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精准施策,方能取得实效。下面是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大学扶贫论文【优秀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郑文凯在讲话中指出,为贫困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为扶贫工作造就和凝聚人才,是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是弥补扶贫开发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短缺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开拓扶贫专门学科的有益探索。
郑文凯强调,举办“扶贫发展与管理研究生班”本身,就是应需之举、创新之举,办好这个班,对于构建扶贫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培养基地、创建扶贫专门学科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长远意义。“扶贫与发展管理研究生班”开学典礼的举行,标志着“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展开,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高层次人才建设规划付诸实施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使命,希望同学们尽快完成从领导岗位到学生角色的转变,结合扶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更新理念、汲取知识,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金龙安华扶贫英才成长硕士项目”的捐资企业方陈安华、曹金龙表示,扶贫英才成长项目旨在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指示,作为企业家,他们愿倾力资助。
两位新生代表发言,表示要珍惜两年的深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争取以更高的素质、更高的起点走上工作岗位,为推进和创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自2011年9月启动的“扶贫高级人才培养工程金龙安华扶贫英才成长硕士项目”,是以新时期扶贫开发事业长远需求为培养目标,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为实施重点,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为全国贫困地区培养一批能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大人才项目,旨在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贯彻落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事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该项目将主要面向全国扶贫系统、贫困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单位、在贫困村就职的大学生村官等对象,招收培养扶贫与发展方向硕士研究生,资助以扶贫与发展为主题的博士论文研究。该项目与有关高等院校合作,计划在3年时间内,分别资助100名扶贫系统干部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100名扶贫系统干部以及100名大学生村官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00篇以扶贫与发展为主题的博士论文研究。
目前,对口支援主要模式有三种:一是有对口帮扶关系的东西部省市之间的常规性对口支援;二是特定工程或领域内的对口支援,例如: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就业,东西部高校、医院间的帮扶;三是应急救灾性的对口支援,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式、漫灌式扶贫模式而言的。这一概念由于2013年11月考察湘西时首次提出。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此后,“精准扶贫”的含义逐步深化、扩展。根据201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准扶贫可以概括为: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二、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的区别
以下从目标对象、主体结构、资源安排、施策模式以及绩效考核与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解析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的区别之处。其一,目标对象不同。对口支援是横向的地区间帮扶制度,受援对象主要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及其地区内的各种工程、经济或科教文卫项目。虽然对口支援确实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少人口脱离了贫困,三峡移民等特殊对口支援项目也确实落实到受援地区个人,根据对口帮扶的常规运行机制,绝大多数情况下,其直接对象并非贫困人口。而精准扶贫作为纵向的扶贫机制,其终端指向贫困人口。指出,要使“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扶持和帮助,“不让一个人掉队”。“六个精准”中列在首位的“扶贫对象精准”,要求各级政府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因素等情况,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对象集中。不难看出,“精准识别”这一要求是扶贫资金有的放矢、精准滴灌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反映出精准扶贫的目标对象的个体性。其二,主体结构不同。对口支援作为横向机制,主体参与关系相对复杂,就受督CAIZHENGJIANDU201713财税纵横援地和支援地的平行关系而言,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网络,参与主体主要是省、市一级。就单个具体的项目而言,则分别以支援方和受援方为中心形成两个网络:“交钥匙”形式的项目往往由支援方为主导;“交支票”形式的项目通常由受援方为主导;而“联建共建”的项目则往往有两个中心。此外,与同一个地区有对口关系的支援方之间,往往形成竞争关系而非合作关系网。精准扶贫作为纵向机制,其参与主体的主结构是垂直的,按的发言,可概括为“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强化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责任的同时,明确行业部门的责任,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形成合力。在主干的纵向结构中,重心下移:从2015年起,大多数扶持项目的审批权都下放到县一级。而且精准扶贫十分重视扶贫对象的脱贫内生动力,所以扶贫对象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其三,资源安排方式不同。对口支援横向转移的资源形式比较多元化,涵盖物力、财力、人力、智力等等。比如,物力包括项目的直接援建(“交钥匙”),财力包括资金的直接援助(“交支票”),人力包括支援地区选派人员到受援地区工作,或受援地区选派人员到支援地区进修学习,智力包括技术、管理模式的交流和移植等等。精准扶贫传递的资源以资金为主要形式。一方面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扶贫投入;另一方面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四,施策模式不同。对口支援的施策模式主要还是发达地区经验的移植。除了在“交支票”模式中受援方有较大自主权以外,大多数对口支援项目无论是“硬件”(财力物力)或“软件”(人力智力)、“输血”或“造血”,往往都是由支援方来主导。实际的施策模式往往是“支援方给什么受援方就要什么”。支援方的经验移植尤其是人才、科技和管理模式方面对于受援地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短期内,容易出现施策低效、重复的现象,例如多个支援方一窝蜂地在同一受援地兴建产业园区,导致产业同质化、产能过剩,这一问题也与上文提到的主体结构有关。精准扶贫的施策强调有的放矢,可以按照的话概括为:“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在实际操作中,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实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且每个“一批”都鼓励开发模式的创新。其五,绩效考核与进入退出机制不同。对口支援本身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是政治性、无偿性的特点,使得很难分别针对支援方和受援方建立起考评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对口支援”这一广义政策下其实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子模式,例如工程支援和人才支援就存在着资源类型、目标结果、项目周期、外部性等诸多不同,这也客观造成了绩效考核的难度。就目前学界现有的论文来看,主要还是以受援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和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以GDP的增量和增速来衡量对口支援的有效性。但是严格来说,除非经过更为系统和细致的统计分析,这些地区性发展成果并不能直接归功于对口支援。此外,对口支援目前缺乏明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精准扶贫一经提出就强调改革绩效考评机制。一方面是党政建立以减贫结果为导向的考评机制,不以GDP论英雄;另一方面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此外,关于精准扶贫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也比较明确。从进入来说,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贫困县都已有比较明确的界定;从退出来说,《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抓紧研究建立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准确反映减贫成果。”
三、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的联系
其一,立足现实,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对口支援与改革开放的正式提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可见我国很早就开始致力于避免地区间的两极分化。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整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口支援也作为“先富带后富”的重要手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尚存的城乡、东西部之间的差异来看,地区间资源横向的流动仍然非常有必要,而具体的形式也在被政界和学界不断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减贫成果创造了世界奇迹。根据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8.36亿,其中中国的贡献率超过70%。我国在减贫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是要使全体公民脱贫,目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是贫困人口总量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二是贫困人口的分布目前集中在一些偏远地区,欠缺软硬配套条件,且需要权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量,客观上增加了扶贫施策的难度。三是随着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绝对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已经从过去的“解决温饱”上升为“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等高层次。精准扶贫即是针对目前扶贫进入克难攻坚阶段而提出的。其二,目标一致,力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七大上被细分为五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上述五点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促进。但如果根据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的直接目标来进行区分,那么对口支援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直接服务于第一点,即经济的协调发展。精准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现象的手段,直接服务于第四点,即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三,形成合力,共创“大扶贫”格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汇聚社会力量打赢消灭贫困的战役。指出,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这表明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相互配合:一方面,对口支援应该提高精准程度,“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浙江提出对口支援要“三个精准”:目标计划精准、授建内容精准、沟通衔接精准。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应该积极整合对口支援的资源,“五指握紧形成合力”。通过优化参与机制的设计,可以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尤其是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中的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教育扶贫、交通扶贫、健康扶贫,都应积极利用对口支援的相应项目,战略安排资源,实现效应最大化。
四、小结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温州市
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1-4]。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总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5-8]。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铁三角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严峻形势。笔者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温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要求,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温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给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格局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9-10];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变革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影响[11]。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直接取决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至2035年,浙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唯有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短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为此,“十四五”浙江必须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路径,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浙江力量。
2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充足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但在农业科技发展经费保障方面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力度不大、科研经费增长速度缓慢等突出问题。农业基础性研究投入经费明显缺乏,基础性研究的顺利开展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后劲,对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造成不利影响。
2.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
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还是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其评价体系还是以职称评定为导向的项目、论文、成果等,并没有将农业实际生产贡献纳入其中。农业科技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成果报奖中,而对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关注不够。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仍然主要停留在纯粹的技术层面,对科技创新的经济属性认识有限。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应该是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根据农业相关部门的统计,西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70%以上,而我国不足50%,温州市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相脱节,与生产联系不密切;农业科研的过程普遍比较漫长而复杂,且研究成本较高,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致使农业生产主体不愿轻易选择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熟练运用科技成果,也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2.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是重大工程,涉及多项内容,其中,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关键。目前,温州市农业方面的科研人才数量总体不足,农业企业现有科研人才专业水平也偏低,远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3促进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3.1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确保成果有效供给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会商机制,强化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探索“产业部门出题、科技部门接题、创新主体解题、市场主体验题”的项目闭环管理方式,畅通农业科技项目发现和成果递交途径,加快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加速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优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项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资金使用,激发创新动能。加强全市科技专项资金统筹,激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主动性,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各类科技计划、平台、人才项目进一步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快农业企业直接补贴和免税政策向科技创新补贴激励政策转变。
3.2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农业科技硬核实力
一是加快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强化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种质资源搜集与创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制繁等关键共性技术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创制一批突破性种质资源,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进口替代品种。二是开展适用农机开发专项行动。创新研制推广适应温州市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高效专用农机。提高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畜牧养殖、设施种植、跨部门农机科研等装备需求目录,建立需求导向目录机制。三是深入发展绿色农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大“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创新及研究推广力度,加强“林药”“林茶”“林果”“林禽”等模式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推广。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工厂化、数字化。开展工厂化农业系统技术研究并推广无土栽培、气雾栽培、立柱式栽培等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推进农业资源空间高效利用和农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农业数字化技术。
3.3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产业技术项目为抓手,构建“产业+团队+项目+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百品万亩”工程,每年选择一定数量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和示范推广,推动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惠及百姓。以温州科技大市场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专业市场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支撑能力。
3.4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成长为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在农作物、畜禽、水产、花卉等领域培育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聚焦生物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等全国知名企业品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成果等离岗或兼职创业,牵头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
3.5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构建农业人才蓄水池
关键词:职业指导;帮扶;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1-01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持续增加的就业群体,增大就业压力,而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凸显的就业问题不容忽视。由于贫困生在心理、经济、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构建帮扶新框架,帮助贫困生充分实现就业,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一、职业指导的涵义
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出现仅30多年的时间,却己成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的就业特点分析
贫困生,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广西的高职院校学生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来自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大学之后却要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在文体特长、兴趣爱好、英语口语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这样在面试求职的过程中很容易暴露出自卑的缺点。同时贫困生在家庭人脉以及社会交往的中往往处于劣势,也易导致其在求职的中屡遭失败。
1、在就业心理上,敏感易挫,缺乏自信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很多家庭人居纯收入较低,增幅缓慢,甚至温饱问题未能解决,造成许多民族学生基本需求无法满足。在就业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更易产生不稳定情绪,家庭经济的贫困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不合理的薪酬期望,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不断刺激他们的内心,造成心理的自卑、孤僻、焦虑、抑郁、人际关机紧张等问题。
2、在就业能力上,综合竞争力不强
贫困生多数在较落后地区接受基础教育,在外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方面接受的训练和培养较少甚至没有。进入大学后为缓解经济压力,努力获取奖学金和兼职收入,把大量时间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课外兼职工作上,无暇参加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在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组织领导、灵活应变、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提高。由于个性没有得到发挥,综合素质较欠缺,个人整体竞争力大打折扣。
3、在就业期望上,薪酬要求较高,有家乡地域偏向
经济的窘迫使很多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在就业时存在显著的补偿心理,希望通过薪酬较高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薪酬水平成为贫困毕业生衡量职业价值和进行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对广西36所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调查中发现,有近60%的学生期望薪酬在3500至4000元之间,明显高于广西2015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水平。有74%的贫困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偏向家乡,由于家庭环境、文化差异、社会关系、生活习惯等原因,广西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选择在异地就业的较少,充分体现了在家乡工作的期望。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措施
1、针对具体情况,实施精准帮扶
不同的贫困生个性特征、个人需求、成长环境等都有所不同,过去灌输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要。采取精准帮扶即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实行一人一策,提高帮扶实效。对于就业定位不准、就业观念有偏差的学生,教师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剖析自身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扬长避短,树立就业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做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职业训练,提高就业实力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与区内外的很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仍有一些贫困生没有实现就业。除了文凭学历不高、专业知识不过硬以外,部分贫困生在求职面试时缺乏应聘技巧。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内外结合的就业指导方式,在《就业指导》课堂中强化求职面试模拟演练;在校企合作中,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实训,并优先给予贫困生岗位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业余兼职、顶岗实习中,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长处、能力、价值观等,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简历制作,提高自我概括、书面表达、设计排版的能力;通过礼仪形体训练,提高学生服装搭配、仪容仪表等能力;通过个人与团队管理方面的学习,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3、提倡基层就业,端正就业心态
面对就业压力的挑战,除了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外,还应理性看待社会现象,摆正就业心态。一方面,加强贫困生就业观、择业观教育。大力宣传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主流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帮助贫困生摆正就业心态。引导贫困生把个人愿望和自身的实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发挥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在就业选择时,不盲目地选择大企业、大公司,排斥小企业、西部就业。同时,善于总结求职中的失败经验,更多地挖掘自身潜能,正确面对求职与就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名贫困生的切身利益,更牵系千家万户,维系社会的稳定,也事关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1] 刘春莹,陈晚云。比较优势理论视角下贫困生就业指导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02:58-60.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目标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时间点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勇气、信心和决心。
1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扶贫工作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一是按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脱贫;二是贫困县全部脱帽;三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和政府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庄严承诺。
从2015年到2020年,要在5年多时间减贫7000多万人,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平均每月减贫100万人。要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更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考验。
2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面对当前的扶贫工作形势,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1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着力补齐认识短板
要做好扶贫工作,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要做到“两要三不”:
时间上要推进,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扶贫攻坚,刻不容缓,不能懈怠。古人言:“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精准扶贫时间已经确定,我们要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脱贫任务;思想上要扶志,贫困地区发展既要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我们要从思想上和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有一技之长作为脱贫的“加速器”。
扶贫攻坚不走马观花。我们应当认识到,扶贫工作是雪中送炭,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需要真情实感的倾注;贫困群众更需要关心、关爱。扶贫攻坚不急攻近利。在扶贫工作中,既要迈开步子,想出点子,也不能只顾眼前,要放眼未来。既保持生态环境不破坏,又能让农民安居乐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扶贫攻坚不水中捞月。扶贫的要义是全面脱贫,不能只考虑关键中的少数,要考虑少数中的关键。
2.2对照脱贫目标找差距,着力补齐能力短板
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落实,精准施策,方能取得实效。
(1)做好生产发展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很多贫困地区有特色优势资源,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思路一变天地宽。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一些贫困地区还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不仅降低了贫困群众脱贫能力,还会导致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智关键是要让贫困人口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想方设法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贫困地区特设教师岗位计划,实施贫困县教育培训项目,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开设网上课堂,落实高校招生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贫困家庭子女到大中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2.3对照“三严三实”找差距,着力补齐作风短板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招,容不得丝毫马虎。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严与实体现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准、实、严”。
“准”即“精准”。这体现在识别和施策两个环节,扶真贫必先识真贫。江西省于都县探索出“四议一公开”办法,经过党员干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和评议结果公开的程序,把谁是贫困人口搞清楚。精准施策就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和贫困户需求,精准制定扶贫规划、拟定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措施精准对路。
“实”即责任要实、措施要实。坚决落实一把手的政治责任、贫困县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责任,形成有效运转的责任体系,只要有一人不脱贫就不放手。按照中央要求,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出台配套措施,推动决策部署方案化、具体化,不搞大而化之、大水漫灌。细化扶贫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地方实际,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严”即考核结账要严、工作督办要严、工作纪律要严。严格考核程序和标准,加强对脱贫绩效的社会监督,责任要精准到人,扶贫攻坚工作中,从签责任状,到具体的工作明确,都要责任到人,立下军令状,加大扶贫工作中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如今,号角吹响,决胜在即,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向着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美好的图景即将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朱霞梅。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人的发展视角[D].复旦人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03).
[2] 陈石光。扶贫开发工作刍议[J].乌蒙论坛,2015(03).