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精选3篇)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为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跻身全市区县20强,区委、区政府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12345”总体思路和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类人才队伍,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狠抓城乡就业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维护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不断加强人才开发,努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优,建设、规划、教育、卫生等领域专门人才缺乏;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发展不充分,就业容量有限,城乡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就业服务水平不高。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让各类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让各种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将为我区提速发展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二)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劳动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更加复杂化、经常化,也更加尖锐化。目前,我区劳动关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反映在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质量不高;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呈复杂化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大,必须依法维权,统筹协调,有效推动劳动关系双方保持和谐状态,积极推进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着力改善民生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基,保障是民生之本,解决民生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关键是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要全面深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二、加强领导,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第一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繁重,涉及稳定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权益、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清退公务员养老保险金等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将此项民生工程拿在手上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时要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要求,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统筹,整合力量,配好人员,结合实际建好基层工作平台,把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居民养老、合作医疗等具体工作规范在一个机构,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职工作人员,确保人力社保工作不脱节。区人力社保部门要深入一线,加强调研,靠前指导,强化检查,狠抓落实,做到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政策能落实、措施有保障。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攻坚。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作配合。区人力社保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不断强化协同推动工作落实的运作机制。要进一步对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医疗保险、人力社保网络等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搞好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真正用好用活政策,让群众享受更充分的实惠;地税部门要继续加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扩面征缴力度,力争在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上有更大的突破;金融部门要研究措施,降低门槛,精简程序,延伸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加强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公安部门要做好人口户籍管理工作,组织抓好户籍人口清理,准确提供人员信息资料;国土部门要严格执行政府征地拆迁有关政策规定,对征地农民,坚持先保后征,即征即保的工作机制;民政部门要继续做好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镇居民中的“低保”对象、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的资金补助;各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职工关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各企业要自觉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守法经营,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供优质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街道、镇乡和人力社保部门要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努力为群众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四)加强督查检查,严格目标考核。刚才,各街道镇乡和相关部门、单位与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区委督导巡查办、区政府督查室要会同人力社保局加强对城乡就业、劳务经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工作的督查,按季度通报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将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对各街道、镇乡的年度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这次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是在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相继组建完成之后,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上台阶的时候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纯清省长专门听取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工作汇报,我又就如何创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同省厅领导班子座谈。省厅也分别召开座谈会,对今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思路后,决定召开这次会议。
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保增长目标得以实现,扩内需成效明显,调结构取得突破,重民生百姓普惠,促改革活力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省上下的努力和贡献,其中也包括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大家在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机构改革启动以后,一方面要顺利完成新机构组建并实现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还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突出重点,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仅确保了全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已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和完善,而且还推进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等工作,有些工作还走在全国前列。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地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关于今年的工作,一会儿向前同志还要进行全面部署,这里,我就省政府考虑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几个问题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xx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目标,保障民生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围绕尊重人的劳动,发挥人的潜力,保障人的权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来展开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建之后,必须在提高认识、理清思路上进一步统一。
第一,要认识到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重视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充分的社会就业、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利益。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努力的方向。扎扎实实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党的根本宗旨的实现和政府形象的树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要认识到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我省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西部强省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类人才队伍,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让各类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让各种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就可以为西部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让人人享有保障,民生利益得到保障,就会形成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要认识到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政府工作的本质,搞好服务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在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之后,职能转变是一项长期而又势在必行的工作。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都体现在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很多目标,都有赖于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同志们通过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来实现。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就会为政府的形象增光添彩;工作出了问题,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正是因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民生,完善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和“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牢牢抓住“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条工作主线,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两个工作重点,不断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民生为本,就是要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发展经济为前提,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由过去保障登记失业者转为保障调查失业者,使充分就业成为工作常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尽最大可能,以最快的步伐对城乡各类群体做出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人人参与保障、享有保障成为社会风尚和公民习惯,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人才优先,就是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发挥体制优势,突破人事人才工作中的几个重点问题
我省是人力资源丰富的省份,又是经济社会正在加快成长中的省份,如何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互为因果,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责任。我们实行大部门制改革,改变了过去由劳动保障部门管劳动力市场、人事部门管人才市场的资源、信息分割状况。由一个部门统抓人力资源的政策、管理和服务,劳动者凭借技能和素质上岗,没有歧视和界限,这是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干部职工要及时适应这个转变,更好地发挥这一体制的优势,突破制约人事人才工作发展的问题,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党的xx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宏观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原则,管好现有人员,规范招录机制,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人数增长。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要积极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今年,要全面完成全省事业单位首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
二是要严格依法加强公务员管理。全省各级公务员管理机构组建后,要进一步整合强化公务员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系统协调机制、《公务员法》实施检查机制、考试录用机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的管理机制。要严格各单位编制管理,实行公务员实名制。要建立随改革的不断深入职能调整变化单位的退出机制。另外,要加大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力度,科学设计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整个公务员队伍行政管理能力。要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塑造良好的公务员队伍社会形象。
三是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最近,省委、省政府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需要,首批设立了54个“三秦学者”岗位,这是我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陕创新创业的重大举措,今后还会继续加大力度。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现在全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和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也要进一步加强。要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分类体系,实行科学管理,调动人才积极性。今年在重点抓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要着手推进其他职称系列的改革。
四是要重视和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这是利用外力外脑为我所用,是人才工作的捷径,各地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要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和我省“百人计划”,积极引进海外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来陕服务。要根据我省需要,引进和借用国外高端人才,支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发展。
三、促进全民创业,继续稳定和扩大就业
在我省经济发展中,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全民创业动力不足始终是两大薄弱环节,也对就业产生了极大影响。去年,我们采取了不少行政措施,缓解了就业压力。今年全省就业需求仍在110万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全民创业的问题所在,解决好政策的针对性问题。为推动全民创业,省市都制定了一些政策,现在看来效果还不是十分明显。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开展调研,找出影响全民创业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推动全民创业工作本文来源:百范文网 。
二是要树立创业典型,形成创业的社会氛围。目前我省全民创业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要宣传创业典型,强化示范效应,鼓励更多有能力的人走创业之路。二要加大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力度,提高创业者的素质。同时,要继续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抓手,扩大贷款规模,切实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要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带头创业。这些人有本领、有胆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我们鼓励支持的重点对象,我们的政策、资金等都要向他们倾斜。
除了抓好支持和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群体,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力争不再产生新的“零就业家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重要任务。今年要在进一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的基础上,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这项工作。
四、坚持低起步、广覆盖,完善我省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成效明显,人民群众普遍欢迎。但同时要看到,目前我们的社会保障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城镇无工作老年居民等群体的养老保障还没有制度安排,等等。这些问题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关心的事。为此,我们一定要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要下大力气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应保尽保、人人参保”。目前每个险种在统计中只有实际参保人数而没有参保的比率,比如养老保险,去年底我省的实际参保数是458万人,统计局普查的20xx年末全省职工数是771万人,这说明还有不少劳动者没有被纳进来,我们的工作还有未覆盖的地方和人群。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目标。
今年,全省上下能否把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雇员的参保问题解决,做到劳动者只要就业,都能依法参保。这一工作,工商、税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推进。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今年除继续抓好已出台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试点、尽快实现全省覆盖外,要重点在完善制度、方便群众上多下功夫。要在巩固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施养老保险跨省的转移接续办法,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要对城镇无工作老年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作出制度安排;要切实研究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衔接和异地就医问题,全面推行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在关中地区,要积极探索“五险合一”的征缴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的投入。社会保障工作不能“等、靠、要”,各级财政都要逐年增加预算,保证各项制度的实施和各类群体的参保,这是我们各级政府责任的体现。今年省市都要在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和社会保障投入上加强检查,实行考核,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
五、立足改革,勇于创新,着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现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新情况,只有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一是要扎实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承诺。要尽快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我省经济总量位次相匹配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断改革管理方法,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今年,要继续理顺和调节企业工资分配关系,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政府工资指导线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企业内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要认真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公务员津补贴制度,落实收入向基层乡镇干部倾斜的政策,稳定基层一线的公务员。今年,要选择几个市进行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试点,解决好收入差距的问题。
二是要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改革。今年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我们要在总结宝鸡市、榆林市、高陵县等部分市县统筹城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各市县的城乡统筹,在统一制度、统一标准上见成效。另外,在具体管理方式上,省政府鼓励其他市可以借鉴宝鸡市的做法,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划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是要探索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改革。为了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民工进城落户势在必行,但进城落户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平等享有各项权利的问题、社会管理全覆盖的问题、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等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政策,完善措施,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四是要推进军转安置工作改革。军转安置是一项政治任务,对这项工作,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既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也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要认真学习借鉴外省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拓宽安置渠道,鼓励军转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加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的扶持指导力度。要加强和改进军转培训教育工作,同时切实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六、整合资源,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经过各级共同努力,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基础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目前,全省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74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460个,有专职工作人员4862名,兼职2917名,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达102.8万人。但同时,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均衡,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要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要积极开展《陕西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为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制度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提供法制保障。要继续按照民生八大工程重点项目要求,明确各级政府工作责任,全面实施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三年规划。同时,信息网络系统要完成省、市两级联网,并向县一级延伸,具备条件的要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公共服务体系分属多部门、类型比较多,如何整合、统一、方便群众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会同省编办等部门研究提出我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中长期建设目标,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在市和市以下统一起来,加强队伍建设。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社区公共服务经办机构建设,力争在三到五年内使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要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省、市、县都要加大力度,支持“金保工程”建设,使“金保”信息化网络成为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平台。省编办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尽快研究成立一个“金保工程”数据中心,把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统抓起来。
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是各级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今后,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突出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希望各级政府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从财政预算、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不断加强公共服务的力量。今年,县、乡政府将进行机构改革,希望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工作机构,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权,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党风廉政以及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建设等方面都走在政府部门前列,真正为各部门作出表率。
春节临近,农民工逐步集中返乡,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凸显,由此引发的劳动纠纷增多,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关预案,积极主动做好保障企业工资支付和劳动纠纷处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同志们:
根据市政府领导分工,今年我开始分管人社系统的工作。虽说是刚刚接手,但对人社系统的工作作风、工作成绩和突出贡献早已耳闻目睹。今天这次会议也是本届政府组成以来召开的首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暨市政府全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刚才,黄玮同志 作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全市人社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希望各县区、全市人社系统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要充分肯定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 20xx年,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市委市政府关心的重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锐意进取、 开拓 创新,多项工作超额完成省下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 坚持民生为本,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 通过采取搭建对接平台、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技能培训、用活就业政策等有力措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发放小额贷款10.25亿元,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 各类待业群体的就业、创业难题,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二是扎实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坚强有力。 20xx年,全市 实现全年征缴各项社保基金31.08亿元,支付待遇52.38亿元。及时调整待遇, 为全市18.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增加养 老金177.85元,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52.18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分别提高到6万元和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85%。 三是 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全年实现 高技能人才培养5108人,职业技能鉴定3.6万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3.2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6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6万人次; 15项引智项目列入国家、省引智项目计划,全年引进外国专家30人次。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企事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规范。 四是 强化执法检查,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深入 。 通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检查、开通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绿色通道”等工作,有效打击了劳动用工违法行为,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7669人,追发9399名劳动者工资待遇6088万元,督促各类用人单位为5995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413万元。过去一年面临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容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要清醒认识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承担的任务艰巨繁重。 一是 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近两年,我市的就业形势和全国一样,在继续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总量矛盾的同时,又迎来了不断加剧的结构性矛盾。尽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处于平衡点,但供求不对接不匹配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招工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反映找工作难。 二是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收支缺口更大,确保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难度增加。以企业养老保险为例,20xx年尽管征缴额达到16.7亿元新高,但距离支付额38.7亿元仍有22亿元的空缺。 所以说扩面征缴工作、清欠工作还需再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是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机制还不够科学有效,工资收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够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逐步加以解决。
三要准确把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 机遇。 当前,我市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虽然面临发展不足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政策叠加的大好机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做好今后工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是中央全面推进改革的机遇。 推动人社工作上新台阶,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十二部分用了3条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改革,明确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和新要求,也为破解人社工作的历史难题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难得机遇。 二是全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开封发展寄予厚望,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开封要向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为开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必然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人才集聚,对全市人社部门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和动力,又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更是一种光荣和责任。 三是开封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 当前我市已进入风生水起的黄金发展期。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新增贷款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这在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发展史上还属首次。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好中求快”的发展目标和“学习发达城市,加快 转型升级 ”的总体要求,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计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努力推动开封快速崛起的战略方针,为人社事业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引进优秀人才、促进创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拓展了更大空间,增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人社系统良好精神状态的机遇。 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市里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各项工作不仅取得骄人的成绩,有些工作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人社系统广大职工不仅付出了智慧和辛劳,积累了经验,磨炼了意志,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动人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完成“”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改革提出了新 的目标和要求,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集结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与发展和改革紧密相连,促进发展、推动改革、改善民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我们人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融入、站位全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20xx年,要 着力抓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要着力抓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 要 适应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新优势。 一是 要抓好人社部门牵头作用的发挥。 要总结几年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经验,继续坚持六路并进,完善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通过定期会商、定期通报、联合督导、强化考核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好牵头作用。 二是要 抓好校企合作。 要在全市职业院校大力推行“订单培养”“联合共建”“工学交替”等多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使企业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基地,院校成为企业用人的“蓄水池”。 三是要 抓好培训效能提升。 要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养途径,强化技能鉴定,提升培训效能。
二要着力抓好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工程。 一是要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要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理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财政供给体制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离改革步伐,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改革。 二是要 强力推进就业和创业促进计划。 要多渠道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继续组织开展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创建示范性公共创业服务平台,设立创业服务大厅,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创业服务。 三是要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充分发挥就业培训调解劳动力供求“蓄水池”作用,把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化解过剩产能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企业在岗职工等各类就业群体组织起来,大力开展适合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减轻就业市场压力。
三要着力抓好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工程。 目前虽说我市已实现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征缴覆盖人群仍需加大扩面,收支缺口日渐拉大,仍需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四要 着力抓好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 要 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企业事业工资制度改革,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要 着力抓好 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工程。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靠人来推动,激烈的区域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不管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还是能源、资本等等,只有与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打造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关键在做、根本靠人。当前,开封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面对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相当短缺等现状,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省内人力资源强市,助推开封崛起的任务十分艰巨。要 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的要求,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高层次人才和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急需人才为重点,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举的方针,努力增加数量,全面提高质量,合理调整结构,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改革创新,转变作风,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作为主管部门,人社 部门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以改革创新促转型攻坚,全面提升全系统工作水平,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融入全局要有新的切入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主动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必须找准切入点。当前,要紧紧围绕建设“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充分把握“四个开封”有力抓手,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围绕中心,紧贴中心,谋划、定位和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服务全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破解难题要有新的着力点。 “求职难”、“招工难”,目前仍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必须面对、着力破解的两大难题。我们不但要解决好适龄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要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注重提升就业质量。围绕这两大难题,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着力深化扩展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着力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三是推进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点。 改革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是改革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军转安置制度,努力推动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 四是为民服务要有新的闪光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直接面向基层、面对老百姓,既是服务的窗口,又是政府的形象。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百姓,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作风。要强化责任意识,真正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始终胸怀党的事业,关心群众冷暖,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优质服务品牌。要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社区拓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同志们,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握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为早日实现开封崛起、把开封建成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