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医学成为研究内容的重点,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医学科学论文范文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中华文明;儒家文化;中医诊疗观;形成;发展
[作者简介]唐乾利,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教授、主任医师,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陈小平,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覃文玺,广西中医学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何清湖(本文通讯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208
[中图分类号]G03:R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086-04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从巫医一体的理论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同时直接指导着中医诊疗观的建立。在统治者推崇儒家文化的年代里,随其重点的变化,中医的诊疗观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演变,本文就其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作一初探,并就中医学发展思路作一些初步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原始儒学时期
先秦时期是以孔孟为主的原始儒学时期。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中对周易的整理对后世儒家学者的影响极其深远。儒家与易学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儒家是以《易经》为宗典、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学术派别。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其成书时间与孔子的年代相差不远,作为医学理论的文字表述,其中的阴阳五行理念并非来自于儒家思想,相比之下,与阴阳家的理念更加接近,可惜阴阳家的典籍已全部失传,无从考证。这些理念直接构筑着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诊疗观念,故在先秦时期,儒家对中医诊疗观的影响并不非常明显。
二、经学时期
(一)汉儒经学的建立及其主要思想
汉以后,依靠秦时耆老耳传重写经书。汉武帝即位后,采纳了当时儒家董仲舒的意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博士原有制度,增设弟子员,有五经博士之说,凡不尊六艺、习孔子之术者悉去之,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崇高的法定经典,也是士子必读的经典。汉代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重于在经典的字词句中探求微言大义,自此经学正式宣告诞生。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著书十余万字,奠定了经学在中国2000年历史上作为主流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核心的地位。其主要哲学思想既承传了汉以前儒家的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益生主题思想,又吸收了墨、道、名、法、阴阳、农等各家学说,不仅接受和发扬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而且还大量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乃至墨家学说中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董仲舒比较系统地发展和糅合了先秦儒家的“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中和”平衡思想和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些思想不仅渗透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天人之学具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功能。而且成为汉以后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学与中医阴阳观念的差别及儒医形成的基础
董仲舒整理的阴阳学说主要来自于《易经》,易经的阴阳主要以二的倍数增长,以一分为二为主体。《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道明了天地阴阳变化之理,但是《易经》的阴阳与《黄帝内经》里的阴阳并不完全一样。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黄帝问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以看到,在中医诊疗体系中,阴阳的三阴三阳理论是非常独到的创造,不与其他体系雷同,这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主要辨证论治体系就是三阴三阳体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按照《易经》阴阳分法固然合于天道,但是因为取类的不同,对三阴三阳的诊疗观还是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医的诊疗观开始出现了分歧。
由于儒家官学地位的确立,对于医疗体系乃至社会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医疗队伍的组成结构也造成了新的变化,给后世一种医疗群体――儒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儒医这个群体是最终导致中医学诊疗观分裂的重要人群。汉以后的执业中医的人群结构数据表明,两汉至唐代52位著名医家中,儒者多见。
(三)经学后遗症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阴阳五行学说、祥瑞灾异说后来演变成为流行于西汉末并兴盛于整个东汉时代的谶纬应该是董仲舒始料未及的。由于其理论中提供了谶纬之术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对政治措施的影响方式上,逐渐与谶纬神学合汇,尤其是王莽与刘秀在夺取政权之际公开利用,将若干谶语编为官书明白昭告;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又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定为功令的必读书,“言五经者,皆凭谶纬说”。儒生为了利禄都兼习谶纬,称“七经纬”为“内学”,而原来的经书反称为“外学”。使得谶纬的地位实际上凌驾于经书之上,从而让谶纬之术发达起来。
谶纬的兴盛对中医诊疗观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本来《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构建的传统中医诊疗观已经脱离了传统巫术鬼神占卜的概念,谶纬的兴起直接通过官方把这些理念重新打回到中医的诊疗观中。这在后来的很多医书记述中可以得到证明,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到孙恩邈的《千金方》里都有很多谶纬术的记载。
延至东汉末年,人们得病不是先找医生,而是找巫师,谶纬学泛滥极其严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当时的人:“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张仲景对此情况痛心疾首,撰著《伤寒杂病论》正本清源,奠定构造了正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使中医的诊疗观在文字上规范下来,让中医学独立于谶纬学之外,并显现出不可比拟的临床效果,这是张仲景至今仍被尊为“医圣”的原因。
谶纬之学虽经魏晋以后屡被禁止,但仍然在民间流传,明清时期还有很多医书存在着这些记述。只是到了“”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传
统学术退位,谶纬之学才开始真正敛藏起来。
三、理学时期
(一)儒学思想的分野
宋以后。以五经为主干的章句训经学因自身僵化而陷入绝境,熙宁变法失败后社会矛盾激化,佛学南禅宗改革运动的思想浪潮冲击,使得教条经学的专治局面开始发生振荡。疑经之风逐渐兴盛,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尚书》。儒家文化随之发展成为一种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走向政治哲学化,为统治者提供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以适应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的学说,也因此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儒学这时主要分化出两支,一支是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主张“宇宙之间,一理而已”,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朱熹则是儒家理学集大成者,其所著的《四书集注》也成为元明以后中国科举考试的教材。另一支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主张心外无物,是以“心”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四库全书简明录》记载:“朱子无极之辨,陆九渊攻于前,格物之说,王守仁轧之于后,诸儒各争门户,垂数百年。”
儒学的内部争端体现出明显的思辨性,引经据典皆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不固守经文本义,这些思想上的变动对中医学的诊疗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后世中医诊疗观上的分裂,形成中医的学术分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小叙》:“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不仅概括儒与医各自学派分立时间,也暗指了儒之门户分于宋,与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二)儒医大量产生。改变了原有的医疗队伍结构
宋朝时候,国家对医学非常关注,不仅帝王本身熟悉医学,而且还不断下诏书指导全国的医事活动。《宋会要辑稿・崇儒》:“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者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甚大惠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儒医在官方的提倡下正式形成潮流,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司马光的《医问》,高若讷的《素问误文阙义》及《伤寒类要》等书。名儒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对此更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大批儒生加入到医学领域之中。由于儒医本身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在中医群体中占比例增大后,其学术观点直接影响到中医学界的观点,中医诊疗观的蜕变亦因此而生。
(三)金元四大家的产生标志着传统医学诊疗观的分化
金元时候。中医的诊疗观开始出现明显的分野,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他们对《黄帝内经》各执一义,先是河间学派刘完素以“火热论”病机创立了“寒凉派”:张从正师刘完素发展出“以血气流通为贵”的“攻下派”,李东垣尤其重视脾胃成“补土派”;朱震亨倡导“阳有余阴不足”建“滋阴派”。4人中至少有3人和儒家扯得上关系。张从正著书叫《儒门事亲》,李东垣曾从师于当时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朱震亨则是师从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学儒门理学,其书《格致余论》亦含有“格物致知”之意。他们都反对“集前人已效之方,应今人无限之病”,这些都是受宋儒疑经和部分理学思想影响而生的。由此可知,中医诊疗观的分野与宋朝儒学的门户分别有直接的相关性。
(四)理学后遗症
随着儒家理学的“穷理”深入,逐渐出现了空谈理论,不尚实际的风气,这也对中医诊疗也影响很大。到了现在,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大生产分工的深化,出现了只谈理论不会临床的中医理论家,也许或多或少的还是和理学的遗风有一点关系的。
心学的修习方法必须是德才兼备。智慧过人者方能成功。其发展到最后竟然成了“小人无忌惮”,尤其是把“医者意也”发挥到极致之时,其流弊更是直接导致了诊疗的随意性,没有规范。没有章法,诊断上没有精准的判定,疗效上没有确切的估计,中医至此便逐渐衰弱,使西医学乘虚而入占据了主流医学地位。
四、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长期占据官方的统治地位,对中医的诊疗观念有着极深的影响。儒学的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演变造成了中医诊疗观的变化,尤其是宋以后儒家分野,造成金元时期中医诊疗观的分野。但最终医学仍是医学,既不是哲学也不全是文化。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的变化中伴生发展的一门经验实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唯一检验医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就是临床疗效,不论诊疗观如何发展变化,能指导临床治愈疾病的理论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中医独特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独特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对人体本身和人体科学本身以及防病治病都具有独特和卓越的见解,是一门符合自然科学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医学科学。没有古代的中国哲学,就没有现有形态的中医学理论;没有儒家文化,就没有不断发展的中医诊疗观。可以说,中医学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儒家文化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与不断的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中医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哲学和文化的范畴。因此,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和研究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进行方法论及诊疗观的变革。
由于儒家文化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毫无疑问儒家文化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属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又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来建构理论体系。并建立了中医学的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并使之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中国传统自然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万物始基的元气本体论;另一方面则是宇宙形式的天人合一论。正是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元气本体论和天人合一论,才使中医学形成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方式和理法方药的独特体系,尤其在中医诊治方法上,也无不富有传统自然观的特质。元气论以及阴阳学说等哲学思想给予了中医发展强大的指导武器。在这种思潮下,中医学形成了一套整体的理论体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宇宙息息相关,人体无时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一、将历史的视角纳入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
从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这种现代医学模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专家、学者对其理论意义及临床指导、医学教育的实践价值进行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一)对现代医学模式理解的不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系统思维方式的产物[1]。对它的理解往往采取的是全面性这一静态视角,而忽略了系统的演化性这一动态视角,前者集中关注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后者则以系统在各要素与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演化为关注重心。这就意味着,系统思维方式中实际应包含两个维度:全面性维度与历史性维度。但遗憾的是,当人们用系统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思考医学模式问题时也是如此。
(二)关于历史的视角
历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马克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历史理论。虽然“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历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2],但通过深入分析,会发现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历史进程,泛指事物的一般发展演进过程,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因此就有自然史、人类社会历史、人及其思维的发展史;二是历史活动,特指人类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现实的人类活动总是具体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是历史的。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的最大特色就是用历史活动来解释历史进程。一切历史进程,不管是有关自然界还是有关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归根结底都根源于人类的历史活动(社会实践),只有从历史活动出发才能解释历史进程。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也适用于自然史。马克思用“人化自然”的概念将自然史、社会史和人的历史统一于人的历史活动之中。
二、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的演进
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可得出三层逐渐递进的“历史”含义:第一,医学研究对象有演进历史;第二,医学规律有演进历史;第三,医学规律的演进发展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一)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研究对象的演进历史
唯物史观是以辩证法为内核的。按照辩证法的本意,不能把事物单纯地看作一个当下的东西,而要看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展开过程。现存的任何事物实际上都通过扬弃,将以往的发展阶段包含于自身。同理,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审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要看到它包含着以往所有历史形态,是一个历史过程。虽然在抽象意义上,医学一直以人的疾病和健康作为其基本研究对象,但在不同医学模式下,医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并处于发展链条之中。在神灵主义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下,人们将人体的异常看作是神灵的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人自身的研究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取悦神灵或把握住自然的本质;在机械论医学模式下,人们关心的是作为机器模型的人体在其运行中的机械故障问题;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考察的是病原体如何导致生物人体的病变;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则把人看作是自然生物体与社会生物体的统一,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作用怎样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疾患。因此,用辩证法眼光看现代医学模式,就要将其理解为所有以往医学模式的历史性统一。这点在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现代医学模式将生物因素作为导致人体疾患的主导因素,这就扬弃了生物医学模式,而将其积极因素吸纳于自身。
(二)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规律的演进历史
经典科学哲学认为:科学定律是从来就存在着且等待人们发现的纯粹客观规律,人是自然的绝对中立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以往对医学模式的静态理解,实际上就把医学规律看做是静止不变而非演化着的。但这种静态的观念在进化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双重冲击下必然被解构。一方面,从现代进化论中可以引申出规律在逐渐演化的结论。从康德提出星云假说开始,到达尔文建立物种进化理论,生物演化的观念逐步被确立并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与牛顿时代的科学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自然看作是逐渐演化的。但这些“新”科学家仍持有一个不自觉的悖论:自然是有历史的且处于演变中,而规律则是静态不变的。出现该悖论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把历史的观念贯彻始终。试想,既然自然在演化,那么随着演化出原先不存在的“新事物”,而涉及它的规律必然也是“新规律”,是逐渐演化而成的。所以,不仅事物在演变,规律同样也处于演变之中,这是历史观点的必然结论。其实,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狄拉克的大数假设就得出万有引力常数G可能也处于变化之中的推论[3]。之所以人们很少察觉到自然规律的演变,其根本原因在于该过程极为漫长,超出了人类现有的历史视野[4]。既然一直被人们视为必然规律的自然科学定律在本质上处于演变中,那么直接与人相关的医学规律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现代医学模式本身内含着医学规律逐渐进化的结论。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规律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要素复杂作用下形成的复合规律。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社会因素,也正是它体现了最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社会生活的变迁最迅速、最显著,当人们承认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时,也就承认了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承认它处于不断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三)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演进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从医学规律中的生物学因素看,人类在掌握了现代生物学知识后,对直接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自然因素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规律的演变,使其打上了人类历史活动的烙印。比如,由于人类医学活动的影响,病毒发生相应变异,最典型的就是抗生素大量使用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或者发生变异,产生“超级病菌”。有关研究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性具有显著的差异[5],这更加表明人的活动对生物规律的影响。再比如,基因技术使人获得了改造物种甚至创造新物种的能力,这种改造必然对生物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医学规律中的心理因素看,心理规律比生物规律更明显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从心理规律的产生看,它是以人的存在及其心理活动为逻辑前提的。因为,唯物史观认为,心理意识根源于社会物质存在,且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心理规律及其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发生变化。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时代,心理因素对人体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不大;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疾病也就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就深刻说明了这点。从医学规律中的社会因素看,社会生活变迁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最直接后果。更准确地说,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广义理解中,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与人类活动、人类历史与人类活动本来就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因此,社会生活不可能与人的历史性活动区分开来,没有人类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生活变迁。#p#分页标题#e#
三、从历史性视角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有人会提出疑问,在目前对现代医学模式采取全面性(或曰静态)视角的解读还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情形下,是否有必要提出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性(或曰动态)解读视角?对这个疑问可以从哲学的使命来回答。“哲学总是站在科学的后面,而哲学的眼光总是落在科学的前面。”[6]否则,哲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医学观是医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哲学反思要为医学发展服务。因此,对现代医学模式进行历史性解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医学哲学学科建设关于医学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广泛地讨论医学哲学的内容、理念和方法[7],有人则深入地思考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历史性解读实际上是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来理解医学观,以此为基础可以加深对医学哲学的理解。例如,关于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应“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作为医学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8];有学者则认为“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健康’,而是人的生命存在”[9]。这两种观点,前者太具体,后者太抽象。而从历史性视角来理解现代医学模式,其逻辑起点则应该是人的历史性社会活动。这既是对前述医学规律的演进源于人类历史活动观点的呼应,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1授课方式该课程采取理论
授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编辑部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协商后,将课程定为选修课,授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课程定在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从2014年的4月2日延续至2014年5月7日,每周三下午的6~8节,共6次课(带考核),每次3学时,共计18学时,计1学分。按照学校规定,授课老师由编辑部中级以上职称的编辑担任,共4人,每人承担1次授课,并特别外请协和出版社相关专家为学生们讲授“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
2授课内容和过程
课程共设置了6方面内容,最终根据课时安排,确定课时顺序为:第1课,如何在SCI收录期刊上;第2课,医学论文概述及论著撰写方法;第3课,医学综述的撰写方法及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图表问题;第4课,病例报告的撰写方法;第5课,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第6课,考核。其中“如何与编辑部沟通”不单设课程,会贯穿在每个教学内容之中。主要参考书目有《中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医学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指南》、《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以及《医学统计学》等。由于编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组稿和稿件的编辑加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的教学工作。为了保证本课程达到教学要求,编辑部每位承担教学工作的编辑都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所承担的授课内容,制作教案,熟悉教学内容。教案的准备既要撰写教学大纲,还要准备教学幻灯。在正式授课前,授课编辑还要逐次面向编辑部全体成员进行正式试讲,由编辑部全体成员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评讲分析,以确保课堂内容正确、结构合理、表达清晰、教案精美。
3考核方式课程采用了考查方式
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查定在该课程的最后一次课,由编辑部所有授课老师共同承担考查任务。一般每次授课,授课老师都会对本堂内容再进行1次归纳总结,提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每次课会留出10~20分钟学生提问时间,并设置若干思考题供学生课外复习。考查内容也基本出自这些思考题目。
二课程总结
1授课方式、内容和授课对象的总结
该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以幻灯片为主要展示材料。作为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单纯依靠理论讲授,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枯燥,掌握起来也不直观、具体。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多媒体电教室直接上机教学,学生可以直接根据老师授课内容进行操作。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从医学院校的实际专业出发,并不着重强调太多的编辑学内容,而是讲授对学生更具实际意义的医学论文撰写和投稿内容。尽管如此,由于对选课学生的前期了解不够,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还存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不足。本次共有58名选修学生,主要来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学和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以2013级一年级(35名)和2014级二年级本科生(21名)为主,其余2名为2011级三年级本科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基本没有临床实习经历,接触课程也有限,更没有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的经验,所以学生对部分授课内容还难完全理解。基于此,授课编辑也临时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尽可能少讲理论,多举实例。另外,在笔者承担的“论文写作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一课中,考虑到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统计学知识,因此尽量多一些演示操作,减少理论讲述。同时把内容压缩简化,空出1个学时讲授“科研诚信”的内容,以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考核方式的总结
百度百科在高校分类词条中对我国高校进行如下划分:(1)从办学层次分为::“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中央部属本科院校,省属本科院校;(2)从学科范围可以分为:综合、理工、师范、农林、政法、医药、财经、民族、语言、艺术、体育军事类院校。现在经济与高校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但是由于高校经济数据的不容易获得,因此本文就将学校所在经济发展区域进行简单统计。按这三种因素将59所院校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得到的内容(数据来源于各个院校的网站,时间为2014年1月)。我们可以初步概括一下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学校的特征:教育学科实力较强的学校大部分为部属的院校,而且师范类院校在教育学实力的评估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与该校所在的区域关系不大。为验证猜测,用SPSS20软件对上述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代表高校实力的平均分与院校是否为985、211,学校类型以及所属区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而与师范类院校所占比重及该院校是否为部属存在显著相关性,
2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规模分析
上述因素是对教育学所属学校基本特征的简单分析,下面我们将从学院规模角度进行分析。柯文进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微观上的大学规模表现在一定规格额学生的培养容量,以及学科、专业、教师、校舍、设备等因素。我们将从教育学所在学院的师生人数、教师的级别、硕博士点的数量等可量化数据方面进行说明,从对比中看出哪个因素影响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发展。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得到全部59所学校的全部数据,所以从每组中挑选出一所学校作为代表进行说明。这个代表院校的选取是完全按照每组的第一位进行选择,但由于第三组与第四组第一个学校的资料搜集有困难,所以选取该组与其分数相等的院校作为代表,这样也不影响该组的整体水平。按照这种方法挑选出的四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下面将根据各学院网站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用SPSS20对四个院校的专职教师数量、教授数量、副教授数量、本科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包括硕士和博士)以及硕博士点数量、进行相关统计,发现学院实力水平与该院的研究生数量存在相关,相关系数r=0.959,p=0.04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相关;博士点的数量也与学院的水平相关,相关系数为r=0.982,p=0.018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相关。而与教师的规模、本科生数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
3结论与建议
高职生特点和生理学学科特点,基于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设计出适合高职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整合实施方案,开展“全天候、无缝隙”教与学活动。(1)方案一:结合课堂教学,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将网络学习资源组建为网络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设置网络学习环节:学习目标→浏览网上资源(网上预习)→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在线测试、提交网络作业→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学习心得→过程评测。①课前,学生按照学习环节,明确目标、浏览学习资源,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②课中,教师将授课活动与网络学习活动相互呼应;③课后,教师布置在线测试(网络自动评判,并呈现正确答案和解释)和网络作业(需教师修改);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纠正教学偏态;⑤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并计入期末成绩。这样,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2)方案二:开展网络案例分析,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授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案例教学的准备、讨论、分析和总结环节,需要花费师生大量时间,而医学专业开设的生理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且大多是大班授课,实施案例教学常遇到很多困难,使得案例分析不彻底,达不到预期效果。组织开展网络案例分析,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如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公布课堂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检索与案例相关的学习资源,并提交到网络学习小组,在教师网络引导下,经学习小组成员间充分分析、讨论,形成小组意见。课上,组长代表小组提交资料,阐述观点,教师再对案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网络开展的案例讨论资料丰富、准备充分,但也会有偏差,不深入、不透彻。如在讲述“离子对生物电现象的影响”时,曾举例“某女,50岁,秋冬季节频发下肢肌肉抽搐,查血钙水平较低,补钙后症状明显缓解。问血钙降低为什么引起抽搐?”学生检索到的资料非常丰富,网上讨论也很热烈,课堂呈现观点众多,包括“老人和婴幼儿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低血钙抽搐的鉴别诊断、低钙诱发抽搐机理、低钙抽搐防治,”但很少有学生用生物电解释抽搐发生的机制。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引导解释:内环境低钙,致使周围神经钠通道与钙离子结合率降低,细胞阈电位下降,兴奋性升高,触发抽搐。课堂授课要达到纠正偏差、深入理解、记忆深刻的目的。
二对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
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对照组162名学生)与2014级(实验组152名学生)生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再对实验组学生“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施”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多层次、多方位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学习模式得到学生认可。
三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网络学习资源是视频、在线测试、电子书等,而对配有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和学习导航不感兴趣。但若将全部课堂授课视频上传网络,既浪费网络资源,又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最好是借鉴MOOC经验,精心录制微课程后展示给学生。此外,部分高职生信息素养及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通道有时不畅(网络),网络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滞后等,也是网络学习中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问题。今后需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解决,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