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找到的汽车维修技术论文优秀6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定位;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
1.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同时也在追求更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因此,现代汽车正逐渐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融合了汽车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前提条件是视情修理、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服务准则是采用快速、高效的维修方式。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已经扩展为工艺规范、维修技术、维修信息、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等。
2.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维修汽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维修人员应当熟悉汽车的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于相应的汽车故障问题,应当能够快速查阅网络资料或维修手册。此外,还应当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熟练应用现代化检测仪器,快速地诊断和处理汽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懂得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装卸,对汽车的保养及美容有一定的了解。
二、当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1.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维修人才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少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在行业当中,专家群的知识过于陈旧,需要更新。另外,也没有形成新的专家群,相关的技术专家面临着断档的问题。汽车维修人员之间技术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普遍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2)技术型人才紧缺。在很多汽车技术发达的国家当中,汽车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在相关的汽车维修行业当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我国当前技术型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信息不对称。我国当前很少有汽车企业愿意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而学生在学校中,大多只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却十分欠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缺乏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由于校企信息不对称,使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就业十分盲目。
(2)人才实用性不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只具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只具有实践能力,而必须将二者进行良好地融合,才能够更好地维修汽车。但是,我国当前的汽车维修人才要么是理论知识扎实而缺乏实践经验,要么就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缺乏理论知识,导致汽车维修人才的实用性普遍不强。
三、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方案构建
1.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单纯地以学历判断人才,而是要看社会的实际需求。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发展,转变了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教育理念,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从而顺利地推动了知识战略和人才战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当是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
(1)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当中,应当加强对应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融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朝着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向发展。
(2)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充分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汽车维修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完成现代化汽车的维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地对汽车维修人才进行定位,同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晖。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3):76-79.
[2]周嫣。浅谈高职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Z1):19-22.
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人员的理论基础以及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培训的方式还是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的模式,因此很难达到会电脑、懂外语、机电一体化等对现代化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知识的要求必然更高,汽车维修行业也不能仅凭借老技工多年汽车维修的经验去判断及维修。高科技的现代化汽车对维修工人的理论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作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化维修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不断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其次,现代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化,汽车的各个系统都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因此维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次,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更多的进口车辆以及零部件进入中国,所以维修人员需要掌握更高的外语水平,对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需要更加专业化和高素质的维修人员。
2汽车维修技术的改善措施
2.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理论基础汽车维修技术伴随汽车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汽车的故障检测设备、维修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若要求维修工人更加快速的更高效地使用这些设备、仪器,就需要维修工人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汽车故障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更好的维修方案,也能够加强维修人员对汽车故障的理解,举一反三,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网络数据库的普及,也有了专业的汽车维修技术数据库可供汽车维修人员学习最新的维修技术和设备,也可以使维修人员之间进行经验与技术的交流和分享。加快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
2.2加强汽车维修质量的监管汽车维修的质量是汽车维修人员应该首先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汽车维修质量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汽车维修质量的监管,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形象,促进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的质量的监管,首先,要确定一个严格的检验手段来对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可以利用最新的高科技设备进行检验维修质量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必须检测出失误的环节,维修人员也可以进行高效地有针对性的弥补,使汽车维修达到最好。其次,要加强对汽车维修人员维修技术的监管。汽车维修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应该对症下药,不同的故障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维修。所以,应该加强监管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加强维修人员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最后,加强对汽车综合性能的检验。汽车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性的故障,不易被发觉,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高效地检验手段进行检测,准确的进行排除或预防,增强汽车的可靠性,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延长汽车寿命。
2.3积极创新汽车维修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相应的检测技术、维修设备、电子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汽车也在不断升级,不断出现新的类型,因此,维修人员需要认真学习。认真实践、积极创新,加快维修技术的提高。此外,维修人员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积极改进现有的维修技术,加快汽车维修行业的蓬勃发展。
3结语
关键词:新时期;政策法规;汽车维修技术;特征;改善措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力大幅增长,科技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汽车维修技术在此背景下,也得到了大量的发展机会。作为一门服务大众的维修技术,人们对于其技术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程度、技术的稳定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大众所提出的问题,汽车行业的维修人员和研究人员对于维修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改善和研究。
一、汽车维修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汽车维修技术不再局限于之前的硬件维修和电路维修。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在汽车维修技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中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无人驾驶技术、导航技术、防盗技术、定位系统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当前对于汽车维修技术大范围包括软件维修、硬件维修两部分。
(一)汽车软件维修
汽车维修技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软件维修也进入到了汽车维修的范畴内。因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汽车在研发和制造的过程中,也嵌入和安装了大量的软件工具。对此汽车维修技术中也牵扯到了软件维修,其中包括车载导航系统的维修、防盗系统维修、音乐系统维修等。
(二)汽车硬件维修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但其基本的维修技术并没有变化。其中硬件维修的主要项目也没有较大的变动,主要包括车灯、加速器、离合器、轮胎、雨刷、底盘等设备的维修。
二、汽车维修技术特征以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在汽车维修技术方面,发展较为迅猛扩张速度也很快。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问题、监管问题、维修后期服务问题、零部件标准问题等。
(一)汽车维修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
目前我国在汽车道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多,但在汽车维修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大多数还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比较起来实施方面存在现实困难,而且消费者对于此类法律法规不是很明确。除较为广泛的一些问题外,甚至是维修技术人员对于此类法律法规都不是很清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法律模糊问题。
(二)行业技术人员和学校输出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发展下受现实情况影响,除国营汽车维修技术企业人员拥有汽车维修的专业认证,大多数私营汽车维修技术人员都没有专业的认证证书。技术学院或者正规汽车维修学院的毕业生,虽然部分具有资格证书,但多数为理论能力较强动手能力较弱。而汽车维修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技术,理论知识强大对于现实维修技术来讲意义不大。相反一直在汽车维修行业工作的基层人员,其动手能力很强但理论知识薄弱。但此类人员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持,对于其后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不利。
(三)维修硬件合格性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将汽车出现故障,在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基本的硬件维修都不存在辨别问题,但是牵扯到较为专业的设备,就会存在硬件合格性等问题。消费者对于硬件设备的认知,可能只存在表面外观的认知,对于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一概不知,对于消费者来讲存在消费盲区,对于之后的维修售后服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缺乏技术监管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技术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没有专业的监管机构。政府上级管辖部门为工商部门,但是工商部门对于此类技术问题并不了解,行业联盟检查没有强制性。无法做到对于汽车维修技术的监管,从而导致整个行业内的发展虽很迅猛,但比较混乱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的摩擦事件。
三、对于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改善措施
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问题。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和改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网络软件维修方面人才的培养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网络应用技术也进入到了汽车之中。受此背景影响汽车维修技术中也涉及到了网络软件方面的维修,此类软件涉及到汽车整体智能操作方面的管理。对于此类网络软件的维修也要受到重视,行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学校也要跟进时代的发展,加强对于此类维修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政府完善法律法规
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应在完善的法规法律下进行。由政府出台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于新时期发展中的汽车维修技术行业,予以法律方面的约束。使其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展开技术发展,以此促进整个行业朝着正轨、合法的情况下发展。既保证了汽车维修技术行业的良性发展,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提供了保障。让消费者在维修之后的售后服务中,做到合法合理的争取自身利益。
(三)加强技术人员的全面培养
首先汽车维修技术人员上文中已经提及到存在两大类,一类为普通汽修院校输出的理论型技术人员;另一类为行业内部的实践型技术人员。两类人员各有优劣,在此情况下汽修院校输出的技术人员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型技术人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两类人员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成立第三方监管部门
现阶段为了保障汽车维修技术的专业性,以及汽修配件的合格性。政府部门必须成立第三方的监管部门,对汽车维修技术行业进行监管。为了能够有效的监管汽车维修技术行业的规范操作和汽修配件的合格性。此部门成立应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人员为政府工作人员;另一部分为行业内部人员。两部分人员相互结合在行政强制性和技术专业性上面达到标准,既保证了监管部门的权威性,也为其给出的检测标准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执行年检制度
众所周知正常企业的一些基本执照都会有年审制度,政府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基础设施的审查,最终审批企业是否继续正常运营还是停业整顿。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的第三方监管部门,也应仿照普通企业的年审制度,对汽车维修技术企业的技术方面和企业运营方面进行专业的年审。通过第三方的审核结果,最终确定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经营。
四、结束语
新时期内汽车维修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其技术的专业性和先进性,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感受专业精神。其次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进行完善在法律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对于两类从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也需要得到重视。最后为改善在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特征,必须成立第三方监管机构,并且仿照普通行业的年检制度,对汽车维修技术行业进行年检。以此保障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的良性发展,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 于敬斌。新时期发展下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与改善措施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158-158.
[2] 梁宁宁。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及改善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15):111-112.
[3] 朱兴林。探讨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和相关改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2):2658-2658.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学习领域;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8年9月底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803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825.5万辆,增长5.17%。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768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611.25万辆。私人汽车约401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13.71%。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为汽车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服务市场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
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带来了庞大的汽车技术人才需求。据《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17日报道,我国汽车服务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员工30万人,而且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里手。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4个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列为紧缺人才,“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技能人才的培养,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如,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探索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如,“121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在高职汽车类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培养理念落后
高职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目前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混淆,其内在教育规律还不是很清楚,使得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严重落后,造成了培养的人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带有专科教育、甚至本科教育的痕迹。首先,文化知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体系上截然分离。如,第一学年集中安排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集中安排专业课和技能课,这种专业课和文化课分学期开设的教学安排,使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欠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无法发挥文化课辅助专业课学习的效果。其次,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严重失调,实操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较弱,不利于培养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课程教材过于强调科学系统性,教材内容大多偏向学科性内容,忽视各种单项训练,所以教师和学生均感耗时费力,学习效果不好。
三、教学严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不能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还以解放、东风、桑塔纳(化油器)等落后车型为主,现代汽车广泛应用的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新结构、新技术涉及很少,或者涉及不深,严重落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方法,天天讲理论,教学手段缺乏,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四、实验实训条件相对薄弱
汽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设备投资大,办学成本较高,再加上汽车产业发展更新较快,造成学校专业设备陈旧,无法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致使学生专业技能较差,培养的学生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作为重庆市示范建设专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强做大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加快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的要求,围绕重庆汽车服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重庆汽车服务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专门应用型人才。
1.确定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汽车维修人才,我校成立了由重庆中汽西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公交集团汽车维修公司等企业的企业专家,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的高校专家以及我校教师代表组成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能够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排除,适应汽车行业技术、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核心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
为了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初步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初步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拓展能力等4大专业课程模块。
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技术实现了机械、电子、液压、光电、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的集成。汽车维修向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电器维修、车身修复、喷涂、故障综合检测、维修质量检验、装饰、美容等多方向发展,汽车维修的专业化分工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潮流。职业岗位群分析如下:
(1)核心岗位。机修、电器、钣金、涂装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核心岗位,这四大核心岗位数占总岗位数的82.1%,人员数占总人数的82.8%以上。
(2)复合型岗位。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批复合型汽车维修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是既具有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汽车机电维修岗位;汽车检测与汽车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汽车检测维修岗位。复合型岗位是本专业岗位发展的趋势。
(3)技术支持岗位。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产生了技术性很强的新岗位。诸如发动机电子控制、汽车防抱死装置,汽车导航系统等专业技术性很强的技术支持岗位。这一大批适应现代汽车应用技术发展的新岗位已经与旧有的工种概念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汽车维修岗位群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学生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见表1),确定了能力结构总体要求(见表2)。
3.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学习领域
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工作岗位群的分析,以及对专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学习领域共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包括核心课程)、集中实践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4个学习领域,分别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真正做到将学生培养成既懂专业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这类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大多反映上课枯燥,难以理解甚至还昏昏入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的上课效果更好,我们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授课方式,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喜欢动手的优点,加大实训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合到一起,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充分结合。具体操作时,要求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设此课程,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授课方式,即在讲授原理性知识前先让学生动手拆解相关的结构,然后在学生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讲解原理性的理论知识,最后再通过课内集中实训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求知欲,如此循环下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已步入高科技时代,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时展,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已经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沈永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汽车维修 五环递进 实训技能 教学体系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在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要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得出“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首先学会汽车各部件独立系统运行规律,再掌握较复杂系统维修技能,到综合技能掌握。“五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一、“五环递进”式汽车实训体系设计理念
1.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模块设计
在汽车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向:中、高档轿车的检测与维修,第一职业岗位定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原则进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2.基于“任务载体”的实训内容教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各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3.体现“课证融合”的实训考核体系实施
“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4.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过程实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了讲、演、练、评、整五位一体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法具体内容:
(1)讲,按照企业工作内容标准讲解进行理论讲解。(2)演,对照标准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演示。(3)练,围绕标准,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练习。(4)评,教师围绕任务工单,结合企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5)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整理工具。
二、“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体系构成
1.“五环”对应的技能模块构成
2.“五环”对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
3.“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1)理实一体化的单项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汽车各总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的检修,如果将这部分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一下子接受,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在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组合教学,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职业规范意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比如,汽车发动机有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过程中,单独拿一个曲轴、活塞连杆、飞轮、缸体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抽象,现在将整个发动机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动手拆开发动机,找到相应部件。通过观察其结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它的功能,了解了这些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最后形成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原理、拆装工艺、维修教学。汽车底盘、电器、车身亦是如此。
(2)工作任务的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其中汽车驾驶实训在假期进行。金工实训主要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的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钻孔、攻丝、研磨以及基本测量等技能,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为之后了解和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装配与修理打下基础;汽车拆装实训根据汽车的组成部分分成发动机、电器、底盘、车身等四个实训项目。主要通过对整个汽车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维护实训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训练;汽车驾驶实训主要让学生能掌握汽车的使用技能。
(3)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课内实践基础之上的专门化训练模块,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在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是实车上模拟出汽车各种故障现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怠速不良、加速不良、不能起动等)进行系统教学。专项技能实训一般是按周进行的模拟仿真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地点多在校内实训车间。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突出职业氛围,实训项目全部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体现真题真作。
(4)“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
将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与汽车维修工鉴定取证相融合,以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标准作为训练目标,把鉴定的内容分解到各实训项目,并以鉴定成绩作为学生实训成绩,以技能鉴定通过率评价实训效果。“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5)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顶岗实习
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即前两年在学校校内完成“五环递进”中前“四环”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总结
“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在我院2007届、2008届、2009届、2010届教学中得到应用与检验,四届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均在98%以上。实践证明,“五环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很好地解决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与社会对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人员要求的矛盾。使每位学生既能掌握单个汽车零部件的维修能力,又能检测与诊断汽车综合故障,最终排除故障。还能使学生很快融合到实际岗位,也有利于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不断发展,直至完全与维修企业接轨。
【关键词】汽车技术;教育滞后;技术学校;技术人才
0 引言
汽车是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经过努力。在1885年,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它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从这以后,汽车由于人类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100多年来,汽车工业得到高速的发展,但我国解放以来,只能靠自力更生,硬是拿下了解放牌汽车和红旗牌轿车的产品,其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汽车的制造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我国汽车的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高技术含量的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民众的常用汽车。汽车维修行业如雨后春笋在城乡大道旁建立,其中,汽车的电子点火、电控化油器、机械喷射系统装置和动力转向等新技术冲击着传统汽车维修工艺和技术。
1 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到 21 世纪时期,汽车制造业在我国随着电子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汽车技术更得到高速发展,已经逐渐由汽车的单件组装向集成化发展,汽车制造技术的多功能化、智能化和一体化等特点更加突出,也更加方便了使用者。但是,我国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发展却存在差距。根据教育部和交通部门的调查研究数据,我国汽车行业的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存在的严重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数控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或者汽车的使用与维修、护理方面,尤其是维修、护理方面,急需大量的技术人员,显然,如今在汽车的维修、护理领域,汽车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在我国城乡已经成为制约对汽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类人员利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尽管学徒制曾经培养了几代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但是在高科技时代,这种培养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快速增长的汽车和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级的汽车技术人才必然会被越来越多元的社会选择。
2 汽车技术教育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发展,谁大多数青年选择进入高校学习,这些人在专业选择上又不愿意选择汽车维修专业,因此,我国的汽车维修业与发达国家汽修企业相比,人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发达国家的汽车维修的高级技工占 35% ,而我国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的总数仅占5.0%左右。不难看出, 我国汽车维修的高技术人才,在数量与素质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汽车维修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各方面。
2.1 汽车技术教育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问题
汽车技术教育中,汽车维修技术赶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的速度, 汽车技术教育赶不上汽车维修技术发展。与此关系相应的,汽车技术教育存在的最大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是学校、整车制造及售后服务三者脱节。局部的校企合作是有的,但远没有形成三者有序的合作与互动。 社会现阶段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在实施职业教育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难免顾此失彼。
2.2 汽车技术教育中教师与教材方面的问题
汽车技术教育中,关于汽车维修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要能解决汽车维修的实际问题。 这里的关键是要有适合的教材与良好的师资。 当前,各类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普遍是弱项。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能否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需要,重要的是首先要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师资队伍。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 而汽车技术教育却由于教材内容陈旧, 除了最基本的东西之外,几乎全是被淘汰了的内容,这成为汽车技术教育的最大障碍。而许多在新车上广泛使用的系统,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无级自动变速器(CVT)等内容,却在当前使用的教材中几乎找不到。
2.3 汽车技术教育在实验与实训方面的问题
汽车技术教育中,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成:(1)实验实习维修设备与车辆的实际维修差距太大;(2)实验对车辆的检测诊断设备少且落后;(3)实验实训的设备数量太少,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4)缺少必备的实习工厂;(5)由于教学设备不到位,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验实训的技术联系起来,更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提高的措施
为了使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同步得到发展,我们必须要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所在,汽车技术是由于引进技术提高起来的,但汽车教育必须依靠我国的教育体系,因此,如何进行汽车技术教育就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措施。
3.1 汽车技术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的一体化教学
在汽车技术教育中,应将汽车教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到一起。成为进一步推广汽车技术教育的“双元制”的教育模式,这种“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满足我国青年一代对职业技术院校的学习追求,又能够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样就可以将企业里的技能培训与职业院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将汽车维修技术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使汽车技术教育中,所强调企业教学主体性与强调实践教学的主导性结合起来; 就可以使汽车技术教育分析与课程开发密切联系; 明确专业内容适应职业需求的针对性,将汽车技术的能力教育与技能培训同步进行。形成汽车运用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机制和一体化教学。
3.2 汽车技术教育应采用双师型,双向式的措施
在汽车技术教育中,应尽快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来,使汽车技术教育与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挥出来。 因此,应在现有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基础上, 工程技术学校,要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要求, 同时鼓励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工程技术学校担任专、 兼职教师,并将这种交流制度化,让教师同时有技术人员身份、 技术人员又同时有教师身份。在管理上,工程技术学校和企业要同时对教师的双重身份进行考核。
4 结语
在汽车技术教育与汽车技术发展的发展中, 无论是汽车技术教育的机制和体制改革、或者对教师队伍的整合,还是对汽车技术课程教材电子化的创新,还是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样都不能少,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汽车技术教育中继续深入研究、 继续深入实践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鑫民。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于汽车技术发展问题及解决[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