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
摘要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公认的建筑施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了房屋结构的耐久性;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其刚度;引起钢筋腐蚀。该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原因较为复杂,所以显得防治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针对该缺点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原因;防止措施;处理措施
前言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等。因而防止楼板开裂已�
一、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形式
1.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2.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教学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3.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4.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45°裂缝,板上皮居多。
5.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6.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7.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现浇混泥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1.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5.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2 商品混凝土原因:
1.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
2.水灰比大(塌落度太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3.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4.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5.混凝土供应间歇时间长。
6.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批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不得混放和混入杂物,选用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及施工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能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可加入水泥用量的2.5%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
2.3施工原因:
1.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2.冬时期间受冻。
3.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5.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6.楼板内暗埋管线不在板正中,保护层减小。
7.混凝土振捣不当、不均匀。
8.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蒸发;浇筑
9.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留置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并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在其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其上 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0.温度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三、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3.1设计方面:
1.楼板最小配筋率 μ≥0.3%,且应采用细直径螺纹钢筋,提高楼板的强度和刚度;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2.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
3.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3.2 搅拌站方面:
1.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格控制水灰比。
2.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
3.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缩剂及无纺纤维等辅助抗裂元素,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
3.3 施工方面:
1.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2.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
3.根据预拌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确定混凝土浇捣时间,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捣找平工作。
4.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5.在预埋塑料电线管的下加钢筋网片,可采用钢筋网或冷轧带肋钢筋网片Ф4@100mm,宽度600mm,塑料管不得交叉放置,应使用接线盒,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6.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7.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8.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方法
1.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
2.裂缝宽度大于0.3mm 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
(1) 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20mm 的v型槽。
(2) 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3) 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3.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4.灌浆:
A普通水泥灌浆大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
B聚合物灌注基于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灌浆料,和水反应后形成固态沉淀物或泡沫材料,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5.拆嘴,封闭灌浆嘴。
6.柔性密封法: 通常将活动裂缝转变为运动节缝是比较适宜的办法。沿裂缝边缘开一凹槽并填入适当的柔性材料。节缝底部使用隔离层。
7.粘贴法:当运动不止作用于一个平面时,或者过度的运动已超过一个普通尺寸的凹槽所允许的范围时,或者不可以切割出槽时可使用这个方法。用柔性的密封带盖住裂缝,仅将带的边缘部分粘住。
8.附加钢筋法:
A普通钢筋首先将裂缝密闭,然后贯穿裂缝平面大约90°的方向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内,再将钢筋插入孔中使之粘合成整体。
B外部施加预应力通过后张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件的主要部分或者封闭裂缝。
9.涂层及其它表面处理法:修复开裂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范围很广的表面浸渍密封剂和涂料。如果混凝土开裂已经稳定,则可通过涂料获得成功地修补。但不适合低温区域操作。
结束语
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 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1)蒋正武,龙广成,孙振平,《混凝土修补—原理·技术与材料》
(2)李立权。《混凝土工手册》
(3)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4)郭仕万,肖欣,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摘要:土木工程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高新技术对土木工程这一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及影响,顺应这一科技革命与创新的潮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材料是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单介绍发展土木工程的重要意义、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结对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前景综合展望。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土木工程建设在和自然斗争中不断地前进和发展。城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桥梁、水利工程、四通八达的公路贯穿各个省市。土木工程是保证人类居住和交通的支柱产业,完善土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统一协调发展,成为目前土木工程的关注热点。人类为了争取生存,为了争取舒适的生存环境,预计土木工程必将有重大的发展。
2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章节在经过笔者多年来的施工经验中得出些结论,并形成了文字,具体如下。
2.1 土木工程理论的发展
土木工程的发展包括两个部分,即土木工程理论和土木工程设计,理论是基础、设计是理论的体现,只有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让土木工程设计得到最大的进步。土木工程理论包括力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需要对每个学科综合加固,切实保证理论基础的可靠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给土木工程带来了极大的飞跃,针对建筑、道路、铁路、桥梁、隧道等专业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这给土木工程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突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发展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很好的进步,对于国家各个建设项目、甚至国际项目的优势理论都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2.2 土木工程设计的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和规划改变了凭借经验设计的惯例,趋利避害地全面考虑土木工程的安全、环境、经济等所有因素。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出现,人类更有可能从事更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修建,高层建筑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超高层、超大跨桥梁和大跨结构等大型复杂结构的兴建,结构设计呈现更长、更高、更柔的发展趋势。土木工程设计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随着对土建项目要求的增长,土木工程设计也更加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只有把握好新技术、新优势才能把土木工程设计想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形式、受力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2.3 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体现在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施工材料出现了复合材料高强钢材等全新建筑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中空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各种节能混凝土等,新型材料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为复杂大型土木工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工程实施的设备、工具不断地向自动化、机械化、科学化发展,使得大规模复杂的土木工程不断发展并得以实现,推进了土木工程的科学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主要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也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之,我国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土木工程不仅要加强新型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更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
3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前文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已经阐述了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经过论证得出,土木工程理论的发展,土木工程设计的发展及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三者是息息相关的,互补关系,在具体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不断得到施工人员的喜爱。
3.1 向信息化趋势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并带动工业化,这是我们的国家提出的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信息化建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进行改造。通过信息化建设,使传统控制方式下一些较难实现的高难度� 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网络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技术服务系统,工程设计的传统过渡到基于网络的并行设计和协同控制,解决这一复杂设计系统的管理与协调需要协同技术。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为只能建筑的兴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使人们获得投资合理,都将被纳入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系统之中。
3.2向虚拟现实技术发展
沟通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工程提供了一种新观点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虚拟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技术,让人仿佛置身在现实世界中,一方面,将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施工过程和方法可以很好的进行清算,其计算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仿真、复杂的计算过程更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环境模拟技术及相应的实验设备是目前瓶颈耐久性土木工程研究。通过实现虚拟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最可能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方法受到信息接收者经验的限制,使得使用这种方法交流起来比较困难。虚拟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将施工过程和方法很好的变现出来,通过虚拟技术的实现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最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
3.3 向超大型土木工程方向发展
在21世纪,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新的施工方法将更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生产优质水泥、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浸渍混凝土混凝土发达,带来了土木工程结构,新开发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碳纤维的应用研究,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另一个重大突破。如何合理使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其他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也将朝着轻、强、良好的韧性和使用性能方面的开发,既从数量的高层建筑钢结构和用法的高性能材料需要进一步增加。 3.4 向地下、太空、沙漠、海洋空间发展
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开发地下、太空、沙漠和海洋空间是解决当前空间和土地资源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开发逐步向深层发展,在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将加强。美籍华裔林铜柱博士就提出在月球上利用它上面的岩石生产水泥并预制混凝土构件来组装太空试验站,这也表明土木工程的活动将有可能向太空发展。世界未来学会对下世纪初设想将西亚和非洲的沙漠改造成绿洲,研究开发使用沙漠地区太阳淡化海水的经济上是可行的方案。许多国家将建筑空间向海洋拓宽,船上设有小型喷气式飞机的跑道、医院、旅馆、超市、饭店、理发店和娱乐场等。
结语
综上所对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所述,土木工程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高新技术对土木工程这一传统专业的改造及影响。因而我们对土木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也更加重视。
笔者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高新技术对土木工程这一传统专业的改造及影响。如何顺应这一科技革命与创新的潮流,并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材料是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土木工程不仅要加强新型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新的技术手段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更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融合与渗透,实现土木工程的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11(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12(06):181.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12(27):277-278.
[4]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5):164.
[5]华力军。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236.
[6]江见鲸,江波。土木工程发展展望[A].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1(04).
[7]赵永旗,王婷灏。土木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8]关于加入《土木工程学报》第二届理事会的邀请函[J].土木工程学报,2011(09).
[9]《土木工程学报》第二届理事单位风采展示[J].土木工程学报,2011(08).
1.高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弊端
第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训教学需要与企业相关联,但是多数企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及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人员安全,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学生前来实习;第二,学校对于实训基地疏于管理,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是带领学生参观而不是见习,本属于学生的实习阶段变成了简单的见习过程,实践性学习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实施,导致课程设计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土木工程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意味着灵魂的缺失,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并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以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
2.2构建以素质和创新能力�
2.3建立以多样性重组为主的综合型实践教学课程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应从模板、钢筋、砌筑三个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考虑,这是土木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基础技能训练,以上三个模块的建立应以设计、操作以及质量验收为主,形成多样性的建工工艺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中要建立网络资源库,将《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等主要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并配以现象施工图片以及施工录像,或者制作flash仿真动画等,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实训平台。
2.4以学生工程能力提升为视角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以学生工程能力� 传统的工程教学方式针对各个专业课程的区分并不是非常清晰,教学方式也是以教师为主体,并没有过多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实践教学整改应从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方面着手,以合作教学、探究教学、参与教学、项目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为主,改革之后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塑造学生工程能力,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平台。
2.5创建新型企业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基础以及实验课程之后,需要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来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此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与领悟综合技能,企业培养模式的建设应以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顶岗工程实践及毕业环节这几个模块为主。为了能够建设全面的企业培养实训模式,需要高职和企业深度合作,企业为学生实习单独创建组织机构,并针对实习学生工作制定相关制度,为学生提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同时为学生建设实践与实训教学基地,在保证学生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
3.结论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的,而当下高职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方式中存在诸多弊端,这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塑造与提高。所以,针对现下社会工程企业的需求形式,高职应以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创新能力� 在课程安排与课程体系方面做出本质上的改革,以学生的综合型�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 钻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基础领域拥有重要的地位,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关键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钻孔桩;技术应用
引言
在近几年来,在城市建设不断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建筑工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基本部分就是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也是决定整个建筑之成败的根本。然而钻孔桩技术是土木工程传承的主要技术,并且能够广泛应用。此外,钻孔桩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钻孔桩技术含义及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钻孔桩技术是指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还未进行基础建设的地段,通过机械钻孔、人力挖掘等手段采用地基桩孔的技术,并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为以后构建承重台做好坚实基础。
钻孔桩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运用于国外,之后才引用至中国,并大规模运用于商业民房、公路,或基坑开挖支档和防护墩,特别是在跨江、海大桥上,对钻孔桩技术要求尤为严格。桩基承载整座大厦重量,桩基长度及深度决定混凝土架构放置,亦对整体受重力产生影响,建筑核心在于桩基,而桩基的设立与质量控制在于其技术。作为民生工程中最基础技术,钻孔桩技术在泥浆护壁施工、后压浆施工、灌注施工、全套管施工中均有严格质量控制和指标要求,时刻以最严格指标保护整座建筑。
二、土木工程中钻孔桩技术的应用种类
钻孔桩技术分为正循环回转钻孔、反循环回转钻孔和冲击钻孔三类技术方法。正循环回转钻孔技术是指应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机进行桩打孔,泥浆和钻渣从空心钻杆提升至地面;反循环回转钻孔技术是指应用把循环回转钻孔机进行桩打孔,泥浆从空心占杆外流入桩孔,利用真空泵等装置将混有钻渣的泥浆再吸至地面;冲击钻孔技术是指应用冲击钻设备,将桩底部泥石打碎带出。
三、钻孔桩技术的具体应用
1、钻孔桩技术应用
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可采用多种的钻孔桩技术。如冲击钻技术、正循环钻孔技术、长螺旋钻孔技术等,分别应用于各自的工程结构中。对于正循环钻孔技术,安装钻机时需要牢固平稳,同时需要滑轮、护筒中心与钻杆重合,其误差必须小于20mm。应用最广泛的钻孔技术就是运用正循环,它含有小误差、高精度等优势。在进行工程建筑地下钻柱时,例如:当初钻置入地底时,要求抑制速度,以较缓慢的速度逐步循序进入并轻压;当钻头全部置入后,钻压的强度加以增大,大力压进。通常处于正常状态下时,按照岩石层的硬度、土壤的强度,将钻头坚硬度及钻速给予调整。例如:在遇到岩层比较硬时,就利用强压、高速、小泵量进行钻进;粘性的土层,适合使用大泵量、中压进行钻进。加钻杆后,因钻杆特有性质,先把钻具拔出放置水平标高处,清洗之后再加载钻杆。钻孔中如果有坍塌、两孔过近、倾斜等出现时,停止工作及时给予调整,保证顺利进行工作。
进行安装及定位钻孔机。若钻孔机的安装基础松散,在施工中容易有桩倾斜、桩偏心、钻孔机倾斜等现象出现。所以在进行钻孔机安装时,地基必须要牢固。对于软地层及坡度地基,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平,然后再铺上钢板或者木头加以稳固。确定准确的中心点并正确把钻孔机进行安装,避免桩位不准,针对含有钻塔的钻孔机,首先运用钻机产生的动力和周围的地笼相联系,加以配合,把钻杆移置大体定位处,然后利用千斤顶把机架顶起,正确定位,促使钻头、起重滑轮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将钻杆卡孔和护筒的中心点稳固在同一垂直线,确保钻机保持有垂直度。钻机位置误差不能高于2cm。桩位准确对好以后,利用枕木把钻机横梁进行垫平,同时在塔顶相称于钻机轴线把缆风绳进行拉上。
进行压入套管的操作,其垂直度是指开始阶段挖掘的5-6m深度时的垂直度,所以采用经纬仪和铅垂加以确认其中的垂直度。钻孔环节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操作,在具体的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根据要求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证钻孔的。良好质量,首先是中心点的对准和垂直度,护筒务必压好。施工中,及时检查成孔的偏斜。利用冲抓式或冲击式等方式进行钻机施工时,会受到土层产生的震动而破坏邻孔的稳定性。因此,及时把钻好的孔给予清孔,放置钢筋笼并把混凝土灌注于水下。事先规划好钻孔顺序,不但确保上下各钻桩孔的施工之间不受影响,而且让钻机挪动距离相差太远及互相影响,通常能利用中央向两边施钻的方法进行操作。
2、冲击钻孔技术
运用冲击钻孔技术进行钻孔之前,要求添加粘土放置护笼中,经过钻头冲击力把石块与泥膏紧压向孔壁处,保证优质的工程质量及对于周边已经灌注砼的凝固不受影响,应该在临孔砼浇灌后,即可钻孔。因为比较大的冲击钻孔冲击力和较深的冲程,十分适合一些土层。在前期,做好在钢丝上冲程的深度标签工作,需要与设计的图纸要求相符合。例如:准备钻孔时,与锤高要保持0.4-0.8mm的低锤密击,因有比较大的冲击力,较弱的稳定性,需要在冲钻中不停的加入碎石和粘土,目的是让孔壁不能因宽松而倾斜钻机冲钻,在有4-5m的冲击至距离标高时,不必添加,改变为正常的钻孔即可。
四、长螺旋钻孔技术的运用
说到钻孔桩技术,不得不说到长螺旋钻孔灌装技术,长螺旋钻孔灌装技术是在传统钻孔桩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机械性能,将业务能力从湿作业阶段提升至干作业的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钻孔桩技术一举在长螺旋钻孔灌装技术上得到长足发展。
1、钻孔灌装工艺
在施工时,长螺旋混凝土灌注桩是利用其长螺旋至设计深度后,在一定压力下通过钻头、螺旋钻杆、泵管、随着钻杆提升、灌注混凝土至一定标高后拔出钻杆,并将钢筋笼压至设计标高即可成桩的工艺。传统钻孔方法采用泥浆护壁式方法,将土质层的土壤通过钻孔搅成泥浆循环送至孔外。此工艺是一种大扭矩快速干钻法,类似长活塞作业原理。在作业过程中,钻孔中大部分的土被输送至钻杆叶片上,并在外界形成土柱。由于土柱的存在,使钻孔在提钻前不至于坍塌。
2、长螺旋钻孔技术的运用
在民用建筑、大规模桥墩上广泛运用此技术,可在诸如流沙、砂卵石层、粘土等地质条件下作业,也适用于桩径范围300-850mm,深度25m内的护坡桩和基础桩的施工作业。在强调整体性与实用性中,此技术可替代大部分泥浆护壁钻孔桩和灌注桩。此外,对于建筑结构或土层较软、不稳地区也可作为加固操作使用,混凝土桩基替代旋喷桩基可与支护排桩形成堵水帷幕,具有强度好、隔水效果佳等优点。
四、结束语
钻孔桩技术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钻孔桩技术更是整个基础承重台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技术的成败主要从钢筋笼偏移程度、单桩承重力、桩身偏移量等方面综合评价与鉴定。作为民生工程,在技术要求颇为严格的基础上,对项目后期审核工作也要做到认真处理,各项检测结果均要达到国家标准。因此,加强技术操作,实施严格控制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是整个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米灏。浅谈钻孔灌注桩在木土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年。
[2]靳立芳。土木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技术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
[3]封文静,李昊鹏,刘玉欣。土木工程中钻孔桩技术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年。
1灾害属性及其严重性
恐怖袭击首属美国纽约世贸大厦911事件。此次恐怖事件共造成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死亡人数3000多人,此事件之后,虽然掀起反恐热潮,但恐怖袭击案仍居高不下,呈日益严重趋势。生态失衡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的,不合理开发资源将导致资源日益短缺,不合理的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将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是一个灾害高发的国家,洪涝、干旱、地震等灾害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财损失,各种灾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沙漠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西北地区尤其严重。人口的过度膨胀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老年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使中青年压力增大,制约经济发展。经济的短时间高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开采及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应的在生产中,是否安全生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2.1防灾减灾是全球性的任务
人类社会只是整个地球上的一部分,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不可能独自存在,只有依赖于其他部分人类才能存活在地球上,大气、生物、水资源等等。这些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多姿多彩的地球家园。对于每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圈”,比如大气圈,任何一个圈的平衡遭到破坏,都会对其他圈的生存平衡造成影响。因此,每一个圈都应该稳定的运行,过度的失调必将导致灾害的来临。比如,人类社会如果大量开采矿石资源,不善加利用就会破坏岩石圈的平衡;人类大量捕捉动物就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破坏生物圈的平衡,最终会引发人类社会圈的失衡。生态破坏、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问题将会日益严重,造成不可挽回的灾害。人类社会圈与其他部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其他部分的变化发展,反过来,其他部分的发展变化也会制约人类发展,严重的还会导致灾害的发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各个部分不仅是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甚至是生死与共、错综复杂、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这样的客观存在中,人�
2.2防灾减灾成为重要学科
随着灾害的日益加剧,灾害种类不断增多,灾害等级不断增强,逐渐有一大批专家学者相继关注这个领域,并且逐渐形成一门专门学科———灾害学,其中包括众多分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很多领域。在这门学科中,各个领域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具有综合性,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制约关系,这是由于灾害本身具有复杂性。任何一个领域出现问题,必将导致其他领域出现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灾害链”。灾害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正确认识灾害并采取果断合理的措施才能减少灾害损失。面对这样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逐渐形成一个日益壮大的学科是必然的。
2.3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①土木工程的属性防护性:现代土木工程的防护性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之中。超前性:土木工程的超前性是其重要属性,是与该行业与生俱来的。基础性:该属性表现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服役周期长。普遍性:土木工程的普遍性是由于各行各业对它的依赖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是永恒的,土木工程就是永恒的。
②土木工程的重要性由于灾害具有随机性和预测困难性,因此,人们在面对这些突发灾害时,只好采取“守势”,而这恰恰是土木工程的优势所在。土木工程的五大属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比如,我们虽然无法准确知道本年有没有洪水,但我们可以依据往年资料预计洪水并修筑堤坝。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土木工程依然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以火灾为例,由于火灾多发生在市区且频率较高,因此在规划建设时就应该考虑防火墙、防火通道等设施,除此之外,在灾后救助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消防站,消防站首先应建设车库、油库、消防员居住及训练等设施。因此可以看出,土木工程无论在主动防灾还是灾后救助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3结论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超前性和永恒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只要世界是物质的,是永恒运动着的,灾害就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防灾减灾重要手段的土木工程,也就是永恒的。
摘要:对于土木工来说,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同样重要,因为将施工技术运用好可以使管理事半功倍,而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使施工技术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本文主要谈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前言
土木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的影响,施工要不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技术、组织管理,并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将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好。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进而使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使企业取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一)深基坑支护创新技术
该技术工艺的诞生得益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开发、人防建设等的不断发展,因为若深层基坑处理不当,轻者会影响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重者可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故其是基坑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
1、桩锚支挡体系如针对地质条件较差、坑壁土密度低、开挖深度较深的基坑工程,可采取灌注桩结合预应力锚杆支挡体系,而套管水冲法成锚技术也具有十分广泛的使用范围,无论是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之上,还是位于水位之下,均可运用该种技术工艺,但若客观的讲,其施工效率和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2、一体化的支挡和支重结构常见于起临时支挡作用的地下支撑强、加固桩,或是发挥永久支挡作用的支挡柱或支挡桩,通过运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土木深基坑工程对承重和支挡性能的要求,而且可以加快施工进程,降低资源效果,对于提供工程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
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中的旋挖工艺实践表明,其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但要以优质的成孔质量为前提。
(二)体外预应力创新技术
体外预应力技术也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一大创新,主要是基于传统预应力技术工艺发展创新而来的,一般在结构特殊、混凝土建筑、桥梁跨度较大的土木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而言,体外预应力是在工程建设中,通过无粘结或粘结方式,实现混凝土截面内外预应力筋预应力的相互对应,若加以细分,其则属于后张预应力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该技术工艺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无粘结体系,相对而言,其简单易行,便于控制,而且可以通过使用单根张拉工艺,有效降低无粘结筋所遭受的摩擦损耗;二是有粘结体系,由于在该体系中,管道孔大多布设在结构体之外,既便捷了日常检查和维护,也可以实现对管道水密性和铺设质量的有效控制,故其预应力的摩擦力也会有较小的损耗,较为可行。概括的讲,无论是无粘结体系,还是有粘结体系,体外预应力技术工艺都比以往的施工技术更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这�
二、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而言,其规划和建设是以人们的实际需要为参考的,以此角度来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因为其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施工的运营成本、减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还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障。
(二)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的有效措施
1、人员管理。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使全体的施工人员都各司其职,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严格履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原则。对于人员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并且合理组织人力资源,组织纪律严明的,高质量的工程项目才能出现。将施工气氛进一步改善,营造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以及职责分明的良好施工氛围,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建设团队中的一员。除此之外,要对施工人员奖罚分明,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生产劳动竞赛,充分调动起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激励他们,使其凝聚力增强,将人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2、施工材料管理。进一步严格原材料的管理,才能从根源上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送检,监理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必须在场监督工程,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对其真实性负责,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见证人姓名和单位。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标识进场的材料,将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材料分类堆放。除此之外,因为大部分土木工程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防水工作必须做好,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如果材料保存太久,就要在取用时检测之后才能使用。
3、加强设备管理。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范围广、跨度大、领域多,假如购置大量机械设备,必然会导致企业资金的浪费,因此,在施工中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项目所需机械进行管理。
4、技术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项按设计图纸和辅助施工组织设计,参照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应规范,编制技术资料,用于指导施工,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顺利完成,在施工前,工程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措施方案,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安全技术交底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施工方案基础上,按施工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补充和细化,其二是讲清楚操作者的安全事项,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在工地上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许在砌筑的墙顶上行走;架子必须达到一定的牢固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后,参加交底的人员须履行签字手续等。
5、施工环境管理。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会受周围环境影响:如湿度、温度、施工地的地址、通风、天气等,这些环境要素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某市在保障房建设中,项目部在地下室砼大体积测温中,当时浇砼一天后面盖草袋养护,内外温差超25 度,采取的措施为浇水减少温差,这样做会影响砼施工质量,正确的做法是应立即铺两层薄膜,并堆上厚草袋,使温差有效控制;施工实践中应该对施工方案、工艺及检测手段进行全面控制,最主要的,要确保施工方法与技术的完整性及系统稳定性。
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确立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就是说施工现 场安全管理工作所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如果缺乏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那么安全管理必然是盲目的,并不能起到安全管理所应发挥的作用。为了得到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我们应该将目标层层分解,并切实落实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还应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
(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管,有利于施工企业高效、安全、优质的完成工程项目, 因此,施工企业应该从施工项目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监管、紧急事故处理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必须要做的工作, 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相当重要,其作为安全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 在安全生产的保障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3)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安全素质,有利于防范事故的发,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组织现场培训外,还可以举办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者座谈会等讲授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施工技能、事故案例等内容。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人员参加这些讲座及座谈会, 让各管理层人员和施工人员完完全全的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提供大家的安全生产技能水平,确保项目工程能够安全的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现代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施工过程又比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技术不断优化、不断创新,还要加强施工管理,解决好常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施工材料管理问题等,才能不断推进土木工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李光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12,23:51.
[2]韦喜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124-125.
[摘要]文章在总结了“土木工程资料”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课程缺乏、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一些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资料;教学;方法;实践
土木工程资料是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木工程资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资料组分、结构与资料性质的关系、外界环境和施工工艺对资料性能的影响,以及资料性能改善的途径,为以后毕业设计、进行科研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
1、课程现状
1.1课程内容多、范围广、与工程应用密切相关
土木工程资料种类繁多。根据资料的来源,有天然资料及人造资料;根据资料的功能,有结构资料及功能资料;根据资料的成分,有无机资料、有机资料及复合资料,这就使得“土木工程资料”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另外,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计算推理的内容相对较少。土木工程资料与工程应用紧密相连,每种土木工程资料(原资料或产品)都有相关的技术指标,有些技术指标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各种资料往往构成混合资料或产品,各种资料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混合资料或产品的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另外,工程应用环境对于资料的耐久性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既要体现各类型资料的基本特性,又要在工程应用上形成统一体系。这些因素使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1.2实践课程缺乏,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薄弱点。传统的三大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被越来越弱化[2]。“土木工程资料”作为我校资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样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经费短缺、缺乏实习基地等问题。另外,该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及经验性的内容比较多,且以文字叙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作为在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如果实验配套缺乏,更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缺乏整体性的概念。例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与组成资料、配合比设计、养护条件、结构和构件设计紧密相关的整体论,而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1.3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滞后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三新”(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为标志的工程建设新时代已经到来[3]。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也促进了新资料的发展。例如普通砖的砖块体积小,施工效率低,而且砖块烧制需要毁田取土,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消耗大量能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但体积大、施工效率高,而且使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得到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这种传统的烧结砖正越来越多地被加气混凝土所替代。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而教学大纲是根据教材内容而制定的。我校的教学大纲修订年限较长,进一步导致授课内容跟不上新资料的发展速度,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2、教改方法
2.1结合工程案例,加强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法代替传统的理论讲授法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土木工程资料中叙述性的内容较多,如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4]。工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工程中常出现的现象,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也符合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地上出现的石灰墙面鼓包、开裂现象,北方地区出现的路面、桥梁用水泥或混凝土剥落现象、沿海地区大坝的钢筋裸露、锈蚀现象,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整栋房屋突然垮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各种资料特点及施工技术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另外,由于课程中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实例演示等教学信息通过屏幕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对于钢材的'拉伸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以及时间长、操作难的实验等,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加强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工程实践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而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有些实验周期很长,无法在课堂内把所有实验都完成,因此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首先,在实验课上完成基础实验,例如完成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胶砂强度试件的制作,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水泥水化产物的分析,石膏制品的制作,沥青的粘度测试等实验。其次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以教师指导及研究生助教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例如各种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水化热、水化产物、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教师可以提供题目,学生确定选题,然后分组完成。最后每组同学递交实验结果及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实习,积累实践经验,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资料性能检测实验、新资料的开发研究或者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关注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较新资料的发展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密切关注土木工程资料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更新,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学科前沿和培养创新意识上,特别注意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情况,研发符合我国工程特点的新资料。例如,在国内外,聚氨酯外墙保温资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的防火性较差。许多事故表明,火灾造成的巨大伤害都是由于所用资料的防火性差,并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毒气而造成的。由于我国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且高大,聚氨酯作为外墙保温资料必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引导学生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且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新资料。另外,应缩短教学大纲的修订年限,同时应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交到教师手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固有体制会制约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4改变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应试教学方式中的传统评价方法,对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课堂出勤、上课听讲、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依据。平时作业紧扣教学重点,例如石灰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骨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浆的配合比设计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反应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材包含了大量关于资料的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设计公式。随着新资料和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指标也会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在信息时代,电脑能够为人类提供海量数据,并可及时查询,因此很多内容无需特别记忆。因此,开卷考试能够回避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更多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结合,更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3、总结
“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和实践认识促进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云虹。“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5(4):27-28.
[2]张俊,罗伟。《资料工程基础》教改[J].广东化工,2011,38(3):200.
[3]张灵辉。《土木工程资料》课程教学的改革[J].四川建材,2015,41(2):295-296.
[4]苏达根,张志杰,钟明峰。 大资料专业“资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增刊),2005:31-34.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质量安全事故逐年下降,质量安全生产状况逐渐好转,但是总体而言,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大事故依旧多发,究其原因,离不开建筑行业较差的质量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生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以及落后的质量安全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等,以上因素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因此,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更应完善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保障系统,建设好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确实形成全体成员、全部过程、各个角度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质量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 目前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分开。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1.2 工程前期立项环节不严谨。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要能承接一两个大项目,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正常运转。正因为如此,一个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建筑企业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攻关。有的以帮助建设单位获取立项审批为筹码,或在项目考察阶段进行“感情投资”,得到建设单位决策者给予承建的承诺;有的则是在对将来承建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对立项决策方进行公关,提前干预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补偿资金额度,
1.3 尊重专家意见、重视民智民意不够,前期规划和设计论证不深入、导致返工、拆除、赔偿、甚至民众集访。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还带来了社会稳定问题。如在安置房、廉租房的建设中已出现的几起类似问题就比较突出。
1.4 对施工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质量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建筑产品的最低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以上,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的,而施工质量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1.5 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了,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了。
1.6 重视资历经验,轻视计算数据。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现场应用与操作的载重机械、计量设备、带电导线等,都应以资历高、经验足为导向,而计算数据只是复杂繁琐的数字,不能作为实做的依据。
1.7 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 对存在的问题建议
2.1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强重大项目决策管理,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发布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抓紧研究起草政府投资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继续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贯彻实施工作,加快编制完成行业标准文件,实现招标投标规则统一。不断深化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审批管理。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落实度。
2.2 创新机制制度,加强市场建设。按照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的原则,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整合和利用好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为工程交易提供场所,为交易各方提供服务,为信息发布提供平台,为政府监管提供条件。
2.3 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3.1 预防职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3.2 补救职能。补救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2.3.3 评价职能。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
2.3.4 教育职能。施工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吸取反面的教训。
2.3.5 信息职能。建筑施工安全信息是政府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宝贵的资源,一旦失灵,会引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混乱。研究生产系统中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加强控制与反馈,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2.4 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