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推荐九篇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精选9篇)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1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20__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科学家精神做出了全面概括。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往70余年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中国的崭新面貌。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今天的科技人员又当如何传承并弘扬这些精神呢?

为什么是这12字?

“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被归纳总结为12个字,6个词。“爱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要义,而与之密不可分的,是“奉献”精神。

“爱国与奉献,就是让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回答‘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标’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瑜对《中国科学报》说——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是钱学森在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的首届学生。

“你做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只为个人和小家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同的答案,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人生高度和厚度。”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则强调了“创新”和“求实”的意义。“所谓‘求实’,就是追求真理、尊重规律,不被权威束缚,不向功利折腰。这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动力。”他说,“‘创新’则更不必说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惯性的思维,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开拓人类的认知边界。”

“对今天的科学家来说,‘协同’的意义尤为凸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说,“当今时代,除了纯数学等极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研究领域都需要广泛深入的合作。如果说过去的研究是一条线,今天的研究则是更加庞大复杂的综合体系。你没有协同的精神、合作的艺术,就很难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工作。”

“同样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一点,是‘育人’。”张瑜说,“一个科学家只知道做好自己的课题,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那远远不够。只有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做得成功,学界才能后浪辈出,我国科技工作才能‘可持续’的发展。钱学森先生‘科学家办教育’,着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的光辉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

不薄今人尊古人

一提起“科学家精神”,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之下,那些奋战在当前科研一线的,正当年的科技工作者们,则较少被谈及。

这是为什么呢?

“这并非我们只歌颂老一辈,不歌颂新一代,不存在‘厚古薄今’的问题。”张瑜说,“老一辈科学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人为定义、刻意宣扬的,更不仅仅是因为资历老、地位高,而是他们确实为新中国科技建设做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重大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说,如果把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前辈称作“第一代老科学家”,他们从无到有地开辟了两弹一星、中国航天等伟大事业。如今八十岁上下高龄的一批科学家,“或可称为‘第二代’”,他们继承了前辈科学家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体力行和引领下,推进了像北斗、空间站、天眼、高铁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老一辈科学家固然可敬,我们今天的科技中坚力量和后备力量也都很出色,堪当大任,令人欣慰。”张瑜说。但他也看到,与老一辈科学家对改变国家面貌、造福民族同胞的迫切相比,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对爱国和奉献的体会则没有那么深刻。

“他们没有经受过解放前国家的苦楚,没有经历过百废待兴的年代。因此我们应该负起宣传、教育和培养的责任,让年青一代更好地承担起国家重任。”

李家洋认为:“时代赋予老一辈科学家人生的传奇色彩和典型意义,让他们的故事更加动人,更有传播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身边千千万万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们。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但也都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中国的科技人员非常勤奋。就我所见所闻,从研究生到研究员,很多人都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就是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李家洋说,“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能从每一天的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做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

“科学家精神”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时代被先行者们小心翼翼地点燃。自此以来,无论坎坷,不惧风雨,一路被传递着、保护着,被作为火种传播着、扩散着。

林建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工作者能保持纯粹,初心不改。

“作为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国家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就更有义务去心无旁骛地奉献科学事业。而且正因为物质条件变好了,科学家更需要对名与利的诱惑保持清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洁身自好地做学问,不要辜负时代的幸运和国家的厚望。”

李家洋曾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农科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卸下这些行政职务的他,今天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科研。即便在做行政工作的那十几年,绝大多数的晚上与周末我都在实验室。”他说。因为从事科研,了解科研,所以作为管理者能更好地指导科研工作;因为做过管理者,所以能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开展科学研究——这就是李家洋从自身做起,对科学家精神最朴素的坚守。

张瑜已经81岁了,过去十年来,他走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遍访228所高校、一些科研单位及中学名校,以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钱学森的故事,传播他的科学家精神。

“在各高校进行讲座的时候,每次到学生互动环节,我都很受感动,他们听报告的时候非常聚精会神,积极提问,跟我讨论自己的心里话,展现出乐观积极、独立思考、求知欲强的特点。”张瑜说。

看着他们,张瑜仿佛看到科学家精神的火种,正在一颗颗年轻的心里萌芽,星星之火,生机勃勃。

“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2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3

创新,是不竭的动力——颂歌献给党

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开始,从人类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来帮助自己开始,人类的文明便拉开了帷幕,于是,人类便开始不断地创新,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政治制度,创新文学艺术,创新成为人类文明的助推器。

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便利。

以书籍的演变史为例。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点,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竹简和木牍。为克服竹简木牍笨重的缺点,春秋末期人们发明了轻便的帛书。丝绢价贵,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破布渔网树皮制成既轻且贱的纸,手抄纸书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制书效率,降低了书的成本。如今,缩微图书越发微小易存,整个大英国书馆的所有藏书,可保存在指甲盖大小的电脑芯片上。

制度创新,让我们的社会更进步。

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如此便捷、优越的生活环境,是无数科学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难以想像,没有科学,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我们不会忘记封建迷信怎样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不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试看:三峡大坝电站的电流已照亮近半个中国;青藏铁路的修建,必将大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蓝图也已徐徐展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也已圆满成功……

也许你要说这些科技发展的成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那我们不妨看看你最熟悉的家吧。

从早期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发展为如今的彩电、电脑、汽车等等高科技产品,科学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带来了信息时代,通讯带来了便捷沟通,我们在享受这些便利时也面对着科技的挑战。在科技改变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为看重的应该是科学带给我们的挑战与机遇——精神追求的改变。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弃家庭乃至生命于不顾,追求探索着真理。楚国的屈原,汉代的苏轼,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飞、陆游,清代的林则徐,无以不是以国家责任为重的典范。中华民族正是由这些“脊梁”支撑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走向发展高峰。要深耕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营造敬才重才尚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让科学技术造福人民、引领发展。

精心培育,锻造爱国奉献精神。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奉献精神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中不断传承发扬。培育、引进科技人才,最重要的是赋予他们“精神属性”。要在科技人才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向科技要问题、要方法、要答案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定科技报国、科技为民志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学技术成果用到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中来。要做到精准识才、精准选才、精准育才,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掘培养顶尖人才,提升科学素养和攻坚能力,练就“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切实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搭建舞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也需要搭建起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要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体系,给科技人才描画一个德才表现的“全景像”,制定一张精准使用的“说明书”,切实把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量”出来,把潜能挖掘出来,贴上“实用”标签,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结合地方科技发展水平,为科技人才队伍提供科研攻关的技术保障,不断深化科研院所同地方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创”合作模式,鼓励科研院所在地方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实践基地,推动地方建立科技人才“智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指导。要结合实际建设科研基地和产业园,优化科技人才工作环境,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科技人才把“金点子”转变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实现更多从“0”到“1”、从弱到强的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让人民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丰厚成果。

优化服务,涵养尚贤爱才风气。“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崇尚科技、发展科技要从尊重科技人才开始。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心相待,科技工作者们自然会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付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创新创造是关键。要引导广大科技人才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5

随着时间无休无止的奔跑,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与我们每个人产生着密切的联系,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共享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便捷我们的未来。

如今,在我们每天经过的大街小巷里,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身影。从原先少数的年轻人,“上班族”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把“它”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通工具。“它”想必大家都已了如指掌了,就是———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在街头“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骑车出行,抵达目的地用手机支付,而且价格亲民,只要大约每小时一元。在大城市甚至二线,三线的小城市,都有共享单车的身影,它不仅给予了人们在城市一个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也大大减少了堵车的风险。我平时在短途出行时,也经常会选择“摩拜”“OFO”等共享单车。而且“摩拜”作为共享界的领军人物也时不时发起“红包车”的活动,让人情不自禁的“手痒”,忍不住“扫一扫”。我可也是经常被幸运之神所眷顾哦!

共享单车的出现和受利,也让共享书店、共享汽车、共享篮球等共享资源接二连三地诞生,它们的出现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共享”的魅力和优点。但是,与此同时,这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前几天我在小区门口看到有十几个人他们小心翼翼的围成了一个圈,有几个或东张西望,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们看向我时我立刻佯装抬头看天。好奇心驱使我向他们靠近,透过细小的缝隙朝里面看去。呀!几辆被拔下座椅的黄色自行车!再仔细看看发现车身上模糊的有“OFO",但也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时,我的心头为之一震,脑海中闪现出那些路边被上锁的共享单车和被破坏的共享资源……一种莫名的愤怒涌上心头……

“共享”这个创新的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共享时代”象征着我们的科技已“更上一层楼”!尽管仍有品行恶劣的少数人随意破坏、私自占有共享资源。但是我相信随着日后技术的发展改进,社会的惩治,一定会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共享资源”,改变生活”!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以前茹毛饮血的时代,来到了科技发达的年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前发愁晚上没有光明,而这天的夜晚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以前想尝尝海中的美味,都是很奢侈的,而此刻鱼肉虾肉都是家常便饭;以往总觉得家信难传,而这天涯若比邻……是的,科学带给我们的一系列的好处是不容忽视的!

唐朝杨贵妃想吃新鲜的荔枝,但是新鲜荔枝是在南方才能吃到的,于是,皇帝派人骑着快马千里迢迢从远在千里以外的地方运输过来,为了保证新鲜,累死了多少匹快马啊!但是如今,想吃到新鲜荔枝在市场随处可见,是普通百姓桌上的家常便饭。可见,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方便啊!

在古代,背井离乡的游子由于长期在外生活、工作,十分想念家乡的亲人,写一封家信,寄出以后,家人却迟迟没有回信……为什么呢?因为那封信可能没有寄到家人手中就丢在半路上了;还有可能是寄出十分久了,家人才收到,再回一个信,在外的游子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收到家人的回信,因此,给远方的亲人说一句话都很困难。

此刻好了,能够给在远方的家人发信息,速度很快,不到一秒钟对方就能够明白你想说什么,不仅仅能够对话,还能够视频聊天,这样,就随时能够与在远方的亲人聊天了,也能够看见在远方亲人的模样了,要是在以前,能够与远方的亲人见一面,那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一件事啊!人民没法解决的东西,科学技术必须能帮你解决,比如,学习遇到困难,只要打开电脑,打打字,正确的说法就会显示在电脑的显示屏幕上。只要有了科学,再大的困难都不用愁了。

但是,科学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的问题。大规模地把废水排放在河里,使人们吃不到放心的海鲜,大规模地浪费宝贵资源,却从来不想后果是多么地严重。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带来方便,带来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忽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哦。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7

科学精神是什么?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居里夫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的科学精神是永久的,是她跨越了百年的美丽,是她发现了雷元素,是她视名利为粪土,是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是她获得了2次的诺贝尔奖。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这就是她的科学精神,这也是她最后取得成功的秘诀。

其实发现科学并不难,需要善于观察加上坚持不懈,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和地球的引力有关,洗澡水的旋转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睡觉时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可以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长短,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我们不能发现呢?恐怕就算我们发现了也不会研究吧,因为只有那些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的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我们虽然还是孩子,但我们也要养成好习惯,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逃跑,那我们长大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向为科学献身、坚持不懈的人学习。

我们要的科学精神就是要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而且不要迷信书本。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8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形成了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等鲜明的精神品格,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独特的精神气质,融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全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__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内涵的科学家精神,要求“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今年是作风学风能否取得实质性改观的关键之年,但不应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终点,应认真总结落实经验,持之以恒弘扬科学家精神,铸牢科技创新的精神根基。

应该看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成果更加成熟定型。党中央出台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__-2035年)》等相关文件及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都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作出规定。坚持“四抓”定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破四唯”“立新标”并举,扎实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和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作出重要科技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不端查处、通报机制,筑牢学术道德底线。保障学术自由,保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营造追求真理、勇攀高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学术氛围。

应该看到,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政策要求和保障措施得到系统落实。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落实《意见》要求。科技部在系列规划及政策制定中落实相关要求,组织编辑出版“科学家精神丛书”,加大了学术不端查处通报力度;教育部出台或修订相关政策,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教材、进校园,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坚决杜绝片面抢挖人才和教师;中科院建设一批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示范基地,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组织系列报告会,出版《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等图书;中国科协构建科技工作者之家,发出系列倡议,组织系列论坛、报告会及主题展览,出版《弘扬科学家精神——走近100位科技工作者》等图书。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更加重视科学家精神宣传报道;20__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就“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举行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20__年9月,中宣部就“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举行科创领域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20__年,“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暨月壤入港、仰望星空话天宫、大国建造主题展成功举办。新闻宣传力度显著加强,为加强作风学风和学术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我们弘扬以爱国和创新为底色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意见》落实预期将完成阶段性任务,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各部门和机构积极落实《意见》要求,但行政化推进宣传工作的色彩比较浓厚,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本部门特色资源挖掘不够,开放共享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机制仍存在提升空间;其次,主流媒体显著加强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但对于占有较大流量、在普通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的新媒体平台覆盖程度还不够,针对性内容建设和多渠道展示形式仍有待创新;再次,科研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但实施细则与配套政策相对滞后,与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典型相比,对典型学术不端事件和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些灰色地带的处理不够严厉、明确和及时;最后,部分机构基层的微生态仍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学术民主的氛围不够浓郁,传统评审评价机制不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未来5~15年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将《意见》要求适当拓展、深化,纳入正在制定或实施的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及相关规划之中。针对新形势与新挑战,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建立部门和机构统筹协调、分工合作的推进机制,结合部门机构特色,挖掘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资源,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系统融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第二,加强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发挥主流媒体内容制作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与新媒体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等优势,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质量与效果;第三,统筹抓好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工作,明确底线责任及突破底线后的处罚办法,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和负面规范约束并重,加强科学共同体自律与社会伦理、道德及法制他律;第四,加强科学共同体基层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学术民主、开放包容的“微生态”。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评价导向,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初心使命,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新机制,为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多机会。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弘扬科学家精神心得体会 篇9

在这个时代,科技创新也是越来越多了:悬浮床,沙发,出门不用再开车,并且可以锻炼的风火轮。可以随意换跟的高跟鞋以及可以放很多东西的行李箱

很多人都说发明创造多半是因为努力而来的,我并不反对,因为,电灯是爱迪生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而来的,更是因为他的努力,才有了这伟大的世界发明之一。还有一些伟大发明的创造者,他(她)们的创新都是通过努力才得来的,但是,还有一些科技创新并不是全因努力而成功的。

首先,就是瓦特,蒸汽机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一些细节而创造出来的。蒸汽机的这一伟大发明的源头,其实就是平时,水烧开时锅盖会沸腾起来。也就是说,有一些发明创造是源于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锯虽说在现在不常用,都被电锯代替了,但,电锯的灵感是来源于锯的,它的发明者鲁班,是因为细心而创造出的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鲁班和弟子们上山去,但在半路,他的手被山坡上的一株小草划伤了。他很奇怪,于是,他又将手放上去,又出现了一道血痕,于是,他想:唉,如果用这个来造一样工具,那么,砍树不更轻松吗?后来,就有了锯,所以,发明创造还在于细心。

类似的发明还有很多,发明创造不管是努力,还是信心,还是源于生活,都为人类的发展提升了一个层次!不管你是谁,是干什么的,只要认真,细心,关注生活,你也会有所科技发明创新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