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怎么写(通用3篇)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怎么写(精选3篇)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怎么写 篇1

《守望教育》读书心得

当心用去经营,爱但成了一种守望。这几日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不由质疑: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我们办公室有四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天天都会交流些各班的大情小事,这个班又有暴力事件了,那个班又小偷小摸了,还有孩子们你情我愿已书信往来了,让人又气又急之余,不禁纳闷:现在的孩子,倒底怎么了?临近毕业了,孩子们似乎更兴奋,小状况不断。这时,同行们纷纷羡慕起我来:“你们四班真行啊,好像就从没这些个麻烦啊!你真好运气哟!”欣慰之余,我也暗问自己:是啊,这些孩子倒是真很懂事般,从不给我生事。真的是我好运气吗?

我不由想起20xx年10月底那段几近让我崩溃的日子:当得知父亲疹断结果时,当云里雾里地站在讲台上时,当极力控制自己的泪给学生解释一段日子要离开课堂时,我一定没注意到,一段更深入内心的“人对人的理解”的品德教育已开始了。是的,我几乎忘了,当时就有好些孩子——内秀心软的女生、调皮成性的男生,抽泣的、悄悄试泪的……是的,我更不会忘却,一周后我来到教室,孩子们那询问关注的眼神,还有那一捧一捧一盒一盒的幸运星,将我的办公桌堆满,将我的心堆满……想到孩子们要毕业,我再也没请假,将心全放到了孩子们身上。

我一定没留心,这班也调皮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起,竟学会了察言观色,只要看到我不开心,就特别的乖巧;竟学会了自己的管理班级,早读午休安份规范,从不需我到场;竟学会了关心体谅,一张便条、一则日记,让人温暖。

现在想来,这一场我的灾难,又何尝不是对这班从蜜糖中长大的孩子的一次很好的品德教育?!从中受益的,不仅是孩子们,还有我这个做老师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而经历事故,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怎么写 篇2

时至今日,新教育已在我落地开花,各个学校新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深入学习新教育势在必行。近日,我拜读了朱永新的著作《新教育》,收获颇丰。

这实在是一本可读性强,实用性高的好书。文中全新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嗅着淡淡书香,读着精美文字,一个个教育故事在我眼前跳动,仿佛自己走进了新教育实验基地从中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新教育密切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热切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真正让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我觉得,新教育切实为我们教育指出了一条光明坦途。掩卷沉思,心潮澎湃。

首先是感动。在新教育实验区,一批批教师靠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在新教育中不断成长,羽翼渐丰。记忆犹新的是红袖老师,在他当高三班主任期间,他专门在网上开了一个主题帖守望高三的日子,并每天坚持在网上写自己的故事,记录高三学生的成长历程,经过一年的辛苦耕耘,这个班级很出色,孩子们表现得很优秀,并得到了校长的嘉奖。

还有一位叫寒烟的教师也令人肃然起敬,她本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其进修学习期间,她所带的六一班无人照管,于是她特意为孩子们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开了个主题帖听601唱歌,还热情地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写班里的故事,通过这个平台,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起来,寒烟老师也成长起来,后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这样的故事一桩又一桩,这样的教师不胜枚举,他们普通而不平凡。他们的行动其实每位教师都可为,看似普通,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恐怕平常教师就难以作为,因此一点也不平凡。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其实就是这个理儿。他们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令人折服,令人感动!他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长。一个个普通的日子,一个个教育的日子,因为有他们,从此变得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不正诠释了新教育理念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吗?

另外是惭愧。同是教师,同是教育者,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到呢?多少次,在感动感叹优秀教师的卓越故事后,也心动过,也行动过。然而,总是昙花一现,最终中道偃旗息鼓。与他们相比,真是自愧不如,不知不觉一寸一寸光阴已从眼皮底下溜走,实在惋惜!

为了让以后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我又一次出发,这一次我信心百倍,我的耳畔又一次奏响了新教育的乐章: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创造奇迹。

读书教育书籍心得怎么写 篇3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每篇文章都很值得写一篇详细的读后感,以加强这种公平和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将这种教育溶到自身的血液中。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了。

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了,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

妈妈接着说了,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