无需对水道加以砌护;但是坝端以及主建筑物附近、弯道两边的凹岸部分均应加调砌护结构,以保证溢洪道的稳定与安全性。
(二)溢洪道水流控制段的设计技巧
在进行溢洪道水流控制段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使入口处的水流与控制段的建筑物呈垂直状态,以保证泄流的均匀程度;在建设地段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按照水库泄流量的要求进行宽顶堰抑或实用断面堰的设置,其宽度依照单位宽度水流流量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硬度较大的岩基的单位宽度水流量为;而非岩基的单位宽度输水量为。除了应在水流入口道加设引流段,还应保证控制段的堰顶宽度保持在范围内;同时为了保证水流的平缓顺畅,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还应将控制段堰口与水流上游的入口引流段之间以水流渐变段相连,收缩角度最好在左右。如果本段的堰体宽度比较大,需要在堰体横向上加设沉陷区与温度缝区,两者中间的距离以为宜。
(三)溢洪道的急流段的设计技巧
在进行溢洪道水流急流段的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好选择直线结构进行布局,还要最大程度避免弯道以及扭坡的出现,防止因水流状态的急剧变化而导致负压的产生;进行该部分纵断面的设计时必须从当地实际地质特点出发,广泛结合缓坡、多级跳跃、急流陡坡等多种坡段形态,做到因地制宜;鉴于该段水流的速度很快,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将此段布设在硬度大而冲刷的岩基部分,因为置于新鲜岩基结构上的急流水段无需额外加以砌护;当然如果不具备此条件,那就必须把非岩基地段加设砌衬结构,其厚度可按照该段的地理数据以及急流段的水流速度进行确定。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产业结构都经过了深刻的调整阶段,特别是对于第一产业农业而言,其结构调整更是引人瞩目。在此过程中,中小型水库工程的实用功能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多数中小型水库均由传统上单纯服务农业灌溉,转向了城乡供水的功能性转变,同时又担负了中小河流防洪防汛的重任,甚至有些地区的水库通过对水库溢洪道水流入口段高程的调整,不断增加水库的容量以及泄洪能力。所以在实践中,中小型水库工程的溢洪道部分更应当引起建设部门以及设计单位的切实关注。在进行工程加固以及结构改造过程中,对于溢洪道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与调整,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库汛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朱晓玲,陈皓,李玉芳.中小型水库坝下排水涵管除险加固设计要点[J].人民长江.20xx,42(9):57-97
[2]黄林祥.我省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病害及其处理技术探讨[J].引进与咨询.20xx(5):35-36
一、选题背景和缘由
这部分主要介绍作者选择某题目的原因,以及展开该研究工作的背景,这些背景主要包括:社会背景、立法背景、司法背景或其他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这一部分字数在500-800字即可。
二、研究现状(或文献综述)
本部分需要交代该课题的现有研究状况,作者需要全面地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和总结,其目的是对这些研究成果所存在的不足或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的方面进行概括,从而使作者的研究工作显得很有价值。文献综述必须客观,综述完毕后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评述。由于每位导师对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都不同,所以最好参照一下本校的范文。本部分字数不限,一般在20xx-3000字,具体要看选题。
三、写作的主要内容
写作的主要内容是指学生写作的论文包括哪几个方面,将重要方面列出,可以按照章节结构列出准备研究的内容。本部分字数在500-800字即可。
四、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即论文的框架结构,这是开题报告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学校在开题报告模板中没有这一项,但是学生应将论文提纲列出,可以作为开题报告的附件,也可以将提纲列在“写作的主要内容”中,其目的是将提纲交给导师审核,要求导师帮助修正,以免写完论文后,论文又被要求大幅度修改。法学硕士论文的提纲一般列至三级标题,如能到四级标题则更好。
五、创新点
将写作中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列出,一般三五百字即可。
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这部分简要写一下学生在开展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部分不是重点,随便写写即可。
七、时间进度安排
按照学校的时间要求列出开展本项研究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
八、参考文献
需要将已经阅读的文献和可能用到的文献列出。一般分别按照著作类和论文类列出,网络资料类不要列出。在数量上,著作类20本,论文类30-50本为宜,具体要看学生的论题。
希望本文对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法学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有一定的帮助。
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本工程为某城区办公楼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8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西城区办公楼由主楼和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7层,内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
相关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gb50007-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cb/t50001-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
(9).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
意义: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所以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安全、经济,还要实用、美观。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政府办公楼(特别是城市办公楼)一般为高层超高层建筑,少数低级行政单位为多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持续不断的拥向城市,致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来管理和协调辖区内的各种关系,因此,政府办公楼必须为各级行政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办公空间,而现在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因其能提供大量的建筑空间,因而成为多数政府办公建筑的首选。
(2).主体大都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满足现代办公建筑的布置灵活、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用钢筋混凝土,局部采用钢结构,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办公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政府办公建筑面积较大,使用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一般布置为内廊式,竖向上则布置多部电梯、楼梯。
(5).政府办公建筑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使用单位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部门施政的要求。
(6).政府办公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是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办公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办公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政府办公建筑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办公人员的影响。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特殊用途房间还应专门设计,满足其特殊要求。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政府办公建筑中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9).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必须考虑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保证周边道路的通畅。
(10).在保安监控、清洁卫生方面,应设置专人专管,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
3.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工程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一办公楼,根据地质情况及各种荷载情况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根据荷载和建筑布局设计建筑物主体各层结构,设计梁柱的尺寸及配筋、板厚及配筋,根据气象条件设计建筑物的地下防水防潮、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使其达到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1).建筑方案设计
绘出主要平面,立面,剖面图,标明尺寸(一张1号图纸),比例1:200。
(2).建筑施工图设计
1).平面图: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顶层平面,比例1:100;
2).立面图:主立面,背立面,侧立面,比例1:100;
3).剖面图:主要剖面(1:100),楼梯剖面(1:50);
4).详图:需要详细说明的节点,比例1:10或1:20;
5).总平面图(1:500),门窗表,建筑设计说明。
(3).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比例1:100;
2).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图及节点详图,比例1:100;
3).框架梁柱配筋图节点详图,比例1:50;
4).部分结构构件详图,比例1:20或1:10;
4.设计(或研究)方法
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结构部分计算的大概步骤:
1).初估梁柱截面尺寸2).荷载计算
3).水平地震作用的侧移验算4).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5).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7).框架梁柱配筋8).板的配筋计算
9).楼梯配筋10).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
5.实施计划
设计内容所用时间
1.英文资料翻译1周
2.开题报告、建筑方案 2周
3.各种结构的确定、绘图、编制设计说明书7周
4.修改、整理 1周
5.检查、准备、答辩1周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课程设计,此次设计的意义重大,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工民建专业决定了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将来的民用及工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实质目的就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自己的课题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之中,从设计之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间接经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建筑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之首。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应该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毕业设计。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河北省保定市某高级中学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总述):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预应力技术的发明使混凝土结构的跨度大大曾加,滑模施工方法的发明使高耸结构和贮仓、水池等持种结构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可以方便地整体浇注。蒸汽养护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大为缩短.在模板方面,除了目前使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硬塑料模板外,今后向多功能发展,在钢筋的绑扎成型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各种钢筋成型机械及绑扎机具,以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好,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在10层以下,否则要加设剪力墙结构。纯框架在现代运用较广。
框架结构选型结构分类:
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做法是每层的柱与其上部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模板。
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在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节点构造较难处理,故此型式在框架中较少采用。不宜在地震地区应用。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节点构造简单,用钢量和焊接工作量少,吊装方便,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较好。在楼面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中,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国内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内外正在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出来,相信未来混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一)建筑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施工图绘制
(二)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标准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及基础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文献收集。
广泛收集与办公楼有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毕业实习。
通过对现场直观观察,对实际工程中各处的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些工程细节,以及理论跟实际工程的联系,更好的指导设计。
3、教师分阶段讲课。
建筑、结构和施工三个环节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进度分阶段讲课,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4、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自己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构计算以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法,施工图绘制要求既有手工绘制又有计算机绘制。
五、研究目标、工作进度: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类比同类建筑物,根据已给出的示意方案,结合保定市的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计算以及单位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绘制出主要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施工图。包括:
①建筑设计说明,门窗表。总平面2图
②底层平面图,南立面1图
③标准平面图,北立面1图
④屋顶平面,侧立面,剖面,檐口大样1图
2、结构施工图。包括:
①结构建筑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1图
②标准层结构布置图、屋面结构布置图1图
③现浇楼梯图2图
④框架模板配筋图1图
⑤雨篷、天沟、厕所现浇板配筋图2图
3、施工组织设计。包括:
①主导工程网络图2图
②单位工程、施工进展、计划及综合劳动力动态表1图
③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2图工作进度:
1、建筑设计进度计划
第1周:方案设计(包括收集资料,讲课)第2周:修改方案,绘制定稿图第3-3.5周:绘制施工图
2、结构设计进度计划表
⑴配合建筑设计(0.5天)
⑵结构布置草图,标准构件选型(3天)
⑶典型框架内力计算(14天)
①复习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的方法、叠代法②典型框架荷载计算
③典型框架内力计算
④典型框架内力组合
⑷梁柱配筋于基础设计(4天)
①典型框架配筋计算
②柱下基础的设计
⑸施工图绘制(14天)
①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
②绘制典型框架结构详图、基础详图
③绘制现浇楼梯、雨篷、檐口结构详图
⑹整理计算书(3天)
3、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参考进度
⑴讲解任务书及编写工程概况
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拟定及工程量计算
⑶主导工程施工设计(包括工程量计算到绘制网络图)
⑷设计和绘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及不分工种劳动力动态图
⑸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⑹ 整理说明书
一、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被喻为“绿色工厂”的钢结构厂房体系具有自重轻、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最近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中已经出现了产品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钢结构厂房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引起业内关注,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合理的、迅速的应用,所以钢结构厂房的发展前景美好。
钢结构厂房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在美国采用轻型钢结构厂房占非住宅建筑投资的50%以上。这种结构工业化、商品化程度高,施工快,综合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很大,已引起结构设计人员认识。目前已经有多种的低层、多层和高层的设计方案和实例。因其可做到大跨度、大空间,分隔使用灵活,而且施工速度快、抗震有利的特点,必将对我国传统的厂房结构模式产生较大冲击。
目前还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或有待提高的方面,但钢结构厂房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国2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为钢结构厂房体系的应用创造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首先,从发展钢结构厂房的主要物质基础来看,自1996年开始我国钢的总产值就已超过1亿吨,居世界首位。而且随着钢材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其价格正逐步下降,钢结构厂房的造价也相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与之相应的是,钢结构厂房配套的新型建材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次,从发展钢结构厂房的技术基础来看,在普通钢结构厂房、薄壁轻钢结构厂房、高层建筑钢结构厂房、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厂房、网架结构、压型钢板结构、钢结构厂房焊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钢与混凝土组合楼盖、钢管混凝土结构及钢骨(型钢)混凝土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已发行。有关钢结构厂房的规范规程的不断完善为钢结构厂房体系的应用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为设计提供了依据。第三,从发展钢结构厂房的人才素质来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专业钢结构厂房设计人员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他们的专业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而随着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普遍应用,国内外钢结构厂房设计软件发展迅猛,软件功能日臻完善,为协助设计人员完成结构分析设计,施工图绘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二、设计任务
该设计任务为设有双层重级工作制吊车的单跨厂房设计计算。其内容包括刚接排架、柱、屋架、托架、吊车梁、制动桁架、辅助桁架、抗风柱、抗风桁架、柱间支撑及节点连接等计算。图纸包括:平、立、剖三视图,柱、吊车梁及屋盖平面布置图,以及柱子安装节点图、吊车梁施工图和屋架图。
厂房的设计参数如下:
厂房跨度34m
柱子间距排架柱的间距为12m(每6m设有墙架柱),山墙抗风柱间距为6m屋架间距6m(设有跨度为12m的托架)
屋面结构采用1.5m×6m的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无檩体系)
屋架坡度1:10
上层吊车设有两台Q=75t/30t重级工作制吊车
上层吊车轨高26m
下层吊车设有两台Q=75t/30t重级工作制吊车
下层吊车轨高17m
基本风压50kg/m2
基本雪压50kg/m2
使用钢材除吊车梁采用16Mn钢外,其他构件均为3号钢
墙面材料采用1.2m×6m×0.16m厚的钢筋混凝土空心墙板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总体设计思想
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xx)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用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中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由于设有吊车,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需要相应规范考虑动力系数,计算疲劳和变形。
2、关键理论
该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跨度大,且设有双层共4台重级工作制的吊车,所以构件的设计计算较为繁琐、复杂。但设计步骤亦为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即结构布置选型、单位荷载下的内力计算、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截面选择或校验、绘制施工图。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大量构件,以下简要叙述几个关键理论。
排架计算:厂房排架由柱和它支撑的屋架(横梁)组成,是厂房的主要承重体系,是厂房设计的最重要内容。在进行刚性排架的内力分析时,一般需首先求解两端为刚性固定的变截面柱在单位线位移、单位角位移及各种荷载作用下两端的固端弯矩和剪力(相当于支座反力)。求解的方法可以采用变位移法、似柱法、虚功原理等方法。为便于计算也可按相关计算手册的双阶柱的有关公式计算。
屋架内力分析:通常假定屋架的节点为理想的铰接点,屋架所有的杆件的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且相交于节点的中心,以及荷载全部作用在节点上(如荷载作用在弦杆的节间,则应将节间弯矩按比例分配在该节间相邻的节点上)。这样,就可利用图解法或数解法来计算屋架杆件的轴心力,但对有节间荷载作用的杆件,尚须考虑节间局部弯矩的影响。
吊车梁设计:各类吊车梁军应设计强度、稳定性和变形;对于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尚应计算疲劳强度。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时,吊车梁一般应按同一跨间内起重量最大的两台吊车来确定(当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则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的强度和吊车梁的稳定性时,吊车的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α(α=1.1)。
墙架构件计算:包括墙架柱的计算和上层抗风桁架的计算。墙架柱承受风荷载及作用在墙架柱上的墙体自重或平台传来的荷载(当平台梁支承在墙架柱上时),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强度和稳定性。抗风桁架承受墙架柱传来的水平风荷载和走道的竖向荷载,计算抗风桁架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时的内力按静定桁架分析。
3、完成课题的主要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书内容,首先明确相应的设计内容,复习钢结构设计的知识。查找资料,认真学习相关参考文献,如《钢结构设计手册》、《钢结构结构设计规范》。然后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内容。加强与同组设计同学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互相促进。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重视校核避免不必要的返工,除了内力计算的校验外,利用结构力学求解器等电算工具校核手算的结果。
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2)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文献综述
规范的开题报告应该有文献综述,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该部分。文献综述一般包括: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指导思想
论文写作的目标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也是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论文写作的目标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也是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目标与内容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2)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写作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写作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