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心得体会【21篇】

爱教育心得体会(精选21篇)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做简要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教育教学情况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3.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辅导。

三、配班工作

这学期我担任了小一班的配班老师。作为配班老师,我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外,还配合班主任做好幼儿安全及教学工作,做到严要求、高标准。

四、家长工作

一个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顺利的开展,除了靠几个老师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特别在小班,因小朋友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所以家长都比较紧张、担心,自然对我们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使家长信任、支持和配和我们的工作,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

我充份利用了早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

2.定期进行家访、电访。

这使我更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使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能促使我们老师跟家长的相互理解,使关系更密切。

本学期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享受的收获我会用于下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学风是读书的风,是治学的风,也是人的风,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学院的立院之本。学风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学风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隐形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学校的方针政策,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优秀的学风,积极创造优秀的学风,以丰富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价,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我们的现代学风和义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分院的工作安排,积极贯彻学风建设年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调动我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同学们中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根据分院的部署,结合本班的具体实际(为了在班级体中倡导优良学风)制定了“以学风建设为主题,以班风建设为突破口,将学生工作做实做强”的工作方针,通过全班师生的不懈努力,我班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08数控高专5班在班委领导下主动开展系列优秀学风建设活动。现将活动成果报告如下:

一、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开会。

1、抓住学生骨干,促进学风建设会议。学风建设月开展之初,我们在晚上自习后召开了学生骨干会议,会议上要求所有学生干部、学生积极分子按照从我开始,向我展示,我作为榜样的要求发挥示范的领导作用。以学生骨干工作为龙头,能始终坚持把学生骨干建设工作与学风、校风建设结合起来。学生干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风建设。

2、召开学生座谈会:在学风建设月,我们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接受学生建议。

3、召开主题班会:在分院领导下班主任老师召开主题会议,具体安排活动期间各项工作,班级积极动员,全力合作,班级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班、本专业特点,组织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学风建设年相关文件精神,学风建设相关教育。本学期本班召开了以优秀学风,从我开始为主题的班会。会上,各班干部首先上台,总结了自己负责的工作,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效果,勇敢地指出其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表明今后一定会更好地工作。之后,在班会主持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集中讨论的方向”;优秀的学风,从我开始”;在班会主题上,深入讨论了上课迟到、缺勤、接听手机、接听接头等问题,特别是所有班级干部对最近班级缺勤的缺勤现象提出了批评,总结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自己对学风建设的意见和意见,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对班级创造良好的学风有很大的帮助。

有缺课现象的同学在会议上进行了自我批评和反省,为了迎接我们学校的本科评价工作,提高自己的学习,今后必须不缺勤迟到,遇到特殊情况立即向班级领导、班级领导、班级干部请假。最后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都表示要为创建良好学风就要从我做起。整场班会的气氛很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贵在坚持:

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树立目标,明天就抛到九霄云外。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缘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积土成山,聚沙成塔。日常生活中要把理论知识学的扎实,加强知识的深度;积极参加竞赛活动,拓宽知识面的广度。

2、虚心请教: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切不可夜郎自大,人是有极限的。谦虚使人进步,遇到不懂的问题谦虚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率。

3、正视困难:

胜败乃兵家常事,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认真总结,将每一次的失败都当成一笔宝贵的经验。不要被失败吓倒,一蹶不振,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面对失败不要害怕,反省自己,向失败发起挑战。成功时也不要骄傲,分析成功的原因。值得坚持的要坚持下去。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上网率的增加,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增加了一项新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也包括对学生进行正确上网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对学生实施网瘾矫正的教育,我认为要多管齐下,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引导与教育。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与时效性。

虽然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可喜的变化,但在我们这些中、小城市,薄弱学校,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思想观念保守、办学条件限制等,老师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教学就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手机上网登q、打游戏屡见不鲜。好课堂有很多评价标准,但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地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甚至争论问题,这样学生有事可做,愿意积极行动去探索、求知,这样学生获得来的知识有了亲身的体验,更加容易消化和吸收。相反,一堂课如果老师唱主角,学生带着脑袋而不思考,闲着没事,也就觉着课堂的无趣无味,课堂就再也吸引不了他们,就让他们游离于课堂之外,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而网络此时就是一个可以随意张扬个性的好东西。再有手机上网的便捷加上一点钱财的方便,学生就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

二、多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有其新颖、生动、即时、直观等特点,更能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情境的再现与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它更能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与教育。还有,多媒体也需要电脑作为中介,这样也能让学生知道通过电脑上网查询可以获取一些教学资料,可以通过电脑制作课件等,从而懂得电脑的多种有意义的用途。

三、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

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当是多样的。单调与单一,容易让学生心无所依,网络便乘虚而入成为学生消遣的替代品。科任教师可以借助课堂,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小组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多调动学生的参与,特别在小组竞赛中,小组内成员积极合作,适当的谦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有当众展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进取,收获成功与喜悦。

四、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网瘾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与交流。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对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心的庇护场所。避免了当面表达所产生的尴尬,可以留下思考的空间。即使写错字也无所谓,有时一个简单的网上表情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年龄、身份、地位、性别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可以尽情地宣泄。而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增强与思想还不够成熟的矛盾,心理容易受到暗示,交上一些“知心”的网友,甚至陷入网恋而无法自拔。而对网友越依恋就越难于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我们在学生交友上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真挚的友谊,必要时自己也可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为王的空间。人的自尊心是一个人生活与生存的通行证。自尊没有保障的场所,最能让一个人产生自己极端无用的自卑感。被人嘲笑与侮辱,是对一个人自尊的极端挑战。所以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很重要,对学生深入地了解,做出中肯地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评价,互赞同学的优点,这样,让学生特别是网瘾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善于扬长避短,多多创造成功的记录,获得成就感。

反思让我们更深刻,更多地思考对学生的网瘾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有网知道有节制地上,有网科学地上,而不至于耽误学习与前途。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好些年来,每当提起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似乎都有解答不完的疑惑和倒不完的“苦水”:孩子不听话、家长太严苛、老师看分数,怎么办?

其实,将这些困惑总括起来,也就能初步理清解答问题的线索:素质教育绝不仅是孩子的事,老师和家长的“素质”也不可忽视。否则,老师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孩子无法从一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素质教育就只能继续“苦下去”。

近段时间,一档名为《一年级》的纪实节目延伸出的多个教育话题引起关注,其中老师独到的教育方法、不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等,展现给人们多重思考。

学生不听话,怎么办?有人说,西方国家的孩子成长无拘无束,让小学生顺应天性才是素质教育。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却实在误会了所谓“无拘无束”的西方教育。

有人就介绍说,荷兰在幼龄教育里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则和权威的遵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会容忍散漫无礼。恐怕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会惊呼:这不是“很中国”的教育方式吗?事实上,让孩子自小树立起规则意识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方面。

而《一年级》里老师之所以能让孩子们“服服帖帖”,其法宝就在于传授“小眼睛、看黑板”“大手牵小手、安安静静走”的基本规则意识,让刚刚从“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的孩子们能够对自己新身份和外部世界有新的认知,从而为成长打好基础。试想,一个打小就不懂礼貌、目无规矩的学生,怎能奢谈“综合素质”呢?“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让学生听话绝对不是当分数的奴隶。究竟如何跳脱分数至上的认识?有专家指出,对童蒙时期的孩子来讲,分数不仅是在给学生打分,更是在给老师和家长打分。通过分数,可以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和粗心大意等行为习惯,但以成绩的高低来苛责孩子、一味要求孩子考高分的家长和老师就是“素质不及格”了。

合理的思路是,以考试来找出问题,顺势引导、因材施教,并抱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比如,《一年级》中的家长耐心教导孩子辨别左右方向;比如,指出学生的粗心大意,鼓励他们一点点进步;再比如,将孩子的每一次成绩与他们自己作比较,而非看做学生间对比的“起跑线”,给他们小小的进步以掌声。顺应成长和学习规律,收获只是早晚的事。

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启蒙时期的学生对自己行为习惯有初步判断,还能对学习有正确理解,对分数有合理认知,也便迈进了素质教育理想的大门。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事,三方良性互动来做好基础教育,变分数崇拜为素质提升,素质教育的这盘大棋也就能逐渐“下活了”。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阅读了袁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期的教师,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主动活泼的呈献。

(二)教师还要学会宽容学生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施与这种美德会对受与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放纵。

教育需要严师,但更需要“爱”与宽容。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体谅学生的“不成熟”,宽容他们一时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遇到突发事件仍保持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宽容是一种胸襟,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广阔的心胸;宽容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它能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坚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给学生以自我反思、认识、改正错误的机会。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一件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时,做好事后心灵深处的旧我和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能让学生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要做伯乐,具有一双发现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许多有特殊天赋的人、有着异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开始通常不会被人理解,反而被称为愚蠢或傻瓜。

我们的学生中其实也不乏这样与众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只盯着那些分数指挥棒下的“优等生”,而错把美丽的天鹅当成了可怜的丑小鸭了呢?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天才出现。

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7

英模事迹报告会上,怀揣一颗爱与真诚警心的王红心,手持公平与高效利剑的李立华,用自己的故事与行动展示了英模真正的样子。红心志愿服务队、李立华高效执行团队,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对党忠诚、对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年轻政法干警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实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实处,保持对党和法律的绝对忠诚,有爱才会有坚守与付出,无关掌声与鲜花。,无悔青春,让每一个爱心故事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在惯彻实施“三爱教育”的过程当中,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无尚光荣,看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懂得了有一种比自己生命、比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东西,叫做老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的精神,在这一点上,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的。

第一,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以严要求高标准来衡量自己,不断给自己施压,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活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同时,认真做好作业批改和辅导工作。

第二,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在纪律方面,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其次, 要爱生如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能是学校中最不容易满足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人和事容易理想化,而我们又习惯把学生当成“不懂事者”,对他们的声音往往听不见或者不想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不屑一顾,做错了事情不去深入了解就一味的批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我通过做班级联系人,经常与学生沟通,努力地去挖掘,其实就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点。要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矛盾,处理得好就会像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但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对立态度。我在今后的教育中,注重把学生当成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习俗,彻底转换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

最后,在爱校如家方面,本人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发扬合作思想,弘扬团队精神。可以说,爱校如家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去实施的。

第一,增强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强化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适时对外宣传我们学校,在招生方面也尽心尽力。

第二,增强大局意识。“不谋全局,难以谋一域”,舍小我为大家,舍私利为公利。本着开源节流的精神,不浪费学校的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第三,增强合作意识。在工作中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以1+1>2的观念,加强团队协作精神,能与学校各部门各专业的教师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师生之间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在服务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句话,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让学生满意的客观需要。愿“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师德之魂。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9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使命。在此次政法队伍整顿中,也把弘扬英模精神作为了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英模们用自己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好党员、好干部,我们更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当事人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责任心,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党的领导下,做一名合格的政法人。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象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可现在,有好多同学都不注意眼睛的视力,看一看,现在的同学们一个个,年龄那么小、眼睛缺“上身”了,因此要学习与预防近视有关的知识才行。

近视眼会导致:视力低下,眼睛经常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长期戴镜,会导致生活学习不便。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升学、参军、考公务员和找工作受限。老年后因为花眼而必须配两副眼镜。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那么近视是怎样产生的呢?小学生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没有做到“书离笔尖一寸远,桌离胸脯一拳远,头离书本一尺远”这个标准。看书姿势不正确,躺在床上看,或是趴在床上看,只要舒服,不管对眼睛有没有坏处了。看电视时间太长,离电视距离太近,有的人还趴着看,造成眼睛长时间疲劳,辐射太大伤身体。科技发达了,家家有了电脑,上网查资料虽然方便了,但大部分人是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一天做在那里,盯着那么一个屏幕,再好的眼睛也会近视的

你看,近视是多么痛苦。电脑玩不了、电视看不了,因此写作业时姿势要正确,养成写作业时“一尺一寸一拳”的习惯。要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看视力是否下降,近视者应配戴眼镜。写完作业或看完书后,眼睛觉得疲劳,一定要让眼睛适当休息。使用电脑时,眼睛要与屏幕之间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离,在使用时应多眨眼,保持眼睛的湿润,最长不能使用一小时,其间要休息10分钟。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应适当休息,眺望远处或看绿色植物。不要躺着或趴着看书。不在动荡的车厢内、轮船上、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不要用手擦眼睛。在写作业、看书时,不要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书写、看书。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要保护好视力才行。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教育要由境入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人。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点明了文与道、境与情、潜心会文与入境悟神,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意志的陶冶之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从而实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李吉林老师情景教学法的精髓。阅读这平淡而又饱满的文字,李吉林为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她的情景教学法为我的语文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

我感动李吉林老师的那一股子劲。面对传统的、封闭的教学现实,面对对孩子的眼睛里流露出的失望和漠然,为了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她义无反顾,开始了新的航程。为孩子们编写“补充阅读”。一学期一本,5年10本。虽说是自己土制的小读本,粗糙的印刷还存留着油墨的香味。但是在当时,它却提早了孩子们的阅读,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可以说这套土制的“补充阅读”是现在风行的各种读本的最早的尝试,也是延续至今的苏教版“补充阅读”的雏形。她坚信,只有扩大阅读量,增加语言积累,才能学好语文。

还有李老师为了带一年级孩子去看日出,独自一人半夜起身寻找心目中的理想观察点。李老师是个害怕走夜路的人,她只得靠着自行车壮胆,当太阳公公一纵一纵地升起来的时候,李老师痴痴地、美美地望着,谁曾想到,为了这太阳,李老师从北濠桥走到了公园桥,又走到了城南的易家桥。是李老师主动放弃驾轻就熟的三至五年级不教,而承担了一年级的教学,因为她看到了小学语文的弊端,她想另辟蹊径。李吉林老师对待改革的热情、主动和那一股子的劲都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看李吉林老师的名著让我感动地不仅仅是他的奉献精神,还有 她所撰写的情景教育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语文老师该怎样应用情景教学法?书中李吉林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知道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语文课上设置多样化的情境来作为教学的外部引诱,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且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氛围,在师生都以饱含激情的教学活动中,调动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是个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它也有着使得我们学生生理感官上与心理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

在课堂上实施情景教学,能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到文章所创设的意境中,感受到真善美或学到高超的写作技巧,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方方面面。这是我对情景教学法的最好的评价,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教师节这天晚上,我认真观看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的节目——河南最美教师。每位老师的事迹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他们平凡而普通,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让我不禁受到了教育。

一、有一种大爱叫坚守

陈俊德老师坚守大山四十年,他说:“守住大山,就是让孩子走出大山”。现在学校只有他一名老师、三名学生,其中一个孩子年龄小,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年龄大,每天早上陈老师先到这个孩子的家里接他,然后走30分钟山路来到学校,中午他还免费给这三个孩子提供午饭。陈老师快要退休了,但是他说:“只要有孩子需要他,他还会继续教下去”。还有一位程东老师,坚守大山九年了,她从城里人变成了山里人,却把山里娃变成了城里人。他们身上那种默默坚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正是因为他们深爱教育这份职业,为此无怨无悔地奋斗着,虽然放弃了走出大山的机会,但为了心爱的学生,他们毅然决定坚守下去,这就是大爱。

二、用爱撑起特教事业的一片蓝天

特教教师何克珍是无声世界里的生命舞者,她用行动诠释了特教人员对学生满腔的爱。今年35岁的何克珍,从事特教工作已经16年,开始教学时,她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无法与学生沟通、学生听不到节奏等,但她没有退缩,在生活中和学生多接触,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了聋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何老师为了让学生把握好节奏,总是用脚踩节奏,踩坏的舞蹈鞋有很多双。为了参加比赛,何老师总是领着学生做封闭训练,就算身体怀有身孕、贫血等不适,但她坚持到底,为了特教事业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终得回报,辅导的舞蹈多次获奖。她坚信只要怀有一颗奉献的心,就一定能帮助残疾孩子建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让残疾孩子也有普通人一样的人生。

三、献身教育事业——无悔的选择

窦东立和来琰晖两位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地区支教,因为在他们心里,教无止境,爱无疆界。特别是窦东立老师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到祖国各地偏远的`地区去支教,他认为,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自己的努力是锦上添花;而在教育薄弱的边疆地区,自己的帮扶就是雪中送炭。张宝老师为了做一名知学生、懂学生的“专家型”教师,主动申请担任接触学生最多的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还一直冲锋在学生技能大赛辅导工作最前线。窦志刚老师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和他的队员们在黎明之前的黑暗里挥汗如雨,从不问值不值得;不知道多少次,他们与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强队PK获胜时,也从不问值不值得!因为窦志刚说,自己爱校园足球事业,不需要理由。为了教师这份荣光,他们呕心沥血,用博大无私的师爱去关心爱护学生,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赢得了学生同等的尊重和爱戴,为此他们更加为这份职业无悔地付出。真所谓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啊!

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需要做的事情却特别多。每天从进了学校大门,繁琐的工作就开始了,和学生一起学习、打扫卫生,备课、听课、改作业等等,这些事情虽然平凡但不平庸,我想只要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的。

学习了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我决心也要做一名最美教师。首先,作为教师,要及时摆好心态,看到教师不一样的生活,并从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人生价值,这样才能从心底爱上这个事业,以美好的教育行为为自己的人生主线,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献给教育事业。才能更好的干好教师这份工作。其次,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爱是不求回报的,教师应该耐得住清贫,我们没有丰厚的回报,但是有学生对我们满满的崇敬和爱。我们对每一位学生的付出,总有一天,我们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和成绩。我们不应该目光短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更多的是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为孩子的发展添砖加瓦。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当然,这些教师的身上还闪现着无数的优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我相信努力的付出,才有春风细雨的滋润,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收获。让我们用爱的光与热孕育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争做最美的教师!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星期三,县关工委的同志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学生沉迷网络的课,讲了两个学生沉迷网络酿造了人生悲剧的事:两个五年级学生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地在网吧上网,害得他们的父母四处寻找,心急如焚,而他们玩得正入迷呢,根本没有顾及到他们父母的焦急。他们玩够想回家了,因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在回家的路上迷迷糊糊地走着,不知不觉地昏睡火车轨道上,刚好有一列火车通过,想跑已经来不及躲开,一瞬间,葬身于火车下。这个血的教训留给我们许多思考:难道两个生命因误入迷途而夭折了不令人叹惜吗?他们短暂的人生有意义吗?他们给父母回报了什么?他们给社会回报了什么?而这样沉迷网络的人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中是不乏其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劝告他们?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吧应运而生。网吧是一个能了解全世界的地方,也是一种多功能的娱乐场所。网吧的诱惑性很强,许多人被吸引了,尤其是青少年,与网吧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带给人们许许多多的方便、快乐,但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毁灭。有的人长期沉迷于网吧,没钱就想尽一切办法去骗、偷、抢;有的人长期在网吧通宵达旦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因沉迷游戏的角色而兽性大发,连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都给杀害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面对诱惑把持不住,酿造了多少人生悲剧。

人生如方向,当你迷失所确定的方向,而走入另一个方向,那么你就在那个地方逗留难以回头。尤其是我们学生,正处在“百花齐放”的青春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俗气”污染,很容易会“凋谢”。“青春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英国的史蒂文森曾说过。青春期任何一个时候都是“迷途”,如果你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同学们,让我们远离网吧陷阱,把握人生吧!

网吧,带给我们许许多多,但愿它带给我们的是社会的发展,是科学的进步,是知识的丰富……而不是一个极端。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等。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很大。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当前,中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七夕,只因有你。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总体来说,第1周网课期间,他觉得很充实,每天很忙碌,比在学校正式学习要累一些,但也基本能适应了。他每天早晨7:00起床,此时,妈妈已经准备好热腾腾的早餐,就餐完毕,7点30分之前准时坐到电脑前。每天晚上学习结束后,我们会和他简单的沟通,他会告诉我们当日上课学习的基本情况,我们也会把工作中遇到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讲给他听。上课期间,他在单独的房间内学习,妹妹在客厅里学习,不去打扰他,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毕竟妹妹还在上幼儿园,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的自律能力很了不起。大人不在家时,监督孩子不容易,家里安装了远程摄像头,一般我们也不去打扰他们,必要时通过摄像头或者手机与孩子对话,交代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本周三(23号)午休,他定的闹钟声音小了,没能唤醒熟睡中的他,直至14点25分才睡醒,睡过头了,现在,我们又增加了一个闹钟,用两个闹钟来提醒,确保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件事对他也是一个教训,他现在定闹钟明显认真多了,会把铃声调到最大。本周天气寒冷,还下了几天雨,孩子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为了弥补本周运动不足,本周六下午,天气晴暖,我们带孩子们去登山,用时约3个多小时,行程大约12公里。

另外,遵照学校要求,本周每天晚上7:00~7:30,他都观看了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大事。本周四(24日),他爸爸专门跟他讲了战争爆发的起因,目前战争的基本情况,俄罗斯打击乌克兰的主要军事手段,中国的态度及对在乌人员的保护措施,让孩子明白战争离我们不远,并和他一起探讨作为普通人如果在乌克兰应当如何应对。现在,唯一比较担心的是文化课的学习效果,毕竟网课效果没法与老师面授相比。

上网课,其实更累的是各位老师们,你们辛苦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恢复返校,让我们一起配合,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提升,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经历,人总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成长,风雨过后,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6

有幸参加了学校教学部门举办的老师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从观看《爱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我时刻都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之重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什么是爱的教育

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爱在我们在教育中怎么体现呢?在观看了《爱的教育》—

全国优秀

老师师德报告团报告会专辑,体会颇深:

1、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政治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3、要以情动心,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似乎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当我看完“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事迹报告会专辑”后,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7

通过聆听公正无私的法官黄桂芬、扎根基层的“巾帼”警察熊伟、心系百姓的刑警队长晏爱国等模范先锋的事迹报告,我深刻体会到榜样并不遥远,榜样就在身边。他们是一个个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先锋人物,更是一股股催人奋进的前进力量。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一名党员民警,我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将从警、入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忱付之于执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8

因为疫情我们回不了学校正常学习所以只能通过高科技发达的网络来教学。

好快不知不觉中已上一周课程了,刚开始还各种的担心怕孩子上网课会变的沉迷游戏逃避学习会变的不自觉,相反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期间我也观察过孩子的情况,挺欣慰的,孩子上课多次被老师表扬,各科作业也认真按时完成,孩子说:妈妈我今天给老师表扬了,作业全是A,我昨天也给老师表扬了作业也全是A,前天也是哦!妈妈看到你蹦哒高兴的样子特开心,得到老师表扬肯定后的孩子上课状态就更加的自信和坚定了,整个人也是非常的阳光开朗。孩子乖巧表现好亲子关系那是自然好的没的说了[呲牙][呲牙]谢谢老师!

各科老师都非常的细心,只要有学生说没有听懂,老师都会细细的分析题目,并且在课件上做好着记号。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孩子们早点回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学习。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民不再守着家中仅有的土地,纷纷走出家门到外面闯天下。于是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也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分析留守学生的现状,他们大多属于“爱”的缺失、祖辈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卑孤僻、冷漠不合群、不爱学习、不爱说话等几乎成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曾经有这样一个留守孩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我接手教一年级时,班上有一位这样的小男孩。他是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上课时,我发现他总是习惯地盯着桌箱,手中一直玩弄着什么东西,根本就没听课。我故意叫他起来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他也会回答一两个像样简单的问题,这一点让我知道了他并不笨,能学好。这时我发现了新的突破点,那就是随时关注他,让他自己充满自信心。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成绩提高了自然对学习有兴趣。我经常给他的监护人打电话,建议她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规范一下他的学习行为。平时也少不了对他进行心里疏导,他听了,重重的点了点头。没想到这一招一出,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每堂课上,他都积极举手发言,哪怕是回答错了,我都趁机表扬了他。看到他那高兴劲,我的心也高兴得像花儿一样。紧接着我就测验了单元试卷,发现了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又趁机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及监护人。希望他们一定要配合我一起鼓励他、教育他。后来,这个男孩好像变了一个人,各种行为习惯变好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20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的重要性有多大,但,随着电脑、电视等高科技电子产品进入家庭的过程,现在学生们的近视率正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心灵都蒙上了一层灰尘。

作为一名近视的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后,我看到的不再是明朗、清晰的世界,如果不佩戴镜子我就像生活在迷雾中一样。

在我近视之后关于是否要佩戴镜子这个问题很是纠结:带镜子害怕同学们叫我四眼妹,不戴又害怕看不清黑板。终于,我也成为了隔着玻璃看世界中的一员。

也许只有戴着眼镜的`人才理解戴着眼镜的人。其实,原来我也觉得没什么,但后来才发现带着镜子很不方便遇到冷天,镜子上就会上霜。而且,如果忘记带镜子,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有些同学也许认为既然戴眼镜这么可怕,那我近视还是不戴眼镜了。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了,不带镜子会使你的度数一路飞奔。最后成为高度数的俘虏,那样恐怕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吧!所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可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一定认为我太小题大做了,长大之后做一个手术摘掉镜子不就好了吗,其实哪里有这么简单。想要做这个手术,首先年龄是个问题,你一定要年满十八周岁才可以,恐怕我们还要等上好长时间;其次,角膜也要达到一定的厚度;还有在检查中如果你的眼睛有一项不符合要求,那么你就不能进行手术。

通过我这个优秀范例大家一定了解了视力对我们究竟有多重要。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法供大家借鉴:

1,看电视玩电脑一小时后给眼睛放个假;

2,多食像胡萝卜那样可以保护眼睛的食物;

3,多看一些绿色的东西,少在黑暗处看写;

4,如果你现在注意用眼卫生。

近视了并不可怕,你可以定期到医院检查,根据需要调换镜子。让我们一起保护眼睛拥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爱教育心得体会 篇21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了新兴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的四名英模用朴实的语言、感人肺腑的案件、真挚的情感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作出的不平凡事迹。这其中,作为政法同行,对这些英模人物的付出及获得的成绩,又多了一份亲切、骄傲。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学习到司法为民的理念、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业务过硬攻坚克难的勇气;通过对英模事迹的学习,提高了政治站位,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在工作中,立检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忠诚为民本色,不畏艰险,捍卫法律的尊严和社会安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