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听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xx年x月x日,我参加了在xx中学举行的初中生物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育才中学的颜秀红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沙敦中学的郭兰子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自己去总结没有分解者的后果,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店子中学的李艾玲老师和马头一中学的李昭老师采用的讲课模式,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生物老师。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10分钟)
Part2观察鸡卵的结构
a: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让学生制作鸡卵的简单模型。
材料:乳白色塑料袋子、透明塑料袋子、自来水、黄色乒乓球等
要求:制作出的鸡卵模型至少要有三个结构,结构越多越好。
b: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所表示的结构。
c:对学生的模型做出评价,补充模型上没有展示出来的结构(胚盘、卵壳孔等)。引导学生讨论鸡卵各结构(卵壳、卵膜、卵白、卵黄)的功能。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a。
(10分钟)
Part3鸡卵的发育过程
Ppt图片展示鸡卵的发育过程,提出“受精作用、体内受精”等概念,并且提出鸡卵发育的条件,引导学生解决part1中的`问题b。
(2分钟)
Part4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产卵、育雏概念的形成)
图片展示:孔雀开屏等。针对图片中鸟类的各种行为提问学生,鸟类所处阶段与行为目的。
(8分钟)
Part5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和晚成鸟概念的提出,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c。
(2分钟)
Part6知识巩固与运用阶段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把这节课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并且学会灵活运用。(5分钟)
Part7课堂小结(3分钟)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20xx年10月23—25日,我有幸参加初中生物课跟班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谢江西师大老师的积极组织以及南昌各校的支持为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好的学习机会。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通过本次学习也感受颇多: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此次跟班听课,我发现实验中学万凌云老师的生物课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万凌云老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我的课堂控制能力还不够,所以大部分上课时间都是我在讲,学生在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去寻找,去领悟。,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教师自己只是一位引导者,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体现出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洪都中学的刘丽萍老师在《细菌》这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细菌模型,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中他们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少问几个是什么;让学生多讲一点,自己少讲一点;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责备。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师生互动、小组比赛、创设情境,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四、深挖教材,并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作为一个教育者,上好课的第一步必须是研究教材,备好课。作为本次活动中的几位教师,从讲课内容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所授内容的潜心钻研,从教学目标到具体的落实方法,从重难点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紧扣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进一步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培养了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南昌十九中学的曾苑苑老师所讲授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课当中,曾老师紧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洗菜时发现菜叶上有菜青虫,怎么知道它是一种怎样的食物?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怎样去解决,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但想出了好的办法,而且间接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节课,带着问题。这主要是教师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的使用,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很巧妙的引入了本节课题。
五、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联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学科,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了实践性学习的原则,使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转化日常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南大附中的赵丰硕老师在《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这一课教学中,赵教师讲细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提出的三个问题都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物知识还原到生活,更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评课的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
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
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
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
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二、我的收获
1、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