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感谢信(实用三篇)

追悼会感谢信(精选3篇)

追悼会感谢信 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亲友们:

20__年9月9日晚上8时15分,也就是父亲68岁生日的前三天,我的好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自1999年12月7日手术至临终,父亲与罪恶的病魔顽强斗争了整整九个月零二天。

今天,在这里为我父亲举行隆重而简朴的告别仪式,沉痛悼念我的父亲—何桂初同志。在此,我代表我的母亲和家人,向各位在我父亲患病期间前来探望以及出席今天我父亲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以及亲朋好友们表示深深的谢意!(鞠躬)

我的父亲从小吃苦耐劳,艰辛求学,工作后,一贯勤恳踏实,任劳任怨地从事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父亲热爱党、热爱学生,对学生更是象亲生子女一样严格要求,视如己出,对我们兄妹二人,父亲的教育是既严格又耐心,做到了循循善诱,亲切教诲,从不粗暴、轻率。父亲常常教育我们要诚实为人,对人要有同情心,工作中不仅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也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父亲不仅这样教育我们,而且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思想和崇高的品德也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不久前,看到父亲在病榻上记录的一张名单上,在他患病期间前去探望的人竟有352人之多!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父亲良好的为人和人格,让我们深感敬佩!

生活上,父亲一生简朴,从不奢侈,可是在培养、教育子女和对待自己的弟妹们,却总是关怀备至,竭尽全力。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父亲再三叮嘱我们一要简单从事,二不要搞迷信。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是一名党员,你也是党员,女婿建春也是党员,另外,我又作为一名教师,以前总是教育自己的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现在,如果临终后自己言行不一,如何为人师表?”。这是父亲的临终嘱托,我们无法拒绝,再说父亲生前一向崇尚简朴,反对铺张浪费。因此,在父亲的后事处理上,我们决定尊重父亲的意愿,参照本地风俗习惯,新事新办,简单而又不铺张,以维护他一贯的做人原则,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我们怎能不感到极度的伤心和无尽的哀痛。然而,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我们敬爱的父亲。作为子女,我们当竭尽全力孝顺好健在的母亲,尊敬长辈,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承父亲生前一贯坚持的勤奋踏实、为人诚恳的工作作风,努力工作,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亲爱的好爸爸,这是我最后一次这么深情的称呼您,千言万语无法说出我心中的哀思和对您无限的怀念,我们为您祈祷,您,一路走好!

最后,我代表我的母亲和家人,再次向出席我父亲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同事、同学、学生以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追悼会感谢信 篇2

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我母亲于__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不幸因病在家去世,享年__岁。在她老人家患病期间,许多亲朋好友、同事同仁前来看望。在她老人家去世以后,又前来吊唁,我们倍受感动,这份深情厚意,全家永远铭记在心。

母亲一生贤惠善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善待亲戚邻里,与父亲一道,含辛茹苦把我们儿女抚养成人,照顾拉扯了众多孙儿孙女。现在我们兄妹都已经成家立业,自己的儿女也能够独立生活。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在我们有能力给母亲多一点晚年幸福的时候,您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怎不令人悲痛不已。现在,敬爱的母亲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您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您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敬爱的母亲。母亲,您就放心地走吧。我们兄妹会秉承你的教导,在今后的生活中,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相互信任,彼此照顾。我们兄妹也会像您和爸爸那样,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人。我们知道,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敬爱的母亲,您最疼爱的儿孙们都来送您了,您的亲戚邻里都来送您了。亲爱的母亲,您就安息吧,在天国的路上,请您一路走好!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我母亲生病期间的看望和关照,感谢大家参加母亲的吊唁。

追悼会感谢信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长辈、亲友们:

这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情绪,悼念父亲不幸去世,并向父亲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首先,我代表全家,衷心感谢各位冒着盛夏酷暑,不辞辛苦,为父亲送行和我们共同分担悲痛。父亲因患贲门癌,年事渐高,体力日衰,病情加重,身体日渐消瘦,终因医治无效,于20__年6月19日10时2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81岁。

父亲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平民百姓,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岁月,却体现了人生的返朴归真。父亲一生辛劳,淳朴温厚,勤俭朴素,惜衣惜食,扬善憎恶,生性坚强,养育子女,恩重如山。几十年来,他和母亲一齐,含辛茹苦地把子女一个个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他有精湛的木匠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他是一个坚强要面子的人,事事要做的比人家好,在他的操持下我们家庭在当地很出名,在当地我家第一个走出两个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大姐随军跳出农门也被人羡慕,就是在家的二姐勤劳能干,为人称道。全家在父亲生病期间在经济上、人力上的支持也是众口皆碑的。父亲为家庭和子女付出很多很多。对于这一切他没有怨言只有执著,日复一日,默默奉献。只有当我们自己身为人父的时候,才体会到这种最平常,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养育之恩,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它饱含了父亲的爱心和职责心。

父亲是一个举轻若重的人,他善于从细微处关爱子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只要他明白,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忙我们,他乐意为我们做一切细碎的事情,一丝不苟,不怕麻烦,却不愿轻易理解我们的回报。即使在病重期间,他总还是想着不要给别人和子女带来更多的麻烦,宁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病痛的折磨。每一次住院都意味着病魔无情地吞噬他日渐衰竭的体力和精力,但他与病魔作了顽强的斗争。所有这些,使我们每次回想起来,总感到十分辛酸和悲伤。父亲事事争强好胜,事事不甘心落后。他的性格和为人,影响着和教育着我们,努力工作,勤俭持家。

父亲与我们永别了,留下了他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他对我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他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生活有千百种形式,但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父亲有幸成为一个跨世纪老人,但他的经历,性格,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只能选取自己特色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应当理解于先人的。但父亲一生问心无愧,是一个实实在在好人,是一个值得后辈永远追念和热爱的好父亲,他永远不会与我们分离,他将永久活在我们心里。我们会深深地惦念他,直到永远。惦念逝者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我们今后会更好地照顾好母亲,使她健康长寿,安静祥和地欢度晚年生活。

安息吧,父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