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本人论文通用10篇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幼师本人论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幼师工作论文 篇1

关键词:幼儿教育 问题 探究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3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当中尤其是在幼儿教育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令人感到欣慰。但是与此同时,也同样出现了一些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以此文来进行探讨。

一、理论研究上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表现在理论研究的队伍过于薄弱,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理论研究队伍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理论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除去几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大学和个别的省级师范大学有一部分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科研人员以外,其余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几乎没有或者说是极其少有的力量在从事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正因为如此,很难在全国形成一支由上而下并且结构极其合理而又对幼儿教育的实践工作起到强有力的赋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队伍。换句话说,这样质量薄弱的幼儿教育理论研究队伍在拥有众多幼儿的中国就显得极其不协调。

从广度上来说,中国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仅仅只是停留在过往几十年的条条框框中,而对于目前新形势之下出现的新的问题确是缺乏应有的探索和研究。举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及的信息传播工具电视对幼儿的心理和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幼师以及家长应该怎样妥善地处理电视与幼儿教育的关系?而幼儿教育又该如何很好地适应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回答。而同时我国的幼教理论研究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家庭和社会的正常轨道。从理论研究的深度来看,研究工作者在某些课题上常常是浅尝即止,更有甚者完全照搬他国的理论,比如以学科分化为例,普通教育已然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的时候,我们的幼儿教育依然是以传统的三学六法为主导,学前教育仍似磐石般难以变更。

再有就是大家所谓的认识“高度一致”。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很多的问题上几乎都是保持着惊人的“高度一致”,而甚少出现一些针锋相对的理论阐述。而我们所期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还是希望能尽早出现在幼儿教育的工作中。任何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不尽相同,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只有经过不断地相互切磋和磨砺,最终才能促使理论研究不断地深入和丰富起来。

还有一点就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并不是很牢固。理论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经验、历史经验和科学实验。尤其是教育科学实验所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仅仅是时间的跨度便足以影响理论研究的升华。而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实验还是仅仅局限于三年时间的幼儿园及教育。幼儿教育严重缺乏反复的验证,又很少进行追踪研究,因此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便无从得知,也因此而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充分作用于理论形成的实效。

二、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而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任务和属性的认识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规程》虽说是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纲领性的文件。但是其中的条款细算起来其实对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属性似乎还是不够明确。譬如条款中所说的“幼儿园的任务就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所谓的全面发展又是否是指“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全部内容?它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关联?而是不是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就可以算作是“身心和谐发展”?如若不是,那么所谓的“身心和谐发展”又为何物?它又是否有自己的标准?由于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身心和谐发展”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还仅仅只是一个框架、一个理论概念而已,实难用于指导实践。再来说说有关于幼儿园属性的问题,《规程》里提到: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但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却不应该把幼儿园真正地看做是小学的预备阶段,而是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幼儿教育工作有它独特性的存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突出它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

三、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一)严重忽视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过度重视幼儿技能的培养,两者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我们经常看到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幼儿园举行的各种才艺展示的比赛,幼儿教师对于他们培养的这些技能甚至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对于培养幼儿才艺技能的方法也能够说得头头是道,而似乎忘记了孩子的天性所在。本应该注重的对于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常常是感到陌生的。

(二)混淆幼儿智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幼儿教育工作应当是在发展智力的同时进行知识教育。然而现实当中出现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幼儿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知识来代替智力的,认字写字的数量不同代表着幼儿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几乎没有人去真正地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幼儿教师的标准

这个标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前两个误区出现的概率。以目前的幼儿教师考核的标准和聘用的资格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大部分的幼儿园在招聘幼儿教师时,更侧重于关注教师的知识面是不是够广、掌握的技能是不是够多,而对于最重要的教育能力是不是过关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品德教育形式化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并不是从教幼儿怎样做人开始的,而是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美这些没有感情的空洞字眼硬生生的授予他们。我们的幼儿教师只是思考怎样将那些概念和标准转化成自己行动的准则,而对于幼儿品德教育的效果如何确是漠不关心,从而使很多幼儿缺乏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使品德教育成为一场空谈。

四、幼儿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应该更有所提高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的幼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最重要的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热爱幼儿的教育事业,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这种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二)理论实践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的幼儿教师几乎都出自师范学校的培养,由于学习时间短,课程的结构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参加工作后又少有机会再进行系统、全面地学习深造,所以他们的思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自己的经验无法进行提取成为理论,而对于新的理论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样的恶性循环从整体上拖慢了幼儿教师发展的脚步。

幼师本人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 :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

一、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由此可见,国家通过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促进民族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振兴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但是,如何提高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除了要加大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等途径之外,还需要合理的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特点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有共同点,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民族幼儿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民族幼儿教师又处于民族地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笔者通过对民族幼儿教师的调查了解到,民族幼儿教师对于继续教育学习表现出积极态度,希望在接受院校集中的继续教育培训之后,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民族幼儿教师课程设置对于促进民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二、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院校集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来发现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编制、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总原则和具体要求,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基础。继续教育的改革重点 在于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准则和指南。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制定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将继续教育的目标当作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二是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在调查中,笔者得知73.6%的幼儿教师认为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但是新教师和学历较低的教师认为很难达到课程目标,也就是没有制定分层次的课程目标,过于笼统。

2.1.2 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民族性。

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并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它的选择、组织和构成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笔者了解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认为非常满意占14%,一般满意占32%,而不满意占54%,尤其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缺乏一定的民族性和实践性。

2.1.3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

民族幼儿教师处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而且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也普遍使用民族语言,并具有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但民族幼儿教师的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具体表现在:

(1)民族语言使用率低。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基本上全部使用蒙语授课方式,但针对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授课语言全部都是汉语,一些老教师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时间短、速度过快,很多教师就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学习效果不高。

(2)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缺乏民族特性。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本来就少,那么针对民族地区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了,这样极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锡林浩特市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上,没有将外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法进行本土化,也没有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融合与发展。一味的 “引进来”,认为外面引进的都是好的,但却忽视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1.4 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对民族幼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幼儿教师不愿意学习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迫切需要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特别是有关幼教技能技巧的课程。锡林浩特市教育局2011年对幼儿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知识过多,而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却很少。幼儿教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偏难,很难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当中。

2.1.5 继续教育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课程的组织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的重要环节,即使课程目标制定准确,课程内容合理科学,那也需要付诸于行动才行。因此有效地组织实施课程是关键。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形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占到85%,其他形式很少,幼儿教师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也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培训教师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更少,因而,62%的民族幼儿教师感到继续教育学习很枯燥乏味。

2.1.6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流于形式。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和检验的作用,通过课程评价来调整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使得课程实施良性循环。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缺少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使用的考核方式包括颁发证书占42%,学时登记占27%,汇报表演占18%,自我评价占13%。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培训机构,(例如蒙台梭利、奥尔夫)幼儿教师培训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之后直接给予证书,但没有考虑幼儿教师对于课程内容有哪些没有学会,而且只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都给予证书,但民族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之后的进步和不足,没有给予明确的反馈

2.2 课程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缺乏针对性。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培训机构很少考虑受训教师的需求和水平。据调查,锡林浩特市的民族幼师只有30%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或幼师专业,而70%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培训机构或教师进修学校并没有针对非学前专业的人员进行特别的培训。这些非学前专业的人员特别渴望学到有关幼教的技能技巧。

2.2.2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过程中,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幼儿教师技能技巧。锡林浩特市只有30%的民族幼儿教师的职前学历专业是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幼儿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他们在教学技能上亟待提高,希望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进修学校没有根据受训教师的需要,而是因师设课,不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

2.2.3 商业培训机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幼儿园派幼儿教师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比如,蒙台梭利教法、奥尔夫音乐教法、多元智能课程等等。许多私人培训机构出于营利为目的,忽略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使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处于无序状态。

2.2.4 课程内容受主流文化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双重文化撞击的夹缝中,既享受双重文化的成果,同时也承受着双重文化的冲击”。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也面临主流文化的冲击,培训机构及幼儿园对民族幼师进行蒙台梭利、奥尔夫等课程的培训,并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专家,让优秀教师向幼儿教师讲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这固然很好,但却忽视了民族地区的文化知识,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渗透到继续教育的课程中,因此,课程的文化缺乏多样性。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不是否定主流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希望将主流文化能够很好的融合,更有利于民族幼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提高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建议

3.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

制定课程目标应依据两点:一是依据有关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规程。2010年制定的《规划纲要》当中也谈到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与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保持一致;二是要依据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和需要。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学历、教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时,一定要根据民族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层级培训。针对低学历的教师要鼓励幼儿教师利用假期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素养。对新教师开展安排岗前培训使民族幼儿教师尽快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而老教师的培训目标应该是学习新的幼教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3.2 课程内容要注重民族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3.2.1 民族性。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开设蒙古族民俗文化课并配有单独的民俗文化教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园本培训幼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

3.2.2 人文性。

在以往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比较注重科学性知识。很多民族幼儿园园长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的局限于教育科学理论却很少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笔者建议培训机构及培训者能够将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融合。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性却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首先,幼儿园园长要善于激励幼儿教师多阅读人文性的书籍,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在年终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其次,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3 课程组织形式应当多样化。

民族幼儿教师的学历基本达到大专水平,为了使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除了专家讲座,园本教研,教学观摩等传统形式以外,还建议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自我反思等方式,使幼儿教师积极的参与到继续教育学习,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3.4 建立全面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长期存在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难以衡量效果如何。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区分,更重要的是帮助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给予反馈幼儿教师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评价的主体既要有他人也要有个人,自我评价可以使幼儿教师在反思中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注释:

张公瑾 丁石龙 文化语言学教程 251页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金志远 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2]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施良方 译 瞿葆奎 校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黄文云 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 教学改革 2010年第1期

[5]王雪为 何秀英 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综述与分析 教育导刊 2005年7月

幼教个人论文 篇3

关键词:诺丁斯;关心;关心教育理论;幼儿关心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世界呼吁教育理念应由“学会生存”转变为“学会关心”,“关心教育”应该作为培养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系统而创新,对于解决“孩子们总觉得缺乏关怀”,“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等问题颇有“疗效”。关心教育理论主张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的人,主张“超越学科”,批判人文教育,主张以“关心”为核心展开学校课程,主张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主张实现儿童关心教育的连续性。下面根据对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核心内容的深刻理解,谈一谈关心教育理论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改善幼儿教育课程设计

基于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可以将“关心”作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给幼儿提供“学会关心”的实践机会。从关心自我和他人的角度,可以关注自己的身体,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在创造性游戏中,体验角色互换,关心他人的角色游戏;从关心最亲近的人角度,引导孩子关爱老师、同龄人、父母、爷爷奶奶,能适时感受他们的需要,提供帮助;从关心环境角度,引导幼儿参与教室环境布置和更换,关心幼儿园内一草一木的生长,适时呵护。每个班级也可以提供一片菜地让幼儿种菜、浇水;从关心创新、高科技角度,引导幼儿关注国家新的高科技,城市里面的创新建筑,家庭中的创意小玩意等等。

二、“关心型”幼儿教师形象的树立

“关心型”幼儿教师的形象树立不在一朝一夕,教师要成为地地道道的关心者。因而首先要建立关心意识,成为幼儿生活上、心灵上的好伙伴。其次,幼儿教师要有关爱的高能力和高技巧。幼儿教师不必讲解关心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关心,只需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并示范关心过程,这样就可以引导幼儿感受关心、学会反馈关心、如何关心。幼儿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与幼儿真诚对话,并与幼儿建立密切的情感关系,并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关心倾向和关心行为进行认可。

三、培养“关心型”幼儿

要培养“关心型”幼儿,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位“关心型”教师来引导幼儿体验、实践关心,进而学会关心。当然,幼儿不仅是被关心者,也可以成为关心者,关心老师、家长、幼儿园、动物、植物、空气、水土、家乡变化、家乡新建筑、创新玩具、新奇化学反应等等。幼儿观察和关心某事物,并作出一定正面反应后,教师要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让他知道关心世界万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物质的、精神的事物都会给予神奇的反馈。

四、新型师幼关系互动

新型师幼关系是一种“关心型”关系:首先,幼儿教师要树立关心意识――淡化职业意识,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幼儿的真心朋友,要敏锐体察他们的需要和变化,为幼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让幼儿感受到你的关爱;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关爱榜样的作用――在示范关心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交往的关系,以关怀、接纳、开放的态度与幼儿相处,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在关心的体验和模仿中积累关心的情感,从而生成对他人的关心;再次,对幼儿的关心行为进行积极鼓励――对幼儿表现出的关心意识与行为,教师要进行鼓励与赏识,使幼儿更加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关心的行为,并强化这些行为;最后,将关心渗透到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在他们的关心下周围事物的变化;与幼儿探讨和分享关心经验――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时的感受,让幼儿理解何为关心、如何关心。

五、改善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结构

我们可引导幼儿用关心理论关心社区、家庭以及幼儿园三者的变化,而幼儿园本身需要时刻关注社区文化、社区动态,把幼儿园教育融入社区,并招募社区中热心人士参与幼儿园教育,建立园社的共育平台;关心每一个家庭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关注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教师引导家长去关心社区和幼儿园的动态变化、理念、文化,关注并充分挖掘家L的教育资源,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等等;幼儿园和社区做好沟通、联系工作,引导社区关注家庭的物质、精神世界、观念,关心幼儿园的活动、管理、文化等等。在关心得到反馈的同时,可以促进三者良性前行,优化幼儿教育的周边环境。

诺丁斯关心教育理念是一座大宝藏,如果在幼儿教育中踏实践行,可以看到对于学前教育改革的推进力量之大、推进角度之多。让幼儿教育本身的“关爱”最大化、“关心”实践化,广大幼教群体一起携手共进吧!

幼儿教师论文 篇4

1.数学学科知识薄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自身素养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之前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数学学科知识,对数学学科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幼儿数学认知体系之内,对这些知识与幼儿后续数学知识的关联无过深的了解。对幼儿数学教学停留在经验教学阶段,无法站在学科发生发展的视角对幼儿的数学学习进行科学的指导。

2.数学思想欠缺。我们将数学基本思想界定为那些即使在学生阶段习得的数学学科知识忘记,依然铭记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文化理念,而不是那些学习数学时所涉及的解题思想。史宁中将数学的基本思想界定为抽象、推理、模型。根据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对基本的数学解题思想略知一二,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的,但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决并未知晓,对史教授所界定的基本数学思维更无从了解。

3.对幼儿数学认知心理缺乏科学认知。教师对于学生认知心理的了解对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至关重要,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益的奥秘。比如,当我们提出幼儿计数的手口不一致现象时,幼儿教师能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应,但是当我们继续追问针对学生的这种认知现象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时,教师就不能给出科学的教学认知了。教师对数学学科发生发展及幼儿数学认知心理的了解直接塑造教师的教学实践,鉴于上述现状及我们对面向教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我们构建并实践了在职幼儿教师数学素养的培训模式。

二、培训的设计理念

Davidkolb的经验学习圈理论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构成的环形结构,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经验领悟包括具体经验的直接领悟和符号代表的经验的间接领悟;经验的改造包括内在的反思和外在的行动。汪晓勤、Clark和Jankvist认为对数学学科本身的理解对数学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主张在理解数学学科本身的基础上产生教育教学的见解。幼儿数学学科的认知发生发展机制与数学的发生发展存在相似性。通过学习数学的学科的发展规律从而引起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在职幼儿教师数学素养的培训启示:

1.完整的培训过程应该包括四个阶段: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

2.尊重学员的个体性差异,在培训活动中要让学员获得体验,通过引导学员反思,将感悟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将这些固化的感悟应用与自己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3.培训中需要学员领悟的面向幼儿的数学教学知识应基于数学的发生发展及幼儿的数学认知心理。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

1.培训的内容及目标。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之“数学认知”部分要求及数学学科基本思想的界定,我们将幼儿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领域划分为三大领域:一是数学核心概念。这个领域包括幼儿数学认知部分核心:集合、数、几何形体。二是数学基本思想。这个领域包括我们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界定部分:抽象、推理、模型。三是幼儿数学认知心理。这个领域蕴含于上两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之中。培训目标:通过培训,理解并逐步掌握幼儿的数学认知心理及数学学科教学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基本数学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

2.培训课时的安排。

3.培训内容的组织。(1)集合。①经验的习得阶段的授课内容。集合的知识: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关系、运算及映射;幼儿各年龄层关于集合的认知心理研究成果。②反思及概念化阶段的研讨安排。分组梳理幼儿数学认知部分集合教育的载体;观摩和研析一线相应知识载体部分的优秀教学录像,并形成初步教学认知。③教学实验阶段安排。这一阶段分两部分,因为我们的培训对象都是一线幼儿教师,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每堂课前我们都会要求学员提供指定内容的教学案例一份。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根据形成的关于集合的教学认知进行指定内容的对比教案设计并研讨交流。授课教师在结合学员形成经验基础上给出授课建议。下述数、几何形体、数学基本思想部分培训总体流程类似集合部分,因此我们在下述部分主要是给出经验习得部分的培训内容安排。(2)数认知部分授课内容。数的知识:数的抽象、数的扩充史、常见的进位制及相互的转化、数的四则运算的本质;幼儿各年龄层关于数概念及数运算的认知心理研究成果。(3)几何形体部分授课内容。几何形体知识:平面图形和空间几何体的CPFS结构、几何形体研究的代数化策略;幼儿各年龄层关于几何形体的认知心理研究成果。(4)数学基本思想部分的授课内容。数学思想知识:数学抽像、数学推理(归纳、演绎)、常见数学模型;幼儿各年龄层关于数学思想的认知心理研究成果。

4.培训评价。对学员的评价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参训学员的经验习得和固化的效果,还可以及时发现培训的不足,以便下一步继续改进培训框架。针对学员的评价,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跟踪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与培训同步进行的评价,以培训各模块的学习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为评价载体,能及时发现培训的问题并纠正,还可以兼顾到学员的个体性差异。总结性评价是与培训的实践环节同步进行的评价,以学员各部分数学认知的抽象概念化成果为载体,通过学员内及专家交流有利于经验的固化。跟踪评价是培训结束后跟踪调查的评价,以培训跟踪调查表和跟踪访谈为载体,可以评估培训对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效益,以利于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在职培训。

幼师个人论文 篇5

关键词:教师; 课程;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56-002

“文化”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诠释,东西方对“文化”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课程是教育学中的概念,不同教育思潮,对课程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两者联合成课程文化的内涵就十分丰富了。根据文化的结果分类,我们定义课程文化是教育文化的亚文化。根据“文化”的一般性理解,可以把“课程文化”视作人们对课程价值取向的选择,以及在这种选择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课程文化有价值取向层面、制度建设层面、行为操作层面三个层级,是人类文明在学校教育的集中体现。

文化自觉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人类文化学概念,其目的是研究主体对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刻性。教师课程文化的自觉就是指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对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问题的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体验,在探索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建构起属于教师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支撑自己的专业发展。课程文化自觉是课程意识的觉醒,课程建构的流派选择,课程实施的自我反省,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层次理解。

一、学前课程文化的特征

课程有许多主张,对每一种主张的价值判断和功能选择,不同文化视域有不同理解。世界课程发展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学科中心论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结构主义;活动中心论的浪漫主义和实验主义;儿童中心论的自然主义和开放教育;还有社会中心论的极端政治主义。小学教育的语文、数学课程是结构主义课程文化的产物,中学工、学农、学语录是极端政治主义课程文化的产物……每一种课程文化都有社会历史根源,也都有她的合理性和不足。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我国学前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活动体验型课程倾向,强调幼儿教育的生活性,但不走自然主义极端;强调幼儿教育的具体直观性,不走实现主义极端;强调幼儿教育的体验生成性,不走要素主义课程结构的极端。当前部分幼儿园所谓特色课程,园本课程学科化,强调知识和技能在人生竞争过程中的作用,推出从幼儿抓起的口号,树起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一方面使幼儿教育商业化,另一方面是对学前课程文化的误读。

1.幼儿教育课程的本土生活性

幼儿教育没有课程的标准,只有指导纲要,从根本上说就是每所幼儿园实施的课程都必须是生活课程、生命课程、本土课程,保障每个幼儿健康发展是课程的核心。所谓本土生活化,帮助幼儿感受生命、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幼儿对生活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前一段时期流行的艺术幼儿园、双语幼儿园,抄袭国外的幼儿课程模式,实践证明都是失败的。

幼儿教育课程文化取向,总的来讲,源于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活动体验为中心,倡导“生活即教育”,“兴趣是老师”。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是来自幼儿身边的生活主题,从幼儿发展的不同视角组织教育,促使幼儿的情感、态度、语言、动觉、兴趣、习惯等等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不应该有教材,只应该有教学设计,要彻底根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病,理解学前课程的本土生活化特征。

2.幼儿教育课程的活动体验性

一般幼儿教师对活动体验的理解仅停留在形式上,多数活动体验处于同一层次的重复,要加强活动体验的层次性,必须让幼儿想象和思维发展目标相联结。如同样参加教师作为课程而设计的游戏,小班关注的是幼儿参加兴趣、情绪和对游戏规则的认同。中班关注的是幼儿学习到什么,游戏是一种学习形态,其目的是让幼儿学到带得走的东西。大班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价值判断,从原始状态提升到专注思考状态,有知识、方法、策略的获得。活动体验要从经历变为经验,经验的产生是幼儿智慧发展的源泉。

3.幼儿教育课程的综合整体性

学前课程是综合的、整合的,主要表现在领域的整合和超领域的整合两个方面。所谓领域整合一般容易理解,如语言、艺术、计算、科学领域的整合。超领域整合是指环绕一个主题,开展不同学习目标的活动。这几种不同学习目标的活动,各不相同,各备功能,血脉相同,相互渗透。陈鹤琴先生提出的“五指活动”课程就是超领域整合的范例。国外把综合性课程也称作丰富性课程,把幼儿所有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要求都融入课程中,让每个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享受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权利。

二、幼儿教师课程文化的自觉

在课程文化的视域下,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是指教师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以及在这种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实践的自觉探索。课程开发实施、组织、评价的主体,没有教师课程文化的自觉,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依托教师发展的幼儿教育办园质量,只能是一句口号式的空话。

1.静心学习课程论、学习论原著,提高教师教育文化的自我修养

教育领域中,课程、学习和教学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长期以来学术界争论谁是中心?其实这是人们思维模式的误判,用静止中心论去看待三者关系。课程、学习和教学是一个事物的三个观察面,教育是课程、学习和教学的互动,这种互动有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教育是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耗散结构实体,只有课程、学习、教学相互融合,教育才有生命。任何一种中心论极端思潮,教育改革总是以失败告终。

近期随着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学习论有许多创新,知识观、学习观有显著的突破,幼儿教师要走在理论发展的前沿,才能使文化自觉产生内驱动力。学前课程是以儿童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综合活动体验课程,其中就有儿童学习文化的认同问题。到底幼儿学什么?为什么学?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有什么特征?教师、家长、社会、家庭价值观并不一致。有的认为从小要有一技之长,有的认为孩子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有的认为幼儿教育必须为入小学做准备……但是幼儿恰恰认为学习是否“好玩”。课程文化与学习文化、教学文化是紧密关联的,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课程价值取向,不去融合学习价值观,教学理念,幼儿教育是不会有“质”的提升。

学习专著、思考问题、更新思维模式,这是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认真践行,做幼儿课程开发的主人

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解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用活动体验的思维模式去建构活动型课程,才会取得成功,用学科结构思维模式去开发幼儿园本课程一定遭到失败。陈鹤琴、陶行知为我们作了示范,近30年的幼儿教育改革实践证明了以上观点。

从2011年起,我园以节日文化为视域,以主题活动设计为方式,从课程日程、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构筑起综合主题活动设计的园本课程。依托幼儿生活文化背景,强调幼儿活动体验和心智发展,充分发挥教师课程建设的主体作用,取得了园本课程开发的阶段性成果,全体教师从教育实践中领悟了做幼儿课程开发主人的乐趣。

三、建设一个课程文化自觉的认知共同体

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对课程文化的自觉。建设一个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认知共同体,这是校本教师培训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1.学术思想主张自由,认知方式从批判走向兼容

自以来,教育界有二种思潮不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种是行政代替学术。把教师区分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教师的身份不平等,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不平等。职称、骨干称号不是学术水平的差异,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学术不从行政中剥离出来,学术思想永远不可能独立、自由。学校检查、督导都深深地打上行政权力的烙印,基层一线教师苦不堪言,说不上课程文化的自觉。第二种是批判代替研究。遇到学术讨论,人们似乎总要用“批判”的方式来为自己立论。大批判的思维习惯影响着一代人。如批应试教育、批题海战术、批精英教育、批传授教学,似乎教育的种种奇怪现象都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教育界批“应试”:社会上公务员录用要考试,技术上岗要考试,甚至开汽车学驾照也要考试。世界上从来没有不考试的教育,也从来没有教育不考试。为什么应试教育越批越盛的原因,就是批判思维方式出问题,“批判”只会带来极端,不会带来平衡。建设一个认知共同体,必须教师身份要平等,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要均等,我们的认知方式要从批判对立走向兼容并包,吸纳各种学术思潮的精髓。目前,我园正朝这个方向努力,课程文化自觉的认知共同体初见雏型。

2.学习方式主张多元,探索方式从预设走向生成

我园认知共同体的建设自觉的以课程改革核心的合作学习形式,采取“理论先行,行为跟进,合作探究,关注生成”的行为策略,“想了再做,做了再想”多次循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设考核目标,不采取竞赛形式,讲究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从2011年起我们完成了园本课程开发的框架体系研究,节日文化视域下的课程文化研究,虎娃童趣绘本研究,在实践中培养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夯实幼儿园现代化发展的桩基。

3.学会合作与交流

幼儿园教师个人论文 篇6

【摘要】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要义是满足幼儿需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时代趋势。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表现在组织形式偏重目标导向、内容设置脱离生活和学习方式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等方面。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充分准备、具有整合思维、采取开放模式等策略进行有效推进。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16-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课题批准号:YJA8801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质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从构词角度看,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是一个典型的合成概念,由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词构成。因此,要理解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内涵,就必须以理解幼儿园、课程和适宜性三个概念为前提。

众所周知,幼儿园是一种公共幼教机构,而课程是专业性教育机构的实施内容。由于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学科基础的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复杂关系,幼儿园课程的界定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幼教界关于幼儿园课程概念解读的主导取向是“活动论”。如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解读是:“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显然,这里的活动,即《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我们也倾向于从“活动论”来界定幼儿园课程。

在厘清幼儿园和课程的概念后,“适宜性”的概念也需要澄清。在教育领域,“发展适宜性”(developmentalappropriateness)是一个“泊来词”。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提出“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进而制定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立场声明。1987年美国幼教协会进一步提出,发展适宜性包括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纬度。经过二十多年的修订与发展,至2009年,发展适宜性实践,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此,适宜性概念指的是课程对学习者的适应性特征,它是能反映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能促进学习者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课程。

具体说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又是指什么呢?对此,我国有学者进行了解释。在他们看来,幼儿园课程适宜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宜幼儿的年龄和个体,一是适宜幼儿群体和活动即游戏。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它是指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课程。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立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关键是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即要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需要,符合社会文化。与此相关,幼儿园课程适宜性,还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不适宜的症结

课程的核心是教育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的所有问题都是内容问题”。教育内容直接反映了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课程的内容展开的。因此,课程的内容适宜与否,是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核心,其中,内容选择是否适宜就成为了关注焦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适宜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偏重目标导向的课程组织形式。公共教育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不同于中小学,这是由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在现实中,幼教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侵蚀。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偏重于目标导向,就是这种侵蚀的反映。首先,课程目标较为单一,课程虽有可能达成某种目标,但这些目标主要局限在认知方面,长此以往,幼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后续的中小学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程进行前就预设了目标,而这种目标往往是教师确定的,这对幼师素质有较高要求,但现实中幼师素质未必符合。再次,对课程实施的高强控制。由于偏重课程目标达成,使幼师对课程开展尤其是幼儿园教学产生高度强制控制的欲望,而教师围绕目标控制教学流程,限制了幼儿自由活动,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对此,我们可从直接关乎课程内容的教师素质和内容陈旧两方面分析。许多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缺乏,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不够,或者是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经验。部分幼儿教师从教时间较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自己的思想行为,渐生职业倦怠,导致内容跟不上时代,也使幼儿兴致缺乏。我们认为,“适宜”的课程内容首先应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要重视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活动、游戏,从内容上具有广泛的选择,它可以是自然和社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也可以取自人类的精神文化。其次,要适宜于多元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幼儿园课程内容也相应发生变化。

3.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当前,我国幼教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意味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不适宜还表现在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上。幼儿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园课程选取的内容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其年龄特点,能让幼儿亲自接触和亲身体验的事物。同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适宜的学习方式。而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往往“一刀切”,忽视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要重视幼儿积极活动机会的提供。陈鹤琴先生曾经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与自然、社会接触中,通过亲身观察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其实质是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如,给儿童讲鱼,就要让他看到真正的鱼,观察鱼的游动甚至呼吸。

三、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实现的策略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课程改革永远居于幼教改革的核心地位。我国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改革,与美国幼教协会“发展适宜性”的理念一脉相承,在这里,我们将在幼儿园课程适宜性本质把握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幼儿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实现策略。

1.充分准备,教师角色灵活、适当是核心。保证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宜性,归根结底在于要有优秀的教师。首先,优秀的教师是有准备的教师,包括优秀素质的准备和灵活方法的应变。教师经过深思熟虑准备教育的各个环节,务求“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润物细声”,主要指课程内容是渗透在日常的各个幼儿园生活环节中的;“无声胜有声”,指的是有时候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适当“留白”,不能一股脑的什么都告诉孩子,要给他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其次,优秀的教师是有效工作的教师,它包括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适宜性)。这意味着教师既不要过多指导,也不能无指导——教师应在儿童需要指导时给予恰当地指导。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同时影响活动的有效性和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角色要求灵活适当,即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总之,教师角色要定位在创建一个关怀幼儿成长的环境上,教学目的要定位在提升儿童的发展方面。

2.整合思维,铭记双主体因素是基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师幼互动为主体的,生产性而非消费性的、以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互动系统,这意味着,适宜的幼儿园课程是以对幼儿发展的了解为基础的。为了实现发展目标,需要对课程精心策划,把“方案”的基本理念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心理学基础包括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文化互动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等;其教育学基础吸收了蒙台梭利、里兰·凯兹等教育家及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此外,还借鉴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观点和鹰架式教学等课程理论。与此同时,努力实现同家庭顺利沟通,在观察基础上即时地评价幼儿的学习。我们要放弃非此即彼的旧观念,全面对待幼儿园课程中双主体因素及其关系,倡导以整合性思维来思考幼教问题。“人生不能无群”。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社会化机制,它的主体无疑是教师与幼儿;课程适宜性的实现,就是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3.开放模式,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是关键。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丰富。而多元一体是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此相关,我们应当重视园本课程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增强园本课程的适宜性。一是依据园本课程价值,开发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二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充分、主动地活动。这意味着,我们的课程本身是开放的,各种课程模式都在“博取众家之长”,冲突与融合相向而行。例如,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竹林众多,幼儿园就可把竹子作为幼儿活动和游戏的材料,创制出许多有特色的作品;冬季多冰雪的北方地区,幼儿园就可组织孩子进行冰雪雕塑活动等。而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岭,人员分散,幼儿园就可采用混龄班教育的方式;东部经济发达,靠近海洋,资讯发达,幼儿园可与国内外机构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2]休·布里德坎普。美国年幼儿童教育协会对发展适应性早期教育方案(面向0~8岁儿童)的说明[A].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C].樊庆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1—307.

[3]虞永平。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发展内涵提升质量——纪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J].幼儿教育,2011,(25):11—13.

[4]周智慧,姚伟。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58—161.

[5]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88.

[6]吴玲,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56-58.

[7]程妍涛,王晓芬,刘洋。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方案[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8):9.

幼师本人论文范文 篇7

【关键词】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30-05

【作者简介】任建龙(1984-),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吴振东(1969-),男,福建惠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

十九世纪末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下统称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期、再生期、茁壮期六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日本、欧美等学习,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日臻完善。台湾“教育部”1985年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和1984年颁布的《师资培训法》对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做了统一要求,因而,台湾多数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共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台湾的高校地理位置、高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高校公私立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亚洲大学(私立)人文社会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首府大学(公立)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以及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课程规划进行分析,现将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特点阐述如下。

一、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而职业性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在台湾这样高学历化的地区,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台湾劳委会统计长郑文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台湾薪资水平成长有限、物价上涨冲击消费意愿等造成台湾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这是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人口仅2000多万的台湾高校林立,竟达到160余所,高校招生率过高(近几年都在95%左右),毕业生人数过多,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这种背景下,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加强职业性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一)课程开设以教育实践为导向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对于职业性的强调首先体现在课程开设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台湾高校根据社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教育目标定位,明确细分了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如理解幼儿专业知能、幼儿教育专业知能、幼儿教学创新及反思能力、儿童媒介识读能力等,并切实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去,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了解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分析幼儿园课程纲要,讨论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议题,练习设计统整性的幼儿园课程活动。通过为期1学年、4学分的《幼稚园教材教法》学习使学生掌握身心领域、语文领域、艺术领域、探索领域,以及各领域之教材教法。透过课堂讲述、讨论、坊间教具教材评析、教具教材设计与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务知识与能力。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了解幼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提高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探讨常见的语言问题与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相关课题等。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使学生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并掌握观察幼儿行为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幼儿学习环境设计》使学生了解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学会分析幼儿环境常遇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幼儿评量与辅导》使学生掌握对幼儿进行人格、气质、身体动作、感觉、智力的评量、评分及解释。通过《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搜集材料自制教具的能力,学会应用、保管、收纳和保管教具。其次,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注意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实践为主线,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抛出一个论题请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讨论、作报告。二是在课堂之外,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幼稚园见实习及详实的相关记录,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坊、幼教周、喜乐夏令营、幼儿辅导个案研讨会、健康儿童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台湾高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还广泛采用跨系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键盘乐》在艺术系上,《英语教材教法》在外语系上。

(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结合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在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相结合,将专业要修习的课程和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类课程相结合上。在台湾,修习师资培育类课程获得《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学分证明书》是取得幼稚园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提升幼教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台湾高校普遍将幼儿教师师资培育类课程融于学生的学程之中。从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系师资培育课程表(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是保证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课程。

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幼稚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都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学程中至少要修习26学分的师资培育课程(各校幼儿教育系规定的具体学分数不尽相同)。各校师资培育学程之具体科目、学分数、每学期修习学分数之上限及修业期程由各校拟定,报经“教育部”核定批准后方可实施。师资培育类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程,且和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叠,剩余为限选,但是无论是必修还是限选,它们都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密切相关。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6学分才可能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才可能从事幼儿教师一职,这样一来,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就将平时学习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起来,“硬性”地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师资培训类相关课程。前页为台湾首府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规定未来的幼稚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课程(26学分,见表1):

此外,台湾高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极为重视师德教育。虽然自古以来教师的师德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下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反映出师德问题仍旧是教师教育的软肋,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普遍重视师德的塑造,例如专门开设《幼教人员专业伦理》课程,用一学期时间来学习,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知能,并以议题讨论、幼教现场案例收集和邀请幼教工作者实务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观点,探究幼教人员专业伦理相关议题,议题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外,主要包括:幼儿教保育的内涵、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伦理规范与伦理两难、幼教人员伦理守则、幼教人员的角色与言行举止、幼教人员与幼儿家长关系、幼教人员与园所主管同侪关系、实习老师的专业伦理、与幼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等。最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议题的探讨,理解和内化幼儿教师职业伦理。

(三)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

台湾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思考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并在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借以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横向来看,《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规定国民小学和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必须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四类。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等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来看,其学程主要包括通识学程和系学士班主修学程两大类,通识学程类似于我国大陆的校级公共课程,系学士班主修课主要包含学院基础学程、幼儿教育系核心学程、本系学士班专业选修学程(一般为多选一)和一个副修学程。幼儿教育系非师培生毕业时不得少于128学分,师培生不得少于148学分,二者相差的学分主要集中于专业选修学程上。从具体内容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研究法类课程、儿童发展类课程、儿童教育学类课程、保育与家政学类课程、媒体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特殊教育类课程等模块,每一模块又包含具体的多门科目,如媒体类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儿童刊物编辑与制作、儿童广电节目企划、儿童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

纵向来看,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例如在入学的前两年,课程主要以通识课程、学院基础课程为主,并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系核心课程和学士班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学院基础课程同步减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至少8周的幼儿园实习,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该专业学生4年的学分(包括选修)的分配也较为适宜,大一42学分左右,大二51学分左右,大三63学分左右,大四只有31学分左右,选修科目比例大,课程弹性大,毕业时只要按规定修够要求的学分即可。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切实力行,从学生一入学就直接指明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以下为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的纵向学程规划图:

二、基础性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凸显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技能和理论两块内容。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狠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强化专业素养的特点直接反映着课程设计的基础性特征。

(一)重视综合素养教育

从选取的5所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规划来看,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重视。

台湾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必修选修安排的适宜性。一般来说,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文学(包括赏析与写作)、英语(包括阅读、听讲、写作和实用)、计算机、军事与国防、体育、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九大领域,这九项是台湾高校规定的要成为台湾合格公民必须要修习的领域,藉以形成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兴趣和某些领域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在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目,例如人文艺术创意、伦理学议题、休闲与当代社会、人权与民主、全球化议题、环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学生可以在这四个领域进行选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台湾亚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学程来看,从大学4年期间,学生每年都要对这些领域中的某几个取得一定的学分,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学生只要每学期选取每个领域的一个科目即可。

(二)强化专业基本素养教育

在台湾,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专业开办于师范院校,隶属于教育学院或人文教育学院。各院基础课程非常强调师范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教育经典研读、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科目。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认识幼儿和认识幼儿教育两项。在认识幼儿方面,开设了幼儿发展与保育、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表达、幼儿文学、特殊幼儿教育、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理论与实务、幼儿议题探讨等课程。在认识幼儿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幼儿教育概论、亲职教育、幼教思潮、学前融合教育、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教统整教学课程发展、各国幼儿教育比较研究、幼教专题研究、感觉统合研究等课程。我们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院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台湾高校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除此之外,从台湾高校幼儿教育系师资力量来看,教授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职称高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围绕幼儿教师必须的核心能力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除了我国大陆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领域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大量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班级经营、幼儿评量与辅导、儿童节奏乐、儿童歌曲与创作、键盘乐等。

三、前瞻性

课程是教育走向实践的桥梁,只有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才能使教育先行落到实处。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时代性特点。

(一)首先重视特殊教育

从台湾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部分学校不仅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而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幼儿教育概论》《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治疗》《幼儿行为辅导》等科目。《特殊幼儿教育》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实行学前阶段特殊幼儿教育之专业知能与素养;激发接纳有特殊需要之幼儿的教育爱,养成有爱无碍之精神;培养实行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之专业知能与家长沟通之能力。《幼儿行为辅导》的课程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辨别幼儿健康发展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成因、辅导策略。能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应用教育家满足孩子需求的信念与策略教保幼儿,并经常反省思考自己的辅导信念与态度。”

(二)其次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他们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统计》《幼儿行为观察》等多门课程专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甚至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等课程,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这些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基本教育研究法的概念;彻底了解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理论与在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各个统计数,培养应用SPSS pc+ 统计软件包分析教材中之统计问题、将分析结果做适当呈现与诠释等能力。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学生分组研究、做汇报,教师归纳、提升的形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试,也采用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做汇报的形式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切实形成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开放性

在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方面,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强调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未来从事工种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台湾高校将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不但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而且要广泛涉及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幼儿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幼儿文化产业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课后照顾中心保姆(如安亲班保姆)、特幼照顾人员等。

(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还善于向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了多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学法,并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例如:意大利的方案课程、德国华德福课程、美国的高瞻课程、中国大陆的行为课程和五指活动课程、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斯音乐教学法等。除此之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大教育观,例如台湾高校开设了一定量的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社会教育科目,强调儿童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强调儿童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良性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个体。

(三)培养方式的开放性

首先,培养方式灵活。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逐渐向开放型转变主要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学或学院均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及《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中规定: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只要设有26个学分的幼儿教师师资培育课程,都能招收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这就在政策上准许非师范类的大学和学院加入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行列,标志着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制从最初的单一形式不断向多样化、开放型的模式转型。

其次,步出课堂的学生培养方式。台湾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至少30场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而且要对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启示等做详细的笔录,并得到系部相关部门盖章方可承认和存档;除了大一修习一年的《服务与学习》0学分之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至少8小时的志工服务,如义务清洁校园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有30分钟的志工活动;除了三、四年级幼稚园教学实习的6学分和平时的参观幼稚园、见习、试教外,学生在三、四年级须自行见习或通过幼稚园教师的介绍,提交至少160小时的个人实习纪录,并要在得到认证之后存档。除此之外,还针对幼儿专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儿童夏令营、幼儿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辅导个案讨论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国磊。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规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6).

[2]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重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陈琦,吕苹。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9-36.

[7] 张杰。台湾学前教育研究概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2,(05):33-37.

[8] 毛曙阳。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01):56-58.

[9] 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06):45-49.

[10] 任建龙,吴振东。台湾高校关于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1,(04):1-3.

[11] 张颔。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及启示[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2):32-35.

幼师个人论文 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主体间性 分析 建议

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是教育的客体。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失去主体地位,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表现机会。在教育活动中,幼儿会变成教师随意控制和灌输的容器,基于这些情况,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应运而生。下面阐述了幼儿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必要性,对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幼儿教育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运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一、主体间性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传统教育理念中的主客体关系,用哲学思想来解释,指主体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主体塑造和利用、占有的对象,即客体。主客体关系在人与自然、人与物关系的处理中有良好效果,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幼儿都是完整的、具体的人,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或者幼儿都不能被当做客体,否则将导致教育活动的僵化,失去教育意义。由此可见,主客体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了,应从新的视角透视和分析现代教育。主体间性是主客体关系的延伸,是人在交往过程中主体关系的体现,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能够正确地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人们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主体,他人也是与自己一样的主体,并不属于被控制和被利用的客体。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阶段,有些教师忽略幼儿自身的独特性质,只是把幼儿当做自己完成任务的工具,忽略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在这种幼儿教育模式下,主体间性理论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教育中充分贯彻主体间性理论,使教师和幼儿形成良好的平等关系。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对幼儿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导,让幼儿能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用平视的眼光看教师,促进对幼儿自主能力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创造一个能够全面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幼儿教育时,引入主体间性理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主体间性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幼儿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

在幼儿教育时,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使幼儿在课堂上缺乏主体地位,被迫接受教师的训练和控制,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导致幼儿缺乏自主性,得不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融入主体间性理论,真正做到尊重幼儿,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和教育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使师幼之间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心灵的双向交流,彻底摒弃原有的主客体关系。

2.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最基本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带给幼儿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往往忽略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要,过多地限制幼儿,使幼儿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被迫完成游戏,体验不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使游戏失去促进幼儿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在游戏中,教师应建立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让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和幼儿一起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3.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师幼之间的主体间性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的讲授,缺乏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幼儿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导致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总是单向教学的现象。另外,教师还漠视幼儿的话语权,当幼儿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时,一些特别想法总是遭到老师的无视或者批评,使师幼之间的交往质量大大降低。教师应改变这种主客体关系,树立正确的幼儿观念,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有效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交往方式,多关心幼儿的成长问题,让幼儿感受到关心和期待,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在新的视野下进行幼儿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建立主体间性的师幼关系,促进师幼关系的平等化、和谐化。加强教师的主体间性理论意识,充分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幼儿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并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华军。师生关系:走向身体间性——师生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1).

幼师工作论文 篇9

关键词: 幼儿教师 科研水平 提高途径

进入新世纪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其中也包括幼儿教师。我工作在幼儿教育第一线,时间跨度长达十四年,担任过从幼儿教师到园长等几乎幼儿园所有职务,熟悉幼儿园管理流程与内容,了解幼儿教师所有的工作内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水平、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科研水平、个人魅力等[1]。我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结合自身成长的困惑,对幼儿科研相关问题作了探讨。

一、幼儿教师科研现状

(一)幼儿教师普遍学历层次较低,科研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逐步向大专过渡,趋势是向高层次发展,但是现今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绝大部分骨干幼儿教师(30岁左右)都是中专和大专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结构特点决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他们大多对于科研没有基本的概念,很多工作都从自我感受的感性点出发,以前人和自己的经验作为工作的指导和出发点。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作观点是完成基本的日常班级管理与幼儿管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觉得科研工作距离自己比较遥远,只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做好本职工作即可。很多幼儿教师就算表面进入了科研领域,其实只是为了考核、评职称或者完成市、区、园里的工作任务,几乎没有主动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兴趣性、积极性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往往是被迫参与、从事科研的,科研意识非常淡薄,基本没有机会体验教育科研和科研应用所带来的乐趣,并享受其中的成功感[2]。

(二)幼儿教师科研知识比较缺乏。

所谓幼儿教师科研知识特指幼儿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我结合通过自身工作经验,与周边同行的交流,以及相关报告的调研发现,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中只有极少数幼儿教师系统学习过幼儿科研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如何参与幼儿教育科研活动,几乎不懂科研课题设计的规范与流程,不了解幼儿教育论文撰写的规范。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科研就是写论文,甚至是写工作小结。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教育科研是一个从收集、选题、论证、立项、计划、调研、撰写、修改、结题到撰写完整报告、,再跟踪提高、研究的过程[3]。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幼儿教师会主动订阅幼儿教育理论的相关报纸、刊物,更不会主动寻找、学习相关幼儿科研理论知识,大部分幼儿教师科研为零。

(三)幼儿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很弱。

所谓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找出其中一般规律的过程,最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幼儿教师科研能力很弱主要表现在:1.幼儿教师普遍感觉科研难度很大,不知如何从何获取课题,不知如何开展研究课题;2.研究课题方法、手段单一,主要集中表现就是上网搜索资料,然后抄抄、改改、写写,应付了事,完成任务,不求创新;3.研究方向很集中,基本就是取材于幼儿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然后就某一点进行经验性的总结,造成大多数论文雷同;4.研究应用性狭隘,科研内容推广性、应用性不强,大多数属于纸上谈兵,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二、提升幼儿教师科研水平的途径

(一)加强学历教育,提升整体层次。

当前幼儿园的主体教学力量是主干教学教师,绝大部分以师范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下,学前教育的生源并没有得到提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入校文化成绩较差。在这种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即使通过严格的学前教育培训,也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走访身边同行发现,幼儿教师的科研概念起源于其在学生时代的学习,然而他们在师范学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时,课程中几乎没有相关指导性内容,在学生时代没有科研概念。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起跑线教育受到重视,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家长不遗余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选择优秀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是社会的高要求,一方面是培养的低层次,相互矛盾、冲突。所以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就必须提高学历教育水平,在整个培养幼儿教师体系中渗透科研相关内容,使招生、培养过程、实习、毕业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提高招生标准,夯实文化理论基础,使得生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培养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灌输终身科研的概念,利用课程教学,建立幼儿教育的科研方法体系;加强实习过程,让学生利用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问题,从而激发学习与科研的欲望;重视毕业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严格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建立毕业生档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让学生离开学校并不脱离学校,经常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指导。

(二)幼儿园工作管理。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集中场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占据很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直接带班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管理。现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老教师带新教师,这里的老教师是教龄长而不是年龄长。社会化大发展,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稀缺,需求量增大,很多优质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大多数喜欢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幼师做管理人员,而从事一线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则喜欢招收青春、活泼的大学毕业生。很多新幼儿教师进入此行业后,基本就是靠老教师带,加上自己摸索,逐渐凭借经验在从事幼儿教育。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增长了阅历,但是对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变繁为简并不是有利的。在幼儿园工作管理方面,应该将幼儿园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相结合,以双赢为归宿点。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教师和幼教科研专家入园进行学术讲座;积极营造崇尚幼儿教育教学科研的园内氛围,鼓励中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让大量的感性材料变成理论知识,指导自我的长期实践;加强科研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研纳入每年度的年终考评,形成硬性指标,鞭策普通幼儿教师开展科研工作[4]。

(三)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

根据人的生存需求理论,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幼儿教师能够将幼教事业当成终生从事的事业来经营,并从中获得肯定和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5~8年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而8~12年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意愿或直接离职,原因主要是觉得职业没有发展,人生缺失规划。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师入园时,安排老教师结对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工作观、人生观。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每位新幼儿教师都懂得如何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在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中,将自己长年累月的丰富经验书面化、理论化将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引导,幼儿教师会发现并了解科研的必要性,在科研中进步,在科研中快乐,在科研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材料,形成总结、课题、讲义、论文,并与更多的同行分享、共享科研的成果,将个人成果推广,从中获得成功与满足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长期化结果。

(四)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长期性的准入、准出标准不是教育主管部门所能制定的,但是对于幼儿园的直管上级部门来说,很多事情大有可为:1.定期举办各幼儿园的科研工作讲座,进行科研重要性的宣讲;2.定期举办科研交流研讨会,进行幼儿园论文评比,营造市区浓厚的幼儿教育科研氛围;3.定期组织市区骨干幼儿教师参观考察全国优秀的幼儿教育科研基地(优质幼儿园);4.定期召开科研课题推荐会,向广大年轻幼儿教师推荐科研项目和方向[5];5.长期举办市区的幼儿教师科研竞赛,让需要科研项目的幼儿教师有项目可申请,有项目可研究,等等。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逐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师科研氛围,让广大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转化成科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再实践,在工作中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为祖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燕。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学前教育,1999,(8).

[2]白桦。创造性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2006(05).

[3]郭力平。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

幼师个人论文 篇10

【关键词】具身理论;幼儿园教师;知识特征;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7/08-0064-04

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反映了我国政府与全社会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纵观国际社会,教师专业化运动通常沿着两条路径前进:一是通过工会运动等方式从外部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二是通过教师教育从内部提升教9币的专业教学能力。这是两条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角度进行的探索,是在讨论“必要性”与“现实性”的问题。那么,我们何以能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呢?这个“可能性”问题同样值得探究。“行为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体系”,教师知识问题是教师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教师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前提。因此,要寻找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我们必须反思幼儿园教师知识观,将幼儿园教师教育建立在对教师知识特征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

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建立在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认识论与知识观基础上的传统教师教育模式培养的幼儿园教师明显存在缺少实践教学能力、入职困难、入职适应期较长、辍教率较高等问题。这促使我们对传统幼儿园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而具身理论正是对传统身心二元论思想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理论,为此。研究者尝试从具身理论视域去探索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特征,进而深入思考幼儿园教师教育问题。

一、具身理论的“身体”概念与幼儿园教师知识特征

身心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对“身体”的不同理解以及对身体与其他“实在”之间关系的认识,是具身理论与离身理论分歧的根本所在,“身体”概念是具身理论对传统离身理论进行批判的逻辑起点。传统离身理论持身心二元论,把身体与心灵看成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实在,并认为心灵高于身体,身体是客体,是作为主体的心灵所反映的对象。

具身理论的杰出代表梅洛·庞蒂认为离身理论未能解释好身体现象。他把身体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习惯的身体,一个是当前的身体。习惯的身体和过去的经历有关,它已经形成了和世界相关联的特定方式,被放置在潜意识中且影响着“当前的身体”。“习惯的身体”给了“当前的身体”一种活动的前提和背景,但这种前提和背景并不是一种明确规定的东西,而是给了“当前的身体”一个习惯的世界,我们的日常行为是建立在“习惯的身体”之上的。所以,梅洛·庞蒂说:“当我的日常世界去掉我身上的习惯意向时……我就不能实际地介入世界。”他还认为,身体的运动不同于事物的运动,身体具有“双重感觉”,例如,它在被他人触摸时也会产生试图去触摸他人的意识,而其他事物不具有这种感受性,它们不能去知觉,只能被知觉。在具身理论看来,身体既不是纯物质的、机械的存在,也不是纯精神的、意识的存在,它既有内在的一面,又有外在的一面,既是客体,又是主体,身体是“……能被观看和能感受痛苦的存在”。㈨我们的身体“不是真正地在我面前,它留在我的所有知觉的边缘,和我在一起”。

根据具身理论对于“身体”的认识,我们可以领悟到,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成长经历等塑造了幼儿园教师“习惯的身体”,专业教育塑造了幼儿园教师“当前的身体”

幼儿园教师知识的形成受其成长经历、个人生活史、受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等的影响。它们塑造了幼儿园教师的“习惯的身体”,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日常保教工作中表现出来。

专业教育塑造了幼儿园教师“当前的身体”。当然,“习惯的身体”是塑造“当前的身体”的前提和背景,如果缺少“习惯的身体”的支持,“当前的身体”的塑造将会是空中楼阁。

2.“当前的身体”与“习惯的身体”互相转化,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知识的发展

如上所述,幼儿园教师在接受专业教育或从事保教工作之前的经历塑造了其“习惯的身体”,使他们形成了看待与处理保教问题情境的习惯方式。“习惯的身体”在面临保教问题情境时会转化为“当前的身体”,并在处理保教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而“习惯的身体”也随着保教问题处理过程的结束而得以更新。在这个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知识在不断发展。

3.幼儿园教师知识可批评性程度低

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与自己的“身体”是融为一体的,缺乏明显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等逻辑要素,因而难以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反思。

二、具身理论的认识论与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特征

受身心二元论思想的影响,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将人类的认识活动看作是一种与身体分离的心智活动。具身理论者则认为,人认识世界就是用身体以合适的方式与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认识、身体、环境是一体的,即认识是具身的。

20世纪末,认知科学哲学思想家Lakofflohnson在总结人工智能、哲学、神经科学和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1)心智本来是具身的。(2)思维大多是无意识的。(3)抽象概念主要是隐喻的,而隐喻最初和最基本的来源是身体及身体所进行的活动。所以,“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的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与感觉运动系统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理性、心智或认知实际上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来自于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身体动作图式。

Wilson在《具身认知的六个观点》中提出,若要对具身认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要对具身认知的六个观点进行再评价。这六个观点为:(1)认知是情境的。(2)认知是有时间压力的。(3)认知工作置于环境中。(4)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5)认知是为行动服务的。(6)离线的认知是基于身体的。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依赖于身体体验,而这些体验源自于具有特殊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身体的这些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形成了一个记忆、情绪、语言以及生命的方方面面等编织在一起的有机体。

总之,在具身理论看来,人类的认识植根于身体活动中,而身体又包含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之中。人正是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的。

根据具身理论的认识论,我们领悟到,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幼儿园教师的知识来源于他们自己的身体和身体活动经验

幼儿园教师对保教理论中概念、范畴等的理解依赖于自己通过身体体验和身体活动经验所形成的动作表象、情绪体验等,这种理解又反过来使得教师用保教理论对自己的身体体验与身体活动经验进行解构与重构。这种基于身体体验与身体活动经验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着幼儿园教师知识的发展。

2.促进幼儿园教师知识生成与发展的方式与结果一样重要

幼儿园教师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交织的有机过程。生成与发展的意义不只在结果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上,过程更重要。因为在过程中,教师通过身体活动形成身体体验,进而塑造了“习惯的身体”。

3.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在生成与呈现时都具有情境性

幼儿园教师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具身的认识过程,即是一个身体活动的过程。身体活动总是在具有特定时间、生理、人际、氛围特征及其他各种文化特征的情境中进行的,同时也构成了形形的具体情境。因此,幼儿园教师知识的生成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知识的呈现特点也因具体情境而有所不同。

三、具身理论的知识观与幼儿园教师知识特征

传统知识观将知识看作是“离身”的,与人的认识程度、兴趣爱好等个人主观意志无关,只有理论化了的知识才能被称为知识,而且知识是可以表达与传递的;而人们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技能与经验是因人而异的,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没有理论化,难以或不能被表达与传递,因而不属于知识。

Ryle最早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理论和实践应该是统一的,知识与行为应被视为一体,“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是错误的,因为“智力的运用在实践中不能分解为两个前后排列同时进行的一组活动”。Polanyi认同Rvle的观点,并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明确知识),那么后一种知识就可以称为缄默知识”。

在具身理论看来,知识与个体的身体行动密切相关,因此,知识不仅应包括理论知识,还应包括经验知识;知识不仅具有公共性,更具有个体性,是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受教育所获得的认识总体;知识不仅表现为认识的结果,还反映了认识的过程。

根据具身理论的知识观,我们领悟到,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幼儿园教师知识既有显性知识成分,也有默会知识成分,更大程度上是默会知识

幼儿园教师知识是与其保教行为融合在一起的,因为行为具有情境性,因此教师知识很难,甚至不能用书面文字或图表、公式等来表述,所以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默会知识。

2.故事是幼儿园教师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

幼儿园教师知识的呈现不可能脱离开具体情境,因而其传播也需要在知识产生与存在的具体情境中进行,也即故事是幼儿园教师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

3.意会、共鸣是幼儿园教师知识共享的主要方式

如上所述,幼儿园教师知识的传播以故事形式进行。众所周知,故事的解读具有开放性。因此故事的理解就有赖于故事解读者的共情,有赖于他们的意会与共鸣。

4.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个体性,是不断生成与发展的

幼儿园教师知识在特定情境中形成,其传播又会构成新的特定情境,因此,幼儿园教师知识具有个体性。这也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知识的生成性、开放性特点,即幼儿园教师的知识永远没有完备状态。换句话说,幼儿园教师知识是一个不断形成的、动态的复合系统,而非某个静止的复合状态。

四、具身理论视域下幼儿园教师知识特征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1.从“外铄”走向“内生”:利用“习惯的身体”与“当前的身体”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开展教师教育

受技术理性知识观支配的传统幼儿园教师教育强调对所有教师进行普遍适用的程序、技术与原理的传授,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掌握一般化的程序、技术、原理。在这里,教师被看作是能在理论指导下自动导出适当行为的执行者。但我们从具身理论视角可以看到,教师通过“当前的身体”与“习惯的身体”的相互转化才实现了知识的不断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教育耍改变传统的“灌输”“训练”的模式,改为帮助、支持教师对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受教育经验和工作经验进行专业解读,从而促使自己生成内在教育信念,形成教育自我并持续发展。

2.从“结果”走向“过程”:利用知识生成的“体认”机制开展教师教育

受技术理性知识观支配的传统幼儿园教师教育以显性知识的传递为目标,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而忽略教育方法、组织形式及其他过程要素。例如,用“直接讲授法”教授“启发式教学法”,以“分科教学”的形式教授“主题教学法”。从具身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看到,幼儿园教师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是一个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的历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同时,更要强化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关注,即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教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