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老师演讲稿(精选3篇)
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老师:
通过大家的交流座谈,让我们共同分享了各自成功的经验,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是成功还是困惑,经过大家思想的相互碰撞,我们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势必对我校班主任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业务强、教育经历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重视班级建设。因为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班主任就是学校的化身。
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各项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所以今天学校在期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抽一个下午时间,来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旨在给班主任老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就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做到“有效”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很明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奠基,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保驾护航,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成人。作为班主任,要树立德育应该回归生活实际的思想,一方面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求,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另一方面,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都具备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
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教育的有效性。
一、有效德育的最佳方式是在德育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他让这个同学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位同学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这位同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二颗糖,对这位同学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值、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这位同学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我相信陶行知先生与学生“迟到”的谈话是精心设计的,他在训导这位犯错的学生前,不仅事先作了一番调查,而且设计了以“糖果”为道具的教育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自省、自悟,实现自我教育,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我们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握教育时机,创设教育情境,启迪、激发学生本善的良知,挖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德育有效性的前提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全身心地投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而且要深入到学生的个性心理层面。这里需要认真思考这样几个德育方法问题:如何与学生(特别是犯了错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怎样才能使学生把对老师的顶撞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心的愧疚?……我认为,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倾听学生困惑时的倾诉,尊重学生对某些问题不同看法的表达权,尊重并接受学生的合理解释。
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老师无私的爱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在思想交流中的平等互动。只有给学生以人格的尊严,人性的温情,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真情,只有用真诚去赢得真诚,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切忌浮躁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少一点蛮劲,多一点智慧,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平和。幽默的批评胜过严厉的责罚。
有时候,我们看到班主任怒火满腔,这是在用同学们的过失来惩罚自己,而且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每当我们准备发泄怒火时,一定要平衡情绪,并告诫自己,我们是在教育学生,不是在发泄情绪,要把愤怒埋在心里,同时要把微笑挂在脸上,千万不要失态。
动不动就停课、罚站,是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探讨。要知道,我们是通过教育某一个人来达到教育整个班集体的作用,即使对学生进行处分,那也是对本人、对集体教育的手段,不是教育的目标。
思想工作不能靠处分来威胁、恫吓,而是要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感化、诱导。有位教育工作者,曾总结过教育的因果效应: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自卑、逆反,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偏激、暴力,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仁爱、自律,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强。
做好班主任工作,既得苦口,还要婆心,既要反复抓,也要抓反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善于把每一个问题的学生、学生的问题都作为教育研究的素材,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身边也有许多好老师,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严格却不失关爱。
在我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好老师,他个子挺高,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几乎每次进班都绷着脸。他就是我的班主任刘德行老师。
他对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很严格。当有人犯错误时,他便会把他(她)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因此,几乎班里每个同学都有些怕他,我也不例外。
记得一天中午,刘老师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拿着一张试卷对我说;“你就在这里做,上课之前做完,做完以后放在抽屉里就行了。”我应了一声就赶紧做题去了。时间匆匆,上课铃响了,我把试卷放在抽屉里就跑回教室了。
第二节课下课,老师把我叫道办公室,拿着那张试卷,生气的对我说:“你看看你做的,该对的地方都错了,你说你,怎么那么马虎!”我惭愧的低下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师看见了,大概心软了,语气缓和了许多,对我说:"你把试卷拿回去,把错题订正一下。”我拿着试卷,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回了教室。
从那以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后来一次数学测验,我考了108分(满分120),但比上次好多了。老师再次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这次比上次相对好一些,但还是有两个题目做错,下次要努力。”
刘老师虽然严厉,但也不乏幽默。他在班里没事的时候,喜欢读些同学的周记。他只要一读起来,就忘了自我了,读到感情强烈的地方,他还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而这些动作,常能逗的我们开怀大笑。我想,老是他到现在为止,都还不知道我们在笑什么吧。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严厉而不乏幽默的老师。他是我在初中生活中重要的导师。我相信,当我初中毕业以后,别人问起我的班主任,我一定会自豪的说出他的名字。他像是春蚕,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别人,最后奉献出自己;他像是蜡烛,照亮着别人,最后燃烧了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正是老师生活的写照。
各位领导、老师们:
阳春三月,莺歌燕舞,梨花带雨,含笑春风。诗情画意的三月八日,我们相聚在这里,共享美好时光。
时间回到某一天的早上,我来到班里,办公室收拾得井然有序,各类物品对号入座地放在它们自己的"家"。我发现,如此赏心悦目的工作环境,是打开新一天的美好方式!
上午8点50分,孩子们认真的目光都聚集在一个地方,老师一边提问,一边在上面写X年、X月、X日、星期X、天气……,被邀请上来的小朋友在"一一新闻播报"栏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看到的新闻。瞧,到了小朋友最喜欢的自主游戏自选环节了!他们有的在"小剧场"的计划栏上"写":"我要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熊去森林探险",有的在"阅读区"的计划栏上"写":"我今天要看那本我最喜欢的迷宫书"……我发现,区域游戏原来可以设计得这么精美!
下午5点40分,幼儿园像一位恬静的少女在享受着夕阳的无限美。班上只剩下最后一个托管的小朋友了,"妈妈已经下班赶来接你了,老师会陪着你等妈妈来的。今天有冷空气,把外套穿上再放学哦。"我发现,这里还有比夕阳更唯美的风景!小朋友回家了,办公室里重新坐好了一个端端正正的背影,只见她右手奋笔疾书,在每一本"家园手册"的评语栏里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写上小朋友这周在园的表现。我发现,在托管孩子的眼里,在家长心里,这位老师很美!
"青布棉袍,黑布马褂",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美,因为他充满了父爱。而我发现的那个背影,她折射出的是对孩子、对幼教事业的爱与奉献!我找到了!她就是我要找的最美教师:郑彦老师!
郑老师的美,在于和她的背影一样,表里如一,炽热真诚!
郑老师的`美,在于人如其名,"彦"字在古代是指德才兼备的人。
郑老师的美,在于润物细无声,却能沁人心扉。
郑老师的美,在于平淡无奇,却恰恰让人肃然起敬。
花儿心中雨露最美,鱼儿心中大海最美,在我心中,郑彦老师最美!鲜花,要送给最美的人:郑彦老师;一首《爱的奉献》,要送给在座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你们和许许多多的"郑彦老师"一样,在教育事业的征途中挥洒了青春,挥洒了爱!
美是永恒的,奉献也永远不会过时。感恩在这最美的时刻,遇见了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