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篇物理教学的相关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景,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下面这个教学片断在语言的准确,简练,讲授的逻辑性和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比较到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家体验一下:你们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有何感受?
学生:桌子也在推我,我用的力越大,身体向后仰的越厉害。
教师:你们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发生变形。同学们看一下你们的手指……(略微停顿一下)
教师:你们再用力拍一下桌子。又有何感觉?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用力大时手也感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
教师: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物理前沿讲座有感
到了大四了,他家都在忙碌的准备考研或者准备找工作的同时,学院的老师连续几周为我们开了物理前沿专题讲座的报告,以及后来我自己又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物理前沿的视频报告。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给我们讲解了从古至今物理学家们对粒子和宇宙的探寻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未来物理界即将探寻的问题,阐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急需得到国家政府支持的原因。从这些课程中,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从古至今,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和寻找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
由经典物理带来了蒸汽机、照相术、电子工程、收音机、电视、飞机,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引发了新材料,半导体和超导体、晶体管及其激光、计算机等,以及同位素技术和核能的应用。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你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如果我们回答没有,下一个问题就是:能得诺贝尔奖吗?如果回答还是否定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既没有实际用途,又不能得诺贝尔奖,这个基础研究有什么用?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实际上普遍存在于各级领导、平民百姓、知识分子、科研管理人员甚至一些科学家的心里,虽然有时候他们不一定说出来。
我们也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科学家不能只在象牙塔内自由探索,要与国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什么什么作贡献。
这种要求自然有其合理成分,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显然有问题。这句话还隐含两层对基础研究的误解:其一,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自由探索;其二,有实际用途的科研才是国家需求,基础科学不是。
什么是基础科学研究?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不咬文嚼字,用我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发现与研究自然界的各种基本规律、收集相关知识、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学术)活动。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更好地了解自然、理解自然,最终使人类能利用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本身就是最大的国家需求。
试想,一个大国,且不说有创造性的贡献,如果不能全盘掌握人类已知的所有知识及其体系,这个国家能有前途与未来吗?带过学生的都知道,要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方法,必须让他做一项科研,题目本身有时并不重要,过程更重要。
基础研究有时也这样,有些研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科学家通过该过程走在本学科的前沿。说不定哪一天,国家就会大大需要。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目标、方法、传统等等,外界不应怀疑与干预,要把选题的自由留给科学家自己,不能因选题似乎无稽而否定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
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各学科的目标是达到本学科的国际最好水平。因此,基础研究既有科学家个人的自由探索,也可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划的活动。以此衡量,学科建设与学术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指标。
对于下一个世纪的挑战,正负的决定在这一过程中是重要的
一个国家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资在国民经济总产值所占的比例是一个国家致力这个方面努力的一个标志,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发展经济适用主义途径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基础研究的原始动力是人类的好奇心,人们渴求学习新事物和了解自然现象。
基础研究是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基础研究应该得到支持。从国家需求来说,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必须学科完整,全面均衡发展,缺一不可。不可因一时的兴旺而不顾一切地支持,也不可因一时的不时髦而不予支持,或任其自生自灭。重点只能是短期的,全面才是永久的。
在在很多老师的演讲中,我了解到了从古至今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也对物理科学家所从事的物理工作和物理界致力于研究的学术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深刻的了解到国家发展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我们现在大学生的倡导和学习为此做出一些努力!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听物理专题讲座的心得体会
艾 勇
5月24日,我听了虾子镇中学朱光敏老师讲了专题讲座后,我感觉和校本研修走近了许多,头脑中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现将自己学习的研修心得总结如下,以期自己的工作在今后更上一个新台阶。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② 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 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⑷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上,有时候我觉得物化还是挺好玩的,然而,它的难度一点不小。在学习物化的过程中,我尽量让它更系统化,注意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尽量培养自己对物化的兴趣,多看书,多做题,总结自己的经验,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物理化学理论框架,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学习物化的方法。我又记起高中教我数学的老师说过的“知识要收敛,题目要发散”,其实这也适用与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不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持之以恒,最终就有可能读通物化,面对什么题目都不用怕了。这一点尤其是对有志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很重要。最后,加油吧,各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2014、05、25篇二:物理学前沿知识讲座的心得体会
物理学前沿知识讲座的心得体会
不经意间,我学习物理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我依稀记得,那年初二,我的物理老师走进课堂,用他那独特的语言文字,给我们介绍从未接触的物理,大概是因为他的幽默,我对物理也有了一些兴趣,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物理的难度逐渐加深,这些兴趣也渐渐的变成乏味,无趣。高考之后,我以为,我终于能摆脱物理的折磨了,可是,在命运的安排下,我和物理之间又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对物理学(师范)这个专业,多少是有些抱怨的,有时候也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无所知的未来,尤其是和物理有关的未来,有时候,我也在想,以后,当我站上讲台,我该怎样给我的学生介绍物理这一学科?但,想了很久之后,依然没有得到合适的答案,上了许老师的物理学前沿知识讲座之后,我竟然发现物理其实也有他有趣的一面,原来,他也不是那么乏味无趣,他终究还是有他丰富的一面,我想物理也许和我们人一样,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平时,他表现的太严肃,太高傲,因此,大家都觉得他高深莫测,难以接近,殊不知,他也有风趣、幽默、可爱的一面,只是太多的人都被他的外表给吓着了,忘了发现他的另一面,我想物理先生,应该是孤独的吧,因为懂他的人太少了。作为一名未来的物理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把物理先生风趣、可爱的一面展现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物理有多难,首先要让他们不畏惧,才能更好的学习物理。
物理很难,这仿佛在大多数人心中根深蒂固了,的确,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也是所有学科里最有趣的科目,关键就在于你会不会发现了,也许说到这儿有人会说,善于发现的,最后都成物理学家了。没错物理学家当然都是善于发现物理的乐趣的,可是,我们普通人难道就不可能发现他的趣味了吗?答案毫无疑问是,no。小到一个玩具,大到火箭发射,难道你就没有丝毫的好奇和兴趣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是无处不在的。炒菜用的电磁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这样我们才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发电机将不能形式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样才能使我们拥有明亮的生活;连最简单的二极管也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绚烂多彩„„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啊,我们都不应该拒绝有趣的物理先生,正因为有了他,生活才能如此多姿多彩啊。
当我们能够发现物理的乐趣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那么难了。篇三: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物理课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物理新课程体现出了注重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反映选择性的特点。注重基础性,综合体现初中物理课程培养目标。
一、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强调让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的基础性主要体现于下列三方面: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在《标准》课程目标中强调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等。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在《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等条目。这些都强调了对科学探究、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方法、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在《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物理的核心内容作了要求,如物理
1、物理2不仅对力学的核心概念皆有要求,而且还有近代物理内容的拓展,至于机械振动、动量等分别出现在选修3—4,选修3—5模块中。教师在教学中,避免让学生在繁难偏旧的“题海”中耽误时间,湮灭兴趣。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力图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其时代性主要凸显于以下三方面: 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在《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如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不仅认识机械能,而且还应认识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内能、电磁能、光能、化学能等。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学生应该定位于更上位的层面,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理解能量守恒规律。再如,在选修模块中涉及传感器、液晶、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都从学科渗透、科技发展方面体现了时代性 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如在物理2中特别设置了一个主题:“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纳入了“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两个内容条目。不仅在共同必修中设置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内容,而且在选修3—4中还有相对论内容的深入,在选修3—5中有量子论内容的深入。相对论与量子论更能反映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教师应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内容,让学生对近代物理的基本内容有初步了解。
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渗透。在《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等条目,这些内容条目旨在要求学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能源危机,关注新能量的开发对人类带来的福利与问题等。不仅知道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而且也应了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是课程时代性的拓展。教师首先应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这样的观念,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让学生身体力行,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三、反映选择性,为教师教、学生学提供自主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指导学生选课。同时,也通过选课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
一、学校情况简介 初二物理课改心得 作者/来源: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物理组 发布时间:2003-11-04 与其他学校相比,华理大附中是一个仅有10年校龄的新学校,下列几点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作为完全中学,学生层次差距较大;
其次,初二年级学生众多(共10个班,500多名学生),由两位老师执教,每周只有两节课时;
再次,由于建校期短,器材欠缺,校园网尚未开通,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环境。
最后,尽管有上述困难,本校仍有一个优势,即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综合学科》的试教,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二、教材新得:
将近一年的执教过程中,也经历了对推行新教材从怀疑到认可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实际上,初中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材表现出了很浓的兴趣,与老教材的内容处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知识面广但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宇宙》和《声》,在第一学期的教材中就堂堂正正进入了课堂教学,而这却是以往老教材中所忽视的。另外新开设的“sts”专栏向学生提供了与知识点相关的各方面知识,介绍了许多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富有时代气息。2.知识结构的侧重点不同,重现象分析,实验处理,轻计算。以《运动学》为例,在内容上更注重对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数据处理、图象分析的培养,而对学生计算能力要求相应降低。最大的改变就是匀速直线运动s—t图,v—t图的引入。3.随堂实验增多,学生活动频繁。表现为以《活动卡》为纲,教材为辅助材料的新型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初步的物理规律,基本上节节课都有实验,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淡出。4.教学手段的更新。新教材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在文后的信息栏中提供了材料的来源,这就迫使教师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甚至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作一汇总,这使得多媒体教学最终登台亮相。
三、教学心得:
一个多学期的时间足够让我们遇到各种困难,但“迎着困难上”是我们始终不
变的宗旨。
遇到的问题 解决方法
1.人数多,器材不足 分组实验;作为课外实验完成 2.学生能力差距较大 分组实验,任务分配制(组长、操作、记录、描述等)3.实验效果不理想 改进实验,自制器材;利用多媒体,录象等 4.课时少而内容多,不能充分巩固知识 每节课印材料,教师选用;利用多 媒体教学
5.练习形式单一 多方面积累资料,自编习题;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交
换经验
6.评价体系单一 采用小分制,作业、论文、课堂情况、实验情况都及时反
馈评分
四、发现问题
一个学校的力量是薄弱的,要及早顺利推行新教材,信息共享、开诚公布、及时交流的大环境创造势在必行。
(一)、配套的影音资料,如vcd、录象、书籍、图片等一手资料能丰富
些,方便教师处理。
(二)、提供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加强校与校间的合作。如:实验器材共
享,习题共享、课件共享。
(三)、实验器材能有明确的规格,标明来源,有些器材可以统一购买。发
现实验改进方法及早反馈。
(四)、及早出相关的习题册,明确习题的形式,毕竟目前在统一考试的大
环境下,有一定的努力方向是可以让一线教师和家长心安的。
(五)、有更完善的评价系统,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必须更明朗,而不能含糊
其词。(或者明确教师发挥的内容,让教师灵活处理。)
一学期来,初二物理备课组在学校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这一学期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教育教学情况
本备课组张美兰、孙黎军、陈瑞强三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自己不断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我们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本学期我组的老师开设了区公开课,得到了教研员和同仁们的好评。通过开公开课,使大家的教学水平在摹课的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也使我们意识到了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更促进了物理教学。篇四:物理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物理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农新
有幸,参加了今年12月8—11日在玉林市人民会堂举行的为期4天的广西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的听课,的确是大开眼界!使人于教学之中增加了几许借鉴之处。现总结于下,与大家共勉: 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十五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每听完一位老师的课,我就期盼下一位,到底这一节课,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呢?事实上,真是万紫千红,而妙在各有奇趣,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可以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借鉴。
回来深思细致归纳,心有感触得出省级优质课教师的十条共同特点: 1.精彩的导入设计,紧扣课题,激情引趣。2.精练、优美、悦耳动听的教学语言。3.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4.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点突出—实,难点突破—巧,教学效果—优。5.课堂教学生成三种声音------学生的质疑声、惊奇声、欢笑声 6.合理、科学的分配教学时间。7.课件的制作精美、实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8.教案设计实用、详略得当,留有弹性余地和发挥空间。9.都体现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10.好课都体现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巧妙的“引导、点拨”的新课标思想。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 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2011年12月14日篇五: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学号:20110245 姓名:刘慧芳 1.为兴趣而读书,而不是为考试
现在我们总是喜欢把考试强调的太过重要,学生把前途都寄托在考试中,老师觉得要对学生负责,所以一上课老师不敢多寒暄,往往没几句家常就直奔主题,接着便是一大串拗口的外国人的名字和写在黑板上像铁丝网一样密密麻麻的方程,让人头晕目眩。一节课下来,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在睡梦中度过了半节课,有的随着盼望已久的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应声睡着了。
课堂里到底有多少学生在认真听课?一个学生一个学期会认真听几节课?每节课会认真听几分钟?我们学的物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物理研究的对象也是不断更新,探索的规律也是越来越复杂,对于基础较差或是智力不够发达的同学来说当然是越来越吃不消了,真的是他们的能力不行吗?
纵观历史上众多的物理学家,他们哪个不是对自己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们的条件都是很艰苦的,但他们都是苦中作乐,始终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有些人早年的时候被说成不是学物理的料,如爱因斯坦、德布罗意等等,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极大的兴趣和毅力最后取得成功的。
我们不能总把科学想得高深莫测,认为课堂上涵盖得越多就越好,哪怕自己其实只是在照搬照抄。在美国科学的精神中。有一点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想得越简单越好,一来自己要轻松得多,大家有问有答,老师也如鱼得水,学生妙语连珠,学生老师彼此汤姆、彼德地称兄道弟,即使是荒诞不经的问题,老师也能借机引伸一番。把简单的问题引经据点的复杂化、神秘化其实就是影响我们对物
理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学习的前一次课,如果我们能找一些问题主动去思考,我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看课本,还必须去图书馆看许多资料,结果会是遇到更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上课时特别认真仔细地去听老师讲和同学的积极发言,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才是最好的!2.多思多问,不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习物理关键在于多思考,搞清楚其中的原理。学习物理不是简单的套用公式,进行数字推导;物理重要的是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清楚弄清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明白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在什么条件下应用,而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概念不清做题不仅费时间费精力,而且遇到的矛盾或困惑就越多。做习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本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以上课时是最重要的时间段,也许你上课不过听了一个小时,也比你可惜啊一个人啃书本强得多!3.预习和复习是学习物理的必经步骤
与学习任何课程一样,学习大学物理也要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这几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就是粗略浏览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在于明确课堂上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课堂听讲就是要学习老师引出物理概念的目的、建立物理模型的思路、描述物理现象的方式、演绎物理原理的程序、解释物理定律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同时以提纲的形式记录老师授课的全过程,重点记录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以备查阅。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就是所谓的“把书读厚”,既要全面回顾课堂听讲的过程和所学内容,又要凭借记忆和查阅课本,把提纲式课堂笔记补充为详细笔记,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体会,还要理清知识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某类物理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更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发现存在的问题。考前复习就是所谓的“把书再读薄”,此时的重点不在于记忆概念、定律和结论,而在于理清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模式、常见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技巧、常用的数学知识,当然还要查漏补缺。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
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教学讲座
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张玉梅
学校是净化学生心灵的地方,是学生知识和思想成长的阵地,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神圣二重大,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总结这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二、班主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什么样的老师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作为一名教师,总是被学生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无不被学生模仿着。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在思想、仪表、为人处事等方面必须起作表率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给学生以有益的指导。特别是一名班主任,你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你自己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说的,你自己不要说,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你自己不要做;同时,你要求学生做到的,你自己首先先做到。例如,当你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不能随地乱扔纸屑,要保持教室的干静,整洁时,如果你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俯下身子拾起地上的纸屑,此时的教育效果是最好的,这时候全班同学都会齐唰唰俯下身子检查地板是否有纸屑,然后把它拾起来。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教室总是干净的。
三、用真诚打动学生的心灵
一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些学生中难免会遇上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造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家庭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原因。教师不一定是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专家,但当遇上这些孩子时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真诚教育挺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要注意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耐心倾听这些孩子的心声,让他们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有可能,还可以做一两件让他们感动的事,觉得老师是一个知心姐姐,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这样他就愿意与你进行沟通、交流。因为老师的真诚、可信,自然而然,他就不愿让老师对他感到失望,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四、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学生 我觉得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教育学生挺管用,比如说,教育学生要努力读书,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我就会结合自身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时候学生听得总是特别认真。我会告诉他们老师也是和你们一样,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告诉他们自己小时候学习是如何的认真,是怎样当好班干部,又怎样取得好成绩,受到哪些表彰;告诉他们自己当了教师以后又是怎样坚持学习,努力工作……跟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不但可以教育学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可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会让学生觉得我的老师真棒,我要向老师学习,更有甚者,理想也是当一名老师了。
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好感,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要成为让学生能信的过教师,那么就必须要热爱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学生也是合法的公民,他们完全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发展的契机不同,途径不同、趋向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来训斥学生。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要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能塑造自己在学生中的可靠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们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迂回往复的过程,教师只要满含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通过我们真诚的教育,就一定会祢补孩子身上的不足,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在21世纪的今天,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们教师的肩上。因此,我们要认真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的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教师:张玉梅 2014年3月
物理教学专题讲座
驻马店市第九中学
杨汝松
物理课堂提问技法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提问表述、学生已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各类问题“应有尽有”;(2)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后进生,或者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者对后进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他们难堪;(3)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4)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质疑不理不睬;(5)不能灵活应变,拘泥于原有教案的设计,不善于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这些弊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最近我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
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例子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获得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而且还能逐渐养成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这对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物理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物理就有多广阔”,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后物理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学生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前沿物理讲座听后感
——从历史上三次产业革命看物理学与社会进步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
前言:物理学是一门探究一切物质的组成及其运动发展规律,同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物理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博大精深的学问。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性质、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带头学科。物理学是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它向着研究物质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探索着物质世界及其运动的奥秘。物理学的进展密切关系着农业、工业等的发展,也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物理学是技术革命的先寻,已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贡献。
物理学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直接地推动作用,几次工业革命便是最好的验证。其都是由于物理学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构成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技能。物理学正是通过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前进。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又有了崭新的进展,带来相应的新技术革命。
一、蒸汽机的发明和牛顿力学的建立,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划时代的伟大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奠定了整个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并对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牛顿力学的建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跨进了划时代的新世界。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定量规律及实验基础,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摆脱了当时多少还带有经验式的、工匠式的、思辨色彩的落后状态,加快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发明和使用机械打下了基础。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以及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但渐渐地,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大发展,采矿业,航海业甚至战争等的规模扩大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相同的是,它们都涉到动力机问题。从17世纪初已经有很多人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但都没取得重大进展。直到1698年,英国的赛维利(Thomas Savery,1650~1715)才研制成功实用的蒸汽水泵。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Thomas Newcoman,1663~1729),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推动活塞工作的抽水机。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对蒸汽机的改革
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765年,他把蒸汽的冷凝过程安排在汽缸外进行,实现了汽缸的恒温。这是对原始蒸汽机的关键改革。蒸汽机的研制是以力学和热学为基础的。那时,对温度计、量热学(比热、潜热)、热传导及热的本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瓦特在改革蒸汽机的过程中,就得到布莱克(J.Black,1728~1799)的理论指导。因此,科恩(M.H.Cohen)指出:“我们的制造厂不再被交给无知的工作者;相反,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中,有非常有知识的人,有受到良好教育的物理学家们,为了促进有用技艺的进步,我们必须指望他们”。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成功解决了工业化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成为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蒸汽机在火车机车和轮船上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了货运速度和数量,降低了成本,更在时间、空间和商品化的概念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极大地扩大了世界贸易版图。
蒸汽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飞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制造业和加工业取代了农牧业而成为产业结构中核心支柱产业。
牛顿力学和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二、电磁理论的发现和建立,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它以电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电气技术开发和应用为基础,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同时,电磁场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带动了一些新兴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与技术未能真正结合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生产力的发着迫切要求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要求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历史上第一个对电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英国的吉尔伯特,但其研究停留于现象层面。此后一百多年,电和磁的研究非常缓慢。18 世纪,美国的富兰克林证明了电的同一性,还定义了正负电荷,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法国科学家库仑借助扭秤实验得到了静电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得出了电磁统一的思想。不久,法国的安培提出了电流相互作用的安培定律,为电动力学的创立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后来,英国的法拉弟通过10年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力线思想和场的概念,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
础。麦克斯韦于1873年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其中,麦克斯韦提出了“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算出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理论发展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10年后,德国的赫兹在实验室实现了电磁波的发送和接收规律,还证明了电磁波的一系列光学性质,为麦克斯韦理论的确立给出了权威性的证明。这样就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三次大综合即电、磁、光的综合。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对电磁波运动规律的研究也是电讯技术发展所不可缺少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的物理学家相继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变压器、交流感应电动机和输电系统。这些研究和发明, 为建造大容量电机,获得强大电力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实验室里成功的技术开发,引发了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革命的过程中,电磁场理论规定着革命的方向,指导着电力系统技术体系的建立。事实再一次证实了科学包括物理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事实再一次证实了科学包括物理学对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作用。
三、量子理论与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计算机问世为标志,目前方兴未艾。从1904年发明二极管起,到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止,是信息技术史上的“电子管时期”。1947年随着半导体晶体管问世,信息技术史进入了“晶体管时期”。此后,集成电路的发明,打破了电路与元件分离的传统观念,使电子设备微形化。经过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又在迅猛发展。而计算机就是由这些物理元件组成的信息处理工具。
电子和信息技术具有物理基础。首先是1925年~1926年量子力学的建立。1926年费米—狄拉克统计法的提出,得知固体中的电子服从泡利原理。1927年Bloch理论的建立,得知理想晶格中无电子散射。1928年Sommerfeld提出能带的猜想。1929年Peiels提出禁带、空穴的猜想;Wlson和Bloch从理论上解释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性质和区别;Mott和Jones用电子轰击、X射线发射和吸收等方法验证了能带理论;Bethe提出费米面的概念;Landau提出费米面可测量。1947年Bardeen,Shockley,Brattain发明晶体管。1957年Pippard测量了第一个费米面(铜的);而后,剑桥学派建立费米面编目。1962年制成集成
电路(IC)。70年代中后期,制成大规模集成电路(LIC);制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IC);集成度以每10年一千倍的速度增长;巨型机的向量运算超过每秒亿次;微机进入家庭。80年代以后智能计算机、光学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取得一定成果,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数万亿次;网络时代随即到来,新物理技术,如光纤的应用,掀起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高潮。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四、总结
历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使得我们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进步,生活方便,经济腾飞,政治完善等等,都是它的硕果,这三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物理学的不断进步必将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致谢:由衷的谢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授课,让我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