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电影评论论文【最新6篇】,仅供参考。
关键词:当前状况;基于现状的反思;有效向度的改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64-02
一、引 言
影视批评在今天看来已经大不同于往日已有的学术格局,我们在当今影视批评的表象下游走,试图去挖掘表象之下的内在批评动因,以期影视批评的理论范畴能够向更加科学专业的方向发展,使其脱离泛评论的低位框架。
二、影视批评的现状
试从影视批评的各种表象的显性问题出发,然后从这些问题的体现及其关联性,来对影视批评的现状进行宏观的体察,然后体味在其身上所体现出的影视批评语言的时代特点。
(一)大众口水“吐槽”与专业电影评论人的交织与共存
当今的电影评论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属电影文人的学术范畴,而已经以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步伐走向了更为广泛的范畴。虽然多元化的声音可以使的批评的语言更加的丰富和完整,但是这种态势正在日渐模糊着电影批评的概念阈值。并且两种声音都有其丰富的发声市场,并且这两种空间也日益模糊着他们各自的边界。所以以“大众与专业,口水与学术”成为了难舍难分的统一的批评文本主体。
(二)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对话困难
纵观中外电影史,也曾经有过电影理论深入电影实践的案例。比如巴赞、爱森斯坦,这些电影先锋的理论对创作人群产生了近一个世纪的影响。可是当代电影理论和影视批评往往自说自话,完全脱离了创作主体,学术与创作没有沟通平台,其只能向极端的学理性方向迈进[1]。所以现在的电影理论常常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指导方向,脱离了电影创作的一线主体,起不到互动性的反馈作用。而两个群体俨然各自为政、没有交集,故理论批评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越来越晦涩的学术语言。创作者通过市场而不通过评论来反观自己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励了。如果实用性发展到了无法可考的地步时,其作为一个批评文本价值何在[1]?
(三)电影经济市场左右电影批评呈现
电影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2]。而当今日益国际商业化的电影市场势必会影响到影视批评。影视批评的学者也难免被裹挟在日益市场化的洪流之中,所以我们听到的专注于文本、创作者、视听语言的中立分析越来越少,而站在利益维度左右市场的批评越来越多。这不再是只涉及电影理论中学术腐败的问题,而更关乎到电影文人在面对市场化冲击下应该怎样重新审视电影理论的问题,是应该把电影放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中进行拷问的问题。
(四)市场化运用和影视批评经典标准交织所产生的评判标准失衡
在当今的电影市场我们经常看到“叫好不叫座,亦或是叫座不叫好”的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所蕴含的问题正是市场化标准与影视伦理标准所产生冲突而出现的问题。不论是影片内蕴质量低下,但市场化运营成功;还是影片内蕴高质,但票房惨败,都会导致批评声音的一边倒。时而市场导向占上风,经济决定一切;时而经典理论占据高地,完全抛开市场分析。显然这些批评声音都是不够客观的,是由于电影做为一种市场经济中所运行的特殊文化产物所需要的标准的难以厘定所导致的。
(五)电影理论“古为今用”,时代归属不明
随着当下媒体环境、电影生态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电影理论的更新速度远远不能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大屏数量的猛增速率是以往学者远无法设想的,3D、4D、巨幕,这些只是电影整体产业链中最为显性的表征。所以能囊括电影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新的电影批评理论才是科学的批评理论。 而这种理论的跟进性应该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理论思想的革新与巨变,不胜任的批评口号也只能当做时尚来贩卖了”[3]。而在理论跟新时我们也应该会注意到其所蕴含的动态发展的前瞻性,并且要注意到这种理论的统筹性与广泛适用性。
(六)第一符号学及其语言学分析方法对电影批评理论的渗透
不论是电影创作还是观赏,都会涉及到主体的审美体验卷入,而这种卷入自然就需要把符号学的成果牵引过来,所以这种以符号学和语言学的精准指标来衡量多元丰富、充满无限不确定性的电影文本是有些牵强的。电影有两大功能“造梦”和“造景”,而这两大功能决定了电影语言的语法序列是无序随机的,导演个人创作意识以及观众个体化解读地注入更加剧了这种功能所发挥的作用。所以批评中拿静态封闭、唯一性的语言模式来反观动态无序的电影画面是不科学的。
由于电影的复制属性,我们对于所感知的事物便会依赖于电影的幻觉性。而这种幻觉性的存在,便使这种理论转化通道不再畅通。
(七)电影市场国际化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批评语言适用范围问题
从早期的分账电影到现在的合拍片,电影产业已经突破了国与国的范畴。所以对电影产业的分析已然不是一个国别内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问题。国际化视野并不是要求用同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批评语言来面对不通过家的电影文本,而是应该正视观众在理解某一形象内容时,所体现出的深层价值反应的不同。如果想当然的认为人们在面对影像文本时所产生的审美体验、与内化理解没有区别的话,就极其容易导致影视批评中产生文化误读的现象。故国际化的影视批评语言的适用范畴不仅要整合类似的文化区域,更要以国际视野面对国与国之间细微的文化价值区别。
(八)中国媒体体制与传统道德观念对电影批评的深远影响
长时期的媒体管制与传统电影伦理观的束缚使得主流的电影观念占据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而这种长时期的束缚与捆绑已经使得电影创作,包括电影批评体制化在主流电影观念的思潮之下。而被体制化了的批评理论也便很难再更为广泛的阈值内发挥作用,也没办法深入到电影深层的意蕴问题。主流电影观念下的电影批评也被裹挟成为主流道德观念的重复阐述,电影批评也很难在艺术观念的全范围内发挥作用。
(九)影视批评晦涩难懂,不接地气
影视批评具有两种直观的功能。第一,与创作者发挥互动,深发作品,反馈创作,虽然这种互动性局限在了很小的范围之内。第二,指导与引领观众发觉电影内蕴,达到指导观影的目的。
当今影视批评中太过高深晦涩的学术语言无异于自绝于人民之外,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影视批评文本脱离了接受群体,也便成了无源之水,只会在孤芳自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十)男性观影立场解读电影的批评失效性
虽然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已经向着一个更为广泛的维度发展壮大着。但不得不承认男性观影立场仍然是当今影视批评的主要立场。由于经典电影语言的男性立场的影响,要建立一种更加接近女性真实情感体验的批评维度就变得更加困难。而这种批评立场的转换不仅仅是在电影文本中进行革新,而是要把其放在整个社会的媒体传播模式下去考量。这种批评立场的建立是需要彻底的摧毁与清除顽固话语形式与父权至上的已有批评模式。
三、迷津之中的反思
当前影视批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对其现状的宏观体察是一个宏观的社会与学术问题,上述段落也只能是管窥蠡测,所以我们试图从现象的局部出发,来进行有效的反思,以期能以点带面的使我们的批评理论能够更加完善。
1.影视批评的学理定义及其相对应用范畴都需要重新的定义,以使多元化的批评模式都能囊括在其理论范畴之内。2.参与创作一线,搭建有效对话平台,增强理论高度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的拓展,做真正可以与实践互动的学术语理论。3.防止学术腐败,坚持电影文人的操守,不做左右电影市场的“枪杆子”,要做电影市场的“诊断师”。4.要以善意的关怀面对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商业电影给予更大的学术宽容度。要以动态纵深的产业眼光、以电影文人的批评态度全面客观的体察中国当今电影市场。5.电影批评理论的更新不仅要与其所属时代步伐一致,更要综合新技术媒介环境下所产生的电影观念革新,使电影批评理论永远处在动态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6.虽然电影理论综合了多门学科的学术营养,但在综合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适用性的考察,而不是机械的结合与应用和静态的框定组合。7.影视批评的国际化视野包括对同类文化的合并,与对个体文化差异的细微体察,这才是面对电影创作国际化趋势时应有的态度。8.至于批评理论的解放必须从批评人思想的解放开始,也就是用更加开化的批评思维来面对局限的批评文本,也许才能更快得导致影视创作主体的思想解放。9.“朴实代替晦涩,轻松取代后现代”只有这样的批评语言才能首先从形式上拉近与电影观众的距离,才能更好的起到观影指导的作用,才能使自身的发展找到持续的依托。10.性别观影方法是性别底色所框定的思维定式,但努力的换位思考与反性别批评也许会减弱这种固有的批评态势,所以更加客观的批评立场才能促使批评文本的效用更好的发挥。
影视批评的问题与其生存态势复杂的发生与发展着,面对这些问题们无法做出全面的和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学术矫正或推断,这些反思也只是从林林总总中所分散归纳的局部性问题。对于矫正的道路和批评改革的策略化研究更是曲折艰辛,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地执着坚定,带着对电影批评的热爱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教学目的 策略 电影欣赏 分析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扬先明,2007)。同时,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杨先明,2007)。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杨先明,2007)。
处于这个体系核心位置的应当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存在的意义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教学策略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二、教学目的
目前在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中有一个误区,即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专业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因而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
客观地说,当前有不少教师正在积极地从事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诚然,赏析英文电影的确能够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但据此就将这两点作为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有待商榷的。
确定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考虑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的水平和特点。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入英文电影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但是把英文电影赏析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一般都是在三年级之后。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并仍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着系统的训练:同时,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还包括专门讲授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的课程,例如《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等。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赏析英文电影的目的仅仅是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那么完全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听力、口语、视听说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等课程中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必将其作为专门的课程来开设。
顾名思义,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英语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明确了教学目的,就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确定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力求达到“赏”与“析”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三、英文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客观地说,很多学生选择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初衷就是看电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审美和认知学的理论来规范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英文电影的相关知识,而不仅是观看电影。根据电影欣赏过程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一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从而使其形成“审美活动所特有的一种态度一审美态度”(袁智忠,200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影片的选择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即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当谈论到某一部电影作品的时候,人们首先想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拍摄的以及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因此历史和类型是给电影分类的两种基本标准。电影诞生于一百多年前。它的历史并不算漫长和复杂。按照时间顺序对其分类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作为西方电影艺术主流的好莱坞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早期电影、经典好莱坞电影和后经典好莱坞电影。影片类型的划分主要依靠电影的题材、形式、风格或效果:根据题材可以划分为社会问题片、爱情片、黑帮片、战争片、科幻片、奇幻片、西部片、灾难片、犯罪片、诗史片等。根据形式可以划分为动作片和音乐片。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强档片、黑(新黑),根据观众的反应可以划分为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
在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英文电影欣赏课程所播放影片的选择应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在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可以在第一堂课上做一个问卷调查,在选择的每一种电影类型中列出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影片,问卷的结果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
(2)电影理论的讲授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 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有别于影视理论课程,学习电影理论并不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而是进行赏析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单纯地讲授理论会使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选定了某部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以《阿甘正传》为例,这是一部风格突出的电影,象征手法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播放影片之前,教师可以先讲授电影风格和象征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去发掘“羽毛”的象征意义。
(3)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鉴于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
(4)欣赏指导
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以《音乐之声》为例,“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巧妙地把人物、歌舞、情节、气氛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是所有的场面都实地拍摄…还选用大量湖光山色的秀美画面,令人陶醉…;三是高明地交织了三对矛盾冲突…”(徐阿李,2003;122)。
2、进入和共鸣阶段
进入和共鸣阶段是学生进行电影欣赏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教师播放影片的阶段。一般说来,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为回味性延留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之后的电影评论做好准备。
3、回味性延留阶段
影片播放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获得的审美表象,这个阶段便是电影欣赏的延留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学生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和玩味。教师应当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下一步分析影片做好准备。
仍以《阿甘正传》为例:影片放映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进行对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学习,和学生一起探讨“羽毛”的象征意义。课后习题则可以布置学生思考和讨论这部影片中另一个象征元素“巧克力”的象征意义。
同样,《音乐之声》放映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影片亮点之一即三对矛盾冲突的交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具体指出这三对矛盾。
基于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同时加深对电影理论和影片内容的理解。
四、英文电影分析的教学策略
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
1、常见的评论角度
主题分析:分析电影的主题是电影评论的传统方法。主题是一部电影的主要观点。是编剧和导演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主题是电影的中心思想,它使所有其它的电影元素一类型、角色、叙述、风格一都围绕着它。主题的本质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主题有:广泛的人类问题、人生哲学、宗教和伦理问题、历史问题、国家和国民特征以及社会问题等。
作者论:“作者”指的是在商业化的电影工厂制度的局限下仍然可以在电影中烙上自己独特烙印的人。作者通过运用视觉风格让电影成为一种艺术。
结构主义:这是一种分析现象的手段,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
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分析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现象,针对妇女遭受的偏见和歧视进行批判。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学是西格蒙・弗洛伊德建立的关于性格的理论,它从很多方面帮助电影研究。首先,最简单的形式就是通过分析作者的心理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其次。对角色的内部心理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分析观众的心理来研究电影。
2、教学策略
电影评论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思考能力、语言水平和论述技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加以引导,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同时,鉴于这门课程形式上的特殊性,期末考试可以改变传统的方式,采取以电影评论为内容的论文形式,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五、结语
一、英语电影赏析课教学之现状及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由于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在很多高校是一门新开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在对电影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电影理论基础、对电影作品的分析流于表面等。教师惰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缺乏统一规范教材等原因,教师没有用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操作视听设备,没有背景知识的介绍,没有难懂句子的讲解,更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课后教师也不能布置练习题温习加深学生对影片的印象。由于自始至终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整个过程对影片的被动接受,结果只是学生对影片进行简单而被动的“赏”,却缺乏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的“析”。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英语电影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英语电影赏析课的教学原则
1.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英文影片的选择,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影片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
2.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根据电影的历史分类和类型分类标准选择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影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客观而科学地认知英文电影的全貌,系统地学习英文电影的理论知识,全面地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避免因重复播放同一类型的影片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3.以认知理论指导教学思想。信息交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讲授—接受”的单向流动。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
4.输入与输出并重的原则。在选定了某一类型的影片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的一些理论讲授给学生,然后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去体会理论的应用,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讨论的话题或课外作文,让学生在观赏完整部电影后将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要讨论的话题与写作中。以期开阔思路、加深印象。
5.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原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也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由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还在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看电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影片《乱世佳人》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单单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Gump)中就至少可以学到大的历史事件,如3K党、南北战争、猫王、性解放、美国总统遇刺、黑人运动、黑白人同校、黑豹党、越南战争、反战浪潮、中美建交、乒乓外交、水门事件、玛丽莲•梦露,小的可涉及国情及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如上学的校车、单亲家庭、橄榄球运动、幼儿园、小学、大学的学生生活及飓风、美国的疆界等。
三.英语电影教学对策
1.准备阶段。要求学生事先在网上查阅与影片相关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影评。学生在调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材料时,能有一种自我挖掘与自我补充的过程,从而引起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学生查找的资料最好以英文为主,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词汇,而且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2.欣赏阶段。这是电影欣赏的实质性审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与影片交流感应,学生往往被电影的审美幻觉所牵引。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影片的内容,教师可在播放完一部分电影后,停止播放,针对刚听过的电影内容对学生提问、讲解,为学生继续欣赏电影打下基础。也可在第二遍播放时隐去影片的字幕,由于学生事先对故事内容已有所了解,再加上大量视觉信息的输入,可对他们的信息感知和听觉记忆形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首先阐明通识教育的概念、基本内容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接着对教材、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概念界定,并简要论述国内外教材评估的相关研究;然后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通识教育理念和教材评估理论结合起来,从六个方面构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教材评估内容,并依据此内容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文学与艺术、家庭婚姻与友情、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通识教育理念;《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教材分析与评估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其“基础性”和“必修性”,使其可以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一门国际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应只有语言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材是教师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材料。因此,大学英语教材作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编写与评估是否应吸取通识教育的理念,这一话题近些年来在外语界引起广泛关注。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英文是generaleducation,也称“通才教育”、“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等。在19世纪以前,通识教育指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指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是为以后生活所接受的教育,类似于当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世纪初,美国帕卡德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结合起来。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历史上曾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界定,但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认识。朱自强(2009)认为,通识教育是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的优秀成果,并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的进行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李曼丽(1999)等从不同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本研究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为贯彻这一理念,教材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和中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的内容
通识教育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不同人持不同见解。例如,一部分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应包括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另一部分学者指出,通识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对人类社会文明的理解、对社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对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参考袁曦临(2011)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华维芬(2010)对综合英语教材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程“基础性”和“必修性”的特点,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从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更具体地讲,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分为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六个方面的内容。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直接探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这一主题的资料并不多。但“通识教育”与“外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硕果颇丰,本文将其归纳为两类:
1.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即对公外的教学研究。陈坚林、顾世民(2011)指出大学英语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以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为主,同时要考虑其通识性。作者指出,通过改革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在工具性和通识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从而使大学英语成为实现学生通识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吴鼎民、韩雅君(2010)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三套车”的课程体系内容,即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综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此外,马彦(2009)等在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功能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2.我国外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实践研究,这里的外语专业主要指英语专业。陈雪芬(2010)认为,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外文系,由于实施通识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作者指出,通识教育模式下外语教育的特点:博雅之师、博雅之士的培养目标和博、专兼顾的课程内容体系。柴改英(2010)以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为例,强调通识教育模式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在通识教育大背景下,外语专业应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些已有文献为本文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国内外有关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背景;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外语教育研究成果,为笔者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更广阔的研究思路。
二、《全新版大学英语》的相关研究
(一)教材的概念界定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中指狭义上的教材,即课程核心教科书,不包括试题集等。据此,大学英语教材,即高等院校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上大学英语课时统一使用的核心教学材料。
(二)教材评估的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末,有关教材评估的研究就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Seaton(1982)、VanEls(1984)、Cunningworth(1984)、Breen和Candlin(1987)、McDonough和Shaw(1993)都分别对教材评估的内容作了详细、广泛地探讨。我国学者对教材评估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995年,钱瑗介绍了HutchinsonandWaters的教材评估一栏表,引起我国外语界的关注。随后,胡壮麟(1995)、文秋芳(2002)、束定芳(2004)、庄智象(2006)、程晓堂(2011)、王守仁(2013)等学者,对教材评估作了进一步地深入研究。由于目前学界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大学英语教材评估体系,因此,笔者尝试在整理、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理念及外语教材评估理论,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评估,期望所得结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三)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原因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种类众多,但在受师生欢迎度及教材编写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本研究确定,应选取著名出版社发行的、受师生广泛认可的、在各高校现行普遍使用的主流教材进行研究。关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笔者主要参考赵勇(2009)和裴光兰、李跃平(2011)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是目前我国高校使用最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同时考虑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最终选择《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为研究对象。
(四)《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简介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该版本整个系列教材的主干课程。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教材每册都有8个单元。每单元设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包含正、副课文各一篇文章。更详细地讲,每单元都是由四部分组成:课前自学:与主题相关的听力活动;课堂学习:正课文(TextA);课外阅读:副课文(TextB);课堂实践:与主题相关的综合性语言操练。《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的1-4册,基本结构相同,每册都由上述内容组成。
(五)《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相关研究
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较多的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及对教材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柯彦玢(2002)以该系列教材的《阅读教程》为研究对象,指出其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汤声平(2002)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分析《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李慧琴(2002)就《听说教程》的编写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提出一些建议。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所依据的教学理念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版教材,以教材编写思想的引介为主,目的是向外界推行该教材。
2.关于教材中文化的研究。郑晓红(2009)从文化价值取向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该系列教材倡导个人主义、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等特点。此外,有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不同视角,综合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
3.关于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研究。毛立群(2004)对《综合教程》中课后练习题展开深入分析。张殿宇(2005)对《综合教程》中听说练习部分的设计特点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教材中练习题设计特点的已有研究,都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评价教材,这为分析和评估《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4.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大多是硕博论文。在梳理文献时,笔者发现,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多从教材的词汇、语法、语言技能、文章体裁、课后练习题等几个因素为切入点,在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5.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与其它版本大学英语教材的对比研究。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与《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不同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各套教材的优缺点,并为进一步完善教材提出修改意见。综上所述,关于《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的已有研究资料,较少从通识教育视角来分析与评价教材。由于通识教育是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是目前高校使用较为广泛的教材,因此,本研究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该套教材,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三、本研究采用的评估依据及研究思路
(一)评估依据
本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评估,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视,反映在大学英语教材上,就要在内容的编写上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要同时包含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2.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和优美情感的人,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涵盖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本研究将通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六个具体的方面:社会与文化、科普与环保、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
3.教材评估理论。本研究采用的教材评估理论有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理论中的内部评估,Breen和Candlind的教材评估理论中对学生的关注,及文秋芳(2002)、庄智象(2006)和王守仁(2013)等提出的外语教材的编写“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综上所述,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已有教材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的理念,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进行教材分析与评估。
(二)研究思路
依据通识教育的内容,本文首先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学生用书1-4册的64篇文章进行归类,接着分析教材在每一篇具体内容上的优缺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个人修改建议。
四、研究结果
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选题广泛,涵盖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其中,在社会与文化、教育与心理这两方面内容所占比例最大。较之其它版本的大学英语教材,该套教材对科普与环保知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所占比重占12.5%。政治与历史、家庭婚姻与友情各占9.38%。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有4篇文章,占6.25%。
(一)社会与文化
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主要涉及:代沟问题;网络世界的利与弊;如何建立一个没有性别偏见的社会;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英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现代美国社会的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全球化带来的利与弊等。该套教材的社会与文化内容选材广泛,话题多来源于现代生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例如,“网络世界的利与弊”这一话题,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性,且贴近学生生活,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其社会阅历,开阔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材过于注重英语国家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编写,对其它国家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内容涉及较少,这是该套教材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科普与环保
在科普与环保方面,该套教材主要涉及:如何向公众传播基础的科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科学;人类对动物的行为的理解及对动物的保护;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滥用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加强其环保意识,使他们客观认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科普与环保内容,选题过于宏观,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克隆技术”、“全球变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主题,过于宏观,文章缺乏如何保护环境具体做法的学习。我们共处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政治与历史
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美国的民权运动;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故事;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军事行动;诺曼底登陆时自然因素的影响;9•11事件等。该套教材中政治与历史内容是关于西方国家重大事件的描写,学生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和历史文化。但此方面的内容,话题不够广泛,只涉及几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与政治没有介绍,而且仅仅是对几个国家的重大事件的描写,对于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没有应有的概述,更没有我国当今的政治形势和国内重大事件的相关叙述。整体而言,教材在政治与历史方面,涵盖的知识有些单一,需要增加更多的相关内容。
(四)家庭、婚姻与友情
在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教材主要涉及: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拥有正确的爱情观;美国家庭生活的变化:工作方式、就餐方式和娱乐方式的变化;父子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小冲突等。这些话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友谊与爱情,对于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来讲,是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于此内容的学习,将会投入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总体来讲,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养成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等优良品质,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教材中家庭、婚姻与友情方面的内容编写特点,是该套教材的优点之一。
(五)文学与艺术
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教材主要涉及:对短篇文学名作的欣赏;讲述感人故事;优美散文和旅行日志,以抒发对大自然美的赞赏之情等。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其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感悟人间的真善美。在第4册的相关文章中,编者将主题上升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至此,英语学科的通识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展现。在1-4册教材的课文阅读材料中,文学与艺术内容所占比例为6.25%,共有4篇文章。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该套教材每单元的课后练习和阅读练习中,都包含有相当量的文学与艺术内容,以“歌曲欣赏、幽默小故事、名言警句”等形式出现。所以整体来讲,教材的文学与艺术方面比重并不轻,但在内容上缺乏对世界经典名著的欣赏,这是教材有待完善之处。
(六)教育与心理
在教育与心理方面,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做人要诚实正直;实现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奋;遇到困难要奋发向上,积极乐观;要重视教育;学习中,不能过分依赖现代技术手段,学会勤于动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中、美各国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学会如何理财;“富有”的定义;要勤俭节约;学会接受自己的缺陷;只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护世界和平。教材中教育与心理方面的内容,话题广泛,富有教育意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因此,有关教育与心理方面内容的编写,是该套教材的突出优点。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第2版)综合教程的分析与评估,从通识教育内容的六个方面,总结出该套教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性建议。
作者:于然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3]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9):14-19.
[4]陈雪芬。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摸式分析[J].教育评论,2010(1):143-145.
[5]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胡壮麟。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性[J].外语界,1995(1):11-16.
[7]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8]柯彦玢。大学英语(全新版)阅读教程的教学理念[J].外语界,2002(2):2-4.
[9]李慧琴。强调语篇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谈大学英语(全新版)听说教程编写构思[J].外语界,2002(1):7-10.
[10]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1):3-8.
第二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现状思考
本文以通识教育的内涵作为切入点,围绕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对延边大学目前设立的通识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对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定位和设置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GeneralEducation”一词的中国式解译,也称“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国内教育界同仁为了能够完全理解“GeneralEducation”的内涵、目的和意义从美国相关著作和教学实践角度分别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通识教育被引入我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上一直未得到统一,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在实践的演化历程中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政治学背景。在此以往,我国的高等教育被赋予较多的政治、经济功能,过分重视专业教育,普遍缺乏主体性以及对大学精神的追求,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随着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渐大众化,以往的专业化教育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愈发突显,而通识教育的贯彻实施则可以弥补现今教育的这一不足,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完全的”学生。目前国内高校在各个专业均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从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来看,还远没有达到“用通识教育来阐明学习共同科目的必要性”所要求的目的。我国普通高校的通识教育之路还很长,国家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反复提到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已充分突显出当前我们在教育环节上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通识教育更侧重于育人,这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对教育本身的回归。
一、高校设立通识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一直受到国内外的教育学者的重视和讨论的话题。李曼丽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后,给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概念中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成果——人所应满足这个社会之需要的条件是先做人,然后才是做事。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的教育来培养来塑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外面的了解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间交往也更加频繁,人们在比较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当这种体验能够让我们自身充分获得自尊心和自豪感时,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由此可见,教育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注重应试或专业教育而无视通识教育,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这么简单。
二、通识教育课学生选课心理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选课的心理有如下几种:以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为主进行选课(约30~40%);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看课程介绍,他们更关注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选择易过的课程优先选报(约20~30%);集中选课,由班级几个人确定后,其他人集中跟随选报(约20%);部分同学由于各种原因,在选课的最后阶段选课,就没有主观上的选择权了,只能从还未选满的课程中选课,也有少部分同学因自己喜欢的课已满额,而最终没有选上的现象时有发生(约3%);有的同学根据学长们的建议来选课,如有些同学考虑哪门课老师讲的好,哪门课程学分易得,哪门课程老师经常不来上课,哪门课程老师上课不经常点名等(约10%);随机选课,能选上的就上,而不把获取相应的知识作为最终目的(约7%)。可见,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选课心理我们一般是不易掌握的,具有不确定性。通识教育课设置及开课现状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在册的共有511门,其中多元文化特色类46门,人文科学类192门,社会科学类113门,自然科学类130门,教师教育类30门。每学期根据任课教师主观意愿自愿申请(通识教育必修课除外),再由学生在线选课。一般每学期申请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在70门左右,最后开课的课程为40~50门,从学生选课及开课实际情况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含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目前学校不对课程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做出相关规定,只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应修的学分做了规定。学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在不同的学期进行选修。当前每门通识教育课程的选课容量为140人,一般多数情况超过100人,有些课程是满额的,学生选课人数达不到30人的则本学期此门课程不能开课。通识教育课程每学期开两次(前八周和后八周)集中上课。
三、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上课形式及课堂现状
目前,通识教育课的上课形式基本上按传统上课模式来进行,即老师讲授为主,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会串插一些相关视频。通识教育课程均被安排在晚间(17:30~21:00)上课。从调查结果来看,上课学生以听课为主的人约1/5,在课堂上做其他课程作业或看专业书籍的人约为1/2,看手机的人约为2/5~3/5。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出勤情况不易如实掌握,学生找人带课时有发生,很难控制。
1.存在问题及思考
教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明确。施教者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必然导致对所授课程的大纲内容(尤其是自然科学类)及形式把握不到位,至使授课过程中讲授内容过于偏向应用和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理解,进而影响了课堂氛围,这必然致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授课专业化,形式单一。经常听到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授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无耐,虽然对每一个讲授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但听者甚少,貌似对牛弹琴,久而久知,老师上课也没有了激情,效果不言而喻。大班授课,不利于教学形式改革的实施和管理。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下,一些有意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教师,面对如此庞大的课堂容量也感到无力面对。教育教学主管者对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讲授者缺少引导和监管。首先,在教学的主管者应对学校的定位有明确的把握,并将这种思想纳入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中,然后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或开展集中式的研讨,来强调和普及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的把握;其次,对任课教师提交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没有进行把关和认证;再次,在教学环节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检察等必要环节。
2.解决思路的探讨
强化教育行政管理意识,充分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从目前学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能够看出学校教育主管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又花大力气建设了几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而且类似的课程门数还在增加中,这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走向成熟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但从运行现状来看,还有很多需要逐渐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目前的课程设置门数和学科类别是十分充裕,当前需要提升的是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和教学效果。对自然科学类的课程内容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以使其能够符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在内容讲授上适当增加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上也会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做人,这就达到了通识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了。但大多数课程在讲授内容和授课形式上与传统授课没有多少变化,这不能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在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上领悟的同步性,所以这是急需改变和调整的。可以通过加强任课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基础上先去调整讲授内容,并逐步完善授课形式,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课堂效果。通识教育课与专业课相比,由于听课对象的巨大差异,对授课者在讲授形式上的要求明显要更具灵活性,对讲授内容要形象化、生动化和科普化。用通识教育的观念来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识教育”的观念是什么?这是所有施教者应最先思考的,只有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有效地去组织相关的教学过程,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要先回答“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还是“人才”的问题?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社会需要通才,而目前我国高校把培养专业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或是理论上要培养通才,但结果却未能如愿,很多在校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参加工作后被单位的认可度(社会需要的能力)却远不如那些在校时专业成绩平平而业务较强的学生。这些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培养方案在定位上或是在教学环节上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我们过分地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亦或是在专业教育中缺少或淡化了通识教育的元素,没有让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让“教”与“育”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呈现出来。在学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较为容易地重新获得,但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领悟却不见得那么轻易的就能获取到,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感悟会让学生记住很久,有些甚至会影响他(她)日后的行为,这就是“教”与“育”的不同之处吧。
3.教学形式的革新
随着“e”时代和“划”时代的到来,普通高校的课堂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的宁静和单调了,学生的闲暇时间再也不那么无聊而无趣了,“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扩大了我们获得知识的容量。学生对知识的索取形式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必将会促进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革。文字式、灌输式的说教效果满足不了学生和学校的要求。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碎片化的小微内容片段授课形式应运而生,已经让所有教学单位的教学环节不再寂静,虽然这种形式还不被众多的一线教师所认可,但它所带来的冲击已是不可避免,网络在线课程的实现对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无疑创造了最佳的平台,它需要更多的相关教学形式的变革来适应这种与时俱进之产物的即定需求。目前这种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已经从我国的各个层次的办学单位蔚然成风,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尽快适应它并利用好这个工具,因势利导,改善目前在教学上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当前我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考核方法上与专业课有了较大的改进,即不以试卷的形式来进行最终的考核,目前,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较为普遍,偶有以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线提交的。笔者认为,重视平时考核,淡化期末考核对通识教育类的课程更加合理而有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平时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缩小”现有课容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对全校学生完成并达到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从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角度讲都是一件困难的事,目前学校已是黔驴技穷,笔者认为,加快和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所有通识教育课程的校内网络在线课堂(当然我校的该平台还有部分功能没有升级,但这已不是技术问题了)讲授,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完全不用考虑人数问题。否则,教学主管部门应认真考虑目前课容量过大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应试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虽然在教育上投入了巨资,但收获的却不令社会满意,通识教育只从大学入手,不再是亡羊补牢这么简单而有效了,教育是长期和持续的事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来讲,要做的事情也远不止当前所做的形式多于内容这么浅偿则止,而是须要高度重视,切实谋划,注重实效地进行设置和建设,把通识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来,让教育得到真正的回归,大学输出的人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这才是未来教育的目的所在。
作者:宗云 梁成云 金大勇 王娟 朴春香 黄世臣 单位:龙井市第四中学 延边大学农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延边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资助
第三篇:通识教育经验借鉴与启示
通识教育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有明确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管理制度。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直到2005年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哈佛学生2014年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0.
[2]…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3).
第四篇: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经典影片赏析
【摘要】
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关键词】
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如:康燕彬《英语电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发表于2010年9月《读与写杂志》;林黉《英文原版电影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表于2011年5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发表于2011年第2期《电影文学》;吴赟《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2011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美国经典科幻电影,指向未来和人类终极命运如《12猴子》、《地球停转日》;对文明冲突和人类作茧自缚自我毁灭的隐忧如《终结者》、《黑客帝国》、《银翼杀手》等;探索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此消彼长如《人猿星球》、《X战警》;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2001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警匪片对舍生取义的讴歌如《变脸》,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收集包括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的跨文化研究类书籍和相关论文、英美经典电影DVD、经典电影鉴赏中英读本、大学通识教育(ELE)英语读本、西方正典中英读本、英文经典名著详注等,从教学实践和理论素养两方面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课程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为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功用提供可能性。目前学术界在跨文化视野下,对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而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以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来实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旨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史哲修养、审美品位和思辨能力,这是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者:许妍 霍畅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5-2016年度科研项目“以大学英语教学为实践基础探索独立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SCWYGJ15_15
第五篇:大学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创新精神在教学上的实现路径。
3.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大学精神的发端有赖于对新知的传授,新知即为创新,大学精神天然具有创新性。通识教育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深刻思考及理性批判,理性及批判亦为创新。
4.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的继续发展仍然离不开创新。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都是创新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之后便可以停滞不前,大学精神、通识教育,都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需要对旧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理念予以批判、抛弃,取而代之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理念和内容,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理性思考与批判思维,也就是离不开创新。
四、通识教育对创新培养的路径探索
好课程———坚守学术标准、学术理性的课程。通识教育,教育界对其的共识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还包括品格的塑造。个人将“全人教育”解读为灵魂教育,灵魂教育似乎更易于国人理解和接受,通识教育注重精神层面,强调读书和思考,精神涵养的熏陶和养成。通识课不是知识拼盘,不是知识概论,而是通过该课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人类世界的精髓,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文化的,或者是科学的,这样的课程必须有学术深度,充满理性与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思考、评论、批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老师———具备创新素养的好老师。一名好的老师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真正的好老师教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把知识本身交给学生。好的老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在学问上精进钻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研究学术,与研究教育,都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本分。创新素养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师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教育一方面在于实践,另一方面在于总结,总结创新教学的经验与教学,寻找创新教学的规律,需要授课教师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探索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些都依赖于授课教师的科研能力。良好的创新教学科研可以反哺教学,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新教学,促进创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好学生———具备创新意识的好学生。通识课的授课目标是学生,要培养的也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创新的动机和欲望,创新能力无法将上述外化的条件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最近的一档青年励志类节目《开讲了》的一期节目中,一位量子物理学的演讲嘉宾就曾讲过,他现在招收博士生,最愁的不是他不知如何去教他们,而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进入到博士阶段后,已经丧失了对物理学的最基本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最基本的兴趣,实际就是人本能的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发现新知的欲望。这种欲望的式微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需要再培养起来,需要授课教师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引导力。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识课目标的达成,需要好老师和好学生的良性互动,好老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好学生在创新欲望的激励下作出创新成果,激励好老师进一步进行创新教育探索,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好环境———良好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识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非通识课程所能单独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形成整个校园崇尚读书、乐于思考的校园文化。现在的校园受社会影响,过于功利化,对找工作有利的社团,大家愿意参加,纯精神领域的读书会之类的组织,很少有人问津。作为学校,不崇尚读书、不崇尚思考,是很可怕的,理性与批判的大学精神也很难养成。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文化赏析等社团活动,丰富校园创新文化生活,让学生处处学创新,处处可创新。
作者:洪东冬 陈凤贵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本课程遵循《影视欣赏》、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标准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制定的。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影视欣赏是一门全校范围的公共选修课。现在的大学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读碟一代”,他们是在影视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具有较丰富的观赏实践经验,但是缺乏影视艺术的常识和修养。同时,影视作品中不乏主题积极、制作精良、寓教于乐的优秀之作,但也有部分过分渲染封建文化、贵族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主题消极、水平低劣、脱离现实或扭曲历史、混淆视听的垃圾作品,会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影视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影视鉴赏的一般方法。掌握影视评论的基本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并通过对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的欣赏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独立审美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注:以上安排可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六、课程实施条件
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讲授与原著欣赏、讨论相结合;将课内学习和课外练习相结合。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DVD光驱。
七、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以实践能力为导向,考核形式为开放式,教师指定某部影视作品,要求学生独立鉴赏影片并写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深度的评论文章。
参考文献:
[1]影视欣赏。
[2]周星,谭政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
[关键词]心理电影;心理教育;健康水平
目前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心理健康的观念与需求已深入人心,大学生们将接受心理教育,作为自己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加油站。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的发展咨询,即关心自己的个性塑造、注重环境适应能力、择业及未来发展的人数逐渐增加,至今达到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约为2:1的比例。更多的大学生从书本、网络上关心心理健康新概念,关注人际沟通技巧,关注自我的完善与发展。与日益发展的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相比。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显得滞后。本文以在校人数是一万人的高职院校为例,一般心理学教师不足两人,低于万人四名心理教师的国家标准。相关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处于有大纲欠实施,心理学课程缺开,并逐渐形成惯例。笔者从事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教学20年,工作实践证实,凡是经过几十学时系统学习的学生,均熟悉心理学理论;了解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自助、互助意识和能力;了解自我,有完善自我的欲望;了解别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协调。可以说,心理学的学习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电影是电影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从上个世纪50年代《爱德华大夫》影片的播映开始,心理电影进入我们的生活。《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成为许多年轻人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最初的了解窗口。到第六十四届(199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诞生,心理电影已走向成熟,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肯定。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电影本来是运用电影的形式反映生活中种种心理现象的,至今被各高等院校作为鲜活、典型的心理学教材,普遍运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收到了奇异的效果。
当今生活中心理电影众多,涵盖的生活面很宽,其实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有现代心理的理论作为依据,每一部心理电影都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我们试图通过心理电影的播放和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潜移默化地告诉同学们生活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们从心理电影欣赏中学到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
一、心理电影是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严格地讲,所有的电影都包含有心理描写的成分,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我们界定的心理影片,是指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发展成熟后,反映或展示某种心理学原理或者典型心理障碍的电影,其主题往往更集中于表现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它以人性和心理作为其情节的工具和底色。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丰富、正向的、病态的方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反应和深切触动。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学生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学生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
二、心理影片的课程教学构思
为了达到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我们选用心理学理论讲授和心理电影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赏析心理电影又不同于一般的电影欣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情投入,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特别要重视其中的情绪以及象征;而是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在心理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地领会影片内涵得到观影启示。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视觉冲击、视听享受,得到心理休闲和放松身心之余,也能品尝到深入浅出、营养丰富而回味良久的心灵大餐。对心理影片的欣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自己欣赏,通过对剧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学生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电影的信息,而是在积极地思考,对于情节的推进不断做出期待、预测和判断,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形式也日益成为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的极佳方式。另一个层次是属于心理教师对心理影片的解析。他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是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的深度探讨,并以心理学视角来关心影片故事的感染力在哪里,对心灵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哪里。
心理学理论讲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代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介绍,二是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点的讲授。学生学习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以后,再欣赏心理影片,就将上述两个层次初步结合起来。看前有问题,看中有思考,看后有反思,效果能大大的提高。结合人格理论讲授对学生的气质、人格做测量并现场咨询,让学生了解自我的欲望得以满足。学生们了解了自我,更好地完善自我,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学习和看心理电影建立起联系后,针对性加强了。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人生的乐趣。
三、从心理层面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1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即原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遵循快乐至上的原则,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ego),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约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2 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深化
人们在生活的行为,实际上正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是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综合反映。本文注重于本能层潜意识的讨论,使生活行为的心理分析更加明确和形象。
本能层(visceral)的分析。如何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的本能层行为,而非理性的直觉冲动?我们通过心理电影鉴赏来引导大学生本能层的释放,“所有戏剧艺术使观众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参与进去。这样,它们是探索快乐维度的完美媒介”。心理学流派理论的介绍和心理分析使学生获取 的同时,心理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Boorstin指出电影投合三种不同的情感水平:本能的、替待的(vicarious)和旁观的(voyerur),………‘如果本能水平用内容抓住观众,引起自动的反应,那么替代的水平则用电影中的故事和情感线索使观众卷入。…‘你被吸引到故事中,对情境和角色产生了认同。全神贯注于电影是会感到世界在身边消失,时间好像停止了,身体进入到被转换了的情形中,社会科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flow)。”旁观的水平是理智的水平,与反思层相似,是站在后面对一个经历进行反思、观察、评论和回想,“旁观者”的眼睛,是头脑的眼睛,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这三种水平的转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引导本能的发泄,有利于理性的反思。最终沿着了解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轨迹发展。我们借助心理电影介绍了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流和思维方法,又用心理学的方法、哲学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反思。顺利地引导本能层向理性转归,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
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都经典影片的剖析。他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了人的本体自在(In seOntico),突破了弗洛伊德、弗罗姆、容格、马斯洛第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从本体心理学这个独特的视点,对影片进行深入剖析,并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潜意识动力挖掘出来,进行深层次的生命本体学的分析。人的潜意识世界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它是驱动人体行为的动力源头。导演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影片中表现了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所以,一部伟大的影片是导演的一个伟大的梦,也是创作团队集体潜意识和导演个人潜意识的深层反应。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导演,从西方的伯格曼、费里尼、塔尔可夫斯基到东方的黑泽明、张艺谋……都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同时,又善于寻找到人类灵魂深处的绷紧的潜意识心炫,并将它敲响,将人类本体自在的潜意识本能唤醒。这种唤醒是全人类的自我感悟,而不受地区、文化、民族、人种的差异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部优秀影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关键在于每个观众是从自己的潜意识去信同影片,与生命情结获得同构,观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测试的过程;既是对集体的也是对个人的测试;既是对社会文化的也是对个体生命世界和文化结构的临床检验。观众通过对影片中人物的认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对人的生命结构本质的剖析,是对文化人类的独特探索。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雷洛阿先生说过:‘……生活是电影。’我想更明确地说,电影表现生活,但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电影。”当我们将电影本体心理学的观点介绍给学生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们对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剖析电影、剖析生活、探讨人类的潜意识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积淀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轻盈和纯粹的好心情,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赏析心理电影从侧面告诉我们的另一层意思是,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艺术,享受生活。运用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师生们都感受到认识自我的愉悦、发现的愉悦。课程的开设意义和价值也许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