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观潮教学反思(精选34篇)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请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
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一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各种形式的读,课堂上书声朗朗,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一节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我觉得这是我执教这一课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比较成功的一点。
教学完《月光曲》,我个人认为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预习:
上《月光曲》这课前,我提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进行三查一想:一查生字表,看看生字出现在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组成哪些新词;二查字典、词典,弄懂自己不懂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三查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一想是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预习中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
2、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张扬个性:
《月光曲》这课的情境教学,我主要采用语表情境和音乐帮助想象情境。第八自然段采用语表情境,学生才能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九自然段采用音乐帮助想象情境,学生才能体会乐曲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从而才能把九自然段读得有滋有味。
3、以读为主,重视熟读成诵的指导,充分感悟语言:
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熟读成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产生的感悟、体验并不全面、合理时,教师及时、积极地指出来,灵活地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飞扬。
5、体会联想,拓展思维,创新教育: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教完全文后,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呢?”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一切生成的基础,也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3月20日下午,按区继教中心的安排,我在所带教学班,上了《沁园春·雪》这节课。为了上这节课,我虽然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为了保证这节课的“原生态”,我既没有在本班提前预演,也没有在平行班级进行试讲。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课前的教学设计在推进,也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设计往往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的调动不尽人意。
因为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录课,考虑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可能不会太好,因此,我特意在上课之前,换上平时不爱穿的本装,一走进教室,就听到学生的一阵惊呼,加之平时与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以为学生会因此而亢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积极的表现。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我想除了因为学生没有见过这种架式有些胆怯外,可能还另外的原因:一是问题的设计,二是学生的活动设计。在设计问题时,我注意到尽可能只设计一些对学生体悟诗词感情的问题,而且尽可能使问题指向明确,但在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却与我的问题相去甚远,我想这也许是高估了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所致。在学生的活动设计上,设计得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思考或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2.学生诵读指导不够细致和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我是计划通过关键字的品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感情,进而指导诵读,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未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品读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的滔滔”中的“惟”和“顿”字时,品读了作用情感,但没有即时指出该如何读。在品读下阕“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几句中的“略”、“稍”、“只”几个字的作用和蕴含的感情时,也没有及时指出应该如何处理朗读时的重音与语速等问题,使朗读指导的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改进:
1.进一步缩减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朗读上,并将朗读与关键词的品味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问题设计上少提一些问题,也没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上阕说到下阕,而是将上下阕的品读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他们先品再读,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的指导,我想这样的话,品和读会结合得更好,既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效果可能更好。
2.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可以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读先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品和读的实践,谈朗读处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提高,学生由于有了说的实践,课堂发言可能也会积极和精准一些。
《百数表》是一年级小朋友形象认识100以内数极其简单的运算规律的很好的教学工具,虽然是简单的一个百数表可是里面藏了许多知识,如单数,双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等,所以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思维性较强的知识点,因此在本单元中是一个重点还是一个难点。
对于有些小孩子,在刚入学的时候就会从1数到100,所以对于补充百数表和读百数表的兴趣特别大,可是当孩子真正要掌握百数表中的一些规律,却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尤其当这些数的规律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就要寻找一些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数学中能够找到问题解决的模型,作为老师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找寻和百数表的规律有关联的生活问题,结果发现“十进制”的记数方法决定了百数表以10个数为一行的排列规律,上下数之间的差距为10。在找规律的时候,引导孩子发现最后一竖排都是整十数,横行中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逐渐增大并且相邻两个数相差1;而竖行个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逐渐增大并且相邻两个数相差1;学生还发现上下两个数相差10,还运用特殊表格让学生根据规律填数。这些抽象的规律要让孩子很好地掌握,在学习时应该就是这些孩子“自己的数学”,是最“贴近”他们的数学,也是他们最想知道和探究的,同时也是应该孩子自己探究所得到的规律,这样才能牢而深刻的掌握,所以我在教学时通过一张百数表的课件,把各种规律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让孩子通过我不经意的引导自己发现。对于这类思维性较强的课,与其是让学生艰难地表述思维过程,大部分学生努力地学习着别人的思维,还不如让这一抽象的思维过程外显为一种行动化的具体表达,如:让学生在猜数的游戏活动中自觉地利用规律,自主地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也许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学习数学本应是个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从发现问题的迷惘--黑板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数,到初见有趣现象的惊诧--数的上下前后是有规律的,经历探究过程的刺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填写百数表,最后到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清晰理解各种规律。只要让学生体会到这蕴意丰富的每一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新考教材也好老教材也好,倒数的教学编排没有多大的变化。本人倒数教学也已经经历了许多次。每次教学都在探索,意图寻求最好的教学,当然,这实在是可想而不可及的,总是有喜有忧。
喜:
1、激发兴趣
在课的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倒影和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从形象直观上感受颠倒位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较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再让学生求算式的积,让学生在自我感知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倒数的特点,再写出类似的算式。充分展开小组讨论,观察算式,发现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同伴说一说倒数的特点。在学生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引出“倒数”的概念。
2、改变方式
《倒数》这一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下章节分数除法教学打好基础。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我的学生情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让学生经历提问、验证、争论、交流等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再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探索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3、独立思考
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教学中,我对于探求“整数有没有倒数”、“0和1有没有倒数”、“小数有没有倒数”这几个环节,便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忧:
1、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去巡视会发现,发言的机会往往被好生抢去,个别学困生在探究过程中,发言机会较少。在探究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
2、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性领域得到拓展,而知识训练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练习的形式、内容,老师都必须精心、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时光稍纵即逝,转眼间一个新的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已逝的教学时光,可谓百味俱全,其间有一节课我上得最投入、最值得回忆与反思。
记得那是期末的展示汇报课,(主任说可能会有校外的教师来听课。)我当时很有压力,晚上也难以入睡.我选的是《勾股定理》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究了去洋思学习的一些记录,努力用新理念新手段来打造我的这节课。当我满怀信心地上完这节课时,我心情愉悦,因为我教态自然得体,与学生合作默契,基本上获得了教学的成功。
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勾股定理”这节课中,一开始引入情景:
平平湖水清可鉴,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荷花水中偃。
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花离根二尺远,试问水深尺若干。
知识回味:复习勾股定理及它的公式变形,然后是几组简单的计算。
2、走进生活:以装修房子为主线,设计木板能否通过门框,梯子底端滑出多少,求蚂蚁爬的最短距离,这些都是勾股定理应用的典型例题。
3、名题欣赏:首尾呼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1141-1225年)提出的“荷花问题” 比我国的“引葭赴岸”问题晚了一千多年。“引葭赴岸”问题,是我国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道名题。《九章算术》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该书的第九章,即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题目是:“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荷花问题”的解法与“引葭赴岸”问题一样。它的出现却足以证明,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传入了印度。《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之广,解法之精巧,都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为推动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丰富知识。
4、在教学应用勾股定理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智慧爷爷”出的思考题:即折竹抵地问题。并且将问题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将问题形象化,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在降低难度的同时又鼓励了学生能够看到身边的数学,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5、最后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历史,并且推荐了一些网站,让学生下课之后进行查阅、了解。这是为了方便学生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知识宝藏,利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整理、重组、再用这些更广泛的资源。这种对网络资源的重新组织,使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由窄到宽,有力的促进了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还让他们有了怎样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就达到了新课标新理念的预定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能感受“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渗透数学思想给解题带来的便利;感受人类文明的力量,了解勾股定理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先激发兴趣,再合作交流,最后展示成果的自主学习。这堂课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有利于创设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把数学课堂转为 “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不足之处: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讨论气氛不够活跃;计算不熟练,书写不规范。
我不惜用许多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过:“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诞生的。当时,全国只有五十多个党员,有十二个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开会过了3天时,由于受到了敌人的注意,为了安全,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举行了2天的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就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一句的来历。‘星火’是说火星,火小的意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党的力量很小很小,比喻为‘星火’非常恰当。而‘航船’即指那只开会的游船,又指从此开始,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学生恍然大悟。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有人问:“为什么党的生日是7月1日呢?”
现在,又回过头来讲题目,“‘中华少年’与‘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有关系吗?”
在老师指导下,大部分学生明白了:中华少年即可指的是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又可指我们的祖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几十年,还是和少年一样充满生机。同时说明我们的祖国发展前程光明,一定会蒸蒸日上。
一个问题,竟然引出了这样一段学习经过。可见教学素材随时都会出现,如果我们教师用心留意,注意学生的课堂发言和提问,适当加以利用引导,肯定会上出学生欢迎,自己得意的生动之课。
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在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回忆指南针的磁针静止后的指向,再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使磁针转动,(磁铁和铁)。最后在介绍奥地利的故事,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同时还回忆“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
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这一条,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画一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还要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
第一环节, 在组织幼儿观察大嘴怪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幼儿一般关注比较显眼东西,有的说眼睛一个是圆的,一个是三角形的,有的说它的眉毛也很奇怪。可就是没人注意到嘴巴。我想这回糟了,怎么能引入正题呢?我灵机一动,忙用手有意识的指着那张不太显眼的嘴巴,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幼儿就争先恐后说了出来。反思,由此可见,老师的范例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环节:打扮大嘴怪,幼儿在过程中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来打扮不同形象的大嘴怪;例如:有的像恐龙、有的像飞机、有的像长发美女、连太阳公公也成了孩子手中的作品,更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把口袋倒过来装饰,在我眼中认为的头发在孩子的口中变成了胡须,由此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有创意啊!从活动开展的效果看,这个环节非常的成功,不但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目标而且幼儿的想象也远远地出乎了老师的意料。
第三环节:说说我的大嘴怪。在这一环节中,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大嘴怪,如:裘嘉宇小朋友兴奋地说我喜欢大恐龙,我用即时贴剪了正方形作为恐龙的眼睛、三角形作为它的鼻子、最后还剪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形作为大嘴巴,在嘴巴上我还贴了一些尖尖的牙齿,恐龙看起来更凶了。他的话音还没完,其他幼儿早已高高的举起小手等待着。听了孩子们的讲述我从内心发出感叹,这些可爱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不但能大胆的构思出不同形象的大嘴怪,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那么的惊人。由于时间的原因不能让每个幼儿一一讲述,只能在延伸活动中,组织他们互相介绍。
第四环节:爱吃空气的大嘴怪。在引导幼儿探索大嘴怪喜欢“吃”什么的时候,幼儿都能积极思考,大胆猜测。虽然幼儿说出了很多结果,但始终没有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时,我并不着急,我相信通过我的引导和演示幼儿能得到启发。事情不出所料,孩子看完演示之后马上异口同声的说:“原来它喜欢吃空气啊!”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发号施令”幼儿就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的大嘴怪尽快的吃饱肚子。这个环节使幼儿兴趣达到了顶峰,幼儿在帮助大嘴怪吃东西的过程中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并且也从中了解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
总之,本次活动的每个环节开展的都比较顺畅,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通过大嘴怪的装饰与讲述提高了幼儿的操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游戏的乐趣。但是在活动的最后,因为时间有点紧,教师在语速上有点快,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由《天和海》、《海上的风》和《大海睡了》三首诗组成。分别从大海的颜色,有风时的大海,无风时的大海这三个方面刻画了大海千变万化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大海的感情。课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这篇课文应该让孩子们自读自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这首诗歌时,我先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 了大海的哪些特点,又体会到了什么;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去品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 。再质疑问题的安排,美读,欣赏的训练 ,各个教学环节都是以人为本。如: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后,再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问可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有关词句精读体会,最后使学生真正了解了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正如他们在仿写《海上的风》时所说:海上的风是调皮的娃娃,它一来,就惹得鱼儿不再安静;海上的风是摇篮,它一来,就轻轻地催人入睡;海上的风是魔术师,它一来,就变出五彩的贝壳;海上的风是画家,它一来,就画出翻滚奔腾的波浪……看来他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大海有风时的景象,最能吸引读者 。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规范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以后改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我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第七自然段时),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
同时我还发现朗读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一篇文章只要朗读得有感情,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思想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朗读,少不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极有帮助,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时效。整堂课中,我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我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我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一段,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努力读得精彩些。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的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有兴趣。再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教学中,我让学生领读,我来跟读,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跟读的被动做法。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体现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语文课上的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这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潮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这道题我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它既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又能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填出不同的答案,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 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例题中数学信息是无序地单独呈现的,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整理信息的意义与作用,内化成自觉、灵活地 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一.体会列表整理的价值。
在教学中,解 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列表的意义。教学第1个例题把后面小军的信息结合再一起,以 三位同学的对话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用句子或画线段图整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看,在此相机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列表整理。 通过列表整理和句子整理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列表整理的价值,更加简洁,清楚。
二.填写表格、理解结构、分析思路。
由于学生初次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因此需要细致的指导,在教学中,我尽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要求。
1. 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事先准备的表格先让学生读懂表格,再带领学生经历一次填表的过程。填好表格后注意在交流中,让学生说说表格的每一列填写的是什 么?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欠缺的是,学生对于列表法的掌握并不好,主要在于不懂得列表的好处以及怎样列表来思考分析问题,很多 学生甚至是在算过结果后再去填表,把列表整理信息变成了一种无用的操作。
2.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列表是一种策略,其目的就是 为了解决问题。不列表,让学生解答这些两步计算的问题也并非难事,大部分学生列完表格后,也是用以往的经验进行列式计算的,这样也就失去了列表整理的价值 了。因此教学时,在填表以后我让学生看着表格复述题意,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体会各人买的本数与用去的钱数是紧密联系的数量,体会列表整理显示了这些数 量的对应关系。
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和步骤。例题1,题目本身不难,所以在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显示的 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列式计算。在交流时,让学生看着表格顺着两种思路去分析这个题目,一种是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1本的价钱 (单价),一种是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这样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在今后的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表整理,更好地理出解 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
三.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例题1教学之后,通过算式比较,让学生说说在解题时,有什 么相同点?通过把两张表格合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如:小明买3本用了18元,小华买5本用了 30元,小军买7本用了42元,每本练习本的单价是相同的;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练习本的单价;买的练习本多(少),用的钱也多 (少)等。这些发现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清楚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初步感受函数关系,为以后学习正比例的知识打下基础。
上完课以后有以下几点觉得难以把握:
一、把握尺度难
用 表格方法进行整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并按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但这个指导的度难以把握。第一次试教觉 得很简单,出现情境图后让学生整理的出条件和问题,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大都不知所措,或是把问题重抄一遍,或是列式解答,或是满脸困惑地傻坐,很难 提供一份比较满意的整理结果,还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到二小上课时,我就直接出示表格给学生,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老师的意图,但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领会列表策略难
在 试教课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透彻地领会完整的列表策略,解答归解答,列表归列表,很难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表格中该填问号的地方,填上 了数据,把本该最后一步完成的内容提到了第一步完成。于是我在二小上时,表格出现后,我就强调了问号的作用。在启发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 强调从问题出发怎样考虑。学生情况比试教时好得多,但仍有学生先列式解答,只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
三、体会策略价值难
让 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并自觉应用该策略解决问题是一重点,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例题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对归一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掌握的比较好。当出现 情境图时,有的学生已经口算出了一本笔记本的价格,甚至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多少本?也口算出来,学生觉得列表是老师和课本另外强加的额外负担。为了解 决这一问题,我将列表整理与情境图对比,突出表格更清楚,有条理。尽管这样,在后面的练习中可看出仍有学生觉得直接列式解答省事。由于时间关系,书后面的 两个习题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整理信息,引导活动从有形向无形发展,这一教学过程未能完成。
通过这次赛课活动,从中发现了很多不足,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分析教材,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初读,学生初步感知了鹅的高傲,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在体会作者如何感受到鹅的高傲时,我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让学生做做动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在动作中理解了词语“左顾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鹅的高傲。接着我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做批注。这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文本,也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认真读文体会,并写下感受,达到了预设目标。
在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开始组织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进行阅读感受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特点。如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让学生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体会鹅叫声高傲。通过让学生将鸭与鹅的步态进行对比读,播放净角出场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并让学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从鹅见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学生体会出鹅的高傲。经过读文──看画面──演一演──再读文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鹅步态的高傲。在体会鹅吃相的高傲时,我引导学生感受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以及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的“老爷”派头,体会鹅吃饭时的架子十足。在整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还将词语积累贯穿其中,达到积累词语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本节课有两个亮点:
一、主问题的设计使整体感知一气呵成
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方式。这其中的原因既与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又与教师的风格和文章体裁内容等密不可分。但是就本文而言,设计有效的主问题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之所以说比较好,因为问题的设计还是有点请学生入瓮之嫌。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平凡”;“树的不平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平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平凡,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预扬先抑手法的学习效果喜人
计本环节之前,我并没有事先设计一个写作话题。只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片断练习中,我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去写得,所以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学生可能有点疲倦,于是我决定选一个话题,既让学生快速进入片断练习,又使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较。
学生动笔写得过程中,我穿梭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的更好,许多同学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确实有所提高。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学生的这种成功感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学生的发言确实很精彩,教师的点评镶嵌于其中,让学生确实有收获。
当小组代表的发言接近尾声时,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基本上都松懈了,因为片断的高潮基本上已经过去。但今天孙燕燕这一组的发言确让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的鼓气了掌声。孙燕燕因为是一个女孩,她发言的声音相当小,当她读完本小组的杰作后,全班同学都没有听清楚,这时这个女孩显得很腼腆,也相当不好意思,于是我叫她再读一篇,可是全班同学依旧没有听清楚,这时我把她所写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遍,顿时,所有的同学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于是我再次朗诵了一遍:“它不能像玫瑰那样留芳香于人间,却能留清白于教室”。全班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的两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往往能将整个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语文教学相比较其他的任何科目而言,所肩负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更重。
1、教学“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求出解集,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适用的方法。用“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取不了”求解不等式,我认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易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两者皆用。
2、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体现课程标准中:对重要的概念和数学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则。教学中,一方面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纠错”题型的练习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剖析逐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3、把握教学目标,防止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时提出过高的要求,重点加强文字与符号的联系,利用题 目中含有不等语言的语句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问题,注意与利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方法的区别(不等语言),防止学生应用方程解答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
4、本节课 课堂容量(安排的例题的题量太多)偏大,而且在思维上也有比较特殊的地方,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的时间不够,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因此今后在课时的安排上要尽可能的安排更多的课时,以减少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思考题的作用,因为班上有一部分同学体现出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对数学也比较有兴趣,出一些比较难的思考题,能够让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能有所提高。
5.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象客观题这样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用特殊方法解题的思维还不够,他们总是担心会出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缺乏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因为选择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题型,它的特殊性在于这类题目的答案是已知的,有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根本就不看题目中的四个选择答案,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对于选择题来讲能把四个答案选项分析清楚对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很有好处的。但本节课中出现的解客观题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在解与不等式有关的题目时特别的有效,但是如果不等式的问题中出现了分类讨论的情况,特殊的方法就有它的局限性,这时就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处理了。问题中出现了分类讨论的题目一般来讲都是比较难的题目,教学上我的处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这类问题就具体跟学生讲解,在学期末的复习时候再跟学生总结。因此要求学生在使用特殊方法用选不等式教学反思教育。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标》的重要理念精髓。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过分单一、枯燥,强调讲练结合,缺乏生机与活力,而现代数学教学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历体验,自主构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猜测探索,体验成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赢了》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中,我首先提供给学生的是不同的情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给学生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通过令人振奋的喜讯画面,从这个情景入手,提出“你知道北京成功申办奥运的确切时间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新知。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的知识,所以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对于钟面都了解什么?这部分让学生畅所欲言回答,唤起学生的经验。然后运用钟表模型中的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同时停,且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体会到1时=60分。最后,几时几分的读法,这部分内容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中自己总结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合作、探讨、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巩固练习。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体现巩固练习的。小朋友们都比较喜欢玩游戏,“我拨你读”和“我读你拨”两个互动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深化所学知识,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自主式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不仅动手,而且动了脑,动了口,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只能跟着老师及同学完成一些活动非常缺乏创造性。另外部分学生的操作速度非常慢。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法,更加深入领会编者意图,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主要有:
比较成功方面:
1、知识点衔接过渡处理较好,如由“大河向西流……”这句歌词引出为什么大河向西流,这与我国地势有什么关系,我国地势有什么特征。
2、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3、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 ,把知识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象呈现出来,简化了知识点的难度,如三级阶梯的颁特征、中国地形图、地势对所候的影响等。
不足方面:
1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未很好的结合,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能力方面还不足,如何中国地势的优越性方面未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概括。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未很好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对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阶梯过渡过水能资源丰富的知识难点未详细讲解,学生似懂非懂。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在课堂结构安排上时间分配合理,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练习和思考的时间偏少。课程内容偏多,如讲了地势特征和地势优越性后,接着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主要地形区,超过了学生接受能力,易使学生产生疲劳。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节内容我主要采用归纳总结、读图找规律、探究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由于内容安排过多,时间偏紧,教学方法变成以讲授法为主,读图找规律为辅,使教学活动变得有些单调。在语言组织上不够简练生动,一节课下都是老师在平铺直述,不够生动形象,缺少感染力。
5.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学生对中国地势特征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地势优越性的这部分知识理解还不够透彻。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偏多,学生负担有点偏多,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文章为了表现这一特点,大量运用了对比等手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中表现鹅的高傲.
因为缺乏媒体手段的直观感受,在上这课内容时,我总感觉学生对表现鹅叫声的几个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对了,我何不让他们比较一下这三个词的不同点呢?一开始学生沉默了一会,然后面露难色地直直地盯着我,我憋不住了,便提示说:“你们可以从声音的大小、距离的远近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聪明的孩子一思索就出来了:呵斥距离最近,声音相对来说要稍微轻些;叫嚣样子更凶,声音更大;大叫由于距离远,声音就更响了。 “这些词照道理都用在认为不好的地方,这儿是不是作者对鹅的这种做法不满呢?”“当然不是,感谢还来不及呢!它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主人。”我一惊,一语惊人呀!“那鹅要是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我顺势引导到。学生稍加思索就有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小偷,你别想进来,有我在呢!。”有的说:“主人快出来看看哪,有人来了!”“快滚出去,谁让你进来了?我的主人不在,不许你靠近一步……”还绘声绘色的表演了起来。是呀,就是因为这样,鹅的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果真没错。
“现在在你的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它是一只忠于职守的白鹅。”“它是一只忠于主人的鹅。”“做事认真的鹅。”“它是一只了不起的白鹅。”真是会读书呀,把作者要告诉大家的都说出来了,真了不起!我不禁夸奖起来。“这时你对它产生一种什么感情?”“喜爱之情。”孩子们脱口而出。“除了喜爱还有什么呢?”我不满足于这一点了,学生稍作考虑就说:“还有钦佩,佩服。”这些看似贬义的词句,实则夸奖呢!是呀,这是一只了不起的白鹅。就让我们用喜爱而又钦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益处。我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语,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学过的词理解了,再试着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练习我认为是设计的非常成功的。教学效果也很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但它却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在构思这篇课文的教案之初,一个重要的理念已经明确,那就是,规范学生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具体包括,学会看课后注释,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反复诵读,根据上下文揣摩,推理文意,学会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等等.因此,对以上理念的贯彻和实行应该说是贯穿本课教案设计的始终.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明确,反馈明确,落实明确.教学准备完成了,但教学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因为课堂教学设计只是我单方面的行为,如何有效地贯彻,还要看学生们的反应和配合.
T月2H日的课上好后,我觉得令人满意的地方是,教学过程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打扰课堂学习气氛的意外,教学辅助设备也运转正常.重要的是我所设想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得到了一个较完整的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我想不足的地方也是很多,比如,在自读要求这一环节上,我提出的要求比较详细,但在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逐一落实到位,只是抓住了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这样给有心的学生造成一种老师教学前后照应不周的,比较粗放的印象.还有对于学生的提问,涉及面还可以更广一些,要加强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的观念,不能光为了热闹和顺畅就只提问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学生,那些沉睡着的,羞怯的,敏感的心灵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机会.还有一个小地方也不得不提,文中的元方,课下注释为陈纪,学生的回答是非常正确的,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元方的父亲陈太丘的名字-陈实,当学生回答是陈纪时我当即予以反驳,但马上我脑子转了过来,是我错了.我想这虽然是个小插曲,但也给我一个警示,对待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认真仔细,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虽然听课专家组里的校长和诸位高级老师给了我一些好的评价和鼓励,我还是始终觉得我有很多的不足和要继续学习的地方,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有特色,如何更深地挖掘教材,如何在初中语文的知识体系框架下,逐堂课逐学期逐学年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一个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我将力求自己做到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目标:随堂课要像公开课那样准备那样上!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对文章的段落间的空白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作者对每一事物描写之间有很大的空白,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这是本文的结构“片段式”的特点。
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对“祖国山川颂”这题目的解读不到位。上课时,我只提到了这是一种问题,而没有从它的来源和演变说起,给学生造成很懵懂的状态。“颂”应是来源于《诗经》中的“风、雅、颂”。以采取赞美、歌颂为主。写法上多用铺叙手段。在上课时先讲解语言美再归纳结构特点,中间有点杂乱。后感:
朗读永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读几遍,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对于写景游记类的散文。但对于当前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朗读是让他们很厌烦的。如何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使他们的朗读从被动变为主动,是当前让我考虑很多的问题。也担心如果不使用好一点的勉励措施,仅凭苦口婆心的劝说,那今后语文学习的效果会是很不好。
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后,我感触颇深。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散文,用比较的手法向我们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以细腻独特的笔触,精练而准确的语言,具体写出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教读课文时,我采取了和学生聊天的方式作为开头:“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同学们去环游世界,请想想,你会带些什么?”学生们抱着这一问题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了解了在作者心中,读书如品味一道精美的菜肴,就如与朋友交谈、与亲人见面,使人回味无穷,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以书为伴的道理,领悟到了作者带书旅行的快乐。这时我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从文中找到,作者说读一本书就可能会读上一百遍。学生又不能理解了,又的甚至说,早厌烦了。那到底会不会这样?文章后来又把书打了两个比方。反复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谷底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慢慢学生似乎接受了作者的观点。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对和朋友的每一次见面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每天回家有没有发现家带给你的不一样。
有了体会之后就该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了。文中介绍了很多种读同一本书的方法。读过后,学生惊奇地在那说着自己以前怎么从来不知道读书还可以这么读。都说自己以前不算读书只算看书,只是看了一遍就算读完书了。学了这篇课文对他们帮助很大,将来也能这么读书了。
不足的是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展开想象“书像什么”这个问题时,我的引导没有很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要是能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素材,通过反复地朗读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比喻的依据,找到二者之间联系,学生再想像“书像什么”就会显得简单多了。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对大部分只喜欢看电视而不愿多读书的同学提出倡议:倡议全班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减少一些看电视的时间,力争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养成“以书为侣”的好习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这节课使我深刻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应让学生多谈个性化的见解、感受,这样的课堂真正是学生的乐园。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还有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本课是属于中国画教学,以前我在进行国画教学的时候,一般都会以教师讲解技法,学生临摹为主。但这样的教学课堂会让人觉得很沉闷,学生往往也会兴趣渐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部分,我出示中国画作品,让学生猜一猜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一旦有兴趣和热情,他们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欲望。教学中,在讲到中国画的用笔、用色和绘画方法时,我通过示范、欣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来体验中国画的独特优势。在有形中使学生感受到表现水果是运用彩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使果实饱满而有韵味的。整个教学流程下来,循序渐进。我教得愉快,学生学得也开心。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
(1)、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
(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
(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外出听课中,感到三年级的学生了,不能再象二年级时那样,一课生字,一课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识字,总是依赖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识字兴趣不高不说,也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于是,第七课我采取了课前先在家预习,完成预习要求,课前先报听写,考察在家预习情况,听写结果显示,在家预习的效果很好,双横线和方框中共有生字15个,只有“密”、“茂”字有学生会写成错别字。
当学生学习第二节诗时,我问:“你们见过丘陵和盆地吗?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们露出迷茫的神情,我没有责怪学生没有做好预习,而是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自然景物打比方,大地这位巨人是多么的健壮!当学生把第三节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我欣喜地对他说:“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这样毫不吝啬地给予他肯定。这样其他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了。
“It’s red”这一课是兔兔系列教材第二册中的第四单元。在一年级Sparky教材中曾经出现过有关于颜色的教学内容,对比一年和三年的教学内容,颜色单词没有 改变,但是增加了对于颜色的提问方式,在回答上有了扩展,从简单的只需回答颜色,到在颜色中加入名词等等。这样的改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广阔,深 入学习,让知识循序渐进。采用这样的方式使教学重点更加明确,突出了教学重点,分散了教学难点。在教学重点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点面结合,以低引高,逐步扩 展,把难点化解于各课的会话教学之中,使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很“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解决。非常符合儿童的学习、记忆规律。另一突出的特点是伏笔多,提高 了语言的复现率。学生在学了新课的内容之后,可以把前后所学的内容连贯起来进行操练,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而且这种滚雪球的操练方法也不会使学生感 到枯燥或厌烦。
下面是我针对本节课在听过校长评课、反思后,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这节课给人的整体感 觉 是浮躁,分析原因在于课堂训练形式的单一,通常采用整体方式,不能很好检验学生的个别情况,不能及时纠正个别错误,给予适当评价。二、活动相对较少,知识 传授过多,三年级学生的课堂不应出现过多知识传授,和单一形式的单词训练,应该采用更多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用,用中记。针对这一点不足,在 后来的课堂中改变了活动方式,设计了用七个精灵想和大家做游戏的方式,设计了七个不同的游戏,每选择一个精灵就可以和他们一起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更 好。
此外还有组内老师提出的一些建议,如应该让学生多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美,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美方法好将产生美 好 的教学效果,可以带领儿童进入各种梦幻般的美好世界,使英语成为美好世界的解说,从而使英语课带上一种神奇的艺术色彩和魅力。使学生保持对它的新奇感,从 而争着、抢着说英语,学生们在这种“说”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语言、艺术和情操的训练与陶冶。此外还有应多采用一些语调进行训练,以及板书,听录音的顺序 等。在反思,改变方式后都有了不同的效果。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只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一定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让学生更加喜欢英语课堂。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个内容要2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在课前,我设计了两道复习题,计算图形的表面积。为新课学会包装的计算作铺垫。
在学一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特别是“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以后,由抽象到直观,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算一算的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1、先算出平成新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计算它的表面积;2、先算出2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然后减去重叠的面积,就是拼成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完成以后,我点了几个同学板演。没想到,他们画的立体图形很标准,出乎我的意料。并且把计算过程展示出来后,他们发现了把2个长方体重叠后,重叠最大的面的时候,节约包装纸。由此,学生也推导出:把几个长方体的物体包装在一起时,重叠的面越大,越节约包装纸。学生们尝到了甜头,都觉得这个内容太简单了。这节课他们是快乐的。
算出了2盒如何包装节约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3盒、4盒、5盒包在一起,一共几种不同的包法呢?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马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用数学书摆。我在学生当中巡视,发现有的小组是这样摆的:我们先一层一层地摆,每次摆的时候要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想想它的因数。然后摆两层、四层等等。摆完以后,学生开始汇报。我们在求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时,可以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然后一层一层地开始摆,最后把每层摆的种数加起来就可以了。同学们也一致同意这种方法。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活跃,看来包装真的真的很有学问。
有时候,对学生完全放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囚绿记》教学思路的考虑:
一、抓住“绿”字,突出“绿”的象征意义。课文“绿”的象征意义,共有三层: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2.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永不屈服于黑暗。
但是这种解读方式,势必涉及文章的背景分析,并且将它图解为一篇充满政治色彩的革命宣言。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否有这个意图,我们的解读是否为误读?
二、抓住“囚”字,层层深入,分析作者内心的冲突。作者在 《〈囚绿记〉序》里说:“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仆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囚绿记》就是一篇表现作者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作品,通过对词语句子的解读分析,挖掘作者的从“喜欢”到“留恋”到“占有”的心理历程。这是一个不错的解读方式,但是仅仅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不仅课时安排上时间有多余,而且对文章的理解也仅限于表层,如何把课文分析与学生自身生活结合起来,我也存在很大的疑惑。
三、抓住“抒情散文”,传授有关抒情的知识。抒情式表达方式的一种,也是学生作文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但是把《囚绿记》简单的肢解成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或是肢解成正反对比、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那么就会将语文课变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四、拈出一个主题“快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品读,分析作者在绿色中获得快乐的原因,分析他在囚绿时失去快乐的原因,从而联系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获取快乐,并避免不快。
课后有老师提出,是否应该介绍一下作者,联系时代背景。但是我以为,最后一个思路虽然突破了传统对《囚绿记》的解读方式,但是这样主题式的语文教学,既没有脱离课文文本,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整个课堂学生能够有话说,乐意说,并且最终有所得。如果介绍作者并联系抗日背景,不仅主题解读比较牵强,而且因为作品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反而不能理解文章主题。造成教育的无效。
一篇文章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这次备课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在快要放弃时,灵感忽现,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思路,这也是提醒我备课要多下苦功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为解决这一矛盾,课堂上我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对于三个儿子的表现,你认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大都认为第三个儿子做的好。这时,我问学生: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情感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
“真正的儿子应该关心和爱自己的妈妈。”
“第三个儿子很懂事,也很爱自己的妈妈,他知道帮助自己的妈妈。”
“我们要学习第三个儿子,为妈妈多做事!”
……
听着这些感人的话语,看着那一张张美丽而可爱的脸庞,身在这动人的语文课堂中,我感受到一种来自于放手给学生所创造出的幸福和愉悦中。
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绿叶的梦》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作家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画卷,揭示了大自然的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欢欣。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美好的童年生活,从题目到内容都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去身边的一个广场,那里有一片树林,首先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大自然的美。教学中,联系学生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入情入境,再去美美的阅读,细细的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家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
趣味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当年老师在山中捕知了,挖野菜,摘草莓,采松果等等趣事,做引路之石,让学生想想自己在春游时,和大家在树林里捡树叶,捉迷藏,爬土山等事,说说自己的开心,怀念一下大自然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再来学文,跟随作者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学文时,我着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去和自己的生活做一比较,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当学生谈到: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 我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课后我让学生再去广场的树林去搜集树叶,去感受作者的乐趣,没想到他们竟然搜集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树叶,有些细心的孩子还能详细的介绍自己采集的叶子。这就充分体现出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是学生熟悉的小学生活的人和事。本课我主要是抓住“感知课文——理解内容——悟真情”这三个主要环节,带领学生理解感悟,并树立起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1.理解"歌声",认为歌声里包含着什么?说清楚课文中是用怎样的语句来写,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找到叩询文本的钥匙)
2.理解为什么上山采药?采药过程是、大人们找到我们后的情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一个细节,一个亮点。如我和二牛干脆下水抓鱼的场面:(摸呀 捉呀 追呀 堵呀 )读词,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教学中学生读得平平,没有意识到这四个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在文中起的作用和领会作者的用词凝练。我就以声传情,以趣生情,以情悟情:这么容易摸到吗?摸就得仔细点——“摸呀”!摸到了赶快——“捉呀”!要不鱼就跑了!可是鱼太光滑了,吱溜一下跑了——“追呀”!鱼跑了你心里不急吗?太快追不上怎么办?——“堵呀”!谁再来读一读?指一学生读。
3.合作朗读课文,感受“歌声”,重组课文内容,丰厚本旨的内涵。
4.重读“歌声”,想象说话:歌声向人们倾诉了什么?包含了什么?把歌声改成小诗诵读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都做爱的使者,去继承爱,弘扬爱,传承爱(回归主题,升华境界)。
这是我来到蒸湘区实验小学的第一次公开课,尽管我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课堂气氛不活跃,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学生读的不够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