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以衡水学院以及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师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有589名,研究组(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有376名。本研究的样本容量为965.为了便于研究工作的进行,这些研究对象都是以班级为组织单位。
1.2研究方法
为了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笔者使用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KL-90)来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和心理评估。SKL-90量表共包含90个测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由专业人员首先对测评方法做出说明,并由辅导员组织实施,由学生自主回答。问卷共发出965分,收回有效问卷965份,满足统计要求。对于调查数据的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进行。
2.调查结果及分析
性别因素是心理分析中经常被考量的客观因素。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中SKL-90症状因子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男生占比39.8%,女生占比60.2%;研究组中SKL-90症状因子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男生占比43.6%,女生占比56.4%。这说明了两点,一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男生低,这可能受择业压力、传统观念以及身体机能等因素的影响。二是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女生的中度痛苦比例可以显著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
3.衡水市高校师范生教育中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实施对策
3.1更新教学观念,设立新型教育目标
教育教学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思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而对于师范类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灵活地学习、尝试、探索和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观念,不可为了实现某一种教学目标(比如提高考试成绩)而过于强调某一单一的教学形式。
3.2重树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育气氛
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将心理教育与体育结合的过程中,不应该将师生关系定位为“传授知识者与学习者”,而应该定位为“亦师亦友”。因此,在将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以室外教学为主,室内教育为辅,这样便于学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
3.3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增强其积极主动性
近些年来,心理学界已经承认元认知对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所具有的调控功能,并开始把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做为我们体育领域中不少学者也应用了元认知来解决体育中的一些问题,元认知是很有价值、很有前途的一个研究领域。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也为体育运动心理的研究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渠道。但其研究的成果从文章的数量来看,可以说还少的很多,的数量24篇,其中4篇为硕士学位论文,省级期刊有13篇,核心期刊有7篇,约占总数的29%。我们能看出我们的学者努力地在利用元认知的知识理论来解决我们体育领域中的问题。
2元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元认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国内外心理学学者对元认知都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到各个领域。在研究其它领域的同时,在体育领域的研究也同时在进行,研究的切入首先从体育学习和体育教学领域,可以说利用元认知理论的研究首先从体育教学和学习开始。
2.1 元认知在体育学习及元认知能力的研究情况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的监控、督导、调节作用是存在的,如跳高选手在助跑刚刚跑出几步便感觉步幅不对,这就是元认知在起作用。体育学习领域应该进行元认知的研究,教会学习者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以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如应用元认知训练法控制体操学习中焦虑情绪的研究,通过建构元认知训练法来控制体操学习中焦虑情绪与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教学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体操学习中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元认知训练法”应用于控制体操学习中的焦虑是完全可行的,它比常规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水平,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元动作学习水平、改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自我监控能力和选择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策略是提高动作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体育学习领域应该发展元认知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监控与调节自己体育学习状态的能力,教学生会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体育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中,元认知是体育学习活动中重要的认知因素,它对教会学生学习、开发智力,促使体育学习,顺利实现学习迁移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2.2 元认知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对于元认知再体育教学中的效果或者说作用。元认知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有其现实意义。元认� 例如,元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游泳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大学生游泳教学中运用元认知训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游泳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元认知教学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以教学讨论教学的思想,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从心理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的理论建设。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元学习理论,将有助于更新体育教师的观念。元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理论,元学习理论基于“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观点,转变教师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观点。元学习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如何从学法的角度改变教师的观点,论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学会体育。同时,元学习理论对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念、体育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教师掌握元学习理论,掌握最先进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学思想,以及丰富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
总之,关于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我们关于元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不再以知识论知识,以技术论技术,只注重学生是否达标,是否顺利升学。元学习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体育,了解规律,学会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教学理论是:从抽象的思维到具体的方法,再从具体的方法到抽象的思维,由“学会”到“会学”,有“一点”到“全面”,是一个不断创新,终身受益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论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又符合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目标,是终身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理论的体现,因此,建议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全面引入元学习理论。
3元认知理论在其它体育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体育的分支学科中,元认知理论的研究中,元认知来源于心理学,可以说我们研究的一切关于体育的元认知的理论研究都可归为体育心理学范畴,在上文我们主要介绍了元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理论研究,在与其它如:与运动训练学的研究中,我们只有在实证的基础上建构运动元认知多维体系,并指导具体运动实践,才会呈现出繁荣而广阔的景象。
4结语
元认知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目前的成果甚少,这也与元认知的出现相对较晚有关,我们的体育学者可以说在应用元认知理论上在某些具体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既有理论的研究也有结合实践的实验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但其它体育领域的研究甚少,甚至空白,可以说我们还有很广,很深的领域等待我们的学者去挖掘。我们看到了目前,在体育学习领域的元认知研究相对来讲还很匮乏,有关元认知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但体育运动中的元认知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不管是知识学习过程,还是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元认知的监控、调节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总之,关于元认知理论在体育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的体育学者去开垦。所以我们体育学者加大元认知理论在体育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让元认知理论更� 以便于更�
[1] 斯勤夫。体育院系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的实验研究[J].
[2] 刘东。元认知理论与终身体育思想培养[J].
关键词:目标设置;统计;文献研究
目标设置的概念最早在管理心理学中提出, 后来被移用到体育与运动心理领域。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Locke于1968年提出来的。目标设置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活动中的目标既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目标设置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应用在多个学科上,但在体育教育和训练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近6年的发表文章进行统计,以期为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教学类文献来源:检索时间是2015年9月16日,进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omKI)。首先,在检索条件下,选择检索项:主题;检索词:目标设置,教学;模式:精确匹配;范围:全部。然后,在检索导航条件下,结果检索项命中57篇。其中,会议论文2篇,学位论文9篇,期刊文章46篇。
训练类文献来源:检索时间是2015年9月16日,进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omKI)。首先,在检索条件下,选择检索项:主题;检索词:目标设置,训练;模式:精确匹配;范围:全部。然后,在检索导航条件下,结果检索项命中21篇。其中,会议论文1篇,学位论文4篇,期刊文章16篇。
二、研究结果
1.时间与篇数
(1)在教学方面,统计了近6年的发表数量,共57篇,2015年5篇,占8.772%;2014年8篇,占14.035%;2013年13篇,占22.807%;2012年10篇,占17.554%;2011年11篇,占19.298%;2010年10篇,占17.554%。从整体趋势上看,国内关于目标设置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的文章数量呈下降趋势,如表1所示。但是,由于检索文献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所以检索到的2015年文献仅为5篇。
(2)在训练方面,统计了近6年的发表数量,共21篇,2015年1篇,占4.762%;2014年4篇,占19.048%;2013年1篇,占4.762%;2012年1篇,占4.762%;2011年5篇,占23.810%;2010年9篇,占42.857%。从整体趋势上看,国内关于目标设置在教学方面的研究的文章数量处于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但是,由于检索文献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所以检索到的2015年文献仅为1篇。
2.期刊类型
(1)教学方面
57篇研究报告中,期刊文章46篇,学位论文9篇,会议论文集2篇。
(2)训练方面
21篇研究报告中,期刊文章16篇,学位论文6篇,会议论文集1篇。
3.研究内容
(1)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最符合主题的57篇期刊文章涉及项目广泛,包括排球(传垫球)9篇、足球4篇、篮球(投篮、运球)3篇、乒乓球6篇、羽毛球5篇、网球1篇、田径(长跑、短跑、跳高、跳远)6篇、健美操1篇、速度滑冰1篇、武术(太极拳)6篇、散打(鞭腿)1篇、游泳2篇、教学理论研究11篇。
(2)训练方面
训练方面,最符合主题的21篇期刊文章涉及项目广泛,包括:网球5篇,篮球(命中率)4篇,田径(短跑、跨栏、体能训练)3篇,理论研究2篇,健美操(技术动作、自信心)2篇,排球(发球、垫球正确率)2篇,羽毛球1篇,散打(鞭腿)1篇,游泳(100 m后程)1篇,由此可见,在该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球项目,且多与命中率、技术完成正确率相关,还有部分研究也探讨了目标设置训练与自信心的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1.从时间上来看,根据近6年的统计可以看出目标设置的研究数量在逐年递减,但在2013年研究的数量较多。
2.从文章类型上看,主要为期刊文章,其次是学位论文,但文章质量有待提高。
3.相关研究在教学方面都表明通过目标设置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学习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掌握项目的基本动作技能,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效果。有些研究还提出将目标设置与信息反馈结合使用,这样效果更好。在训练方面,多集中在网球项目,且多与动作完成准确率相关,有不少研究还探讨了目标设置与自信心的关系,即通过使用目标设置可增强运动员自信心,有助于赛场发挥。
4.目标设置训练在实际教学和训练中都有应用且涉及项目广泛,多集中在球类项目中,更明显的是在实际应用研究中更多的是应用在教学方面。
参考文献:
[1]贾智丰,崔自璞。体育教学中的目标设置及其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07-108.
[2]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39.
作者简介:崔映斌,1989年出生,女,山西大同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学。
崔蕾,1990年出生,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学。
王弘,1991出生,女,山西临汾人,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
[关键词]90后女生;体育参与动机;影响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06.045
1 引 言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学习动机正是学生主观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学生体育参与动机非常必要。体育参与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是对体育功能的摄取、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是参与体育的先决条件,是诱发参加体育实践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前提。[1]体育参与动机具有唤起体育活动的功能、指向某一内容或活动、强化运动行为、调整运动行为等作用。[2]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如何,将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女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她们对体育的态度、动机往往与男生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区别对待,了解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了解大学生特别是女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她们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以及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师范大学10级、11级和12级随机抽取280名女生。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篇论文通过中国知网、国内期刊网等发表的相关文章、专著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查阅了相关专著,如《体育心理学》和《体育教学心理学》等教材,获得与体育参与动机相关的知识,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文选取的是Cash等人所创立的身体锻炼参与原因量表[3]和锻炼动机量表(MPAM-R)简化版[4],利用量表中关于身体活动动机的问题,采用5-point Likert式计分法,分为很符合自己的情况、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很难回答、比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五个等级;并将影响女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也分为非常影响、比较影响、一般影响、不是很影响、不影响五个等级。通过陈善平等人的锻炼动机量表(MPAM-R)中文版简化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表明,MPAM-P中文版简化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在我国也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动机测量工具。[5]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为93%。
(3)专家访谈法。针对某些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为本文提供客观、可靠的意见与信息。
(4)数据统计法。通过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制表、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90后女生体育参与的动机
通过对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简化版关于身体活动动机的问题对山东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的280名女生进行调查,对反馈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的结果。
根据MPAM-R量表及调查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认为高校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包括乐趣、外貌、健康、能力、制度、社交、心理7个方面,其中乐趣、外貌、健康、能力、社交、心理属于内部动机,而制度动机属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满足,如运动乐趣的获得、竞争的参与、运动效能感的提高等,无须外力的作用。[6]在当今的高等学校教育环境下,制度动机等外部动机 [7]但是这种动机持续的时间较短,这种外部因素一旦消失,外部动机的动力作用也会很快减弱。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女生体育参与动机差异性不大,具体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貌动机成为大多数女生的首选,� 她们把获得体育课学分、应付体育考试等作为上体育课的动机;第四,体育课的乐趣与娱乐性也是高校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机之一。第五,参加体育活动以结交新朋友,获得友谊,增强人际关�
3.2 影响高校90后女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
为了提高高校女生的体育参与动机,在了解了高校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以后,又对影响山东师范大学90后女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影响体育参与动机的因素分为内在需要与外部诱因两大方面。[9]
(1)内在需要。需要是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需要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意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导致推动人进行体育活动的动力。这种“缺乏感”越强,体育参与的动机也就越强。[10]
(2)体育参与的诱因。体育参与的诱因是能引起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能引起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诱因很多,例如,宽敞的运动场会引起学生产生跑的欲望;各种球类设施会使人想去打球;清洁的游泳池会诱发人们去游泳等。[10]
由于学生的需要难以研究,而外部因素易于调控,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影响体育参与动机的外部因素。并将这些诱因具体分为教师因素、锻炼环境、家庭因素、体育认知、运动能力与情感因素六个因素。并对这六个影响因素添加题项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出,第一,影响女生体育参与动机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和蔼可亲的态度等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第二,影响体育参与动机的众多因素中,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情感因素居于重要位置,心情的愉悦程度对学生自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外界的锻炼环境(如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周围同学的锻炼行为、意见和建议等)、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条件等)、体育认知(如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同感等)、运动能力(如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装备、运动知识储备等)影响自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4 结论与建议
(1)高校90后女生的体育参与动机,共包括7个维度,按影响力大小排列分别为外貌动机、健康动机、制度动机、乐趣动机、社交动机、能力动机、心理动机等。
(2)高校90后女生体育参与动机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共包括 6 个,按影响力大小排列为教师因素、情感因素、锻炼环境、家庭因素、体育认知与运动能力等。
(3)高校女生较社会其他群体具有特殊性,她们的体育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也有其独特特征。本文重点探讨高校90后女生体育参与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激发与培养体育参与动机提出建议,其研究结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便于体育教师对女生更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洪选。我院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和动机的调查[J].三明学院学报,2006-06-23(2).
[2]黄晓灵,白智宏。体育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翟一飞,陈阳。大学生身体锻炼动机量表的编制与检验[J].四川体育科学,2009(1).
[4]陈善平,王云冰,荣建中,等。锻炼动机量表(MPAM-P)简化版的构建和信效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
[5]陈善平,闫振龙,谭宏修。锻炼动机量表(MPAM-P)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52-54.
[6]姜志明。大学生体育参与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运动,2012,5(41):88-92.
[7]高岚。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动机调查与体育意识培养对策[J].科技信息,2010,12(35):168.
[8]王爱民。女大学生形体审美与体育参与动机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1(1):112-114.
[9]王锡群。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0]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1]吴岩,艾贵斌。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心理因素的分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2).
[12]童玉琴。对高校女生体育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80-82.
[13]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论文摘要:体育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向上都有很大发展,本文中笔者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做一系统的分析,主要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目前在我国形成独立学科的趋势,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体育作为一类如此广泛而深入开展的社会活动,存在着众多的现象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解释和控制,研究其中的关系和规律是我们体育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育社会心理学为我们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科体系中仍然处于边缘的位置,它的发展远远的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笔者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探讨了该学科发展的基本间题,并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目前发展态势做了分析。
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内容和结构体系
1.1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国内目前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有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运动团体中成员在交往、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关系。在这个概念中指出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团体中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没有指出学科的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这个概念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方面:即团体与团体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学科所隶属的科学范畴。从两个已有概念中我们看出双方都忽略了体育中关于人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研究,如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体育中的人与社会文化、社会观念、、体育中人的风俗习惯、时尚流行、偶像崇拜、这些内容同样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但是在以上两个概念的表述中没有包括进去,所以已有的学科概念的内涵不足以说明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部的研究对象。根据以上对体育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界定:体育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与体育中的人与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心理现象和行为;它是把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 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结构体系
依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概念的界定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做了如下的构建:
1)体育中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研究,例如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人际关系模式、竞争与合作的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归因、人的社会性动机和需要等,这类研究是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2)体育中群体内部、群体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是目前体育社会心理学最关往的一个研究内容,包括了和体育相关的各类群体的研究,运动群体、观众群体等。研究它们的群体构成模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道德规范、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如社会助长、从众、群体失范等。
3)体育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作用过程研究。这个方面是研究中比较重要但是却被忽略的一个内容,它包括体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这里面包含了体育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的心理发展;体育与人的社会态度;体育与、体育与社会价值观、体育与民族心理、体育与人的社会认知等。
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取向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一个方向的研究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的研究态势,不同的研究内容之间有着复杂的内部关联。
2、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基本历史发展脉络
实际上有关社会心理学中较早的一个实验研究就是和体育紧密相连的,1897年美国的特里普立特(tripplet)进行了有无其他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个体竞赛成绩影响(即社会促进或说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的实验研究是一个典型的体育领域中社会心理学研究,这一研究被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这一研究也早已经被公认为运动心理学的发端,我们同样更有理由认为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源起。随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繁荣,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体育社会心理学进行正式深入研究,当时主要是探讨运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到了60年代运动心理学的研 究中体育社会心理学成为了一个主要的课题之一。70-90年代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和完全独立阶段,1975年美国学者rainer.martens出版了《体育活动的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in physcial activity)主要探讨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定 义、社会促进、模仿和观察学习、社会强化、社会化过程、人际关系能力、运动攻击、态度、运动人格等;1980年加拿大albertv.carron出版了《运动社会心理学》(ssocialpsychology of sport)一书;1981年美国学者b.3.c ratty出版了《运动社会心理学》一书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科书。根据1993年出版的《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手册》(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psychology)指出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领域包括:动机的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团体动力和个体的终身发展,它反映出当代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一大段时期内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一直呈现出微弱的姿态被包含在运动心理学中迟缓的发展着。
3、当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发展态势,形成独立学科所需要的条件
3. 1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起步阶段,这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1995年由邱卓英、邱宜均撰写的“当代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主要问题”(武汉体育学院报,1995, 1)一文的发表,该文考察了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其研究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研究做了预测,没有论及我国的体育社会心理研究;19%年由华东师大季浏博士主编出版的《体育社会心理学》一书,系统的介绍了国外关于体育中运动团队的社会心理研究,丰富翔实的阐述了国外当时前沿的研究成果。2002年由马启伟,� 这三者的研究文献对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虽然有了以上重要研究文献发表,然而有关的后继研究却仍然不多,笔者查阅了1998年以来几类体育学术期刊中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学术文献,其基本情况如下:
由表1看出,1998到2002年的五年时间里五种刊物中有关社会心理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少,甚至达不到一年一篇的水平,但从2003年开始《体育科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分别有四篇和三篇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文章发表。从发表文章的内容上看总数17篇中有8篇是针对体育与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方向的研究,其余的分别是关于体育交往,学生体育兴趣,心理能力与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颜军在“1990 - 2001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统计得出:10年间运动心理学论文中有82篇是与体育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占运动心理学论文总数7.7% 。由此看出目前我国体育论文中涉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所占比例很小,而且多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体育与群体心理健康,体育与心理发展,心理品质等;缺少对竞技体育团队的研究,包括团队的结构模式与凝聚力、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团体的社会心理效应等;运动员的个体归因,社会态度;体育领域中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球迷骚乱、偶像崇拜、危害竞赛的公正的集群行为、失范行为,体育对个体的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的发展,体育与社会心理的交互作用过程,体育与社会的价值观念等。从论文的质量上看,深入系统的研究少,和当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结合的不紧密,对国外的先进的研究介绍的不够,停留在较浅的阶段,但这已经推动了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讨论体育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不能不提到1999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体育运动心理学会,这次大会的论题之一就是“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可是在随后的儿年中相关的研究文献仍然很少,而且没有太大的突破性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然是处干迟滞状态,但是我国已有的研究和当前体育发展形势无形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3. 2形成目前发展迟缓态势的原因
1)我国学术研究者没有关注这一新兴学科,对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不足。这同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尚没有取得学术主流地位。
2)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匾乏。最具研究实力的专业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很少主动介入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而专门的体育工作者又缺乏必备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
3)已有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基本论述较多,缺少深入的基本理论研究,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经历学术争鸣和探讨从而达成学术共识。已有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体育领域中的个体和群体心理的心理健康、集群行为上,缺少体育与社会认知、体育中人际关系、体育文化活动与社会心理、体育人口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4)研究方法单一,缺少科学的实验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文献综述、经验概括较多,对比研究、严谨的调查研究、实验性研究不足。
3. 3体育社会心理学形成独立学科需要的内外部条件
体育社会心理学科的出现由三个原因决定:社会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关母系学科的发展,研究人员的关注视角。据此,我们得出该学科的所需要的独立条件,外部条件:社会发展对解释和解决体育领域中新现象、新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渴求增加,从而加大投入来推动;与体育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充分发展,社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等;研究的人力资源队伍增强、研究内容的充分深入、研究方法工具的专门化等;产生了相关的社会制度来支持并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怀。内部条件:学科自身发展的基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增多致使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并有相当的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形成了一个研究领域的群体活动;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个性化。一门学科独立的标志是有经典人物、经典文本、经典事件,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研究领域,目前我国该学科的研究中还未出现如此局面。
4、结束语
【关键词】压力;应激;体育文献;文献计量
ABibliometricAnalysisofSportsArticles
ontheTopicof"Stress"inChina
HANShi-jun
(Zhengzhouindustrytradecolledge,zhengzhouhenan,450007)
【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conductsabibliometricsurveyofarticlespublishedintherecentdecadeonthetopicofpsychologicaltensionorstressintermsofpublishingtime,co-authorship,wheretheywerepublishedandtheirtopics,withaviewtorevealingthefeaturesofresearchinthisfieldanditsdevelopingtrend.Theresultofthesurveyshowsthatthenumberofsuchkindofarticlespublishedyearlyincreasesquickly.Theyareofreasonableco-authorshipbutauthorsthatconcentratedonthistopicarenotingoodnumber.Sucharticlesfocusontheresearchinthefieldofathletics;whileinthefieldsofschoolsportsandmassexercising,theresearchscoperemaintobebroadened.
【Keywords】tension;stress;physicaleducationliterature;bibliometrics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依“数字出版物超市――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体育专业数字图书馆”顺序进入学科专业文献检索界面,以“压力”“应激”为关键词对2000年至2009年体育专业期刊论文进行题名检索,共检得文献415篇,剔除非心理学文献、科普类文献和内容雷同文献,得到近十年体育心理学压力相关期刊论文189篇,以此作为分析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发文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合著情况、主题分布等角度对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年代分布
文献是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客观记录的载体,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撰写必要的科学文献,体育心理学压力相关论文年发文量情况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由表1可见,从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压力相关论文的年发文量从1篇增至43篇,整体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而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间,这种趋势则更为明显,显示体育方面压力问题�
(二)文献期刊分布
期刊的价值是通过其所载论文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同时高质量的论文总是希望发表于声誉高的期刊上。对论文期刊源进行统计分析,可掌握该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统计显示,189篇相关论文分布在88种期刊上,刊均载文量较少,为2.15篇。但按期刊载文量进行排名后显示,排名前10位的期刊共载文65篇,占总文献量的36%。这在一定程度上仍体现了文献集中分布的马太效应。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及载文情况依次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3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7篇;湖北体育科技、体育科学、体育科研、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各6篇;浙江体育科学、体育成人教育学刊、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各5篇。
将所有戴文期刊分为核心体育类、核心非体育类、非核心体育类和非核心非体育类四种,其各自载文量如下表所示。一般可以认为,不同类别的期刊,其权威性有差别,论文的期刊类别分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及其局部水平差异状况。数据表明,核心期刊共载文82篇,占总文献量的43%,其中体育类期刊是载文主体。非核心期刊共载文107篇,占总文献量的57%,其中体育类比非体育类期刊载文量略多(见表2)。
(三)论文著者情况
论文的合著度反映了论文作者的智力结合程度,一般而言,合著程度越高,特别是当合著者来自不同领域或具有各自专长时,则合作智能发挥得越充分,论文的学术视野也就越开阔。
统计显示,压力相关论文以独著和两 189篇论文中,6人合著者1篇,5人合著者5篇,4人合著者为11篇,3人合著者为33篇,2人合著者为52篇。合著论文总计占44%。表明压力相关论文有一定的合作程度。特别是4人以上合著的论文,其作者往往来自不同单位,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从而有利于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
根据洛特卡定理:写2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作者数的1/4,写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大约是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的1/9,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则大约是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的1/n2。所有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所占比例大约是60%。107篇压力相关论文的作者发文量的统计结果为(仅统计第一作者),写4篇论文的作者为2人,写3篇论文的作者为2人,写2篇论文的作者为11人,写1篇论文的作者为151人。对照洛特卡定律,写多篇论文的作者明显偏少。显示文献作者的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这或许也与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合偏小有关。
(四)论文主题分析
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领域,即竞技运动领域、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和大众健身运动领域。压力相关体育文献在此三领域的整体分布情况如下:
由表3可见,相关文献中,竞技运动主题论文不仅在数量上占优势,而且就核心论文比重看,在质量上也是最高的,“压力”在该主题论文的题名表述多以“应激”出现。学校体育主题论文也较多,但核心论文所占比重较低,“压力”在该主题论文的题名表述中,主要以“压力”出现。大众健身主题的论文最少,只有24篇。
下面,结合文献内容对上述主题做进一步分析。
(1)竞技体育方面
该方面压力相关论文主要研究竞技运动领域不同主体的压力源、压力知觉、压力应对等。就主体而言,主要包含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其中以运动员为主。
关于运动员的相关论文有72篇。其中,题名中未提及具体运动项目,而是以运动员整体(含特定运动员群体,如大学生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的有34篇。涉及具体运动项目的38篇,涵盖范围很广,其中包含3篇以上论文的运动项目有:足球,6篇;乒乓球,5篇;射击,5篇;篮球,4篇;网球,4篇。
关于裁判员的相关论文有13篇,其中足球项目7篇,篮球项目4篇。表明足球和篮球裁判员的压力状况最为研究者所关注。
关于教练员的相关论文有4篇,其中关于足球教练员的论文为2篇。
(2)学校体育方面
该方面论文主要研究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与学生的压力状况。关于学生压力状况的论文占多数,为40篇。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状况的有20篇。
关于学生压力状况的论文中,多数以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研究体育专业本身总体上带给学生的压力,其中既包括在校学习、训练的压力,也包括就业压力,此外,也有一些文章探讨具体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生压力状况。而几篇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论文,则主要探讨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与其压力状况的相关性。
关于教师压力状况的论文,多数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研究其职业压力、工作压力状况,包括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以及探讨如何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也有论文对中小学教师压力状况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学者把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群体,研究其相关压力状况。
(3)大众健身方面
该方面论文主要研究体育锻炼对缓解、减轻压力的作用以及压力对体质的影响。研究对象的主体仍以学生为主,有16篇相关论文。其余8篇中,有2篇关于职业女性,1篇关于公务员,还有5篇未在题名中体现特定主体。可见,一方面,关于大众健身的压力相关论文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主体也不够广泛。
三、结论
(1)体育学领域,心理学压力主题在近十年中�
(2)相关文献在较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有一定集中度,表明该领域研究水平在整体上有一定高度。
(3)从著者状况看,合著程度尚可,但文献著者集中度不高,高水平核心作者数量不多。
(4)相关文献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三领域都有分布,其中竞技体育领域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而学校体育和大众健身领域虽不乏高水平论文,但其研究对象主体集中度高,涵盖范围有待拓宽。
参考文献
〔1〕石岩。体育运动心理学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丘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曹庆雷,赵道卿。对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
【关键词】Choking;比赛失常;失误;压力;实验研究
On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in Athletic Competitions
LI Rui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literature on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publish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analyzes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oking and pressure, mal-performance in matches and faults, and also discusses the demerits of experimental study of choking, in hope of a tentative probe into the phenomenon of chok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Keywords】 choking, mal-performance, fault, pressure, experimental research
体育比赛中Choking现象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孟斐斯州立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Tippett完成的,在这个研究中,他第一次用Choking来描述成绩下降。〔1〕近年来,Choking现象业已引起国内运动心理学界研究者的热切关注,一些学者也做出了有益的探讨。如王进、魏瑶、胡桂英等学者先后撰写了《为什么到手的金牌会‘飞走’――竞赛中‘Choking’现象》、《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运动竞赛‘Choking’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等文献。在这些研究当中,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于对“Choking”这一概念的基本理解,笔者也对“Choking现象”作尝试性探讨。
1关于Choking现象
关于“Choking现象”的诠释性解说,目前国内体育心理学领域里的学者相继发表了近20篇论文。然而,总体来看,这些文章对“Choking现象”的解说不仅有其差异、难以统一,而且甚至抵牾。这里择其要者述之。如:“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2〕 ;“ 竞赛中的‘Choking’是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3〕 ;“ 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4〕;“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 Choking 现象”等〔5〕。而大多数研究者对Choking现象概念解说回答认为是,“Choking现象”通常发生在“压力条件下”、“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下面就上述几个问题作简要分述。
1.1“Choking现象”与压力
综合国内现有的体育竞赛Choking现象研究文献,总体来看,认为choking现象是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的,并如图1所示的模式框架下展开论说,并将“压力”放在了choking现象产生的必然核心位置。这当然也有其合理性。那么choking现象全然是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的?笔者对此问题同样存在疑问和困惑。如陈亚林、刘昌在《有关工作记忆的压力下Choking》文中指出,“当前对压力下‘Choking’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有些研究者对‘Choking’和压力下‘Choking’不做区分,导致很多对‘Choking’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压力下‘Choking’的定义”。〔6〕因此说, Choking和压力下Choking有着不同特质与涵义。在压力条件下会产生“Choking现象”,但是,同样存在不在压力条件下发生“Choking现象”。由上述引出图2模式。
如图2所示可以明了,研究Choking现象的重点应放在因素A、B、C……X上,其次是研究因素1、2、3……n。而现有的Choking现象分析大多研究因素1、2、3……n通过压力的作用导致Choking现象。那么,因素A、B、C……X直接导致成绩下降和因素1、2、3……n导致压力使成绩下降又可说明Choking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单一的压力条件下的现象。而直接导致的比赛失常、失误(即“成绩下降”)也不能全然当做Choking现象产生的机制研究。如:自身技艺与对方差距、文化差异、“首次采用6-3-3 新赛制〔7〕、摄像机的影响〔8〕”等稳定因素;又如:“缺乏大赛的经验”、“比赛的高技术含量增加” 等因素。当然,有些因素既能产生压力,也能产生Choking现象,同样还能成为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排除这三个因素群之间有交集的可能,也不排除A、B、C……X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和压力的交互作用因素。
又如站在心理学研究理论中的“潜意识”层面上,弗洛伊德认为“过失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们是两种意向(intention)同时引起――或相互干涉――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这些意向中若有一个想要借牵制(hamper)另一个而得到发表(express),其本身便不得不先受一些阻力禁止它的活动。简单地说,一个倾向必须先受牵制,然后才能牵制其他倾向”。〔9〕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Choking现象的产生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意向相互牵制所导致的结果?如在金牌的“诱惑”(temptation)下,主体从无意识中冒起的欲望(desire)和超我(Superego)对表现欲望的压抑(depression)等。从神经系统科学看,心理是脑的机能,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系统暂时性的功能丧失也会导致Choking现象,笔者在此便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后续的研究应该对比赛中的“某一时刻”下的Choking现象心理状况和因素A、B、C……X与直接导致Choking现象因素投入更多的研究分析,这是Choking现象研究的“基石”。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讨论Choking现象的机制和要义。同样外界因素突变和自身心理突变共同导致了运动过程的突变,变化的因素也应成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1.2Choking现象与比赛的关键时刻、重大比赛
学者徐晓斌在“压力条件下篮球运动员自信心与‘Choking’关系的研究”一文中所述“竞赛中的‘Choking’是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那么比赛过程中什么时刻是关键时刻呢?笔者认为一名运动员在比赛中任何时刻都是关键时刻,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比赛中的某一时刻”运动员个体的意识执行过程中发生“窒息、阻塞”而导致的失误或运动成绩下降?而很多研究者一定程度上都在“重大比赛”中的“最后时刻”冥思苦想。“重大比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固然认为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国际比赛是重大比赛,但对于不同层次的运动员来说,参与者主体就会对不同层次的比赛有着不同的认识。那么,可能一场区队比赛就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称之为重大比赛。正如胡塞尔所言“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同一个认知客体就必然因由于认知经验不同而影响着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不同”。〔10〕Choking现象可以是发生在任何层次的体育竞赛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的运动员比赛时。但大多数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多以选择一些较高层次的重大赛事和较为突出运动员作为个案研究,当然也有其合理与重要性。作为研究者要多面研究Choking现象产生机制和要义,如果将Choking现象的前提情境定位在“重大比赛中的最后比赛的关键时刻”,那么就很容易混淆研究范围和对象了。
2Choking现象与比赛失常、失误
就其比赛“失常”、“失误”和Choking现象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还是要先举两例个案,以更有助于解释。如“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S(指受研究的优秀运动员)平时的训练状态和训练成绩都说明其专项技能已达到较高水平,可在重大的全国赛中却屡屡败北,这种现象正是Choking 现象。” 〔11〕另“运用Choking理论分析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届奥运会上失误的原因”:“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 届奥运会上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从心理学的观点分析是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为‘Choking’现象。”〔12〕这两篇文献均是将比赛“失常”和“失误”等同于Choking现象来研究。如王进所言,自然因素、生理因素等非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比赛失常和失误,而“Choking”是一种心理现象。从上文笔者所述概念中不难看出 Choking 现象表现是比赛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突变”现象,只有这样的某一时刻才能和Choking现象的“特质”相符,即“噎、堵住、窒息、阻塞”。并且,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某一时刻产生Choking现象的情境因素应该是“突变”的、不可预知的、共时性的。可预知的、稳定性的因素不能当做导致或产生Choking现象的机制与要义,那么假定可预知的、稳定性的因素,其应该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和赛场心理干预等其它研究的范畴。那么,比赛的失常、失误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既可是历时性的与历史遗留因素,也可是突发性因素。诚然,比赛失常、失误现象包括Choking现象,但比赛失常、失误不一定是发生Choking现象。如果研究者将一般意义上的比赛失常、失误不加区分地等同于Choking现象研究,是否偏离了关于Choking现象质的规定性研究?
3Choking现象与实验研究
首先笔者就Choking现象的研究并不反对使用“科学”(science)方法研究,甚至一部分研究内容必须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当然有其合理性。要问实验研究是Choking现象的最佳研究方法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实验研究法对Choking现象研究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呢?下文作以简要辨析概述。
试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有效实施并无多大困难。由于Choking现象涉及到的是复杂的心理活动,那么,所研究的内容是否都可以、是否都能够成为量化数据?由于精神与情感所表现的内容、性质是个体的、还没有或不能外化为可被科学研究者视为“事实”,因而在本质上则是显其“主观性(individualistic subjectivity)”。〔13〕关于在体育比赛者的Choking现象动机等的精细把握上,社会“科学”(sciences)定性研究可以较好地研究Choking现象主观性和动态性。胡塞尔指出:“‘现象’不仅仅只是包括那些自然和物理性的‘东西’,而且还应包括那些被他称之为‘观念性的(idealistic)’如逻辑、数学、科学理论、价值、各种观念、种种想象和情感等‘东西’。这些东西虽不能直接被感知,但可以被人所意会。”〔14〕那么体育竞赛中Choking现象作为产生在体育比赛中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不能全然按照行为主义的“SOR”模式化研究。更何况很多心理活动无法被量化,譬如无意识欲望和神经递质变化,是不能用等级评分的。再者,运动员在比赛关键时刻的精神紧张度、思维变化、现场情景等在实验室里是无法得到复制的;Choking现象产生的背景在实验室中也是无法重现的,更何况不同环境下产生Choking现象机制也不尽相同,研究所得结论也不尽相同,那么实验研究的结论信度就相当低了。如《青少年运动员Choking现象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一文,文章最后也指出了在“实验操作下的压力和真正比赛中的压力有着差异”的异议。〔14〕如果靠情景再现设计、增加压力等方法人为性是不能制造出来二次一致性,那么实验的效度就值得怀疑。
综上所述,学术界应该对Choking现象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考和讨论,尽量摒弃一些无效的研究方法,使得Choking现象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更高。那么研究中使用何种方法研究,就只能依靠“综合处理”,综合研究者自己根据研究的对象、内容、本质属性等来确定不同的研究方法。
4后记
正如马克思所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推动了事物向着更新的方向前进。研究也是如此。体育竞赛是由参与“人”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研究在“总科学”的要求下做着艰难地探索性工作。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发展时期,体育学术界加大对体育心理学研究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进。运动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竞赛中的 Choking 现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13(5).
〔2〕 王进解读“反胜为败”的现象:一个“Choking”过程理论〔J〕.心理学报, 2004,36(5) .
〔3〕 徐晓斌。压力条件下篮球运动员自信心与“Choking”关系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4〕 胡桂英,许百华,许琦。青少年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8,(3) .
〔5〕 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体育科学,2005,(3).
〔6〕陈亚林,刘昌在。有关工作记忆的压力下“Choking” 〔J〕.心理科学进展,2009,(8).
〔7〕 高红艳,王进。运用“Choking”理论分析中国男子体操队在第28届奥运会上失误的原因〔J〕.中国体育科技,2006,6(6).
〔8〕 刘运洲,张忠秋。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9).
〔9〕 〔奥〕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0〕 王邦虎。论现象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J〕.学术研究,1997,(8) .
〔11〕 胡桂英,王进,许百华,优秀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个案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
〔12〕 高红艳,王进。我国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及归因的调查〔J〕.体育科学,2009,(4).
〔13〕 王邦虎。关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区分的标准〔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1,8.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喜欢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更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让学生爱上体育。大部分体育教学活动都在室外进行,空间环境较为宽广,因为以强健体格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不但包括集体参与的群体运动,也包括针对某个学生的单项运动,故此,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的传输完全是一种填充与接收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教师不仅组织教学活动的进行,而且对于学生的执行情况的好坏完全是一言堂,学生基本没有辩驳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站在同等的角度进行教与学的交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传输,即便是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能及时地得到发表。如果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长期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成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且不能做到去伪存真,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朋友的角度和学生相处,切忌高高在上的相处方式;其次,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第三,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绝不扼杀学生的独特性格。
二、挖掘教材发挥学生潜能保护心灵
由于从小受的表扬太多挫折太少,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说不起的,情感很脆弱,无论男女动不动就哭。针对这个情况,我在从事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是运动基础的就是田径课。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学术的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抗挫性。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掘学生潜能,这是课堂教学教育的凭借点,有位教育家说:“没有笨的学生,只有笨的老师。”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差,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教法不当有关。教师应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如果被激活和释放,就能对人的行为、情感等起激活、调整、组织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只有采取激励手段,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对于每个班级中个别心理脆弱的学生,人们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好胜心,或因极度自尊而导致自卑。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帮助他们的氛围。
1.让他们感觉到你特别关心他们、喜欢他们,时时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
2.在练习过程中,对于他们不露声色地降低要求,只要他们尽力了,即使没有很大的进步也应该受到表扬。
3.为了让学生在你面前表现得轻松自然,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跟这些学生沟通,跟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
4.在班上选定一些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学生与他们做朋友,使他们在集体中能感受到温暖。总之,良好的氛围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适宜的方法可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
三、学会自我分析、体验自我超越、享受失败
通过体育项目对心理学的再认识有利于完善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体育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学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体育专业教学实践中,促进了心理学基本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0级女大学生180名,进行8个月的乒乓球课学习,对照组选择医高专10级女大学生180名,进行一般的体育普修课。
为保证实验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医高专女大学生发放的问卷中寻找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1、22、33、30问题得分总和为20分,4、6、8、15、37问题得分总和为25分的女大学生,统计共1786人。在统计所得的女大学生中,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库对应的成绩在60~65分的女大学生869名,在869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
2.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社会体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书籍和相关论文来了解关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基本理论,以及标准测量表。
第二,实验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第三,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和量表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采用SPSS等相关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三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进行8个月的实验,得出结果分析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同学躯体化症状维度(p<0.001)和敌对性维度(p<0.001)显著提高,抑郁症状维度(p<0.01)、焦虑症状维度(p<0.01)和强迫症维度(p<0.01)得到了明显改善,偏执性维度(p<0.05)和精神病性维度(p<0.05)也有所提高。
1.对照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调查结果看,女大学生在人格结构平衡感、自我超越感和身心合一感均明显表现不足。她们自我的认知、自身的价值肯定较高;都比较自信,自信度都较高;容易因自我满足,并且表现出高傲、自满以及过分自信等心理问题。在人际亲和感维度(p<0.01)上医高专女生表现较好,但是在人格结构平衡维度(p<0.001)信仰价值维度(p<0.001)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容易引发同学间因小小的摩擦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女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往往容易表现出自信、自满和过分的骄傲,觉得自己的行为和举止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对老师或家人的劝阻不以为然,往往会产生一种自我膨胀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却都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SCL-90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医高专女大学生对于自我价值认识度较高、比较自信、比较有人际亲和性。
2.乒乓球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乒乓球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各维度主要集中在躯体化症状(p<0.001)和敌对性(p<0.001)这两个维度上,差异性相对比较显著,焦虑性维度(p<0.01)、抑郁性维度(p<0.01)和强迫性维度(p<0.01)的差异性也比较明显。乒乓球锻炼虽然是一对一或是二对二来进行练习的,但此次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是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锻炼的,这为他们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人际亲和感有很大的影响。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她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友情,提高自我认识也提高对他人的了解,在敌对性维度上有了大大的进步。在乒乓球练习时思想高度集中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练习者的思维能力,使练习者大脑灵活反应能力快,能够在集中意识练习的过程中有效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改善了焦虑性维度,使练习者消除在生活中的紧张和坐立不安的情绪。
3.分析
乒乓球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主要采取一对一的练习方式,也有集体参与的游戏比赛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帮助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发现,同学们上课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能认真地听老师上课前的讲解,喜欢小声说话的同学少了,讲解后同学们之间也能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不同组同学之间还能相互帮忙纠正错误动作,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实验组女大学生也发现自己的脾气明显得到了改善,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无端摔物的现象也少了,原本焦躁的性格也变得比较有耐心了,上其他课程的时候思想也更容易集中。在实验比赛游戏的环节中,大家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充分得到了锻炼。比赛中,能够为对方加油鼓劲,也能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荣誉而努力奋斗。SCL-90量表在实验后的检测发现,通过乒乓球体育锻炼项目的练习,思想、情感和行为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还帮助了医高专女大学生建立一种更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魏青。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5
[2]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
[3]于海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7)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以文化人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阐释“文化”一词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辩证分析了以文化人过程中“文化”发挥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育人方法,阐述了这一理念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和基本原则。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以文化人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相关论述,同时探讨了思政教育在以文化人过程中的实现方式。第三章基于以文化人视角深人阐述了思政教育的运作模式,包括主要对象、文化载体、文化方法等方面,明确了文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第四章从过程性管理人手,分别从目标管理、要素协同、变量控制、质量控制等维度系统论述了以文化人管理机制的保障条件。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以文化人思想的表现形式、目标指向、着力点和科学管理模式。第六章落脚于实践层面,结合肺炎疫情的应对策略分析了文化力量在加强群众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并结合当前文艺工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主题,探讨了以文化人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创新路径。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有助于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和系统教育方案培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娱乐软件、网络游戏等不断侵蚀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思想空间。在社会环境各种不良意识形态冲击下,青少年群体由于尚未具备成熟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在面对学习、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等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如果缺少科学指导和有效疏解,经过长期积累容易演化为个人心理问题。为此,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深人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现实困境,提供专业化心理指导和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引导其树立健康的道德人格、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学校要推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构建课堂教学协同机制。在教学内容上,思政教育应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如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给出专业化指导建议和解决措施;系统讲解学生群体个性特点、心理特征及心理问题发生机制,引导其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同时,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科学安排思政理论内容或实践案例,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融入其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借助情境教学法、团体心理辅导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现实行为,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创新网络教育发展机制。学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优势,搭建融合思政与心理健康元素的网络教育平台,并借助媒体挖掘优质德育资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可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创建心理测验、心理学百科、道德榜样、一对一心理咨询等版块,增加网站平台的丰富性、专业性和服务性。另外,学校应严格监督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防止不良思想或信息的扩散与传播。要大力宣传文明用网、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等,引导青年学生建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观念,有效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高校网页;弱势学生;锻炼;
1前言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中专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一些弱势学生。这些弱势学生指的是肢残、智残学生;生理上有某种疾患的学生;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包括发育不良、患矮小症等)的学生,以及部分体育差生等。在现阶段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体育是以体育特长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而体育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学生的体育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导致弱势学生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响
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如身材过于矮小、肥胖;生理疾患;肢残智残等先天的遗传因素缺陷,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在体育实践中总是落后于他人,在体育课中怕别人笑话,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表现不主动,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2.2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而这类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低下,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成为集体活动的“累赘”,遭到周围同学的“嫌弃”,很难体会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加之自尊心的作用,使得他们越来越排斥体育活动,尤其排斥集体体育活动,他们即使是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也会避开同学,一个人单独锻炼。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营养,但是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因此校园里出现了“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参与锻炼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不了解,加上看到自己孩子身体的特殊性,认为体育锻炼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不敢让孩子过多的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的影响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与程序”。在体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大多数都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然而体育教学中教师上课形式呆板,教师对弱势学生没有区别对待,强制性要求他们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甚至用不良语言刺伤学生,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体罚、粗鲁责备。另外,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等,也会导致弱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害怕的心理,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
3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五十年代,就发出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1951年8月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3.1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法规以及由上至下各学校体育管理部门都要求我们的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力,这是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所决定的。弱势学生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有权力像其他的学生一样获得正规和正常的教育。
3.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对这些弱势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学会如何锻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参与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对这些弱势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塑造良好的体型。
3.3克服自卑,恢复自信,健康心理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这些弱势学生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自弃和恐惧的心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在这些学生以后的生活当中,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困难,体育锻炼可以从心理上提高其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体育锻炼多是集体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当然可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化。
4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体会到愉快、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采用多渠道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当中,弱势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心理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他们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当中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多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重塑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当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完成一般要求的教学活动上,但是对于这部分弱势学生,教师应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制定课的任务的时候就适当降低对弱势学生的要求,但是也不宜过低,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为了使他们也有信心和兴趣积极地参加锻炼,有时在安排某些项目练习时,可变换其所学动作的某些技术特征,如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的高度、重量等,以降低练习难度来适应他们的特殊性和需要。教师在照顾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指导,在分组教学时尽可能将他们分在同一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这些弱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使他们课有所练,练有所得。
4.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为他们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内容。
由于弱势学生的特殊性各不相同,体育老师应建立他们的健康档案,并与医务室或医院联系,共同设计出因人而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在锻炼过程中,体育老师应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能力。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太小,则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则不利于健康,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弱势学生在锻炼时却不能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一时兴起,超过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这样就会“过犹不及”,损于健康。
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很广泛,可以这样说,身体在动就是在锻炼,所以在实践中,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不会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肯参与,其选择的空间也很大的。如心肺功能不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慢跑、乒乓球、太极拳等强度和量都不大的项目;肥胖的学生可以选择有氧健身操、跳绳以及中等强度的球类项目等;瘦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中长跑、武术项目,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形体训练。
4.3多渠道消除其心理障碍和自卑感
据调查,弱势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多数是心理因素,其实他们也很想和别的同学一起锻炼,但他们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而最终作壁上观。因此,学校、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应该经常性的做思想工作,倡导互帮互助,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班集体应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集体活动教导同学们应互帮互助,消除歧视;体育老师应向他们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鼓励他们多参加锻炼;同学之间更不应该以嘲笑、嫌弃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应以热情、欢迎的态度帮助他们一起参与体育锻炼。
5建议
5.1在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弱势学生的存在,体育教师应该正视他们的存在,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5.2在体育教学当中应区别对待,为弱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项目,并教会其锻炼的方法,促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5.3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结起来为弱势学生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正常的锻炼环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能够引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从清朝的“癸卯学制”——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确立距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始终不变的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对此,国内外众多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校建设的中心环节。课程群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优势日趋凸显:可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知识能力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彼此协作的教学氛围,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但课程建设在我国当前高校教学工作中仍显薄弱。本文通过对体育人文课程群的建设为主线,分析了体育人文类课程的发展现状,剖析了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课程群建设为依托优化体育人文类课程的思路。
1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依据
1.1课程群的内涵综述我国高校课程以多门课程组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的研究与建设。所谓课程群,是指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课程群的建设在内容上要求“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门类上通常是“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以课程优化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这种对构成课程群的课程的再设计,应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1.2课程群建设的背景及意义课程群建设是近几年课程建设改革的另一个有益探索。它可以有效减少相近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全面整合课程,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发展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课程结构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受“课程即学科”的课程观的影响,专门化分科课程过于强调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是一种学科知识型、理论深化型的课程体系,呈现给学生的是一整套线性结构的知识体系。这种课程观以及形成的知识范式影响了学生宏观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割裂知识的同时,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影响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早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历经20多年的建设,课程建设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开始注重其辐射作用及规模效应。因此,将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群,以便使同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下统一规划、互为补充,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实践层面,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从课程群建设的视角下,将存在内在关联的课程内容积极探索课程建设途径,进行课程改革,重新定位课程群的教学目标,规划课程群涵盖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从专业培养目标层次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为学生搭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1.3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内涵界定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体育学设置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2002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3年,体育人文类课程开始明显增加,其课程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拓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是指“以体育运动中人的社会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对象,揭示体育运动的本质,阐明体育运动的社会作用、个人价值以及体育运动运行与发展理论,促进体育运动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地发展的课程。教育部在200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主要课程,很多高校其他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也基本围绕上述课程展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类主要课程开设的情况,主要集中开设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史等课程。基于此,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的界定主要围绕以上五门课程。
2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梳理
2.1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宏观分析课程改革是时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之相对应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以“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检索到与此相关的文章299篇,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39.1%的研究侧重于课程改革的宏观研究;35.8%的研究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改革的个案研究;还有11.7%的学者集中于某门课程下微观研究。关于课程群建设或改革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1篇,即: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群”的建设构想。
2.2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改革综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改革已经逐渐开展,这种趋势是体育人文社会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蒋荣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必须围绕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群体平台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课程群体优势与效能,形成课程合力,促进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与提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服务。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改革整体水平不高,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改革缺少自身特色,课程改革内容覆盖范围有限,为数不多的研究当中主要是从某门课程的个案入手,在中国期刊网核心期刊检索关于《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7篇,而《体育社会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处于空白,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整体研究仅有一篇。可见,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系统全面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建设的思路
在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实用性和创造性的今天,课程设置越加宽泛。随之而来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学生看似学习的很多门课程,但收获甚小。因此,如何能较为合理地整合课程目前还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院系或跨院系之间还没有搭建起一个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使学科归属相同或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没有形成正式交流和沟通的氛围。导致即使同一院系的教师甚至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在相近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单打独斗。这种在课程上缺乏建设的糟糕现状使得相当一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明显老化;相近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等诸多问题。因此,深层次思考课程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打破现有的课程结构,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1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突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原则,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思辨能力共同得到提升为教学目标,通过搭建课程平台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采用主题化的课程整合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3.2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群建设有利于发挥课程整体效应、横向效应和交叉效应。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领域,加快课程建设深入化及特色化。立足于大课程建设,将相关的五门课程(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史、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进行系统的内部结构的调整及内容的重组,体现以下原则:经济性原则:避免课程中相互间的重复;效率性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提高课程含金量;综合性原则:培养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综合性认识。构建以课程网络平台和课程资源平台、课程教学平台、课程评价平台为主要内容体系,其目的是突破已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共同得到提高,体现以下原则:内容深化原则:平台学习是课堂学习的深化学科前沿原则:平台建立是课上知识的补充资源共享原则: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
3.3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建设的具体措施
3.3.1课程群的开发团队建设开发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团队,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从事教学管理的副院长、该领域专家以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骨干教师(表略)
3.3.2课程群开发通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以大课程观为改革依据,以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共同提升为课程改革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开发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群:主题一:体育功能论、本质论(涵盖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课程内容);主题二:体育价值论(涵盖体育史、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主题三:体育方法论、原理论(涵盖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课程内容)。在总学时不做大调整的情况下,调整各主题教学的学时,规划课程内容,拟定各主题教学的大纲和教案。(图略)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学 学科引用 CSSCI
中图分类号: G250.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077-07
1 引言
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引用行为,论文引用反映了知识的传承、修正和相互关联[1-3]。类似期刊间的论文引用,学科间也存在论文引用,某学科论文引用其他学科论文或被其他学科论文引用反映了该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程度以及学术影响力[4]。同时,这样的学科相互关联往往能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促进学科更好地发展。因此,探索学科间的知识引用网络及引用分布和规律,对学科研究范围扩展、影响广度增强、引用程度深化以及创新性学术观点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5]。
1996年我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在体育学下设立体育人文社会学等4个二级学科,并且在1998年之后,“体育人文社会学”正式诞生,取代了“体育理论”一词[6],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设置,显示出中国的体育理论开始重视人文学科[7]。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又设立了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法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等三级学科[8]。可见,虽然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与其他许多学科都关系紧密,学科交叉融合度高。因此,探索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SSCI(2007~2011年)的引文数据,绘制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引用网络和被引网络,并对引用和被引的分布和规律进行分析,以探索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力。
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分析
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相关学科论文的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和分析,以探知该学科的总体引用特征和规律,发现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引用程度,从而推断该学科目前发展的整体状况;根据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用数据构建学科引用网络,以探知该学科的学科依赖;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引用量进行年度变化分析,以探知引用按时间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分析出不同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变化。
2.1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概述
观察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相关学科论文总体情况(见表1)的数据,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在2007~2011年共引用了25个学科的论文(包括自引),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多,研究范围较广,说明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用量是除自引外最高的,达到了2315篇次,占总引用量的23.41%,反映了体育学其他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较深。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引用量也较多,5年总计均超过了200篇次,显示该学科对这4个学科的依赖性较大,较多地吸收和接纳了这些学科的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对这4个学科的较高引用也反映了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社会学积极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学科发展充满活力,发展势头良好。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法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哲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文献与档案学和政治学的引用量适中,5年总计均超过了80篇次。这些数据显示了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法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新闻与传播学、体育政治学不太注重及时主动地引入相关学科的有用知识,有可能导致学科发展的方向趋于狭窄。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历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统计学、自然科学、艺术学、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马克思主义、外国文学、宗教学和考古学的引用量最少,5年总计引用量均小于31篇次。这些数据反映了体育人文社会学基本不与这些学科主动进行交流。作为三级学科的体育史学、体育文学、体育艺术学和体育地理学跟与其有关的学科基本没有交集,这对于学科健康长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对数据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这5个学科的引用量之和达到了3765篇次,法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哲学等19个学科的引用量之和是924篇次,近20%的学科占据了约80%的引用量,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为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对比,我们统计了体育学其他学科2007~2011年引用相关学科论文的情况(见表2)。
体育学其他学科5年总计引用量是9674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5年总计引用量偏高,达到了9888篇次,这说明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吸收和传承。
体育学其他学科的自引百分比68.29%高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百分比52.58%,数据的差异显示了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与相关学科的知识交流,这对于学科的知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都很重视与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交流,这些学科间的知识交流行为往往会形成一些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向,也是学科持续发展、保持活力的重要所在。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引用关系,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我们绘制了引用网络图(见图1)。图中有两个引用学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有23个被引学科。图中圆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对所有被引学科总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方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被体育学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该学科对体育学越重要;箭头大小反映了学科间引用量的高低,箭头越大,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或体育学其他学科对该学科的依赖性越大。
观察网络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他23个学科的引用量明显偏高,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更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学科活跃度明显大于体育学其他学科;(2)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哲学这些学科的知识较多地被体育学引用,它们对于体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在上述(2)中提及到的学科中,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更多地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说明这些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更大,而心理学则被体育学其他学科更多地引用,这与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下属学科这一事实矛盾,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必须加强与心理学的知识交流,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使得体育心理学能发展地更好。
2.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引用趋势分析
年度引用量的变化能反映相关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波动[9]。由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25个相关学科论文的年度引用情况(包括自引)(见表3)可知:(1)年度总引用量总体上保持递增,显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吸收能力正逐步提升;(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量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说明该学科正逐步走向成熟,自身的理论与方法正在逐步完善;(3)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用量5年间基本保持平缓趋势,没有明显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表明体育学其他学科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没有发生变化。我们重点选取非体育学科的引用量较大的11个学科进行绘图分析,它们的5年总计被引量不低于80篇次。
对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11个主要相关学科的引用量分布图(见图2,其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引用篇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引用量在07、08、09年是所有学科中最高的,但却呈现了逐年下降趋势,说明该学科对教育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弱;(2)体育人文社会学对经济学的引用量处于前列,且在10、11年超越了教育学,成为最高,且引用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反映出经济学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且这种影响比较稳定,会持续影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3)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余9个学科的引用量较低,除了心理学外,其他8个学科的年度被引量总体上是递增的,显示了这些学科越来越受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关注。
3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分析
本文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总体被引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探知该学科的总体被引特征和规律;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被引数据构建学科被引网络,以探知该学科的学术影响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特征和规律;对被引量进行年度变化分析,以发现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变化。
3.1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概述
观察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被相关学科引用的总体情况(见表4),发现5年间体育人文社会学共被21个其他相关学科引用(包含自引),涉及的学科较多,但是除了自引及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和教育学引用的篇次较高外,被其他学科引用的篇次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科的学科影响广度和深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除去自引外,体育人文社会学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引用的篇次最高,达到1713,占总被引篇次的22.98%,这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影响力更大,这源于它们同属于体育学学科下,知识间的联系更密切,知识交流行为更频繁。
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了240篇次,仅次于体育学其他学科,另一方面,表1中数据表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教育学560篇次,居自引后的第2位,因此,这两学科间存在较多的互引行为,知识交流是比较通畅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科研成果,共同发展。
体育人文社会学被经济学、法学分别引用了91篇次和51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分别引用这两学科463篇次和184篇次(见表1),引用数据和被引数据的差异反映了学科间知识流的方向,也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对经济学和法学的影响力较低。
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剩余16个学科引用的篇次很低,基本可以忽略,说明这些学科基本不吸收和采纳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但是,其中的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和哲学却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较多。
为了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对比,统计了体育学其他学科论文2007~2011年被相关学科引用的总体情况(见表5),发现体育学其他学科5年总计被引量是9366篇次,而体育人文社会学5年总计被引量仅为7454篇次,差距较大,说明相较于体育学其他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知识的传播力度较小,学科影响力较弱。
体育学其他学科的自引百分比是70.53%,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百分比69.75%接近,说明两个学科吸收和接纳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意愿和行为相当。
除去自引外,体育学其他学科被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量最高,达到2315篇次,占总被引篇次的24.72%。数据表明体育学其他学科广泛地吸收和传承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体育学其他学科重要的学术支撑和来源。
从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体育学其他学科与体育人文社会学均与教育学这一学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学科间的互引行为频繁,学科关联度较高。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体育人文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被引关系,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我们绘制了学科被引网络(见图3)。图中有两个被引学科,分别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有21个引用学科。图中圆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被所有引用学科引用量的高低,节点越大,学科影响力越大;方形节点的大小反映了该学科引用体育学篇次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体育学对该学科越重要;箭头大小反映了学科间被引量的高低,箭头越大,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或体育学其他学科对该学科的影响力越大。
观察网络结构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被其他21个相关学科的引用量更高,说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知识更多地被其他学科学习和借鉴,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更大;(2)相较于其他学科,教育学和经济学更多地引用了体育学的知识,对体育学有一定的学科依赖;(3)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的篇次最高,说明在所有21个引用学科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对教育学的学术影响最大,同样地,体育学其他学科有着类似的情况。
3.2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被引趋势分析
从2007~2011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被21个相关学科引用的年度情况(包括自引)(见表6)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人文社会学年度总被引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说明该学科正在逐步扩大自己在学界的影响力;(2)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引量基本是逐年递增的,表明该学科非常注重对本学科已有知识的吸收和消化;(3)体育人文社会学被体育学其他学科年度引用篇次也呈现了递增趋势,反映该学科对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4)体育人文社会学被教育学引用的总篇次较高,但年度被引篇次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该学科对教育学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4 结论
本文基于CSSCI(2007~2011年)引文库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学其他学科的引文数据,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引用和被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构建学科引用网络和学科被引网络研究了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和交叉现象、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并与体育学其他学科进行比较。本文还对学科引用及被引的年度数据做了趋势分析,以掌握学科依赖和学科影响的动态变化,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体育人文社会学这一学科的现况,使得学科能更好地发展。笔者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 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众多学科存在知识交叉,目前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论文被其他学科引用较少,学科影响力还较低。
(2) 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知识双向流动频繁,学科交叉度高。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互为重要学术基础和支撑。
(3) 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学术依赖,知识主要从这4个学科流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反向流动较少。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可以更加积极地与这些学科进行交流,以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产生。
(4) 体育人文社会学引用心理学论文较少,这与体育心理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下属学科这一事实矛盾,同时也与该学科起步较晚不无关系[10]。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必须加强与心理学的知识交流,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使得体育心理学能更发展地更好。
(5) 体育人文社会学并不注重对人文学科的引用,该学科的人文性质还较弱。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应注重与相关人文学科的交流,以促进体育人文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萍,戴华胜,张帆,等。基于comKI冶金及采矿类期刊的网络引文规律分析[J].情报杂志,2011,(5):72-75.
[2]吴志荣。对引文分析法方法论地位的重新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2,( 5):11-13,81.
[3]刘文娟,陈勇,崔建强。体育期刊高被引频次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28-232.
[4]S. Nerur. R. Sikora, G. Mangalaraj, etal. Assessing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Journals in s Citation Network[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5,48(11):71-74.
[5]朱惠,邓三鸿。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范围内外期刊的互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25-232.
[6]董红刚。中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541-546.
[7]姜艺,王丽娟,马玉成,等。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21-22.
[8]刘一民,曹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特性与定位——体育人文社会学元问题研究之一[J].武汉体育学院院报,2008,42(3):11-15.
[9]于田,王名扬,于光。纳米科学的学科交叉模式演变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7.
[10]苏庆富,杨维琴。我国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及其发展态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