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的实践优秀活动总结(精选3篇)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活动,它在大学生日后的生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大一这一难得的社会实践期间,我来到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浙江经济重镇——台州市。
经同学介绍我到了浙江特斯林工贸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生产网布为主的知名企业,并有幸进入技术部在老师傅们旁做些杂工。体验了一些技术活的工作情况。
老师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技术活在别人眼里相比于体力活显得轻松而简单。当我真正体验他们的生活时,我才发现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并不像人们所想,所说的那样。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既然那些老师傅们的工资比一般的工人要高,那么他们的“劳动强度”呢?在技术的世界里那一项不是靠大脑努力思考猜得出的呢?脑力劳动有时候会更加辛苦,所以他们所得的酬薪当让相对好一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热爱长期从事的某一行。而特斯林工贸属于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200人左右,负责技术的人数不足20人;由于这是一家劳动相对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创新空间有限,因此老师傅们的年龄并不是很大,大多是40岁左右的人。
日起而劳,日夕而归,是每天生活的常态,年龄相对大的师傅们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而对于年龄相对较轻的技术工人他们并不是很适应这种有点平淡的生活,毕竟他们还年轻,渴望更多的是挑战!然而工作劳累度也是不小的。每天要不断检查各种机器设备的情况,对于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关键点都会认真排查。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生产环节中的每一个关键点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且,对于工人反映出的设备问题要及时快速地解决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内容就是公司的客户反映出的问题,像特斯林工贸产品销售范围广,不同客户对于产品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对于外国的客户他们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还是十分苛刻的(这是老技术工人所说的),这就对技术工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不少挑战,这也是挑战之所在。最近以来,由于世界经济不太景气,因此该公司接受的订单并不多。我有幸在此期间了解到澳大利亚客户来该公司订货,澳大利亚客户所给的技术要求用老师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带刺的苹果。该批货物的订单价值在八百多万,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因此大多数负责产品开发的技术工人们在一起讨论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
从订单下发到进入产品生产经过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此期间,这些技术工人经常在一起忙碌的工作有时甚至不吃晚饭和午饭。办公室里日光灯昼夜明亮是常有的事,经过大概约四五天的时候,技术工人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忙碌了,他们的节奏也开始恢复了正常。从一位师傅那里,我了解到他们终于攻克了一个设备引起的技术难题,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兴庆的。也正是从此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另一面的生活。
作为学材料加工的我,希望能在所从事的领域有一番作为,首先就必须在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耐心细心地做事的能力,这是技术生活中的基础点也是必备素质。挑战来自于自己内心对于现状的不满,勇于向未知发起进攻,同时必须有更多的知识作为储备。只有这样才会在未来的某天发挥出来。曾有一位哲人说过,知识总会在你需要她时才会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的确,当今大学生浮躁过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践。现在看来这是一种极为短视的观点,他并没有认识到实践出现的成果正是知识积累发挥出的一种折射或者说是一种反映。当认清本质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是多么需要知识,可是现实还会允许他们吗?那时的后悔不晚吗?
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磨练人的意志,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经验,按照学校规定,我参加了铲小广告社会实践活动。
x月2日上午,我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居委会。居委会主任给我一个“任务”——铲小广告,她带我到了目的地,嘱咐我:“就把这个宣传栏的小广告铲干净。”心想:铲小广告,太轻松了!一会儿的事。我拿起铲子开始铲,左铲一下,右铲一下,可广告还是安然无恙,实在铲不下来,就用手抠,小广告怎么也不下来。原来,铲小广告并不简单。宣传栏上,小广告都是糊上厚厚一层胶才贴上去的,而且是大面积的涂,好像贴小广告的人,生怕自己的广告被人铲下来似的。不过,为了让宣传栏干净,再难铲我也得铲。时间流逝,快中午了,我才铲了半面宣传栏。几乎累得快不行了。这时,我的耳朵听见一个路过的老奶奶对另一位老奶奶说:“看!那小伙子在铲小广告,真不错,真棒!”听到这番鼓励的话,我又来了力气,继续铲。不过一会儿,又有一位老爷爷,看我铲的太费力,便告诉我铲广告的诀窍:“先用铲子把广告上能产下的部分铲掉,再用水浇那些铲不掉的,过一两分钟再铲,就会轻松许多!”我照着干了,果然,很轻松的就铲下了小广告,在老爷爷地指点下,我很快完成了“任务”。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在自己受到困难时,会有好心人帮助你。当然,如果看见别人需要帮助时,自己也应该去帮他,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同时,我也明白了劳动者的不容易。用自己艰辛的劳动,博得了别人的夸奖,这是我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籍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在我的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的乐趣。学习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这个暑期我坚持把“三大”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与反思提高上,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暑期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另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用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