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心理健康论文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给你两个人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做朋友的话,前一个是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能一笑带过对你每天笑脸相迎的人,后一个是为难发愁,遇到难题总是怨天尤人,每天对你愁眉苦脸的人。不用说,大家都会选择前者,这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健康的心里是我们成长的必备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呢,能够正确对待批评与表扬,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对任何有益社会和人类的事能够充满信心与希望,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心理。反之一个人受到表扬时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丧失意志,不思进取或对任何事都抱有消极的态度,这是不健康的。
怎样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静以修身”这要求我们心要静,要学会目标转移不胡思乱想,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另外,要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在学习生活中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善于创造和奉献,对老师,同学要以诚相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还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被人的意见,能和反对自己的人正确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面对学习。
同学们,相信我们只要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并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摘要]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实施“双育”的途径和方法、基本策略,帮助大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国家早已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和道德水平。
一、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二者的具体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让学生接受正确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但二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心理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面发展,两者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品性观念的形成和适应社会各种现象及行为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扩展与延伸,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社会认知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就难以改变学生心理认知上的偏差,这不仅要从思想道德的宏观高度上把握品德形成的规律,更要从心理的层面即具体、微观的层面上,解决具体和抽象的冲突。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各种心理不适,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盲目的。而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既是一个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一个心理接受和承受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标准,关系到能否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问题,探索和研究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不相同,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1.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培育正确的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尽管二者的内容各有侧重,但目的是一致的。要把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宏观意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使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保证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角色变换带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塑造;大学生择业心理及辅导等。这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从具体、感性、学生可感知的认识出发,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能够见微知著,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对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促进他们自觉达到思想的升华。实现“双育”内容的结合,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指导协助学生。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辅导法、倾听诉说法、自由讨论法、鼓励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生活技巧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法和沟通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注重宣泄和暗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倾向,以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榜样、规范、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教育、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3.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高校的特点,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如军训、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交、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将“双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学会与人交往,认识和了解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转贴于
三、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1.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该门课的目的所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授课过程中,把理论与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使思想道德教育更符合学生实际;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基本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双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要占领校园这块精神文明的阵地,唱响主旋律,抵御消极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紧密围绕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作为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校歌等,能起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作用;利用学工处、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渗透“双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举办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学校广播站、板报宣传栏、校心理卫生协会、校园网等校园媒介营造文明健康的气氛,形成人人重视、追求心理健康,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局面。把“双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精神,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建设一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由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通性,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与心理学教师的有机结合,形成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要从体制上把心理学教师纳入德育工作队伍,二者的结合,便于开展“育人”工作。对专兼职德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政治观念的指导者、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他们的品质人格、道德情操通过言行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而其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更是体现在工作方式方法中,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在完善他人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人格感召作用,既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也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强化“双育”的地位与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互相配合
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素质训练是一个急需探索的新课题。尽管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在训练目标、过程和方法上有一定差异,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一致,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多渠道、分层次交叉进行的过程,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训练”、“自我心理坦露训练”、“解除考试焦虑训练”、“情绪放松训练”、“心理剧”等专门性训练课程;在道德训练方面,则可以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开展各种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仿真训练机会。同时,要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将社会道德要求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使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的转化。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体验,使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思想道德的理论、规范得以践行,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5.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思政网站”,并在“思政网站”中开辟、完善心理健康专题,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咨询网站,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维护、救助自身心理健康的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双育”,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联互动、及时沟通,克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更加真实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技术和网络“双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给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必须注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行为积极向上。具体策略如下:
1.从提高认识入手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教育者对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要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充分认识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因此,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内容、方式上贴近大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并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2.因人施教
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过去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人的个性,采用灌输的方法,影响了教育的实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者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因势利导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和正确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克服消极不良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4.积极引导
关键词: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而存在,让学生去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越来越有限。
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教授中多将重心放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上,很少有教师会主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体,没有以社会为衡量的依托,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一旦没有生活作为依据与支撑,必然会让大学生觉得失去了探索的勇气与机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探讨
1.重视生活实际,客观对待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把握好尺度,对学生接受能力以外的知识做到点到为止,如果课堂上出现过多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必然会干扰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理论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根本,应当注重教授的方法与内容,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深层次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去自行体会。运用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这也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尤其偏爱从生活中来的课堂教案,这种讲课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组织讨论,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多种讲课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适当的氛围,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之一。教师可以多挑选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增强可信度,还能方便学生思考。
2.树立以生活为基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从客观角度来看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现状息息相关,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的生活以及环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应当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赋予学生最真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3.以知识的生活逻辑创新教材编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的困扰,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解答。教师可从生活中去搜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素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贴合实际,避免现实与课本的脱节。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修改是教师的工作任务之一,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等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以开设专题讲解的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讲课,而其中选取的材料应当是以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为主要内容。这种教材内容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和指导意义。心理健康教学应以实践为根本,开展相关集体活动,而活动中应当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知识训练时,应大范围运用理论知识,以当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堂的核心内容。不管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活动,都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实施教学工作。所有知识都是有一定规律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逻辑思维模式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课程,希望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既要在遵守心理健康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又应当以生活化的资源为主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其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探讨了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上,要注重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途径上,要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微观层面的意义。
[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庄濛杰(1984-),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奚晓岚(1980-),女,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王珏(1974-),女,陕西宝鸡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无锡2141 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60)和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的多因素实证研究及神经网络预”(项目编号:2014SJD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65-02
近年来,受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工作方法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多数高校不仅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还开设了心理学课程来辅助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设,继而形成了其学科体系框架以及理论,获得了研究成果和相关分支学科。拥有健康的心理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理论被引入国内,其倡导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心理现象,积极开发人的潜力,为构建个人幸福的生活做好铺垫。相关理念、方法指导和影响了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其运用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手段,对人类行为中那些积极的、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以及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研究,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们所具有的潜在的、固定的、实际的以及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主张对人的心理现象用积极的心态去诠释,以激发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改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我国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定位为那些被情绪困扰从而造成行为失调的个体,忽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调整了这一错误的取向,不仅重视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努力帮助个别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并且在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持有批判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出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方面,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
2.提升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准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减少,还包括满意度、幸福感等一些其他积极情绪的增多,其主要的目标设定和工作内容是追求主观幸福感以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3.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问题的成因、对策的探究等描述层面的问题,较少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和定位,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主要倡导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具备调适自己心理的能力,只是有的被暂时遮住了而已。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崭新的视角来展开工作。
4.创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工作理念及工作手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是在传统的“问题导向”模式的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从消极逐渐转换成积极,这是一次理论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于发展一门挖掘和培养人类积极力量的科学,运用适当的测量和评估标准探索个体内部的积极力量,采取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积极力量的形成阶段和方式,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干预和预防消极力量的滋生,从而更好地塑造个体内部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估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提高,作为一套以正面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新型体系,其技术手段主要是把结构化的问卷作为测评主体,并与其他方法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构建一套完善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为基础,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注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全面、科学、实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认知性和情感性的整体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养成是其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出现教育资源的短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加大等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主观幸福感,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面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获得有三种基本的积极体验,即对过去生活的满意感、对现在生活的福乐感、对未来的希望感,这就衍生出培养大学生积极体验的三个子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大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生活的愉悦上,摆脱痛苦的经历,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感;通过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目标明确性,加强他们的福乐感;通过引导大学生建立信心面对未来的挫折,提高他们的希望感。只有从这三方面人手,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第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完善。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会采取更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和困境。因此,如能培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方式、解释风格以及内在的心理动力,就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积极心理学把人格分为乐观型和悲观型两种。赛里格曼认为,人们在面临成功或失败时都会自我解释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认为失败或挫折只是暂时的,由外因引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或者当外部环境改变时情况自然会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长久的甚至不可改变的,并且他们会将此悲观心理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积极的,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外物;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往往是消极的,注重外界的影响,他们容易形成压抑,紧张,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问题。因而,调整大学生的这些负面情绪,需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
2.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积极心理学体系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既要获得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要求。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宏观层面的探索。一是要从制度方面做好保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要求配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规定其职称走教师系列或思政系列,从而确保队伍稳定性;同时确保工作经费的投入及软硬件配备等。二是学校上下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人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这是一个系统工作,要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每个环节。三是要创建积极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学校整体的布局规划、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和周边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以及情感气质。创造积极的人文环境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优良学风的建设、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及积极校园文化的营造。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挖掘家庭的潜能,开展“家长学堂”等心理普及活动,将积极心理学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此外,高校要运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社会多作贡献,相应地,社会也将带来正向的反馈,在这种良性循环影响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微观层面的探索。一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将弱化以往的问题导向,更多地将积极心理学内容渗透到课程建设、校园活动及宣传中,在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中通过发掘个体自身的力量来有效地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二是心理工作者师资队伍培养是重点。在对专业人员培训基础上,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党团队伍力量,积极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大对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和强化学校的预防体系网络。三是发挥同伴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设立和完善朋辈互助工作制度,专业的培训及督导,培养一批大学生朋辈组织,通过他们将积极的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最终达到助人自助。四是借助优势展现亮点。开展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展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展现学校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学校的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本校。五是积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如何需要接受积极的评估体系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如是否建立心理咨询室、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经费下拨情况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是否运用积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成长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量表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测评,包括生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积极的内在动力、积极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实现积极教育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高校的功能之一是培养人才,优秀的人才必须以身体和心理完满状态为前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实施从消极向积极的转移,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性的需要。
[
参考文献]
[1]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3]郭兰,邓芳,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 10).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
[5]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作用的物质---内啡肽。***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8]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关键词】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高危行为;五位一体;动机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前所未有的疾病和诱惑不断产生和蔓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转型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浓烈,求知和探索欲望强烈;同时,心理承受力、判断力低下,抵御诱惑的能力也很薄弱。因此,在面对纷繁百态、变化万千的新事物新社会时,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损害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和动机理论,针对大学生高危行为进行“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试图建构符合我国大学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以及婚外,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五、结语
“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个人为主体,以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健康教育为核心,将大学生自预和多元主体综合干预相结合,从灌输知识、形成态度到促进健康行为,三程序贯,贯穿大学生成长过程,整体预防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发生,这种方法积极、科学、有效,且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假以四方主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可望极大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高危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2] 刘桂珍。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742).
[4]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 2011(5).
[6] 杨铁凡,金友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医,2013(10).
[7] JING SHUGLING.Survey on sex conceptand behavior of city unmarried youths in 1990s.Chin Pop Sci,1997(2):50.
1.1研究工具
选取SCL-90量表。该量表是Derogatis等(1973年)编制的一个包括90个题目的症状自评量表,它一般让被试者对一段时间(通常是1周)以来的状态(如“极易哭泣”“感到害怕”)进行1级~5级评定(也有个别研究采用0分~4分),其中1分代表“无”,5分代表“严重”。其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其中“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研究者很少对其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并未提供“其他”因子的数据,因此这个因子未做分析。
1.2文献搜集
按照辛自强教授等的研究确定文献筛选原则,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文献筛选标准:①研究使用的量表应是SCL-90;②研究至少报告了某一个ICU(院级ICU和科室ICU)量表9个因子的描述统计结果,应包括例数、均值和标准差;③考虑到ICU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年—2012年;④研究对象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院级ICU和科室ICU护士。文献排除标准为:①按照特殊标准选择被试者的研究,比如男性护士、高年资护士、合同制护士等;②基本数据不清晰且无法修正的研究;③相同作者重复发表同一批数据的研究,本研究中只取其中最为权威文献的数据。按照此标准,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词“ICU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ICU护理人员”搜索题名、摘要和关键词,再在结果中搜索“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筛选从2000年—2012年的文献。本研究数据年代以文章中所述年代为准,对于未报告取样时间的文献,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以及一般的周期,采取发表年减去1年。
1.3文献编码与相关特征描述
按文献搜集步骤,本研究得到2000年—2012年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涉及1305名ICU护士。由于大多数SCL-90的研究均采用1分~5分的5级评分,为了统一,将0分~4分计分的各项研究采用将各因子均值加1的方式转化为1分~5分计分。
2结果
2.1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整体变化
为了考察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年代之间的关系,分别对SCL-90中9个因子与年代之间的散点图进行了分析,发现这9个因子均分均与年代呈线性下降模式。为了更直观地表示ICU护士SCL-90各因子与年份的关系,研究者根据样本量计算了每年的加权平均数。发现各因子随年份波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见图1。为了考察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在10年间的变化,对SCL-90各因子与年代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ICU护士SCL-90各因子均分只有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与年代没有相关关系,其余各因子均分都与年代呈负相关;因子标准差方面也是偏执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与年代没有相关关系,其他因子呈负相关。对样本量进行加权操作后,年代可以解释强迫因子8.6%的变异;解释恐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5.3%、2.9%、1.7%的变异,其他因子的解释度均不超过1%。进一步对对各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代与绝大多数因子标准差存在正相关。说明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异程度显著加大,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集中程度不如10年前。总之,ICU护士SCL-90得分随年代逐渐下降,本研究按照辛自强等的做法通过计算效果量(d)、解释率(r2)来评估ICU护士心理健康状态的提升程度。其中SD是所有研究数据标准差的算术平均值。ICU护士SCL-90各因子分最近10年变化明显,各因子均值差异分布范围从0.09~0.46,从d值可以看出,因子分大部分都处在下降的区间,平均在0.17~1.03个标准差,r2值表明SCL-90各因子得分下降了1%~21%。依据Cohen对效果量(绝对值)大小的区分,当效果量d大于0.5时可视为“中效应”,即肉眼可见,并足以引起重视的效应;大于0.8时视为“大效应”;0.2~0.5视为“小效应”。由此可知,强迫、抑郁、焦虑3个因子为小效应;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的年代效应为中效应;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随年代变化的效应为大效应。表明ICU护士在这10年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变好,变化幅度大致为中效应。
2.2不同地区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同地区护士的社会地位的不同,护士尤其是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者对不同地区的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研究。本研究中,对地区按照医院所在地属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三类进行了分析,其中有一篇文献针对东北地区多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分析,未指明城市,不做分析。直辖市医院的ICU护士的效应量d变化较大,从0.08~0.96。其中躯体化效应量的变化为大效应;恐怖因子的效应量为0.80,是中效应;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为小效应,其他因子变化量很小。r2值的范围0.00~0.19,各因子分有升有降。躯体化因子19%的上升表明心因性的躯体化症状在ICU护士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恐怖因子分14%的下降则表明ICU护士的安全感有所增强。。考虑到样本的因素,副省级城市医院的ICU护士只有从2004年开始分析,副省级城市与直辖市医院的ICU护士在年代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按照Cohen的标准,除恐怖因子外,大部分因子的效应量都在小效应的范畴。r2值表明副省级城市医院ICU护士各因子分得分下降了1%~4%。地级市的样本量较少,本研究从2005年的数据开始分析。地级市医院中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市有显著差别。从效应量d来看,躯体化、强迫两个因子可以分类为大效应;焦虑、敌对、偏执3个因子的效应量是中等程度的效应;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为小效应。r2值表明SCL-90各因子得分降低了1%~21%。
3讨论
3.1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变化情况
本研究从年代效应的角度来探讨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SCL-90各因子与年代之间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年代对于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加权后的因子得分与年代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因子均值和标准差都与年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通过计算效应量和解释率,发现ICU护士最近10年SCL-90大部分因子都是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医院对于护理人员尤其是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ICU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提升。近些年,医院对于护士的心理健康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有些医院也已经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开展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随着员工帮助计划(EAP)的推进,有些大型医院也开始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运作,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些努力的确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的变化波动性较大。当然,本研究中由于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数量较少,导致分析的样本总量较少(1305人)。并且早期研究中,部分研究报告不甚严谨,样本量过少(如1999年数据样本量只有18人)。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本研究中数据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3.2不同类别城市的ICU护士的特点
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本研究按照医院所在地类别对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直辖市医院获取的资源最多,副省级市也就是省会城市次之,地级市最少。虽然考虑到地区的平衡,基本是每个地级市都有一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但是其员工尤其是ICU护士的地位和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本研究发现,直辖市ICU护士的效应量变化较大,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有自己的特征,因为心理焦虑、压力过大导致的身体不适感有增强的趋势,但恐怖因子的降低也说明医疗环境改善对于ICU护士心理安全感所起到的作用。副省级城市SCL-90大部分因子效应量都只能达到小效应,表明副省级城市医院在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关注有待加强。地级市的ICU护士SCL-90各因子效应量变化相较于副省级城市变化更大,尤其是躯体化因子的效应量竟然达到了-1.03,综合其他的研究结果,认为更多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追求,医疗资源向直辖市、副省级市的集中,导致地级市ICU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4建议
从研究结果来看,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在近十年间逐渐好转,但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说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又不能掉以轻心,护理人员尤其是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仍然非常值得关注。
4.1构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为了持续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医院管理部门和护理管理人员应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持续关注,构建一个由上而下的包括医院管理部门—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成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医院管理部门应当成立职工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并由主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医院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领导小组应包括医院主要科室主任、行政部门主任等人员。在护理部中,护理部主任既是医院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又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导者。护理部要建立专门机构,设立专职人员组织管理全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室中,护士长是护士心理健康的信息收集者和危机处理者,也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最为基层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建立护士心理健康月报制度,由科室护士长每月向护理部汇报本科室护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护理部建立全院护士心理档案,并按季度向医院心理健康领导小组汇报。
4.2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提升重点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日常工作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重点人群。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医院可以推进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专业化,针对重点人群比如ICU护士开展员工帮助计划(EAP),将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公司,通过心理讲座、素质拓展、心理咨询、健康指导等方式,缓解长期高负荷工作压力带来的心因性的躯体化症状、工作焦虑和倦怠等问题,满足护士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提升他们的职业满意度。
关键词: 中国;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89-0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心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结构、家庭状况和教育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值得认真关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国早期幼儿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0—14岁儿童有2.2亿人,根据近年来有关报道发现: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则在13.97—19.57%之间,大约在3000—4300万人左右,这是多么庞大的群体。问题幼儿的表现为:多动、违纪、焦虑、抑郁、任性、孤僻等,其中,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现。以北京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90年代为12.9%,到了本世纪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上升为18.2%,儿童行为问题的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了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未来人才的素质,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幼儿阶段年龄在3—6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积极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对于培养我国未来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开展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迪。
一、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奠基时期,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幼儿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幼儿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究其原因,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管理者到教师和家长中普遍还存在模糊认识,对健康的认识存在一些片面性,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许多方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还不到位。只能在摸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比较薄弱,相关的积淀不够深厚,这就导致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比其他国家落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有些幼儿教育机构只是在指导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采用一些零散的书籍。我国专门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不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会忽视对一些引进资料理解和消化。这样,理论的高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低下就形成了矛盾。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倡的是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消化和理解教育家和外国专家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而且要结合当前的实践,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达标
目前,大多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幼儿园教师。但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有不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虽然取得《专业合格证书》,但由于在校学习时对幼儿心理知识学的少且较为肤浅,缺乏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标准,因而时常对幼儿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和困惑。既不能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幼儿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幼儿园教师平时任务也较繁重,除了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照顾幼儿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需要。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来就会加重幼儿教师的负担,在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难度不言而喻,效果也显而易见。因此,受过系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训练的教师匮乏,成了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专门师资力量的缺乏会导致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停滞不前,而且会使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当中。很多幼儿园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无法正常地在幼儿中开展心理开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目标和内容的建立就任重而道远了。
题目: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浅议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师管理 心理健康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对幼儿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幼儿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前提,他们作为幼儿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实现幼儿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川能不能培养出健康成长的孩子,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外,关键在于教师的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健康。如果担当此重任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又怎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因此,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成功的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工作的职业特性
1.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如同培植苗木,它关系到儿童终身的事业与幸福,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要搞好幼儿教育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尤其在当今,在提倡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复合型的能力、良好的个性特征等。〔’!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目标、策略等提出的愈来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就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感觉到自身发展的压力。
2.工作量大、工作烦琐
幼儿教师面对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需要处理的事情从照顾好幼儿生活起居,到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再到培养他们的个性,工作量大,琐碎繁杂。根据国家现行的规定,幼儿教师工作时间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但是由于幼儿学校为了满足孩子多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二)学校的原因
1.教师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进行自我发展。除了基本的能力素质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手段等。广大教师必须克服时间、经济以及精力等方面的困难,尽最大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地引入到了幼儿学校,这必定要求教师能适应新的形式,能够跟上课改的步伐。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只有少数教师有进修的机会,大多数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2.幼儿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满意度低
幼儿教师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同事、教师和领导之间几个不同的层面,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每一个层面的关系都会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他们的心理状况。在所有这些关系中,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满意度低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调查显示,有13. 8%的幼儿教师不喜欢幼教工作是因为工作单位里人际关系不如意,而喜欢幼教工作的教师中有64. 7%则因为喜欢单位里那种融洽的人际关系。xxx
(三)社会的原因
1.家长的期望过高
现代幼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苗”、家长的宝贝,因此家长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给予了很高的期望。}a]家长们不再把幼儿学校当作是孩子的临时寄养所,而是赋予学校重任,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在幼儿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也对幼儿学校在教育环境、教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的支持度不够
虽然社会上对教师有很高的赞誉,但有一些人对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师却怀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觉得幼儿学校不同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很好的被肯定和尊重。社会和家长们的对教师的不肯定和尊重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教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三、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采取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儿童的质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社会、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不断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才能有效提高幼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种种原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身体、业务、心理等方面。管理者对教师进行管理以保证教师的高素质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规定教师的招聘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保证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的教育教学问题。!’〕二是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应付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新时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三是学校管理者应定期请来幼儿教育专家,以专题的形式给幼儿学校的教师传达新的教育理念,保证幼儿教师能根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对社会上对幼儿教师存在偏见、不尊重的现象,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好宣传和沟通的工作。一方面,向上级行政部门反映,通过法制与宣传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幼教的社会氛围;〔‘忍另一方面,管理者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幼儿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使其付出与回报基本持衡。
(三)开展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咨询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纳人到学校管理的内容中来,对教师开展心理沟通和心理辅导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等增加教师对心理知识的了解,使他们具有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如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等;还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缓解压力。
(四)提供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提高他们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师工作环境:一是校领导应在科学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在评价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走“人本化”、“人性化”管理的路子,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让他们与领导拥有同样的话语权。二是建立和谐的群体协作关系,妥善解决教师间的矛盾冲突,尽量多组织集体活动,使教师有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三是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使教师的情绪得到合理的调节,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和积怨,教师的工作压力自然会减小,心理问题也会慢慢减少。
多种迅速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有同有异,受体制和从业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化
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实际工作的描述,如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可以开展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方面的工作。许多研究者把开展工作的一些手段称为模式,混淆了模式与手段的概念,未能区分出模式是一种成熟化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而手段是实现某一目标的方法。
(二)封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是围绕学校、系、班级及宿舍展开,从学校开始在学校结束,呈现出封闭式的特点,现有模式忽略了心理影响因素的开放性和心理问题来源的时间持续性与复杂性,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脱离于家庭、社区、医院、专业心理教育机构之外。
(三)形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上遵循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的线路上,一方面,缺乏理论模式指导下有效评价教育效果的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仍停留在事后补救阶段,重视诊断治疗、事后干预和单个咨询,却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教育。
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纵观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区别在于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都只是截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阶段来应对现实状况。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历史来看,经历了由个体到全体、由个别到一般、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主要出现了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整合模式[10]。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及心理学模式都注重部分有心理问题人群的测量、矫正、治疗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教育学模式则针对全体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模式既重视解决学生的个体问题,又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重视学校氛围、学校政策制定、教师对学生援助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四个内容间互为补充,共同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由关注个体发展到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上述各种模式从微观层面建构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未涉及宏观层面的资源利用和整合方面。从宏观的资源利用方面来看,出现过学校家庭合作模式、学校社会合作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11],学校家庭合作模式的侧重点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社会合作模式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模式集家庭、社会、学校的力量为一体,成为了世界范围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也应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该整合模式纳入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全部因素,在动态化的过程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与学校、心理机构、家庭及人际关系结合起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上述两个模式中的某些特征,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结合微观和宏观模式,走出整合“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模式的道路。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本土性
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均来源于西方,因此,杨国枢等许多心理学家主张加强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充分考虑本土的文化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对民众与研究者的影响。所谓本土化就是以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依托,对西方心理学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进行改造,使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并成为本土心理学一部分的过程[12]。仲穏山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将国外引进的心理健康理论与技术进行必要的转化和替换,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任何心理学理论都应从本土文化圈出发,预测、解释及干预人们的心理生活[14]。教育者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应从多个方面着手:(1)指导思想的本土化,即充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教育方针为指导,实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目标;(2)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贴近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儒、道等传统文化的优点,并统一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3)注重心理测评工具的本土化,制定出适合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测量工具。
(二)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