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新闻学专业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一、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的误区
怎样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国外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研究和实施。西方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与知名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校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支撑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者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引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一理论不久,出现了一些误区。
(一)认为合作收益应由学校全得,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
校企合作培养双方责权不明,利益不公。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大学领导和学者甚至提出,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共同上课,共同指导学生,等等,几乎完全不考虑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不考虑市场经济规律。还有的领导和学者主张把企业引进来。据笔者观察,即便花大力气引进企业,但都浮于表面、做做样子。办学的收益学校几乎全得,办学的责任却要企业和学校共担,这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上的第一个误区。
(二)认为大学生的所有技能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这种观点主张大学生的所有本事,包括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职业技能、科研能力等等,全部可以甚至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这种理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事实上,校企可以合作培养人才,甚至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但对当下中国大学特别是非重点大学而言,要想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必须首先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合作双方的动力问题。中国的人口峰值还没有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持续很长时间,买方市场将长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花钱出力为大学培养人才,积极性不可能高,所谓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过是高校的一厢情愿罢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必须首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企业没动力,“合作”必落空。除非在人才市场上招不到人,否则企业不会花大价钱、大力气帮学校培养人才。第二,合作双方的分工与协作问题。企业有动力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才有可能。但这种“合作”,学校必须仍然是学校,企业也必须仍然是企业,校企不能过于重合作,轻分工。学校应干什么,企业应干什么,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笔者看来,企业可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发挥部分作用,其他责任仍应由学校承担。第三,合作的方法和路径问题。企业的积极性有了,分工也明确了,还有个合作的方法、路径问题,大学亦如此,这是校企合作必须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二、新闻传播类人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两个“紧盯”,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首先,紧盯人才市场,实施需求导向策略。紧盯人才市场,是要求高校把握社会和行业发展,切实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素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具体需求,并且根据人才市场的细分,着重将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系统地融入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中去,做到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其次,紧盯兄弟高校,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紧盯兄弟高校的办学情况,是要做到“差异化”竞争,既尊重新闻传播学的办学规律,也结合本校的目标和实际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探索,着重在应用型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应用型导向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形成与兄弟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区分。第三,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事实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大学的终极使命,便是为国家培养这些人才。如果天下的大学只有一类,大学便成了所谓砖瓦厂,每年几百万大学生 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国内几乎所有新闻传播院校都紧盯着省会城市的主流媒体、大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不放,而对其他层次的人才市场很少关注。用人单位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而大量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这是学生就业时很突出的一对矛盾。
(二)建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确立了“两个紧盯”的建构原则,明确了培养目标和规格后,须着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构工作。
1.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靠高校一方的力量来完成,这显然不太现实。高校必须建构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借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打造一个熟悉社会和行业、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的第三方平台。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主动与各类媒体行业尤其是新媒体行业建立起各种合作关系。在合作形式上可采取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和科研机构建设两种。在合作的主要内容上,合作机构作为高校的专业实习就业基地,双方互派工作人员或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学术研讨或过实践关,双方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等。总之,双方合作,各司其职,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较为坚实的基础。
2.“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或者只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显然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唯有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实施模块化和系统化的建构,设定可描述的人才培养规格,并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来保障落实。开设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要务。这既是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要求,也是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符合国家的需要。基础课着重解决学科所需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专业主干课程着重进行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第二,努力创建新型业务课程。随着网络新技术引起信息产品形态发生变化,继而推动信息产品价值实现规律随之改变,并最终导致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运作模式发生变化。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现今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融合、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学生就业方向等层面提出了挑战。新闻传播专业唯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常态,努力自主创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型业务课程。第三,将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在整个新闻传播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储备转化为能力,由准新闻人、准传媒人蜕变为新闻人、传媒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新闻传播院校注重教师也要参与专业实习。多数新闻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很少,有的从业经验全无。新闻传播学实践性极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重视新闻传播实务研究专业实习主要是为了解决理论结合实际的问题,但怎样让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目前很少有新闻院校关注到甚至做到这一点。
3.“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内容和形式设置的“三分法”。专业主干课程确保三分之一的理论教学、三分之一的案例教学和三分之一的实验(实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进行理论讲授外,还要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手段,以情景再现式、讨论式等其他教学形式来授课。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第二,建设系统的课程实验教学模型。课程实验重点要从专业主干课程中遴选,如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和《新闻评论学》等课程,再以大三下学期开设的《新闻综合实训》为依托平台,可有效地整合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几大重要知识板块与专业技能,实现对学生由新闻实务的单项训练走向系统综合性训练,以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第三,强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管理。围绕新闻传播学科,有一些重要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新闻传播学院应积极宣传、推动新闻学子参与到这些高规格学科竞赛当中,且应将这些赛事纳入管理体系,从参赛学生选拔、参赛组织管理、专项经费管理、获奖学生奖励和指导教师奖励等方面形成制度,做到“以赛带教”“以赛带练”,让学生和教师能在“做中学、做中教”,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好互动。
三、总结
新闻传播类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良心工程。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和领导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由注重眼前到关注长远;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由增量到质量的新要求,革除教育过程中较多注重自身感受、较少关注社会需求的观念,为国家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奉献心力。
摘要: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手段,对新闻业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制作;新闻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行业中也不断渗透。对于当今这个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也受到数字媒体的影响,它不仅给传统新闻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闻的传播与制作中,合理有效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对新闻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必然趋势。
1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数字媒体指的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来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处理、记录和传达的一种信息终端,其处理的对象包含文字、图形、动画等。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进行综合的处理和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将人们观感的进行信息化表达,转化为具象的可以管理的数字信息,这对新闻传播行业来说,不仅可以为新闻带来更加生动丰富的观感体验,也可以更加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在新闻传播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与新闻传播的渗透和结合,将实现新闻信息采集和制作以及播出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丰富新闻内容,也可以丰富新闻传播效果,同时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2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2.1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的采集中,是依靠录像带来进行信息存储的。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需要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进行摄像、摄影、录像等,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之后再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最终进行播放。通常编辑修改后的新闻录像素材,不能进行二次编辑使用,使得新闻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造成采集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新闻资源浪费的现象。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在事件现场的采访和录影的同时,这些录影通过数字技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大盘新闻平台上。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数字管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整理,之后再存储在网站中。这样的话,新闻的编辑过程就能够同时获取新闻资源,各个媒体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站中提取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排版、播出,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普通存储方式的历史新闻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再次利用时,可以有效节省时间,降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由此可见,在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节约新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
2.2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在新闻节目的呈现方式中,电视新闻以及视频新闻是十分常见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可以直观表现新闻事件。在这种新闻节目中,包含声音和视频,它的制作过程也由新闻事件的采访、录像、镜头的安排,视频的剪辑、字幕和解说词、配音等各个环节组成。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前期的信息采集工作由记者和摄影师完成,编辑人员对素材进行数字化编辑和完整的节目制作,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新闻视频的编辑过程中,除了要尊重事件本身的事实情况,编辑更需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新闻视频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新闻视频制作,需要依靠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在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的素材和内容可以通过专业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在这个数字管理平台中,新闻素材以文件、数字信号、储存介质等形式在平台中汇集和统一,再被不同领域的编辑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和发布,有效提高了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好的新闻节目可以发布在媒体平台上,并可以进行二次制作。
2.3在新闻节目包装中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新闻事件以视频、图像、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受众带来更加直观的现场感受。在视频新闻中,为了渲染新闻事件,不少视频新闻都进行了新的数字包装。例如,在新闻节目播报中,对主持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数字化的虚拟、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画面转播和在节目进行动态视窗连线等。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字幕条目,又有动态的角标,在播报过程中也常常结合动态图片、虚拟场景、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渲染。这些数字化的包装,使得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新闻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调动新闻受众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传播的能效。
3数字媒体下的新闻传播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给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成功地实现新闻转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受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用于事件渲染图像、视频等,在视觉和听觉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感受,这样的传播形式,容易给受众带来参与性和认同感。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绝对不是单纯的技术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数字媒体技术,它更代表着一种跨界融合和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技术把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由大众式传播转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也更加的精确化和细致化。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把原本十分即时的“新闻”变成了“旧闻”,然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原本的新闻受众,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受众通过对所关注的新闻事件的转发,实现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同时,数字媒体背后的大数据统计,又可以帮助受众挖掘与所关注事件相关的新闻信息,让受众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件。总之,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单线性的问题,由一对多,转化为多对多。这样以来,新闻传播的速度就会大大的提高。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推动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被不断的弥补和拓展,人们不仅能通过各种的途径和平台获取实时的新闻信息,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新闻,满足自己的需求,将新闻传播的精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4结论
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给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媒体发展迫切需要转型的今天,数字媒体给新闻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新闻媒体人,应该看到数字时代下的机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尝试新闻传播的不同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对新闻传播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改革,以便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支柱。
[1]李寿芳。数字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7):57-58.
[2]陈沿儒。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观变化分析[J].电子世界,2011(13):53-54.
实践目的:通过毕业实习,能够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培养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增加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或许需要改正的习惯,更或许是某个被掩盖的亮点,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另外,我还实践了其他领域的工作,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如何高标准完成一个广告案例,提早适应社会,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打下扎实基础。
实践过程:
转眼间,寒冷的寒假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充实……
××月××号一个朋友在××××栏目组工作,听说我马上毕业了,就问我有实习单位没,我还没开始找,刚好就趁这个机会实习了。这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学生生涯中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已经没课了,论文和毕业作品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等着找个实习单位实习,毕竟大学三年学的再多,没实践过,那自己什么水平就肯定并不清楚。
××月××号我到了市××台的××××栏目组工作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和负责实习的×老师说了自己的情况。专业上的、生活上的都谈了一下。然后自己出去找地方住,忙碌的一天……晚上在租来的房子里静静的躺床上想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但是并没觉得孤独寂寞。我喜欢这种陌生的感觉,我热爱生活,我渴望未知时期盼新机的等待。
开始上班后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很多压力,余老师是个很平和的人,在给我说了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后,我有时候并不能尽如人意的把交给我的案子完成了。但是公司的同仁更多的是给我提出一些好的更改建议,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在这种环境中我成长的很快,在做每一个案例时我都在自己的想法基础上听取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因为在学校很难接触到那些专业型的硬件和软件,所以我出去后基本上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譬如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以及视频剪辑方面的知识。当我面对这些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小紧张的。我怕完不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是我更加深知我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担当的精神。如果迈不开这一步那么我的实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坚定信念,开始自己从头学起这些新的知识,尽管这个过程我出了很多错误,可是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样样的改正过来了,之后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完全掌握了上面所提到的新知识。回想起来我当时如果没有勇气去担当那些自己薄弱的东西我是不会迅速成长起来的,那么我实习的意义也是没有多大的。
我之前一直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我认为干工作就是自己品质的体现,我不能只为干工作而干工作。在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完全具备了完成广告的技术后,我就可以单独的完成一些广告案子了,在接到每一个广告案子的时候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在不懂得地方也积极的去问老师,并且和客户沟通广告的表达意图,从而完美的完成工作。就这样我在××××栏目组学习实践了三个月。很庆幸的是我达到了实习的目标,就这样我的实习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很短,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专业上的,为人处事上的,我自信的认为我都有很大的提高。我知道了书本的东西和实际操作的距离,也明白干工作是必须要努力的,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品质。我们不想也不能把工作干完后,给人家留下的是工作没干好人也不咋样的印象。如果那样就真的太失败了。
实践体会:
面对挑战要敢于担当,直面自己。刚去报道的时候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尽快的融入进去,想过避重就轻的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想我是在实习,我的实习意义就是来这里给自己充电,学新的东西,掌握自己不熟练的技术。如果不敢担当不敢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那么困难永远都是困难的,不会的我永远也不会。于是我积极的去担当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请教老师,询问同事。经过一段时间自己已经完全胜任了各项工作。
所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敢于担当、敢于直面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的去改进,去学习。
尽快的融入工作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产生价值,而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才会被认为是可以产生效益的人才。所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教育;优势
一、引言
近代新闻传播事业在17世纪应运而生。此后,新闻传播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更是如此。而此时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促进我国新闻传播更� 在此过程中,着眼于高校教育,我国高校对自身优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二、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现状
(一)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早、发展迅速,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座谈会的召开使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次会议探讨了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未来发展和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为之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后,各院校纷纷开启了建立新闻系的步伐,因文革被迫停办新闻专业的厦门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也重新设立了新闻专业。至20世纪80年代末,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门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三年后升级为新闻学院,自此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实现了由本科生向博士生的转变,这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体系完全形成的重要标志。
1992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在1996年已有55所,在读本科生近9 000余人,此后这一数据不断刷新,至2000年左右设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100所,相关专业教学点达323个,迄今为止全国已有600多所大学设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校本科生l5万余人。
(二)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1.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大背景,经济稳健发展、政治改革不断推进、社会文明持续进步,这些环境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2.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传媒行业不断繁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这是推动新闻传播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育事业的大扩张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为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数量迅速增加,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因此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优势
(一)专业设置种类多,类别丰富
我国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类别丰富,既包含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等偏学术理论型的专业,也包含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等一般应用型专业,开设的专业不仅数量多,类别也很丰富,这为完善新闻传播学学科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设立特色专业
各高校在联系自身优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这些特色专业与普通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相比更为独特,也更具发展优势。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了法制新闻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国际新闻专业,旨在培育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新闻高级人才。该专业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双语教学,近九成的课程为英语授课,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国际新闻知识还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学生完成学业后既可以从事驻外记者、新闻编辑、广播主持等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翻译、导游等于外语有关的工作。这些具有高校优势的特色专业针对性更强、定位更准确,可以培养出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三)重视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
基础课程是学好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前提,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拥有扎实的新闻功底,我国各高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例如,被誉为“信息传播领域最高学府”的中国传媒大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非常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课程知识后再学习专业技能,基础扎实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广受各大媒体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我国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高校基本都设有与传媒机构合作的实习基地。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闻人才是各高校的主要目标,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设有由学生自己管理的电视台、报刊,此外北京市大部分电视台、报社等都是其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些高校还与相关企业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例如,天津工业大学就与北京新奥特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第二校园合同。
(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充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我国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利用各种资源、多种渠道完善师资队伍,除了聘请一些高学历、学术能力强的教师外,还注重聘请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传授学生课堂知识之外的实践技能。
四、结语
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经历了一条高速发展、不断进步的成长之路。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培养传媒人才,各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传媒行业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清河。实用型培养模式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唯一风向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余俊峰。面向信息社会的传播学专业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国际新闻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1、大众传媒与美国政府处理国际危机研究
2、甘肃特色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3、在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件中我国网民的态度研究
4、国际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
5、中国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泰国大学生中国形象认知调查与国际传播策略反思
7、中国应对国际规范传播的社会机制研究
8、中国大陆电视剧国际竞争力培育的政策体系创新
9、传播学视野下的城市“情感结构”
1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时媒介传播研究
11、从新闻社会学视角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建构
12、基于公共关系理论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形象塑造
13、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14、国际展会中对外传播的内容研究
15、中日语言国际传播比较研究
16、公共外交视野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研究
17、从新华社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8、省级电视台国际频道运营策略研究
19、我国报纸的国际环境新闻研究
20、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从棱镜事件看网络空间国际关系变化
22、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3、中国城市的国际媒体形象
24、论西方媒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与作用
25、数字时代下的两岸电视国际新闻对比研究
26、美国之音停止中文广播探因
27、国际新闻驯化视野下中美报纸的利比亚战争报道研究
28、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管理探析
29、中华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30、人民网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31、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框架研究
32、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3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3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发展研究
35、论CCTV-4中文国际频道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36、大型会展的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37、中国对外广播新变化探析
38、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39、国际媒体如何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40、网络时政论坛维护及治理
41、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化类栏目品牌化研究
42、“国际在线”网站泰语版的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43、中国中央电视台掌握国际媒体话语权的路径研究
44、徐福典故源流及国际传播
45、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研究
46、创联凯尔国际传媒机构发展战略研究
47、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汉语桥”节目分析
48、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
49、中国与韩国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50、大型国际会展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
51、国际英语频道在播包装研究初探
52、欧盟的国际规范与传播方式研究
53、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收益
54、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
55、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6、从驻华国际媒体透视其涉华国际新闻的产制
57、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58、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对策研究
59、论我国国际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国际媒体公关策略
6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方式的研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的策略探析
2、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探析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创新与发展研究
4、解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5、从微电影实验室建设探析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影视后期系列课程中的应用
7、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
8、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9、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0、大学生手机视听APP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对策分析
12、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探索
13、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14、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1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发展
16、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转型
17、从编导文化素养看节目质量
18、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编辑的职业素养
19、编导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20、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
21、论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22、编辑职业素养对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意义
23、现代传媒中广播电视编导的核心作用
24、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再思考
25、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26、“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
27、关于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创新的思考
28、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29、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分析
30、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复合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1、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32、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33、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探析
34、关于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35、广播电视编导的情商和培养措施
36、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综合素质
37、全媒体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创作方式思考
38、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初探
39、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提升策略
40、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研究
41、关于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思考
42、浅谈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质
43、试分析现实环境下的广播电视编导发展
44、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思考
45、浅论岗位培训对提升编辑记者素养的作用--以威海市广播电视台岗位成才为例
46、关于现代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的新思考
47、浅谈如何提高县市广播电视编辑的素养
48、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分析以及思考
49、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型就业前景的思考
50、提高广播电视编导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传播学论文题目
1、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要素
2、从整体到多元:论传播学本土化的地方性视角
3、传播学视域下跨境电商平台上广西特产英译初探
4、国家传播学会重庆论道
5、符号学转向:互联网语境下传播学研究的新走向
6、传播学研究的科学取向与“人”学迷失
7、传播学视域下音乐理论教学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8、传播学视域下网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话语体系建构:基于全球的学术变迁理论
10、传播学视域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走红原因探析
11、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分析
12、教堂空间与谣言生产:明末清初反教谣言的传播学分析
13、融合创新与文化重构--对近年几档电视戏曲栏目的传播学思考
14、融媒体时代运动员“网红”现象的社会传播学解读--传播游戏理论
15、全球南方、社会主义探索与批判传播学新想象--中印比较三人谈
16、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17、中美主播约辩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18、传播学视域下音乐教学理论的发展研究--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
19、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
20、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核心期刊互引研究
最新关于新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优秀14篇
22、浅谈微博语言的特征--微博语言的传播学分析
23、从传播学视角探析IP剧的火爆现象--以《亲爱的,热爱的》为例
24、交通天人:商周时期巫文化演进的传播学考古研究
25、传播学视角下的严复编译研究--以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例
26、传播学视阈下典型的英美音乐剧歌词定位与探索
27、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侠女》的影像符号探析
28、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副文本研究--传播学视角
29、依托竞赛平台的传播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30、传播学视域下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分析
31、基于CDIO 教学模式的传播学实战化教学改革探讨
32、刑法“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传播学再解读
33、网�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文化传播与经济支架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更好的分析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分析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民族性
文化传播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每个民族都有属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播形式和途径。例如,东方各民族普遍较为含蓄内敛,在文化传播中大多较为婉转。而西方大多数民族都较为外向和开放,文化传播的形式也较为直截了当。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特点。
(二)地域性
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俗等,文化传播也往往 例如,内蒙古地区具有十分独特的民族风情,有著名的那达幕大会和安代舞等娱乐活动,并且还有祭敖包等具有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传统宗教活动。所以,如果与这些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在进行贸易洽谈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积极调整谈判方式和方法 以取得最好的贸易协定结果。再如,我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的人民性格较为直爽,说话言简意赅,所以与当地人民进行经济交往,一定要落落大方,以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洽谈的最终效果。
(三)多样性与渗透性
文化传播是多样化的,并与社会其他的一切活动关系密切。所以,达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小到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易,都可以借助于文化传播的多样化来进行顺利的开展。而文化传播还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并逐步渗透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文化传播的渗透作用可以促进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流,
二、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关系密切。
(一)文化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经济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和物流传递等,更多的是文化和思想方面的交流。所以,文化传播对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仅有深入全面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发展。以我国国内各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例,近些年来,国内各省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但是,在实际的贸易往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一些看似简单的贸易交易行为,却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终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最终取消了交易。究其原因,可能确实受到了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质量问题、市场问题等,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文化上的显著差异。例如,在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进行贸易洽谈的时候,西方的代表常常会十分强调人权的问题,并对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待遇和权力问题表示很难理解和接受。而目前我国对人权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将人权当做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这样一来,在实际的贸易往来过程中,我国便与西方各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文化认识上的分歧直接影响到我国与西方各国的贸易往来。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国内个民族之间进行经济往来的时候,也极易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所 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和作用。例如,内蒙古地区的蒙古包和那达慕大会闻名于世,�
(二)经济的发展对文化传播的催化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也就越先进,传播水平也就越高。例如,内蒙古人民豪爽大方、热情好客,给全国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们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于是,在与其他地区或者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便十分顺利。而传播当地文化和人文精神等的过程中利用到的各种媒体及相关技术的完善发展也体现出当地的经济实力。所以,经济发展对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可以极大的促进文化的传播。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失去了经济这个基础,文化传播也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也十分具体的体现于文化传播的竞争上。在文化传播的竞技场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传媒水平。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传播工作,尤其是对外的文化传播。不少西方国家都选择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将自己国家的文化、思想等传播到东方各国,并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可,在建立了一定的文化认可基础之后,便开始利用人们的心理大规模的开展各种经济行为。
(三)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积极地转化着。在经济领域中,各种经济方面的规范制度和惯例等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便会逐渐形成被人们广泛认可的“经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又会融入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成为整体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此时,经济与文化变融为一体,经济便积极的转化为文化 。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谈到“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便是“经济文化”的一种,“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并代表了企业日常各种经济活动的核心主张。而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企业文化”也会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教育等非经济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文化传播这个大熔炉里,“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并通过文化传播的深入加工,制造出各种各样为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会发过来对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于是,文化传播和经济之间又一次融为一体,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组合。
三、结语
文化传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与渗透性等特点,并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传播对经济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会积极地催化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密不可分。
摘要: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新闻传播时代逐步到来,新闻的传播不断实现全球化、网络化,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新闻媒介。网络新闻有着传统新闻没有的特点,比如说复合性、广泛性以及互动性等,但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可信度低、原创性低等。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是新闻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网络传播时代下的电视新闻展开,深入探讨电视新闻如何才能抓住机会更好立足。
关键词:网络传播时代;电视新闻;影响;多媒体
电视这种传统的媒介可以实现大量的信息传递活动,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电视这一传统媒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网络传播时代中出现的网络新闻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并且传播新闻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发展,是我国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新闻的传播因其多样化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给电视新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主要介绍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带来的影响以及电视新闻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应如何获得生存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传播时代背景
(一)网络新闻的优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得到了很大进步,它和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网络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有庞大的新闻内容数据库做支撑,受众可以自行选择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网络新闻的实效性更强,由于计算机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网络新闻信息的制定和传播更加方便,凸显新闻的实效性;网络新闻还体现出互动性,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后还可以对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发布到一些平台之上,受众之间还可以进行互相交流等;网络新闻的出现也有着更强的实用性,受众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一些受众需要的信息内容,大大地提高了新闻的实用性。
(二)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区别
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信息的传播过程。就网络新闻来说,其传播过程更加大众化,很多网友就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比如说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中,每个人都可 而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则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新闻信息内容要经过审核等。从信息传播过程来看,网络信息的发布速度快、大众性强,但是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更高。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新闻有着极其广泛的覆盖领域,可以全天候发布新闻信息,受众也可以在任何时间浏览新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的出现,网络新闻受众数量越来越多,但经调查表明,网络新闻受众量还是不及电视媒体的受众量,因为网络新闻受众主要集中于年轻人,而电视媒体的受众则不限制年龄。
二、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影响以及具体建议
(一)网络传播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电视新闻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不再是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网络新闻的实效性以及大众性,改变了传统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慢的问题,这对电视新闻的影响主要有:电视新闻不再有明显的优势,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播范围较广,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这就导致电视新闻以往的优势大大削弱,电视新闻信息的影响力受到打击。网络新闻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媒介的出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网友在网络信息中可以进行互动,更加彰显出网络新闻的优势,而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二)对电视新闻发展的建议
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视新闻事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1.重视对新闻的深度报道。网络传播时代带给受众的是巨大的新闻信息量,信息呈现出片面化、简单化的特点,这样的新闻信息不能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因此电视媒体要抓住这一特点,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内涵,对新闻信息作出更加有深度的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2.电视新闻报道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网络新闻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得到很多受众喜欢,因此电视新闻要取其长处,改变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方法,在和网络新闻的竞争中丰富自身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的电视新闻形式可以带给受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提高自身竞争力。
3.借助多媒体的融合,提高电视新闻的互动性。电视新闻节目在网络传播时代背景下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重视和受众的互动性,因此电视媒体应该借助网络与多媒体等进行融合。比如说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方式加强和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可以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网络新闻的出现对传统电视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电视新闻只有不断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网络传播时代站稳脚跟,使电视新闻得到更多受众喜爱,电视这一传统媒体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博雅。电视新闻与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04)
2.张晓钟。当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J].艺术百家,2013(z1)
3.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13(07)
4.田连友,谢商精。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
摘要:我国的新闻播音语体风格特征,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磅礴大气(延安时期)→热情昂扬(建国时期)→呆板灌输(文革时期)→用心浸润(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音语体特征。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演变。声音记录着时代。20世纪初期,利用无线电传递语音和音乐的经验取得初步成功后,被迅速、广泛地利用在军事联络、商业信息的传递和新闻发布等方面。短短几十年间,尤其从19xx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媒介传播对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媒介传播迅速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便捷,进入了多元时代,在经历了数�
蓬勃发展的媒介传播,也使新闻播音语体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及受众心理需求而发生着演变。
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等。不难看出,新闻播音是一种创作。传播主体在播音创作中是依据稿件资料进行从认识———理解———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
逐渐寻求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基调的建立以及语气的构成和大众对新闻媒体的理解需求和审美需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新闻有不同的宣传目的,从而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
本文旨在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宣传资料和传播目的的制约及对新闻播音语体特征影响的普遍性进行梳理研究。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初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19xx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把党的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及时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传达给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亿万同胞,成为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透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19xx年12月30日,.....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新中国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是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需要使然。从报纸到无线电波,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这是中国传播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有声语言传播比报刊、无线电波传播更直接,更广泛,更普遍。延安新华广播
电台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播音员从人民群众中� 他们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一样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和民族解放。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播音风格也很具代表性。
播音创作的态度、语气、节奏等,无不体现了在。领导下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1](13)的播音风格,同时又彰显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与当时的文风特征十分贴切。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与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为。的解放事业推波助澜;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这声音体现了。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也为未来发展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播音风格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建设时期新闻对播音语体风格的影响。
19xx年10月1日,播音员丁一岚、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和中央人民政府透过接管、改造旧中国的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建设人民广播电台,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持续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日益高涨,文风用心向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新闻的播音基调,其特点是充满朝气,热情饱满,语势多上扬,节奏奔放明快,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尤其是在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超多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如:播音员齐越播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后,反响极大,在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
三、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播音风格。
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稿件同样受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对新闻播音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新闻播音的特质是,由播音者从新闻稿件由资料形式的整体认识中,逐步寻求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体会到新闻播音的语言特色,进而确定风格的过程。
19xx年5月开始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在这期间,中央台的各类节目也作了大幅调整,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以自办节目为辅,“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正当愿望,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306)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特殊的意识形
态也严重影响着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新闻稿件无事实可言,而是大报抄小报,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播音也无真情实感可言。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一支蓬蓬勃勃的播音队伍被打散,许多老播音员和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的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还有的播音员被下放劳动改造。由政治代替一切,优良传统被抛弃,播音风格遭扭曲。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建国后播音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播音充斥广播,消极的说教式的播音使群众产生了一种被动的理解状态。“假、大、空”的文风特征,使播音员思想混乱、认识空洞,播音语势节奏单一,严重影响了播音创作。一时间“大喊大叫”的播音现象铺天盖地,使新闻播音失去了亲切与热情,无色彩,无真情实感可言,不能有感而发,更不能锦上添花。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结束了十年**,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吹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广播电视也同全国的新形势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广播电视宣传的全方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节目设置模式、节目布局和节目编排方式,并提出节目资料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方针。对节目进行大胆改革,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午间半小时》,和融欣赏性、知识性、新闻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今晚八点半》等时代感强、可容性大、资料丰富、格调清新、形式别致、雅俗共赏的节
目,受到了听众的青睐。改革的春风也浸润着我们的播音事业。19xx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特点和当前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播音工作务必根据改革需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播音方法,并提出“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方针。如果说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员几十年的播音生涯中构成的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语言功底扎实、严谨规范、庄重沉稳的播音风格,可称之为人民播音的第一次高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播音风格又到达了第二次高峰,我们熟知的赵忠祥、沈力、铁成、方明等新闻播音员,他们鲜明的播音风格折射着这
风格的构成,同时代、社会、文化、修养、民族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艺术风格都会受到必须的社会生活和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和制约,播音风格也不例外。
稿件是播音创作的依据。播音风格是在表达稿件资料的同时体现出来的,没有稿件也就没有了播音,更谈不上风格。而新闻稿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稿件的风格必然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播音风格有着很强的附着性,播音员的潜力就在于稿件的风格和自己播音风格有机的统一,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新闻文本也会对播音风格产生影响。我们人民播音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也经历了千锤百炼,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已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也为新的播音风格构成带给了展示的平台
和空间。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新闻播音进入其风格构成的第三次高峰期———即“说新闻”。传播媒介不仅仅把重心放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同时也注重受众的需求。新闻播音创作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也在改革、创新。到了80年代后90年代初期,香港凤凰卫视出现了鲁豫“凤凰早班车”节目首开“说新闻”的先河,主持人在温和与简单的气氛中,将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向观众娓娓道来,使报纸摘要变得与众不同,这种播音风格一时成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新闻节目我播你听的以权威姿态样式出此刻受众面前的风格。
“说新闻”诸如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要经受大浪淘沙与时间的历练。业内专家认为,“说新闻”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说者鲜明的个性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交流感更强,贴合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但缺乏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和权威性。为使新闻播音既体现党的喉舌作用,又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新闻播音语体出现了播与说相结合的播音风格,根据稿件资料构成了“宜播则播”“宜说则说”的播音风格。语言样式更丰富也更贴合新闻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及时代感、分寸感和亲切感的特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徐俐、海霞等播说结合的新闻播音风格,为新闻播音事业涂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体现了时代气息,也推动了新闻播音事业的向前发展。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务必以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历史经验和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自己语言的质量为目标;也务必在特有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
化知识、审美理想规定范围内去深刻感受和体验,使之融入播音创作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以及人们由此对媒体的理解要求并非一成不变,新闻播音主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的桥梁和纽带,站在传播的最前沿,既要坚持党性立场又要满足大众的理解需求,只有善于发现这些变化,抓住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群众理解心理的新闻播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
摘要:我国的新闻播音语体风格特征,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体经历了磅礴大气(延安时期)→热情昂扬(建国时期)→呆板灌输(文革时期)→用心浸润(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音语体特征。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特征;演变。声音记录着时代。20世纪初期,利用无线电传递语音和音乐的经验取得初步成功后,被迅速、广泛地利用在军事联络、商业信息的传递和新闻发布等方面。短短几十年间,尤其从19xx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40年,媒介传播对我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媒介传播迅速发展,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方式更加便捷,进入了多元时代,在经历了数�
蓬勃发展的媒介传播,也使新闻播音语体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及受众心理需求而发生着演变。
播音风格从广义上讲,包括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节目和稿件的风格、播音员的播音风格等。不难看出,新闻播音是一种创作。传播主体在播音创作中是依据稿件资料进行从认识———理解———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
逐渐寻求到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基调的建立以及语气的构成和大众对新闻媒体的理解需求和审美需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新闻有不同的宣传目的,从而新闻的播音风格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征。
本文旨在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宣传资料和传播目的的制约及对新闻播音语体特征影响的普遍性进行梳理研究。
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台初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19xx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形势下,党的报刊和通讯社的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重要时刻,如何把党的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主张及时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传达给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亿万同胞,成为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透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19xx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XNCR“新中国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是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需要使然。从报纸到无线电波,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这是中国传播史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有声语言传播比报刊、无线电波传播更直接,更广泛,更普遍。延安新华广播
电台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播音员从人民群众中� 他们也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一样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和民族解放。在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下,播音风格也很具代表性。
播音创作的态度、语气、节奏等,无不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1](13)的播音风格,同时又彰显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与当时的文风特征十分贴切。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与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为中国共产党的解放事业推波助澜;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这声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也为未来发展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播音风格的构成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建设时期新闻对播音语体风格的影响。
19xx年10月1日,播音员丁一岚、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透过接管、改造旧中国的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建设人民广播电台,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广播事业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持续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时期的光荣传统。这一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日益高涨,文风用心向上,影响了这一时期新闻的播音基调,其特点是充满朝气,热情饱满,语势多上扬,节奏奔放明快,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尤其是在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超多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如:播音员齐越播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后,反响极大,在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热潮。
三、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播音风格。
不同的历史时期,新闻稿件同样受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对新闻播音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新闻播音的特质是,由播音者从新闻稿件由资料形式的整体认识中,逐步寻求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体会到新闻播音的语言特色,进而确定风格的过程。
19xx年5月开始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在这期间,中央台的各类节目也作了大幅调整,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为主,以自办节目为辅,“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正当愿望,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306)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特殊的意识形
态也严重影响着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新闻稿件无事实可言,而是大报抄小报,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播音也无真情实感可言。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一支蓬蓬勃勃的播音队伍被打散,许多老播音员和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黑五类”“修正主义”的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还有的播音员被下放劳动改造。由政治代替一切,优良传统被抛弃,播音风格遭扭曲。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建国后播音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播音充斥广播,消极的说教式的播音使群众产生了一种被动的理解状态。“假、大、空”的文风特征,使播音员思想混乱、认识空洞,播音语势节奏单一,严重影响了播音创作。一时间“大喊大叫”的播音现象铺天盖地,使新闻播音失去了亲切与热情,无色彩,无真情实感可言,不能有感而发,更不能锦上添花。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播音风格特征。
结束了十年动乱,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吹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广播电视也同全国的新形势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广播电视宣传的全方位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节目设置模式、节目布局和节目编排方式,并提出节目资料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方针。对节目进行大胆改革,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午间半小时》,和融欣赏性、知识性、新闻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今晚八点半》等时代感强、可容性大、资料丰富、格调清新、形式别致、雅俗共赏的节
目,受到了听众的青睐。改革的春风也浸润着我们的播音事业。19xx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播音特点和当前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播音工作务必根据改革需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播音方法,并提出“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方针。如果说齐越、夏青等老一辈播音员几十年的播音生涯中构成的气势磅礴、坚定豪迈、爱憎分明、准确生动、语言功底扎实、严谨规范、庄重沉稳的播音风格,可称之为人民播音的第一次高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播音风格又到达了第二次高峰,我们熟知的赵忠祥、沈力、铁成、方明等新闻播音员,他们鲜明的播音风格折射着这
风格的构成,同时代、社会、文化、修养、民族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艺术风格都会受到必须的社会生活和不同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和制约,播音风格也不例外。
稿件是播音创作的依据。播音风格是在表达稿件资料的同时体现出来的,没有稿件也就没有了播音,更谈不上风格。而新闻稿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稿件的风格必然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制约。所以播音风格有着很强的附着性,播音员的潜力就在于稿件的风格和自己播音风格有机的统一,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新闻文本也会对播音风格产生影响。我们人民播音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也经历了千锤百炼,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已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也为新的播音风格构成带给了展示的平台
和空间。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新闻播音进入其风格构成的第三次高峰期———即“说新闻”。传播媒介不仅仅把重心放在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同时也注重受众的需求。新闻播音创作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也在改革、创新。到了80年代后90年代初期,香港凤凰卫视出现了鲁豫“凤凰早班车”节目首开“说新闻”的先河,主持人在温和与简单的气氛中,将最新消息和财经资讯向观众娓娓道来,使报纸摘要变得与众不同,这种播音风格一时成了“说新闻”的一大流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新闻节目我播你听的以权威姿态样式出此刻受众面前的风格。
“说新闻”诸如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要经受大浪淘沙与时间的历练。业内专家认为,“说新闻”给人明快、新鲜的感觉,说者鲜明的个性与受众心理距离贴近,交流感更强,贴合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但缺乏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和权威性。为使新闻播音既体现党的喉舌作用,又体现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新闻播音语体出现了播与说相结合的播音风格,根据稿件资料构成了“宜播则播”“宜说则说”的播音风格。语言样式更丰富也更贴合新闻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及时代感、分寸感和亲切感的特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徐俐、海霞等播说结合的新闻播音风格,为新闻播音事业涂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体现了时代气息,也推动了新闻播音事业的向前发展。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务必以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历史经验和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自己语言的质量为目标;也务必在特有的思想感情、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
化知识、审美理想规定范围内去深刻感受和体验,使之融入播音创作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以及人们由此对媒体的理解要求并非一成不变,新闻播音主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的桥梁和纽带,站在传播的最前沿,既要坚持党性立场又要满足大众的理解需求,只有善于发现这些变化,抓住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创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群众理解心理的新闻播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舆论监督
摘要
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然而传统媒介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部分记者素质不高,有些行业制度不尽合理,新闻行业的法规不够完善。应对这些问题,传统媒介也开始锐意创新,从节目播出形式更加亲民,节目题材更加深入和专业。舆论监督更是指向其背后的公权力问题。但是制约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完善相关新闻法规,加强媒介自身建设,带给健康的舆论自由环境成为其必然途径。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介不断发展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而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有着突出且特殊的作用,我国历届政府对于媒介的监督都十分的重视,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1+1》、《每周质量报告》也为广大民众所熟知。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此刻关于媒介的舆论监督在法制上有很多的漏洞,有时甚至出现“媒介审判”等诸多不合理不合法现象,因此务必加强媒介舆论监督,出台法律规范监督行为,保护监督权利,使之真正成为社会的“明镜”,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1媒介舆论监督的迫切性
如果说司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利器,那么舆论监督是另一把锋利的尖刀,它同样具有捍卫真理和正义,鞭挞腐败和邪恶的作用,对公权组织和整个社会都起到强有力的监督功能。最近几年以来,社会矛盾逐渐成为了中国公众瞩目的焦点,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化,三农问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犹如走马灯一般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富于代表性的事件也先后进入国人的事业。所以我国公众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新闻媒介该有的职能——媒介舆论监督,也务必得到强化,使其快速健康的发展。苏联建立初期,列宁就说过,“要把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媒介舆论监督就是透过媒介将社会发生的事件和事件背后的真相揭示出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健康发展。这句话也点明,在我国目前法制和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有必要透过媒介进行广泛的舆论监督,从而用心的维护社会公平,体现出公共意志和社会公平自由。
1.1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新形势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这句话出自约瑟夫·普利策之口。它充分的表现了媒介及媒介工作者的力量和作用。而新闻媒介首当其冲的重要作用就是运用自己在舆论方面的优势监督整个社会。20xx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进入高速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与体制、法制的建设相脱节,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贫富差距、灰色收入、拜金主义等,与此同时,媒介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监督社会不良现象的突出舆论力量。同时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胜利召开了党的“十八大”,继续为我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我国的舆论监督一方面将逐步建立法律上、制度上的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务必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个阳光,十分形象的证明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指导原则,其次也代表我国将在在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对权力的制约、协调与监督。这个监督毫无疑问将包括舆论监督。也就是说舆论监督将作为监督权的一部分,和决策权、执行权一道,并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这样是对于舆论监督的重要保障。现如今舆论监督已被党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自19xx年开始,“舆论监督”连续五次出此刻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其中,十七大党的政治报告更是要求,“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2
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同时,十七大报告中还提到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xx年4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这对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20xx年5月1日起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透过立法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保障公民享有政府信息的知情权,这就是对舆论监督有力的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体的记者团队不断的壮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媒体也随之迅速发展和扩张。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传媒集团也相继进入中国,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收看率飞速提高。记者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断壮大。从三聚氰胺的“大头娃娃”到轰动全国的“山西假疫苗”事件,我们的记者拨开层层迷雾,给我们还原了事件背后的真相。一系列的新闻工作者组成了媒体舆论监督的有力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媒体的监督队伍不断壮大,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也会越来越完善和强有力的。
1.2媒介舆论监督的强势兴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媒体越来越敢说真话,从早期的《焦点访谈》,到此刻各个卫视的新闻节目,不管是早期的南方周末独此一家,还是此刻的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开始大力进行舆论监督,从这样百花齐放的场面中,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媒介的繁荣。
当然网络媒介的兴起,使得民众更容易贴近舆论监督的前沿,全媒体融合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网络媒体带给海量的信息,很多的信息都是透过网络首先曝光出来的,而近年来新浪微博更是成为了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在微博上,普通人能够对新进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20xx年的7.23动车事件更是凸显了网络的强势舆论监督作用,从刚开始爆发出的事故,铁道部含糊不清的解释,到发布会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言论成为网络流行语,再到网民对于事故结果分析的质疑,最后到王勇平的下台,铁道部对于高铁动车速度的调整,之后由微博引发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介入和报道,媒体整体的大动员构成了对相关部门的巨大压力,这就是媒介强大的舆论监督。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广大网民的用心参与,使得舆论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大。像韩寒等一系列的意见领袖也在引领着舆论监督。从“表叔”、“房姐”到官员“艳照门”事件都是由网民牵头,以网络传播,进而受到传统媒介乃至国家的重视,这说明民众的舆论监督意识越来越强烈,媒介的作用功不可没。
1.2从《焦点访谈》的改革看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新面貌
央视著名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到20xx年已走过十九个年头。众所周知,该栏目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CSM的一组数据,证明在19xx年,该栏目的舆论监督资料一度占到47%,成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不断下降,甚至跌倒了15%。一位网友在央视国际网站表达了自己对《焦点访谈》态度的转变过程是,“由几年前的每日必看、到之后的可看可不看、到如今遇到焦点访谈就换台。”
栏目主持人敬一丹认为,观众的这种失望是对栏目的失望,更是对舆论监督的渴望。此前,她曾在全国政协十届会议上坦言,《焦点访谈》近段时期在舆论监督上创下“三低”,“资料、收视率、观众期望值均历史最低。”这都说明,一台好的新闻类节目务必坚持以事实为中心,务必用于承担揭露事实背后真相的勇气和职责。这样才能做出观众喜爱的,无愧于社会的电视节目。
20xx年1月1日,开播将近20年的《焦点访谈》首次进行了改版。新增主持劳春燕亮相节目,全程站立播报。随后在新年第一天带领观众们梳理了今年开始实施的新法新规,第二部分新增环节百姓“连连拍”把录像机交到了老百姓手中,透过让普通人采访普通人的形式回顾了2012同时展望2013。
从首期改版节目看,许多观众对于《焦点访谈》重拾信心,觉得节目资料更亲民。个性是央视记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访别人,而是把摄像机交到了百姓手里,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许多观众觉得很难得。其中一个小男孩应对镜头说:“20xx年我上学了,太累了,每一天要早起,还要写作业,那么难的题干嘛阿,我才6岁。”这个采访,许多观众大赞很真实,说出了很多小孩和家长的心声。另一方面监督报道视角更加亲民,而且引入白岩松和杨禹两位知名电视新闻评论员,代表《焦点访谈》想说真话,敢说真话的节目理念。
其实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创新并不是很难,这需要我们改变以前刻板的新闻报道视角,在报道新闻时,敢于接近事件真相。与观众更加平等的交流,让百姓的言论也能够得到应有重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不仅仅是《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也要增加版面,贴近群众,以普通观众视角看待新闻事件,发掘新闻背后的真相。这些都代表着传统媒介将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新气象。
2我国传统媒介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党和政府开始逐步重视舆论监督,新闻媒体也在舆论监督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舆论监督公共权力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2.1新闻媒介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作为舆论监督的主动实施者——新闻媒介从业人员,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下,批评性报道首先一般不会得到上级首肯,搞不好会被戴上“破坏地方形象”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的帽子,这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发挥和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作用。其次为了获得信息来源,他们务必得到地方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这样当他们对这些单位进行监督时,就不得不思考再三,慎重决定。
另外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毫无道德和操守,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他们把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搞有偿新闻,比如理解红包、礼金等好处费,甚至收受贿赂,起隐瞒事实的真相。例如20xx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6·22”繁峙矿难发生后,非法矿主不是设法救人,而是与个别地方党政官员串通一气,隐瞒事故真相。当天晚上11时,矿主将遇难矿工尸体陆续转移、掩埋。其后几天,新华社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4名记者,已在接到繁峙死难矿工家属举报后赶到繁峙。但他们并未去矿难现场,而是先找上了繁峙县委、县政府,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盛情款待。事后新华社披露说,“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鄯宝红、安小虎分别收受现金2万元。这不仅仅令我国的舆论监督蒙羞,也玷污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2.2舆论监督的制度化制约
在我国,所有有话语权的传统媒介都是国有资产。虽然,有些传媒也进行了一些经营方式的改革,如财政独立,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等,最后的节目资料还要进行全面的审查。大部分媒介的领导人主要由政府来任命,低级员工则实行聘用制,对主要新闻则实行预先审查制。在这种体制下,媒体自身的活力受到很多行政或政治手段的约束,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所以,这种舆论监督是自上而下的,并非传统好处上的舆论监督。如中央电视台对一些较高职务的犯罪行为的曝光,其实是传媒按照有关领导部门的指示,在要求的时间和版面予以发布而已,并不是传媒主动揭露的。
新闻媒介的事业化、高度行政化决定了我国政府和新闻媒介的关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作为新闻媒体职能的舆论监督,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必然是完全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而新闻媒介究竟是“党的喉舌”还是“群众喉舌”,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焦点访谈节目组的时候,亲笔题词“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所以正确的讲,只有当新闻媒介具有独立性,贴近群众,我们的舆论监督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此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媒体的舆论监督也必然更多地以正面报道和宣传教育为主,批判性报道比重很小。而舆论监督恰恰主要是透过批评性报道实现的。和西方媒介的多元、分散的公众意见相比,我国的媒体更具有宣传的性质。舆论监督是广大群众的公议行为,监督和宣传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宣传代替监督。
最后一个原因是,根据毛泽东的理论:新闻媒体的另一条战线。所以我国虽然少部分开放外媒进入,但是根据政策公民个人和社团资本还是难以介入现代传媒组织。中国传媒业的定位和产业结构限制了其发展的自由,最终也影响了舆论载体的多元化,使舆论监督成为空谈。
2.3舆论监督的法制化缺失
我国的新闻行业有很多新闻奖项,如“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但这些奖项的主办者大多是党政机关和受党政部门控制的社会团体,属于官方的奖项奖,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报道资料被引导,能够说大部分的奖项给予的都不是批评性报道。所以在奖励机制上,我国就应给新闻媒介、社会团体更多的自由。
而舆论监督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其法制化轨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相关的法律和行政规章也肯定了舆论监督,但大都是关于义务的规范,如关于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规范、保护尊重公民人格权利的义务规范等,缺乏权利的规范,如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无明文规定,这给媒介的舆论监督带来不小的困惑。而中国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仅限于于《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和一些零星的地方行政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相关规定也缺乏实践操作性。至今我国没有《新闻法》和《舆论监督法》成为我国言论自由的一个短板。
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介强化舆论监督的措施
如今大部分社会问题大部分由网络揭发而出,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似乎不是那么的给力了,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的迅速崛起,使得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受到极大挑战,有些时候甚至出现,电视等媒介从网络上找新闻,从舆论监督的引领者变为追随者。
3.1传统媒介自身的建设
对于传统媒介本身来说,务必要在三方面上做足功夫。
第一、新闻工作者是舆论监督的主动实施者,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对于加强舆论监督十分重要。首先,务必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职责意识,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报道新闻事件,围绕抓住群众关心的带有典型性的问题进行报道。增强职自律意识,防止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其次,要培养自身的业务休养。精通新闻采访、写作和修改制作等技能,才能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动权和自由权。
第二、就目前状况来说,媒体舆论监督尚无法可循,所以务必靠媒体的自律,规避舆论监督风险,防止自身权利滥用,确保舆论监督良性发展。拥有《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这些舆论监督品牌报纸的南方报业集团,就针对舆论监督、新闻批评制定了内部的职业道德操作规则。该规则对舆论监督从选题、采访到写作、刊登,每个环节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对确保舆论监督的顺利开展,预防新闻纠纷起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也为其他媒体带给了有益借鉴。
第三、应对新媒体的强大攻势,首先传统媒体务必与网络媒体进行优势上的互补。传统媒介能够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无线搜索以及强大的互动功能,及时发现社会热点事件、舆论焦点,给予全面的关注,提升传播速度,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引导大众的舆论方向,将舆论监督主阵地的地位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次传统媒体要善做高度、深度报道,发挥其权威性的后发优势。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状况下,能够透过对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专题报道、评论、深度解读等方式,引发整个社会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舆论监督的效果更具广度和力度,体现传统权威媒体的高度、深度。如华南虎事件透过网络进入公众视线后,但最终却是传统媒体揪出真相。《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以及央视《新闻调查》等传统权威媒体并没有停留在对于周正龙个人行为的追究上,而是指向了他背后的公权力问题。
3.2推动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除了自身良好地建设,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
第一、言论自由需要必须的空间才会得以保障,而舆论监督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营造对于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从思想上能自觉理解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能够承受被批评的压力,鼓励和支持新闻传媒大胆开展监督。这在“十八大”的政治报告中已有体现。另外还务必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新闻传媒要主动向人民群众带给必要的条件,倾听了解他们的诉求。如开设读者专栏等,组织各种座谈会、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吸引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第二、有一个良好地氛围,当然还务必从制度上保证舆论监督,在我国媒体对相关部门的批评性报道最后都不了了之,一方面本地媒体受上级主管部门制约,一方面私下的公关也成为阻碍,这最终使许多舆论监督的稿件“流产”。就像去年的交警异地执勤的方法,舆论监督也能够实施异地监督,一方面,异地监督能够斩段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异地媒体不必看当地政府的脸色,另一方面,一些被采访的对象对不会担心受到打击报复,有利于采访对象用心主动地揭露事实的真相。
第三、务必赋予新闻媒介相对独立的地位,新闻传媒的独立地位是保证言论自由的重要条件,缺乏独立地位的舆论监督是一种徒有其表的监督。传播媒介的行政体制,降低了新闻媒介的可信度,就如果运动会中,运动员既是裁判也是运动员,自然相关报道难以令人新服,这最终会影响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效果。所以,务必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新闻媒介独立的地位和作用。而要想获得相对独立7
的地位,就要务必要从舆论监督机构的经营权、财权、人权等方面展开。首先要新闻媒介的经营自主权是必不可少的,而事实上目前一些传媒机构已经开始允许多元的经营者进入,大多数传媒机构也开始实行管办分离,使得舆论监督的主体有了必须的自主性。媒介经营的自主化来源于金钱上的独立,所以要组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媒介机构。只有这样,舆论监督才不会受制于行政管制。而最后务必减少由党政机关来任命媒介负责人的做法,这样才能避免“说清”之风,才能保证舆论监督的稿件原原本本的呈此刻群众面前。
第四、媒介舆论监督的法制化务必跟上,这点期望我们的相关立法机构尽快出台《新闻法》和《舆论监督法》及相关法规,保障舆论监督的正确健康的发展。要从宪法到基本法全面系统地阐述新闻媒介的权力、义务和职责,法律的细节化、细致化才能带来具体的可操作性,才不会让舆论监督成为空洞的概念。将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和实现舆论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这才是是确保舆论监督得以顺利实施的最关键条件。立法务必要突出舆论监督的权利性质,多做权利性的规范,保障公民透过新闻媒介了解状况、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还要保障新闻媒介及记者的的采访权、报道权、公民批评权。更就应应明确公众的知情权,在西方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有一条,就是对于任何事物的质疑权,即公民能够对公共事物进行怀疑但不负有过失错误,没有举证职责,公共机关或者人物对这种怀疑务必予以正面回应,且不受相关名誉权、保密权的法规影响,防止以保护相关权为由,则抵制公众、媒介的舆论监督的现象发生。当然,对于滥用监督的行为,如泄密、干涉司法审判、散播虚假信息、蓄意诋毁国家单位和工作人员等违法行为也要明确职责。只有推动舆论监督的法制化,才能根本保证其有法可依,才能真正让
舆论监督走上正确、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结论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之下,舆论监督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依法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我党的政治报告中,越来越强调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天,社会结构的发生转变、不同群体和不同利益诉求的相继出现、舆论监督呈现出不同的新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新的规律,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关部门要支持配合媒介和群众的舆论监督,为舆论监督的正常运作带给宽松的环境氛围、优质的制度程式、健全的法制保障,力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下使舆论监督水平不断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为阳光政务公开负起传媒应尽的职责。舆论监督是党和国家六大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的实质人民的监督。务必让公民依法享有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推荐和呼声,表达自己的意志的权力和自由,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实干兴邦的社会主义社会。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师XXX老师的亲切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她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XXX老师不仅仅在学业上给予我精心指导,而且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向袁丽媛老师表达我们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小组的同学,互相帮忙下,我们一齐共度一个个困难,直至论文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嘉嵋。我国舆论监督类深电视度报道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版
[2]张威。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困境与挑战[J]。青年记者。2006(06):42-52[3]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版[4]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5]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新华出版社。20xx年版
[6]邹举。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改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年:23-26
后面还有多篇新闻系毕业论文!
引言:主持工作是有声的艺术创作形式,透过主持人对文字材料的感悟理解,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传播给受众。
在媒体分布多维化、信息资源广泛共享化、媒介形态竞争日趋激烈的这天,节目的制作传播形式和栏目风格越来越受到创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而对于一个栏目来说,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又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由许多栏目和版块构成的电视台整体节目中,这些栏目和板块的内部构成都是以主持人主持的形式呈现,甚至更有一些栏目名称直接用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使栏目因主持人的个性化而构成栏目独一无二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是节目收视率、栏目成活的关键。对于主持人个体来讲,他们个性化风格的建构不管是对于自身发展还是栏目成功甚至中国电视业的发展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有声语言创作中主持个性风格建构的必要性
(一)主持人个性化风格是有声语言创作的题中之义
主持人是媒体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没有主持人的主持工作,资料再丰富的节目都无法传达给受众。从中央电视台19xx年7月12日开播的《观察与思考》节目第一次打出主持人字幕以来到这天二十七年的时间,主持人已� 主持人的工作处于传播过程中“喉舌的喉舌”。主持是一门对语言艺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它透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中有声语言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是与受众进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无论新闻、综艺还是娱乐节目都是透过有声语言来传达的,播音员、主持人有声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有声语言作为一种有声符号必然包含了主持人对书面语言的个人理解、承载着对作品感悟的思想感情。别林斯基说“一个人的一切作品无论在资料和形式上怎样分歧,还是有着共同的面貌,标志着仅仅为这些作品所共有的特色,因为它们都发自一个个性发自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我。”[1]这说明无论一位主持人如何加工、组织素材,原始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表达都务必经过他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感受、性格气质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过滤,不可避免的打上主持人个性的烙印。
(二)传媒业的发展和实践呼唤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
关于个性化,从宏观上看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必然的多元化需求,从微观上看是传播激烈竞争的必然趋势。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以前说过:“向未来挺进,就必然要脱胎换骨远离标准化,脱离产品的划一,脱离千人一面的艺术。”[2]《十分6+1》的成功与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主持人有直接关系。制片人哈文说:“节目组几十个人在工作,到了录制现场,就只有看主持人的表现了。主持人就像汽车驾驶员,方向盘、油门、离合器都由他操作,在关键时刻,只有他能控制现场;主持人的作用任何人也替代不了。”这句话通俗地道出了主持人风格的关系相辅相成。随着电视传媒业‘窄播化’进程的加剧,节目主持人‘大众情人’的时代也将宣告结束,主持必将分众化,以最大程度地吸引着自己节目所针对的受众的目标,满足这一特定部分受众的收视需求进而满足他们选取节目的心理需求。与这种分众化趋势所映照的是,个性主持人将会随之受到推崇。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播音员主持人是传播主动一方的最后执行者、是传播体的代表,他们就应成为一个栏目、一家电视台的个性化标志。在遵从社会主流价值决定和对栏目定位及传播对象的认识和遵从的基础之上,主持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
思、独有的感受和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都是个性化的特征。时代发展呼唤主持人的个性化,传媒的分众趋势呼唤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人职业的生存模式更需要传播者自身的个性化。
(三)受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要求播音主持风格的多元化
从“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末,全国二十几家电视台发展到如今年的360家电视台;电视节目套数也发展到了2058套。受众也从二十年前收看几套节目的几个主持人到此刻能够收看各个频道的栏目和不同风格的主持人。中国电视的成长与观众的成长是同步的。应对成熟的观众,电视栏目与节目的创新更增强了难度,对电视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传播模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丰富了个体的选取。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个对主持人而言“个性即生命”。凤凰卫视“早间说新闻”的异军突起引起大陆电视人的深刻反省。人们如此热烈地欢迎这样一种简单愉快的主持风格充分反映出在内地电视人创造的播音主持风格与受众多元化需求之间存在着急需填补的空白区间。再如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据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收视调查公司的数据统计:《南京零距离》开播第二周,就进入排行榜(周平均收视率)前50名;第六周进入该排行榜前15名;第八周成为该排行榜第一名并一向持续领先。平均收视率为8.8%,最高收视率为17.7%。直今仍持续着高收视率。[3]勿庸质疑主持人孟非直陈观点,不隔靴搔痒的个性化主持方式已� 受众这种多元化审美需求也能够从主持人观念的不断革新中寻找到端倪。
二十年来,对应着电视传播理念与主持人节目的发展变化,主持队伍构成经因了四个阶段,与此同时,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来源、工作机制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第一阶段:主持人节目初创时期(1980—1983)
2、第二阶段:主持人规模扩展时期(1984—1992)
3、第三阶段: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崛起时期(1993—20世纪末)
4、第四阶段:主持人节目深入发展时期(20世纪末—当前)
综上所述,二十几年来主持人节目走过的四个阶段,我们不难看出主持人主流演变的轨迹是:从普通话语音、单纯的语言表达的语言基础层面的素质要求,以及一味强调漂亮年轻
的误区,向关强调人文素养,重视文化内涵和看好个性创新潜力的综合素质的变化。
二、制约主持人个性化风格建构的瓶颈因素分析
现实的状况是,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毕竟为数不多,个性是在一些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一方面播音员主持人岗位编制已满,一方面却又缺少优秀的主持人。那么制约播音主持风格构成的瓶颈又在哪呢?笔者认为,制约主持人个性化风格构成独特风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都能够是影响个体主持人个性化风格构成的重要原因。综合而言,以下方面问题值得个性关注:
(一)院校的模式化培养模式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现阶段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队伍当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了70%,而在这70%当中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又占了45%[4]比重之大。这一群体势必会对整个播音主持队伍的的发展起到了领军的作用,与此同时,院校模式化培养的烙印在他们身上也体现无遗。
1、专业院校招生选拔对播音主持风格的影响
全国播音主持专业院系的招生,基本都被纳入了艺术类招生,考核成绩由高考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构成。其中专业面试是对考生声音、形象、普通话语言表达方面的先天条件及后天基础做出决定和选取,往往具有很严格的评判标准;而对考生高考的成绩的要求却远低于一般高校的录取标准线。考核标准的跷跷板“相貌、声音”一头被抬高,“文化素质”一头被压低,这种重视了现有显性基础,但忽略了隐性发展潜力的倾向是令人担忧的。同时,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条件放低、教学不规范、毕业生就业也成为难题,这些直接影响到播音主持队伍的发展,更加影响到主持人个性化风格的构成。
2、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对播音主持风格的影响
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课程的开设,忽视人文课程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学生在校时理解较多的语言表达方面和外部形态的有关训练,但人文素养不足,社会了解不深,因此在工作单位表现为:“上手快但内涵不足,出场鲜亮但后劲不足”;主持人节目的深入发展和多样化发展,需要复合型的、有生活阅历的主持人,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上层建筑扎实,基础建设空虚的“工具理性”式的畸形直接导致了技巧载体下的个性表达不足。
(二)主持人自身素质对个性化风格建构的影响
素质,按照《辞海》上的解释,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5]而所谓人的综合素质,就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等方面的较为稳定的特点的总和。个体素质的表现形态至少能够体此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几个方面。作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自身的素质高低不仅仅能够影响到个体风格的构成,也直接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质量。
1、缺乏政治性敏感性:20xx年2月25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心灵之约》节目正在进行直播,主持人罗刚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谎称要谈“中日友好关系”,在约定的三分钟时间里,这位自称“小原真太郎”的人却大发反华言论,直到三分钟后,罗刚才进行反击。节目播出后引发了听众尤其是青年听众强烈的愤怒情绪,主持人罗刚和导播因为工作的严重错误,而被开除公职。这一事件折射出新闻媒体的政治导向性,也为主持人政治素质的建设敲响了警钟。党的指导思想、先进理论是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经济、社会、思想建设的方向标,对此务必持续高度的关注并上升到思想上层建筑的高度。
2、思想、文化素质积淀不足:据调查分析,20—30岁之间的主持人在我国播音主持队伍当中占有45%的比例,40岁以上的主持人仅占4%。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像丹拉瑟、汤姆布罗考等都是人到中年,甚至更大年纪时才坐上了主播的位置。他们几乎都是资深记者出身,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和社会阅历,更准确的说他们有着较高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思想素质总是与必须的社会群体规范、行事风格、道德取向紧密联系的,并在此基础上构成深邃的群体觉知、道德决定、道德选取潜力,这种潜力对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思想把握十分必要;而那里提的文化素质更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晶体智力,总是和必须的专业和相关知识的积淀联系在一齐,它对于开拓主持人独特的视野、丰富言语载体的资料、构成独特的个性风格不无裨益。因此,如何丰富和提高我国主持人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构成年龄结构的合理梯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都是制约主持人主体构成个性化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仅指对自我情绪和外部形态的良好调控,也不仅仅指对现场状况的良好协调和随机应变潜力,它还应体此刻对受众心理、对社会文化心理的准确把握上,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稳定的行为反应和问题处理风格,构成个性鲜明的播音主持风格。
(三)评价主体对主持人个性风格建构带来的影响
作为评价的两大主体——受众和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机构,两者都能够说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衣食父母”。但是一部分受众和广播电视管理机构的认知不同也是导致主持人丧失个性化风格的主要原因。
1评价主体之一——观众
电视是动态的传播媒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性。做为受众,他们的喜好决定了主持人和其栏目的成活和发展。而受众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不同,对于主持人以及节目的喜好就会大相径庭。而这种喜好的交互作用能够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因为节目高品位、高质量,主持人的个性化从而提高了受众的观赏水平,另一方面,为了调和“众口”,为了迎合部分观众不高的欣赏水平。某些节目和主持人以牺牲节目风格和自我的 笔者认为:主持人是以双重主角出此刻节目中的。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主持人就应思考受众的社会心态和理解心理。主持人竭尽所能的认识及把握受众的需要,并能追随受众进而引导受众。用真实的、非虚构的空间相互交叉组合的结构方式来传播;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置于文化背景上,把深奥的文化问题化为具体的生活现象。
但是主持人也要处理好受众中心与传媒引导的关系,处理好商业利益与社会效应的关系,不懈努力地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少一些庸俗、媚俗,多一些健康、益智、怡情元素。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和波特指出:在新闻传播中,“一个人用整个身体进行传播,并且动用全部力量来解释收到的信息”。[6]作为一个主持人,只有用整个身体、用全部力量来传承悠久的民族文化,才会有吸引受众的永恒魅力。
2评价主体之二——广播电视的管理者
广播电视的管理者他们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评价对于主持人个性风格的构成也有巨大的影响。广播电视学会和各级电台、电视台的领导等权威机构和人员对待主持人有着“生杀大权”。但这一评价机构的组成人员更就应紧跟国际接轨,紧跟电视业的发展步伐,由各个方面的人士组成,全面的、立体的、多维度的看待主持人的发展。单从业务的角度去简单地评判一名主持人的好坏,不仅仅了影响一个好主持人的潜力发挥,更会毁掉一个好的栏目。倾听多方意见、综合思考主持人的发展才是发展之策。
崔永元在一次在央视主题为“珍惜受众信任,推广健康形象”研讨会上直言道:“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目前有些电视台把收视率当成命根子,因为收视率影响广告收益,收视率也就成了衡量节目质量和主持人潜力的标准,从而造成少数主持人放松自身约束,迎合庸俗、低俗之风。当然这一言论有特定的指向性,它针对的是面向特定审美层次受众的一些娱乐类节目,因为这一群体构成了人群的大多数。追求收视率无可厚非,它是媒体生存的基础,问题是如何构成面向不同群体的不同审美层次的栏目、构成不同主持风格的个性化栏目,这不仅仅是提升媒体层次的需要,也是社会受众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的需要,是社会群体自我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不同类别节目,构成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媒体管理主体改革的一个方向。
三、有声语言创作中主持人个性风格建构的途径探索
找到了制约播音主持风格建构的症结就像找到了病人的“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有声语言创作中主持人个性风格建构的途径探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主持人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提高除了在技术层面、观念形态、知识结构等方面需要“长跑+快跑”之外,更应在综合潜力及心理、品格上狠下功夫。越来越多的主持人更多更广的参与节目的选题、策划。随着主持人中心制的逐步推行,更多的主持人将成为节目和栏目组的双重负责人。目前,主持人和所有新闻从业人员一样,正面临着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所多方改变,面临着新技术时代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解决有声语言创作中个性风格平平的主要途径。
(二)建立多维度的用人选拔机制和院校培养方式
央视体育节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张斌说:以往的电视是一种很封闭的渠道,此刻门槛低了,但是要求更高了。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上海电视台的曹可凡和央视《今日说法》的撒贝宁都不是从专业院校出来的,但是他们却成为了受众喜爱的主持人,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是他们成功的基础。院校的培养就应尽快制定和改善:
1双学位培养复合型主持人
专业院校能够面向各类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开办主持艺术双学位,而不是现今的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
2完善就业机制:
专业院校就应在学科当中更多的加入实践的比重,并且有用人单位联合办学,指定培养。对招生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地、对口培养专业方向加具体、鲜明的主持人。这些方式的施行能够改变此刻的艺术院校个性是播音与主持盲目过“热”,招生过多,而最后就业状况不乐观的现状。
(三)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业务评价机制和评奖制度
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的晋延林也以前说过:国内对主持人人力资源还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电视台在管理中还存着一些误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电视节目的水准和主持人个性化的构成。[7]此刻很多电视台都建立了节目质量评估体系,从观众、制作人、专家等多个层应对节目进行评议和讲评,这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从月评、季评、年评到台评、省评、全国评这些都对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建构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评奖过程中,除了对获奖的主持人奖励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要找到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到达评奖的真正目的和好处。同时业务评价的主体就应采取多元的组成部分,其中除去专家、主管领导之外更就应有主持人同行和受众。多与观众座谈,了解观众需要也是一个必要的途径。
结语
有声语言中主持人个性化风格的建构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它的建构元素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电视业的发展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已的风格。与此同时,“我们完全不必因为有些人的曲解而不敢提个性化,从客观工作环境讲,如果没有用心的工作机制,不给有潜质的主持人机会和压力,总是简单的重复,主持人的创作个性也难以构成;从主观角度看,对于年轻的主持人来说,不要把个性化作为首要的目标,急于寻找个性,更忌离开栏目硬去设计和孤立地追求自我的个性,只有当你全身心地融入到节目当中,关注社会生活,用心思索感悟,真诚服务受众,你的创作个性才会渐渐凸显和构成。”
注释:
[1]《论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姜畔、张曙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
[2]《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张政法,《现代传播》,20xx年第3期。
[3]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品牌推介会,AC尼尔森代表张显丽总监对该频道做数据分析,20xx年3月26日
[4]《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吴郁等,中国广播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5]《辞海》,第13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xx年。
[6]《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xx年版,第61页。
[7]《用科学的理念完善播音员主持人管理制度》,晋延林,中央电视台网站
[8]《以平常心看待主持人》,吴郁,传媒学术网,20xx年1月9日
参考文献:
[1]《论播音主持创作的个性》,姜畔、张曙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xx年第1期。
[2]《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张政法,《现代传播》,20xx年第3期。
[3]《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吴郁,中国广播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4]《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xx年版
[5]《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三版。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刍议有声语言创作中主持人个性化风格的建构
新闻系应届毕业生推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关注我的推荐信。今向贵单位推荐我系毕业生XX同学。
XX同学是XX大学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上,他孜孜不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多次获得校级的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他坚信未来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他也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专业上,该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网页设计与Photoshop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政治思想上,他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他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他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课余时间,该生还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在此,本人愿毫无保留推荐XX同学进入贵公司。他一定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份工作,为贵单位事业贡献有分量的力量!
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
推荐人:XX
XXXX年XX月XX日
新闻传播学专业论文
摘要:
综上所述,新媒体虽然给广播新闻造成了影响、增加了挑战,但是却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新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各种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新闻广播带来了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广播新闻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关键词:
广播新闻;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传播的困境分析
(一)节目时间造成的困境
广播新闻的黄金节目时间段通常都是在早上时间,但是新闻通常都是一些领导指令性发言或者会议和强制性重点宣传任务,这些内容不但必须在早晨黄金时间段播出,而且篇幅时间长短和字数都有规定性的要求。广播新闻被自身传播特点所局限,无法像报纸一样以专版的形式来播出政务性和执行性的宣传任务,因此黄金时间段的新闻节目无法符合听众的兴奋点需求。
(二)收听特点造成的困境
广播新闻的听众通常都是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广播新闻,听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才转移注意力到广播新闻上,如果一直没有吸引听众注意的内容还有可能直接让听众关闭收音机。一些广播电台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把黄金时间的新闻节目转移到硬新闻内容上,把精力集中在专题类型的广播节目中去,虽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以一些优秀稿件扩大影响,但却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有效解决问题。
(三)节目内容造成的困境
因为广播新闻的黄金时间段通常都是政务性和指令性或者工作性报道,难以针对社会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策划报道,所以广播新闻�
二、拓宽广播新闻传播新空间的基本方式和意义
(一)3G手机的广泛使用将增加新闻广播的移动受众
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让电信网络和广播网络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让电信网络通过移动终端媒体进行传统广播新闻传播创造了技术支持条件。3G手机的广泛使用,让所有3G手机使用者不
(二)手机短信使广播节目的互动性增强
现阶段,广播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参与节目已经不再陌生。和热线电话比较而言,手机短信让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节目。因为热线电话必须由主持人和听众直接沟通交流,通常一个节目主持人接听的电话有限,听众能不能真正参与节目的实际主导权力通常都被掌握在导播手中。相反手机短信却能够通过主持人的宣传组织,让听众针对特定的话题以短信的方式自由发言参与,让听众得到更多机会参与节目互动,由此大大地提升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三)利用互联网延伸广播功能
互联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有效融合各种传统媒体特征,并且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传播方式,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广播电台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广播,拓展新闻广播的功能,并且丰富节目内容和形式。因为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播新闻业务,不但可以实现传统广播新闻的声音传播方式,而且还可以同时实现文字和图片信息的传播,改变传统广播新闻单一局限于声音传播的历史。更何况主持人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节目预告,并且实现和听众更多方式的互动交流,这样无疑可以增强新闻广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拓展广播新闻新空间的具体策略
(一)准确传播定位,精心策划主题,创新传播形式
1.广播新闻的准确传播定位
广播新�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应该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以新闻信息传播和政府为重的舆论宣传传播,而应该把实现舆论导向更深层次的同时,注意民情低落� 只有更准确的传播定位,才能加深普通群众自我价值认同的同时,实现传播舆论的深层次引导。
2.精心策划广播新闻的报道主题
优秀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是以精心策划的报道主题作为基础。例如中央电台的《倾听新疆》大型“走转改”新闻报道,报道主题经过精心策划,定位于两年以来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充分开发地区优势和潜力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这样经过精心策划的宏观报道主题,再进一步策划出围绕主题的系列微观主题,从地区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进行系列报道,更深层次地展现了新疆地区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融入新媒体,增强互动性,拓展传播受众规模
1.调整受众理念,变“听众”为“用户”
媒体不但应该了解分析传统听众在收听广播新闻方面的习惯和喜好,还应该把更多精力集中于了解分析参与广播新闻互动的广播新媒体用户的习惯和喜好。所以,广播新闻应该注重利用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更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科学调整受众理念,让广播新闻信息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拓展传播受众规模。
2.重视增强广播新媒体的社交功能
新闻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能够持续引起用户的关注和讨论兴趣。
3.充分发挥广播新媒体独特的双向传播互动性优势
不但应该重视搜集,同时还应该注意选择,并且引导和鼓励广播新媒体的用户采取UGC(用户生成内容)方式提供更多新闻线索,经过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求证和编辑加工,再以更生动形象的广播新闻反馈回用户,这样才能让互动优势更加有效。
4.积极运用广播新媒体的融合功能
在广播新闻的声音传播基础上再合理融合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让广播新闻的传播呈现方式进一步立体化或者可视化,新闻报道的关联度也更加具有多维性,让广播新媒体用户能够全方位的获取广播新闻信息。
5.灵活面对广播新媒体渠道的多样化,反应要迅速及时
新媒体用户所在的地方,就是广播新闻工作所在的地方,还要善于及时运用具有强影响力的平台和渠道。同时更不能忽略对广播新闻媒体官网和官方应用的。统一规划布局以及主持和采编、用户的个性化应用,这样才能形成集群,打造出具有多元关系的全新互动平台,最终创建出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广播新闻品牌。
(三)深入挖掘,叙事生动,以优质特色内容,提升传播内容品质
1.传递信息要快
利用广播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更加快速灵活的优势,以更快的速度传递更具时效性和现场感的新闻信息。特别是针对突发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新闻广播应该利用更加及时和权威的快速反应机制,多角度呈现事实真相。
2.新闻元素要深入挖掘典型性
新闻元素是整篇新闻报道的基础也是灵魂,只有恰到好处的新闻元素选择和运用,才能彰显新闻主题并且体现新闻报道的典型性。例如中央电台的《倾听贵州——夜访核桃坝村》大型新闻报道,这期广播新闻节目的报道主题,经过精心策划,准确定位于贵州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开发县域经济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成效的具体方式方法。社会基层的新闻元素非常丰富,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元素用以叙述说理,选择什么样的新闻元素用以直命主题,需要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合理选择运用,深入挖掘新闻元素的典型性已�
3.传播内容要实
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相伴而生的是海量的新闻信息,但是这些海量信息也充斥着很多不完整信息甚至虚假不实信息。广播新闻要拓展传播新空间,就必须充分利用广播新闻单位的专业新闻鉴别能力和同行协同整合能力,对来自新媒体用户提供的各种新闻线索和内容及时求证,并回馈给用户事实真相,让用户在喧嚣的网络声音中听到广播新闻不同却真实的声音。
(四)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采编播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1.传统广播新闻平台的播出形态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
例如某地方新闻广播台除了早晚板块新闻以外,其他播出形态都是每半小时以12分钟的资讯信息和18分钟的延伸内容信息组成内容滚动推进,资讯信息体现了广播新闻的快速集纳优势特色,而延伸内容信息又体现了广播新闻内容的丰富和深度优势特色。
2.新闻信息的产出方式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新媒体
例如可以构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专业平台,为广播新闻拓展新媒体领域的空间发展提供技术性的支持。还可以通过构建融入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转变传统的话语体系方式和新闻播报方式,让广播新闻的内容和风格更加让新媒体用户喜闻乐见,进而能够增强互动实现多次传播。
3.培养能够符合新媒体传播需要的广播新闻传播专业团队
这样的团队不但应该具有互联网传播思维观念,而且还应该具有能够有效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专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虽然给广播新闻造成了影响、增加了挑战,但是却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新空间拓展带来了更多机会。各种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新闻广播带来了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广播新闻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只要新闻广播坚持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对报道理念和方式以及渠道方面不断创新,那么就一定能够为广播新闻的传播拓展出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