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优秀10篇】

现如今,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编辑sky为大伙儿整理的10篇土木工程论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土木工程论文 篇1

摘要: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最主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就是土木工程概论,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的效果。要想有效地转变这一状态,就必须要全面改革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基于此,本文将土木工程概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与其教学改革相关的问题,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探究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本身的覆盖面积广泛且涉及面宽。现阶段,土木工程自身内容有所改变,并且逐渐发展成为跨学科与跨专业的综合学科。基于此,土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应运而生,而且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土木工程与相关专业都已经开设此课程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并分析课程教学的方法,针对当前课程教学的状况予以有效地完善,将土木工程概论的先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现状

1.未给予土木工程概论应有的重视。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内容的过程中,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受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影响,同样也使得教师的授课激情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率不高。2.学生基础知识匮乏。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开设时间都是入学以后的第二个学期,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尚不牢固,虽然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和土木工程概论相关的实际问题,但是并未展开深入地思考,而且土木工程概论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涉猎的领域也十分广泛,由于课时安排并不合理,使得原本基础不稳固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难度,严重影响其学习的兴趣。3.没有优秀教材作为支撑。土木工程概论教材能够真实反映出教学的观念与方法,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等院校更关注组织内部师资力量对教材进行编纂,致使教材的版本诸多,而高质量的教材并不多。其中,部分教材的内容相对丰富,不仅对土木工程历史成就进行了深入地介绍,而且也将更多的篇幅放在土木工程发展的方向上。但是,对于章节组织的编排来讲却较为繁杂,无法对学生学习的思路进行正确地引导。另外,还有部分教材的内容具有深度,介绍了后续专业课程当中的内容。不同院校编纂的教材都不同,始终不具备科学且具有可读性与适用性的高质量专业教材。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在土木工程概论考核方面,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使用开卷考试或是小论文的方式,致使考试的形式化明显,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这样一来,学生会形成错误的认识,即是否学习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使其忽视日常学习积累的重要作用,在考试之前集中学习,严重影响了客户层知识掌握的质量与效果。

二、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途径

1.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最先接触的。专业课程,所以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土木工程学科的责任,与此同时,也必须要对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进行纠正,对其自学能力予以全面培养。而在教学实践当中,专业教师也可以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讨论式教学方法予以合理地运用,进而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被激发,不断增强其学习的热情。此外,在教学方面,也可以积极借鉴国内知名大学的教学方式,以同济大学为例,其团队配合教学方式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且不同专业章节需要安排专业不同的知名教师进行讲解,有效地规避教师本身知识含量有限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相应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不断拓展个人的知识面,实现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需对现代化教学技能给予高度重视,有效结合声音、板书以及视频三种方式,向学生展示更加立体且生动的教学内容。其中,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播放宏伟土木工程,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并且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开展过程中,超级工程、筑梦天下与等都为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内容。作为该专业教师,还应当不断更新个人的知识内容,对实际生活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使教学内容更具知识性、时效性以及工程性特征。2.践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土木工程概论本身的实践性特征较为明显,如果仅采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使得教学更加枯燥且内容更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认识实习和课程教学相互穿插,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调整学习的时间与内容,进一步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来说,认识实习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而主要的目标则是在实践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知识内容进行认识与学习,加深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程度,有机结合所学的知识以及实践。在此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通过实践的途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并巩固,不断强化自身的感性认知程度。与此同时,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对自主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予以全面培养,对当前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水平进行初步地了解,为后期专业学习以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本身的固有特点就是课时不多而内容较多,如果仅仅是单纯增加课时量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针对该专业的认识实习环节进行适当地调整,确保土木工程概论客户层和认识实习能够相互穿插开展。一般情况下,认识实习环节需要集中特定时间开展,在完成实习以后需进行总结。但是,该环节的不足之处就是学生长期会处于没有人管理的状态下,使其出现散漫的问题,无法正确理解认识实习的重要作用,所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需要分散认识实习的时间,将土木工程概论与认识实习的环节相互穿插。这样一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就可以被细化成两个部分:(1)学习和讨论实习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2)对新知识内容的学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规避课时不充足的问题发生,同时也能够与实践情况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以及效率都能得以有效地增强。3.培养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目前阶段,科学教育备受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文史哲教育则备受忽视,且人文教育也没有得到教师与学生应有的重视,导致教育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特征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身道德水平降低,影响其自身发展,所以应给予高度重视。国内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技术院校,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方面不应当目光短浅,坚决不允许牺牲人文教育而一味地发展科学教育。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人才质量衡量的标准并不只是人才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同样需要保证其具备较高的伦理道德与人文修养,能够和谐发展。所以,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同样需要和人文素质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与时代需求以及科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重要依据,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地分析。针对土木工程概论客户层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而且实际应用效果理想,备受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所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进而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卓德兵。工程实例教学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xx,(5):117-118.

[2]胡坤,朱平华,伍君勇,等。基于认识实习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xx,18(1):63-64,29.

[3]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xx,(21):68-69,71.

[4]陆仁强。“大土木”环境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探讨———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5):157-159.

[5]朱宏坤,姜旭,李平,等。论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改革[J].建材发展导向(下),20xx,(3):10-11.

[6]蔡小玲,李继明。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xx,(36):192-194.

[7]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xx,(13):226-227.

土木工程论文 篇2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安全问题。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无法完全将机械化的运作带入土木工程建设中,在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操作还是要依赖于人员的手工操作而不是机械化操作,因此这就带来了施工安全隐患。由于前期对员工的培训不到位,所以导致大部分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我们时常可以在工地上见到不带安全帽的人员。同时,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也会使管理人员无法密切关注安全问题,在对安全防护措施上没有引起重视。这些隐患的埋伏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2.1规范土木工程招标体系

要想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根源上,及土木工程的招标上入手。由于土木工程建设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施工单位会在工程招标项目中弄虚作假,意图蒙混过关。所以对于工程招标中存在的这些不当的行为应该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应该构建严格的土木工程招标体系,将工程项目交给规模大、信誉好、具有先进管理制度的施工单位,从根源上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2.2提高土木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在整个土木施工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对施工进程的直接管理者,管理人员对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等等都需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因此施工单位首先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就应当选用具有管理才能和综合技能的人才,同时在后期加强对其的管理知识、工程项目知识以及其他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技能培训,如定期组织培训会议、组织观看与管理知识相关的视频文件等等,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管理岗位的工作。

2.3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要想真正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规范管理行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土木工程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因此从方法和理念上都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资挂钩,将管理机制落实到实处。

2.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护措施

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管理人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时时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节,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护机制,并强制性的实施下去。如要求施工人员上班期间必须带安全帽、穿工作服,如有发现违规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严格检查施工范围内的安全防护工作,如安全防护网是否设置到位等等,并采取问责方式。通过安全保护机制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了制度规范,确保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其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口头教育以及播放安全生产影片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演练,学会准确使用安全设施以及安全逃生,在首先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再保证施工质量。

2.5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

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还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更好的管理。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职业培训。根据施工人员具体的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符合他们自身学习能力的培训计划,在职业技能、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意识上都进行相关的教育,并实行考核方案,根据考核成绩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的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土木工程论文 篇3

摘 要:

当前,由于一些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不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在这样的环境下,毕业生采取何种科学的就业对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土木工程;就业;对策

土木工程行业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型发展,开始逐步进行升级转型,朝着精细化的方向迈步前行,因此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缺乏对行业发展的整体预判,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要求不切实际,注定了就业过程的不如意。在新就业形势下,学生如何认清实际、找准就业方向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1.对学历的要求

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形势是不一样的。20xx年以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紧缺,供不应求,本科生甚至是高职生进入工程设计院都比较容易。20xx 之后,本科生和高职生已很难进入设计院,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行业的不断发展前进,用人单位对新进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已经不足以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

2.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转型阶段,在3S勘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机械施工,新型材料与新型工艺发展应用等方面,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科技化的特点。土木工程企业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已经在进行技术的升级和改造,包括核心技术升级、装备改造、学习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引进新型的人才。企业的改造升级急需高质量的人才参与其中。另外,参与国际工程建设的设计院、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合型人才缺口。

3.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精细化的,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的高效利用、建筑材料要求环保、生态建筑快速发展、自然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运用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土木工程的主题,在建筑材料方面,会需要更多的绿色环保的工程材料;在工程技术方面,安全监测、修复加工等技术大有作为。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未来土木工程行业企业的运营会向专一化方向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和新型的管理模式会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

1转变自身,打造科学就业观

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是当下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整个行业不了解,对自身能力欠缺客观的评价,导致毕业生找工作十分盲目,他们往往在进入一个岗位一段时间后才发觉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转而另加选择。轮番几次寻找工作的经历才可能会使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但这个过程极大地浪费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毕业生在找工作前应通过多种渠道对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然后在科学评价自身能力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就业观。

2.增强学校教育和自学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

当下大多土木工程院校的教育相对于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滞后的,导致很多毕业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无力感。在复合型人才如此缺失的当下,如果能把自身打造为适应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那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广阔的。这需要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院校方面需及时调整教育方针以适应当前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工程结构等,要增强对行业的国际化、信息化的了解。

3.摆正心态,培养良好品质

施工单位永远是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市场,虽然施工单位工作条件艰苦、对技能要求高,让很多毕业生敬而远之。但是只要能坚持下来,施工单位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一线实际施工的经历,会加深毕业生对土木工程各个环节的理解,对以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一线人员也可实现工程监理、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更高级别岗位的转变。很多有成就的建筑设计师、高级监理等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也都得益于此。所以毕业生要摆正心态,降低要求,培养能吃苦的品质。

就业形势的严峻,由两种因素导致:一是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二是毕业生增多以及教育的滞后。毕业生就业心态的改变和端正,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解决目前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此外,了解新环境下的就业趋势也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思扬。浅谈土木工程就业前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6):1872.

[2]叶凌翰。浅谈我国土木工程就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J].商,20xx(52):29.

[3]李佳,牛晓娜。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状况与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xx(1):253-254.

土木工程论文 篇4

摘要:本文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从增加截面面积、外包钢以及预应力相关的加固技术基础上,对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的必要性

在房产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建筑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扩大,土地资源也逐渐紧张。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要,建筑的楼层也逐渐增加。这些建筑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出现老化现象,这样不但会对居住人员的财产安全进行影响,并且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建筑结构老化的原因大概有两种,其一是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在建筑中的一些木质结构上出现有腐蚀性微生物、细菌等,这样就会导致木材镂空,失去承载功能。其二是建筑物被超负荷的使用,进而导致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逐渐下降。而在这种老化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所以,我们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但要在设计阶段中做好规范的设计,同时还要对建筑物结构工程进行合理评估,要对建筑物的损伤情况进行掌握,并且通过有效的加固手段和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修复。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建筑物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有很多建筑出现了部分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后仍旧可以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这些建筑结构只是部分混凝土构件达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整体推到重建,通过局部加固技术来延长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社会资源,还能够对整个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安全进行保障。以此对居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保障,在此基础上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技术有很多,进行直接加固的有加大截面面积、外包钢加固以及预应力加固,同时还有增设支点以及支撑体系等相关的加固方式。以下就对加大截面、外包钢等相关的加固技术进行重点阐述。

(1)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技术。通过加大截面的尺寸来进行加固,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其主要是把混凝土浇注到建筑受弯和受到压力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截面的高度和面积,进而有效的提升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抗弯能力,并且有效的加强其抗压力效果。在使用加大截面面积的加固技术时,要综合建筑钢筋长度、面积以及承受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其一般是使用在构件正截面中。比如浇注和建筑受拉区域相同的混凝土截面,或者是利用对新旧构件共同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对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行改善,进而极大的提升建筑混凝土的承载力。这样的加固技术在实施和操作的时候相对简单,可以使用在建筑的梁、板以及墙等相关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中,但是施工时使用的时间比较长。

(2)外包钢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一种以角钢外包在构件四角的方式,在角钢之间使用缀板进行连接和稳固。外包钢加固技术一般使用在混凝土的柱、梁和腹杆的加固中。根据实际的施工方式,可以将外包钢加固技术分成湿和干两种方式。其中的湿式方式是指外包型钢和构件之间使用乳胶水泥进行粘贴,或者是使用环氧树脂化学进行灌浆的方式,以此将外包钢和构件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让型钢和原始构件一同承受重力和压力,将其使用在混凝土的加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干式外包钢加固是指原始构件和外包钢之间没有进行任何的粘结,有时候会填入一些水泥砂浆,但是并不能够保障结合面剪力和拉力之间有效传递,型钢和原构件不能够一起工作,只能够单独性承受压力和重力,和湿式的外包钢加固相比效果就要弱很多。外包钢加固技术的施工很简单,并且速度很快,施工的工作量相对较小,并且承受力也很可靠,可以使用在不允许加大原构件截面面积,但是又需要提升截面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中。不过这个加固技术在实施的时候使用的钢材量比较大,会提升加固的成本费用。

(3)预应力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使用的是外加预应力钢拉杆,还有则是使用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是经过施加预应力的方式让钢拉杆或者是型钢撑杆受力,对原始构件的内部力量分布进行影响和改变,以此降低结构原始的应力水平,进而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对预应力的使用能够实现加固、卸载以及变化结构内力的三种效果。预应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优势,后加拉杆或者是撑杆与原有结构可以一起工作,以此对后拉杆的应力滞后现象进行消除。同时体外配筋张拉预应力能够增加正截面和斜截面的强度,并且也有效的提升刚度。这样就能够改善使用性能,进而得到很好的效果。预应力中出现的负弯矩能够将部分的荷载弯矩进行抵消,以此对原始构件的挠度进行降低,对原始构件中的裂缝宽度进行缩小,甚至完全消除裂缝并使其闭合。

(4)增设支点的加固技术。增加支点加固主要是通过增设支撑点的方式减少结构计算跨度,对结构内力分布情况进行改变,并且有效的提升其承载能力。从这个技术的施工方式来看可以将其分成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刚性支点主要是应该支撑结构的轴心受压或者是受拉把荷载直接转移给基础构件,因为支承结构轴向变形低于被加固结构的挠曲变形,这对被加固结构而言,其结构受力情况比较明确,并且能够有效的将内力计算进行简化。而弹性支点是经过支承结构受弯作用间接的对荷载进行传递,因为支承结构变形和被加固结构变形高度一致,所以内力分析就更加复杂。和这种弹性支点法相比,刚性支点加固的性能比较好。

3结束语

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一定的结构老化现象,进而对建筑的质量安全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建筑的加固,使用外包钢加固以及预应力加固等相关技术,能够对部分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以此保障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曼。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xx(10).

[2]张文晶,贾双。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24).

土木工程论文 篇5

一、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风险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主要是参加土木工程中的施工、设计、监理等环节的实际工作。但根据吸纳人数和可操作性来看,80%以上的学生参与的是施工环节的实习。相对来看,在施工中,受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最大,是最容易出现人身伤害问题的环节。因此,隐含着一定的风险。第一,学生人身伤害风险。由于在校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缺乏劳动技能、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实际经验。而土木工程生产实习多数情况是在土木施工第一线,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实习生面对的人身伤害风险既有机械上的风险,也有自身操作上的风险,甚至有来自第三方的不合规定的操作风险。另外,建筑企业由于无利可图,还要增加一定的管理成本,可能导致建筑企业安排学生从事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等事件的发生。第二,经济赔偿风险。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学生及其生产实习单位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生产实习涉及诸多主体和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尚未对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劳动法也未将参加生产实习的大学生纳入到保护范围。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在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上不能依法界定学校、学生、实习单位的义务和责任。[4]同时,参加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在身份上的模糊和法律空白,使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5]由于法律的缺位,一旦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发生意外人身伤害,会导致企业、学校、学生产生法律纠纷。此类纠纷往往涉及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三者的责任承担和损害赔偿问题,在实际解决纠纷过程中,很难界定责任主体、巨额的赔偿金额等问题。

二、生产实习过程中的风险化解与控制

生产实习中的风险如处理不当,不仅无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使学校的正常教学都难以进行。因此,化解和降低生产实习过程中的风险,必须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赔偿几方面进行过程管理和控制。

1、事先预防(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选派专职教师带队。高校应当设立学生实习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学生和实习企业之间的协商和沟通。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提前做好工作安排,明确学生生产实习的各项任务,明确有关人员及教师的安全责任。学院要选派懂专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带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履行应尽的管理职责。[6](2)加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教育。在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应当把风险意识深入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对实习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识别、预防,以达到有效化解实习风险、平安实习的目的。。开设学生自救自护、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教育专门课程,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基本概况、工作特点及安全管理规定。把风险防范作为常识性知识在学生中普及。加强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风险预警意识、自救意识、互救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以饮食、交通、水电、校舍、消防、生活设施、传染性疾病、实习工具安全操作设施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建议增设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的课程,教会学生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求助渠道,熟练使用各种安全工具、设备。

2、过程动态监控做好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对生产实习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主要是设立定期检查和随机访问机制。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以后,带队老师应定期与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学校专门管理机构和学院主管领导可以做不定期的回访,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管理工作。

3、事后赔偿与纠纷处理目前,生产实习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往往会因事故责任及赔偿等问题与学生或家长发生纠纷。在目前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式是采用保险制度来化解、降低学校风险。具体做法是在生产实习前,进行生产实习动员,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通过学校,让学生参加社会保险。具体做法有两种:(1)学校为学生投保。有些高校办学经费相对宽裕,可以由学校为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集体办理综合性意外保险。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有些城市的做法,如厦门市20xx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校方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在高校启动校方责任险,即由学校掏钱给学生买保险,每位学生每年保险费为5到8元,可得到最高30万元的事故赔偿。这种措施可有效降低学校在学生出现意外时产生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赔偿方面的风险。(2)学校与学生共同承担投保经费,办理综合性意外保险。这样既使学生生产实习有了保障,又解决了接收单位的后顾之忧和降低了学校的风险,可以实现三赢局面。另外,鼓励学生额外参加学生平安保险,可以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学生和家长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语

生产实习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应当把这项工作做好。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在政府,必须从立法、政策上,使学生实习有法律、制度安排和经费保证,降低高校在实习过程中的风险,让企业乐于接受实习学生,解决学生和老师参加生产实习的后顾之忧。

土木工程论文 篇6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建筑行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生活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增加,建筑物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筑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功能合理发挥提供了平台。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功能的合理发挥,还是企业形象和施工效益的衡量依据,更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各个方面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建筑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内容和具体措施都在不断的变化,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发展空间也不断的增加,如何在建筑工程中提高建设质量是目前建筑企业和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建设多元化为主要结构的新时期,建筑企业更是要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工作,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做好技术管理、质量监理和制度上的创新,不断完成各种合理的监督手段,有效的发挥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工作的功能,合理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1概念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根据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标准对有关主体施工结构的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监管体制逐步完善,结合社会技术综合分析,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有力的保障依据。

1.2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具有着复杂化、系统化的特点,其在工作中设计到建设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因此在施工中要全面的掌握各种不同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拿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产品,为建筑施工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信誉评价,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包括:登记和资料汇总、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图纸的审核工作、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监督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登记和资料汇总是工程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内� 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进行登记,同时对质量监督站所提供的合同、施工图、地质勘测报告、设计图纸的审查报告、建立合同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总,如果相关的资料不齐全,监督人员有权停止施工。

2、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在每一个阶段进行管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质量监管要分段进行,也就是从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

2.1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管工作。施工前的质量监管主要是对施工的准备进行监管,为具体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为具体的施工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对施工所需要的文件进行整理。主要是对旌工前的各种文件进行审核整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保证为工程提供数据的各种有效的工数据和文件。(2)对施工招标工作进行监管。在监管时将市场监督和质量规范结合起来,对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资质的审核和评价,通过竞争的机制来保证市场化的良性筛选。(3)对施工合同进行监管。在施工前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刻分析,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2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管工作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管要以工程的重点为中心,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有三个重点工程需要特别的注意,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施工环境,将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就能够有效的监管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管变得相对简单化。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保证各项工程规范进行。建筑施工正式开始后,监管工作就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具体的监管中要确保现场检测控制工作的质量,保证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进而保障了现场质量监管的权威性。同时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增强规范标准的执行和贯彻,从而保证工程的各项规范得到实施。

(2)加强对工程建筑技术的监管。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监管中一定要从技术工艺上入手,确保此类技术工艺适合建筑的需要,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对现场质量监管时,确保硬件条件符合规范的要求;对重点项目竣工检测的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对现场形成的质量保证文件机进行检查和评价,将质量监管工作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实地的测量和检查,确保关键点的质量。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对关键点的监管时,要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实现了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

(3)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融入到质量监管中,实现质量监管的网络化、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2.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监管。施工后的工程质量监管,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合同的标准,不合格的建筑不能投入使用,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避免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注意对后续工程的监管,避免对前期主体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影响工程质量监管的成果。

3、结束语

建筑管理是实现建筑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发展。建筑项目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建筑工程企业施工效益的衡量标准,同时也是企业信誉良好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施工中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的合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了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有哪一方面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质量监管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因质量不好造成的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建筑行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平台。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生活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增加,建筑物质量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是实现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建筑经济效益和建筑物的功能合理发挥提供了平台。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功能的合理发挥,还是企业形象和施工效益的衡量依据,更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和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的各个方面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论文 篇7

摘要: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土木工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对工程质量的控制问题必须尽快提出对策,以便迎合社会的发展和建筑的现代化建设。但是目前确实在材料选择和质量把控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前言

近年来国家大兴土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土木行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施工项目逐年增长。在进行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但是当前部分地区或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该项问题的严重性,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缺乏材料管理的专业人员

在现实的施工作业中部分企业并没有对材料的质量把控问题当作一个重要的事项去对待,导致了施工现场中在材料选择方面的专业人员极具缺乏,而具有该项专业技能的人员却远离工地。并且目前部分进行材料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导致在工程施工之前材料方面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材料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材料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并且在整个工程进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工程材料质量把控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这样能得到两个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减少了质量隐患。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施工作业中材料管理制度依旧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一味的追求建筑工程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样使得材料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变得举步维艰,仅仅在部分人心中留下印象,严重的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使得建成的建筑物无法满足相关质量要求。

材料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时代的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如今的建筑材料管理方法正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中,丢掉传统陈旧的管理方法刻不容缓。但是部分企业仍然在材料管理方法方面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突破精神,依旧沿用旧的方式方法进行现代化建设,明显与时代脱轨。这样不仅仅能够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危害,而且还能够增加大量的工程成本,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的对策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

专业人员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能够对选择和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判断和检验。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对进行材料管理的人员进行课堂上的教育学习,并即使开展学习交流会议,方便大家对部分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分享和解答。并且在公司内部还要监理人才选拔制度,让优秀的员工进行材料的管理工作,增强对质量的控制。

建立和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层

控制材料的选择,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一,� 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对该工作的宣传和交流,通过经常开会和交流来确保该制度能够落实到公司的每位员工的心中,建立良好的单位形象。

完善材料选购管理方法,加大监督力度

在材料选购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度设计和建立专业的工作部门进行公开采购,避免出现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另外还要加大监督力度,人人监督,形成全公司对不良现象的抵制,极大的形成公司凝聚力,并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不断壮大,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的材料质量问题变得尤为的重要,建筑的安全质量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非常重要了。作者首先对目前在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并且提出了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的对策,希望能够给众多建设人员提供建议。

土木工程论文 篇8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作为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土木工程成施工课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现阶段该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地调研为先导,课堂教学多开花,专题研讨相结合,生产实习做升华”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多环节紧扣,各步骤跟进,保证课程建设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现状;课程体系改革

“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组织规律,具有发现并有效处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工程实践性强、交叉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要求教师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满足综合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涌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厚基础、宽专业、大土木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扎实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工艺要求、组织管理控制要点,提高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是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但长期以来,该课程在实际教学环节,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方向的研究越来越多,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且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规范、规程等也不断更新、完善。由于各高校教材使用周期的原因,其内容更新较慢,缺乏新意和特色,部分内容是现在施工中已经淘汰或者相对滞后的工艺与标准,很多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设备、技术、工艺没有在教材中体现。例如,现在很多教材在砌筑工程中仍然以介绍黏土砖的砌筑方法为主,在教材设置中对绿色建筑的介绍较少。这造成了完全依靠教材,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2.实践教学环节少。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综合性、实践性强,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且还要具备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仍采用课堂式教学为主导,教师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施工工艺流程讲解时,学生缺乏现场的实践经验,不能对老师讲授的要点知识进行深入掌握。事实上,若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安排,即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进行有限的施工现场观摩学习对学生能力培养起不到太大作用。因为若干次脱离的现场观摩,学生只看到的是某一时段的施工过程,无法对全局的施工控制进行把握,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仍存在脱节现象。

3.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板 但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授课内容缺乏直观感和立体感。教师“讲”,学生“听”,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处于被“灌输”知识状态,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以及生产实习三个环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各个环节有机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1.实地调研为先导。

我校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安排在学生大三阶段进行学习。大二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实际,编制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的数百道题目,作为学生假期调研的方向。在大二春季期末放假前,动员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与施工管理的现场调研,每一位学生从题目库中选择一个调研方向,假期期间完成调研工作。

2.课堂教学多开花。

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形式,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自身的特点,授课过程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课堂教学的新形式。

(1)教材内容整合、更新。结合现在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完全依靠教材学习,无法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重新整合教材资源,多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相结合,备课中引入典型工程案例,对教材中没有的工艺、方法进行讲解。结合国家的政策方向,引入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确保教授内容不过时,切实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多媒体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手段。教师在讲解施工工艺、施工工法时,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自己在工地现场搜集到的视频、图片与课程进度相结合,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具体的施工工艺能有直观的认识。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讲授时,比如模板设计介绍时,该部分涉及模板的选型、选材、荷载计算、组合设计等相关知识,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法,使学生对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掌握。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土方工程降排水施工时,集水井降水部分,先以动画形式引入,使学生对该种工法基本施工工序有初步认识,接着对该种工法的具体施工要点与控制要点进行讲解;对集水井降水缺点的分析引出产生流沙现象的原因以及防止措施;作为一种预防流沙的降水方法引出井点降水法;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的操作视频,轻型井点设备工作原理的动画播放,对轻型井点设备组成及各部分技术要点进行讲解;轻型井点的布置要求与井点计算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实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结合现场施工视频对井点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介绍。

3.专题研讨贯穿理论教学。

学生通过假期的课外调研,对各自调研的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单元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我们按照教学基本章节为主线,每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首先由参与相关内容调研的学生结合调研情况谈谈自己对本章内容的看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观点进行评价、补充。通过专题调研,能使学生对假期调研内容进行印证,其他同学在讨论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复习,不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师、施工现场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结合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工程实际建设当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他们各自的看法。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与现场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指引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

4.生产实习进行理论知识升华。

前期调研主要侧重于“问”,课堂学习重点在“学”,生产实习更加强调“做”。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去。我校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学院与南阳市的多家建筑公司建立了合作联盟,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利用资源优势,在生产实习环节,将学生分以10人左右为单位分散到学校周边的各个工地现场中去,要求学生以工地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与工地现场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任课教师、实习教师与建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生产实习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带领学生查阅施工图纸、参与施工现场放线工作及各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引导学生对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能主动融入到现场管理的工作中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习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工程特点与自己实习经历撰写生产实习报告,对工程中技术管理的要点和质量控制的要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做总结。通过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从“学”到“用”的升华。

三、结语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需求提升,对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教学方法多样可行、理论紧密贴合实际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教师应该在实践经验、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多管齐下,强化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高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宗仁。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何双华,曾桂香。“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xx(2):60-61.

[3]戎贤,崔武文,闰西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2(1):9-13.

[4]谢攀,陈存恩。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xx(5):125-127.

[5]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李永奎。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xx(2):53-56.

土木工程论文 篇9

摘要: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土木工程作为其中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混凝土适用于各种工程建设,且适用范围更是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决定了我们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的品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各环节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一、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配置技术

混凝土的配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所以,技术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实际要求,对水泥、砂石、掺合料以及水等材料通过科学配比对混凝土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必须严格按照顺序投放材料以及进行搅拌。在对配合比配置时,不能凭借以往工作经验来确定,需要根据材料选择以及施工需求进行适配试验,确定配合比,从而保证配置出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以及技术需要。

(二)混凝土搅拌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必须确保其连续性以及稳定性,因此,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检查现场搅拌机械是否配备良好。例如,需要对搅拌机通电加水做好空车试转,监测搅拌桶的湿润状态。另外,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含碱量以及碱集料反应等,还需要计量好混凝土原材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搅拌桶砂浆在出现损失时,需要参考配合比范围,减少砂石用量。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水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使用量。之后,需要对搅拌后的混凝土其性能以及外观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搅拌技术。另外,如果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出现了分层、离析以及漏浆等问题时,就应该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只有搅拌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标准后,才能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才能保证浇筑质量,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三)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接下来就应该进行混凝土碾压。碾压工作属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想要保证碾压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需要对以下几点内容进行关注:首先,需要保证压路机始终保持在匀速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压路机的速度应该控制在2~4km/h范围内;其次,在进行不同阶段碾压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碾压设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碾压质量;最后,想要保证碾压质量,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避免急刹以及掉头等现象出现,避免产生过压,影响碾压质量。

(四)混凝土养护技术

众所周知,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泥和水会发生水化反应,在这种反应的作用下,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而导致裂缝产生的额主要因素在于混凝土表面结构中存在的水分会快速流失,进而导致表层以及结构内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想要避免裂缝情况的出现,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表面温度,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养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敷设防护层,减少水分流失,还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浇洒冷水,进而缩小温差。

(五)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搅拌后,就应该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样,在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应该需要加强注意,控制浇筑质量。首先,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浇筑前检查模板以及钢筋预埋件所在位置是否合理,一旦发现模板上有杂物就需要及时清理,并且,还应该封堵模板中存在的缝隙。其次,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浇筑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连续不能间断,一旦出现间断,那么之前浇筑的混凝土就会发生凝固,如果继续浇筑,就会引发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第一层混凝土凝固前完成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最后,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工作人员应该对钢筋表面进行检查,如果有污染问题就应该及时处理。

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应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搅拌车装车前,需将混凝土搅拌车内清理干净,在运输中,混合罐应保持在5r/min慢旋转。混凝土向浇筑场地的运输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坍落度不符合施工的具体标准时,可以根据混凝土设计的要求用水填充。如果有偏析现象出现,必须重新搅拌。场地尽可能平整,运输的道路应设置为圆形车道,以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二)混凝土的浇筑及裂缝处理技术

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连续性,中间不能间断,如果非得间断时间不能相隔的太长。如果在需要分层浇筑的时候,首先需要掌握新旧两层之间相互间隔的时间以及新旧相接的粘合度有多大。同事要准确掌握浇筑的时间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浇筑完成,保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不要受到影响,同时还要避免混凝土裂缝儿的产生。在浇筑的时候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一般不能在多雨,或者多风下雪的天气中进行浇筑因为这些不良的天气会给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在混凝土道路施工中用宽幅度的摊铺机进行操作时摊铺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纵向接缝可却无法逃脱产生横向接缝颇率是每天至少出现一条无法控制的混凝土作业缝。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还有接缝处必须得压实如果缺乏力度与结合强度就很容易出现裂缝,导致出现严重的松散问题。

三、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养护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在红泥土浇筑完成之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能给新浇筑的混凝土面造成任何压力,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其造成破坏,或者损坏,同时对于婚姻土施工中的施工人员要制定一系列的保证质量措施,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的洒水进行养护,也可以用塑料纸覆盖等方法进行养护,在一定时间段内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后期出现裂缝儿发生的可能。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技术要点,针对各阶段不同的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5:81~82.

[2]谢勇智,姚战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J].科技展望,20xx,03(24):52.

[3]钟奇。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xx,09.

土木工程论文 篇10

目前学校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安哥拉、巴基斯坦、赤道几内亚、加纳等中东和非洲国家。各个国家、民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留学生来到校学习,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差异。

通过对学校留学生3年的专业课(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和不同国家、不同年级的留学生相处,因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现针对学校在留学生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改进对策进行探讨。

1.加强留学生的进校管理教育

如本科生入校时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使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大学生活,在大学期间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另外,学生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是留学生入校后,似乎因学前教育工作不足,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目标,部分学生甚至以为来中国是度假的,有的学生在正常上课期间出去旅游。如何管理留学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因留学生本身首先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学习需要具有学生管理经验的老师对留学生进行管理,使其了解大学文化、校园规章制度以及本科生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从事留学生管理的教师需要具备英语交流和熟悉海外文化特点,能够深入留学生生活,指导留学生日常的行为,便于将留学生纳入正常管理范畴。

2.采用中西结合的自编教材

目前留学生主要是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留学生。学生中文基础差,尽管进校后进行中文培训,但对于专业课学习仍很难采用中文授课,需采用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采用的教材也是英文教材。但是,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在很多领域都涉及规范问题,而且很多英文原版教材的教学思路与国内的教学内容不一致。如果都使用国外的规范,对教师是一个挑战,而且留学生来中国学习需对我国的设计规范有所了解,特别是很多留学生受中国海外项目资助来华学习。另外,使用英文授课,学生课余查询专业资料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学生无法自主学习。如果采用中文授课,教材选用、教师配置、自主学习等一系列问题都解决了,但是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由于留学生采用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教学特点和专业术语要求采用原版教材,而原版教材又有许多不适应教学需要的问题存在,所以,应该组织相关专家编写适合国内留学生土木工程教学的高水平教材。目前,学校结构设计原理有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但国内专业主干课桥梁工程英文教材普遍缺乏,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教材是目前留学生英语授课的当务之急。另外,教师也可选用部分原版教材的内容,再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规范内容编写部分有针对性的讲义,需要把教材内容与国际接轨。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准备课件和教学内容。

3.提高师资素质和积极性

目前,学校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采用英文教学,教师准备课件、讲义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学生人数较少,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据了解,国内高校对双语教学的工作量计算是常规教学的2~3倍,而学校目前留学生工作量是常规教学基数的1.5倍。按留学生人数教学,其人数系数为1,计算下来时间花费很多,但是工作量却很少。而且,常规本科生的教学相对成熟,如果教龄相对较长,在备课以及课前准备等方面投入相对容易。诸多因素导致教师对留学生的课程投入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水平的师资是实施留学生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的大量缺乏是普遍现象,因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和措施引进、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教师。在现有师资力量下,可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留学生教学工作量折合成普通教学工作量的系数应在3~4,这样才能调动留学生教学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制订留学生授课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并规范教学内容,可以尝试听课方式,帮助教师把好教学关,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

4.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目前学校留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结构设计原理,72个学时;专业课桥梁工程(上),72个学时;桥梁工程(下),48个学时;钢结构原理,24学时;桥梁电算,24学时;还有1个月的桥梁工程实习、2周的毕业实习。最后为毕业设计。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校留学生是中国企业合作资助,学生对桥梁实践课程感兴趣,多数认为桥梁实习1个月不够,有的甚至想去施工单位实习半年。但是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桥梁施工课程。

5.改进教学方法

要将现代教学改革精神贯彻到留学生专业教学中去,提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由于留学生教学的课堂时间十分紧张。为此,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将讲稿分发给学生,以提高课堂利用率。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应当表现出更多的耐心,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程的重要概念需要多次讲解,接着进行课后作业训练,使留学生对重要概念有一个逐步适应和认知的过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与学生互动,经常进行课堂提问。如何提问是留学生教学研究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明白,无论在含义上还是在语言本身。尽量少用一般疑问句,宜用特殊疑问句,多用Why、Whynot、How、Howabout等发问,易于引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追问时可采用选择问句。它有某种限定作用,引导学生定向思考。确认学生因英文语言障碍而未能准确表达的真实意思,可以用反意疑问句追问,以便检验。[1]

6.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因学时有限,且留学生选用的外文教材在编写思路、内容、风格、详略程度和适用专业上有许多不同,而且又是难度偏大,普遍反映学生难以接受。必须精心选择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以学科经典内容为基础,以前沿�

总之,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学校发展壮大、日益国际化的具体体现,采用英语教学形式是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英语这一工具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但英语教学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如教材选用、资料查询、规范使用等问题,课程进度慢,总学时数安排的少,教师英语讲解和表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听力理解跟不上,英文阅读速度慢,学生感觉学习该课程的压力比较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